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初,他的设想一经提出,便引起很多官兵甚至领导的不解,民族分队是突击队仅有的元老,是西部独有的特色,是全军少有的亮点。过去民族分队保家卫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有着光荣的历史。而今解散民族分队,混编混训没有先例可循,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假如采纳了他的建议,会不会引起管理、组训、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连锁反应?一时间,有关民族分队的问题在团里议论的沸沸扬扬。期间,他细致周密的分析了利弊得失,觉得方案切实可行。
扛着大多数官兵反对的巨大压力,他在队长和政委的鼓励支持下,耐心细致和官兵讲清了其中深刻道理,最终解散了民族分队,全面实施混编混训。
训练场上,汉族官兵不服输,分分秒秒锻炼体能,增强身体素质,与民族官兵比高低。文化课上,民族官兵不示弱,加班加点读报识字,学习汉语知识,与汉族官兵争上下。既增进了民汉战友感情,又激发了部队训练热情,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和谐氛围,涌现出克里木、阿依登、夏力哈尔等一大批文武双全的民族官兵。如今,民族战士当上了汉族官兵的班长、教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
这样想着,已经到了深夜一点多钟了。李副队长感叹了一声,躺在了平板床上,渐渐进入了梦乡。
次日上午,旌旗招展,平静的湖面上开始了一天的繁忙。
今天是着潜水服2米轻潜和50米定向潜泳的第一天。已经将潜水服穿戴完毕的队员们整齐的站在岸边,等待的同样穿着潜水服的副队长李健的下潜命令。站在第一排的干部分别是队长王泉森,参谋闫昆和教员尹青松。站在第二排的士官分别是刘文旭、罗辑、郭星星、程浩……看着自己的老战友和队员们整齐的列队,王泉森突然有种敢向昆仑仰天吼的豪气。这一帮身边的战友兄弟,在每一个艰难的时刻都凝聚在一起,在每一个需要翻越的困难面前都勇往直前,在每一个征程的路上都与自己一路同行……“准备下潜!”在1号潜水点上,李健下达了命令。
队长王泉森和实施小组协同训练的第一组队员罗辑、李兴隆细致检查过每一项潜水装具后,开始背起压缩空气瓶,含住呼吸器,戴上面具和脚蹼,做好了下潜前的最后准备。
看着已经准备到位的队长和第一组队员,副队长李健果断挥出了下潜的手势。队长和第一组人员同时从巡逻艇上翻身入湖。
看着2米深处的三个朦朦胧胧的身影,向2号下潜点游去,船上的水上中队中队长张保国似乎找到了为什么这支部队能够战无不胜的原因。
30米,10米,5米……终于,队长王泉森和第一小组成员完成了2米深度的50米潜泳。上岸后,只见队长和队员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似乎遮住了因为潜水而造成的发青嘴唇。
成功的喜悦在每一名队员中间传递。
“让他们两个赶快到艇舱里去暖和一会儿,把咱们新买的暖风机打开。”刚上岸的队长吩咐道。
“你也去暖和暖和一会儿吧。”李健关心的说。
“没事,换上衣服就没事了。下一组不是有你吗,接下来我指挥。”队长王泉森认真的说。
李健看了看队长王泉森发青的嘴唇,知道再说已经没用,只好向自己的小组跟前走去。
有了第一小组的成功示范,其余的队员渐渐的消除了心中的紧张情绪,在副队长李健的一次次下潜手势中,成功完成了各自的训练任务。
下午4点半,队长王泉森看着操场上队员们正在整理上午训练完毕后的潜水器材,心中不禁为另外一件事暗暗着急。
上午的潜水给了自己高原湖泊潜水的最直接的感受,着现有的潜水设备,在2米深的地方,潜行50米,给自己的感觉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发冷的感觉了,如果再进行10米深的潜泳,现在的装备肯定不允许。自己前一段时间让宫亮堂去采购的干式潜水服应该到了吧。想到这,不禁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电话……
坐在去往天河攻关小组驻地的路上,宫亮堂正在想着刚才队长打来的电话。说心里话,从刚才队长的语气来看,轻潜水的底线10米轻潜的攻关应该迫在眉睫,其他深度的轻潜和潜泳应该进行的还算顺利,要不然队长语气中表露的心情也不会是那种急迫中带着些许安慰。想到这,宫亮堂仿佛又回到了去年的迎接达标考核。
