登陆注册
3161600000021

第21章 赌徒心理:为了减压而选择非理性(2)

我们易怒,但我们也胆小怕事。因此,我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怒气内在化解。比如说同事之间的龃龉,当小摩擦发生的时候,也许当事人会采取隐忍退让的大方态度;但是,一旦脱离了这个环境,他们便会向身边的朋友大诉其苦,在这诉苦当中,他们会将跟自己有矛盾的同事打入十八层地狱,会用最恶毒、最残忍的语言描述对方。但是,一旦下次跟那个同事见了面,依然脸上堆笑。

所以,有些人的温和是表面的,暴力和残忍是内心的。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一个人异化,变成面善心毒的怪胎。正因为这样,教人如何使用计谋、如何在人背后下刀子的厚黑学才会那么受欢迎。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另一个矛盾的事实,那就是虽然我们都喜欢厚黑学的东西,但真正能够应用或者愿意应用的,其实也不太多。更多的是当成一种爱好,或者心理满足罢了。虽然看了很多,但未必就会做坏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矛盾的体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有着异常强大的道德系统,人们对厚黑学的爱,与其说是在学习技术,不如说是为了打破这道德统治而进行的意淫,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在发泄心中的积郁紧张。

还是前面所举的同事之间的矛盾的例子。不管一个人在背后如何辱骂他的同事,但真正跟同事撕下脸皮大吵大闹的还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将之埋在心里,等亲近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再去发泄,而在跟那同事相处的时候依然一副笑模样。同时,如果有人因为自己受了同事的欺负,从而反抗,大吵大闹,做了这些人心里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他们还会上前去劝解,想让那人隐忍。如果那人竟然不忍,他们便会说人家太过刻薄,不懂得做人。这点的成因,就在于我们的和合性了。

跟同事翻脸看似是两个当事人之间的事情,但其实不是,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它涉及的是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公司。中国人是讲究圈子,热爱集群的。

在一个圈子里,大家都希望看到圈子内部的人团结和谐,起码表面上是这样。所以,一旦发生矛盾,圈子里的人都是上去和稀泥,希望当事人鸣金收兵。在这种时候,如果一个人不知趣,不依不饶,继续闹下去,那么他得罪的就不再是另一方当事人,而是整个圈子里的人。

所以,可以看出,原本是个人的一件私事,现在变成了公共事件。牵扯进整个圈子里的人,就会形成一套规矩,这规矩就是我们的“道德”,也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人情”。

劫富济贫和盗亦有道,正是符合了这种人情,因此才会被人们称颂。因为我们的文化也是矛盾的,我们日常的组织形式是严密的集权等级式的,但是人们的思想深处,或者潜意识里,其实是追求平等的,也就是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但现实中,穷人是没有这个兄弟的待遇的,因此,人们就会认为穷人被剥削了,这个社会欠他们的,不仅穷人这么想,整个社会都将这个当成是一种预定的观念。

因此,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富人有罪,穷人具有天生的正义性;富人如果不将自己的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那么他就是不仁的。所以,当一个人从不仁的人那里取得钱财分散给穷人之后,那么他必然就是英雄了。

所以,劫富济贫在我们的社会中才具有如此的威力,这都是基于人情的一种怪现状。它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基于伦理道德的强行抢劫,是一种比现实暴力更加可怕的温情暴力,事实上,古代的时候也确实曾经发生过这种温情的暴力。

据载,原涉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侠客。他向来以扶危济困为己任,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原涉本来家财雄厚,但因为乐善好施,很快就将自己的家业挥散一空。不过原涉人格闪亮,并不因此而气馁和后悔,反而甘于贫困,他平时吃穿用度上非常节俭,除了必需的衣服车马之外,很少有其他消费。而且,他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也都十分贫困。

原涉是大侠客,是名人,更是善人,因此自然有很多人愿意跟他结交,也有很多人常常给他资助。但是原涉接受完资助之后,总是先人后己,常常是先拿一部分送给穷苦的人,剩下的才自己用。

有一次,有人请原涉赴宴,结果还没去的时候,原涉得知了一个消息,有一个跟他一同被宴请的人,因为母亲病重,不能赴宴了。原涉一听,赶紧坐上马车,去了那人的家里,探望那人生病的老母亲。

可原涉到那家的时候,老人已经去世了,一群子女正在堂前啼哭。原涉见状,赶紧拿出钱来,施礼凭吊,然后安慰死者家属。后来原涉问那家人打算如何安葬老夫人,结果对方告知家中已经一无所有,只有草草下葬了。原涉听了这话,对老人家人说:“你们稍等,我去去就来。”然后坐上马车,去赴宴了。

到了宴请他的朋友家中之后,原涉跟当时在座的人说:“如今,有朋友老母去世,却无钱安葬,只能将老人的尸体安放在家中,我哪有喝酒吃肉的心情呢?我看还是将宴席撤掉吧!”

