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900000018

第18章 抓住当下的幸福(1)

我们必须活在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我们只能活在现在。我们不是为未来在天国中再生而修行,而是为了现在的安详、慈悲和快乐。

活出生命的真谛

生命无常,人生几十年看似很长,其实只在瞬息之间。面对生命,我们无暇置身于争斗,无暇顾念左右逢源,只在乎是否活出了生命的真谛。

弘一法师对生命的详解叫人念念不忘,在讲经说法时,他曾引用这几句话将生命的真谛阐释得至清至纯:“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生命如此短暂,所以生命中的选择也更加重要。一天,佛陀在弟子们乞食归来后,问他们:“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为了什么?”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身体的滋养,以便长养色身,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眼光环视了弟子们之后,又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位弟子充满信心地答道。

佛陀摇摇头道:“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位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跟花草差不多,春天萌芽出枝;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笑容,说道:“嗯,你体察到了生命就像花草的生命一样短暂,但是对佛法的了解,还仅限于表面。”

“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是浮游生物一样,早晨刚出生,到了晚上就会死亡,充其量不过一个昼夜的时间。”一位弟子无限悲怆地说道。

“哦!你虽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但对佛法的参悟还是不够深入。”

在佛陀不断地否定和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出来了。有一个弟子说道:“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不同,看起来很美,但是被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就会干涸枯竭了。”

佛陀含笑不语。

弟子们开始窃窃私语。

这时,一位弟子站起身来说:“佛陀!依弟子看,生命只不过在一呼一吸之间。”

佛陀听罢,满意地点点头说:“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地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会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千万不可懈怠放逸。”

我们不要把事物看得过于复杂,真理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勇猛精进,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真谛。

摒弃重负抓住现在

现实是客观的,但因为很多人的心中化解不开,所以他们的内心会有一份重负。这负担让他们无法走出过去,无法面对现在,因此人们需要化解内心的情节,需要重新修复自我。

弘一法师曾引用了石屋禅师的几句话来教化世人,帮助人们化解心结走出过去,“过去的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其意思被名家解释为:“过去的事不要再想,未来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聪明人抓住现在。梅子栀子都有季节性,一定要把握时节因缘,不能空空放过。”

人本该抓住现在,这样烦恼才会少,步履才会更坚定,如果为当下的事情烦恼而想改变明天,还不如理性地过好今天收效更大。

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每天负责早上清扫寺院里的落叶。对于这个差事,他早就厌烦了。

秋天到了,落叶更多了,这让小和尚更加头痛,于是去讨教庙里的师兄弟该怎么办才能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住持知道了他的烦恼,便主动找他谈话。小和尚很诚实地对住持说了自己的委屈。

住持对他说:“明天你在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听了住持的建议之后非常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开始摇动寺院里的树木,一直到所有的树木都不会再落下一片叶子为止,然后,他用笤帚仔细地扫了一遍。

这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晚上,小和尚高兴地想明天也许就不用这么累了,微笑着睡着了。

第二天,小和尚走到院子一看,顿时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费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住持笑呵呵地向他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傻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我的意思就是要让你明白,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听完住持的话后终于顿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像小和尚一样的困惑,企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把所有的烦恼都解决掉,而实际上,很多事是无法提前完成的,过早地为将来担忧,于事无补,新的一天总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要试图透支明天的幸福,踏踏实实做好今天的事情才会留住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

放下梦幻走向真实

有时候人的意志过于脆弱,在某种诱惑下,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那些幻想让他们失去了求真务实的本性,片面地追求利益和虚荣,当顿然醒悟时,发现一切原来只是个破碎的梦。与其如此,倒不如坚定意志,从一开始就不给自己幻想的机会,与真实相伴而行,心里总是踏实很多。

弘一法师劝诫那些驱逐利益的世人,“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世间人一生中能够觉悟,甚为难得。觉悟愈早愈好,功力才能踏实。自己没有真实功夫,很难体会大师的开示。

古时修行人有二三十岁即大彻大悟者,觉悟得早是放下早。我们闻法太晚,放下更晚,必无成就可言。身心世界均属幻梦尘劳,把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一齐放下,在戒定慧上下工夫,时时刻刻,精勤不懈,才有办法。

人只有把虚幻的东西放在心外,才不会计较形式上的轻重大小,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拥有真实的自己。

唐朝宣宗皇帝李忱在没有即位之前,曾经为了避难而隐居在佛寺中,担任那里盐官禅师的书记。他非常欣赏佛教中不立文字,不着形象,不假外求的思想。

当时,他隐居的寺庙住持是黄檗禅师。有一天,李忱看到黄檗禅师对佛像顶礼膜拜,于是走上前去问:“住持,你一直教导我们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为什么你却在这里虔诚地礼拜佛像呢?”

黄檗禅师生气地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应该要如是求,你懂什么啊?”

李忱听了很不服气,嘲笑着说:“既然如此,那么禅师以前说的话都是装模作样了?”

