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100000031

第31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7)

【语译】对自己的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此外还需勤奋学习,誓死坚守真理。

思考

此处所说的“信”指信仰,即信仰儒家所提倡的“道”。孔子认为诚信、好学和守道是一个人一生都应遵守的做人准则,他还列举历史上尧、舜、禹等圣贤的高尚品德来证明其观点。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语译】遇到应该做的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有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思考

“当仁不让”一词即由此而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尊师重教,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不敬。但是面对仁义,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此时,就应该打破束缚和羁绊,勇敢地坚守真理,即使是面对授业恩师也不例外。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语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思考

孔子认为,不学习而只是苦苦思索,即使花费再多的功夫也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好好钻研书本,虚心向别人学习。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与思的重要性。而在上文中,孔子绝不是否定“思”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思”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只是每日枯坐幻想,却不肯坐下来好好读书,那么即使他不食不寝,也终难取得成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语译】我十五岁有志于研究学问;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有所建树;四十岁,由于知识丰富,能够明辨是非而不致于被迷惑;五十岁明白了上天对人世的安排,掌握了人、事运行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白它的意旨;七十岁时则能够随心所欲,不越法度。

思考

知识是无穷尽的,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处于不断进步之中。孔子的此段文字即启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知识、阅历、能力也应该不断增多、加深,有所提高。孔子此言对后世影响极大,乃至于后人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说明人到了“三十岁”、“四十岁”,应该有所建树,有些成绩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论语·为政》)

【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最明智的。

思考

孔子的这句话里,“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指明智的意思。做学问切忌不懂装懂。当今世界,书海浩瀚,谁也不可能穷尽知识,知悉所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反之,如果不懂装懂,不仅会被人嘲笑受人鄙夷,更不会得到进步,下次再遇到相同的问题仍是不明白。古人尚且都意识到了这个道理,今人更不应该再犯如此的错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论语·为政》)

【语译】学习,然后按时复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思考

此处“说”通“悦”,指高兴或愉快的意思。孔子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中汲取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地温故而知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身心修养,这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能够以学为乐,以知为乐,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有所成最为有效的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

【语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

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思考、辨别并加以理解,这样就会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致混沌一片,懵懂茫然;但是如果不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只是凭空想像,那就没有思的基础,不免流于肤浅与幼稚,也将一无所成。因此,要在学习中努力思考,在思考中努力学习,这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语译】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思考

学习知识不能够一蹴而就,而后一劳永逸,那样获得的知识仅仅是皮毛而已,又极易忘却。学习知识是一个反复记忆、不断巩固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吟诵、经多次咀嚼方领会其中奥妙的过程。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字里行间的真意,融会贯通;可以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语译】用功学习以至于忘了吃饭,乐在其中忘了烦忧,连衰老都忘于脑后了。

思考

古今有成就者,都离不开勤奋二字,有“闻鸡起舞”者,有“头悬梁、锥刺股”者,有“凿壁借光”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孔子这段话不仅表明自己读书、学习废寝忘食,而且忘乎所以,乐在其中,足见其学习之刻苦、态度之认真、感情之投入。读者读之似乎看到:一位衰老的学者,正埋头苦读、不思饮食,将一切置之度外,读至兴奋处竟忘情地手舞足蹈,似乎时间都停滞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语译】认真学习而不感到厌烦,谆谆教诲别人而不觉得疲倦。

思考

孔子此言不仅对学习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学者提出了要求。学习的人需要有韧性,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持之以恒;教学之孔子人应该有耐心,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而不感到厌倦。孔子以其亲身所为,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不仅学识渊博,知识丰厚,更以一名出色教育家的身份教育出包括七十二贤人在内的三千弟子,从而对中国文化与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孔圣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语译】三个人一起行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

思考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博学多闻与其谦虚好学的美好品格是分不开的。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耻于从师的观念,孔子却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选择其优点学习,而其缺点也会让我们自省其身,防止犯同样的错误。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学习观念有着极深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知识日益浩瀚,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因此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的人学习,切不可自大自满。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语译】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不去读《尚书》。

思考

孟子在读《尚书》时,曾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文字: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两军作战,血流成河。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道之王,讨伐商纣王这样的不仁之人,怎么会使双方血流成河呢?因此,孟子不相信《尚书》中对这场战争的记载,并提醒后人不要盲目地迷信书本,应该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判断,这样才是读书的本意所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语译】不使用圆规和曲尺这两种工具,就画不出符合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思考

树木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剪,才能保持其风姿;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施以规矩、加以引导,才能使其不断进步。对人严格要求,又能严于律己,方能成为有识之士、有用之人,拥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与睿智的思想。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上》)

【语译】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然后就可以达到说出其要领的境界。

思考

“约”指大意或要意,学习即是一个由博而返约的过程。做学问不仅要博览群书,以求知识之渊博,更要详尽地解释它,深入地思考它,并能够说出其精神实质。在当今浩瀚的书卷中,学习者更应该具备这种抓住文章主旨的学习能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语译】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思考

