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2300000009

第9章 切不可凡事不恒,屡责不改

【原文】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七月初五日发第九号信,内言六月廿四日后,孙与岱云意欲送家眷回南,至七月初一谋之于神,乃决计不送。初五日发信后,至初八日,九弟仍思南归,其意仍坚,不可挽回,与孙商量,孙即不复劝阻。

九弟自从去年四月父亲归时,即有思归之意。至九月间,则归心似箭。孙苦苦细问,终不明言其所以然。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未到京则想京,既到京则想家,在所不免。孙于去年决不许他归,严责曲劝,千言万语,弟亦深以为然。几及两月,乃决计不归。今年正月病中又思归,孙即不敢复留矣。三月复原后,弟又自言不归。四五六月,读书习字,一切如常。至六月底,因孙有送家眷之说,而弟之归兴又发。

清代竹刻笔筒孙见其意,是为远离膝下,思归尽服事之劳。且逆夷滋扰,外间讹言可畏。虽明知蕞尔螳臂,不足以当车辙,而九弟既非在外服官,即宜在家承欢,非同有职位者,闻警而告假,使人笑其无胆,骂其无义也。且归心既动,若强留在此,则心如悬旌,不能读书,徒废时日。兼此数层,故孙比即定计,打发他回,不复禁阻。

父亲出京后,孙未尝按期改文,未尝讲书,未能按期点诗文,此孙之过,无所逃罪者也。读文作文,全不用心,凡事无恒,屡责不改,此九弟之过也。好与弟谈伦常,讲品行,使之扩见识,立远志,目前已颇识为学之次第,将来有路可循,此孙堪对祖父者也。待兄甚敬,待侄辈甚慈,循规蹈矩,一切匪彝慆淫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隆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

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孙谨禀。

【译文】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七月五日寄出第九封家信,里面提到六月二十四日后,孙儿和岱云准备送家眷回南方老家,等到七月一日请了神占了卦,就决定先不送家眷回来了。五日寄出信后,到八日九弟还是想回南方老家,态度很坚定,已经不可挽留。九弟与孙儿商议这件事,孙儿也就不再阻拦。

九弟自从去年四月父亲离开京城回老家时,就想着要回去。到九月里,可以说是归心似箭。孙儿再三询问,九弟始终不愿说明是什么原因。年少无知的孩子,可能多数是喜新厌旧,没有到京城的时候想来京城,到了京城又想回家,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孙儿在去年坚决不允许他回南方去,严厉批评,好言相劝,千言万语,弟弟也深感到是这样,闹了将近两个月,就决定不回家了。四、五、六月读书写字,一切和平常一样。到六月底,由于孙儿有送家眷回老家的想法,弟弟又起了回家的念头。

曾国藩手札孙儿猜想他的想法,是由于远离父母膝下,想回家尽一份孝心。再说英夷骚扰,外面的传言非常可怕。虽然明知道小小螳螂不足以挡车辙,可九弟又不是在外做官,最好是在家承欢膝下。不像在京为官的人,听见战事就请假回家,让人讥笑没有胆量,骂其不讲仁义。何况回家的心情迫切,倘若勉强留在这里,心也是静不下来,书又读不进去,白白浪费时光。考虑到这几层意思,孙儿也下定决心,送他回家,不再劝阻他。

父亲离开京城后,孙没有按时批阅九弟的文章,也没有讲书或按期点评诗文,这是孙儿的过错,是没法推卸的。读书作文都不用心,什么事都没恒心,多次教育都不改悔,这是九弟的过错。孙儿喜欢和弟弟一起谈伦常、讲品行,让他增长见识,立下远大的志向,如今已基本上明白做学问的步骤,将来也知道将怎样去求知,这是孙儿堪对祖父大人的地方。对兄长很尊重,对侄儿晚辈很仁爱,循规蹈矩,老老实实,一切乱七八糟的事情都不去沾边儿,落落大方,性情挚厚,这是九弟的优点。弟弟最大的缺点,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来还小,又没吃过苦,现在不懂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过几年,就应该懂了。

