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400000034

第34章 论潜意识(3)

所以,我们真正要寻找的是另一种过程,它首先是维持压抑(即后压力状态),其次是保证压抑(即原始压抑)的形成和继续。这一过程只在反贯注活动中才能见到,通过这一过程,才能保证Pcs.系统不受潜意识观念的侵蚀。我们可以从临床病例中看到,这种在Pcs.系统中发生的反贯注活动的具体表现。它代表了原始压抑(能量)所需的活力的连续性和对自身持久性的维系。反贯注是原始压抑活动的专用机制,而在我们前面讲述过的压抑活动[后压力(“after—pressure”)]中还要再增添一种撤回前意识贯注的活动。很可能那种从观念中撤回来的贯注,正是供这一反贯注的投注。

随着阐述的逐渐深入,我们已经形成了关于心理现象结构的第三种观点,即继动力学观点和地形学观点之后的第三种观点,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的观点,它将有助于我们探明兴奋能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其量做出相对正确的估计。

考虑到我们研究的主题,为了精神分析研究的圆满成功,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我们整个的思路定一个特殊的名字。我建议,在我们将某种心理活动用动力学、地形学或经济学观点,全部成功地描述完之后,应该称这种描述为“心理学”阐析。我们现在必须承认,就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而言,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仍是微不足道的。

让我们尝试着对我们已经熟知的三种移情性神经症(transference neuroses)做一番心理玄学的描述。在这里我们将用“力比多”代替“贯注”,因为就我们所知,我们下面将面对的是性冲动能量的变迁。

第一种是焦虑性癔症(anxiety hysteria),人们常常忽略或者漏掉了对这一病症最初发病阶段的观察。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它还是可清晰地辨认出来的。它主要表现为焦虑,在这种焦虑中,患者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我们的推断是,这时其Ucs.中肯定有某些爱欲冲动(love—impulse)要求换位于Pcs.系统中,与此同时,前意识中力比多冲动也正以逃离的方式,从此领域中撤出。这样一来,那已被拒弃的观念中所包含的潜意识的力比多贯注(libidinal cathexis),便以一种焦虑的方式释放出来。

当这一过程重复出现时,就向着控制这一令人厌恶的焦虑的发展方向迈出了第一步。那逃避的前意识贯注,将自己附着在一个替代性观念上,这一替代性观念一方面通过联想同已遭抑制的观念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又因为远离这一观念而摆脱了被压抑的束缚,这一替代性观念使得那个无法约束的焦虑合理地得以爆发。此时替代性观念便在Cs.(或Pcs.)系统中扮演着反贯注的角色:通过阻滞被压抑的观念进入意识,从而保护这一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它又是(或看上去它扮演着)阻止此时极不易控制的焦虑情感释放或爆发的关键点。临床观察表明,比如一个儿童患有动物恐怖症(animal phobia)时,会体验到两种不同条件下的焦虑:第一种是当被压抑的爱欲冲动加剧时;第二种是当其看到他所惧怕的动物时。在第一种情况下,替代性观念成了从Ucs.系统向Cs.系统过渡的要道;在第二种情况下,它便成了一种用以释放焦虑的自给自足的根源。由Cs.系统所做的进一步控制,一般以这样一种倾向呈现出来:随着第一种条件而非第二种条件所持续时间的增长,这种替代性观念的兴奋能量便易于出现。这个儿童最终的表现,或许要么一点都不偏爱他的父亲,并且更自如地摆脱他父亲的控制;或许要么他对那个动物的恐惧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恐惧,这种恐惧会不断积累和增长,直至与潜意识本能产生的恐惧相比肩。这是一种既顽固又放肆的恐惧,因为它蔑视所有来自Cs.系统的影响,只在Ucs.系统中才原形毕露。在焦虑性癔症的第二个阶段,那些来自Cs.系统的反贯注就堂而皇之地导致了替代形成(substitute—formation)。

