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300000014

第14章 脱敏是中国人的必修课(1)

1.一切皆能归于人品

中国人往往给人以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的印象,但是个人道德多少还是有的,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道德都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出了这个圈子,道德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传统伦理体系的害处,但是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发现这一点对我们产生的危害。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最在意的就是道德。很多人从来都不懂得什么是道德,却总是拿道德来评价一个人、一件事。这个民族的个体的逻辑是那么的混乱,以至于他们看任何事情都看不到真正的关键点,甚至他们都看不到没有逻辑的害处。他们只用经验看待问题,但从来都不去寻找经验所给人带来的真正启示,他们只是把经验当做一种参考,指导自己的未来。所以,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没有未来的,因为他们的未来是建立在过去之上的,是前后颠倒的。

正是这种颠倒的思维,才导致了人们的行为错乱。在中国,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道德,只要这个人的道德不过关,那么他不管做什么事,都是错的。如果道德过关了,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这种思维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民族中的每个个体都会疯狂地追求道德。但我们追求的所谓道德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是为了掌握话语权。于是,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超出常规的,甚至是有些变态的人和事了。

汉朝是没有科举制度的,那时候普通人想要发达的唯一方式就是"举孝廉",所谓孝廉主要就是看一个人的品格,一个普通人只有被举荐为孝廉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官府的一员。于是造就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根据古代的规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是要守孝的,守孝时间一般都是三年,在这三年内,守孝者不能有任何的娱乐活动,即使是夫妻之间正常的两性关系也是要禁止的。如果守孝这种事情做得好,就会被人称道,也就有了被举荐为孝廉的机会。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那时,人们争着比孝心,尤其是很多人在父母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尽孝,反而在父母死后大操大办,显示自己的品德有多么高尚,关于这一点好像现在也有遗存,南方的很多地方好像还保有人死后大操大办的风俗,而那里活着的老人却未见得到有多么好的待遇。我们继续说故事,汉朝时有个读书人,为了显示自己对父母的留恋,在老人去世后,向外界宣扬,自己要守十年的孝。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足以引起轰动的事情了,当然,放到现在更能引起轰动。不过让人们真正吃惊的是另一件事:十年后,这个读书人从父母的坟地回来后,身后还跟了一大帮孩子,那是他这十年守孝的成果……这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故事,能说明很多问题。它说明了我们的个人品格,也就是人品更多时候是功利性质的,不是为了个人的修养,而是为了给自己树一个人品好的形象,以谋求更多的话语空间。这种功利性的品质观念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人品,却都愿意用人品来说事,背后真正的目的是话语权。

这种思维就导致了我们逻辑上的错乱。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一旦认定了一个人是坏人,那么不管那个人做什么事都是错的了。而证明这个人犯错的方式,就是"不讲道理"--不说这件事你到底错在了哪里,而只是说你是个坏人,所以你就是错的。即使那人做的事情跟道德、跟人品无关也肯定会被冠以这样的标签。因此,我们的社会中不管争论什么,最终都要指向道德,都会变成证明彼此的道德不过关,而不是对方的道理讲不通。所以,我们可以说,国人不讲道理,很多时候是因为讲不清道理。

以上就是国人惯常的思维,我们总是能把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到只看个人道德就可以了。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也是如此,通常只要这个人厚道就可以了,不需要有什么能力,也不需要有什么魄力,我们认定的就是道德一点。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思维模式简单,看不到事情的复杂性,所以,索性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为一点。这样就省了很多力气了,至于对不对是不用考虑的,因为那已经超出我们的思维范围了。

《儒林外史》里有一个故事。王玉辉是一个老秀才,沉醉于传统文化的他崇尚封建礼教的一切陈腐观念。他得知自己的三女儿死了丈夫,想要寻死殉葬,不但没有加以任何阻拦,还表示了支持。他找来了自己的老婆,让她和女儿道别。当他女儿饿死之后,他不但不悲痛,反而仰天大笑,说女儿死得好,这一死遵循了古训,堪称刚烈,是他的好女儿。

