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900000007

第7章 萧绰:谁道英才轻华仪(1)

◆母寡子弱无所依,未及而立揽大权

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

听忠言,善军政,御军车,本应是男儿所为,然而,机缘的巧合,历史的阴差阳错,却把兴复国家、率兵征战的重任交到了一个不到30岁的女子身上,这个奇女子,就是后人所称的“萧太后”。

她的名字叫萧绰。在字典中,“绰”本指舒缓、柔美,但萧绰似乎更适合“绰”字的第二个含义在古代,“绰”与“搅”同义,有吹拂、搅乱的意思。她的一生,就如同草原上的一阵烈风,吹拂了辽朝甚至大宋的朝野,给辽朝带来了中兴,给辽、宋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

这阵草原烈风的刮起,还要从萧绰的丈夫辽景宗耶律贤说起。

乾亨四年(982年),年仅36岁的耶律贤身患中风,在位于焦山的行宫中驾崩,虽然平时深知景宗身体虚弱,但对于刚到30岁的萧绰来说,景宗的去世仍然给了她很大的打击。

辽景宗驾崩,辽圣宗继位,年纪轻轻的萧绰转眼间从萧皇后变成了萧太后。这时候,辽景宗生前的亲信韩匡嗣、耶律道隐相继离世,萧绰身边没有势力庞大的近臣,而能够接替耶律贤继承皇位的儿子耶律隆绪刚刚11岁,完全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不要说成为萧太后的依靠,他自己还要依赖他的母亲。如果不是萧绰性格坚毅,她怎能承受住如此打击?

尽管深知耶律贤身体状况不佳,但他的离世还是使萧绰非常意外。耶律贤常年患有风疾,登基之后,由于朝内事务繁多,他常常忘记顾及自己的身体,因而病痛日益加剧,常常头痛难耐无法临朝。萧绰每每希望景宗能够忘记童年时所受的打击,但是,那一幕幕残酷血腥的场面常常无缘无故出现在皇帝的脑海中,在梦中,他常常看到有个身影杀了他的父母,又拿着血淋淋的利刃向他走来……公元951年,耶律贤刚满4岁,对于一般的儿童而言,4岁的记忆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然而,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对小耶律贤的冲击实在太大,以至于成为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的噩梦。

那一年初秋,耶律贤的父亲耶律阮率领军队到中原征战,军队来到归化州(即今河北宣化)的时候,一个叫耶律察割的军士联合众人进入辽世宗的营帐内把他杀害,耶律察割自立为帝,却杀掉了和他一起造反的耶律盆等人。随后,耶律察割如同野虎猛兽冲入后妃营帐,杀掉了惊恐中的太后、皇后和众侍从。他在营帐中四下环顾,其实,他最想杀的不是太后和皇后,而是耶律阮的儿子,后来的辽景宗耶律贤。

皇后她们早已听到了外面的喧嚣,心知大事不好,慌忙中一个侍卫出现,帮她们带走了年仅4岁的耶律贤,这也使她们产生了宁可死在察割的刀下,也不能让察割走出营帐的决心。皇后和太后相继倒下,耶律贤已经被侍卫抱到了附近的厨房。外面杀喊声一片,小耶律贤只记得自己被带出来时祖母和母亲恐惧却释然的眼神。侍卫把耶律贤放在柴堆里,用柴火把他埋得严严实实,还告诉他千万不要出声,不然就会像奶奶和母亲一样被杀掉。小耶律贤躲在柴堆中,周围是漆黑的,他只听到外面厮杀声一片,人们在兵器相交的声音中发出痛苦的声音,他感觉到柴火刺得自己浑身生疼,但他却咬着牙,不敢动也不敢出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已经到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晚上,风波逐渐平息了,他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向自己走来,这时,年幼的他已经因为过度紧张、滴水未进而昏倒过去。

耶律察割杀掉耶律阮一家之后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察割政变”。小耶律贤长大些之后仍旧不明白,这个曾经极力拥护自己父亲为王的人,在父亲待他不薄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弑杀自己全家?

