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30

第30章 隋唐虽有兴盛世也有沉冤待雪昭(7)

宦官集团以俱文珍、刘光琦为首领,他们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唐顺宗。早在德宗驾崩时,他们就妄图取消顺宗的皇位继承权。他们秘密召翰林学士郑因、卫次公进宫,商量所谓的皇位继承问题。后因害怕发生变乱,才不得不让顺宗当上了皇帝。现在顺宗任用王叔文、王伾进行改革,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便公开起来颠覆唐顺宗的统治了。

顺宗身染重病,不能亲自视朝。宦官们便以此为借口,要求速立太子。顺宗有二十七个儿子,按规定只有太子才有皇位继承权。顺宗长子广陵王李纯与宦官较为亲近,所以俱文珍、刘光琦等人都极力要求速立李纯为太子。王叔文明白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坚决反对。但朝廷内外对顺宗的病都很担忧,怕顺宗会突然死去,国家陷入混乱,想早立太子,于是这股情势很快被宦官集团利用了去。在内外压力下,顺宗只好让步,下诏立李纯为太子。对此,王叔文深为忧虑,但苦于一言难尽,无法揭露,只是吟诵杜甫的《题诸葛亮祠堂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发泄自己心中的忧愤。

果然不出王叔文所料,正式册立太子的当天,反对派太常卿杜黄裳仗着是韦执谊的岳父,就迫不及待地劝韦执谊,要他率领文武百官奏请太子监国,就是要逼迫顺宗退位交权。这事关系重大,韦执谊没有答应,但是反对派的行动却没有停止。这时,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王叔文。他们利用控制朝廷包括顺宗的特殊权力,在制书上削去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调任户部侍郎,把他一脚踢出了决策机关。后来经王伾再三上疏请求,才争取到每隔三五日可进入翰林院议事,不过翰林学士一职却永远失去了。

祸不单行,正在这危难之际,王叔文母亲病故,按礼必须离职回家守制。至此,王叔文可谓心力交瘁。一天,他在翰林院设下盛宴,请诸学士及李忠言、俱文珍、刘光琦共饮。席上,他起座对众人说:“我近年尽心戮力,不避危难,兴利除害,都是为了国家。一旦离去职位,各种诽谤一定会随之而至,到那时谁肯说一句公道话?”众人都默然不言。只有俱文珍冷笑道:“你不违背礼仪,何必害怕人言呢?未免太多心了吧。”弄得王叔文十分尴尬,结果不欢而散。第二天,王叔文因遭母丧而去职。

王叔文一旦去职,革新派就失去了核心,永贞革新的指挥中心和控制系统事实上已经瓦解,停止了运转。紧接着,革新派领导层内部矛盾加剧,韦执谊愈加不执行王叔文所定的谋略。王伾一个人还在翰林院中,每天找宦官,上疏,作了些努力,都没有结果。不久,王伾中风,失去了活动能力。宦官集团随即开始全面反扑,俱文珍等人不断逼迫顺宗交权,让太子监国。在这些势力的攻击下,顺宗失去了招架之力,七月二十九日,不得不把军国政事交由太子治理。八月四日,顺宗又被迫下诏禅让,自称太上皇。第二天,徙居兴庆宫,改元永贞,并令九日立太子为皇帝。

太子李纯当上皇帝后,立即惩处了王叔文等革新派官员,并于第二年正月,毒死了革新派的总后台——唐顺宗。

二王的政治生命就如同凋落的树叶一样随风而去。他们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只进行了短短一百四十六天就夭折了。

永贞革新失败以后,宦官势力更加甚嚣尘上,他们“威慑朝廷,势倾海内”,把皇帝的生死废立也操纵在自己手中。继唐顺宗之后,唐宪宗和唐敬宗也分别死于宦官之手,宪宗以后至唐亡的九个皇帝,就有七个为宦官所立。作为皇室奴仆的宦官,却成了至高无上皇权的实际代表,实为历史上一大怪现象。

永贞革新最后落得如此下场,是因为当时唐王朝已十分腐朽,保守、反动势力十分强大;也因为改革派所依靠的是一个重病在身又没有实权的皇帝,力量非常弱小,因而他们的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重臣功北阙蒙冤葬南溟

