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01100000009

第9章 004-Ⅲ

恬、毅兄弟终日陪侍嬴政左右,也已到进学之年。一日,蒙武唤来兄弟二人,见长子蒙恬越发生得浓眉大眼,气势凛凛,威风堂堂,而次子蒙毅则剑眉星目,长身颀立,于清秀中不觉透出一股精悍之气,心下颇慰,问道:“汝二人在宫中都学些什么?”

蒙恬道:“主要是律令和狱法。”

蒙武点了点头,道:“嗯,自今日起,为父要传你们一些武艺,不论将来在宫中为郎,伺奉于王上,还是在军中为将,效命乎疆场,这武艺总是不可或缺的。”

二子早听说父亲出身于武林,剑术高明,见要亲授武艺,无不雀跃。

蒙武却道:“你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习武是一件艰苦事,原不轻松,且天下武学家派林立,各有千秋,而习武之人艺在其次,要想学有所成,在世面上立足,首要的却是德。”

二子对望一眼,心中实不明白德与武有何关系。

蒙武问道:“你们可知为父学的是哪一派武学?”

蒙毅道:“听曲叔叔说,父亲的武功属于空桑派。”

蒙武点头道:“不错,空桑乃儒家中的名门正派,与别儒不同,文武双修,内外兼长。今世人皆知儒家于文学一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却不知于武学一道也造诣颇深。礼、乐、射、御、书、数,古之六艺,这射、御二艺便是武事。古之儒者也大多允文允武,宜德宜艺,然俱以济天下业身,而不愿独以材捷名世。便以孔子而言,孔子之父陬邑宰叔梁纥就是当时有名的大力士,与鲁将秦堇父、狄虒弥齐名,而孔子继父之能,力招城关,足蹑狡兔,却不肯以力闻,就是这个道理。”

恬、毅俱咋舌道:“原来孔子还有这样的本事,要不是父亲说起,孩儿绝想不到。”

蒙武又道:“所以说空桑派最得先圣真传。为父之师薛邑公孙夫子,讳尼,字远,江湖人称‘剑圣’,便是当世间一代儒学、武学大宗师,不但气养深湛,而且精通六艺,何则?因我空桑武学皆出自于六艺。六艺经传不习,便很难言登堂入室。且气以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生于明德,若德之不明,有不慊于心,其为气也,便难至大至刚,自然也就不能将我空桑武学臻于极境,因此言德与武有莫大之关系,你们可明白么?”

二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蒙武道:“好,我空桑派既以剑法和养气而名世,今日为父便先传你们一些养气的起手功夫,待略有小成,再传你们本派入门剑法。”招手命二子分左右坐下。

只听蒙武正色言道:“养气之道首在养心,养心莫善于寡欲。所谓‘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便是寡欲。格者,格除之也。物格而后知至,何谓知之至也?便是知本。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即所止,止于至善。故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虑者,志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至焉,气次焉。持其志,无暴其气。……”

刚说到此,蒙毅忽问道:“父亲,你适才说‘志至焉,气次焉’,又说‘持其志,无暴其气’,志乃气之帅,帅志既持,又怎会暴其气?”

蒙武颔首道:“嗯,孺子可教。志虽为气之帅,所谓‘志壹则动气’,然气壹也可以动志。譬如有人跑步跌倒,气路受了阻滞,自然也会波及心志。”

蒙毅又问道:“那么,持志之道又如何呢?”

蒙武道:“持志之道,致中和,心勿忘,勿助长也。便如稼穑,总是忘记给庄稼除草,自然是不行的;但若嫌其长得太慢而揠苗助长,则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故养气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务必循序渐进,丝毫不能有乱;且要勤持不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高明所以覆物也;博厚所以载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高明配天,博厚配地,悠久无疆。如此者即可期于大成矣。”

蒙毅问:“何谓中和?”

蒙武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喜怒哀乐之性而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故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则得养气之始也。”

二子一边聆听,一边咀嚼,只觉得这道理似浅实深,虽说来容易,但实操起来,却也颇难,也难怪儒家中极少有人能把养气功夫做到极致。

当下蒙武便将格物、诚意、正心、养气等诸法门和要诀依次传授给二子,并嘱咐道:“弦、诵、歌、舞乃养气之正途,从今日起,你们便由‘诵’字做起,先读《诗》、《书》,再读史、传吧。”

恬、毅兄弟二人也不明白父亲教授养气,却何以让他们先读《诗》、《书》、史、传,一时不能索解,只得称是,于是各自找来,起始诵读。

自此,二子当值便入宫做事,退班则在府中闭户读书,不过月余,功夫虽未长进多少,《诗》、《书》、史、传倒读了一肚子,而且养出一种怀疑、惫懒之气,便连伺候两位公子读书的书僮、婢女都能满口子曰诗云,之乎者也的了。