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将用于实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学习文化知识。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最注重实践,注重知与行的统一。自古以来,真正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家无不注重亲身实践。写出辉煌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更是经常翻山越岭寻找药材,深入民间收集药方,亲自择取、品尝药物,最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语译】听到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的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思考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重视耳闻、目见、心知、力行这四个认识事物的途径,并且大都推举“力行”为最重要的途径。无论是“行为本焉”的墨家,还是儒家的荀子,都强调“力行”对人认识事物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力行”不仅是检验前三者的标准,还是创造和发展知识的根本。

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

【语译】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终止。

思考

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一个人认为出了学校大门就表明学习任务终结的话,即使他拥有再高的学历,也将很快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淘汰。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惟其如此,才能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见识与思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语译】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蓝;冰是由水冷冻而来,但比水更寒冷。

思考

《劝学》是一篇流传千古的规劝人们好好学习,敢于超越前人的文章。这两句话即摘自这篇文章中。它以精确的比喻,旨在强调学习不是在重复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超越前人。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语译】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累积起来,就不能达到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

思考

荀子的这句话与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都是强调积累的可贵,并告诫世人:无论为学还是做事,都应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理想。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语译】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地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在上面雕刻出花纹来。

思考

荀子以雕刻作为比喻,劝诫世人学习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要锲而不舍。如果中途放弃,那么将会一事无成。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语译】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鉴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思考

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注重学习的方法,不仅应该学习书本知识,更应该从身边之人学起。再优秀的人,都会有缺点需要改正;再拙劣的人,都会有其不易为人所发现的闪光点,值得别人去学习。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他会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别人比自己所强之处,从而加以学习,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臻于完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语译】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慎重地思考,做出明确的辨析,然后认真地实行。

思考

这句话不仅讲出了如何求知,也讲到了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然后仔细地思考,慎重地辨析,这些都是讲如何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使之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就需要“笃行之”。从认识到实践,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礼记·学记》)

【语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具;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思考

玉石虽然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但不经雕琢,仍然成不了精美的器具;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学习,也终将一事无成。此处以琢玉成器为比喻,强调了学习与教育在育人成才方面的重要性。小至个人的发展,大至国家的治理,学习与教育都是发展之根本。

知(zhì)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淮南子·修务训》)

【语译】聪明而无所事事,不如愚钝而勤奋好学。

思考

“知”通“智”,聪明的意思。资质高的人善于洞察事理、博闻强识,人所不能及,这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若自视才高,终日游玩而无所事事,终将一事无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现象并不少见,倒不如“愚而好学”之辈更易获得成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语译】青春年少时不努力,等年龄大了就只能徒然悲伤。

思考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是贮备知识的最佳阶段。年少时不努力,虚掷时光,其实是虚掷了自己的生命,悔之晚矣。清初学者钱鹤滩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青年朋友们,趁年少努力学习吧!

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语译】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思考

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和习惯。我们也应该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深刻理解知识。

学问之法,不畏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实是非也。

(王充《论衡·问孔》)

【语译】做学问,不怕没有才干,难的是不盲从老师错误的观点,核实事实,证明孰是孰非。

思考

学有所成而不忘恩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两人都参与“戊戌(wùxū)变法”,但后来两人意见不一,梁启超断然离开师门。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盲从于老师的观点,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才是为学最大的目的所在。梁启超正是为了真理才毅然“距师”,他的行为可赞、可颂,非大智大勇者而不能为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潜《杂诗八首(其一)》)

【语译】年富力强的时期一去不复来,一日之中没有两个早晨,抓紧时间努力,岁月不会等人。

思考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我国古代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是在少年时就发奋苦读。唐朝诗人李白在十岁前就读完了《尚书》、《诗经》,继而又读了《楚辞》《庄子》,这些都为他从事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潜《五柳先生传》)

【语译】喜欢读书,但不苛求自己弄清每个字句的意思,每逢顿悟时,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思考

同类推荐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末日归来霸道帝王小狐妖

    末日归来霸道帝王小狐妖

    呵呵,妹妹白莲花,男朋友也是人渣。。。枉老天不负我,重生归来,后宫不断,每天种种菜,打打丧尸,虐虐渣渣,小日子过的无比畅快。但某男死缠烂打,“喂!你。。”“嗯?想上我”“你。。。。”“怎么?还不够”霸道某女主。。。只有对他才会脱下伪装,把爱倾心交付。
  • 倾城恋歌

    倾城恋歌

    《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爱情长篇!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石燕和父母随同整个军工厂连人带机器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小山沟里。曾因为跳级而被众邻里又妒又羡的她却在高考中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沦落于C省师院。倍感失落的她一直与高中时的“钟楼怪人”、现而今的名校“第一丑”黄海保持着通信联系。黄海虽然丑得让人“瞩目”,但身为名校生又善解人意的他一直是石燕倾吐内心苦闷、激起她考研斗志的理想对象。然而,少女的虚荣与小心眼儿使得笃信一见钟情的石燕一直对黄海外貌上的缺陷不能释怀,直到因偶然的机会遇见已故美男市长的公子卓越,事情才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
  • 冥王宠妃

