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800000018

第18章 扶摇直上跃龙门(2)

英国领事鉴于应桂馨生性狡猾,必须将羁押在法捕房的武士英提来,和他当面对质。法国领事表示同意。

杜月笙对黄金荣说:“这个犯人太要紧了,说不定袁世凯、赵秉钧都会派人来伺机将他刺死加以灭口。”

“不错,我将严加防范。”

押解武士英去英租界的那一天,一路上便衣密布,人人紧张。黄金荣和四名西捕坐一辆汽车,荷枪实弹地看着武士英,一点也不敢大意。

武士英见了应桂馨有点畏惧,他企图推翻被捕时在黄金荣面前所作的供词,一会儿说他只跟应桂馨见过一面,一会儿又虚构出一个叫“陈玉生”的人来,说是陈玉生指导他如何行刺宋教仁的。

主控律师一一加以驳斥。之后,法捕房方面请求公开黄金荣他们搜应宅时所获的证据,那里面赫然有赵秉钧和洪述祖往来的密电码,以及洪述祖指使应桂馨行刺的电报与信件,证据确凿,应桂馨和他所聘请的四位外国律师,至此已无法再作狡辩,于是全案真相大白,应桂馨在会审堂上俯首认罪。他说:

“确是因为袁世凯畏惧宋教仁北上出席国会,深恐对他有所不利,所以由国务总理赵秉钧,授命洪述祖指使本人,贿买凶手行刺是实。”

4月25日,上海地方法院宣布正式开庭,审理应桂馨、武士英行凶杀人案。就在头一天晚上,拘押在中国监狱的武士英,竟会突如其来的吃红头硫磺火药“自杀”,事后查悉,那些致命的火柴头,是有人逼他吃下去的。

黄金荣闻知此事,无限懊恨,十分感慨,那么多人花费多少心血所得到的收获,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7月25日,应桂馨公然逃狱。事先,他花了大量的金钱贿买“典狱者”,同时指使他一批手下,里应外合,居然劫狱成功,让他逃了出来。

应桂馨越狱后直接逃往青岛,住在租界里面,隐名埋姓,平时很少露面。

一天,他从北平乘快车回天津,结果被袁世凯的特务发现行踪。当他坐在头等车厢时,忽然从门外闪进来一条大汉,手一扬,砰的一枪,打死了应桂馨。

距离应桂馨之死不到一个月,赵秉钧在天津督军衙门宴客,当场中毒死亡。袁世凯杀死了赵秉钧,还假惺惺地送上块匾,上面写道:“凄怀良佐”。

几个帮凶虽然死了,但真正的元凶袁世凯还窃据着大总统的宝座,继续干祸国秧民的坏事。

孙中山在宋案发生后,对袁世凯的面目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武力讨袁的主张。

二次革命爆发后,陈其美虽然面对着强大的北洋军和军械物资严重短缺等困难,但他在上海依然举起了武力讨袁的旗帜。

1913年7月16日,陈其美担任驻沪讨袁军总司令,并在南市设立司令部。7月18日,宣布上海独立,发布《讨袁宣言》,痛斥国贼袁世凯“残害忠良”,“私借外债、丧失主权”,“破坏共和,掳掠奸淫”等滔天罪恶,宣告“共图讨贼”。

为了发动讨袁战争,陈其美负责成立了陈果夫等领导的奋勇军;命蒋介石潜往龙华运动中曾由他指挥过的旧部第九十三团;组织联络沪军、浙军和调拨滇军至沪;还与沈缦云等筹划经费。

7月22日深夜,陈其美在南市讨袁军总司令部召开前线诸将领军事会议,作临战动员,并宣布进攻计划。

7月23日,陈其美发动了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并同蒋介石等亲临阵地指挥,接着又于7月24日、25日和26日的夜间发动了攻击,之后在沪宁车站、吴淞、宝山等处与袁军发生过几次交战,均先后被击退。

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加上兵力有限,后援无济,8月13日,陈其美所领导的上海讨袁战争最终失败。

