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300000008

第8章 庸常之恶(1)

1.喊得最凶,跑得最快

中国人向来是语言大于行动的。他们嘴上很会说,经常讲得天花乱坠,但是一到行动的时候,就没声音了。通常,中国人总想用最小的利益,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是人类的正常反应,是人性的一种,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这个当做自己人生的追求,那就有些过分了。可是,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我们也都是这样的人。很多国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愿担责,碰到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使劲往上冲,但是,等到要负责任的时候,就都往后撤了。这就是部分国人的劣根性之一。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进中举之后,和张静斋一起去看汤知县。酒过三巡兴正酣,下属来找汤知县,跟他汇报了一个情况:当时因为保护农耕,所以朝廷下旨禁止宰杀耕牛,自然也就没人敢倒卖牛肉,有几个乡亲,弄到了一些牛肉,不太敢卖,就送来五十斤给汤知县,想让他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汤知县听了之后,就让张、范二人给拿个主意。张心思一转,举了很多圣贤典故,对汤知县说这正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大好时机,可以把来送礼的"打他几十个板子,取一面大枷枷了",再把那五十斤牛肉放在枷上,张榜示众,以示惩戒,以此显示汤知县清廉,不受贿赂。

汤知县一听,觉得这办法好,就同意了,然后按这法子办了。结果没想到,夏天天气热,东西容易坏,五十斤牛肉很快就烂了,烂肉的腐败气味再加上太阳暴晒,那人竟然死了。

这下,当地的老百姓不乐意了,大家觉得这事虽然此人有错但罪不至死,自然要找衙门讨个说法。有人打听出这事是张静斋的主意,于是就要找他评理。结果,张听到风声,跟范进翻墙走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出主意的时候大包大揽,好像什么都能摆平,可是一旦事情发展不对,需要担责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这就是国人,总是不敢担责。甚至有时候,不但不敢担责,连一个道歉都不肯说。看看我们的身边,是不是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人:在公交车上或者是地铁里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结果踩人的不仅不道歉,反而像没事人似的,结果两个人大骂起来,甚至大打出手。

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在中国就能发展成大麻烦。还有更有趣的,我们身边总有不但不想担责而且还会大耍无赖的人。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一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又不想赔。可是对方不愿意啊,然后两个人开始争论不休。大家都觉得损坏东西要赔偿是肯定的,但是,绝对有人会觉得物主事多。如果损坏的物品不太值钱,那这物主绝对就是众人眼中的小气鬼了,即便嘴上不说,众人也会在心里腹诽他的抠门,一点小事也要不依不饶。

维护自己的权利反而要被指责,被腹诽,这就是我们的国人,甚至很多破坏别人东西的人还会觉得委屈:"我又不是故意弄坏他东西的,我歉也道了,他还想怎么样啊,至于不依不饶非让我赔吗?"他们已经无耻到如此地步了。但是呢,还有更奇怪的,有些人听了这话,非但不觉他无耻,反而觉得话说得在理,为那么点东西,何必弄得大家不高兴,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那这么做的原因呢?"何必弄得大家不高兴",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才有了如上的思维。

中国人是讲和气的,有时候甚至已经有些过分了。在他们的眼里,谁对谁错不重要,是否影响了和气才重要。不管你是对的一方还是错的一方,不管你是受害的一方还是加害的一方,只要你破坏了大家的和气,他们就会觉得你多事,是你错了。而至于破坏和气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要怎么解决,他们是不大追究的。他们只追究最后一点,就是谁没完没了让大家听着都烦,破坏大家和谐的局面。

我们就是有很多这样的想法,这种类似的思维很多时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能力,让人是非不分。若是有人在当中和稀泥,那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2.虚空里的中国人

中国人是有很强的偶像崇拜情结的,内心的等级制度决定了中国人必须要依靠强者,才能够找到安全感。这种天生奴性,不仅让我们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也让我们丧失了追求理想的勇气。

而这种思维的具体体现就是拼命地崇拜别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就好像失去了信仰似的,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在自己的偶像面前甚至会做出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他,甚至有时候会丧失自我。

