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8400000023

第23章 生存的代价(7)

所有的道德系统都基于这个观念:行动必然会产生使其合法或证明其不合法的后果。一颗荒谬的心只能判断我们必须以冷静的态度来考虑那些后果。它准备全部付清了。换句话说,人可能有责任但没有罪——根据它的说法,至多这种心灵会同意使用过去的经验作为其未来行动的基础。时间会延长时间,生命会服侍生命。在这个领域中,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同时它也受到了限制。除了他的清晰外,他身上的一切对他似乎都变成不可预见的。那么,有什么规则会从那不可理解的秩序中产生呢?惟一可能教诲他的真理是非正式的:它走向生命,在人群中展开。荒谬的心灵在其推论终了时,期望伦理的规则不可能像期望实例和生命的呼吸一样强烈。

我是否需要坚持我的观念呢?因为例子不一定是值得遵循的(如果可能的话,在荒谬的世界中,它更不值得),而那些实证也并非模范,除了这需要某种才能的事实之外,人——随着他应得的分量——变得可笑了,当他从卢梭那儿获得结论,说人必须爬行;或从尼采那儿获得结论,说人必须虐待他的母亲。“荒谬是必要的。”一位现代作家说,“做呆子倒是不必要的。”在考虑过它们的矛盾对立后才会拿出处理的态度,才会获得它们的全部意义。

局限

——[德国]歌德

人类根本无法了解自己本身的优缺点,

更无法纯粹客观地观察自己。

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

总是超过自己对自己的了解。

在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莫过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人类惟一的真实,就是犯下错误而无法找出自己与他人、事物间的正确关系。

人类认为自己是造物主创造的目标;其他的一切只不过是与自己有关系,而且只是供自己驱策使用的罢了。人类把植物界、动物界的一切生物都看做自己拥有,并以其他的生物为食物;崇拜上帝,并称赞上帝有如慈父般的细心呵护的慈悲。人类从母牛身上榨取牛乳,从蜜蜂身上取蜜,从羊身上剪下羊毛,将所有东西当做利己的目的,并认为这些东西之所以被制造出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甚至认为,无论多小的植物,都是为人类而活的。于是人类正大光明地宣告,即使现在不了解利用某些生物的方法,总有一天一定会知道的。

其实,人类根本无法了解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更无法纯粹客观地观察自己。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超过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我们只知道外界与自己的关系,并且只能对这种关系做最正确的评价。所以,我们只好把自己局限在那个狭小的点上。

扼住命运的咽喉

——[德国]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我的体力好像突然倍增,我的智慧永无枯竭……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假若我摆脱了病魔的纠缠,我将拥抱世界!我不想再休息!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而可怜的我对于睡眠不得不花费比从前更多的时间。但愿我能在疾病中解放出一半,那时候……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人生要是能经过千秋万代,那该多幸福啊!

痛苦与厌倦之间

——[德国]叔本华

生命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的两端摆动,

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

富裕和舒适时,

人又生厌倦。

生命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的两端摆动,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富裕和舒适时,人又生厌倦。所以,当劳动阶层无休止地在困乏、贫穷的痛苦中挣扎时,上层社会却在与富裕、舒适的厌倦打持久战。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的起因是由于人的受容性与心灵能力成正比;每个人对痛苦的受容性,又与对厌倦的受害性成反比。人的迟钝性是指神经不受刺激,气质不觉痛苦或焦虑。无论后者多么巨大,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根源。惟有经常兴致勃勃地注意观察外界的细微事物的人,脸上才不会流露那种空虚。厌倦源于心灵空虚,好比兴奋过后的人们需要寻找某些事物填补空下来的心灵,但人们寻求的事物又大多类似。

例如,人们依赖的消遣方式、他们的社交娱乐和谈话内容多是一样的,毫无变化而言。由于心灵的空虚,有多少人在阶前闲聊,在窗前凝视窗外,又有多少人寻求社交、余兴、娱乐和各类享受,于是奢侈浪费与灾祸接踵而来。人避免祸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越多,厌倦所占的空间就越少。在错综复杂的自我和包罗万象的自然里,那不衰竭的思考活动,寻找新的材料,从事新的组合。这样一来,可以不断鼓舞心灵,除了休闲时间以外,厌倦是不会趁虚而入的。

另外,高度的才智基于高度的包容性、强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感情之上。这三者的结合体使各种肉体和精神的敏感性增高。高度的想像力使人的不耐阻碍、厌恶挫折等性质得到加强并进而使整个思潮都好像真实存在一样。人受苦的种类取决于人的天赋气质,为了对付他所忍受的苦难,人总要采取手段来影响客观环境,因此,客观事件对他总是具有特殊意义。

智慧首先努力争取的无非是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生活得平静和节俭。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在他与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多的智慧,他就会独居。具备内在财富越多的人,向他人求助的机会就会越少;也可以这样说,他人能给自己的也越少。所以,一个人智慧越高,越不合群。倘使智慧的“量”可以代替“质”的话,人活在大千世界中的自由度就会多一些。不幸的是,人世间一百个傻子无法代替一个智者。更不幸的是人世间傻子又何其多。