当时,陈其美的处境十分艰难。上海的大街小巷遍贴着袁世凯通缉陈其美等革命党人的悬赏布告,但他仍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利用租界进行反袁活动,并同蒋介石冒险奔赴浙江宁波,联络浙军起义。

这时的陈其美避居租界,黄金荣和杜月笙给他提供了一些财物。不久,他第二次东渡日本。

1915年夏末,孙中山召集中华革命党各部长举行会议,决定正式组织中华革命军。陈其美被指派到上海,组建东南军总司令部,在法祖界霞飞路渔阳里5号设总机关部。同时,招蒋介石、杨庶堪、丁仁杰、余祥辉等返沪,具体筹议上海讨袁斗争。

11月10日,陈其美物色中华革命党人王晓峰、王明山刺杀了坐镇江南的袁世凯悍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

袁世凯大为震惊,辍食终日。他决定派出得力杀手,刺杀陈其美。

杀手来到上海,杜月笙很快得到消息,告诉了陈其美。

陈其美“哈哈”大笑,说“让他们来吧,丈夫不怕死,怕死事不成,我等着他们”。

其实,袁世凯在密谋刺杀宋教仁之后,就把陈其美列为在上海的第二个刺杀目标了。他先后三次筹划了刺杀行动。

三刺都督陈其美

1916年4月23日傍晚,春雨霏霏,三辆黄包车来到上海四马路杏花楼门前,从车上下来三个身穿短褂的汉子,大步进门,直上三楼,在临窗一副座头前坐下。

一个中年跑堂快步走上前来,欠身问道:“三位先生,用点什么?”

三人中的那个高个子张口报出了几个菜名后,举目四顾,发觉食客不多,嘴角边掠过一丝笑意,压低了声音对两个同伴说:“等会儿他来了,先别动手,看到老尚发信号再开枪。大总统给这家伙最后一个机会,若他回心转意,今天就不用响枪了。”

这时,头两道菜上来了,三人斟了蛇胆酒慢慢地吃喝起来。高个子的眼睛不时往楼梯口瞟一下,等待目标出现。

“当!当!当……”外滩的海关大钟敲了六下。杏花楼门前来了一辆老式“福莱狄”轿车,停稳后,从里面也下来三个人:为首的那位是个干瘪老头,年近六旬,偻腰曲背,后脑勺拖着条长到腰际的辫子;第二个年约40,瘦长个子,一张略显瘦长的脸,戴着眼镜,此人就是名震一时的上海都督陈其美;第三个40多岁,身高体大,四方脸,粗眉大眼,他叫尚晓忠,是暗杀陈其美行动的直接指挥者。

他们也走上三楼,在面朝楼梯口的墙角处座头前坐下。跑堂上前,瘦老头点了许多菜,要了两瓶汾酒。

先前那三人一见这三人,顿时紧张起来,六只眼睛紧紧盯着陈其美。有一个家伙沉不住气,竟把手颤颤抖抖地往怀里伸,隔着衣衫去摸手枪。

其实,陈其美此时根本没想到他今天来赴的是鸿门宴,刀爷手近在咫尺,只是和瘦老头以及尚晓忠讲闲话。

瘦老头姓陈,是陈其美的同乡,此次被袁世凯的特使尚晓忠以重金拉拢,特地从家乡经浙江吴兴赶来上海劝陈其美退出政治舞台。

酒过三巡,尚晓忠乘陈其美不留意,告诉他:“袁大总统汇大洋70万元,现在在交通银行,给你出洋游历。大总统让我转告你:此款可以随时提取。”

陈其美笑道:“现在我们党里很穷,供给党里作革命经费很好。”

陈老头连忙重申:“这笔钱是给你出洋用的,不能作其他用。大总统说过,如果你不要这钱,便将这笔款子用来对付你。总之,这款子要用在你陈英士身上。”

陈其美大怒,声色俱厉道:“我干我的事,他听他的便!”

他一番话语把陈老头弄得好不尴尬,愣了一会儿才重新缓和下来,准备起身告辞,行前仍让陈其美再考虑考虑。

今天,陈老头以给陈其美介绍生意朋友为名,把他请到这里,听他的回音。尚晓忠决定,如果陈其美不识抬举,执迷不悟,那就发信号让刺客下手。

当下,陈其美哈哈大笑,“我陈其美向来一锤定音,这么一桩小事难道还要三番五次的声明?”

