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0700000029

第29章 英、法:民族意识的觉醒(3)

英军箭如雨下,贞德的肩膀和脖子不幸中箭,摔倒在河中,被一位骑士救起来。贞德醒来后,竟用力把箭头从身体里拔出来,裹好伤口,重返战场。她一面挥动百合花旗,一面高呼:“胜利是我们的,冲进去!”她再次冲在了前面,战士们都很感动,也紧随她勇猛冲锋,登上了城堡。英军的抵抗崩溃了,纷纷四散逃跑,奥尔良得救了!人民倾城出动,欢迎这位年仅17岁、创造了奇迹的女英雄,亲切地称贞德为“我们的奥尔良姑娘”。

战役结束后,贞德率军一路势如破竹,直趋莱姆,她的威名已使敌人闻风丧胆,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抵达莱姆时,城中的英军早已逃之夭夭,市民们打开城门,用鲜花和欢呼声迎接她。在莱姆大教堂,按照法国王室的传统,大主教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是为查理七世。

此时的贞德已经变成了“天使”,人们到处都在歌颂她,称她是“圣人”。国王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她都拒绝接受,决心继续完成解放法国的事业。

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

1430年春,法国勃艮第的贵族和英军勾结,围困了巴黎东北的贡比涅,贞德奉命前去援救。5月23日清晨,贞德带领少数部队主动出击英军,由于寡不敌众,被迫向康边城撤退。当她指挥军队刚要进城的时候,城门“砰”的一声紧紧关闭,接着吊桥悬起,退路被切断,贞德被捕。最后,贞德被勃艮第人以1万法郎的价格卖给了英国。

英国人深知贞德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为避免报复,把她交给了卢昂主教。

1431年5月24日,贞德因“屡教不改的异端”、“巫女”、“违反教规穿戴男装”等所谓的“罪名”被判处火刑,带往广场。在那里,年轻的姑娘被绑在了一根高高的火刑柱上,她以轻蔑的目光瞥了一眼看台上的主教们和英军,高声说:“我坚信侵略者统统都要被赶出法国!”

残忍的刽子手点燃了木柴,火焰腾然升起,吞没了贞德。法兰西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女儿!那年她才19岁。

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

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百年战争至此结束。

民族英雄贞德

贞德生活的法国,经受多年战乱,国库枯竭,士气消沉,人民麻木,国王和贵族昏庸自私。贞德振臂一呼,力挽狂澜,拯救了法国,振奋了民族精神。贞德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是悲壮、神圣而绚烂的。直到今天,恐怕还没有人能以如此年轻的生命,成就这番伟大的使命。

圣女贞德生活在一个野蛮、凶恶、腐败的时代,她本人与那个时代的对照,犹如白昼之于黑夜。法国政府把每年的5月30日,即贞德遇难的日子定为“贞德节”。

亨利七世:开创都铎王朝

英王亨利七世,本名亨利·都铎(1457—1509年),是都铎王朝的开创者,说句实在话,他的运气很好,头上的王冠可以说是“捡”来的。

这事要从玫瑰战争说起。英法百年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英国的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为了争夺王位,又开始了一场长达30年的战争。因为英国古老的贵族世家都有自己的族徽,上面绘有每一家族特有的象征物,如猛兽、武器、花卉、城堡等。约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兰开斯特家族的族徽是红玫瑰。人们就把这两家之间为争夺王位发生的战争称为“红白玫瑰战争”。

1455—1485年间,英格兰广袤的原野上狼烟滚滚、杀伐不休。站在兰开斯特家族一方的是政治上称霸一方、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北部封建主集团,支持约克家族的是对王室不满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封建主集团、新贵族和城市市民。

这是一场残酷的内战,交战双方都以杀戮为快事。一时间交战地区狼奔豕突,刀光剑影。1460年12月,第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在英格兰北部的威克菲尔德展开,约克派惨遭失败,主将理查公爵战死,上千名士兵倒在血泊之中。还有许多被俘的贵族,按惯例他们可以用赎金换取自由,但这次却难逃厄运,一概被砍头。理查的头颅甚至被挂到了城门上示众,头上还戴着一顶纸糊的王冠。如此的羞辱激起约克家族的仇恨。第二年,理查之子爱德华自称英王爱德华四世,率军在陶顿战役中获胜,开始了约克王朝的统治。

可是约克家族并没有珍惜这得之不易的王位。爱德华四世一死,他的也叫理查的弟弟便发动政变,废黜爱德华四世之子爱德华五世,自称理查三世。约克家族陷于内讧。拥戴爱德华四世后裔为王的人,便去投靠兰开斯特家族。两个家族就此又打了起来。

1485年8月,最后的时刻来临了。谁也没想到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竟是一位外姓人。此人就是亨利·都铎,他本是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当玫瑰战争打得正烈之时,他一直流落法国,与权力无缘,他的处境有点像中国春秋时期流亡国外的公子重耳。

