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6300000005

第5章 静静的绝望(1)

在西藏生活过的人,没有人会忘记西藏。最近这几年我时常走在路上,最初我总是期待遇到一些“故事”,渐渐地,我发现所有的偶遇都是故事,当我看到的越多,我越能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

佛陀在世的2500年前的印度摩揭陀国,女性只是作为附属物存在。佛陀的继母摩诃波阇波提想要成为出家人,佛陀回绝了三次:不!连问都不必问!

佛陀的堂弟阿难尊者问佛陀:“女性是否具有神圣生活并获得解脱的能力?”

佛陀回答:“她们当然具备这样的能力。”

尊者问道:“那么,你为什么阻碍她们出家?”

佛陀说:“好吧,就让她们出家吧。”

于是,佛陀开创了比丘尼制度。这也是佛陀唯一确实改变心意的记录。

密宗传到西藏,有很多女性修行,留下确切的记载却不多。相传有一位女上师,藏名是玛奇克·卓巴夷·加莫,梵文叫希达拉尼。根据经典记载,她活了500年,她是惹琼巴的上师,惹琼巴是米拉日巴的大弟子之一。传说惹琼巴在印度时,有人告知他将会在一周之内死去,他非常惊慌:“我该怎么办?”

有人建议他去见这位女性,因为她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长寿佛修法。

于是,惹琼巴去见她。

她问:“你能不能保持一周的清醒?”

他回答:“能!”

于是,她为他灌顶并传授了修法。

她又问:“你想活多长时间?”

他说:“我想和我的上师米拉日巴活得一样久。”

她说:“好,那你会和你的上师一样活到81岁。”

果然惹琼巴在81岁圆寂了。

其实,活到81岁并不特别神奇,我更好奇的是这位活了500年的女上师,最后是如何圆寂的。

我去山南地区洛扎的色乡,寺院的喇嘛告诉我,米拉日巴是噶举派也就是白教的第二代祖师,他的上师是玛尔巴大译师,山上的卓沃隆寺是玛尔巴大译师建造的,也是噶举派的祖寺,山下的是米拉日巴大师为了赎罪一个人修建的赛卡古托寺。可是在藏学大家王尧先生的著述里,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确实是噶举派的祖师,但他们都是在家人,他们没有出家,更没有建过寺院。

一半是传说,一半是理性,我选择都相信。

我在卓沃隆寺见到了白玛仁波切。他是四川甘孜的活佛,在家乡完成一个闭关修行之后,来到卓沃隆寺朝拜,卓沃隆寺自然早已成为废墟,于是,他发愿重修寺院。

我第一次去卓沃隆寺时,大殿等主体建筑都已经修好了,白玛仁波切刚刚完成了12年的闭关,他带着我们看了寺院,还让我们去了他的“家”。“家”里居然有一位藏族女子,她梳着很多细小的辫子,头顶着绿松石和大块的蜜蜡,她见到有人来了马上出去了,过了一会,她把头探进来看,藏式的布帘子搭在她的肩上,她的眼睛又大又亮。过了一会儿又有两个小男孩跑进来。一个喇嘛说:她是活佛的空行母,小男孩是他们的孩子。

空行母,或者密妃,都是与高僧一同修行或共同生活的女人。

我是第一次知道出家人还能有女人。

第二次再到这个寺院,白玛仁波切又去闭关修行了,两年前见到的略大的小男生,长发垂腰,穿着僧衣坐在大殿里诵经。在寺院外面见到年轻的姑娘白达,我问她从哪里来,她说从拉萨来,可她不是来朝佛的,而是要回娘家,白玛活佛就是她爸。他们一共有11个兄弟姐妹,女人们已经出嫁,男子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出家为僧。

一位时常闭关修行的仁波切,大约50岁的年纪,生有11个孩子。我想说空行母功力很强,可又不知道这么说是否会冒犯他。

拉萨周边有好几个比丘尼寺。拉萨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米穷日寺的尼姑,在山顶上修行;曲桑日追的尼姑,在深山沟里放牧;朗古寺的尼姑,在佛堂里喝酒;唯有仓姑寺的尼姑,既有佛法的修行,又过世俗的生活。