“唉——”陈老头叹了口气,给陈其美斟酒说:“英士,这汾酒气味芬芳,入口回味生津,余香无限,再干一杯吧。”

“好!”陈其美举杯,仰脖一饮而尽。

尚晓忠见劝降无望,遂起杀心,眼睛迅速往刺客那里一扫,咳嗽一声。高个子见雇主发出信号,手指往桌上一叩:“准备行动!”

就在这时,楼梯上传来一阵脚步声,上来五个穿海军军官服的年轻人。为首的那位一见陈其美,就惊喜地叫道:“陈先生,您也在这里啊!”

陈其美定睛一看,笑吟吟道:“哈,原来是你们几个啊!怎么,闲着没事来喝酒?”

这五人是海军“应瑞”舰的下级军官,都是国民党党员,又是青帮成员。陈其美既是国民党,也是青帮头领,是他们敬重的上司。

这几个人马上走过来,向陈其美行礼致意。陈其美性格豪爽,手面阔绰,当下挥手叫来跑堂,让给五位客人上一桌酒菜,由他最后一起结帐。

那高个子刺客姓盛名单,原本已准备下手,这时连忙用眼色止住两个副手。因为他发现,这五个军官腰里都佩着手枪,倘若现在动手,这五人一定会一起护卫陈其美,自己是必遭惨败,甚至会丢了性命。他们是流落江湖的散兵游勇,并不是袁世凯的部属,受尚晓忠重金雇用,那钱眼下只到手一半,这会儿把小命玩掉了,还有一半就拿不到了。因此,盛单决定罢手。

尚晓忠才不管刺客死活呢,他要的是陈其美的性命。当然,他也估计到军官们会拔枪相助,但他们决不会知道这鸿门宴就是他摆的!他见发了信号不见反应,又发了一次信号,但刺客们还是无动于衷。

尚晓忠火了,站起来,嘴上叼支香烟,假装借火,走到盛单面前,狠狠瞪了一眼,点了香烟,扔下火柴返回座位。

尚晓忠跟盛单说好刺杀陈其美,事成后可得3000块大洋,事前先预付一半。盛单也想尽快行动,尽快拿到另一半赏金,但今日情况确实不能轻易下手,他见尚晓忠执意要他下手心里不由得火了,暗地里在骂:“他妈的!咱们三个的命总共才值1500哪!对不起,老子不干了,大不了把钱退还就得了。”

想着,他站起来,朝两个副手一眨眼睛:“我们走吧!”

三人大摇大摆走过尚晓忠这一桌,腾腾腾地下楼而去。尚晓忠目睹此状,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掉。

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由于偶然因素而流产了,而陈其美此时还蒙在鼓里。

次日,尚晓忠找到盛单,让他再次寻机会下手。

盛单一口答应。不过,时隔一夜,他增加了两项条件:第一,陈其美乃赫赫有名的辛亥革命风云人物、沪军都督,一条命不止3000大洋,要求把赏金提高到6000元,活动经费除外。第二,陈其美行踪诡秘,手下又有青帮门徒和昔日旧部,身边还有保镖,一时恐怕不便立即下手,要求不限时日,伺机行事。

“这个……”尚晓忠手抚下巴,面有难色,“这个,第一个条件嘛尚可考虑,我尚某人向来讲义气,朋友既然提出增加价钱,想必是手头拮据,我可以增加些数目,哪怕让我自己掏腰包都干。第二项嘛,就难啦,上面可是限了时间的……”他把话打住,因为不能透露后台是袁世凯,也不能说自己在大总统前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之内如不杀掉陈其美,就送上自己的脑袋。

盛单听了则冷冷地扔出一句:“老尚,那可别怪咱哥儿们不仗义,我只好把定金还给您了。只是,上海滩肯向陈其美下手的角儿恐怕一时还找不到哩!”