对于亨利来说,早年的颠沛流离和艰辛忧患就像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使他很早就领悟了权势的真谛,因此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消沉失望,而是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来网罗人才、组织军队,以待时机成熟时放手一搏。1471年,亨利六世和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双双丧命,亨利遂成为兰开斯特家族的领袖,许多兰开斯特贵族和拥护者纷纷渡海东来,聚集在他的周围。1483年6月,理查三世篡位,约克贵族内讧加剧。同年圣诞节,亨利乘机在法国的雷恩大教堂郑重宣布,一旦登上英国王位,他将立即娶爱德华四世的女继承人伊丽莎白公主为妻。此举乍一看实在是有点荒唐,不问女方同意与否,就一相情愿地论谈起婚嫁来,但从政治策略上看,这无疑是极其高明的一步棋。此言一出,很快就使自己赢得了许多约克派人士的支持,势力大增。

1485年夏天,英格兰政坛风雨飘摇,理查三世日益不得人心,几为孤家寡人。亨利审时度势,决定利用这一时机主动出击,8月1日他在法王查理八世(1483—1498年)的帮助下,率军横渡英吉利海峡,8月7日登陆威尔士南部的米尔福德港。亨利的到来,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们视之为威尔士的英雄,即使是理查三世的行政军事长官里斯也立即决定支持亨利,由此引发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由于里斯曾发誓效忠于理查三世,保证不让任何叛逆者进入威尔士,“除非他们从我的肚子上走过去”,这就使他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既不想破坏自己的誓言,又不愿违背民意。为此有人建议他干脆直接躺在亨利·都铎面前,让亨利·都铎从他身上迈过去,可能是考虑到此举有伤大雅,里斯不予采纳。最后还是他自己巧妙地想出一个两全其美、又不失体面的办法,即亲自站到亨利·都铎进军途中必经的一座桥下,听凭亨利·都铎及其部下从桥上通过。不管后人称之为狡猾也好,机智也罢,这实际上都是民心向背的反映,所以亨利的部队在挺进英格兰途中,很快就从2000人发展到5000人。

8月22日,亨利和理查三世的军队在博斯沃思村展开决战。理查三世的队伍虽然人数占优,达万人之多,但内部离心离德,战斗力大打折扣。战斗刚刚开始,理查三世左翼部队就拒绝参战,隔岸观火,右翼部队更是在斯坦利爵士的带领下公开倒戈。遭此突然打击,理查三世怒发冲冠,理智尽失,他一边愤怒地高喊:“叛徒!叛徒!”一边发疯似的率领扈从直扑亨利·都铎的帅旗。正当理查三世砍倒对方旗手,迫近亨利时,反戈一击的斯坦利爵士率领骑兵及时赶到,插入双方主帅之间。理查三世不愿就此撤离,结果当场血染战袍,一命呜呼。一直戴在理查三世头上的王冠滚落到荆棘丛中,亨利的一名部下将它捡起,恭恭敬敬地替主人戴上,战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博斯沃思战役落下了玫瑰战争的帷幕,对于参战双方来说,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真正胜利者的战争。因为无论是约克家族,还是兰开斯特家族,都死伤惨重,元气大伤,他们所代表的封建割据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在英国政坛上呼风唤雨了,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谓新贵族,是指那些资产阶级化的中、小贵族,他们使用雇佣劳动,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的农、牧业生产,与依赖地租生活的旧贵族有本质的区别。新贵族的成长、壮大,对英格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英格兰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博斯沃思战役后,理查三世的势力土崩瓦解,伦敦随即向胜利者敞开大门。亨利入主王宫后要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捡”来的王冠合法化。深谙谋略之道的亨利十分清楚,战场上的捷报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决定避开繁文缛节,速战速决。10月30日,隆重的加冕典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亨利如愿以偿地登上英国的王位,史称亨利七世。亨利的即位,标志着约克王朝的结束,都铎王朝的开始。

11月7日,亨利七世召集执政以后的第一次议会,面对既成事实和咄咄逼人的新君,议会只能通过决议,承认亨利七世及其子嗣的合法继承权。从此亨利七世了却了一桩心事,开始“心安理得”地治理英格兰。

1486年1月,亨利七世与伊丽莎白结婚,这又是一场没有感情基础的政治婚姻。对于亨利七世来说,无非是要寻找一个化解两大家族宿怨的最佳切入点;伊丽莎白则显得几分无奈加随意,圣上“眷恋”,岂能不从?然而他们的婚后生活却十分美满幸福,伉俪情深,令同时代的人羡慕不已。与大多数王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伊丽莎白从不过问朝政,一心一意做个贤妻良母,所以口碑甚好。1486年年底,他们的长子问世。亨利七世显得兴奋异常,他不仅为其取名亚瑟,希望他能像英国历史上同名的伟大君王一样有所作为,而且还视之为都铎王朝稳定繁荣的基础,因为他身上兼有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的血统。其后他们的次子亨利和长女玛格丽特先后坠地,不幸的是在生次女玛格丽特时,伊丽莎白因难产去世,亨利七世悲痛欲绝,从此没有再婚。

