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5500000001

第1章 忠君之臣心憔悴

李醇。

睁开眼,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你睁,还是不睁?

......

炙热的烈日,无情的映照向大地。

正午时分日头更加毒辣,直到傍晚时分,空气中才起了点风,气温才有了些缓和。

天干地燥,农活难务,收成就更不要提,往年到这时节,两湖地界长庆府内呈现的是一片富庶祥和,但在今年,官道两侧却已经密布了一拨又一拨从附近州府逃旱入境的难民。

长庆府这边,有苛江、庆湖在,不惧连旱。水域水量比往年相比足足少了一半,虽与外面的州府比起来简直犹如人间仙境,但也仅能勉强维持自给自足。

原本只有少量灾民沿着苛江逃荒,在上叉子堰苛江分流处的渡口旁边搭建起临时的歇脚处,暂时借着捕鱼为生,没想到不出两日,下江捞鱼的灾民就越聚越多,很快达到成百上千人的规模,又因争抢河中鱼类水产,不同地域的灾民还各自抱团,相互之间甚至还发生了殴斗,没过多久就惊动了长庆官府。

长庆府州府衙门紧急调了一营卫军沿着苛江南岸布设了戒备营,派步军沿江驱散灾民,谨防灾民变成暴民。

官军驱散的紧了,灾民无处可去,离开长庆回乡几乎是没甚么活路,渡口就有灾民领头闹事,跟官府对抗起来。

戒备营内,一位身材高瘦的中年官员,头戴乌纱,身着绘熊团领青袍,腰系束带,正从一座营帐里大步走出,也不顾头上烈日如火,径直朝着上叉子堰渡口走去。

一哨披了轻甲的卫所官军紧紧护在中年官员身后。

上官带着兵甲出现在渡口,引来灾民一阵惊疑,有人担心跟官军对抗已经引来上官,灾民只怕没甚么好果子吃,但多数人想起官军对灾民一贯强行驱散的作风,看向中年官员的眼神就充满了愤恨:

“这就是长庆府官军卫所的狗官!大家伙就看个仔细!”

“我认得他,他是戚武隆!他哪里是长庆官军卫所里的破落小官?他可是西南十二营虎贲军的总兵大人!”

“胡说八道甚么!戚帅忙着在蜀州剿灭闵氏乱党,哪有空跑回长庆来欺侮乡民!”

“还剿个甚么蛋子?朝廷上月就下令招安闵氏,还给乱党头子闵凌云赐了国姓,从今往后闵凌云就叫赵凌云,乱党也就成了卫军,连蜀州也重新名正言顺赐给了闵氏!戚武隆一力主战,逆了朝中大人们的心意,能重新调回长庆任个卫军指挥使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也就只能拿灾民泄泄气...”

中年官员,正是原西南虎贲军总兵戚武隆。

他文官出身,却在军事一途展露锋芒,蜀州闵氏作乱时横扫西南无可匹敌,眼看就要打过西山岭,朝野都被震动。

闵氏军作战勇猛,手法凶残,不纳降,不收俘,杀尽本朝败兵败将,满朝文武被吓破了胆,无人敢与闵凌云对阵。

还是戚武隆自动请缨,临危受命,从各地卫军挑选十二营精锐归入麾下,他本人受封总兵,十二营精锐受封“虎贲”,毅然出兵抗闵。

戚武隆率虎贲军出征,凭借杀伐果断的主将风范与高人一筹的战略运筹,才将闵氏凶悍的爪牙牢牢遏制回西南地域。

早在蜀州世袭蜀州王闵氏内乱时,闵凌云弑父夺权,权力交替不合法礼,戚武隆就主张朝廷派军干涉,却未被采纳;闵凌云一战功成,一举将蜀州纳入掌控,上书朝廷请朝廷封他做蜀州王,偏偏朝廷竟还让其得偿所愿,没过多久,就展现出狼子野心...