当时在座的众人听了原涉的话后,不禁有些羞愧,连忙问原涉都需要些什么。原涉拿出纸笔,列了一个清单,之后分派众人分别采购。等到了傍晚,众人将原涉交代的物品都备齐了,并请原涉一一过目之后,原涉才舒了一口气,说:“如今,我就可以安心地享受你的宴请了。”

于是,筵宴顺利开始。吃到一半的时候,原涉起身告辞,赶着自己的马车,拉着东西,急急忙朝着死了母亲的朋友家中去了。

这原涉,可谓是一个急人之困的热心肠了。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他肯定会帮忙的。不过,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朋友,也未必就是好事。今天他帮了你,明天他自然会来让你帮助别人。其实,帮助别人也是好事,可以让社会风气更好,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善。但是,这要出于自愿才可以。而这原涉所干的,就不是让人出于自愿的了,而有些道德绑架的意味在里面。

原涉做的,有一点借花献佛的意味。人们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朋友都在的公共场合,自然是不愿意当一个异类的,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不合群,以后没法跟众人见面。这种基于“人情”之上的“道德”,本身就具有强迫性,它不尊重个体意识和个人尊严。因此,在这样的“道德”之上,个体往往只能是将自己的意愿埋藏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即使不愿意,也是万万说不得的,因为说了,你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异类,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人,越是身处人群,越是喜欢吹捧自己,越是会表现出道德上的高标准,越是会往大方的方向表现。

人们一定听过这样的话,“我这个人,最为豪爽,向来有话就说,从不拐弯抹角,也一向大大咧咧,不去斤斤计较。”说完,便去抢着埋单了,谁敢跟他争,必然大急,仿佛对他做了大不敬的事情似的。一次如此,两次如此,三次如此,你终于信了,这确实是一个不计较钱财的人,总是喜欢请人吃饭。可是到第五次,你在埋单的时候依然没有争过他,怕就未必是从前模样了。当着你的面,他不会说什么,背地里却讲起坏话来,跟人说:“我这个人,最为豪爽,向来有话就说,从不拐弯抹角,也一向大大咧咧,不去斤斤计较。不像某某,跟我一起出去吃饭,从来不埋单……”如果真的有话直说,就应该将那牢骚说与当事人听,何必再背后嚼舌头?如果真的大大咧咧,不计较钱财,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抢了单之后,就不要去抱怨别人不掏钱,何必再背后说人小气呢?很多时候,越是大大咧咧、凡事不计较的人,越是心细如发,他们嘴上不计较,但心里却清楚得很。所以不说,不过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一个大度的形象罢了。他们不知,是否大度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靠贬低别人衬托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因此,原涉提出之后,众人马上就给了他面子,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了。原涉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温情暴力”了,用“道德”的棒子,抵住各人的咽喉,让他们不得不拿出钱财来。

其实,劫富济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富人好不容易赚得的钱财,没有偷也没有抢,只不过数量比别人多一些,就成了罪过。人人都有分一杯羹的自由,这不就是对个人利益和财产的赤裸裸的抢夺吗?这种抢夺是没有任何道德上的高尚意义的。不过,在抢的时候,也有施舍,将之送给了具有天然正义性的穷人,那么,就成了正当的了。其实,不过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道德绑架和剥削罢了。

人们觉得劫富济贫合理,不过是穷人利用自己的数量优势,在道德上将富人判了罪行,之后强盗依靠自己的力量优势,对富人执行了刑罚,仅此而已,没有任何的正义可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正当的劫富济贫,不过是一种道德上的畸形观念罢了,是对个人尊严和安全感的一种强行剥夺。

劫富济贫,是一种基于“道德”上的剥削和强抢,而盗亦有道也是一样,不过变了一种说法罢了,是完全的自我欺骗。

集体无意识的愚昧

“盗亦有道”这个概念是强盗的祖宗盗跖发明的。盗跖手下的小喽啰问他:“我们强盗也有自己的道义和原则吗?”盗跖则非常严肃,面带正义地回答了他们:“事先摸清对方的财产状况,评估是否能够一次得手,叫作圣明;开抢之后,不怕对方的反抗,团结一心与他们战斗,不怕被伤害,这叫作勇敢;撤退时候,不惜牺牲自己,掩护同伙,保护大家的安全,这叫作义气;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贪恋,这叫作明智;分赃均匀,不因此而生嫌隙,懂得多干少拿,这叫作仁义。这些,都是我们的道义和原则。”

这一番宏论,可谓是流氓至极,一伙靠强抢民财为生的人,竟然说自己圣明、勇敢、义气、明智、仁义。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

但是,人们就是相信这点,特别是有些盗贼放言只抢富人不抢穷人之后,人们更认为他们是大大的良善了。我们常常会将人分成好多圈子,然后想着自己圈子的利益,又一心盼望着别的圈子倒霉。但是,穷人们看不到,这样的思维被自己奉为正义之后,其实给自己带来的往往不是公平,恰恰是封堵了自己致富的路。因为你现在是穷人,按照强盗所说他们不会抢你,但是你凭着自己的双手致富了之后呢?岂不是要招来贼人了吗?