很快同样的机制又会在新的地方派上用场。我们清楚,压抑过程这时仍没有结束,而是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其任务是禁止由替代观念所激发的焦虑的进一步发展。这项任务通过下面的方式完成:与替代性观念相联系的整个环境,都被一种特别强烈的能量所贯注,从而展现出对兴奋的某种高度的敏感。在这一外在的结构中,每一点兴奋由于与替代性观念相联系,所以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焦虑的轻度增长;而这在此时又会作为一种信号,用来限制焦虑更进一步的加重,这种限制又是通过前意识贯注的新的逃避而完成的。这种敏感而活跃的反贯注在替代物周围扩展得越远,这种被用以孤立这个替代性观念,使其不受以新的兴奋侵犯的机制就越准确。显然,这种保护机制仅仅抑制那些通过感知外在地影响这一替代性观念的各种兴奋,它从不防范本能的兴奋,这种本能兴奋通过与被压抑观念的联系这一渠道来接近替代性观念。所以,只有当替代性观念成功地取代了被压抑的观念时,这种保护机制才开始运行,而且永远也不会在一种完全安全的情况下运行。这种本能兴奋每增加一点,围绕替代性观念的防护圈也随之向外扩展一点。这种以类似的方式在其他神经症建立起的整个结构,可称之为恐怖症。我们从焦虑性癔症中见到的退避、否认和禁止等症状,是替代性观念逃避意识贯注的表现。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满可以这样说,第三个阶段重复并扩大了第二个阶段上所做的事情。Cs.系统如今通过其范围内反贯注作用,阻止了替代性观念的活化,从而保护了自身。这正如起先这一系统通过替代性观念的贯注来制止那些被压抑的观念呈现以保护自身一样。这样,替代性结构通过移置作用而进一步发展,我们还必须进行补充说明,Cs.系统一开始只有一个很小的区域为被压抑的本能冲动所冲破,这便是替代性观念,但到了最后潜意识影响的包围圈扩展到整个恐怖症这一外在结构。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强调一种有趣的思考:通过整个的防御机制,就可以将明显的本能的威胁投射(projection)出去。自我所展现的行为似乎表明,焦虑的增加所造成的对其的危害并非来自本能的冲动,而来自于外部的知觉。这样便使得自我试图通过逃避来应付这种外部的危险,即恐怖时试图做出的那种逃避。在这一过程中,压抑只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得以成功:焦虑的释放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这种抑制是以丧失个人的自由这一重大的牺牲为代价的。然而,从本能需要中逃避的企图,一般而言用处甚微;当然,逃避恐怖所造成的结果,也难尽如人意。

我们从焦虑性癔症中发现的大部分症状,都适用于另外两种神经症。所以,我们下面的讨论想仅着眼于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以及反贯注所起的作用上。在转换性癔症中,被压抑观念的本能性贯注转变成了使其发病的神经支配。在多大程度上和处于何种条件下,潜意识观念通过转换成神经支配的方式被释放殆尽以致不再对Cs.系统形成压力。这样一些或许与之相似的问题最好留给有关癔症的专门性研究来解决。在转换性癔症中,来自Cs.(Pcs.)系统的反贯注所起的作用是很清楚的,并在症状的形成中表现出来。正是这种反贯注决定了整个贯注后来应当集中于本能表现的那些部分。经其选择出来用于形成症状的那部分,必须适合于表现本能冲动的目的,至少不低于Cs.系统自卫和惩罚活动所需要的分量。由此它就变成一种超级贯注,并且像焦虑性癔症一样,能同时从两个方面得以维护。鉴于此,我们可以不需再费多大的气力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Cs.系统对压抑的投入不必等同于症状出现时的能量贯注。因为压抑的力量是由反贯注所付出的力量来衡量的,而症状的出现不仅取决于这种反贯注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与之相交织的Ucs.系统中本能性贯注的支持。

提到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onal neurosis),我们只需对前一章所列举的事例做一补充就足够了。在此种病中,Cs.系统的反贯注明显地突出出来,并占据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这也正是造成原始压抑的原因所在。它是以一种反抗的形式出现的,到后来便成为被压抑观念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由于反贯注过于强劲且得不到释放,所以压抑的效果在焦虑性癔症和强迫性神经症中,看上去远不如在转换性癔症中表现得那么出色。

五、Ucs.系统独有的特性

我们已经对两大心理系统做了一定的区分,当我们审视其中一个系统,即Ucs.系统的流程时,会立即从中发现另一个系统所不具有的特性,它含有新的意义。

Ucs.的核心由本能表征性构成,它们追求释放其贯注。也就是说,Ucs.是由欲望冲动(wishful impulses)组成的。这些本能冲动并列存在着,它们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也不发生冲突。即便在两种看起来目的各不相同的欲望冲动同时被激活时,它们也不会相互冲突或势不两立,而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居间或妥协的目的。