“再敢胡言乱语,就捉出来割了舌头!”面对民众非议,卫所官军连连制止。

戚武隆听着周围灾民的议论,心里也不是完全不受到影响。

他在西南剿匪三年,成功采用步步缠食的法子,稳扎稳打收复失地,闵凌云纵然是天纵英才,却也被他牢牢紧箍咒似的压在老巢无法动弹。

不能动弹就没有发展,闵凌云最等不及被困守,只因害怕本朝一旦从与北方建州女真连绵的战事中腾出手来,几十万本朝大军班师回朝时,只怕就是他闵凌云的末日到了。

戚武隆却哪里知道闵凌云还没有等不及时,他戚武隆却是已经等不及地跪在朝堂上,领到一纸将他调离西南,返回最早任职的长庆府担任官军卫所指挥使一职的调令。

戚武隆接着调令时只觉得圣旨如山,压得他喘不过气。等他前脚一走,后脚就传来朝廷招安闵氏的消息,当场就气得他从胸口憋出两口鲜血,只觉得回天乏力,却又痛心疾首:朝中腐儒其多,庸臣误国啊!

闵氏这么大的隐患,朝廷也敢任之休养生息地放在身边,难道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闵氏一族在蜀州一地经营百年,早已根深蒂固,名义上接受朝廷招安,可手里却拽着十五万蜀州精锐不肯放手...

回到长庆足月有余,戚武隆几乎无心事事,也没人敢真个派些事务给他。

也就是这几日,他听说苛江边上灾民聚众,知府衙门发文到卫所军营,要在苛江沿岸设戒备营,他才忽然打算从百无聊赖中找寻一点事做,也不管这点事原本轮不上他亲自上阵,就亲自带着一营兵马过来。

先前在营帐里听到灾民闹事,戚武隆带着他在西南用惯了的参将陈宗具急匆匆赶来,本意是想安抚民众。

前两日见到民众凄惨,因暑热而患病、因饥饿而争斗的人比比皆是,每一日苛江江面上都会多出数十具浮尸。他虽说是奉命设戒备营拦截民众闯入长庆,却又于心不忍,担心民众被逼急了会产生民变,便试图派人到知府衙门进言,希望长庆官府能出面开仓赈灾,哪里知道却被一口回绝!

知府是文臣,岂能同意武官干政?

看在是戚武隆的份上,才用一种表面上客气万分,实际却带着戏谑的语气告知:戚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想要做好人赈灾不是不可以,但是却需要去自筹米粮物资,长庆官仓里的米粮绝不会为别的州府涌来的难民浪费一颗。

官粮要是全用来赈济外面的流民,不一定就能得到朝廷的表功;但长庆府要是饿死人,这责任却要由长庆府的父母官来背。

即便看情形长庆府是不会遭灾害影响多少,但谁又肯担当这个风险?

至于灾民或许会民变暴动,戒备营那么多吃饱了饭白拿着饷的官军,手里拿的又不是烧火棍?

......

渡口人员混杂,灾民挡着不让官军前行,戚武隆此行本来是欲安抚灾民,但见到灾民这番激动情绪,哪还不知道光是开口解释拿不出实质的东西就还是于事无补。

戚武隆不怪民众对他的误解,心中却对本朝的官僚之风大失所望。

想当初明末国危,建州女真破关入侵,势如破竹,扬州三日,嘉定三屠,汉家天下危若悬卵!是当时任南明将领的太祖皇帝赵酂力挽狂澜、挽救汉家天下,率军依托南方地形与敌周旋多年,后来竟渐渐在南方站稳脚跟,将原本全面侵入的外敌一举赶回黄河以北,奠定了新朝基业。

