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800000003

第3章 少年独闯上海滩(2)

杜月笙自己觉得,在高桥镇上他再呆下去,更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了。他很清楚,若是继续呆下去,到头来只会和赌棚里的那些打手、赌棍们一样,终日糊个肚子圆。不远处的上海,五花八门,五光十色,才是大显身手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他试探性地向堂嫂露了口风,他想把归他名下的那一半祖屋卖掉,得来的钱,他带着去上海打天下。

堂嫂听后大吃一惊,连忙去通知他的舅父和他的姑父万春发。

舅父早已对他恨之入骨,如今听说他胆敢出卖老宅,不由勃然大怒,连忙跑去把杜月笙捉住,带到老宅的堂屋,狠狠地打了一顿,直到杜月笙连连求饶,他才罢手。

“今后你要再敢提卖老宅,我就把你打成哑巴。”

杜月笙不敢再打杜氏老宅的主意了,但上海他依然要闯。他打算,自己边走边讨饭,一路讨进上海。

本来杜月笙是准备悄悄离去的,但他想起老外婆一直为他牵肠挂肚,便跑去告诉了她。

老外婆觉得,这无异于生离死别。回想起杜月笙身世的凄凉,生活的艰辛,心中一酸,当时就哭了。

当晚,老外婆多方设法,找到一位邻居写了一封荐函,叫他带到十六铺的一家水果行,去当学徒。

就这样,杜月笙在上海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的去处。

十六铺水果店的小学徒

杜月笙初到上海,年纪小,又是乡下人,识字也不多,什么都外行,百事不懂,难免要受气吃苦。他到鸿元盛的头三个月,生意上的事情,连一点边都沾不着。他的主要工作,是服侍师兄、店员、跑街,被他们支来支去,做这做那。慢慢的,他才巴结上老板、老板娘,成了老板的小厮,老板娘做家务的得力帮手。倒夜壶,刷马桶,什么苦差使都落在他身上。

杜月笙为了求生存,图发展,开始那段时期,他倒也真正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不叫苦,不叫累,天不亮起床,一直干到深更半夜。等店里每一个人都安歇了,他才拖着疲惫万分的身子,摊开地铺睡觉。

由于杜月笙能吃苦耐劳,讲究信誉,店老板渐渐地对他寄予了信任,开始派他上街跑腿。跑腿之初,做的全是粗活,譬如背负肩挑,送货提货,工作毫无意思。不过,这总比倒夜壶强,所以,他心里还是很高兴。

杜月笙来到大街和马路上不久,他便发觉这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真可谓是光怪陆离,无奇不有。

当时的上海,五方杂处,各路英雄好汉云集,来此的中外人士,都认为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赌徒、骗子、盗贼、扒手,都把大上海当做他们大显身手、一展鸿图的理想之地。他们软骗硬抢,揩油调包,巧取豪夺,令人防不胜防。

开始时杜月笙也上过几次当,吃过几次亏,回到店里,被师兄斥骂,老板责打。杜月笙慢慢开始醒悟,要想在上海滩上混,处在牛鬼蛇神、三山五岳的人物之中,结交朋友,应该是当务之急。

杜月笙明白要想在那种光怪陆离、波谲诡秘的复杂环境中交朋友,凭杜月笙一个十五六岁的乡下小伙计,既没有请客置酒的本钱,又缺乏实力派人物做靠山,谈何容易?