蒙恬为人稳重,倒还耐得性子,且《春秋》传中的韬略战阵也颇投其所好,而蒙毅就不行了,他生性不喜欢拘执,看着《诗》、《书》、史、传中满篇的仁义道德文章,便昏昏欲睡,甚而不以夫子的微言大义为然,每每斥为谬论,为此竟不知挨了父亲多少栗暴,而得其欣赏者,也不过几篇“国风”而已。

一夜,蒙武到二子书房,刚坐下,蒙毅便忍不住道:“父亲,孩儿实不知读这些《诗》、《书》于养气有何助益,还请父亲赐教。”

蒙武听了,脸一沉,便问道:“你读了几章《诗》、《书》,竟敢说这样的话?”

蒙毅好生委屈地说:“孔子所删定‘诗三百’、所序次‘书百篇’及所笔削《春秋》,公羊子之传,孩儿都已读过。”

蒙武又问蒙恬道:“你读完几章了?”

蒙恬正色道:“《春秋》及传孩儿读了五遍,《书》读了三遍,《诗》只读了‘雅’、‘颂’。”

蒙武不觉点头笑道:“叫你们读这些书传,也是为你们好,不但为习我空桑派武学筑基,便是将来对你们出仕为官、行事作人都有莫大的助益,只是以你们眼下的年纪,不能领会罢了。好,现在为父便起始传授你们本派入门剑法。”

兄弟二人听说可以学习剑法,便又精神抖擞起来,鼓掌叫好。

于是蒙武命家仆取来两把长剑,分别递给二子,道:“我儒家先圣人以诗、书、礼、乐教,受业者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故本派入门剑法也效仿于此,叫做‘七十二子剑法’。顾名思义,这门剑法除了起首、结尾两式外,也有七十二式。”一边说着,一边从第一式“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开始,在月下中庭演示到最后一式“七十二子丧而大义乖”而止。

二子见父亲舞剑,忽如颜回避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而他却曲肱而卧,饭疏食,饮流水,回也不改其乐;忽如仲由性鄙,冠雄鸡,佩长剑,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志伉直,好勇力,及乎卫乱,结缨而死;又忽如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奉命一使,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使势相破,十年中五国各有变;又忽如子夏居西河而为王师,教授诗书,贤徒众多,遍得洙泗风流,晚年子死,哭泣失明。总之圣门七十二贤人,上自颜回、仲弓、子路、冉求,下至子贡、宰予、卜商、子游,以及曾参、子张、宓不齐、公冶长、澹台灭明等无不穷形尽相,挥剑以出之。

待使到最后一式“子丧义乖”,只见蒙武手中长剑本来灿若繁星,气象万千,忽而振剑回收,星流云散,复归于寂,便已堪堪使完这门剑法。

蒙武擎剑而视,问道:“可看清了?”

二子还沉浸在刚才的剑影余光之中,半晌才回过神来。

蒙毅不禁感叹:“孩儿不知何时才能练到父亲这般地步?”

蒙武收剑入鞘,微笑道:“须知艺无止境,能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也算是一种收获了。”当下将起首式和前十式的剑诀向二子详加讲解。

蒙恬、蒙毅便开始从这门“七十二子剑法”练起,说也奇怪,诵读诗书史传时所感受不到的正气,一旦配合上剑法后,每使一式剑招,复想见其为人,思味其志趣,体内竟不期然而然地生出一道浩然正气来,使得剑招若有奇助。

蒙恬练得很是扎实,而蒙毅却总是满腹疑问,追问父亲剑招中的不解之处,每每以为这门剑法有些过于追求章法,而不够灵活、变通,有时为了追求一式剑招的光明正大,竟不惜给对手留以破绽,甚不实用,便好像这门剑法只是一部完美的作品而供人欣赏,却非克敌制胜之用似的。

蒙武也算“剑圣”门下高足,对此剑法中的优劣自然心知肚明,但入门剑法不过是为了让初学者体会本派武学风尚,以为进阶,至于高明与否、实用与否,倒在其次了,所以也不愿多做解释。

有道是“居移气,养移体”,谁道这练武也颇能改变人气质,待恬、毅兄弟堪堪练完“七十二子剑法”,蒙武再见时已发现二子骁悍中平添了几分君子之气,显得文质彬彬。

又过月余,二子剑法已然精熟,而蒙武竟又要两人放下长剑,坐下学习音律,这下兄弟二人更是大惑不解了。

蒙恬也忍不住地问道:“父亲,难道是要孩儿改从音律之学,将来到太乐府作乐师么?这恐怕不是孩儿的志向。”

蒙武却笑着摇头道:“非也,非也,此时你也不须多问,只和毅儿先把这筝学好便是。”