为了进一步提高突击队整体的射击成绩,在达标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队长王泉森和政委韩有才等突击队常委一班人,定下了干部手枪射击成绩不得少于45环,战士九五式步枪射击成绩不得少于47环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突击队按照计划相应增加了用弹量。此时,装备弹药库里的弹药却与计划用弹相差甚远,为了不影响计划实施,当时,队长王泉森也是下了类似的死命令。现在想想,当时自己心中真有撂挑子不干的想法。但想到队长因为熬夜而通红的双眼,只好硬着头皮去边疆部队求爷爷告奶奶的借来了五十万发救急弹。
想到这,宫亮堂现在还在庆幸当时的做法。就因为有了充足的弹药保障,当年的实弹考核干部战士全部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而且战士张亚柏还因为打出了五发弹五十环的好成绩,得到了战区首长的高度表扬,并立了三等功。使实弹射击成了那次达标考核的一个亮点。
这次的攻关,比达标考核更加具有挑战性。因为是第一次,因为是新地域,对装备的要求更高、更急。想到这,宫亮堂不禁命令两个司机轮流驾驶,连夜往攻关驻训点赶去。
第二天的清晨,宫亮堂终于看到了飘在攻关小组操场前的红旗。
听到猛士车的隆隆声,队长王泉森顾不得拉上特种迷彩的拉链,便冲了出去。看着突击队花数万元购进的干式潜水衣整齐的摆放在猛士车里,看到宫亮堂熬得通红的双眼,队长王泉森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郑重的握紧了宫亮堂的双手。
“通讯员,把中队长送的好吃的拿到炊事班去。给处长洗尘。”王泉森随即命令到。
“队长,还是先测试装备吧。”
“这个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现在首要的问题是你的肚子。”王泉森开玩笑的说。
蓝色的湖面上,副队长李健正在紧张的指挥队员进行新式潜水服的测试。
“2米,温度正常。”
“4米,温度正常。”
“8米,温度低于正常范围1摄氏度。”
“10米,温度低于正常范围1.8摄氏度。”
肖宏正在一次次的报读着干式潜水服在各个深度上3分钟内的最低温度。
负责水上指挥的副队长李健这时候想起了前几天潜水专家的讲课中的几句话,明白了在高原高寒地区潜水装备技术性能下降的现实。
怎么办?又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攻关小组的面前,摆在了队长王泉森的面前。
“穿着干式潜水服进行由浅入深的适应性潜水,逐渐增强人员的抗寒能力,密切收集相关人员的生理数据,做好数据分析。为以后的潜水储备数据资料。另外,这一阶段的潜水,我全程参加。”王泉森在研究会上说道。
又是一个艳阳天。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攻关小组终于开始了向轻潜水的底线冲击。
负责总指挥的王泉森和李健镇定而有序的指挥着队员们做着各项准备,下午十四时二十五分,王泉森和刘文旭成为潜入水中的第一小组,随着他们的身影慢慢的在湖水中模糊,随着呼出的气泡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水面的渐渐平静,岸上的队员开始了紧张而又焦急的等待。李健静静的看着水面,等着刘文旭从十米深处传回拉绳子的声音。
突然,绳子动了,一下,两下,三下。
水面上的人欢腾了,因为这表示他们已经到达了10米的深度。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水中的身影渐渐清晰,从水底飘上来的气泡越来越明显。呼,刘文旭第一个,王泉森第二个露出了水面,举起了代表成功的手势。李健紧张的心情终于在这个手势中放松了下来。
王泉森感觉头有点晕,身体冷的厉害。但他还是努力露出了笑容,站在了队伍的面前,接受了大家对他的祝贺。
“让刘文旭到里面去暖和一会。”王泉森首先命令道。
“同志们,我看这的水还是有点浅啊。”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把大家给逗乐了。
“但是,敌人是凶残的,我们需要量力而行。如果水下出现什么险情,必须按照规定的信号拉动绳子。听清楚了没有?”王泉森严肃的说。
“清楚!”
训练继续进行。当太阳走到下午五点半的时候,第一次的10米轻潜水攻关试验终于圆满结束。王泉森看着大家因为成功而变得兴奋的笑容。心底松了口气。但是他知道,高原的轻潜水对装备的要求真是太特殊了,这一点对于以后的训练应该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来抓了。
大家正在为最后的4米深度、200米距离定向潜泳作准备的时候,队长王泉森却作出了全面检修设备的命令。
“试验进行的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开始检修装备了呢?”