杜月笙在学做生意时,开始四处留心起来,遇到成群结伙的人,他总是喜欢凑上去。但是,别人看不上他这个新来乍到的浦东乡下人。

杜月笙17岁这一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沪上震动。同时,黄兴组织的华兴会,在湖南起义失败,消息传到上海,民众为之热血沸腾。此时,因为美国人虐待童工,上海人民倡议抵制美国货。

在那一段时间,常常有人上街示威游行。杜月笙觉得挺有意思,一有时间就到街上去看,有时,也走进队伍里,喊几声口号。

但是,鸿元盛的老板,并不希望自己的水果行产生这样那样的麻烦,尤其是与当局相对立的麻烦。他指责杜月笙不应该时常与人成群结队,招惹是非。跺脚大骂了一通后,他把杜月笙赶出了水果行。

杜月笙有些心灰意冷,在街上孤独地转着,他无意之中遇见一位旧相识,当年和他同在鸿元盛当小伙计的王国生。

王国生比杜月笙当学徒早,一年前就熬出了师。如今,他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叫做潘源盛水果行。

王国生见杜月笙三四年来毫无进步,看在同门师兄弟的份上,就拉他到潘源盛去帮忙。

这位王国生在以前与杜月笙的交往中,觉得杜月笙将来定能成大器,因而对他优礼有加,两个人不分店东伙计,平起平坐。

杜月笙因感恩图报,刚开始,兢兢业业,帮着王国生,把潘源盛的业务做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那时的上海,建筑物大都是两三层高的房子,望衡对宇,街道狭窄。但是,火车轮船,轿马舟楫,却从国内国外,四乡八镇日夜不停地带来如潮的人流。外来资金的大量涌入,东南财富渐渐集中,几十年前还是芦花满眼的黄浦滩,现今却已沧海桑田,楼房林立了。

随着建筑物的增多,都市畸形发展的加剧,黑暗下的阴影也越来越多。

上海古老破旧的旧城,和现代面目的租界地区犬牙相错,唇齿互依,交界之处便成为罪恶的渊源。

店员、车夫、小贩等人,在劳累了一日之后,往往把有限的血汗钱花进那些低级的游乐场所。这些低级的游乐场所,大多是赌馆和妓院。

上海的赌场大多由广东人开设,虹口一带是他们的根据地。这里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赌场星罗棋布。除此以外,北门外城根还有彩票发行场,贩卖各国的彩票,而尤以吕宋彩票历史最久,风行一时。

宝带门外,一长串东倒西歪破落户的屋,那便是“风光迷人”的烟花间。烟花间是最低级的人肉市场,在此进进出出的全是短打客,偶尔也有被野鸡拉来的乡下粗汉子。

这一切,都时时刻刻地在撩拨着血气越来越旺的杜月笙。

杜月笙20岁时,在潘源盛水果店颇受王国生的重视。他已算是潘源盛的店员,按月可以支领一份薪水,一年三节,还有花红银钱可分。

有了钱,杜月笙先拿去添置了一些日用品,接着便把全身上下来个焕然一新。俗话说:“人凭衣服马凭鞍”,20岁的杜月笙,眉清目秀,身材修长,服饰整洁,说话也比原先流畅几分,往昔那副憔悴褴褛之相一扫而光。

由于经常耳濡目染,平时又肯“虚心学习”,十里洋场的市井少年习气,可以从他一举手一投足间,很明显地看出来。

杜月笙在黄浦滩上混了几年后,仿佛已经脱胎换骨,再世为人。他早已不是高桥镇上窝窝囊囊的乡下小孩子,也不再是高桥街上,三瓦两舍到处打流的小瘪三。他有固定的职业,丰厚的收入,他有些心满意足了。

当然,倘若他能始终保持这种心情,和王国生一直合作,小心翼翼,谨慎办事,以衣食相安为满足,那么,上海滩上也许会多一个成功的水果商,但却永远不会出现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杜先生了,一个叱咤风云几十年的“教父”了。

然而,上海滩是个光怪陆离、波谲诡秘的花花世界,是一口藏污纳垢、五花八门的大染缸,处处充满诱惑,处处充溢罪恶,杜月笙因其性格本身,而毁了内心中的堤防,投身到了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之中。

杜月笙起先,结交一些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杜月笙和他们相处得很好。好交朋友也可能是杜月笙的天性,也许是因为他幼失怙恃,感情饥渴,急于获得人间的温暖。不论如何,杜月笙一直看重友情,每一个和他结交的人,都能对他推心置腹,当做知己朋友。