我们都知道,李逵是宋江的小弟,宋江对李逵很好,但其实李逵对宋江更好。

在李逵的心里,宋江绝对是他的偶像,他非常崇拜宋江,已经崇拜到把宋江当做自己的精神父亲了。在李逵的眼里,宋江就是神,没有任何缺点,完全符合自己对偶像的所有定义。正因为这样,当李逵看到宋江竟然很"猥琐"地跟李师师喝酒划拳的时候,才会心生不满,因为偶像的形象不够高大了,不符合自己之前的想象了。这对李逵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触及了他的底线。所以,他听说宋江掳走刘太公的女儿才会发那么大火,甚至把梁山的杏黄旗都砍倒了。

可是,当他知道自己冤枉了宋江之后,又开怀大笑了,因为自己的那个大哥又回来了,自己的偶像依旧高大。这时候,哪怕要李逵死,他也是甘愿的……这就是明显的粉丝情结了,我们在生活中也会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原因很简单,还是要从文化上找。

中国人喜欢把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说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没有做成的事情,要让自己的孩子来帮自己完成。在这些人的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存在的继续,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所以,中国很少有父母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产,可以任意处置。这,就是我们生长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是很难建立自我人格的,我们早就被纳入了伦理体系之中,年少时总是觉得父母管教自己太过严格,但是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伦理属性的印记在我们身上就显露了出来,我们也会像父母管教自己那样管教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中国人的特性,从小就被父母剥夺了表达自我的机会,在长大一点之后又被教育体制压制,终于有一天走入社会,"资格论"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等我们熬到有资格说话的时候,拼了命维护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体系也就很自然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人有很多自己想干却又没有去干或者别人不让干的事。在中国人的生活里,遗憾到处都是,我们也想让自己的遗憾变得越来越少。虚无的寄托,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此时我们就开始为自己寻找偶像了,而偶像通常都是能够用量化的标准来考量的。所以,在中国,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是能得到别人的关注也就不奇怪了。而那些平凡的自得其乐的人,是从来都不被人们尊重的,人们会下意识地觉得,没有钱怎么能快乐呢?这种思维就是量化理想后的自然表现,因为快乐是虚无的,别人看不见,财物才是具体的,可供人仰慕。

还有一部分人,精神极度空虚,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于是,声望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这部分人是极度没有自我的,他们整天都在演戏,按照"观众"的喜好来"演"。可是生活是平淡的,平淡的生活注定没有戏剧里那么多的波澜。所以这些人总是把戏的高潮放在自己的脑海里,他们只能在自己的臆想中一次次走向辉煌,回到现实来的时候,还要继续懵懂的生活。此时,那些叱咤风云或者说万众瞩目的人就成了他们的关注焦点了。

这两种人差不多组成了中国人的全部,中国人不是想要钱和地位就是想要名气和声望。但是现实中他们是得不到的,于是,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偶像的身上。因此,你想了解一个人想要的是什么,看他的偶像就知道了。他要是以明星为偶像,那么他大抵喜欢出名;如果以商人为偶像,那么他大抵喜欢钱;如果以政客为偶像,那么他大抵喜欢权力。总之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偶像就有什么样的追求。偶像是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唯一方式。他们找到那些有着自己想要的资源的人当做偶像,然后把自己和偶像想成了共同体,一荣俱荣。与其说这种行为是一种精神寄托,不如说这是种虚妄的幻想。

而当这幻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人就会变得异常疯狂。就像那个刘德华的粉丝,疯狂地想要嫁给偶像。这种人就是已经有些着了魔了,她彻底活在了自己的幻想当中,她是可悲的,也曾是很多人嘲笑的对象。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有一个这样的自我,不过没有她那么极端罢了。

这就是偶像崇拜的具体表现了,不过事情还没有就此结束,通常情况下,粉丝们还会觉得自己的偶像是完美的,没有一点瑕疵的。为什么呢?因为粉丝把自己把对人性对人生的全部理想都寄托在了偶像身上,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他们眼里的偶像都是完美型人才,他们的偶像不管在哪个领域发言都是对的,不管做什么都是好的,粉丝都会全盘接收。而自己的偶像光荣了,自己也与有荣焉,偶像的光环也可以用来包装自己。

可是,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的偶像也有身为人的缺点,他们就受不了了。你想啊,在他们的心里,偶像肩负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竟然把这样一个人当做偶像,自己该是有多愚蠢?更要命的是,这下子希望也要破灭了,他们不去想这样的一个人都能取得如此成绩,如果自己也勇敢地尝试一下,是不是也就能成功了呢?他们对让自己失望伤心痛苦的偶像由爱变成恨了……在这整个过程中,他们爱得毫无道理,又恨得毫无道理,倒是把自己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还美其名曰精神追求,我看是"神经追求"!