后来南明皇帝主动禅让皇位,太祖皇帝赵酂建立新朝,建都临安,国号大华。

那时候的赵家天下,是何等锐意进取,勇于革新,民众衣食无虞,国泰民安,绝不会像几十余年后的今天,日落西山,暮色垂垂,腐朽的何其之快。

戚武隆出戒备营时将官服穿戴得整整齐齐,回营时却恨不得将这身狗皮拔下来扔进火里。

这时候,天气热得可怕,戚武隆心中阴郁,更无法静心,就干脆出了营,只让陈宗具陪在身边,沿着江滩到营地左面一座半高的山坡上去趁凉。

刚登上山坡,找了处树荫地方歇息歇息。

耳中却忽然传来一阵阵敲锣打鼓的喜庆声音。

原本即将日落垂暮的江滩上先前一直有人因亲人饿死病死而嚎啕大哭,这时一阵喜庆欢愉的锣鼓唢呐声就显得格外突兀。

四下里江滩上的喧嚣也一下子陡然安静下来。

戚武隆皱起眉头,循着声音看去。

不远处苛江上游江面缓缓驶来几艘三桅舫船,甲板上各自摆放着一面红绸大鼓,鼓手迎风敲鼓,两侧唢呐相伴齐鸣,正发出节奏紧凑的喜庆乐声。

舫船经人精心装饰,高挂红色灯笼,船身打扮成花船样式,游动在江上煞是惹眼。

戚武隆锁起眉头,仔细观望了一会儿,问道:“是长庆府哪个豪族在娶妻嫁女?”

陈宗具遥看一会儿,答道:“大人,长庆府平安镇夏氏勋族嫁女,已经游船撒食、祭奠江神、庆贺多日了。”

戚武隆这才注意到几艘舫船沿河抛撒倾倒吃食糕点,最领头一艘船上还有个法师模样的人物在开坛炼法。

“平安镇可就是那个声名远播的勋族汇集之乡?”戚武隆从回到长庆任事,意志就颇为消沉,少有亲自理事,但也听说过长庆府最出名的就是功勋氏族。

勋族,顾名思义,就是本朝太祖开国年间,一批跟随太祖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们所开创的氏族。昔年太祖赵酂处境维艰时,正是涌现了一批功勋之臣为其拼死效力,方能挽救汉家天下,开创崭新王朝。

功勋们在王朝建立之后得到太祖允许,纷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勋族,那时整个王朝形成勋族之风,勋族人得到极大礼遇,地位极高。

勋族在地方上,也属于豪强。

而平安镇,则是勋族的汇聚之地,起码有四五家勋族一同掌控着这个地方。

“正是此地!”陈宗具道:“勋族夏氏在平安镇更是属一属二,平安镇勋族大多信奉江神,子女婚配时要先由一对新人携手沿江祭神七日,方能行大婚之礼!”

戚武隆沉默片刻,突然愤恨地道:“士族豪强,为富不仁;士绅官僚,明哲保身!明明眼前苛江沿岸灾鸿遍野,豪族却能婚庆七日祭神撒食;官府自顾自保强行驱逐灾民,来个眼不见为净!世间不公正如斯,我大华朝岂能没有叛军寇匪?北方晋州、河州,兵灾连年!西南乱军也肆虐多年,这两年两湖富庶之地竟也蜂起盗匪,就是因为别的州府百姓穷困得活不下去,到了长庆逃荒求活却也得不到官府半丝救济,方才迫不得已落草为寇!”

陈宗具生怕戚武隆再次情绪激动将身子气坏,陪着义愤道:“两湖督抚秦处义调任两湖多年,却毫无建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却是让两湖成了滋养匪寇的温床,庆湖匪,西山寇,日渐猖獗!有人传言秦处义也不像表面那般老实,其实暗地里只顾吸食民脂民膏,好端端一个富庶长庆,只怕就是被这等碗大蛀虫吸食掉大半,否则又岂能无力赈灾?”

听到陈宗具提起秦处义此人,戚武隆神色间尽是鄙夷不屑的神情:“秦处义言官出身,早年的确有过建树,帮护圣上剪除过几个贪脏枉法的毒瘤,但他这些年削尖了头皮也想往两湖地界里钻,宗具莫非还以为他身家能够清白?这些年圣上对一干勋族早有不满之心,却苦于没有插手的理由...”

陈宗具心头一凛,戚武隆言辞转折,前后不接,他虽能听懂里面的意思,却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接话,言及圣上,已经是属于妄议朝政的范畴。心想长庆府是出了名的矿金宝地,平安镇更是其中的佼佼,偏偏这些地盘被从百余年前就被勋族占据,独霸金银矿的开采之权,官府每年只能分润两季贡金!就如同明明是自家后院里的娇滴滴的小妾,侍寝权却被他人占据,自己只能每逢初一十五才去一亲芳泽、泻泻火气。

圣上调言官出身的秦处义任两湖督抚,只怕难免是有期望秦处义整治勋族之心,哪里知道秦处义这些年早已经与勋族同流合污...