黄檗禅师听了,大为恼火,狠狠地打了李忱一个耳光。李忱被禅师的突然施暴吓坏了,愣在一旁,过了几秒钟才不高兴地说:“亏你还是个信佛之人,怎么能这么粗暴呢!”

黄檗禅师走上前去,又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说:“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竟然敢对我说粗说细。”

李忱不甘示弱地辩解道:“既然你能拜佛、拜法、拜僧,我为什么就不能说粗说细呢?”

黄檗禅师笑着说:“你说得很对,我可以拜佛、拜法、拜僧,你也可以说粗说细。”

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这是无心禅,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是真心的。所以,既不能跟一般人同流合污做坏事,也不要标新立异,要不拘泥于形式,形式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只要一个人能拥有坚定的意志,保持真实的自己,形式的存在就是虚幻的。

寻找人生本来的样子

平淡的绝对的清净,这才是人生本来的样子。

弘一法师告诫众生:“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心气平和来自人的内心,但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有一个叫元持的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多年,学习非常勤奋,但始终对禅法不曾领悟。

有一次,在晚参的时候,元持特意向无德禅师请示说:“大师,弟子遁入空门多年了,可是对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请大师以慈悲为怀,告诉弟子,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约束口中一条虫,并且时刻和一只熊斗争,除此之外,还要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迷惑地说道:“大师!弟子来此参学,身边并没有带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又怎么去看管呢?再说了,我想了解的是与参学有关的东西,和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道:“我所说的两只鹫,就是你的眼睛,要你看管好它即是让你做到非礼勿视;两只鹿,是指你的双脚,你要把持好,做到非礼勿行,别让它走罪恶的道路;两只鹰,指的是你的双手,要让它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一条虫则是指你的舌头,约束它做到非礼勿言;那只熊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非礼勿想;而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

听了无德禅师的教诲之后,元持默默地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克制自己的弱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不断地完善,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净化和清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人如果耐不住烦苦,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一个游云僧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栖身,不久之后,他居然也收了几个门徒。

每天他都会让徒弟打扫寺院,管理菜园,而他则像个禅师一样,像模像样地打坐,然后把书上的佛理背下一些,给徒弟们曲解一番。

每天中午,和尚都要到自己的禅房里睡午觉。徒弟们见了,就问道:“大师,你为什么每天中午都要去睡觉呢?”

和尚说:“孔子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在梦中向周公讨教,醒来后用先贤的话教育弟子。我每天睡午觉,也是去见先贤。”弟子们听了也就不再询问了。

有一天中午,弟子们在禅房打坐时,实在熬不住睡着了。恰巧和尚进来了,于是把他们叫醒,训斥道:“你们怎么能在打坐的时候睡觉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打坐的时候应该心如止水吗?”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去见古圣先贤了,就如同孔子去见他们一样。”

和尚一听,愣了一下,他想,“这不是自己每天跟弟子们说的话吗?如果不能自圆其说,那不是否定自己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问:“那么古圣先贤给你们作了什么训示啊?说给我听听。”

弟子回答说:“我们见到了先贤,并问‘我们的师父每天都来向你们讨教,你们都讲了些什么,能不能也告诉我们一点呢?’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竟然说从来没有见过你。”

和尚一听,愣在那里,脸上红一块白一块,非常尴尬。

做人一定要诚实,谎言只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漩涡而无力自拔,只能让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失去人心。要吸取和尚的教训,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舍一份虚荣,得一份真相虚荣是指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名,是本身不存在的想象好的事物。只有舍弃虚荣才能够得到真相。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佛时教化世人不可有虚妄之心,当还事物本来面目。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不必执着于虚荣表象,事情就会还原。有位禅师很喜欢用偈诗来概括事理,让弟子自己去领悟。

有一天,他来了雅兴,顺手写了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让弟子们参研。

一个弟子自作聪明地抢先说:“其中没有淋到雨的人,肯定是穿了雨衣。”

禅师听了后不语,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接着另一个弟子说:“我想这应该是一次局部雨。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但还是有可能碰到的。没有淋到雨的人,走的正是没有下雨的这边。”说完这话,他满怀信心地看了看师父。

禅师笑了笑,仍然沉默不语。

第三个弟子见师父没有表态,于是说:“你们的解释太牵强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个没有淋到雨的人在屋檐下行走呢。”说完后,得意洋洋地瞟了两位师兄一眼,准备接受禅师的赞赏。

禅师朝弟子们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你们都非常聪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出种种不淋一人的条件或理由,但是你们钻入了牛角尖,错误地执着于不淋一人这一点上。事实上,如果你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死钻牛角尖,死死地拽住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循规蹈矩,无法解脱自我。事实上,如果你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人们有时候不愿意舍弃原有的认识,所以才不会有新的开悟。

虚荣是外相,只有懂得付出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有时候这收获就是给众生一路光明。

有一天,洞山良介禅师在晚上说法时没有点灯,有位能忍禅僧就问他:“为什么不点灯呢?”

