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5300000068

第68章 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

一、宗教是不是普遍的需要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由多人多时所形成,并非由个人所创造。宗教的需要,是普遍的,其理由有五:

1、凡宗教必有一特别的理想,这个理想是人类所欲达到,为人间生活所必要有的。

2、凡宗教全要想解决“人生目的”的问题。

3、凡在宗教团体的人,必用自己的宗教理想,表现于实行上。

4、凡宗教必不满意于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是病害的,不完全的,都是要想法子,去驱除他,或改正他。

5、凡宗教皆栽培,节制,完成人类的欲望,人类欲望大别有三,(一)肉欲(Sensuality),(二)我欲(Selfishness),(三)意欲(Willingness)。三种欲望全是人间生活所不能免的。肉欲从肉体种种器官,为感觉发生,感觉不能免除,则肉欲必须存在,于是发生有利有害的两个方面,凡宗教全是试要节制他有害的方面,而栽培发展他有利的方面。在现实的生活之下,我欲是较高的欲望,例如作文作画,必要写出自己的名字,表明是自己的作品,便是由于我欲的缘故。但我欲过强,便成自私,有时也有妨碍,所以宗教要去节制他,而他之一方面,仍要栽培他,完成他,因为个人的人格,也是由我欲造成的。意欲是更高的欲望,可以管理一生的生活。倘若意欲不正就可毁坏一生生活的全体。佛教所谓“心如工画师,善画诸世间”便是表明意志有创造世界的能力。宗教的终极目的是要指导他,发展他,强健他。

由上述的理论,看人生免不了有理想,欲望,病害,故此要向上寻求安康,宗教的感情,于是乎起,可以见宗教的本体,是人生普遍的需要。但是宗教的生长,必须适应环境。所以宗教的适用,必须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因时因地而不同。例如;六朝时候的佛教、因政治的关系而发达,可见政治与宗教之关系;又如,在天灾流行的时候,人类朝不保夕,于是就希望超绝的能力,可见天灾与宗教的关系;在国家衰弱的时代,宗教的情操越强,宗教的信仰越烈,可见强弱势力与宗教的关系。所以今晚的讲题“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这“我们”是指我们今日中国说的。

二、宗教的领域

许多人不看一看宗教的领域,不知道他有如何的大,所以一提宗教二字,便要唾弃。其实宗教的领域最大,可以说占人生之最大部分。人的行动,若仔细分析,少有不含宗教色彩的。由此广大无边的领域之中,依我的意见,可以为三大国度:(1)巫祝的宗教,(2)恩威的宗教,(3)情理的宗教。

巫祝的宗教全基于过去的经验,其所行全是礼仪的,神圣的,秘密的。不问参与之意义如何,参与者之了解与否。在原始的社会,这是很盛行的。

恩威的宗教,亦多基于经验。重礼节,信条,全以威权吓人、从者有福,违者有祸,使人因慕升天之福,畏入狱之祸,而信服。因此人便立于无限威权之下,不能不信服而持守戒律。

情理的宗教,不专恃恩威的作用,而重慈心,与智慧。佛所谓“悲智双修”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行,全是依其智慧,情感,而得了解。提高感情,用以打动人的慈悲,提高理智,用以坚定人的意向。使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实现此悲,此智,于行为上。

此三种教,因时因地而异,共适用之处无绝对的善恶优劣之可言。智慧过低的地方,用情理的宗教,倒会发生病害,反之文化极高的时候,巫祝的宗教也就无所用了,

三、中国现在缺乏的宗教精神

我们对于宗教所缺的精神,总括起来,可得下列的五种。

1、多注重难思的妙法,而轻看易行的要道。人都以为宗教是玄妙的,肤浅便不是宗教。讲宗教,要你越听不懂,越妙。古来佛教经典,有些伪造梵文,或者直译梵音,以为是圣语不翻,使人不易了解,正是这个缘故。