中国人就是这样,他们一旦认定一个人比自己强,就什么都向那强者看齐。对待偶像就更是这样了,他们完全把自己的偶像当成神来崇拜。从崇拜偶像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也已经丧失了那仅有的一点点自我。

3.我们最纠结

中国人是注重传统的,我们始终都生活在祖先的阴影之下,好像永远也走不出祖先为我们划定的牢笼。对这牢笼我们非但没觉得是一种桎梏,反而当做了荣耀。我们总是抱着祖先的糟粕,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生怕其受到半点伤害,却不知,那才是让我们落后的真正原因。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但是,这悲剧却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每当有人让我们放弃这选择的时候,我们还会奋起反击,觉得他是在颠覆我们。其实呢,不过是脑子不清楚罢了,分不清孰是孰非。

在我们的传统当中,把道德看得很重,我国是所谓的礼仪之邦,我一直以为我们的民族是讲求道德的,但是如果细致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道德楷模,其中的开山祖师,绝对非舜莫属。

我们就先来看看舜的故事。舜从小生活困苦,很早就没了母亲,没多久,他的老父亲就给他找了个后母,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不过,家庭成员的增多不仅没给舜带来幸福,反而给他带来了灾难。不知道为什么,舜的家人都很讨厌他,千方百计地想把他"解决掉"。他的老父亲、后母,还有弟弟整天想的事情就是杀死舜。

他们骗舜去修房子,等舜爬上房顶之后,撤下了梯子,开始在底下点火,想把舜烧死。可是老天不想这么早就让舜去报到,结果,舜拿着两个斗笠当做降落伞,从房顶跳下逃走了。经过这件事之后,舜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记恨自己的老父亲,而是等事情差不多被大家淡忘之后,又回到了家里。可是,家里的那几个人却不想这么快就忘记。他们又想了别的办法来对付舜。舜的老爹让舜去掘一口井,可就在舜干得正起劲的时候,他父亲和弟弟开始从上面往井里填土,企图将舜埋在地下。这次,舜又侥幸脱险了,他挖了一个地道,逃走了……就这样,舜经历了好多次危险,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结果不但没有死,反而被当成了当地的贤者,最终被当时的首领尧看中了,不但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还将首领的位置也传给了他。

以上就是舜的故事,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歌颂着舜的伟大,把他当做圣人看待。他也因此成为了我们民族的道德模范,一代又一代的人都立志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品德。一点点地,我们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体系,并把这道德体系当成是我们的骄傲。

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道德体系是有问题的。从定义上来讲,道德是一种全民约束,是全社会的规范,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在道德体系内,大家是平等的。但舜的故事里没有公平。舜一直是处于守势的,他总是被害者,而且还甘为被害者,他的父亲则始终是施害者,且并没有受到他的指责。至于这点,舜的答案是因为那是他的父亲,而且,他的这个答案也一直被我们认可。这,就是我们的道德体系的问题所在。

从根本上说,我们所信奉的这一套体系是伦理的,而不是道德的。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伦理不具有自返性,是不可逆的,但道德有自返性。就像父亲永远都是父亲,他不可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儿子,所以,父亲在伦理体系中拥有比儿子更多的表达空间。但是道德的制定者是必须遵守道德的,他没有权力制定超越道德的规范。因此,我们古代文化中所谓的道德,一直是统治者压迫百姓的一种手段。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这就出问题了。伦理体系的生物属性决定了它肯定是有范围的、是小群体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就像舜忍受了父亲的陷害,但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没那么宽容了,他杀鲧的时候可是没有手软的,因为鲧已经超出了舜的伦理体系范围。所以,社会是圈子式的,这些圈子都很稳固,每个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都是有道德的,但是出了他们的圈子,道德就没有了。

