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900000044

第44章 政见与主张(10)

民国虽已底定,然百事不能满意,缘凡事破坏易而建设难,即守成亦不易易,即政府虽立而邦基未巩,尚不能高枕无忧;况目下大局岌岌,除三五报纸外,无一人顾问其事。如此次政府奖赏功位勋章,皆属不应为而为,而窥其用意,仅求表面。今中华民国政策,无非除旧更新,前年革命起义,仿佛推倒一问腐败房屋,此后之事岂不更难?然房屋拆而重修,责在工人,而政治改革,则责在国民也。

前岁九月至今忽焉岁半,其于财政外交国民生计丝毫未有端倪,凡为国民,能不赧然?总之,政策不良,国民以建设政府为入手,建设政府全藉政党才识。若其他政党有建树之能力,则本党乐观成局,倘或放弃,则本党当尽力图维,此皆吾国民党员所应共负。试问国民党党员不救国民,国民尚有噍类乎?愿天下同志同胞时时存责任心也。

国民党宁支部欢迎会演说辞

(一九一三年三月九日)本文录自1913年3月11日《民立报》之《苦口婆心医国手》。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民国建设以来,已有二载。其进步与否,改良与否,以良心上判断,必曰:不然。当革命之时,我同盟会诸同志所竭尽心力,为国家破坏者,希望建设之改良也。今建设如是,其责不在政府而在国民,我同盟会所改组之国民党,尤为抱极重要之责任,盖断无破坏之后即放任而不过问之理。现在政府之内政、外交,果能如民意乎?果能较之前清有进步乎?吾愿为诸君决断曰:不如民意之政府,退步之政府。

今次在浙江杭州晤前教育总长范源濂君,范云,蒙事问题尚未解决,政府每日会议,所有磋商蒙事者,云“与俄开议乎?与俄不开议乎?”二语。夫俄蒙协约,万无听其迁延之理,尚何开议不开议之足云。由此可见,政府迄今并未尝与俄一开谈判也,各报所载,皆粉饰语耳。如此政府,是善食乎?余敢断言,中华民国之基础,极为动摇,皆现之恶政府所造成者也。今试述蒙事之历史。

当民国未统一时,革命纷乱,各国皆无举动。盖庚子前各强皆主分割,庚子后各强皆主保全,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领土保全之主义,此外交方针,各强靡不一致,此证之英日同盟,日美公文,日俄、日法、英俄等协约可明者也。故民国扰攘间,各强并无举动。时吾在北京,见四国银行团代表伊等极愿贷款与中国,且已垫款数百万镑,其条件亦极轻,不意三月间即有北京兵变之事,四国团即致函取消前条件另议。自后,内阁常倾覆,兵变迭起,而外人遂生觊觎之心矣。五月间,俄人致公文外交部,谓库伦独立,有害俄国生命财产,请与贵国合力,取销独立,惟加有此后贵国不设官、不殖民、不增兵三条件。讵外交部置之不答,俄使催之若干次,始终不理。迄十月问,而《俄蒙协约》告成。时日本桂太郎在满洲见俄外相,即关此事之协商。自后,英之于西藏亦发生干涉事件。现袁总统方以与英使朱尔典有私交,欲解决之,此万无效也。盖蒙事为藏事之先决问题,蒙事解决,则藏事将随之解决。若当俄人致公文于外交部时,即与之磋商,必不致协约发现也。此后之外交,宜以机会均等为机括而加以诚意,庶可生好结果。

内政方面尤不堪问,前清之道府制,竟然发现。至财政问题,关于民国基础,当去岁原议为一万万镑,合六万万两,以一万万两支持临时政府及善后诸费,余五万万两充作改良币制,整理交通,扩充中央银行,处理盐政,皆属于生利之事业。及内阁两次改组后而忽变为二千五百万镑,合二万万五千万两,主其议者,盖纯以为行政经费者;其条件尤为酷虐:一、盐政当用外人管理;二、公债当用外人管理,到期不还,盐政即归外人经营,如海关例。盐务为外债之唯一担保品,今欲订为外人管理,则不能再作他项抵押,将来之借款,更陷困难,且用途尽为不生利之事业。幸而未成,万一竟至成立,则国家之根本财政全为所破坏矣。