蒙恬睁大了眼睛,实不知父亲是何意。

蒙武已起讲道:“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比音而律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故声有五,曰:宫、商、角、徵、羽。音有八,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律吕有十二,阳为律,阴为吕: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是为六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是为六吕。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君子曰:‘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便以筝法为例,教授二子音律。

蒙恬久读书习剑,于今蓦地又令他安坐学弹筝,一时半会儿如何能静得下?更何况他生就一副戎武之性,是以对这音律实无兴致。而蒙毅却觉得音律比之书传,实在远胜,与其再去读几篇典谟诰誓,倒不如学弹筝,反较有趣。于是头三天教习了声律,自第四天起便开始传授一些简单的曲目。

蒙恬学的五音不全,而蒙毅却学得兴致勃勃,到后来,凡喜读的诗皆能弦歌之。

这日,蒙毅在堂上弹筝,曲作《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蒙恬在堂下练剑,听着悠扬的乐曲,却摇头道:“不好,不好,这支不好,若要配得剑法,得操《清人》。”一边说着,手上剑招却是不停。

蒙毅听了笑道:“《清人》确是‘郑风’中别致的佳构。”一边说着,一边疾挑羽弦,已转到《清人》上去: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蒙恬随其音律而舞剑,那《清人》是一首军旅诗,不同适才“卫风”之《淇奥》,乃是君子之诗,果然配得“七十二子剑法”,令“冉求治赋”、“子路结缨”等几招使得异常酣畅淋漓。

蒙毅一边弹筝,一边看兄长舞剑,其指法似也为蒙恬剑招所带动,不觉弹筝与舞剑融而为一,兄弟二人都沉浸于忘我之境。

恰在这时,突闻宫声一响,蒙毅的筝音陡然偏了一下,而蒙恬为筝音所引,手上剑招也自微乱,好在他及时带回,倒也没大乱章法,然而一柄剑锋却乘势突至,居中刺来。

蒙恬吃了一惊,忙使“回也屡空”避开,那剑却并不罢休,“姑洗”声作,又变右削,竟弄得蒙恬手忙脚乱,连使“伯牛恶疾”、“闵损著孝”才堪堪化解险境。

这时蒙毅在堂上已看清那使剑者正是其父蒙武,原来是要试探蒙恬武艺,心知父亲剑法不知比兄长高出凡几,便有心助蒙恬一臂之力,且适才一偏之后,福至心灵,骤地拨起商弦。

商声一作,蒙武剑招果被扰乱,慢得一下,而蒙恬也得借机喘息过来,重整架势,再与蒙武拆招。

于是每到蒙恬危急之时,蒙毅便以筝音化解,这样一来便成为两子共战其父的局面。

然而以蒙武的武功,此时恬、毅便联起手来,也未必能敌,故斗到后来,不仅蒙恬的剑招为父亲所克制,便连蒙毅的筝音似也跟着父亲剑招乐声而奏,难以自主。

再斗移时,蒙武一招“无射剑”已将蒙恬手中长剑震飞,而“无射”疾响之下,蒙毅指下的筝弦竟也似生出了力道,将他手指弹开。

蒙毅忍住手指剧痛,飞步下堂,与兄长并立。

这时两人都已惊得无以复加,蒙武却收剑入鞘而笑道:“这下知道为什么让你们学习音律之学了吧?”

二子才恍然若悟。

蒙武道:“我空桑的镇派剑术——‘雅乐剑法’便创自于乐律之学,若乐律不明,又怎能学得会这项绝学?”

恬、毅对望一眼,才知父亲要自己学习音律之用意。

蒙武道:“‘雅乐剑法’既是我空桑派的绝学,自然精深微妙,便是为父也只学了‘小雅剑法’,而无力学‘大雅剑法’。因为要学‘大雅剑法’,不仅‘浩然正气’要登峰造极,还得是超凡入圣的乐道高手,当世间能臻于此者恐怕也只有‘剑圣’他老人家了。所以为父才要你们先学音律,勤加修习,不然怎能成材?”

二子听父亲称说“剑圣”,不禁更是悠然神往,想武林中使剑的高手何其之多,而空桑夫子竟能号称“剑圣”而无败绩,那么他的剑术之高,实在是令人莫测了。

蒙武见二子面现歆慕之色,又鼓励道:“只要你们肯用心,多加磨砺,虽不说达到‘剑圣’之能,要在江湖上站住脚,还是可以的。”

两人听了这话,自此后更加努力专研乐律,而蒙武也开始教他们“小雅剑法”。

同类推荐
  • 黄粱晓梦

    黄粱晓梦

    天明之前的梦终究都是空的,成功之前做的事情也终究都是空的。百武门,千绝宗,少林寺,冥府。一个个早已封山的势力接二连三的出现,平静不久的江湖再次掀起腥风血雨。而处在这场暴风雨中间的几个年轻人,究竟何去何从。没有跳崖,没有奇遇。每个人从小都会有一个武侠梦,区别只是什么时候醒来而已,而这个故事就是,我的武侠。ps:本书早上9点更新,下午6点更新,日更两章
  • 复仇