——李德裕之冤朋党之争就是官僚集团内部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派系斗争。唐朝晚期的这种斗争,集中表现在牛僧孺、李宗闵和李德裕两派之间的对立。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宪宗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对策中极力指责时政之失。主持考试的吏部员外郎韦贯之对牛僧孺、李宗闵大加称赞。但由于宰相李吉甫的反对,韦贯之等人都被贬官,这可以说是朋党之争的开端。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月李吉甫死,其子李德裕继续与牛僧孺、李宗闵持对立态度,朋党之争也就愈演愈烈了。朋党之争,从宪宗到宣宗,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帝,达40年之久,最终以李德裕含冤而死告终。

高门弟子门荫入仕

李德裕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出身于山东世家大族,其宗族冠内廷者两代,袭侯伯者六朝。祖父李栖筠,德宗朝官至御史大夫。父吉甫,宪宗朝两任宰相,极力赞助宪宗削藩,封赵国公,赠官司空,谥曰忠懿。

李德裕从小就胸怀大志,苦心攻读经史,尤其精通《汉书》和《左氏春秋》。他聪敏过人,很受宪宗喜爱。一次宰相武元衡问他在家喜欢读什么书他却缄默不言。李吉甫知道此事后,责问他为何不回答,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武公身为宰相,不问理国家调阴阳,而问所嗜书,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大家听到此事后,无不称奇。

李德裕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却不乐意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劝勉他应试,他却说:“好骡马不入行。”似不屑与士子同流。后来遂以门荫入仕,补官校书郎。当时因父任宰辅,为了避嫌,他不在台省任职,几次被辟为诸府幕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张弘靖罢相出镇太原,辟李德裕为掌书记。三年之后,李德裕又随张弘靖入朝,任监察御史。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穆宗即位后,李德裕被召入翰林院充学士,朝廷的诏制典册,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在思政殿召对时,被赐以金紫之服,不久改任屯田员外郎。

唐穆宗不持政道,亲戚多所请托,干涉朝政。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正月,李德裕上疏说:过去规定,驸马不与朝廷要官相来往,玄宗开元年间禁止尤严,近日驸马常至宰相与要官私第,有时泄露机密,交结内外,这是很大的弊病“伏乞宣示宰臣,其驸马诸亲,今后公事即于中书见宰相,请不令诣私第。”李德裕的上疏切中时弊,得到了穆宗的赞同。不久,李德裕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翌年二月,转中书舍人,依然兼任学士。

当时,钱徽知贡举,中书舍人李宗闵私自以女婿苏巢相请托,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告发选举不公。穆宗向诸学士询问有关情况,李德裕等人回答说:“诚如文昌言。”于是穆宗下令复试,贬钱徽为江州刺史,李宗闵也由此被贬为剑州刺史。早在元和初年对策时,牛僧孺与李宗闵抨击时政,已与李德裕父子结下私怨,至此,结怨愈深。这时李德裕已很有名气,与牛僧孺都有入相的希望。但宰相李逢吉不喜李德裕,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九月,将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并引荐牛僧孺做了宰相。

历任牧守政绩卓著

浙西观察使驻润州(今江苏镇江)。李德裕赴任时,正值润州镇将王国清兵乱之后。前任观察使窦易直竭尽府库,把财物分赏给将士,致使军士渐渐骄横,府库财用拮据,境遇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李德裕躬身俭约,尽量减少开支,把节余的财物用以军需,虽施与不丰,但将卒无怨。他竭力求治,尽心革除对人民有害的陈规陋习。当时,江南崇尚巫祝,迷信鬼神若有父母、兄弟一人得了疫病,全家都弃而不顾。李德裕选择一些德望高的长老,用儒家的伦理道德加以教化,然后再让他们回去说服民众,并对不接受教育的绳之以法。数年之间,弊风顿革。李德裕还针对当地祠堂多而滥的情况,下令将方志记载的前代“名臣贤后”祠堂加以保存,其余四郡淫祠一千零一十所全部拆毁。同时又拆毁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处。结果人乐其政,优诏嘉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穆宗病故,子李湛即位,是为敬宗。敬宗年少,却奢侈无度,虽曾敕令各地不准贡献,但时过不久,派往各地征收贡品的使者却络绎不绝。这年七月,诏令浙西造银盝子妆具二十件,上进皇宫,共需用银二万三千两,金一百三十两。上进贡品,对地方官来说是博取得皇帝欢心、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但李德裕考虑到所用金银数量很大,当时财政困难,向下面摊派,又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人情不安。为此,他上奏朝廷说:“浙西数年已来,灾旱相继,物力之间,尚未完复”。为了不困疲人,不敛物怨,请求朝廷罢造银盝子妆具。不久,朝廷又诏令浙西上进可幅盘绦缭绫一千匹。李德裕以其“文彩珍奇,费用至多”为由,再次上疏朝廷,以太宗命李大亮停献名鹰、玄宗禁止在江南捕鴶诸鸟的故事为鉴戒,极力劝谏敬宗要以太宗、玄宗为榜样,学汉文帝简朴的风尚,请求停进缭绫。

