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1800000026

第26章 仁者爱人的哲学(2)

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协助吴王指挥吴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吴国至此威震诸侯,孙武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军事家。

有人向孙武请教:“怎样用兵布阵才能不被敌人击败呢?”

孙武回答他说:“军队要像蛇一样。我们知道蛇有很强的自卫能力,你如果打蛇的脑袋,它就会用尾巴反击你;你去打蛇的尾巴,它又会用头攻击你,用毒牙咬伤你;可你如果是打蛇的腰部,它则会用头和尾一起来攻击你。这种蛇反击猎人的方法,也可以运用于排兵布阵之中,我们把军队摆成蛇一样的阵式,使全军融为一体,前、中、后能互相援助,彼此照应,才不会被敌人攻散,才能防如铁堡,攻无不克。”

那个人又进一步请教孙武说:“军中的将士们能够自觉地做到那种合为一体、互助互援吗?用什么方法才能使他们团结起来呢?”

孙武笑着回答他说:“以前有一个吴国人和一个越国人,他们关系非常不友好,平日里矛盾重重,严重的时候都恨不得吃掉对方。但是当他们两人同坐一条船渡海时,遇到了狂风恶浪,眼看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这时,他们一定会互相伸出援手。这就如同一个人的左手右手,在遇到困难时,即使有再大的仇恨也会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救对方于水火之中。你想想看,两个仇人尚且这样,更何况共同征战疆场多年的军中将士,他们无冤无仇,亲如手足,一人有难定会众人齐上阵。所以你根本不必为此担心,战势危急时刻,军中将士们一定会形成一体,首尾呼应,彼此援助的。”

那个提问之人听了孙武的一番语,深感大受启发,对用兵之事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孙武更加佩服了。

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军队征战疆场,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青年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自己做不了的事。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而互帮互助则正好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缺,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让同舟共济、同心协力、互助互爱的美好品德,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宽容忍让将相和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在秦、赵“争夺和氏璧”、“渑(miǎn)池之会”两次重大的外交斗争中临危不惧,不惜生命保全了赵国的尊严,立了大功。赵王大喜,拜蔺相如为相国,地位比朝中老将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到处对人说:“我身为赵将,有攻城掠地之大功,蔺相如只凭口舌之利,而位居我上,况且他出身卑贱,我怎么忍得了在他之下。”廉颇决定找机会羞辱蔺相如一番。负荆请罪

蔺相如得知后,处处躲着廉颇,为避免二人相见出现尴尬局面,有时甚至还称病不肯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门客出去,恰好廉颇的车迎面而来。蔺相如忙命家丁将自己的车退进小巷里,让道给廉颇先行。蔺相如的门客从人觉得憋气,忍不住埋怨他:“我们不远千里到此投奔您,就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和才识。如今,您功成名就,官位比廉将军还高,却如此惧怕他,您这样的懦弱胆小,我们很失望,觉得真是错投此处了。”

蔺相如听后,并未生气,他笑笑说:“各位说说,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个势力更大?”众人都奇怪地说:“当然是秦王了,秦王乃一国之主,而廉颇是我国一个将军呀。”

蔺相如又说:“这就对了,秦王强大,令天下诸侯都惧让三分,我却敢当面责备他,因此我并不是惧怕廉将军。只是我想,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二人同在,倘若我二人不和,即会给秦国以可乘之机,个人荣辱是小,国家安危是重,我情愿忍让廉将军。”

后来,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非常惭愧。廉颇是个正直坦诚的人,一旦悔悟,就会立刻改正。于是,第二天,廉颇便动身前往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得知廉颇到府,忙出门迎接。廉颇光着脊梁,背上绑了一根荆条,他一见到蔺相如便双膝跪地,说道:“我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却没想到您能宽恕我,请相国责罚我吧!”