    复仇

    南宫幽栀与哥哥的父亲母亲相继去世,竟是谋杀。此后他们踏上复仇之路,一路结实好友······
  • 雷公剑

    雷公剑

    本书重点刻画了雷公后代方琦、方珂等少侠历尽坎坷,勇于同“秃鹫帮”、“天邪会”和“九脎阴风教”等邪恶势力进行殊死搏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书在总体构思上,尽力避开过于追求离奇和情爱,而力求于平实中见曲折,于自然中显生动。情节虽朴实无华,却亦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颇为耐人寻味。
  • 4号杀手

    4号杀手

    选择淡然,就可淡然活着吗....风息不歇,战殇不止,唯争霸结终
  • 锦衣杀

    锦衣杀

    锦衣卫杀人从来不问因果,只问:何时?何地?何人?被遗弃的鹰犬能否从江湖中杀出血路,重回庙堂执掌生杀大权?一部"九阴诀"牵扯出的五大门派又有哪些不能诉说的秘密?锦衣杀带你重温武侠铁血路!
热门推荐
  • 全职祖师

    全职祖师

    杨昊回到了九万九千年前。这时的腾飞星球,精元修炼只有千年历史,没有增加修炼速度的丹药,没有保护家园的大型阵法,也没有发现人类属性之分,更没有细致的职业划分、职业武技、功法。此时的炼器水平,还处在蛮荒时代,没有灵翼,没有贴身内铠,甚至连一个通讯器,都要做出人类的大贡献才能得到……这个时侯,精元文明才刚刚萌芽,无数的战士还在荆棘遍布的道路上艰难爬行、摸索着。——他自人类末日时代而来,助人类走向时代巅峰。
  • 皮的小star:幼稚昂

    皮的小star:幼稚昂

    【预防针:各位小可爱最好从第120章起看哈】囧。“昂?你又讹我呢啊?!你这人怎么比蛇妖还要讨厌,讨厌死你了,哼唧!”某人挑挑眉,说道:“哈?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了你的,至于说你家脑公嘛?”她说,“对啊!你就是欠了我的……”某人突然大笑,并说了她是幼稚鬼。喜欢你,一起执手走天涯。(求收藏求吐槽各种求,无坑信不?欢迎入住幼稚客栈)
  • 纨绔小姐:冥帝的逆天狂妃

    纨绔小姐:冥帝的逆天狂妃

    她,是血碧大陆六大家族之一的慕容家族的六小姐。六岁那年,灵力测试,测试出,她是个废物。慕容家族将她移出家谱,把她扔出了大门。那天,下着大雨,她是那么的可怜,那么的无助。最终,她昏了过去,醒来,她变成了云雪梦......她,轻轻易易收服神兽,她,运气爆棚,她,俘虏了他的心......
  • 啼笑姻缘

    啼笑姻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轩剑云灵

    轩剑云灵

    用吾的剑,向这无尽的罪恶斩去。夺回属于吾的天下!梦屠人间千里求生死幻灭天际万层堕轮回!孤独的王……携着剑战死沙场。
  • 青葱盛宴

    青葱盛宴

    有没有一瞬间,让你觉得,相遇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一眼万年,沧海桑田,这个人活在你的整个青春里,让你怦然心动。
  • 一击魔法师

    一击魔法师

    “世界上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发火球术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发。”————————世(dou)界(bi)级魔法师梅林凯恩·齐御。——————————新书已发《崩坏召唤》,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 如初

    如初

    青帮少当家仇少白风华正茂、仪表不凡,黄浦商会会长之女于初阳温婉可人、聪明乖巧,两人因意外结识并陷入热恋,谁曾想两人之间竟然还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家仇,荒谬无常的命运让人啼笑皆非,曾经深信不疑的一段良缘无奈成了一段孽缘。几经坎坷,物是人非,彼时动荡不安的上海,命运岂是说逃便能逃得了的?一代枭雄与上海名媛的爱恨纠葛将如何继续?回首百年事,独忆如初人……
  • 牧牧人

    牧牧人

    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一梦醒来的女孩,发现整个世界完全陌生,然而最陌生的不是世界,是自己,一个忘记了过去的自己,牧牧人从此走上了修仙和找寻记忆的里程。
  • 中庸做人的艺术

    中庸做人的艺术

    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何况人生。要想经受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时代的考验,中庸之道能让你胜不骄,败不馁,能屈能伸。本书从周全、忍耐、和谐、不偏不倚、变通、中正平和等方面入手,解释了做人为什么要中庸,重点阐述了做人保持中庸的方武方法。本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实用性强,相信你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