尚晓忠想了一想,转而笑吟吟地说:“这样吧,定金你们先拿着,你再考虑考虑。这两天我要去外地跑一趟,回来再谈,如何?”他清楚上海滩敢于刺陈其美的人确实不好找,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想另找杀手,实在找不到再来同盛单谈,所以没有把门封死。

此时,尚晓忠忽地想到是否可以找个洋杀手来试试,因为当时上海滩上虽有一些外国瘪三在上海发迹,但大多数洋瘪三在上海混得并不好,为了金钱,他们什么罪恶勾当都愿干。尚晓忠熟谙这些情况,遂决定雇个洋瘪三当杀手。

尚晓忠在公共租界一家名叫“非洲野人之家”的酒吧里结识了一个名叫勃罗特的法国人。此人30多岁,身体高大,金发碧眼,头颈粗似牛脖,雄赳赳地往那里一站,一看就知道是打手一类的角色。他冷眼观察,见勃罗特身穿肮脏不堪的旧西装,皮鞋头上补了一块,叫一杯廉价的啤酒喝半天,一双深陷在眼窝的眼睛色迷迷地在歌女和女客身上转。

尚晓忠主动和勃罗特搭讪起来,替他要了威士忌和西菜,又把整包香烟递给他。

勃罗特在上海已混了四年,结结巴巴地能说几句中国话,几杯酒下肚,尚晓忠已经大致摸清了他的情况:他是法国退役军人,曾在巴黎一家赌场当保镖,后来因见钱眼红,抢了一个赌客的钱袋而被捕入狱,判刑5年。由于不堪忍受监狱生活,打伤了看守,越狱潜逃来到上海。

在上海,勃罗特先是跟人合伙做生意,开始还不错,但后来人家知道他的底牌,怕惹出事来,便把他撇下了,目前他基本上靠别人的恩赐过日子。

尚晓忠了解了勃罗特的底细,暗忖这倒是一块合适的料:穷瘪三,当过兵,会打枪,并且有做案经验,看他的眼神,肯定敢杀人。他试着跟对方谈交易,勃罗特倒爽快,一口答应,索价也不高,只要1200元,要求付黄金,说是便于藏匿。

双方谈得很融洽,最后商定第二天晚上在外滩碰头给枪,并先付一半赏金作为定金。三天之内,勃罗特干掉陈其美以后,再付另一半赏金。

尚晓忠恐怕这个洋流氓耍滑头,拿了钱就逃之夭夭,于是在临分手时特地发出警告:“勃罗特先生,我可是代表官方来跟你谈这个交易的,你若想耍手段骗了钱逃掉,那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只要打个招呼,上海的水陆通道马上封得严严实实,你插上翅膀也休想飞出去!”

勃罗特双手一摊,耸耸肩膀:“哦,先生把我当什么人了?法兰西人说话算数!”

“那好,一言为定!”

谁知第二天晚上,勃罗特收下折合600元的金条以后,从尚晓忠手里接过左轮手枪,突然把枪口对准尚晓忠问:“先生,你想试试它的性能吗?”

尚晓忠心头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

勃罗特微晃手枪,不无得意地说:“如果你不乖乖跳下黄浦江,那我就要试试这把手枪的杀伤力了!”

“好啊!你这洋瘪三!你想谋财害命?”尚晓忠转脸四顾,夜深人静,附近一个人影都不见,心里不禁有些发怵。

勃罗特冷笑:“我本来想谋财不害命,幸亏你昨晚临分手时给了我一番忠告,为了能安心地使用这笔款子,只好封住你的口……”

尚晓忠是武将出身,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他趁勃罗特得意之际猛地飞起一脚,踢中勃罗特持枪的手腕,手枪在飞出去的同时,“砰”的朝天射出一颗子弹,尚晓忠腾身上前,一拳击向勃罗特的头部,被他闪过了,又一拳上去,击中下巴,勃罗特仰面倒地。

勃罗特跌得快爬得也快,一跃而起,施出西洋拳击解数反攻。

两条大汉在朦胧月色中,一来一往,展开了生死格斗。正当他们打得正酣时,耳畔冷不防进响了一声炸雷:“都不准动!”

“啊!”勃罗特一惊,胸口挨了一拳,跌倒在地。

“住手!”