现正式国会将成立,所纷争之最要点为总统问题、宪法问题、地方问题。总统当为不负责任,由国务院负责,内阁制之精神,实为共和国之良好制也。国务院宜以完全政党组织之,混合、超然诸内阁之弊,既已发露,毋庸赘述。宪法问题,当然属于国会自订,毋庸纷扰。地方问题,则分其权之种类,而为中央、地方之区别,如外交、军政、司法、国家财政、国家产业及工程,自为中央集权,若教育、路政、卫生、地方之财政、工程、产业等,自属于地方分权,若警政等,自属于国家委任地方之权。凡此大纲既定,地方问题自迎刃而解。惟道府制,即观察使等官制,实为最腐败官制,万不能听其存在。

现在国家全体及国民自身,皆有一牢不可破之政见,曰“维持现状”。此语可谓糊涂不通已极。譬如一病人,已将危急,医者不进以疗病药,而仅以停留现在病状之药,可谓医生之责任已尽乎?且维持现状说兴,而前清之腐败官制,荒谬人物,皆一一出现,故维持现状不啻停止血脉之谓。吾人宜力促政府改良进步,方为正当之政见也。余如各项实业、交通、农林诸要政,不遑枚举。现时间已有五时,仅举一愚之言,贡诸同志。

驳某当局者

(一九一三年三月十二日)本文原载1913年3月12日《民立报》,题为《宋教仁君之时事谈——驳某当局者》。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某当局者谓各国保全政策,实各国互立协约,暗定界线,以免冲突,名为保全,实图侵略云云。此意何人不知之?余亦未尝谓保全为可恃,不过谓各国中实因种种关系,不能遽行侵略,故暂以保全为言,所以防一国之先下手。今吾国正宜利用此机,以修内政,且宜维持之,使多得一日,即多得一日之利,不可将此局自行破坏也。若俄蒙事,则实吾国不能维持此局,使俄人先下手之动机也。

某当局谓库约远在前清辛亥之夏,独立在冬季,宋于去年七八月进言,且仅及险象,并无办法云云。其言亦可笑。余并未尝言库约非前清辛亥夏事,亦未言独立非冬季事。余于去年之秋,只见日本桂太郎将赴俄国,余即往见赵智庵,谓恐有第三次《日俄协约》发生,其约必将以瓜分内外蒙古为目的,宜即时与日本提携,开诚相与,除去日人向来对袁总统之恶感,以免其与俄合,即库事或易解决。未久,余又见袁总统,言及外交事,余亦以此为言,并谓宜速解决库事,即俄人代要求之三款,可让步者,亦宜忍痛让之,否则将来即欲忍痛让步,以求解决,亦恐求之不得。袁总统时深然余言,其后并未见有何布置。日俄果有密约,俄人所代要求三款,且进而为攫库伦为其保护国之《俄库协约》,则实外交当局者因循苟且之咎也。

某当局谓库事实误于国民党,唐、孙、黄等皆以俄人方狡,俯就非计为言,一年来外交悉系该党员主持云云,实为诬陷之词。当唐内阁时代,余与少川屡言须速解决库事,其时以外交总长陆子兴未到任,故拟待其到后为之。及陆到,而唐内阁倒,尔后国民党皆未尝与于政府事。孙、黄等至北京,亦未尝言及库事当如何办法,询之袁总统当自知之。其馀国民党除余一人建言二次袁总统、赵智庵外,亦未尝有一人陈外交上之策略也。某当局者谓外交悉吾党主持,岂非诬陷我国民党耶?