束缚

——[德国]叔本华

只要生命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生就不会得到任何解脱,

生存的求生意志所表现出来的恋爱行为,

只是人生解脱的叛徒,而决不是助手和朋友,

因为你决不会因为恋爱而从人生中解脱出来。

从人的生理特征上看,恋爱是一种本能行为,而且是与生俱有的。从心理上看,它是一种最强烈的情感,是“欲望中的欲望”。在恋爱中,男性在恋爱中尤为突出,他会为心爱女性的秋波所迷惑,不惜为她做出任何奉献和牺牲。这主要是基于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爱她,她身上有着一种在他看来是不可磨灭的东西。仅这一点,就使其他一切都无足轻重了。他爱到着了迷的程度!尽管在恋爱中使近乎疯狂的欲望得到过满足,这也并不意味着他已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因为恋爱终究还不是为个人、为种族和人类的,他仍没有脱离这个充满痛苦和悲惨的世界,它永不能毁灭和消失。它使人生的序幕一场又一场地承继下去。

恋爱是求生意志的表现,产生恋爱行为最持久、最深刻的根源所在是求生意志的永存性。人类生存意志的核心是难以打破的,而且只有这种本质核心,才能直接保证种族永存。如果在认识上以这本质的永续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掉以轻心,加以蔑视,那当然是极大的错误。就种族的外貌而言,种族的持续是生存于我们所不能置身也不可知道的未来。然而,就其内在的本质而言,种族的永续是永久性的并存或是续存于各色各样的个体之中,内在的本质完全相同,这就是切实渴望生存和永续的求生意志。它是不可能被扭曲,不可能被销毁和改变的。这意志的实在性可以通过恋爱充分、直接而又非常具体地表现出来。它将随意志而永存延续,却永远也不能驾驭人们解脱人生。那么,个体怎样才能从痛苦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呢?惟一的途径就是否定意志,使个体意志脱离种族的枝干,停止其生存。除此之外,不可能再会有什么解脱人生的妙计了。佛教曾把对生存意志的否定称为“涅亚”。所谓“涅亚”,即指根绝了人生种种欲望所达到的一种至高至乐的境界。这也是人类一切认识能力所永远也达不到的境地。事实上,只要生命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生就不会得到任何解脱,生存的求生意志所表现出来的恋爱行为,只是人生解脱的叛徒,而决不是助手和朋友,因为你决不会因为恋爱而从人生中解脱出来。

每一天的决战

——[日本]池田大作

既然成为人,

竭尽全力生存是惟一的选择。

人生如梦,而永恒的是生命。尽管生命转瞬即逝,却比所有的财宝都珍贵。那么,将如此宝贵短促的生命无所事事地虚度是可耻的。对整个人类来说,为使命而活着的人是最为可贵的,而不知为何而生存的人是最为空虚的。彷徨的人只不过在别人眼中是自由的,对不得不彷徨于路的人来说,他没有了生存的根基,生活只是在打发着一个个充满不安和内心空虚的苦恼日子。人生没有使命感则不免陷入彷徨。

即使在今世看来比较理想的人生观,若站在上一级宇宙的高度来考察,就会产生疑问:这个人生观是正确的吗?显然,这个问题是极其艰深的。必有一个宇宙至高的,或者说代表生命本源的法则,所谓命运,不就是人们从法则那儿得到的报应吗?

人类生命中有一个像最大公约数一样的共同基础,那是生命的支柱、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人们的才能、天分才会得到发挥。倘若一个人最本质的基础失去了,即使再杰出的才能也会枯竭,甚至连生存的力量都会耗尽,从而不得不走向衰亡。人类生命中这种必备因素是与生俱来的,熟知人的本质基础之后,才能去寻找可充分发挥个性的合适场所。

“既然成为人,竭尽全力生存是惟一的选择”。把这一条当做焦点来观察一个人,就会发现,外表的不同都是枝节。去掉这些枝节,只会剩下人类生命的赤裸裸的胴体。要判断他的人生价值,这是惟一的标准。

人生犹如建设,一旦停止建设,人生就会烟消雾散。

对自己眼下能做的事情不付出全力的人,是没有资格谈未来的。一个人必须点燃起自己对眼前工作的热情。因为人首先得稳稳地站住脚跟,才能进行下一次大飞跃。

想一想,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即使利用交通工具跑得再快,这一点也是不能改变的。因此,不管在哪里,不管怎样做,只有自己的“存在”才是确实的。怎样充实这个自我呢?这就看你怎样充实每一天。甚至是否能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是否能在社会上拥有主动权,都取决于你对每一天的充实。有利的环境本身是单调的,如果你设法利用这些有利因素,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起来,这种脑力劳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每一天都在决战,昨天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天的胜利,昨天的挫折不一定就导致今天的失败。关键是看你能否把每时每刻都把握住。所有的努力加在一起,它的本质就是你的机会和才能,这才是你一生的总决战。