同类推荐
  •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走出了彷徨和挫折,有的人找到了理想和方向,有的人实现了家庭的和谐,有的人获得了商业伙伴的支持,许许多多的人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 这些事30岁以前一定要学会

    这些事30岁以前一定要学会

    对梦想成功的每一个青年来说,只要及早规划人生,找准方向,经过五年、十年、十五年的努力,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成为一个成功者。本书旨在端正人们对生活、感情、事业、财富的理解,以开放的眼光立足于当今社会,它包括:设定人生目标、建立必胜的信心、开创自己的事业、与人相处的技巧、提高办事的能力等。三十岁以前,可以决定你的一生,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如果你很迷惘,或者你目标很明确,想要激励自己,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 观于细微 察于无形:洞悉他人的内心世界

    观于细微 察于无形:洞悉他人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本关于知人、识人方法的大众读本。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六种知人识人的方法:衣着容貌读人心、行为举止观人心、兴趣爱好察人心、说话言谈辨人心、生活习惯品人心、待人处世显人心。
  • 机遇的把握

    机遇的把握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 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心灵地图

    心灵地图

    我们对现实的种种看法,交织成一张心灵地图。要能安然走完人生中美好却又艰辛的长路,最大的挑战在于它需要不断的修订;然而修订的工作往往艰苦,令人却步。人生很苦……由此开启。点出这张地图上的艰难与精采难免在心理学的叙叙连绵和暂歇处,碰触到其与道德和神的话语不相同合之处,开之以浅显而专业的话语佐以平铺直述的详细案例逐步看见神的恩典在其中的奥秘带领读者悠然看自己也是作者从专业医师到神恩典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容易亲近的心理入门书。
热门推荐
  • 跟我说爱我

    跟我说爱我

    在异乡的城市街头,一对多年不见的师生意外重逢,岁月把一切固有的秩序打乱,甚至颠覆了师生关系。《跟我说爱我》交叉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途。一个务虚的诗人。一个务实的商人。他们一同成长,彼此有个约定,一个求学,一个求财,看谁跑得更快。这注定是一场无法等值换算的比赛,而三位女性的出现,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命途不断博弈,两败俱伤,三位女性也先后沦为牺牲品。而新的背叛与救赎还在上演,直至殊途同归。
  • 伪造王者

    伪造王者

    你始终都在这个局里,无法逃脱,沦为如此,正是你的结局。这也许是世上最可怕的局,整个世界都处于局中,木偶却只有数十人,最重要的木偶是你。你会死,这就是你的结局。想要打破局?那就,试着以伪王的身份夺取世间一切吧。
  • 毁灭的十四天

    毁灭的十四天

    肆意的杀戮,恶意的背叛,沉沦于迷雾中的历史。年轻的军官,天真的少年,谁能发现不祥的征兆?信仰的破灭,理想的坚持,究竟是皇国的毁灭还是万物的新生?——————————————PS:本文为车田正美《钢铁神兵》的同人文。
  • 圣元启示录

    圣元启示录

    一千两百多年前,神奥大陆最后一位圣骑士诛杀了黑龙王,骑士时代达到了最兴盛的巅峰,而后短短数年,统治神奥大陆的奥格罗斯大帝国颓然衰败,分奔离析,大陆战争不断,骑士阶层在战争中精英尽失,自此一阕不振。在此混乱之际,一位伟大的魔法师的出现让战争划下了休止符,从此,魔法师走到历史舞台的最前端,神奥大陆开启了一个魔法师的时代——圣元纪。这是一个魔法师的时代,他是一个平凡的男孩,出生骑士家族却有着成为魔法师的梦想,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在旅程中揭开圣元纪的面纱。
  • 帝国的另类

    帝国的另类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24位“另类”皇帝,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从中探索了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追逐:巫女的私奔计划

    追逐:巫女的私奔计划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女主,赌气闯入皇宫调戏皇帝,而后很悲剧的被皇帝看上,她却想抽身离开,计划着和大将军私奔的故事。
  • 颓

    只是简单的想要回忆一下我和我们的过往,以及记录下那些我以及我们不堪回首的往事。
  • 拐个大神来压帮

    拐个大神来压帮

    交往三年的男友被游戏里的美女勾走,孟线线毅然踏入网游世界。为前男友而来,却人品爆发做了全服第一微生落一的徒弟,还成了小帮派的帮主,且看孟线线如何带领小帮派,在大神的各种阴谋阳谋下,打败天下第一大帮,成就游戏的辉煌人生。
  • 易烊千玺他很棒

    易烊千玺他很棒

    少年易烊千玺的离开让她悲痛万分,她阴差阳错的来到重庆,开始了她的新生活。上学期间认识了王源王俊凯。然而,一个个坏事找上了门来…(作者大大提醒:这个简介是30章开始的简介,前面的章节已弃文。)
  • 孤星罪

    孤星罪

    压的越低是否会弹的越高;太过绝望是否会绝地反击;命犯孤星是否就该无朋无友,是否就该是一种罪?一个一身注定孤独的少年,会向命运低头?还是迎头而上,冲破命运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