2、多注重个人的修习,而轻看群众的受持。修道的人,不甚注意传播,和发展的事。所以我们宗教态度,是独善的,不是普济的。

3、重视来世的祸福、而忘却现实之受用,与享乐。我国人种种宗教行为,多是为求来生之福,免来生之祸,而不知宗教正是使人得现实的享受。

4、只见宗教柔弱方面,而忽略了宗教的刚强方面。反对宗教者、多以下列四项为理由;(甲)以为信仰古来圣人听从他的主张,认他作主,便是认己为奴,在名分上实已小看自己的人格。(乙)信则有福,否则受罚,是崇拜威权,而轻看自由。(丙)个性本应发展,而因宗教之故,每每使人萎退。(丁)已死之人,其智识经验全比现在的人少,宗教祟拜死人,服从其主张,则使人愚拙。这些话,似乎不错。然而人在宇宙,或太阳系之中本来不能算是最好的;就是在地球之上,人类也不能算是最完全的,最自由的。所以我们,于现有之理智以外,要想求得一位更高明的“神”,来服从。神的有无,不是今晚我们所说的问题。但所谓神,不过人类更高理想的表现,人设立他来,作个模范;并不算是怎样专制,或约束人的理性。

5、多注重思维,而少注重实行。以为宗教是超绝现实生活的,所以要主张入定,持斋等事,若是多去活动便不算得宗教。例如:善堂,养老院,孤儿院等设施,本出于儒道作善降祥的思想,而不认为宗教行为;在屋中焰香,默坐,反认为宗教。

以上所说的五项,倘若不错,就是见我们所缺乏的宗教思想和度了。

四、我国今日所需要的宗教

1、要容易行的。所谓容易行,并不是幼稚的念念阿弥陀佛,画画十字,就算了事。乃是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费气力,就可以去作的善业。

2、要群众能修习的宗教。并不为特定的人,特定的事,而发生。所以无论智愚,全能受持,才是合适的宗教。一个人坐在屋里苦修行,不是我们需要的。

3、要道德情操很强的。人的理性,每自有光明的启示、因理智经验,而评判将来的结果。此即自己对于自己道德情操所立的标准;而人的共同的道德标准,则不可不由宗教来供给。

4、要有科学精神的。或谓宗教与科学不并立,其实不对。科学对于物质的世界有正确的解释,能与吾人以正确的智识,此正确的智识,正为宗教所需要。必先有正确的智识,然后有正确的信仰。所以宗教,必须容纳科学,且要有科学的精神。

5、要富有感情的。感情有感力,令人不能不去作。所以感情强,则一切愿望全可成全。在宗教,决不能不重感情,而专重理智。

6、要有世界性质的。因为人的生活、日趋于大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世界上的人心、全有交通的可能,所以宗教,必须是世界的。

7、必注重生活的。旧日宗教,重死后的果报,其实宗教正为生前的受用。宗教不注重生活,就失去其最高的价值。

8、要合于情理的。不能只重恩威,而不重情理。若是不合情理,不论是什么宗教,一律在排除之列。

总之我们今日所需的宗教必要合于中国现在生活的需要。我们中国古代“礼”的宗教既多流弊,近代输入的佛耶两教又多背我们国性的部分,宗教既是社会多年的产物,我们想即时造一个新的宗教也是不可能,所以我们指出现有的一个宗教而说她是最适合中国现在生活的需要是很难的。按耶教近年发展的趋向似其合于上述的理论。否认或证实不是在我今晚讲演的范围,所以我对今天问题的答案是凡不背上述条件的宗教就是我们中国今日所需要的宗教,并且我们所要的宗教不能专为上等社会着想而忘却宗教是一切人所需要的。

同类推荐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文章以心灵和励志为主,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一次爱和哲理的青春洗礼,篇篇文章如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花园里,给你以启迪和智慧,让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财富和亲历,其中许多篇被列为中考、高考备选文章。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精选了一些温馨哲理散文,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生活中的爱与美好。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热门推荐
  • 异度空间生存记

    异度空间生存记

    这部作品讲的是少年小K在雷雨天玩手机被雷劈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异度空间。在这里,小K将完成各种任务(真人我的世界,真人荒野求生等)。赚足金币会到现实。第一步作品,万望大家喜欢。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

    本书作者巴尔塔莎·格拉西安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深邃判断力的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其经典之作《智慧书》以300则简洁的格言警句征服读者,该书是作者作品中被译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著作,且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拉罗什福科等产生过重要影响。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国王读过《处世的艺术》之后评价说:“《处世的艺术》犹如一块精致的宝石,我可以告诉你,里面包含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国王称,《处世的艺术》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他的必备读物。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将作者的这两部经典合成一本,称为《处世的艺术》。
  • EXO花开半夏如诗如画