以前贵族和商人会把女儿送到仓姑寺出家,这里不仅条件优裕,风流的故事也时常流传。有一首歌会让人对仓姑寺浮想联翩:“白天念经声不止,夜晚敲门声不断。”

我是看了旺久多吉先生写的他母亲和父亲的故事,才对仓姑寺和尼姑的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旺久多吉先生的母亲以前就是仓姑寺的尼姑,在认识他父亲之前已经还俗,还俗在西藏的准确概念是指僧侣有男女之欢,但不一定要离开寺院。一群仓姑寺的尼姑到一个贵族家里看藏戏,大贵族一眼看了他的母亲,径直抱走,就此还俗。然后又有一个大贵族喜欢她,大贵族的太太提着剪刀追赶,因为她的光头没头发,就扬言要剪掉她的鼻子,她只好躲到了色拉寺边上的帕帮卡寺,就在这里遇到了他父亲。他父亲是德木寺的活佛,为了娶他母亲,甚至坚定地奉还了比丘戒,因为按教规,比丘要娶妻,首先要向自己的上师奉还比丘戒。这位前仓姑寺的尼姑,不仅结婚生子,精通玩麻将,还能用从大贵族夫人那里赢来的钱做生意,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从印度和尼泊尔进口货物,批发给拉萨的零售商,又从西藏带着产品到印度出售。

除了他的父亲,他的母亲还和另外一位仁波切也生了孩子。我看了只觉得神奇,旺久多吉先生也问过晚年的父亲为什么对母亲如此包容,德木活佛说,一是要本着佛教的“无我”的态度,也不是说没有什么是“我”的,包括妻子和儿子;二是他比她大;三是他看出她不是一般的女人,可能是空行母“夏萨康卓”的化身。

可是旺久多吉先生说,他体会到的是父亲对母亲深深的爱。

我去过很多次仓姑寺,自从我看过这个故事,总觉得仓姑寺很不真实,看哪个阿尼啦,都会想到“故事”。现在仓姑寺的阿尼啦们,早晚念经,切白菜做包子,烧奶茶。一半是世俗的商业社会,一半是纯净的精神世界。

因为去的多了,有的尼姑彼此面熟,见面一笑算是打招呼,在人不多的下午,忙碌的阿尼啦闲下来也会打打闹闹,活跃的会一边干活一边高声歌唱。有一次,一个阿尼啦用黑碳给另外一个画上了大胡子,被画的阿尼啦一脸端庄,立刻以手托腮扮作男青年。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灵魂的构造者。身体是圣殿,在大殿里面,用自己的方式崇敬自己的神,即使时常走出大殿,可是她还是有自己的圣殿和敬仰的神。而且,她们已经选择了住在理想中真实的圣殿里,她们正在实践一种现实而刻苦的生活,同时正在学习用心智从这里解救出来,当她们解脱,她们也会对自己充满敬意。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姑娘,一个执意要出家为尼,一个要受父母之命出嫁。出嫁的姑娘成了亲,想要出家的姑娘最终如愿出家,和同样是比丘尼的婶婶一起穿过雪山去朝圣。这个姑娘似乎天生就一张沉静喜悦的面容,忧伤与欢喜,都有度。

这样的面容我在藏区遇到过不少。王挺是一个虔诚的藏传佛教信仰者,虽然时常嘿嘿狂笑,对着从小长大的朋友怒骂时不那么像一个虔诚修行的人。他每年都进藏拍摄,以前还拍一些风光和旅行,后来就只是拍出家人,征得他们的同意,为这些偶遇的人留下影像。他带我去拍过一个年轻的比丘尼,她只有20岁,居然是内蒙古的汉族人,用“居然”也许并不合适,因为从元代开始,萨迦派的八思巴成为帝师,藏传佛教已深为内蒙古地区所接受,我在西安的广仁寺和一位蒙古族的喇嘛聊天,他说寺院里还有几位喇嘛同样是内蒙古人,都能读藏文的经书,轮流去拉萨的哲蚌寺学习过。

这位蒙古的姑娘的藏族名字也叫卓玛,父母就信仰藏传佛教,她的二哥在她之前出家做了喇嘛,而她从小就认定要出家为尼。那时,我在拉萨已经生活了将近3年,之前也经常去,可是我对宗教一直保持着距离,认为超越了热情到达狂热阶段的情感,都需要谨慎。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出家呢?当然,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我确定的发问真诚而谦逊。