在这一系统中不存在否定,不存在怀疑,也不存在某种程度的确定。因为只有经过位于Ucs.和Pcs.的稽查的检验后,上述一切才能出现。否定在一种较高层面上是压抑的替代者,而在Ucs.中只由或强或弱的贯注组成。

在Ucs.系统中贯注的强度更是变幻不定。通过“移置”过程,一种观念会连同其全部贯注配额转让给另一个;它还可通过“凝缩”过程,把属于多个观念的全部贯注集于一身。我曾提议将这两个过程作为“原发性心理过程”的典型标志。因为在Pcs.系统中“继发性过程”占主导。当原发性过程听凭自然与属于Pcs.系统中的因素相联系时,就显得相当滑稽可笑了。

Ucs.系统的进程都无时间性,即它们不按时间顺序进行,也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与时间不发生任何关系。相反,在Cs.系统中的活动,与时间才建立起联系。

Ucs.过程很少顾及现实,它们遵循快乐原则,它们的命运只取决于其力量的强弱,也决定于它们是否服从快乐—痛苦规则。

总之,我们上面谈了如下几点,即相互不存在矛盾;原发性过程(贯注的活动性);无时间性;以心理现实代替外界现实等。这些便是我们期望从Ucs.系统的活动中大致可发现的几个特征。

潜意识过程,我们只能在阐析梦境和各种神经症时才能透视到。也就是说,只有将更高级的Pcs.系统中的过程,通过某种退行作用,回复成低级层次上的活动时,才能认识到。这一过程不能独立地被发觉,事实上它们不能独立地存在。Ucs.系统出现后旋即被Pcs.系统所掩盖,只有Pcs.才拥有进入意识和导致活动的通道。Ucs.系统向外释放,是通过身体的神经支配导致情感的发展,但即使这样一个释放口,也被Pcs.占据了。Ucs.系统本身在一般情况下,连一种有目的肌肉活动都无法完成,它所能做的仅仅是那些惯常的反射动作。

为了充分理解我们已描述过的Ucs.系统的种种特性的意义,我们只能将它们同Pcs.系统中的各种特性加以对照和比较。但这样又使我们离题太远。所以,我建议我们最好先停留在目前这一步,等到我们讨论更高层的意识系统时,再做比较也为时不晚。目前我们只能就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做出阐析。

Pcs.系统中的进程,不管它们已成为有意识的,还是仅仅具有成为意识的可能,都会展示出一种对贯注观念的倾向释放的抑制。当一种活动由一种观念转向另一种观念时,第一种观念会保留一部分贯注力,只有一部分发生移置。在一级过程中进行的移置和凝缩是极不可能或很少限制的。这种情境使布洛伊尔做出假设:在心理生活中,存在有两种不同贯注能量的阶段,其中一个阶段中,这种能量被软禁起来;而在另一个阶段中,它能自由活动并寻求向外释放。在我看来,这种区分代表了我们对神经能量(nervous energy)之本质特征的最深刻洞悉,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对它视而不见。为了对此问题做出更进一步的讨论,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心理玄学的描述,尽管这无疑是一个大胆举动。

另外,它还移交给Pcs.系统一个任务:使各种不同的观念性内容相互交流,这样它们便有可能相互影响,及时给它们指令、设置一种稽查或几种稽查;还有现实性检验和现实性原则(reality—principle)也归属它的管辖之列。以及有意识记忆似乎更全部地依靠Pcs.这可以与那种Ucs.经验中固定的记忆痕迹(memory—traces)明确地区分开来。它或许对应于那种我们曾经提及(后又拒弃)的特殊的登记,这种登记我们曾用来解释意识观念与潜意识观念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或许还能找到一种办法,以消除我们对更高级系统命名的不知所措,对于这一系列我们尚难明确称谓,有时称Pcs.有时则称Cs.

在这里我们有理由提出忠告,有关我们对两个系统间的各种心理功能归类的阐析,不必过于急着归纳。我们所描述和解释的是成人的心理状态,在成人那里,Ucs.系统严格说来其运行只能看做较高级心理系统的初始阶段。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系统的内容和联系是怎样的呢?在动物身上这一系统有何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无法从我们描述中推论出结果: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独立而专门的研究。此外,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去探知上述两个系统的内容和特征等能够相互改变甚至相互交换的可能的病理学条件。