蔺相如见廉颇用古人最隆重的仪式向自己“负荆请罪”,十分感动,忙双手搀扶廉颇,说:“你我二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知我一番心意,我已感激不尽,何必行此大礼。”

从此,廉颇与蔺相如结为莫逆之交,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为赵国尽心尽力,使秦国十几年不敢侵犯赵国。

“心底无私天地宽”,宽容忍让是一种修养、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一种优秀的品德,一种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个人经历一次忍让,就会获得一次人生的壮丽;经历一次宽容,就会打开一道希望的大门。宽容所至干戈化玉帛,仇恨的乌云也会被一片祥和之光所驱散,切记:惟宽可以容人、用人。

刘秀以诚服人

东汉建立者刘秀,是汉高祖的第九代孙。公元24年,铜马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很快发展成了一支强大的起义队伍,汉朝统治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皇帝刘玄遂命萧王刘秀率兵前去征讨。

刘秀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很快击溃了铜马农民起义军。铜马义军战败后归降汉军,刘秀征得皇帝刘玄的同意后,把降兵全部收编到自己的队伍里,大大充实了军队的力量,增强了战斗力。刘秀还奏请皇帝准允,代表皇帝把铜马农民起义军的首领、部将都封侯爵。

在铜马农民起义军将帅被封为侯爵后,由于这些将帅数量很多,刘秀的部将们担心这些人串联起来发动大规模的反叛,都不敢相信他们,常常避之惟恐不及,很少与他们交往,有的人甚至还在潜意识中仍把他们当作敌人,处处提防,时时小心,老想着自己随时会被他们攻击。

与此同时,这些归降的将帅们也终日惶恐不安,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对方在怀疑自己的诚意,以至担心着自己某一天会被刘秀铲除。其中有一降将,一直以直言著称,肚里有委屈从来装不住。一天,他把自己心中的担忧单独在刘秀面前说了出来。

刘秀得知此事,并没有向这位敢于直言的降将说什么,而是立即把降将按他们原来的职位安排,并从自己手下部将的军队里抽回降将们原来的兵马,让他们直接统率。随后,刘秀在巡视各部时,只带少数卫士,从来不对各降将及其部下士卒加以戒备。

刘秀的诚意之举让手下的将领备受感染和鼓舞,他们开始与降将士卒友好往来。降将士卒们更为刘秀的诚意感动不已,心中的恐慌和顾虑不仅完全消除,还对刘秀以及汉王朝更加忠诚了。他们在私底下说:“萧王都把自己的心放在别人腹中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们应当心悦诚服地为他效劳,才能真正表示我们的诚意和感激之情。”后来,这些降将果然率领手下共十万大军,在帮助刘秀建立东汉王朝过程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智力上的先天差距已经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提高而日益缩小了,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只有养成诚信的习惯,坦荡做人,在追求理想和事业的道路上襟怀坦白,做事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其实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我们。

诸葛亮誓娶丑妻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年幼时就死了父母,他兄妹四人只好跟着叔叔过活。大姐、二姐出嫁后,叔叔也离开了人间,无奈之下,他和弟弟在隆中盖了几间草屋,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在这段躬耕和隐居的日子里,诸葛亮丝毫不忘关注国家命运和百姓安危。为了报效国家,他博览诸子百家之书,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几年后,他已成为一个能文能武、能洞察天下势态、满腹经纶的年轻人。因他才貌双全,人称“卧龙”。

诸葛亮23岁那年,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介绍了有闭花羞月之貌的富家小姐,有的介绍了长得如西施一般的官宦人家女儿,但都被诸葛亮婉言谢绝了。这么一来,可就急坏了大姐和二姐。她们希望诸葛亮快点成家,也好把小弟弟诸葛均照料起来。诸葛亮心想:一个人娶妻成家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因此,他对两位姐姐的好意总是推三阻四,一点也没有焦急的意思。见此情景,两位姐姐只好左右托人,给诸葛亮做媒找媳妇。

恰在这时,河南的一位名士黄承彦也来给诸葛亮提亲,介绍的是一个名门闺秀,但诸葛亮还是不同意。

黄承彦疑惑地问他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姑娘为妻。诸葛亮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标准:不求漂亮,只求能同甘共苦,事业上能助其一臂之力。

黄承彦一听,觉得自己的女儿阿丑最合适,她不仅温柔善良、心灵手巧,而且自幼博览群书,知书达理,聪明可爱,可就是身材矮小,皮肤粗黑。诸葛亮当即表示愿娶阿丑为妻,并发誓善待她一辈子。

阿丑对诸葛亮的才华仰慕已久,知道此事后,乐不可支,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结成了夫妻。