九弟大约在九月中旬可到家,孙怕家中吃惊,以为我们兄弟有什么不和,以致产生担忧,因此将九弟在京和离京的情况,大概向家中叙述一下。其余一些具体事情,九弟到家后再详细述说。写这封信是为了让堂上老人知道孙儿兄弟之间绝没有半点不和。

孙儿身体和以前一样,只是经常耳鸣,不知是什么缘故。孙妻和两个孩子都好,因为丫环年龄已经大了,人又太愚笨,已和媒婆说好换一个,相互不找一钱。新来的丫环名叫双喜,天津人,年龄十三岁。容貌比春梅更丑陋,但人稍聪慧些。家中男仆和以前一样。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他的儿子捐盐大使,王道隆捐府经历,黄鉴的儿子捐典史,除此之外再没有别人了。

孙在京城任何事都会小心谨慎,恭请堂上大人放心。孙谨禀

同类推荐
  • 九云记

    九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呼家将

    呼家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贺集

    李贺集

    《李贺集》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作品。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热门推荐
  • 炽焰妖君

    炽焰妖君

    我若成魔,世间无佛。我若成妖,那便屠杀众神,毁了这天地!做唯一的生灵。我叫秦域——这是我的故事。
  • 冰恒大陆

    冰恒大陆

    什么是神?神,即是人,只是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成为神。?
  • 傲绝武神

    傲绝武神

    龙有逆鳞,触之则怒。平凡少年,不甘平庸。拿着手中的逆龙剑,一步步走向大千世界。万世尘海,唯吾独尊。一身傲骨,绝世武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混沌异梦

    混沌异梦

    天宫!半个世纪之前突然出现,世界上最为神奇的建筑物。关于这座至少存在了一万年之久的神奇建筑,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远古时代的遗产,也有人说是外星文明的赠礼,甚至有人认为那是诸神的居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天宫的出现确实的改变了整个世界,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混乱无比却又别具魅力的时代。
  • 野性大帝

    野性大帝

    “不想弑神屠魔的修行者不是一个有抱负的修行者,总有一天,风烛大陆的星空下将只传颂着我的传说。”——陈金风故事简介:陈金风,生来就身世不明,却又明明白白地被贴上“废柴”、”单身汪”、“天煞孤星”的标签。可是,因为这样,就该把自己当成悲剧的主角,每天哭得稀里哗啦了吗?不,绝对不。人生只此一次,没有重生,没有轮回。即便身处炼狱,亦要精彩活着!(十八岁以下人士谢绝观看)野性大帝群号:513192530
  • 九世轮回:漫袅青歌

    九世轮回:漫袅青歌

    她历经了就是轮回,只为与他相逢,到头来只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罢了。“为什么人与妖不能相爱,我苦苦等待了九世,为了你,我放弃了一切,可是你呢?……”她从那一刻起,不顾一切,步步为营,变得心狠手辣,麻木不仁,只为报仇。快来看看一位狐妖是怎样潜伏宫中报仇的吧!求推荐呦~~~
  • 来不及说爱你

    来不及说爱你

    "“你以为你签了离婚协议,就可以撇清关系,高枕无忧了吗?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就让你生不如死!”方慕衍死死扼住沈小欧的咽喉。慕衍,如果有下辈子,我希望我不会再遇见你,这样,我们就不会都活得这么痛苦。沈小欧缓缓闭上双眼,没有一丝挣扎。全燕城人都知道,沈小欧爱方慕衍爱了十一年,而方慕衍,却当她是方家的一条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祭者

    冥祭者

    生与死的徘徊,善与恶的较量。你的命运掌握在死神的手中,同时你也可以杀死死神,成为凌驾于死神的存在。每个世界,每个地方,恐惧的力量无处不再,杀戮的血腥也每天在上演。你无法选择逃避,因为,你的生活早已经变成了恶魔的人间屠宰场。这是一部发掘人性最美好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发掘人性最丑陋的小说。一夜成佛,一夜成魔。这一切取决于你。因为,你就是这部书的主角。而故事看似虚构,其实是写着最最真实的你自己。
  • 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你

    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你

    这是一篇现代爱情故事,穿插了诸多的爱情纠葛,体现了现代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对爱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