童年的这场遭遇,让耶律贤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也就是那次之后,寄住在叔叔家的耶律贤身体一直不好,成年之后,便落下了风疾的毛病。后人推测,风疾大概指风痹一类的疾病,多因身体长期受寒而导致肢体麻痹、关节疼痛。萧绰一开始就知道景宗身体不好,但是景宗的实际身体状况似乎比外人传言的还要糟糕。为了帮耶律贤分担朝政负担,萧绰实际上参与了不少政事。从一开始的批阅奏章,到后来的献言献策、幕后处理朝廷琐事,在与辽景宗共同管理朝廷的这段时间,萧皇后的政治才能也在不断增长。

辽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到当时属于辽统治范围的平城(大同)巡逻,九月十六日,他到祥古山猎场打猎,突发中风,从马上跌落,昏迷不醒。三天后,接到报信的皇后急匆匆赶来,看到的却是奄奄一息的景宗,和他立下的传皇位给耶律隆绪、并允许皇后摄政的遗诏。当时,辽刚刚结束部落联盟制不久,封建思想没有大宋顽固,在女人摄政方面,人们的观念显然开明得多。不过,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人们也开始对女人参与政治产生想法。当萧绰看到景宗的谕旨时,一方面,她感到了空前的无助;另一方面,她也不由自主地想,自己父亲母亲希望女儿出类拔萃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时势不仅可以把男人塑造成流芳百世的英雄,也能把女人塑造成连男人都无法企及的英雄。哪个弱女子不希望在丈夫的呵护下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萧绰不能。面对偌大的辽国,面对周边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面对自己身边这个年仅11岁的儿子,萧绰没有别的选择,她只能把自己脆弱、软弱的一面深深隐藏起来,逼自己成为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母亲,一个能治理朝纲、平定战乱的领袖。

一下子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11岁的耶律隆绪难以掩盖内心的狂喜,他觉得,全天下都是他的了,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可以无拘无束了。身为母亲,萧太后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如此没有规矩。萧绰一心想给儿子最大的保护,她不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于是在隆绪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严加管束。除了严格督促隆绪读书习武,她还在群臣面前立下了规矩,不允许耶律隆绪私自到库房中索取用物,除非经自己的允许,或经其他大臣之手。

然而,萧绰的爱子行为,却成了辽圣宗童年天性的最大束缚。十几岁的儿童,正是活力充沛,爱动爱玩的年纪,不幸的是,身为大辽帝国的君王,这爱动爱玩的天性,却成了误国误民的恶习,受到萧太后的影响,大臣们也时时刻刻注意规劝圣宗克制爱玩的天性。辽圣宗好骑射,这对于生活在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来说,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萧太后却对圣宗加以约束,劝诫他不要因为个人的爱好荒误了治国大事,但实际上,国家朝政在萧太后的治理下,又有什么大事发生呢?萧太后为他承担了太多事务,而圣宗自己却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辽统和七年(989年)的一天,圣宗闷得无聊,想找群臣陪他一起玩击鞠(击球)的游戏,这时,就有大臣向他进言,以君臣互相争夺有伤风化、激烈运动影响仪容、容易误伤恐惊动太后等理由,力劝圣宗放弃击鞠的念头。青春的活力被再一次遏制,从那以后,圣宗再也不提玩耍之事,即使后来高丽向大辽进献女乐,他也极力表现得毫不动心,声称自己不会玩物丧志。但实际上,在萧太后去世后,辽圣宗彻底摆脱了束缚,辽开泰四年(1015年),辽圣宗出行打猎,一改往日自我约束的形象,一连打猎游玩了一个月之久,这就是后话了。

在对儿子的管束方面,萧绰似乎用力过大。不过,在对朝纲的整治方面,她的确发挥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自辽太祖建立大辽帝国以来,就与宋朝不少征战。在连年的战争中,生活在边境的大宋子民流离失所,有的逃难到中原地区,有的则进入契丹统治范围避难。在辽境内,除了避难的汉人外,还有很多是在战争中被俘虏来的。这样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对汉人的治理上,辽国着实下了不少功夫。起初,辽实行汉与契丹分居的制度,把汉人集中起来,保留他们的农耕生活方式,不少汉人在这里安居乐业,甚至在战争结束后,也不打算再回中原。正因如此,辽国境内的汉人数量不断增加,管理起来也更加麻烦。

当汉人初具规模的时候,辽保留了汉族的法制,但在治理契丹族时仍旧用契丹族的法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比如在汉人法制里,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对于杀人犯应判以死刑;而在契丹族中,杀了人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赔偿一些牛羊之类的牲畜即可。但随着汉人数量的增加、契丹逐渐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使用旧的治理方法显得越来越不公平,如果契丹人杀死了汉人,或汉人杀死了契丹人,用哪种原则量刑就成了难题。在帮助丈夫耶律贤处理朝政的时候,萧绰已经看出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弊端,因此,她决心废除契丹族的特权,全国统一采用汉人的法制来治理。历史记载,这一政令下达之后,辽境汉民皆服,大大缓解了辽国的民族矛盾,使辽国统治更加稳定。