可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点,人们想的不是共同营造一个大家都安全的环境,而是想着靠天然或者外力来消灭彼此之间的差异。这种心态,就是十足的短视了。

所以我们看到,所谓的劫富济贫和盗亦有道,不过是贼人们忽悠大众的伎俩罢了,可悲的是,大众竟然相信了。这,正是集体的无意识愚昧。

关于这一心理,一个小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据载,清朝康熙年间,广西地方的盗窃案十有八九都是冤案,不过这冤案往往并不是官府无道造成的,而是百姓间的互相诬赖。有些险恶的人,如果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便会用些歪门邪道的办法惩治对方。一般,都是拿出自己家的少许财物,然后半夜时候,将之扔到仇人院子里。第二天一早,便会带着父老乡亲一众人,去那家捉贼赃。而他昨天扔进人家院子里的东西,自然就是贼赃了。获得赃物之后,便会扭送那人去官府。

由于这类事情太多,官老爷也学聪明了,有些明显就能看出是栽赃的,他们便直接放过“贼人”,反而将报案人拿下,判他个“诬害贤良”之罪。虽然有很多诬陷别人之后,不仅没成功,反而受到惩罚的案例,还是有很多人学着做,且屡禁不止。

后来,有一个人,家中确实被盗了,便去报官,官府问他是否知道谁偷了他的东西。那人想了想,说实在不知是何人所干,因此不敢妄加指责。官老爷一听大喜,说:“贼本来就是不能妄加指责的,你的话很对,我信你是真的被偷了。”于是下令立案调查。

这官老爷的无奈,相信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了。这个县的情况,就是属于自己祸害自己了,本来大家都是穷苦人,何苦互相为难呢?但很多人不这么想,在他们的眼里,同为穷苦人的对方才是最可恶的。为了能够摆平对方,他们甚至不惜作奸犯科,诬赖对方为贼。这样的人,其实是比贼盗还要可恶的。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心理阴暗是一方面,自卑则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是等级式的,这种等级的观念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组织原则,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惯常思维。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等级。而让他们安于此的,不仅有更下层的衬托,还有同类人的对照。因此,他们最害怕的不是来自上层的打压和欺凌,而是同等级或者下等级人的越位。本来一个不如自己的人,现在生活比自己好了,本来一个跟自己同样贫穷的人,现在比自己生活好了,才是他们最不能忍受的。

因此,在他们的心中,这类人才是最恶的、最坏的、最应该被打击的。就好比阿Q,他最最痛恨的不是赵太爷对自己的欺凌,而是小D和王胡们的猖狂。

很多人常说,人一阔就变脸。确实有很多人阔了之后,便瞧不起那些穷朋友了,以前穷朋友跟他开玩笑,他只是笑笑,但变阔了之后,就会发火了。但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点。很多时候,一个人富裕了之后,不再与之前的朋友来往,并不是他不愿意,而是穷朋友不愿意了。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同学毕业多年后的聚会上,缺席的往往都是那些混得不如意的;主动与大家切断联系的,也常常是那些混得不如意的。因为伙伴们的成功,衬托出的是他的失败。

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些心理,所以才会生出很多畸形的道德观念来,才会宣扬所谓的“盗亦有道”,歌颂所谓的“劫富济贫”。这类思维的基准,便是道德至上的思维了。我们总在做类似原涉那般的道德绑架。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多人不明白,道德的意义不在于约束别人,而在于减少整个社会的沟通和交往成本。

就像在诚信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彼此之间来往和交易的时候,成本会更小,直接交易就好了。在诚信度低的社会当中,人们彼此间交往和交易的时候,就会有相互试探,用各种渠道获取对方的信息以及需要法律等参与进来。这一系列的过程,让整个交往成本大幅度提高了。减少这类成本,才是道德的真正意义。应该讨伐的也是伤害了社会沟通成本的那些人。如果有人仅仅是违反了我们所谓的“道德”观念,而并没有对其他人产生任何的影响,那么我们用“道德”的名义去惩罚对方,就是最大的不道德了。