某当局者谓唐绍仪于三月十三日任总理,而京津三月二日、三日兵变,宋乃谓唐之当国先于兵变,故六国要求乃酷云云。某当局亦未知当日实情。当余等偕唐君北上,乃在兵变之先。余等见项城时,唐君即以借款为言,谓已得四国银行团之允许,惟日俄二国加入事,尚待磋商。余当时曾力赞日俄加入。可见当时已有头绪。其后兵变既过,银行团乃忽持异议,唐君乃与比国商借,其后唐君至南京就总理任,乃在比款发生之后,某当局岂不知之耶?

某当局又谓统一后,南京要求三千万,嗣减至千万,其后比款七百万用途暗昧,故致银行团条件严酷云云,亦诬陷之词。当日要求款项,皆南京实在必须之款,未尝总共要求三千万或一千万,其后比款七百万亦非尽归南京支用。其南京所用者,皆有报销可稽,询之财政部档案可知,银行团亦未尝有比款用途暗昧之说帖。余当时在政府,每次说帖皆亲见之,未尝见有此说帖也。某当局又谓银行团所提条件,已经磋商,稍就范围,而国民党忽主张国民捐,议遂中止,及国民捐不成,要挟更甚,亦颇失实。银行团所提条件,初甚严酷,后乃渐渐减轻,遂乃有今日之顾问制度,何尝与国民捐有关系?当日交涉中止,乃因政府更换,又岂可归咎于国民捐乎?

某当局又谓余因争总理未遂,故发此怨愤无稽之言,亦可发噱。余始对于第一次内阁更换时,主张蔡君元培,二次主张黄君克强及赵君智庵,实未有自为之心。非不为也,实因余之资望能力皆不及诸人也。今世人往往有可怪之心理,谓人欲为总统或总理或国务员,即目为有野心,咸非笑之,岂知国家既为民国,则国民自应负责任,有人欲进而为国服务,负责任,乃反以争权利目之,视民国之职务与君主时代官爵相等,致令人人有推让之虚文,视国事如不相关,岂非无识之甚乎?袁总统欲为正式总统,然余最佩服,盖今日政府中有为国服务之责任心者惟一袁,吾人惟论其有此本事与否,不当论其不宜有此心。

其既为之,则只宜责备其为好总统而已。人之欲为总理、国务员者,亦当待以如是,方为合于民国时代之常轨。乃若妄以此语诬人,视为攻击好材料,则更不值一噱矣。至于正式政府之总理,应由国会推出,余更希望黄、唐二公之当选,其理由甚多,不具述。总之,余当日演说,皆平心论事,某当局者语多失实,余虽未见其全文,盖实有意闹党见者之所为也。

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分划之大政见

(一九一三年三月十二日)本文原载1913年3月23日《民立报》,署名教仁。徐血儿于文前加按语云:“此篇为宋先生在尚贤堂演说,对于分划中央行政、地方行政之大政见。演说前一日,由先生亲笔草就大纲。记者在侧,特向先生取得原稿,未即发表,而先生忽遭奸徒毒手逝世。兹特捡出原稿,刊登报端,以见先生大政见之一斑焉。”

一、中央与地方之区别

中央者,即中央政府,一国行政之最高机关也。地方者,即一区域内之行政主体,在中央政府之下而处理政务者也。地方行政主体,又因其成立不同,可分为二:一地方自治行政之主体,即地方官由中央委任者;一地方官治行政之主体,即地方自治团体,由地方人民公共组织之者。

地方自治团体,与联邦国之各邦不同。盖联邦国之各邦,虽属于中央之下,然中央政府实由各邦组成之,各邦则不由中央组织,国家主权实操于各邦,各邦同时并有其自主权。地方自治团体反是,其组织及成立全操之中央政府,地方惟有自治权而止,故两者性质不同也。