住在附近的邻舍街坊,水果市场的同行,有的世属沪上,有的来自乡间,他们都比较纯洁天真,玩不出什么花样。杜月笙和他们相处,反倒显得远比他们成熟。因为他曾受过苦难的磨练,同时又与高桥镇上的一批浮浪子弟深交过,胆子大,谋略多,遇到纷争,敢出头,为双方摆理,能摆平,常常化干戈为玉帛。所以,他在小朋友间渐露头角。

“请月笙哥评评理。”那些小朋友一遇纷争,往往先说这句话。

杜月笙的声誉逐渐在法租界八仙桥一带鸣起。就当年的地势而言,这一地方恰好是大上海的中心地带。

同时,杜月笙结识了几个年纪较大的朋友,他们自诩是嫖赌两道中的高手,他们经常在杜月笙面前大谈其嫖经与赌经,逗引得血气方刚的杜月笙心痒难忍。开始,杜月笙不停地告诫自己:到那种地方去,干不出好事来。万一搞不好,身败名裂,眼前的饭碗,还可能又要被敲掉。

有一次,有位朋友却和杜月笙打起赌来:

“杜月笙,你要是有种,跟我一起去白相!倘若你能过赌场而不下注,看见光屁股姑娘不动心,那才算你是君子!”

“这算什么?去就去!”杜月笙信心十足地去了。

结果,罪恶吞噬了他。

杜月笙不但下了注,而且越赌越上瘾;不但动了心,而且越陷越深。

进香堂加入青帮

当时上海的赌场,首推豪华奢侈的俱乐部,次属固定地址的中型总会,最下等的是幽僻角落临时摆设的赌棚,以及流动性质随遇而安的赌摊。

杜月笙先从设在马路上的赌摊赌起,掷骰子、押单双,赌法单调,输赢极小。他觉得这太不过瘾,又钻进赌棚去吆五喝六,推牌九,搓麻将,有一度他还迷上了34门押其一,中了获利30倍的花会。从制钱、铜板,他一直赌到角子、银洋。

后来,这赌就成为杜月笙的终身爱好之一。抗战前他在家中每日设局,一场输赢,高达三五十万。

至于妓院,上海的妓院分为三等,长三、么二和低级烟花间。20岁的杜月笙,不敢上长三书寓,也逛不起么二堂子,他只有在那些拉客野鸡、肉身布施的烟花间里流连徘徊。

小东门有个叫陈世昌,绰号“套签子福生的人”,此人胸无大志,干的是赌和嫖两档营生。

所谓套签子,是一种街头巷尾、小来兮的赌博。它脱胎于花会,简单而便利。用一只铁筒,插32枝牌九,下尖上方,作签子状;或16枝分缠五四三二一不等的五色丝线铁签,庄家赌客,一人各抽五支。赌牌九就配出两副大牌,比较大小,赌颜色就比较谁的颜色多。这种小赌庄家多是副食品,如花生糖、苹果等,而赌客输了则付现钱。

“套签子福生”陈世昌,就抱个铁筒子,在小东门、十六铺一带,沿街兜赌;为了谋求保护,他早早地就加入了青帮。还是“通”字辈。

当时,杜月笙想找个靠山,就拜了陈世昌为师,算是入了青帮,为“悟”字辈。

和杜月笙同时进香堂,入青帮,拜陈世昌为“老头子”的,大概有10多个人。这10多位“同参兄弟”中,后来闻名上海的除杜月笙外,还有马祥生和袁珊宝,而其中尤以袁珊宝和杜月笙最为接近。

袁珊宝是上海小东门当地人氏,在潘源盛隔壁的一家水果行里学生意。杜、袁二人少年时期,志趣相投,同出同进,是顶要好的朋友。后来,杜月笙跻身上海三大亨的行列,在华格臬路营建华宅,袁珊宝便盖一幢房子在李梅路,和杜月笙的住宅前后毗连,以便两人经常走动、谈天。