在这点上,如今的一个敏感人群--同性恋者,正在遭遇着不道德的攻击。他们违反了大多数人眼中的“人伦道德”,所以有人用道德来围攻他们。可是想想看,他们的行为除了让我们不爽之外,又伤害到谁了呢?但这些围攻者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是道德的,其实不然,这样的做法,是在对别人进行伤害。

道德者们对别人的伤害,不仅表现在攻击同性恋者,很多慈善事件也是如此。

同类推荐
  • 天才与疯子

    天才与疯子

    普通人离疯子较远,而天才往往离疯子较近,但两者间毕竟有一条较明显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界线,就像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笔者相信,天才的创作和疯子的精神错乱有着同样的大脑解剖学和脑化学根源。或者说,精神病患者的起点,往往是天才的终点。因此,笔者带领我们探访了爱因斯坦、毕达哥拉斯、安培、亚当·斯密、川端康成、玄奘、白居易等天才和希特勒等疯子的精神世界,企图在天才的创造力和疯子的神经错乱之间寻找到某种隐蔽的联系或关系。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 心理影响一生

    心理影响一生

    拥有健康、成功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而心理健康则是幸福之本。无论你多么强壮、多么富有、多么渊博、多么伟大,如果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你人生的幸福就会受到影响。而许多原本一无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反而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本书介绍了四川境内各主要宗教寺庙的相关知识,其特点是从旅游和建筑角度介绍这些宗教寺庙。通过对成都青羊宫、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的建筑描绘和建造历史的介绍,提升了四川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并赋予其历史深度。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冰山大boss:你只能是我的

    冰山大boss:你只能是我的

    他冷漠无情,出手狠辣,薄情寡义,从来你会对女人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感兴趣,可是因为一次陷害,结识了这么一个天天让他‘欲火焚身’的人!她单纯,善良,倔强,觉得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好的,只要她能做到,只要她能坚持去做,就一定会完成,可是因为一次善良,令她差一点成为他的女人!“泥奏凯!”“你每次都让我‘欲火焚身’,我每次都避开,这次,我再也忍不住了!”“……”一个漫长的夜晚开始了……
  • 奇诡事件异闻录

    奇诡事件异闻录

    悬空杀人、麻衣神相、天外来客、恐怖人偶、恶灵酒柜、神秘消失、不详之椅,等等都是一些非常邪祟之物,围绕着这些邪祟之物要发生什么事情呢?究竟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还是却为灵异所为,还是两者都有,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单元式写法,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邪祟之物,都将悉数登场。
  • 都市之玩转人生

    都市之玩转人生

    人的一生大半的时间都是睡眠之中,而一睡醒,就被忙碌的生存需求占据了虚拟的幸福……乐天扬坐在沙发上,熟练的为自己点上了一支烟,烟雾缭绕,迷糊的望着那床上赤裸的丽影,意识有些模糊!我的人生是不该这样的!!!
  • 变异手机

    变异手机

    现代宅男李元,在机缘巧合下手机发生了变异,从此开豪车住豪宅,脚踢富二代,拳打黑社会,坐拥极品美女,走上了人身的巅峰。
  • 梧桐至上

    梧桐至上

    这是一个充满爱与恨的世界你若一见,我必钟情原以为爱上了他,哪怕天诛地灭,也在所不惜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现实,敲碎了她的幻想有一个人,她为他曾经爱得如此疯狂,可当他牵着另一个女孩的手,模糊的背影,深深刺痛了她的眼睛从始至终,这场爱情,都只是一个错误终于,一个支离破碎的女孩苦笑着,冷漠的眼神随她步步走向绝望,轻问,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才会珍惜我?曾经的一见钟情,竟是那么的荒唐对你苦苦维持了七年的爱恋,终于凋谢了...纵身一跃,从此,再无她人......摇身一变,是否,还记得我......
  • 兽人之崛起

    兽人之崛起

    凭什么?凭什么人类统治了世界后可以肆意残杀我族?凭什么我族只能是你们人类的食物和奴隶?因为我们没有思想?还是因为我们弱小?那么,既然如此,竟让我,狮王!来证明,我们兽族也是世界的主人!我们也有思想!兽族,永不为奴!
  • 九曲证道

    九曲证道

    浮生断一梦,横剑誓昆仑;霞飞九连天,天溪邂仙缘;证道踏九曲,青丝伴红颜;道途余漫漫,白发哀花落;
  • 蜜爱宝贝别嚣张

    蜜爱宝贝别嚣张

    逆天---姐弟恋----安以沫and安以轩---------因意外擦出了火花----安以轩一次次让安以沫误会------而安以沫的亲哥哥又在何方?-------如此不默契的两人,能否继续下去?----他们能否得到真爱?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