感性的女子是动人的,但对于一个肩挑治国重任的女人来说,理性和客观就成了难能可贵的品质。长期以来,辽国都是以契丹人为官,管理国家事务。骁勇善战的契丹人,在骑马射箭上无人能敌,但在治理国家上,却远不及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加上长期以来的贵族特权,不少契丹人实际上并不具备参与管理朝纲的能力。在案件的审理上,辽建立初期并没有复审案件的专门机构,审理案件的事务由并不太懂律例的契丹人担任,造成了大量冤案、错案的堆积。萧太后摄政后,选拔精通律例之人担任专门复审案件的职务,一时间,辽国原本人满为患的监狱空空如也,不少冤案得以昭雪,此举也使萧绰的整治才能得到了群臣的拥戴。

萧太后对律法的公正非常重视,多次下令朝中官员秉公执法,约束高级官员的行为。在人员的任用方面,她并不忌讳重用汉人。在萧太后掌权期间,宣政殿学士马得臣、吏部郎中刘景、礼部侍郎邢抱朴等人都相继得到了重用。在这些人中间,蓟州韩氏家族最受重用。她不顾少年时期与韩德让的特殊关系,把韩德让提拔为最亲近的臣子,还将其一家人都封官进爵,不过,这样一来,萧绰的行为也引起了契丹官员的强烈不满。如果说重用其他汉人尚可说得过去,重用韩德让则成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于是,在辽国朝野之间,萧绰与韩德让私通的传闻便散播开来,影响了萧太后的清誉。

不过,萧绰在历史上是功大于过的。在《辽史·后妃传》中,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群臣对她也非常忠心,这个奇女子的理政才能可见一斑。

◆生得女儿身,叱咤凌须眉

尽管在男人心目中,女人应该是温顺柔弱的形象,但像男儿一般叱咤政坛、驰骋疆场的,却不乏女子。细细数来,妇好、花木兰、武则天、樊梨花以至宋代的梁红玉、佘赛花,都是这一类巾帼英雄。而在萧绰之前,她的曾外祖母辽太祖之妻述律平,也是一位善治朝纲的能人。

也许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女人指挥战争、参与战争并不是什么逆天大事。早在辽景宗在位的时候,萧绰就曾运筹帷幄,参与指挥战争。乾亨元年(979年),大宋举兵进入幽州,辽景宗一时惊慌,无从应战,险些丢弃城池逃走。在慌乱中,萧绰表现得却无比镇静。她及时遏止了景宗的念头,帮助他指挥军队,并一举取得了高粱河之战的胜利,击退了宋兵的征讨。初次取得胜利的辽景宗感到非常振奋,遂命军队乘胜追击,继续南伐。深谙军事作战的萧绰明知这是一步险棋,但碍于自己的皇后身份,不能对景宗加以阻止,最后,辽军在满城大败,死伤万余,数万将士成为宋军的俘虏。

如果耶律贤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但是在战争中,最需要摒弃的就是个人义气,更何况他是一国之主。满城的败仗,令耶律贤十分懊恼,但平庸无能的他却无计可施。身为皇后,萧绰决然不能让皇帝颜面扫地。为了帮耶律贤树立威信,也为了鼓舞辽国上下的士气,坚决反对南征的她,一手策划了一场对宋的战争。乾亨二年,辽景宗和萧绰一同前往辽国南京幽州,亲自督战,在瓦桥关大胜宋军,并在大清河附近连续打赢两次胜仗,使得辽军上下大受鼓舞。

不过,能够发动、策划战争,并不是一个军事统帅的最高才能。真正的军事奇才,能够化战争为和平,为百姓谋得太平。

辽景宗离世四年后,宋朝群臣开始商议征讨辽国的事宜。岳州刺史贺怀浦等人联名上奏,认为辽景宗去世,继位的新主尚且年幼,不懂战事,而实际治理朝政的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此时正是征讨契丹的大好时机。

宋太宗对群臣的进言非常认同。自上次瓦桥关、大清河一战,他一直等待着有一天能够一举歼灭契丹国,一雪战败之耻,这次,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命曹彬、米信、田重进、潘美、杨业等人兵分四路进攻辽国。听说大宋要伐辽,生活在边疆的汉人感到很受鼓舞,在兵力、物资上都积极贡献力量。史料记载,宋朝大军刚刚攻打到宋辽边境时,甚至有附近居民自告奋勇前去杀敌,并把敌人首级带回来献给军队。宋太宗听说后,也对边境汉民大加赞赏,并下令赐给他们官爵和赏银。在边境居民的支持下,宋军接连获胜。这年三月,曹彬率领的军队攻陷固安,后又在涿州大败辽军;米信率领的军队也节节胜利,取得了飞狐等地。更令宋太宗高兴的是,潘美、田重进率领的军队在征讨途中不战而胜,取得了幽云十六州中的五个州。