不过由于古代的时候受条件限制,人们流动较少,很少有人走出自己的圈子,所以,都会表现出比较高的所谓的道德水准。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假象,那就是我们的道德优势。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变化了,人们的看法也变了。特别是现在,中国人有一种很深刻的道德危机,整天在说"人心不古",讨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道德正在直线下降。

其实,这只是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内的一种莫名惊诧而已,没什么道理。我认为,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并没有出现直线下降,现在觉得坏了不过是由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流动性增大了,所以,我们的"道德体系"的盲点被放大显现出来了。以前没有这种情况不是因为不存在,而是因为没有让它们出现的环境。中国人的"缺德"现象是古已有之的,不过是大家没有发现罢了。

同类推荐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热门推荐
  • 我的小佬是道士

    我的小佬是道士

    小佬是我这里的方言,其实就是爸爸的弟弟。而我的小佬,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道士。
  • 《剑神天赋》

    《剑神天赋》

    这是一个剑道为尊的世界,大陆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天地剑气。然而并不是谁都能吸收这些天地剑气成长,必须有一定的天赋。天赋差等,生搬硬套剑招,无法感应剑气。天赋中等,领悟剑法意境,沟通后天剑气。天赋优等,自创剑招剑法,吸收先天剑气。叶宁,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眉心多了一只剑神之眼,里面有着无数这个世界所没有的剑法:华山剑法、太极剑法、独孤九剑、六脉神剑……他有着成为剑神的天赋。
  • 寻穴探谜

    寻穴探谜

    祖上传下来的玉佩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一个又一个组织来抢夺?古墓中白衣女子的动作究竟表达着什么?几十年前的探险队为何会离奇失踪?一件件离奇故事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 都市剑修罗

    都市剑修罗

    神秘之子身怀修罗之血,一次奇遇竟获得三本绝世剑法,看他如何在都市之中笑傲群雄,凭自己的修罗剑道打出一片天下!
  • 这样教孩子最有效

    这样教孩子最有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家庭对孩子的培养越来越重要,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优秀甚至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结果事与愿违。有句话说的很好“每个有问题的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的父母”的确是这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甚至是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现代提倡“学习型父母”“做孩子一生的好榜样”等等,而如何培养一个健全的孩子,优秀的孩子呢?我认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象戏中的主角与配角一样,在什么情况下,父母是主角,孩子是配角,而又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是主角,父母是配角,但总体来说,父母一直是主角,在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该如何去发现孩子的优秀呢?
  • 贯通九界

    贯通九界

    九界,神话传说中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真实存在。然而,在末日降临之日,九界同现之时,已经没有谁去怀疑了。同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也没有人有那个精力与闲情去关注了。
  • Taming of the Shrew

    Taming of the Shr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边落叶萧萧下

    无边落叶萧萧下

    她,叶落,生性胆小怕死,却穿越成为毒王最爱的徒儿,然后为不靠谱的师父满世界的收拾烂摊子。他,萧肃,皇帝最爱的弟弟,江湖第一大组织日沉阁阁主,生性平淡,不理世事。可当他撞上了她,平淡的生活里终于掀起了狂风暴雨。他护她,宠她、疼她、爱她。从此为她,平定天下。
  • 摄政王的俏毒妃

    摄政王的俏毒妃

    未来世界超级军委特工,因任务身首异处。醒来后成为丞相府被弃庶女,从此再不能众星捧月。从小生活在男人堆里,不懂男女之事,感情迟钝。却在频频无意间,总是撩到美男。乾陵国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江湖上闻风丧胆的武林盟主,嗜血、霸道、我行我素,俊美到人神共愤,却过不了美人关。每次都被月卿影无意间的动作弄得面红耳赤,在这个小女人面前,他的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却甘之如饴。
  • 生存之日

    生存之日

    2012,末世在即,宅男在一次偶然的拯救世界,在这丧尸满天,人心隔肚皮的末世之中,看宅男轩宇怎么去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