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05

第5章 《八佾》篇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原文】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i,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评析】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释】

(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评析】

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评析】

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原文】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释】

(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诸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诸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原文】

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5)乎?”

【注释】

(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5)林放:见本篇第4章之注。

【评析】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评析】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地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qia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徵:证明。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评析】

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原文】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释】

(1)禘:音di,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评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原文】

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

【注释】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评析】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故意说不知道。但紧接着又说,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这就是说,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礼”了。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评析】

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评析】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原文】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1)监:音jian,同鉴,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评析】

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原文】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o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释】

(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评析】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2)饩羊:饩:音xi。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爱:爱惜的意思。

【评析】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这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评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原文】

定公(1)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评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原文】

子曰:“《关雎》(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1)《关雎》:雎:音ju。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评析】

孔子对《关雎》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雎》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2)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3)战栗:恐惧、发抖。

【评析】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要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原文】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3)摄:兼任。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矮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a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评析】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对管仲的肯定性评价。

【原文】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注释】

(1)语:音yu,告诉,动词用法。

(2)大师:大:音tai。大师是乐官名。

(3)翕:音xi,意为合、聚、协调。

(4)从:音zong,意为放纵、展开。

(5)纯:美好、和谐。

(6)皦:音jiao,音节分明。

(7)绎:连续不断。

【评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原文】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评析】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评析】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尚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同类推荐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这本《道德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学会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管理自己最关键的是管理自己的心灵,管理别人也同样要从管理心灵开始。而道德就是心灵的最高管理者,她为我们的心灵世界站岗放哨,并捍卫着我们心灵的尊严,也保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染。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个小说梦

    我有一个小说梦

    回首过去五年,仿佛一场梦,如梦如烟,却那么真实。五年前,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寂寞的我无意中看了本小说,从此被吸引,沉迷小说。看小说的读者缘由总是不尽相同,大多都是寂寞无趣,而写小说的人更是没有好看的小说,才会想到去写。曾经的网游,如今的小说,世人都以鄙视的眼光看待,所谓网瘾猛如虎,一入其中深似海,从此不闻窗边事。然而,如今已有职业网游高手,身价几千万,更有大神写手,身价几亿,这些辉煌的数字是无数个被人鄙夷的怀着梦想的人儿堆积出来的。我们也是一群横漂的人儿,无数个我们怀着炽热的梦想来到互联网上。时代早已改革,未来不再是读书上班混日子,而是追逐梦想人的天下。我有一个小说梦,我正踏在追逐它的路上!
  • 硬币:人头像

    硬币:人头像

    陈东顶住强风向舱门外看,只见飞机正急速坠落撞向城市街区建筑群中。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颗定时炸弹在倒数读秒,00:07、00:06...非常紧迫!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极度危险的时刻,机舱内响起了小孩的啼哭声。“该死!”定时炸弹最后1秒,陈东护住小孩飞身跃出舱门...嘀嘀!急促警报音!炸弹计时器清零。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席卷着橙红色的火焰,橙红色的火焰便在人的身后,而人却在空中。
  • 说好的幸福

    说好的幸福

    是什么给予了那彼此了承诺?是什么让我们游走在世界的边缘?如果不曾相爱,那眼底的泪珠为谁而存留?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守侯,让我们的青春画上休止符。谁又能证明曾经刻骨铭心的爱过伤痕?高贵王子包裹下的歇厮底里,无人知晓。阴谋者的开始和落幕,向谁的心房刺入尖刀?青春该有的放纵和无奈,在昏黄的海岸线上渐渐消去。血染红的大海难道淹没了美人鱼的承诺?让纯真的笑脸拉开惨淡的帷幕。请看一段爱与恨,真实与阴谋的对决。
  • 皇妃无心

    皇妃无心

    她的心遗落在皇宫里带着残缺的身体,她回到皇宫寻找那颗消的心。并且查清当年的真相。却被暴君屡次三番骚扰。"璃璃,你知道什么是疼么?""可惜我已经麻木了!"过往的真相,渐渐浮出。她能否穿越时间的空隙,找回失落的感情!
  • 断传

    断传

    新人的第一篇杂乱小说,一贵公子因意外闯荡江湖。发生的各种奇妙故事。
  • 魂巫

    魂巫

    这是存在巫术的世界,武士、剑客、骑士、刺客、僧侣……还有最为强大,最为神秘的巫师。幽冥剑客、血腥武士、断头巫师、大地行者、火焰巨人……职业者们种种强大的能力,行走在黑暗边缘,他们是普通人眼中的恐怖者。而造成这一切的,便是职业者们的战魂。霍恩只是一个卑贱者,从尘埃中一步步走向传奇,这是一位魂巫,一位战魂巫师的传奇。
  • EXO之罪域

    EXO之罪域

    她叫韩安冉,被世界抛弃的她,在一次偶然被星探发现,并住进了EXO的宿舍,她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过下去,但她错了,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她始料不及......
  • 道士枭雄

    道士枭雄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萧枭,因为高校长的一己私欲,萧枭竟变成了天山道师。天山是一个迷一般的存在,明明好听的名字幕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历史,萧枭为了找回失踪的哥哥和父亲,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途……
  • 另类迷情

    另类迷情

    腹黑的可以,傲娇滴不要。活泼的可以,八婆滴不要。表情冷漠可以,面瘫绝对不要。如不是美女,下一位请进,以上推倒重来。特种攻,各种受。LOLI满屋跑,御姐一花园,女王?女王一个就可以了...
  • boss女王死了

    boss女王死了

    “那个骷髅王座上的女人是谁?”“是邪道最后的大魔头。”“……所以我们只要把她打倒就天下太平了吗?”“别说大话,集中精神,别看她是个女人,这大魔头很不好对付。”话音缭绕在清冷空荡的殿堂,说话的几人已经化为地上一摊血。骷髅王座上,苏子玉眯着眼,轻轻的打了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