我们不排除作者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在里面,但是如果翻阅史书就会明白,这个故事绝对是有着现实基础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能在我们的文化中流传就是明证。这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所谓的个人的道德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中国人的思维里,他们总是按照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而且他们不光觉得道德好的人做事一定对,而且还觉得一个常做正确的事情的人道德也一定好。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说他们崇拜某一个人了,或者是喜欢某一个公众人物了,那么那个人同时也会成为他们心中的道德模范。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那个人好像道德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的精神支柱就崩塌了,于是到处去宣扬自己受到的伤害。他们会痛心疾首地跟别人说,自己以前怎么怎么喜欢某个公众人物,怎么样以他为偶像,怎么样地支持他,甚至为他跟别人发生冲突,可是呢,这个人竟然如此不争气,居然是个坏蛋,至少不是个完美的好人。他们会跟别人说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多少伤害,自己被人骗了,现在心很痛,世界观也受到了挑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有的甚至直接就不再相信同类事情和同类人了。他们好像忘了一件事情,当初自己喜欢那个人是因为他唱歌好、演技好、样貌好或者比较幽默,并不是因为那个人的道德好才会喜欢上他,但他们还是会说那个人善于伪装,在情感上欺骗了自己。这就是中国人,总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不但不征得当事人同意,还要四处宣扬,当有一天发现他们给那人贴的标签跟那人根本就不符合的时候,也不反思自己的一相情愿,而是觉得那人骗了自己。让人很是无奈。

所以,想要让一个中国人认同你,只要让对方觉得你道德好就可以了。你可以经常请他们吃饭,他们就会觉得你这个人讲义气,够朋友,是个好人。然后呢,就跟你推心置腹了。如果你想让一个中国人讨厌你,也可以从道德上下手,你只要在背后说他们两句坏话就可以了。保他能恨你一辈子。

这些中国人的头脑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是非不分,道理不明。但同时又是那么的自信,自信到令人发指。所以,跟这种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你不够小心的话,就会被他们的"道德大棒"给打倒,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2.奇妙无穷的"变脸术"

有些中国人很虚伪,虚伪得让人难以忍受。可身在其中者还浑然不觉,自得其乐,觉得自己那是成熟,会做人。其实不过是善于说谎罢了,这些人把谎言说得好,当做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同胞,总是讲究和合性,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想得到认同。这也就注定了人们善于隐藏自己,尤其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总是不愿表露真实的自己,表面上认同别人,背后里诋毁人家,好像每个人天生就是一个川剧艺术家一样,变脸造诣极深。

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和诸葛亮是联盟关系,他们一起对抗曹操。既然是联盟,自然要在一起做事。而在这做事的过程中,诸葛亮表现出了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智慧。对此,周瑜是持赞赏态度的,总是在诸葛亮的面前对他夸赞有加。然而,一旦诸葛亮不在,周瑜就开始跟别人谋划着要害他了。周瑜并没为此感到任何道德上的压力,反而觉得这正是自己的智慧,不过他最终还是因为不够聪明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同时,在《水浒》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大家都知道,《水浒》中最大的恶人就是高俅。很多梁山好汉都是被他逼迫转而落草的,可以说,梁山好汉对他绝对是恨之入骨的。可是,当高俅被抓上梁山之后,却受到了礼遇。这其中确实有宋江他们被迫的因素,但是,其虚伪之处也是随时可见的。我相信,宋江在高俅面前时非常客气,背后肯定会痛骂高俅。同样,宋江也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反而会给自己安一个"会做事"的标签。

由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讲究合和性的民族,我们认为和气,至少表面上的和气是很重要的,是我们懂得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尺。

请允许我在这里做一个小人式的推测。当我的朋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不会跟我翻脸,还会说我的批判有道理,但是,肯定有人在内心中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我这个人不地道,身为一个中国人,竟然如此批判自己的民族。而且,如果这本书是别人写的,他们没准还会在我面前对作者破口大骂。但因为我们是朋友,自然我就幸免于难了。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我们这里截取一个小片段,看看人们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人在聊天,他们说得热火朝天,就像好多年没见面了一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甲:你看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漂亮吗?

乙:哎呀,真好看,在哪买的啊?甲:××商场啊!花了我上千块呢!

乙:嗯,真不错,你真会买东西,跟你很搭。甲:我也这么认为的,我看见它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乙:是啊,真好,有时间我也要买一件。

……半个小时后,甲走了,丙过来找乙聊天。丙:哎!你跟甲说什么哪?聊得那么热乎。

乙:没什么啦,说她的新衣服,你看到了吗?就是她身上穿的那个。丙:嗯,看到了。

乙:觉得怎么样?丙:很一般,穿她身上不好看。乙:嗯,咱俩想一块去了,我也觉得很一般。

丙:是啊,她一直都不会买衣服,穿什么都穿不出好来。乙:就是,就是,还总爱显摆,我最讨厌这种人了。

……这是一个模拟的场景,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身边整天都在发生这种事。人前夸,人后骂。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像吃饭一样平常。我们不但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还会觉得自己有一双慧眼,能看透世间一切虚伪,却不知,最虚伪的就是我们自己。