地方自治团体与其他公共团体不同。盖商会、农会、水利组合、自治会等,虽与地方自治团体同为公共团体,然地方自治团体以地域为要素之一,他团体则不以地域为要素,大抵或以职业或以人或以事相互关系而成者,故两者性质不同也。地方所以同时设地方官与地方自治团体者,盖一国行政,中央必不能无巨细皆直接处理之,不得不有分理之机关。然此分理之机关,苟不悉以属中央指挥,则与地方民意或不合,苟悉以由民意组织,则又与中央政策或难同,故同时设此二制,以必不可不与中央政策相同之事归之地方官,又以必不可不与民意相合之事归之地方自治团体也。

二、中国宜采之制度

中国地土广大,不能不分为数多之地方区域明矣。历代以来,皆无不然。前清分为各省府州厅县,亦系承前代遗意。惟以在今日之状况论之,区域似稍广阔,等级亦颇嫌复杂。民国建设以来,已取其府州厅制废之,只有二级制,实为得宜。惟区域犹未缩小,道制又将复设,官治自治,犹未划分,实为憾事。鄙意谓中国今日宜缩小省域,实行二级制,省下即直承以县,省县皆设地方官,掌官制行政,并同时设为自治团体,置议会、参议会,掌自治行政。县之外,大都市设府,当外国之市,直接于省。县之下设镇乡,即直接于县,皆为纯然之自治团体。此其大较也。至于地方官,则以中央任命为宜,惟目下情形,恐不能实行,当暂用民选也。

三、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之区别

一国政务,何者宜归中央,何者宜归地方,须以其政务之性质与施行便宜为标准。大抵对外的行政,多归之中央;对内的行政,多归之地方;消极的维持安宁之行政,多归之中央;积极的增进幸福之行政,多归之地方。至其审择分配,则尤当视其国内之情状而定之也。

行政之权,中央多且大者,谓之中央集权;地方官治多且大者,谓之地方分权;地方分权,或重在官治,或重在自治,本非所关,惟今日一般所谓地方分权者,大抵专指地方官治行政权之多且大者而言)。

吾人谓今日之中国,中央集权制固不宜,偏重地方官治之地方分权制亦不宜,谓宜折衷,以对外的消极的各政务归之中央,以对内的积极的各政务归之地方。其地方制中,则尤注重于地方自治一途,使人民直接参与施政,以重民权,如是庶合轻重适当之道也。

四、中国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分划之条目

既如上述,则中国中央地方之行政之条目,可以划分矣。

(甲)中央行政。中央行政宜为统括的,兹只列举其重要者,其余除归之地方自治者外,一切中央皆有权施行之,且得委任于地方官,作为地方官治行政也。中央重要行政,中央皆如有立法权。其条目:

一外交;

一军政;

一国家财政;

一司法行政;

一重要产业行政(矿政、渔政、路政、拓植行政);

一国际商政(如通商、航海、移民行政);

一国营实业;

一国营交通业;

一国营工程;

一国立学校。

(乙)地方行政,分二种。

(一)地方官治行政。中央以法律、命令委任于地方官施行之,省县皆同。其条目:

一民政(警察、卫生、宗教、礼俗、户口、田土行政);

一产业行政(除归中央行政者外);

一教育行政。

(二)地方自治行政。各级地方自治团体大抵相同,皆有立法权,并自施行之。其条目:

一地方财政(但募债须由中央认可);

一地方实业;

一地方交通业;

一地方工程;

一地方学校;

一地方慈善公益事业。

再,中央行政与地方官治行政,其经费皆宜由国家税支付,地方自治行政,其经费则宜由地方税支付。此原则也。

以上所列,果能见诸实行,则条理既明,系统亦定,一切行政,自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运用自如;复得强有力之政党内阁主持于上,决定国是,极力进行,结好邻国,以维持和平之现状,整理军政、财政,改良币制,开设有力中央银行,兴起实业,奖励输出,振兴国民教育,开发交通事业,不五年间,当有可观,十年以后,则国基确定,富强可期,东亚天地,永保和平,世界全体亦受利不浅矣。是在吾国民之自觉之而自为之耳。