眼看辽军节节败退,宋军就要攻打至幽州,辽军上下一片惶恐,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那个在宋太宗眼里无足轻重的女流之辈,也等到了她想要的战机。

宋对辽发兵的时候,距离辽景宗离世已经过去了四年。在宋人的眼里,一个15岁的娃娃和一个34岁的女人根本不必在意,事实上的节节胜利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可惜,宋太宗太低估了萧绰这个“女流之辈”。也许是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宋人只知辽国太后掌权,却不知辽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对于萧绰来说,只需要四年,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经过萧绰的治理,辽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上对律法的统一,消除了国内潜在的分裂隐患,宋朝攻打辽国的时候,辽国已经上下一心,其军队也骁勇善战,粮草充足。

宋攻打辽是长线作战,粮草成了军队的致命伤。这一天,萧绰正在帐中批阅奏章,信使前来向她禀报,大辽军队在涿州战败,曹彬已经带着军队把涿州占领了。当大臣们表现得惊慌失措的时候,萧绰的嘴角却微微一扬,似乎一切都是她早已安排好的。

同类推荐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本书讲述可可·香奈儿从一个出身卑微的乡下女孩变身时尚帝国女王的传奇人生,阐述可可·香奈儿的创业感悟及管理之道。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热门推荐
  • 神龙高校

    神龙高校

    地球网瘾少年电竞梦破碎猝死,重生在一个有狗头警察、精灵舞者,牛头同学的修灵强者世界。啊天杀的还成了一个的贫苦咸鱼小贩的儿子,侥幸成为最强武者摇篮神龙高校的学生,居然成为学校公敌,奇葩的学校社团。不可一世的学生会引爆的混乱,我只想说在场的通通都是垃圾,我林木木才是站在神龙高校顶点的男子,略略略!
  • 狗粮已到账,请签收

    狗粮已到账,请签收

    Iwillalwaysloveyouaslongasyouareherewithme.
  • 玥灵

    玥灵

    灼热地太阳恶狠狠地俯视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吞噬。这是一个忙碌的早晨,路上人们行事匆匆,只顾着自己的事情,谁也不去在意路边的风景。
  • 泯天仙尊

    泯天仙尊

    一个平凡、略带猥琐的小医师张昊,机缘巧合下,偶入圣境。诸位荒古强者传授功法、道决。凭借着过人的意志,张昊将诸般仙法融汇贯通,终成一代绝世仙尊!
  • 天使的大剑

    天使的大剑

    在远古的大陆,魔兽与人类的战争一触即发,看主角如何改变战局,天使的大剑为谁而出!
  •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苍穹,盛宠小妖妃

    傲世苍穹,盛宠小妖妃

    她,狡猾,腹黑,嗜血……性情多变的她,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经历了一次背叛,她不想再一次经历。在这个神秘的大陆,她步步为营,守护着她在乎的人,惹她者,死!伤她在乎的人,生不如死!龙有逆鳞,触之即死!她本以为自己无心,无情,但还是丢了自己的心。“小东西,我的东西便是你的,你的便是你的”“小东西,我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是,我却能给你我所拥有的”“小东西,你不必爱我,我爱你便可”“小东西,若世人伤你一分,我便杀尽天下人!”
  • 龙珠之赛亚人达列斯

    龙珠之赛亚人达列斯

    “克维拉,你们冰冻恶魔一族对赛亚人造成的痛楚我绝对要加倍奉还!!”浑身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冲天而起的金发在微风中轻微的摇动,克维拉难以置信的盯着站立在面前的野猴子。那无法抗衡的力量……“传……这就是传说中的超级赛亚人!”………………………………………………………………………………从零开始,不种马,拳拳到肉,有着的只有儿时的一番热血。
  • 铸魔记

    铸魔记

    昔日天才一心善良,却生于强者世界好心救人却陷阴谋,家破人亡变废物心死堕落无人问津,随波逐流任人欺偶遇好心人家照顾,却眼见遭人打死死心再次复燃入魔,既然善非我之物,那我便成魔,踏上神佛皆杀复仇之旅,登武道巅峰,以自身铸造无上之魔
  • 都市之武道杀手

    都市之武道杀手

    他,曾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的欧洲第一杀手,却在最巅峰时从家族中脱离,回归华夏。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安逸生活,一扇通往至尊强者的幽暗大门正向他悄然打开。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里,究竟又隐藏着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