当时的马祥生,比杜月笙、袁珊宝路子宽得多。他是常州人,到上海来谋生路,不久便由朋友介绍,进了法租界同孚里的黄公馆。

学徒在裱画店

黄家世代居住在浙江余姚,祖上没有出过什么人物,在黄金荣之父黄炳泉之前,家世不传。黄金荣父亲黄炳泉年轻时任余姚县衙门的捕快。所谓的“捕快”并不是什么官职,而是旧时在州县的官署中担任缉捕盗匪工作的差役,大概相当于今日的刑事警察。作为衙役的公人,还是生活在社会的较底层。

黄炳泉凭着自己的辛勤工作和破案能力,缉捕盗贼,不仅在苏州站稳了脚跟,而且有了一官半职,人称“性豪爽而慈祥,生平行仁积善明德”。到了此时,步入中年的黄炳泉才得以经媒人撮合,娶苏州女子邹氏为妻。

邹氏一生勤俭持家,一共生育了5个孩子。第一胎生了个儿子,但不幸早夭,老二是个女儿,大名黄凤仙,乳名阿宝,长成后嫁与上海邹家,生子邹金寿。过了好几年,邹氏才生下了儿子黄金荣。第四胎为女儿招弟,后嫁给了徐步洲,有一子四女。邹氏最后一个儿子叫木金,幼时早夭。此外,黄炳泉还有个姘妇,在高桥旧校场开设糕团店,人称“麻子阿金”,也曾与黄炳泉生过一个女儿。

黄金荣排行第三,小名阿荣。1868年12月14日(清同治七年十一月初一)生于苏州,这样如按祖籍算,黄金荣是浙江余姚人,如按出身地算,应是江苏苏州人。但是在黄金荣的户籍里籍贯一栏,他一直填的是上海,可见他与上海感情之深。后来黄金荣一直以阴历十一月初一作为自己的生日。当儿子呱呱落地,黄炳泉中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取苏州俗语“千金万银才是富,荣宗耀祖才算贵”之意,他便给儿子起名“金荣”,小名“阿荣”。黄金荣出生后,体质十分虚弱,整日啼哭。一日请了个算命先生,这位先生竟大胆预言,这个孩子寿命不会太长。爱子心切的父母急忙从算命先生处讨得“解法”,将他送入佛庙,以托佑于佛祖,当然不久即抱回家中,没有吃什么苦头,只是从此黄金荣得了一个“小和尚”的雅号。

黄金荣的童年因父亲是个捕头,在苏州城里好歹也算个人物,经济上应称得上殷实。“小和尚”吃母亲的奶,一直吃到6岁,倒也茁壮成长。接着,像苏州一般殷实人家的儿女,黄金荣被父母送入了私塾。第一天,私塾先生看到“金荣”两字,不禁摇头,便提笔给他起字“锦镛”。苏州乃书香之地、状元之乡,私塾虽亦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读起,但由于私塾先生要求严格,使得在学业方面没有多少天分的黄金荣痛苦万分。他生性顽皮好动,也给望子成龙的父母添了不少麻烦。

这一年,姑苏城里流行起天花,黄金荣也染上了。虽然平安治愈,但从此脸上多了一些麻子,“麻皮金荣”的绰号即由此而来。

初当捕快

黄金荣随父亲到上海时,才只有12岁。黄炳泉曾出钱,让儿子继续在城内猛将堂内的私塾读书,但小小读书郎耳闻目睹灯红酒绿的上海滩,渐生好逸恶劳之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多久黄金荣就停止了他的学生生涯,所以在笔者见到的黄金荣自己填写的两份履历中,一份的文化程度填的是私塾三年;另一份填的是“粗识”。此后便在家里混混。他最感兴趣的是看大人搓麻将,在这方面好像颇有天赋。因为年少记性好,往往大人还没看出好牌,黄金荣在其身后已经会叫一声“和啦”。后来他索性登上了麻将桌,从此一生与赌博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赌场没有常胜客,甚至有时输得只剩短裤衩回来。看儿子如此荒唐不成器,黄炳泉想:“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便在儿子虚岁17时,将其送入姐夫开设的裱画店。