在尚贤堂的演说

(一九一三年三月十三日)载1913年8月15日《申报》,题《宋钝初之议论》。据《申报》报道,3月13日下午在法租界尚贤堂开第二次宪法研究会,宋教仁应邀作了演说。演说前一天,宋教仁曾撰写演说提纲,后来由徐血儿发表在《民立报》上。本文为迟云飞所辑,收入本书时删去文中“宋君言”、“又言”、“宋君又谓”等语。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 南唐后主李煜传

    南唐后主李煜传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热门推荐
  • 空之起源

    空之起源

    英武纪元,万族同辉。这是一部无聊打发时间的小说。
  • 醒墓者之床上有鬼

    醒墓者之床上有鬼

    你,你倒地想怎样?”女孩子被吓的瑟瑟发抖,惊慌着问。“呵呵,还能怎样?”男鬼坏坏的笑了笑,然后抬起胳膊,数着手指,恬不知耻的说:“就是想让你白天陪睡,晚上陪睡,活着陪睡,死了还陪睡,如此简单而已!”女孩子一听,脸色羞红,完全崩溃,这自己招谁惹谁了,竟然弄回一个如此恬不知耻的色鬼来?
  • 重生现代之我的修仙刁蛮妻

    重生现代之我的修仙刁蛮妻

    前世的她被歹徒刺杀身亡,重生的她回到了7岁的那年,在山谷之行中意外得到一个空间手镯从此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修仙,经商,种地,玩转现代。上辈子的男友一同穿行现代,延续上辈子未完的情缘,另有还有众多土豪美男的相助,面对众多强大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戏耍敌手,看她如何在过去的年代翻云覆雨,彻底改写上一世的人生……
  • 与你相遇在云端

    与你相遇在云端

    情之始然,月半阑珊,执灯寻觅,漫步云端。
  • 血色瞳

    血色瞳

    看似普通却天赋异禀十八岁少年,经历种种困难,能否逆袭成为壮大家族的领袖。敬请期待。
  • 射手座之专属

    射手座之专属

    诺大的校园,只有他们两个走在了一起,六个人的生活经历,有苦,有乐,有开心,有伤心,有泪,有笑声,他们哭过,却从未离开过……
  • 鲛人的泪

    鲛人的泪

    传说中的鲛人——夕颜来到了人类的世界,却遇上了她的那个真命天子。先前,她只想快点找回遗失的上古神器“满羽”,让海洋恢复平静。而现在。。她只想和慕容凌在一起。。我说,夕颜同学,你真的有考虑过海底小伙伴们的感受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乱世寻觅

    乱世寻觅

    一个人,一把剑,一双痴眼,一段愁与仇。忠义情仇,乱世谁堪有。人生本就在寻觅,哪走由心!
  • 重生公主有毒

    重生公主有毒

    他是麟栩国高高在上的皇帝。她是凤颜国身份显赫的心若公主。他,黑发俊颜,棱角分明。俊逸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毅果敢的心。她,倾国倾城,貌美如花。风情的外表下,埋着一颗复仇的种子。后宫很多女子,都拜倒在他的黄袍下。可是,他似乎处处留情,却又丝毫不轻易动情。她的美貌,凤颜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确实见过她真正面目的人没有几个。究竟是什么样的姿容,引得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为之动容。前世造的孽,要拿此后的生生世世来偿还。他注定要一辈子和她纠缠。前世,他是个玩世不恭的浪子。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留恋花丛,迷途不知归路。豪门世家,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家庭出身的他,想要拥有什么,就能拥有什么。前世,她,清纯可人,骄傲独立。是一个出生于单亲家庭的平凡女子。因为一次偶然,邂逅了他,生命里的一笔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