戚武隆越想越是生气,竟咬牙切齿道:“知府衙门不是放话让我自己去筹措米粮?长庆府豪族林立,我就不信募捐不到救济灾民的米粮?我看就从这夏氏勋族开始!别人不敢招惹这等豪强,我戚武隆却是想试试这水!夏族若是不从,大可问过我麾下的兵甲!”

戚武隆在西南时,生杀予夺,雷厉风行,手上没少沾染鲜血人命,陈宗具丝毫不敢怀疑他的脾性!不由有些心惊肉跳,连忙惊劝道:“夏族与位于上游东林湾的李氏勋族结亲,听闻是昔年明启皇帝巡游两湖,专程到了平安镇,夏、李两族身为两大勋族,曾代表平安镇向皇帝献礼!皇帝龙颜大悦,就给当场给这两族御赐的姻亲...”

“先皇御赐,圣旨指婚?”戚武隆埋头思索,先前的雄心壮志霎时像是野火被水浇熄,喃喃叹息道:“勋族地位高崇,平安镇又牵扯矿金,的确有接触到先皇圣上的资格...”

戚武隆一生,不怕艰险,不畏生死,不惧权贵,唯独忠君!但凡是皇帝的旨意,就绝不会违背,哪怕只是一次赐婚。

眼看着戚武隆瞬间像是老了十岁般垂下背脊,身子外形不过四十岁出头,精神上却已经形同朽木,陈宗具只觉得喉头都被甚么东西堵住般哽咽,心中大为不忍,道:“大人若是想要征粮,属下愿替大人走一趟夏族。”

......

陈宗具带着一哨卫军,在上叉子渡往下游里许处的浅水滩上走,不远处有几艘舫船停靠在岸边一个古旧的码头边,江岸上有一座小庙,供得是本地的江神。

岸边停的就是夏族人的舫船,往日舫船一路顺江祭神到小庙这里,夏族人就会在此地休憩个把时辰,陈宗具看准时机,心想趁这时间与夏族人先碰一碰,也好探探平安镇勋族的底。

他本不愿趟这浑水,但又怕戚武隆届时再惹出甚么乱子:他心中虽敬重戚武隆,陪着戚武隆被贬回长庆他也无甚么怨言,但总不能眼看着戚武隆再闹出甚么岔子,到时候只怕连身上仅剩的这身官皮也保不住,家里总是有那么几口人要养活...

他打定主意先去与勋族协商,请勋族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捐出一些米粮,先将戚武隆心头郁结的恶气除去。

陈宗具走在江边,只觉得脚步沉重,心里七上八下,十分担忧夏族是否能接受他折衷的提议,心想如今戚帅失势,又从文职转成了武职,也不知夏族到底给不给面子。

陈宗具略略叹息,没过多久抬头一看,发现竟已经走到了小庙附近,脚下生了些半人高的杂草,眼前是一方荷花池,池中水面清幽,新荷正娇艳绽放。

他刚欲抬脚跨过荷花池与小庙中间仅隔着的一座独木小桥,冷不经有一个中年女人突然从草丛里窜出来,将他吓了一跳。

中年女人穿得花里呼哨,一副神婆打扮,正慌不择路地乱跑,看见陈宗具和他身后一排全副武装的兵甲,瞬时也吓了一跳,好半晌才突然回过神,猛然朝着陈宗具嚎啕大哭:“官爷救命!官爷救命!夏族...夏族大小姐杀人啦!她谋杀亲夫...竟触怒江神,那李家少爷明明被她推进荷花池里淹死...尸身躺在江神庙,谁曾想...江神显威!他竟然睁开眼!诈尸啦!”