尚晓忠一看,来人是一个高个子英国青年警官,手里握着一支手枪,大声喝道:“听着,你们两个跟我去巡捕房走一趟!”

一副白铜手铐套到了尚晓忠、勃罗特的手上,他们无可奈何地被铐在一起,垂头丧气地往大马路巡捕房走去。

尚晓忠、勃罗特被带到巡捕房,分开关押在临时留置室。

青年警官先讯问了勃罗特。

勃罗特对警官照实招认,只是到最后为减轻罪责,他否认自己准备杀人,而说是尚晓忠逼他立刻下手,他一时没答应,双方争执起来,尚晓忠拔枪威胁,结果就打起来了。

警官听了也不说什么,让勃罗特在拘留证上签了名,把他关了起来。

同类推荐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我创办了共识网

    我创办了共识网

    本书共分为:人生这锅窝窝头、一路驼铃声、智慧的和聪明的、头顶有光环的人若干辑。主要是作者对家乡、亲人、朋友以及儿时的回忆和怀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等。随着岁月的消逝,这些生命的体验与感悟酝酿出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典之作。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热门推荐
  • 炮灰崛起

    炮灰崛起

    天生炮灰的命,不死小强的路。本书原身为《炮灰传说》,为参加“2016星创奖之二次元”征文重新整理。
  • 校花的近身杀手

    校花的近身杀手

    身怀绝世武功,叶天会透视,会医术,纵横都市,一路嚣张
  • 人间优游

    人间优游

    作者在水边长大,对水,便有一种无限的深情。《人间优游》的文字是随手而得,或是夜深涉江而过,或是偶遇明月,自富阳至桐庐等等旅程,最终都可溯源到作者对水的眷念,对乡土的眷念。故乡的食物与味道让作者可以在汉字的排列间重回故乡。全书收录了【觅我游踪】,【走近湘西】,【支教日记】以及【水边散墨】四部分内容。
  • 猪八戒大话西游

    猪八戒大话西游

    小品,笑话,搞笑锦集……严丝合缝的串联成一部西游小说;范伟,星爷化身八戒,陪你一起爆笑取经路上的那些事儿………
  • 丹绝

    丹绝

    别人以火炼丹以气养丹而苏牧却以身蕴丹以丹养身,无业游民苏牧偶得神秘药典受天道排斥降下雷劫,躯体灰飞烟灭,幸得药典护住灵魂附身修真界灵药重生,且看平凡之人如何用药典中独特的丹法去追寻长生大道成就一代丹绝。
  • 一世综漫

    一世综漫

    虽为凡人,却有逆天之心,于是上天给了他一次机会,去个个世界,逆一次天,这是本人第一次写请笑纳。
  • 莫名其妙的西游

    莫名其妙的西游

    “嘿,族长你个死变态!还看,还有那边的两个火箭队,你们够了。”站在门口的少年捂脸假如你路遇河神,你想丢些什么?发色决定战斗力?老实交代,你们和七龙珠什么关系!浩瀚宇宙中,无边的飞船尽数全灭,只是因为某人一言。总有一天我会和我的伙伴们站在世界之巅高声宣布:“我不会轻易狗带!”“什么,女主是唐僧……”
  • 聆寒望夏

    聆寒望夏

    80后的真实成长,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一代人,青春的最后阵痛。历史改革进程中独特的年代,造就了这个时代的人具有的独特文化属性,都已将成过眼云烟。
  • 剑尊传说

    剑尊传说

    “我若能登天成就尊位,何愁与她尘世伴依到老?”“我想成为剑道强者,但并不是为了荣耀。”“纵使你昔日无敌,现在我也不惧你。”没有千言万语,只这三句话,便奠定了古辰在这个时代留下的一段不朽的传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此书过了签约后,日常两更,请大家多多收藏谢谢!除非紧急事,保证不断更!)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斯国的一座小城里,住着一对同胞兄弟。哥哥叫卡西木,弟弟叫阿里巴巴。父亲去世时没留下多少财产,两人生活非常拮据。每当富人的马车从门前经过,看着他们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样子,兄弟俩就会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同时感叹自己命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