她说:“离苦得乐。”

最近,王挺说卓玛正在一个尼姑寺里修行,曾委托她的亲戚告诉他,不再与任何结缘的朋友联络,一心止语学佛。

现在我不想再问她任何问题了,我们毕竟是不同境界的人。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这是庄子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这是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能够纯然快乐,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超越了“我”,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同类推荐
  • 西藏风情

    西藏风情

    1995年,作者在孔繁森事迹的感召下,踊跃报名进藏工作,到聂拉木县委办任主任。本书记录了作者在3年援藏生涯中的所见所感,这是一场精神和感观的盛宴,也也是一次西藏风光和风情之旅。
  •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 万水千山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

    我国地大物博,奇观胜景美不胜数,自古就引得文人政客“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能将这些美景一一游览,实为人生莫大的荣幸与乐趣。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多数人都要借助他人的画笔去欣赏心中的风景。郁达夫说:“江山亦需文人捧。”为此,《悦读季·名家经典:万水千山走遍》特意精选了朱自清、老舍、张抗抗、舒婷等名家的这类作品,但愿这些锦绣华章绘成的画卷能够定格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那些最美的风景,伴你足不出户纵心游览万水千山!
  •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这不是一本随便的旅行书,是一本旅行后的记忆录,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爱下去的人。只为了追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
热门推荐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主角是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势利眼的母亲一见到富家公子宾利和达西前来小镇,便逼不及待安排女儿钓金龟……
  • 域外拾遗

    域外拾遗

    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叙了作者游览和考察英国、挪威、芬兰、美国、巴西以及韩国和日本在各个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猎魂之路

    猎魂之路

    灵魂构成了生命,暗黑大陆上的人类为了研究生命的奥秘,探索挖掘灵魂,却因此获得强大的力量。他们修炼灵魂,被称为魂修。少年尘光救了一名重伤倒地的男子,却没想到对方是猎魂殿之人,招来了杀身之祸。在即将死去的时刻,远古龙魂出现,给予了他强大的力量,他带着仇恨重生,踏上了复仇的征途。
  • 天神下凡之神偷在身边

    天神下凡之神偷在身边

    情缘两世,人海茫茫,只为找到你,与你再次相见,去实现我们的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吴思云,李峰易,一个从未被抓过的女神偷,一个正气凛然的大明星;一个天神,一个人类。神偷vs正气大明星,神与人之间的爱恋,在一次次搞笑,暧昧,误会之下,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降临一个灾难,使他们不得不分开,他们也在相互努力着,只为相见的那一天
  • 那一季飞扬跋扈的青春

    那一季飞扬跋扈的青春

    那些爱过我和伤害过我的人,我并不憎恨你们,因为你们都是我青春存在的意义。不管结局是悲是喜,伤疤是大是小,都是我青春里最珍贵的礼物。我的青春就是要跌汤起伏、飞扬跋扈。
  • 灵剑神王

    灵剑神王

    灵剑大陆强者为王,看废物林峰如何踏上绝世神王。
  • 超神怪传

    超神怪传

    蛮族少年盖云本是一个武学奇才,但因家族纷争遭人毒害,一身修为跌落被逐出家族,后幸得神剑相助得知自己是万古难得一见的体质拥有了超越神灵的力量,从此一飞冲天。热血澎湃的战斗,激情与欲望的交织,盖云追寻着超神之力的由来,慢慢揭开了一个被尘封了无尽岁月的神话传奇。
  •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下一世在遇到你,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你!“对不起,云殇我来晚了”主子你这么欺骗苏星姑娘会不会遭报应那?“闭嘴!本王的追妻之路这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搞笑又有一点点虐情的故事俗话说虐虐更健康嘛~
  • 冷傲公主的复仇和爱情

    冷傲公主的复仇和爱情

    她,五年前尹氏的千金,那个被扫地出门的落魄女孩!如今携带三姐妹回国复仇,是强大的迪亚的领头人,英国,美国,法国皇室最为神秘的公主,人见人怕,兼人见人挂的冷血杀手。她冷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容易受伤的心。她的身份重重,但却掩饰的无人能知,就连圣羽校草韩睿晨也彻查不到一丁点东西。而她却掌握着他所有的一切。。。。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