李德裕两次上疏,不谄媚朝廷以求进身,唯以减轻百姓负担为虑,为官正直清廉。敬宗看了上疏后,回心转意,罢免了进贡。

敬宗游幸无常,朝政荒废,贤能大臣遭逐贬,奸佞之臣却被进用。李德裕虽身在浙西,却十分关心朝政,遂于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二月,献《丹扆六箴》。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名,专以规戒为主题。他以《丹扆六箴》讽谏敬宗,一是《宵衣箴》,说古代帝王勤于听政,无未亮即等待上朝,以讽谏敬宗上朝晚而少。二是《正服箴》,说圣人作服装,足以效法,虽是游宴,也服装严整,以讽喻敬宗服御不合常法。三是《罢献箴》,借用汉文帝拒收千里马的故事,以讽谏敬宗征求珍玩,奢侈无度。四是《纳诲箴》,以古代帝王“从善如流,乃能成功”为例,劝敬宗要嘉纳忠言。五是《辨邪箴》,劝敬宗不要被谄奸蒙蔽聪明,要善于辨别忠奸。六是《防微箴》,劝敬宗要防微杜渐。

李德裕的《丹扆六箴》使敬宗深受感动,他亲笔作诏书,对李德裕的两次上疏及《丹扆六箴》作了高度的评价。

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八月,李德裕被召至京城,任兵部尚书。四朝元老裴度很欣赏他的才干,举荐他做宰相,但吏部侍郎李宗闵因得宦官的内助,却抢先做了宰相,他感到李德裕在朝做官,威胁着自己的政治地位,又引荐牛僧孺为相,共同排斥李德裕,将他出为义成节度使。翌年十月,又转任西川节度使。

西川节度使驻成都(今属四川)。在李德裕来此之前,这里刚刚遭到一次战争的洗礼。杜元颖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他不懂军事,又不抚恤士卒,只知敲榨财物。后南诏贵族很快攻占了戎、邛二州,并攻破了成都,掠去了大批人口和财物,西川人民遭受了一场大灾难。李德裕到任后,便立即着手收拾残局,医治战争创伤。

首先是整顿边防。李德裕从调查研究入手,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对当地的山川、城邑、道路、关隘都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然后大力整顿军备,加强边防。他认为边防军不在多,而在于精。他精减了老弱病残,选用善战而适应当地环境的士卒;同时又从当地每二百户中抽调一人作为民兵,免除其人的赋役,在农闲时习武,有事打仗,无事务农,称为“雄边子弟”。他又感到蜀地工匠造的兵器注重装饰,华丽而不适用,因而改用安定人造的盔甲,河中人造的弓,浙西人造的弩,很快地组织了一支装备精良、能攻善守的边防军。又在与南诏、吐蕃交界的险要之处分别修筑了杖义城和御侮城等城防,以西拒吐蕃,南拒南诏。为了改善供应,他改变了运粮的时间。过去,从内地运粮供应黎、巂州,常在炎热的夏季送到,瘴毒之盛,辇夫多死。李德裕改为十月出发,盛夏之前粮食即可运到,这样既保证了车夫的安全,又能保证粮食的供应。

李德裕还采取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他明令蠲免苛役重赋,鼓励树艺畜牧。他下令把僧尼的私人庐舍全部拆掉,把占用的土地归还给农民耕种。当时蜀地河中小洲渚田有千余顷,都是肥沃的良田,原来由农民零星垦种,后被豪强兼并。李德裕上任后均其耕垦,首先照顾贫弱,视其年收入而征税。李德裕同时还着手改革弊风,当时蜀地很多人私卖女儿,使做富人妾,受人奴役。李德裕下令,凡买的妾,年龄在13岁以上的,在夫家可役使3年;13岁以下的役使五年。期满以后,要归还本人父母,严令限制买卖人口。