婚后,阿丑对诸葛亮体贴入微,对小叔诸葛均也很关照。她勤劳能干,以俭持家,把家里的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二人常交流读书心得,畅谈时局世事。

这样过了四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去做了军师,后来又当了蜀汉的丞相。他在28年中身负重任操劳国事,家中的事情都由阿丑一人打理,他毫无后顾之忧。在蜀汉建国之初,诸葛亮提倡发展蜀锦织造业,阿丑就亲自绘图并改造操作技术,使蜀锦远销江东和北方广大地区。后来,诸葛亮北伐曹魏,制作出运送军粮的木牛流马,据说,这还是在阿丑制作木人磨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诸葛亮在择取配偶时,不追求外表的华丽,只追求内在的美,当今社会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呢?很多人在择偶时,只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他们把漂亮的外表作为爱情、婚姻的砝码,可他们忘了:华丽的外表固然重要,而内心的美丽才是重中之重。当代青少年应该以诸葛亮为榜样,摒弃以貌取人的做法,真正做到以德取人。

丙吉功高不领赏

丙吉是汉武帝时期的廷尉监。汉武帝末年,长安的郡邸狱关押了一批钦犯,他奉诏前来看管这座监狱里的犯人。

丙吉在丙吉清查犯人,发现其中竟然有一个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这婴儿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的亲曾(zēnɡ)孙刘询。望着这个因饥饿而啼哭的婴儿,丙吉心生怜爱。他立即指定一个忠厚可靠的侍女,专门照顾刘询。

有一次,小刘询生了重病,丙吉及时请大夫进行治疗,才保住了小刘询的性命。刘询从小体质瘦弱,需要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于是丙吉就常常给那个侍女钱,让她去给刘询买补品吃。

一天,有个术士告诉汉武帝,说他夜观天象,看到长安的郡邸狱中有股天子气。年迈多病的汉武帝本来就常常无端生疑,惟恐他人篡夺了自己的帝位,加上术士这么一说,更是疑上加疑。

汉武帝越想越不安,于是传下圣旨,立即派人去郡邸狱,把关押在那里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统统杀死。宦官郭穰(ránɡ)领旨后星夜赶到郡邸狱,声称奉皇帝的圣旨,前来处决所有的犯人。

按照当时的法律,普通人犯了死罪,都得经过审判之后才能行刑,更别说这个监狱里面还关押着当今圣上的亲曾孙。丙吉坚决不执行圣旨,于是和郭穰争辩起来,两人谁也不肯相让,直到天亮,丙吉也没放郭穰进去。郭穰无计可施,只好无奈地回皇宫复命去了。

汉武帝听了郭穰的报告,觉得丙吉的做法确实有道理。他终于觉悟过来了,不仅没治丙吉的罪,而且还大赦天下。

后来,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丙吉却从不提起先前照顾和保护他的往事,朝廷也没有表彰丙吉的功勋。有一次,一个原比丙吉官职低的人在上奏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了当年丙吉关心照顾当今皇上的往事。丙吉知道后,却把这个情节给删掉了。

有一个当年不好好服侍汉宣帝的人,却在汉宣帝即位后冒充功臣,请求封赏,并说丙吉知道情况。汉宣帝才从当年丙吉的属下那里了解到,丙吉对自己曾有救命之恩。

汉宣帝有些责怪地问丙吉为何不早些告诉他。丙吉只是淡淡地说那些过去的事不值一提。后来,刘询封他为博阳侯,他断然拒绝了。

丙吉面对名利淡然处之的态度是值得后人称道的。诸葛亮曾说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如果能够向往淡泊,胸襟必宽;人如果以淡泊为目标,心地必纯;人如果能够做到淡泊名利,那么天地万物皆为心役。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名利、地位时刻在攻击人的意志。面对强大的诱惑,我们应学习丙吉的精神,做到在诱惑面前心静如水,泰然处之。

石勒宽恕仇敌

石勒是南北朝时期赵国的开国君主,羯(jié)族人。他小时候家乡武乡一带,家家户户都种麻织布,把麻织成布工序是繁杂的,先得将麻杆放到沤麻池中沤,沤后的麻杆才容易将麻皮剥掉。石勒家和邻居李阳家共用一个沤麻池,一到秋收季节,沤麻池就出现紧张,因为两家人争着使用一个沤麻池,为此年年发生口角甚至争斗。有一次,身强力壮的李阳将石勒打了个鼻青脸肿,石勒也毫不客气地在李阳的头上打了个大血包,从此两人断绝了交往,成了仇敌。