“就是,昨天的试验进行的很好啊。”
原因还得从队长王泉森作为第一组下潜的那段时间说起。令队员们想不到的是,在那短短的2分钟时间里,王泉森和刘文旭在水底经历了惊险的一幕。当他们下潜至8米深处的时候,王泉森的供气调节器突然出现了问题,出气变得明显不顺畅,是继续下潜,还是浮上水面?如果浮上水面,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队员心理,更容易使大家变得紧张。如果继续下潜,就必须和刘文旭共用一个气罐。
继续下潜!王泉森果断的作出了决定。他向刘文旭做了装备出故障需要公用气罐的手势。两个人继续下潜,每隔30秒便轮流使用气罐呼吸一次。每下潜一米都要鼓一鼓耳膜。最终完成了第一次的下潜任务。
检修工作进行的全面而细致,王泉森对检修过的每一个气瓶,每一个气瓶阀,每一个测压表活门,每一个橡胶咬嘴……都要仔细核查一遍。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试验,在水中的时间更长,出现风险的几率更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成功总是在做了充分准备的人面前显现,荣誉永远垂青于有勇气、有豪气的群体。当罗吉从200米终点露出胜利笑容的时刻,也就标志着高原高寒轻潜水攻关试验的圆满成功。战区各级首长亲自来到了潜水点看望了攻关小组全体成员,并为参加试验的队员颁发了绶带。他们对攻关小组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高度的赞扬。
看着队员们和首长的合影,看着队员们脸上那喜悦的笑容,王泉森终于感到了些许欣慰。
《天河潜水成功》
天河水中二蛟龙
一咸一淡界线争
雪山倒影多神秘
群鱼无鳞肉鲜美
温低压高碧海天
天狼潜行蓄独啸
亲临一线大将军
倍受鼓舞换日月
“入水的战舰总是要向前方的目标驶进,勇于攀登的人总是将目光瞄向下一个高峰。攻克这个堡垒,该为下一个目标做做打算了。”静静的深夜,躺在床上的王泉森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七)
莽莽昆仑永远都显得那么高洁与神圣,天空永远是那么高远,山体永远是那么挺拔,这里有蜿蜒曲折的高原公路,这里有山高路险的高山达坂,这里有宁静而美丽的高原湖泊,这里有孤独而坚强的界碑,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简陋而干净的营房,这里有精神而干练的哨卡,这里有守护这片土地的军人……
王队长带领官兵进入了高原地域之后,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忍耐着早穿棉袄、午穿衫的巨大温差折磨,重点在4000米高海拔进行数据测算,卫生队先期进行了身体高原适应数据测算后,装备处随之跟进进行了细致的装备适应能力测算。
刚开始,王泉森带领作训股参谋们采取活物投放、沙人投放等方法,准确掌握了在高原组织伞降的相关数据指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7、8月份,高原雪水已经开始显露出了其野蛮的本性,开始在卡拉喀什河里横冲直撞,滚滚水泥色的浪头不断的在河床里咆哮,无名川营房基地就坐落在河的一侧。100多亩的营院在流水声里显得平静而威严,四层的机关楼庄严的立在营院的正中间,四周是六十年代建起来的平房。院墙外面就是河岸,一簇一簇的红柳茂密的长在河岸上,为这单调的高原增添了点点亮色。
站在高高的达坂,望着蓝蓝的天空,王泉森回忆起带领官兵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便情不自禁地道出了顺口溜:
雪域高原站过哨
死人沟里睡过觉
界山达坂撒过尿
班公湖内较过劲
戈壁滩上尝过酸
天边营房闯过关
英雄也
在这里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的快反突击队正在进行紧张而又充实的高原伞降训练,正在为7月中下旬组织的高原伞降攻关打基础。
“我们为什么要搞这次高原伞降试验?”
“因为我们要飞的更高嘛。”在高原伞降动员大会上队长王泉森自问自答让所有与会人员笑了起来。
“在西陲边防线上,如果我们有丰富的高原伞降经验,就能够为积极防御的战略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作战方法,就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更加迅速的深入敌纵深,夺取与扼守山口或通道,断敌退路,阻敌增援,配合地面部队歼敌。”
“我想在可以空降的条件下,估计还是比从地面上迂回来的轻松一点吧。”队长接着说道。
“大家知道,飞机是比轮子快了不知多少倍,在我们这片高原上,我想大家的深切体会就是轮子变得更慢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敌人很可能会在战争前期对我要点突然发动进攻,危及我总体防御的稳定,这种时候,地面部队往往不能及时实施增援,快速的空降就能够弥补这一劣势。”
“我想问一下大家,上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队长王泉森停顿了一下问道。
“我想你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买点东西都不容易吧。这里最繁华的地方估计就是你们所称的‘小上海’了吧。买个东西还得走上半个多小时吧。”王泉森的话让会场的气氛轻松了起来。
“所以说,高原作战各类保障是比较困难的,前方守备部队在组织防御或者反击时,一旦战备物资保障不上时,空投急需的战斗物资,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确保战场供给畅通。”
“在未来战场上,对面的敌人为了提高山地作战的进攻速度,很有可能组织空降部队深入我纵深执行破坏任务。我部队就可以迅速空降到事发地点,遂行反空降任务或增强重要目标的防御力量。弥补地面部队机动上的不足。”
……
看着正在进行体能强化的跳伞队员,刚上任的作训股股长海兵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跳伞队员选拔时的情景。当选拔跳伞队员的通知下发以后,参加此次高原适应性训练的500余名天狼突击队成员,从机关到分队,从军官到士官,从老兵到新兵,主动报名的人数就超过了300人。
接下来的几天,真是让自己忙的焦头烂额,一到下午体能训练结束的时刻,就是自己最欣慰又无奈的时刻,因为,想要参加这次高原伞降的战士、士官、干部,就会在这时候不约而同的钻进了他的办公室,向他表露想要参加跳伞的心愿。
“队长,我是真想参加这次高原伞降试验。我来到这里身体一点反应都没有,绝对能达到这次跳伞的身体要求。”
“队长,你就把我放到这次伞降攻关小组里当队员吧,我非常想从空中看一看咱们这片高山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