六、两种系统间的交流

假如认为Ucs.已经没有作用,心灵的所有工作都由Pcs.执行——Ucs.只是某种退化器官,是进化过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那毫无疑问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假定这两种系统间的交流仅限于压抑活动,Pcs.会无情地将令其不安的所有东西都扔进Ucs.的无底深渊,也同样是错误的。与之相反,Ucs.活力十足且能不断发展,与Pcs.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相互合作关系。简而言之,我必须声明Ucs.是一个不断向其衍生物转化的系统,它易于接受生活的影响,能持续不断对地Pcs.施加影响;同时反过来也能接受Pcs.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牧之编著的这本《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剖析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之道,针对在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充实,观点科学,操作性、指导性、实用性强,是管理者提高自身能力、轻松带出一流团队的最佳指南。
  •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本书分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了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旨在帮助普通人正确理解人性,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共同致力于社会和社区生活的和谐发展。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本书从个人情感、日常行为等多个方面解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并通过合理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来指导生活。
  •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 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实话实说

    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实话实说

    本书主要谈论了心理健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源泉,环境适应—发展自我的基础,人际交往—相互沟通的钥匙,情绪情感—健康与成才的根本,恋爱与性—青春美妙的乐章,选择职业—提升自我的阶梯,医治心病—清除发展的障碍。
热门推荐
  • 金装武神

    金装武神

    华夏黄金部队叶永生被一场神秘矿动带至风云大陆,夺舍成为崇武世家同名子弟。在这个魂武争雄、神话降临的世界,看他如何凭借聚宝盆武魂,武攀神道、财控天下!生当人杰,死亦鬼雄!横跨生死,超然六道,成就金装武神!
  • 老婆在上我在下

    老婆在上我在下

    她因为身体的邪气小于身体的正气,所以被妖界众妖所嫌弃。被逼无奈,妖皇只好把自己心爱的女儿留在了人间。他是鼎鼎有名的Able公司总裁,是一个全球有名的钻石王老五,他身边女人成堆,却没有一个让自己动心的,期待着自己心爱的她的到来,而她为了让自己得到族人的喜爱,让自己变强。不得不到人间找到一个阳气浑厚的男人,而事与愿不违。直到雨地里遇到了失忆的她,直至另一个妖魅男出现,打破了所有格局。
  • 九天龙吟诀

    九天龙吟诀

    一天龙怒吼,二天沧海笑;若欲苍穹笑,九天龙吟诀;九天之上,傲视天地。
  • 综漫之恶魔的觉醒

    综漫之恶魔的觉醒

    看恶魔主角如何搅动风云,在新鬼泣,鬼泣,火影,fate留下自己的足迹,改变一段段剧情,迎来自己的进化。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
  • 丫头你疯什么

    丫头你疯什么

    受够了当一个乖乖女的严依馨,一心要变成一个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她中考后放弃了就读重点高中的机会去了恶名招著的巴蜡高中,好歹也混到了巴蜡高中那所学校高一段轰动一时,震惊全校老大级的风云人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她光顾政教处的次数就已经远远超过100次.奇迹般的幸福降临在她被开除后跟她一直暗恋的顾龄走到了一起,她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幸福的人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她怎么想也想不到的身世之迷,她怎么也想不到之前的车祸失忆只是个谎言,而她…
  • 道术世界

    道术世界

    道术文明道术世界法术配合能力进化太极无极
  • 松花湖边的迷雾

    松花湖边的迷雾

    大一新生韩宣来到陌生的山中学校,学校里一座废弃多年的教学楼,虽然常年紧闭,却始终没有拆除,那里面流传着各种古怪的传说。上一届惨死在里面的女生到底是为谁所杀?一张尘封多年的老照片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石头上刻的诗又代表了什么?数十年前那桩奇怪的案子里又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层层迷雾接踵而来,使人应接不暇。且看主人公如何抽丝剥茧,终于揭露事情真相。
  • 绝处逢生之黑暗侵袭

    绝处逢生之黑暗侵袭

    如果说世上有地狱,堕天城绝对当仁不让。暴力,淫乱,毒品,折磨...每一个生活在堕天城的人都是恶魔,血腥只是他们的日常。他们的人生毫无希望,他们在狂欢中等待灭亡。也许,是神终于厌烦了这个藏污纳垢的黑暗深渊,天罚...降临了......丧尸,失却了灵魂的躯体死而复生。地狱已满,凡人的末世仿佛降临。
  • 亿年轮回

    亿年轮回

    传言,世界是神母所创造。继而创造了十二使徒每一个使徒都有一份自己的姻缘,但是这份姻缘是好,是坏,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