国人之所以这样,完全是由我们虚伪的文化决定的。在这样的文化里,当面说人坏话总是不好的,我们总是把对别人的批评委婉地指出来,小心翼翼地向对方表示: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完全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但是,受批评方还是会腹诽,"你就是看我不顺眼,不然我有什么好批评的?"这种思维决定了,我们在人前总是小心翼翼地附和,少有建设性意见,更是不愿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往往都虚伪得夸赞地对方。但在背后就开始挤兑别人,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以显示自己的伟大和聪明。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罢了。人前夸耀是想告诉对方,你看,我是同意你的,我们之间没有矛盾,可以做朋友的;在人后骂是因为想对听的人说,你看,我是有价值的,我比别人强,至少也比我说的那人强吧,你看,我讲给你的就是明证。所以,我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基于和合性的。中国人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不管做什么都喜欢找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群体属性非常强。一个人要是身边没有朋友或者不被圈子接受的话,在国人眼里这个人就不能要了。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是如此的可怜,身边竟然没有朋友,竟然没有自己的圈子,这还叫人吗?他过的也能叫生活吗?

而且,我们自己离不开别人,离不开圈子,也总是下意识地认为人人都应该这样,所以当看到跟自己不同的情况时,就会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即使偶有人能接受这种情况,也会先装出一副非常惊讶的样子,他们这么做不过是想告诉身边的人,看,我也感到惊讶,我跟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他才是另类!

同类推荐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命运我掌控

    命运我掌控

    写的不好,不喜勿喷。。。。。。。。。。。。。。。。。
  • 夜之向日葵

    夜之向日葵

    本已逝去的人生又再度开始,然而面临的状况却超出预想的范围,轻松而又富有戏剧性的人生就此展开。
  • 怪盗基德之虐心快青

    怪盗基德之虐心快青

    不停的解释只为换你原谅;不停的劳累只为换你喜欢;不停的魔术只为你表演(柯依第一次写快青虐文哦,不喜给建议,催文随时欢迎。)
  • 血脉皇主

    血脉皇主

    公元2020年夏,来自天外的神秘极光降临地球,进化的潘多拉魔盒再度被开启,是毁灭还是新生?回到五年前的起始之点的李强又能改变什么?
  • 玄舞魂(已完结)

    玄舞魂(已完结)

    遥远的修罗天,九天玄舞,隔世相恋。一曲凤舞悲歌,唱尽心酸与浪漫。
  • 奈克赛斯奥特曼

    奈克赛斯奥特曼

    NEXUS,那是不断被传承下去的魂之纽带!
  • 纵横前世今生

    纵横前世今生

    主角在远古修仙时代为神宗之少主,自幼身世无人知晓(因为知道的人大部分都死了)。在一次神宗宗主外出偶然遇见8岁的主角。他跪在一个年轻人的旁,很显然年轻人受了重伤,活不成了。年轻人很想的用自己无力的手,去抚摸那个小孩的头,可是他做不到了……年轻人几乎是用恳求的每一举动看着刚来的宗主。用尽最后一口力气对宗主到;前辈求你,收下我弟弟吧。让他拜在你的门下,求你,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会报答前辈的恩德。说完,年轻人又看了一眼跪在自己身旁一言不发,一滴眼泪不掉的弟弟。轻声在他耳边道:做的好,大悲不可悲,大痛不可伤!这才是天子!猛然的站了起来,一把用手按在了弟弟的肩上。把自己所剩下的所有灵力和精气给了他。……
  • 毒姐誓死不炮灰

    毒姐誓死不炮灰

    一百年,普通人的一生也就这么长时间吧,可这对于邵雪来说却是极其煎熬的百年,谁会想到一时贪玩登陆一次游戏竟然会穿越,不过好在她回来了……只是这一回来就陷入了豪门恩怨,成为注定被牺牲的棋子。邵雪对此表示:毒姐我誓死不炮灰!
  • 大修行纪元

    大修行纪元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身体中的潜能被一一开发,曾经被视为荒诞不经的玄幻小说中的奇思妙想全都变为了现实。只要打开了身体中自给自足的宝库,人类不但可以徒手搏杀妖兽,还可以摆脱大地的束缚,翱翔于天际。如果进一步觉醒的话,甚至可以移山填海,凭借肉身穿梭星空,遨游太虚。就这样,整个世界进入了大修行纪元,一个叫徐阶的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开始书写大修行纪元最不朽的传奇。
  • 无上斗魂

    无上斗魂

    这是一个神奇的斗气世界,人们觉醒了千奇百怪的强大斗魂;这里有数不胜数的强大传承,让无数高手趋之若鹜。少年石天一朝崛起,奇遇不断,得惊天屠刀暗月,夺动地长剑弑神,铸撼魂神来之笔,醒骇世无上斗魂,练强大星月圣典,拥神奇五叶奇莲,战无敌众神之巅,永傲世龙吐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