几年后,石勒被官府抓去做壮丁,他的老父老母无人照看。李阳便主动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常常帮助干些重活,不怕脏不怕累。

石勒因为在行军打仗中机灵勇敢、善于运用计谋,很得长官的赏识,也受到了士兵们的拥护。这样,他就步步高升,后来竟然建立了赵国,成了国君。

于是石勒衣锦还乡,车如水马如龙,前呼后拥,好不气派。

石勒回到家,他的父母已经亡故,他见了久别的乡亲,嘘寒问暖,得知父母这么多年来多亏李阳照顾。石勒东看西看,却怎么也找不见李阳的影子,这下他急了,急忙问众乡亲。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其中一人壮着胆说出了原因:李阳小时候曾和您打过架,冒犯过大王,怕大王记恨他,躲起来了。

石勒听完乡亲的叙述,禁不住哈哈大笑,说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一国之君,就是因气量宽宏,没有凡夫俗子那么小肚鸡肠,打架一事,也不全是李阳的错,并说自己离家之后,李阳也照顾了父母,这让他感激不尽。

石勒急忙派人去请李阳,李阳进宫后,石勒劝慰他过去的事不要再提,谁也不欠谁的了。最后他又恳请李阳留在宫中帮自己料理国事。李阳见石勒原谅了自己,十分开心,从此便留在宫中辅佐石勒,并被石勒任命为参军都尉。

宽容忍让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它需要宽广的心胸和超脱的人生态度。荀子有句名言:君子贤而能容罢,知有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石勒做到了宽容忍让,因此他得到了一个得力助手。

王祥孝心感天动地

孝是一种为人所极力宣扬的行为美德。《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王祥即是严格按照《孝经》五个方面的规定去对待老母的。

同类推荐
  •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姓的起源、李姓的发展和变迁、李姓主要分布、少数民族李姓、李姓郡望与堂号、李姓名胜古迹、李姓名人等。关于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大姓是李姓吗?李姓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李氏族系又有哪些典故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开始李姓穿越之旅吧!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复仇之路:总裁么么哒

    复仇之路:总裁么么哒

    前世他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当他看清一切却早已不能重来。当重生之后是改变命运还是再次背叛。
  • 处世警示

    处世警示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魂行道2:东湖往生

    魂行道2:东湖往生

    和《魂行道 1》一样,这个故事依然发生在东湖边的女生宿舍……在东湖之滨的某所大学校园,有间破旧潮湿的女生宿舍。我就是住在宿舍里的女生之一,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像一切这样的故事一样,当我开始住进去的时候;当午夜的宿舍门莫名其妙地锁死的时候;当锁死的门下面的缝隙,会准时地有影子晃动,却没有声音的时候;当镜子里会在午夜十二点准时地浮现出一个影子的时候;当所有人都搬离宿舍,只有我还坚守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 甜橙之忆

    甜橙之忆

    妈咪居然强迫自己去一个从未认识的人家里住,还说什么要去和爹地去过二人世界,我看就是故意整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毫发无损的回来......各位亲朋好友,没事要替我祈福啊!
  • 远方有酒

    远方有酒

    青春岁月,年少时光,现时安稳,岁月静好我所求的,仅此而已…………
  •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中医文化之源流,包括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的名著、名医,中医诊疗方法,百草药性,养生妙法等内容。
  • 最后之世界

    最后之世界

    另一个异界大陆,战斗,冒险,恐惧接踵而来。
  • 风雅宅女日常

    风雅宅女日常

    国曰风雅,有手机有现代科技的古风生活,这样的时代,宅是享受还是浪费呢?
  • 三十里桃花流水(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

    三十里桃花流水(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三十里桃花流水》我社2013年重点开发项目“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图书之一。该书虽然还是写传统的爱情小说,但是发生在愚昧落后的小山村里的爱情小说;交织着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并夹杂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人文风情的爱情小说;在被封建愚昧落后的传统思想残害,深度反映农村现实的的至真至纯爱情小说,我想是值得每一个想了解生活、热爱小说的读者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