经过李德裕几年的惨淡经营,西川增强了边防,发展了生产,社会也渐渐安定下来,西川的形势有了显著的好转,吐蕃、南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而且在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五月,南诏还主动放还了以前所掳掠的四千人;九月,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还率部下到成都投降,李德裕一面上奏朝廷,一面派兵迅速入据其城,使沦丧40年之久的维州城,不费一兵一卒,又重新归还了唐朝。但当政宰相牛僧孺对李德裕怀有私怨,嫉妒他的功高,以“中国御戎,守信为上”作为借口,居然命令李德裕拒绝受降,将维州归还吐蕃,并将悉怛谋及其随从执送与吐蕃。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战略要地维州又拱手送给吐蕃,吐蕃将悉怛谋及其从者“尽诛之于境上,极其惨酷”。

李德裕在西川政绩卓著,因此于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十月,再次入为兵部尚书。李宗闵见唐文宗亲信李德裕,唯恐他做了宰相,竭力阻止。但在翌年二月,李德裕仍以本官同平章事,进封赞皇县伯,食封七百户。这时,朝中党争激烈,李宗闵、杨虞卿等结为朋党,干扰朝政,文宗甚是厌恶,曾和李德裕议论朋党一事,他回答说:“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不久,文宗将给事中杨虞卿、中书舍人张元夫分别贬为州刺史,再次与大臣议论朋党事。李宗闵却做贼心虚地说:“臣一向谨守此事,所以像虞卿这样的大臣都没有给予他们美差。”李德裕立即反唇相讥,说:“给(事中)、舍(中书舍人)难道不是美差吗!”李宗闵无言以对,十分窘迫。不久,李宗闵被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由李德裕代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旧制,郎官非因公事不得私自谒见宰相。李宗闵为相时,往往交通宾客。李听为太子太傅,招所友善载酒到宗闵阁,喝得大醉方离去。李德裕任相后,告诉御史,无事不得随便去宰相所在阁。又罢去京兆筑沙堤、两街上朝卫兵,并向文宗建言:“朝廷惟邪正二途,正必去邪,邪必害正。然其辞皆若可听,愿审所取舍。不然,二者并进,虽圣贤经营,无由成功。”

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文宗患病,郑注通过宦官王守澄向文宗献药,受到亲重;郑注又引荐李训给文宗讲《周易》,颇中文宗心意。八月,文宗要授任李训为谏官,置于翰林院。李德裕认为李训是奸邪小人,表示坚决反对;当文宗要宰相王涯改授他官时,李德裕又摇手制止,文宗很不满意。王守澄、郑注也怨恨李德裕,于是召回李宗闵辅政。同年十一月,李德裕被罢为镇海节度使,后又转任浙西观察使。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

北破回鹘安定边陲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战神赵云

    三国之战神赵云

    这一个纷乱的时代。这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它,是三国。现代人赵进意外穿越到三国著名的悲情英雄赵云身上,且看他如何凭借着手中一杆龙胆亮银枪战吕布,败关羽,率领无双铁骑纵横华夏。
  • 周朝好人

    周朝好人

    他是个好人,但不是老好人;他爱憎分明,但原则是记在心里从来不说;他获得了可以操控时间的异宝“乾坤表”,但只当是一只名表“百达翡丽”;他开始并不太懂事。所以成长过,奋斗过,成功过,跌倒过;就像最后她问他你到底是好人吗?他神秘地笑着说:我太是了,好人么,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人;他也有梦想,当了第二辈子“警察”,这次一定要把我大周朝建立成“法制社会”。
  •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本书分十一章,包括立储之争、萧蔷之争、父子悲剧、晁错削藩、后宫之怨、汉宫悲秋、霍光辅政等内容。
  • 魔幻历史

    魔幻历史

    (新书,《我的帝国崛起》,求收藏!!谢谢大家!!)我,21世界的人,带着一本23世纪的《世界通史》在经历了三次世界大战---核武灭世之后,又跨越五百年,来到了新纪元这本书作为上一个纪元的文明残片,来到新纪元中的一粒沙砾的我手中……这是本有趣的书,阅读中我渐渐发现,现在经历的历史,是上个纪元的历史另一种打扮的重演…新纪元前约4000多年,伟大的尧,舜,禹三位幸存者人杰,组建了“三皇幸存者人民共产社”…新纪元前221年,大秦末世财阀建立,罗马末世公司转为超级末世财团…新纪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史前大陆…历史螺旋上升发展着。
  • 我是曹贼

    我是曹贼

    我是曹操,人人口中得而诛之的曹贼,我奸诈,我多疑,戏台上是个白脸,戏下被人辱骂,我到底是怎样的人?真正的我在那里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曹操,你们最不懂的曹操,写我很难,读懂我更难,天下若无我,汉室又尽落入多少人家;若无我天下有少多少颜色?
热门推荐
  • 傲世飘渺行