在裱画店,黄金荣除了烧柴炉、做饭菜外,就是调糨糊、裁纸张,收入只有月规钱50文;因为是在姐夫开的店里,没遭什么打,但对装裱,黄金荣也没有多大兴趣。好不容易熬了三年,黄金荣终于学徒满师了。那一年黄金荣19岁,据说可以有9600文的工资。但他显然是不喜欢在店里受姐夫的管束,他心中向往的天地比这一间小小的五尺店面要大得多。父亲没奈何,又托人让他进了可以开些眼界的萃华堂。

同类推荐
  •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热门推荐
  • 霸气校草诱拐低调公主

    霸气校草诱拐低调公主

    当低调的千寻楠遇上冰山校草慕冥,当萌妹子茉珊蓉遇上霸气校草千寻黎,当火辣的凝妍遇上花心大少古祁殷,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篡天之络

    篡天之络

    仰望着我的背影,跟随着我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不凡……
  • 默念私语

    默念私语

    默,叹然。窃窃私语的是一段感悟。默念,过往匆匆的流逝。唯有内心的独白。只有自己才懂。
  • 超组织

    超组织

    核战争爆发之后,万物都被灾难笼罩。。人类依靠变异获得的超组织,可以复刻变异兽或者植物的习性而获得技能,从此再次站稳脚跟。新地球历531年,一名小镇男孩因救人父母被杀,而仇人,是统治四分之一地球的扁鹊组织。为了复仇,学技能、学武器设计、学军事指挥,看少年如何组织出自己的大军,灭掉统治者,统一整个新地球人类!
  • 何亦城

    何亦城

    他出生在繁华都市,家境显赫。他生活在普通县城,平平凡凡。他生活的安安稳稳,直到命运来打破平静,回归。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他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起伏?是拐卖?是父辈的商业纠纷?又或者是..................
  • 造化神尊

    造化神尊

    都说意外无处不在,谁又明白,每一次意外之后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抓住了,你就赢了。天地有道,道在人。星辰有念,念在心。以星辰之心,悟天地大道。造化所至,诸神称尊!
  • 神仙就在我家

    神仙就在我家

    讲述的是在几百年前的仙魔两族穿越现代都市,仙族王子与都市宅男共同对抗魔族。
  • 枯等百年

    枯等百年

    你坠下的那座山百年来尸横遍野了,我杀不动了。我们的仇人越来越多了。我也成了他们口里的杀神。你还好吗?是不是跟我一样头发都白了。皮肤都皱了。
  • 空区:没有黎明的终点站

    空区:没有黎明的终点站

    初春伊始,从火车上遭遇病毒爆发的那天起,我就像一个独行僧一样,有过穿越农村田地的危险,有过对活着的挣扎、有过对丧尸砍出第一刀的慰籍,有过进山求生的孤独.....而与我同行的人来了、走了,只有我经历困苦,进京去西山里找到老公和其朋友,我们这个团队从此将流浪于地球边缘,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丧尸也许并不可恶,病毒也许并不可恨,只有我们懦弱的人类,才最可怜可恨,人类还是不是地球的主宰?我们的团队病、死、别、离,是否能仅仅的活下去?相信最高行政机构还是相信自已?人类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当英雄?夺取地球?仍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本书将以最真实的一面,还原丧尸病毒爆发,末世人间那未知的情景。且看我如何从火车上逃脱!且看我如何从河北进京!且看我和我的朋友们如何生存!且看我们如何穿越沙漠等寻找基地!欢迎大家来我的新书唯一群:185245291!
  • 他就在你身边

    他就在你身边

    相信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鬼魂的存在的,只是我们都喜欢自我安慰减少我们的恐惧,接下来我将会写出我经历过的和听到的真实的故事兴许你曾经也遇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