    EXO花开半夏如诗如画

    这是两部小说合集,小说女主角不同,男主角却都是EXO,望捧场。第一部:“我并不是真正的喜欢你们,而是任务。”“不......不可能”“我从来就没有为你付出真心过,别再妄想我会和你在一起!”以前对鹿晗动过真情的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究竟是阴谋,还是造化弄人。第二部:“12个狼族少年们,从今天起,要开始保护我啦!”台上的女孩高兴的说着。12狼族少年就这么开心的看着女孩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也会跟着笑,这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吗?可为什么对方,却是狼族公主呢······自己有这个资格吗?
  • 恋日情缘

    恋日情缘

    二十年前,她误认为被父母抛弃,被送孤儿院后性格孤僻少有玩伴,后被收养。童年受创,二十四岁的她直至遇到冷漠孤傲的蓝劭祁,他带她走出童年阴影重拾亲情再获爱情……
  • 穿越异世之一世倾城

    穿越异世之一世倾城

    她是21世纪新时代的特工,他,表面玩世不恭,心思却异常细腻。她,一朝穿越,竟成为人见人厌,花见花怕的残忍大小姐,他却与众不同的对她死缠烂打。宁可跨越所有障碍,也要在一起。
  • 宠妻如令

    宠妻如令

    娘亲是长公主,亲舅舅是皇帝,阿菀觉得自己这辈子终于可以平平安安地活到老,再也不用担心夭折了。可谁知她遇到了个重生的蛇精病男人,并且以求娶她为已任,原因是前世她欠了他!冤枉啊,她前世病了十八载,最常接触的是白胡子的老头子医生,根本没见过他,怎么可能会欠了他?卫烜的宗旨:心悦她,就要不择手段地将她锁在视线之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她叫秦小西,是一个农村普通家庭里的孩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她原本以为自己跟同龄人一样可以一直这样上学、放学、考试一直到高中毕业,让亲情、友情还有她期待的初恋一起陪着她度过自己的花季,人生抉择这种事情,怎么也得到高三填志愿的时候才去思考吧?直到那一天,在她没有任何心理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在中考报名回家拿报名费而家里拿不出来的时候,她开始考量自己的家,一贫如洗,上有残疾的哥哥,下有上小学的弟弟,爸妈每天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终日辛勤劳作,一年到头也没换回几个钱,反而刚四十出头的他们头上平添了几根白发,想到一百块钱的报名费都让家里开始犯了难,那考上高中后的学费又将怎么办呢?经过几天的思想挣扎,她决定放弃中考,南下打工,可是她性格倔强,不愿向命运屈服,她信誓旦旦地请大山作证,她一定要混出个名堂来,可生活是残忍而现实的,她的未来如何?她将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 秦汉风云之独步天下

    秦汉风云之独步天下

    很多人都为项羽短暂的一生而扼腕长叹,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历史留给我们的,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的总是那些悲情英雄。当项羽手下五虎将之一桓楚融合了后世某人的灵魂之后,秦汉群雄们的未来还会如史书所述的那样吗?亦或是他们将有着一个全新的未来······
  • 三位空间

    三位空间

    “你说前世几次回目,才能换来这一世的相逢?”“前世的回目,有用吗?这一世,我定会娶你。”薛凯乐看着张奕那双微红的眼睛,神情也有些迷离。“但是,我怕啊!”她抱紧了他,没人看到,他的双手早已紧握,却不敢伸出手臂。“等我,我会用实力,向你父亲证明,我,可以!”天地因我哭泣,神魔为我叹息,敢为你在哪里?路在何处?怎能相遇?“你父亲,到底是谁?”他看着她,眼神中充满迷离。她没有说话,泪水却无法停息。金光笼罩了她,眼前美景一朝淡晰。踏天路,人未亡,江山已得难相望。游子梦,归故乡,弃尽山河换归乡。征仙位,败魔王,今朝佳人终相得......
  • 倦羽如雪

    倦羽如雪

    她是他的囚徒,要她生要她死,囚住身也囚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