    傲世飘渺行

    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犹如仙境般。而在美丽的外表下,却是一个充满杀戮残酷的世界,随时会看见有人杀人,有人被杀,而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小角落的一个小山村,我们伟大的猪脚诞生了《本人是一个新人,请大家多多关照写书纯属娱乐,写不好不要骂可以多提意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白梨传

    白梨传

    自幼一同长大的胞妹居然是江州的嫡公主。她代替她的妹妹走上了那条所谓的公主回宫之路。她今后的人生会是腥风血雨还是一帆风顺,没人能知晓,唯一能确定的便是她白梨不会做任何人的棋子。
  • 总裁大人,表白吧!

    总裁大人,表白吧!

    【全文更换,精修中!】“妈妈啊!我打错了人!”某人邪魅一笑,“嗯?那么以身相许如何!”EXM?打了你居然还要我以身相许?逗我哈哈哈…事实证明,某男并没有开玩笑…“不行!我要在上面!”又是一声轻笑。不是我说…大哥你能别笑么,你简直微微一笑很倾城啊!
  • 甜心老婆不准跑

    甜心老婆不准跑

    她绝对是无心招惹那个长相俊美,兴趣古怪的什么大总裁,她发毒誓!可是她竟然就成了他的独宠甜心,对着她做尽奇怪的事情。只要是那个变态能想到的,就没有她做不到的!什么,他对她动心了?什么,他要娶她做老婆?合约里面没有这一条啊!以为她就这么萝莉易推倒,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 琳晨恋:莫相离莫相弃

    琳晨恋:莫相离莫相弃

    【新书已出《冰山女总裁追夫:萌男变恶魔》】她和他在学校一直打打闹闹,本以为两人会一直在一起,谁知她却要被表姐送到国外。这本是一个愉快的留学之旅,却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和她因为误会分离,五年后,两人再次相遇,会擦出爱的火花,还是会如陌生人一般擦身而过……
  • 紫色之梦

    紫色之梦

    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女孩骑着脚踏车来到学校,遇到一个不平凡的男孩,从而发生的校园故事开始。然而,哥哥的兄弟对小女孩的喜欢。她和他们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毕业时所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最终......
  • 破世七鬼

    破世七鬼

    千年前的一次旷世大战,人间沧桑。。。。。。暗黑界的统治者魔君暗黑神领众妖席卷人间。。。。。。传说中的七鬼与暗黑界展开旷世大战....千年后,暗黑界新的统治者魔尊修罗是否会像千年前?暗黑界将是否在重临于世?七鬼战神将再次站出卫世。。。。谁生?谁死?迷雾重重,真相在何方?千年的战争,千年的恩怨.........究竟人间是否会真如诅咒般消失于世?
  • 非汝倾国之绝色龙皇妃

    非汝倾国之绝色龙皇妃

    【驻站梦溪文学网】千万年的流转,是命运齿轮的停止。红尘的纠葛,不过流然一劫。那些海誓山盟,死生契阔,早已化为飞灰。凄然一笑,苍然九界。她问,你可曾还记得,灯火阑珊处,还有一人,在等你回眸?沉默冷淡,无情凄凉,他答,不曾。绝望涅槃,惊鸿归来。这才发现,照亮天涯明月,踏琴归来的,似她,却已不是旧人。他笑,笑得那般苍凉,他只问,他们之间的纠葛,算什么。她只是回以他一个冷淡无情的笑,不过尘埃。一剑穿心,原以为就此了结了孽缘,却不曾想,这一切,从未停止过肆意的爱。由爱生恨,既有恨,又何无爱?他说:“你既要复仇,如此,可好?”她悲愤欲绝,龙啸长吟,屠尽九界。什么天下苍生,什么万物生灵,都是刍狗!她倾尽了天下,失去了一切,才发现,自己所要的,不过是那向自己微笑的身影。从此,眉宇间,是再也不曾退去的沧桑。
  • 天劫主宰

    天劫主宰

    荒古逝去,近古走向终点,一个少年肩负着天地的使命。他迈过众生的尸骨,踏过诸天万界的残骸,独自漂流过界海,穿行未知的世界。那是一个人孤凉的旅程,一个人独自血战。如今,三千纪元已到末路,他依旧在走。无尽星空诸圣争霸,乱天动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璀璨乱世中崛起,一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