英国走向强盛

属于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联姻,结束了两大家族的纷争,开创了都铎王朝时代,使英国走上繁荣的道路。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的最后一次封建战争。英国由于这场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并且统一起来了。

亨利七世在位期间,解散贵族私人武装,设立王室法庭惩治不驯服的大贵族;推行重产主义政策,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青春从时光里流逝,青春的故事如今历历在目的早已不在,这部自传献给十八的自己纪录着青春的点点滴滴,(喷屎的人看清楚老子没有让你看)如果有一天我也为人父时我定会自豪的给孩子们讲讲这篇文章,讲讲我的青春,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要懂得珍惜这短暂永久的青春,它将是我一笔不朽的财富。(到处喷屎的人滚蛋)
  • 长生可期

    长生可期

    王大山穿越异界的故事。新人不会写简介,以后有好的再改。
  • 职场风云录

    职场风云录

    用现代人的眼光,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析古代那些位高权重的帝王,将军和重臣。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摇身一变,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 我不想当秦桧

    我不想当秦桧

    “把前些天南海古沉船上打捞上来的那些文物登记造册了,别忘了晚上值守的时候多长点心。”大腹便便的主任秦辉头也不回的走了,出门的时候仍旧不忘嘱咐木子林。。。。死胖子,真够心黑,这两年来就知道让我干这干那,工资却低的可怜,既要看守仓库,又要整理文物,还的做文保修复的伙计,博物馆财务处每年拨的那些维护费用哪去了?要不是被你黑吞了,打死我也不信,,,,。。。。。。这个宋代瓷器的造型真独特,雕刻的花纹也是头次所见哎,,,,,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最强王者吾判苍生

    最强王者吾判苍生

    为追寻父母家族的线索和保护家人的一份责任踏上茫茫强者路
  • 狂凤归来至尊魔言师

    狂凤归来至尊魔言师

    五百年前,她的父亲为了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不惜将她关进炼狱极地,囚禁了她的师傅,弄丢了她的大哥,五百年后,她终于出来!她会让所有人知道,那风天雪域的主是如何归来,是如何步步手刃敌人,风天雪域的主,从来不是温顺的菟丝子,等着吧!但是,她好像惹了位不该惹的人,,,神王殿下,求放过!
  • 金龙蛇传

    金龙蛇传

    13岁少女丁元雪,为了彻底打败jh的表姐莉娟儿,一步一步踏上武道之路。本想打败jh后放弃武道,但已经不可能了。未来的武道之路充满凶险,磨炼。风流武道界高手如云,元雪能否在武道界立足,脱颖而出。打入瞬息万变的武道界,等待她的,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还是死亡之路。
  • 未想称王

    未想称王

    刘羽莫名穿到了东汉末年,本想好好种个田,练个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结果事不如人,忍让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当做软弱可欺。随着黄巾起义,世道更加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刘羽在到来的乱世中积蓄力量拼命的生存下去。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及早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前提。孩子可以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有些品质还会使其终身难忘,并终生受益,从这点上说,爸爸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的作用,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
  • 佛玲

    佛玲

    她是天下无双的凤家三小姐,追求她的青年才俊数不胜数,她却对一个和尚动了心,偏偏这和尚还固执的紧,明明喜欢她硬是不承认。他认定自己是佛门弟子,不能贪恋红尘俗世,然而,几经辗转,身世之谜渐渐浮出水面,他最后的坚决也逐步瓦解,这才明白,自己已用情至深......
  • 上古轩辕黄帝神剑

    上古轩辕黄帝神剑

    轩辕神剑又称轩辕黄帝剑,上古神器,有劈天斩地之神力。轩辕家族也正是凭此剑得以在江南家族中占据熬头数百年。和平时期轩辕后人逐渐丧失了对神剑的驾驭能力,曾一度将轩辕神剑封印在天地谷谷底。但是,它却没有被武林所遗忘。武林一直传言,得神剑者得天下,甚至可以得道升仙,与上古诸皇齐位。随着江南四大家族族长几十年来的第一次聚首,武林也揭开了夺取轩辕神剑的序幕......
  • 大宛风云录

    大宛风云录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身处乱世,剪不断,理还乱,能否快刀斩乱麻,拨开乌云见青天....
  • 男颜之男妃嫁到

    男颜之男妃嫁到

    本作品由现代小员工穿越到了某本自己看过而且还随口吐槽一句文里的炮灰“配角就是作死”结果这货就自己变成了传说中的炮灰逆袭的故事。。。
  • 农女之华

    农女之华

    小姑娘知道什么是丧尸吗?不知道。知道什么是手枪吗?不知道。你知道什么?你们讲人权,不能欺负我这个古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