同类推荐
  • 重回明朝当海盗

    重回明朝当海盗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为后世所敬仰。怀念热血激昂的海盗时代的朋友,本文将会带您重回明朝,招募伙伴,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都是梁启超授课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都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总结的治史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习、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自不待言。
  • 乱世枭雄的战歌

    乱世枭雄的战歌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那个强悍的大汉帝国开始衰弱,在宦官和外戚的腐蚀下变得岌岌可危。秦人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话在刘邦的后代上再次应验了,汉朝在桓灵二帝的祸害下。开启了乱世的模式。无数的逐鹿者也因此展开了彼此的较量
  • 怎么想都不是公子我的错

    怎么想都不是公子我的错

    虽然说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且难以启齿,但是我的确穿越到了一个有着龙,精灵,矮人,兽人等等乱七八糟的生物的世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龙甚至连喷火也不会,更别说口吐人言。没有神秘力量也挺不错,可是现实社会的矛盾一个也没少。用老师的话说:贵族沦落市井,神的威名遭到污蔑,兽人发奋图强企图占领文明世界,商人和学者打着自由的幌子准备推翻既有的秩序。我从小就喜欢看热闹,不过我还没准备完瓜子,就发现自己无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我们家的领地是北方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也是新教徒的聚集地,离兽人最近,歌剧,学者,商会,沙龙,一个都不缺,而我就是那些被启蒙之后的人民推翻的贵族。
  • 农耕桑田(兰州历史文化)

    农耕桑田(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热门推荐
  • exo之如若一切都编织成梦

    exo之如若一切都编织成梦

    kakakkkakkakkkakakakakakkakakkakkakakakakkakakakakkakaka,黑道文
  • 神影无双

    神影无双

    本书虚构的是一个幻影大陆的主人公,因起初的职业而努力,后因父母之死而孤寂,内心不在平静,为了复仇沦为魅影,为了强大敢于神王一战!神影破天地之神唯影,斩万物之神为能。朗朗乾坤究竟谁能成为九天之上的无敌存在!
  • 妖灵记

    妖灵记

    混沌本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卦囊万物。宇宙缤纷多彩,纷争从未间断。五行八卦之地,精彩由这里延续。
  • 致青春——那年我们正值青春

    致青春——那年我们正值青春

    小学我不爱说话,初中我很腼腆,直到高中我遇到了她,我变得开朗,变得爱说话,变得合群,转眼间上大学了,大学毕业后我和她又将何去何从呢!
  • 吸血鬼之守护星

    吸血鬼之守护星

    他——那么可爱的小鬼头居然是吸血鬼,他——迷倒那么多女生的人居然也是吸血鬼。不要认为他们不存在,也许他们已经订上了你呢!
  • 你一直在我心上,从未离开

    你一直在我心上,从未离开

    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大嘴巴”和“小不点”是最要好的好朋友,从小没有父母的他们当时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却知道彼此是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人。一天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把“大嘴巴”领养了,只留“小不点”一个人在孤儿院。多年之后的再次相遇,却已是阴阳两隔了……
  • 烟云劫

    烟云劫

    顾烟云是二十一世纪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大学生,专业是汉语言文字专业。她长的很有古典美人的气质,不能算是很漂亮。她很得教授的欢心,教授有一天把一个调查任务拿给她(查阅一门语言文字的发展史),让她务必快一点完成这个任务,因为这个任务非常的重要。顾烟云很认真的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有一次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种从未看过的文字,与别的拓本对照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历史没有记载的时代。她非常的奇怪,当晚她留在图书馆熬夜查找,找着找着就觉得很困,就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帝情劫

    魔帝情劫

    爱情?世界上最能伤人的一种情感。想要知道你爱的有多深,在你检查你因为这段感情所受到的伤口有多深,就会很清楚的知道你爱的有多深。爱的伤口是最难愈合的。。
  • 古凌大帝

    古凌大帝

    古凌父亲是刘家奴仆,为救患病在床的妻子,冒险偷盗灵药。后被刘家族人发现,将其打成重伤并挂于刘家大门前。古凌得知此事后,救下父亲,但父亲却只剩最后一口气,临死前告知古凌身世。为报父仇,为寻身世,开启一代逆天强者崛起之路!
  • On Being and Essence

    On Being and Ess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