    冥王宠妃

    有情相思尽,泪化相思草!她相思,就是相思草幻化而成的妖,一世只为追寻自己记忆中那双模糊的眸子,快快乐乐的生活是她最大的追求,可是事实却是她命格为凤,她不可能就这样毫无追求的活着。从成形的那一刻起,相思便决定了,她一定要找到她记忆中的那双眸子,可是千百年过去了,她一直都找不到,直到那个叫竹乐的男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中。“姑娘,你这样很容易受寒的!”只是一眼,相思便沦陷到了那一眼温柔中。岂知一开始便错了。明明知道和他结合就是一个错误,可是她还是愿意一错就错。大婚之夜,天劫降至,天火焚烧着整个竹府,到了那时,她才知道她错了,有的幸福真的不该抓在手里。相思看着那个让自己一眼就沦陷的眸子渐渐的变得模糊,她却无能为力。原本以为所有的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可是相思没有想到自己还有醒来的那一天,而且还是在自己熟悉的目光中醒来,只可惜却不是熟悉的那个人了,她远离妖界,跨越尘世,最终却来了冥界!翔宇,他是冥界最冷酷无情,高不可攀的冥界之主,千万年来,都是孤独一人,冥界后宫无后、无嫔、无妾,冥界众人都以为他有什么隐疾,只有一直跟着他的雷霆知道,他的心早已经遗落,他一直在等一个人,或是说一个妖。易阳,逍遥于世间的妖族之主,一直视女人如毒药避而远之,在遇见相思的那一刻,他就更加确定了,女人是毒药,因为只需一眼,他便中毒了,更可笑的是,他竟然连她的面都没有见过就这样沦陷了。等真的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成了别人的妃了,真的就要这样放手吗?!不能!那怕她们之间存在的只是谎言,他也要将留在自己身边。轮回道上的相思泪流不出心田,命格为凤的她又该何去何从?此文不定时更新!
  • 魔校之星辉圣使

    魔校之星辉圣使

    沐绝尘变成人类后回到地球,在一次意外中发现一颗陨星坠落,遇见了一个和思梦瑶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自称“星辉圣使”,沐绝尘再次回归魔神,开启不可思议的热血练功传奇......在未知世界里,一幅“圣使”与“使徒”之间的恩怨情仇的瑰丽画卷在他面前展开......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书友群:597535589新书出炉,多多支持!!!《天行归》
  • 浮屠九级

    浮屠九级

    会昌年间,朝廷大举灭佛,慎智大师携带弟子出逃至破庙,想起自身遭遇悟得无上神功《浮屠九级》,后被有宿怨的赵归元等人追杀,藏身光王府,为报救命之恩,慎智护送光王进宫面圣,而嘱托《浮屠九级》交与闭门弟子保管,哪料为赵归元之流所觊觎,百般威逼之下,秘籍一分为三,由此展开一系列武学故事,热血江湖,武林胜举,下部转战沙洲,民族大义与个人命运的百般摇摆,且看顾修辞如何抉择……
  • 逸仙传

    逸仙传

    经典仙侠……
  • 狗血穿越之想不出名字来

    狗血穿越之想不出名字来

    逗逼猪脚淫刀在现实是一个杀手,结果世界灭亡,然后狗血穿越,大家去看,穿越的有《哈利波特》《火影忍者》《自己编的异世界》。。。。就是这样了,自己看吧。(建议大家看过原版的再看这个,因为不看的话,会感觉很讨厌,什么也不知道。)本来是想写末日来,结果看的人太少,所以就改成穿越了。(前面的挺难看的,建议从哈利波特之后的看。)
  • 创世武者

    创世武者

    有个蔚蓝色的星球叫蓝星上面大陆一分为五在这片可以修仙的星球上也有平凡的人
  • 那一年的星辰

    那一年的星辰

    低调做人是她们家的风俗,喜欢和别人杠上是她的喜好,可她一次次被某男欺负,深藏不露的她终于忍无可忍。
  • 鬼之语

    鬼之语

    说起盗墓,人们的第一个念头肯定就是宝贝!没错,越是大型的陵墓,里面的陪葬品就越多,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即使只是一个小型的墓穴,也可让人一夜暴富。然,墓到底还是埋死人的,是聚阴之地,那么说到这里,人们的第二个念头,肯定就是鬼!鬼这个字眼,是虚无缥缈的,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我不知道,你同样也不会知道……贵妃陵墓,双龙魔穴,墓中鬼语,雪山神殿,地狱之国,故事,就是从这些地方说起,而我们,会在这些地方经历些什么呢?神秘的未知,内心的恐惧,未解的谜团,惊人的答案,淋漓尽致的战斗,都会在这里一一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