失去人性的学问

——[日本]池田大作

忘却活的现实而大发议论,

容易流于繁琐的讲话和注释。

可以认为,现代的学问企图将一切事物都加以科学分析,而人性这最重要的东西却被忽略了。我认为,所谓人类,就是依靠思想形成理念,设定理想,并为这个理想进行努力的客观存在。人类的高贵就体现在这里。当然,在现实中,重要的还有某事如何如何之类的分析和真伪的判断。但是,进行分析和判断,就要预测某事如何如何,这就包含了理想,而要实现理想,就要树立应该怎么做的判断基准,为此,分析和判断又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追求理想和重视现实,这两方面人类都具备,而且两方面都具备才是中庸之道,才是正确的思想方法。

学问是为人类的需要而存在的,如今,我们被迫忘记了这个不说自明的道理。其根本原因是:本来学问是从“人”出发的,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已不再好好学习这个学问的基础,而一味追求最新的成果。人们之所以会采取这种做学问的态度,归根结底,是由于一切一切的基本点——“人的观念”没有确立。当然,“人”是不会被所有从事专业的人们淡忘的,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能抓住人类整体形象的尺度,不知不觉,就会把自己专业领域的方法当做看待人类的基本尺度了,这样,现代的悲剧就发生了。政治也好,经济也好,科学也好,凡是和人类自身有关的学问,可以说,在今天这个时代都是必需的。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本书所收徐志摩情书主要采自《爱眉小札》,但也收录了《爱眉小札》未曾辑录的部分情书。相信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 心灵的印记

    心灵的印记

    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故乡、远去的童年,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来。本书再现作者走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 论读书

    论读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一三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欢最得意的诗篇,经过再体验和再创作,译成洗净铅华的,清新、自然、隽永的散文诗,陆续结集奉献给全世界的读者:《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情人的礼物》等。本书从这些诗集中精选了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是泰戈尔抒情诗的集粹。
热门推荐
  • 灵眸集

    灵眸集

    普通人戴上眼镜最多算“四眼”,但我却有六只眼睛——来自那个世界的一双“眼睛”的亡魂!
  • 灵树远禅师云岩集

    灵树远禅师云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不必平凡

    重生之不必平凡

    曾经我们也闪耀是什么让我们渐渐平淡在人群里我们不甘,但生活依旧在继续如果有一天,时光给了我们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我们又会如何呢?是继续平庸,还是有所作为她叫陈墨,在生活里渐渐磨平了自己的菱角,成为涛涛大河里的一滴水,所能做的只有被动的温阳那五彩斑斓的鱼。在18岁时由于地震死去。再次醒来,她还是她,只是变成了十五年前的她,那年四岁将至,刚被在外打工的爸妈送回老家读书,读一年级。上一世她虽也是乡里乡亲里一个小小的名人,但是比起外面,就什么都不是了,更或者,只是别人的垫脚石。但是,那是上一世了,这一次,我必不会再被你影响。你,曾经给了我温暖,却把我带入黑暗的你,准备好接受我的报复了吗?
  • 冷漠的傲娇

    冷漠的傲娇

    在14个同父同母的兄妹中,竟可以恋爱?这究竟是来自哪国的规定?因为一次决定,而改变了她的一生,使她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任然阻止不了哥哥对她的...11一年后的今天,兄妹重逢。短暂的重逢后,迎来的却是失踪,失踪后的她又在几个月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却不是她一个人......
  • 莲花山庄

    莲花山庄

    动荡的年月,复杂的人性,一次荣回故里的探亲却无意间搅入了一场是非难断的阴谋。阴冷恐怖的山庄,群尸乱舞的坟场。一张张惊恐不安的脸孔,一对对流离不定的眼神,是人性的懦弱,还是人心的险恶。也许、这种种的一切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与答案、、、、、、。
  • 谁言编外军嫂情

    谁言编外军嫂情

    谁言编外军嫂情一路野风简介:缉毒爱情励志QQ516659288她与他一直是好朋友,却对他的情况不甚了解。当她知道他是个警官时,他却告知她要去执行任务,她要求他留在身边时遭到拒绝……然而感情可以神奇的建立,生活却不会一路平安,社会生活给人带来的是现实生活,而生活却是一把直刺心口的利刃。当她去部队寻找他时,他已经牺牲了……
  • 妃倾天下之丑颜傻妃

    妃倾天下之丑颜傻妃

    新书《正值青春美好时》求支持★☆★☆★☆★☆★☆★☆★☆穿越?难过?是因为他,是他亲手杀死自己的。不过为什么,穿越后,他还是阴魂不散的在自己身边?又是为什么,自己还是放不下他?丑颜?傻子?这些名词才不属于自己。就算没有爱情,自己也要逆天改命。没有他,自己会照样活得好好的。不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
  •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德军在苏联战场受挫地中海、北非的反击欧洲战场的战略转移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
  • 大爱王俊凯之深知你是梦

    大爱王俊凯之深知你是梦

    “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你自己的家,你还记得我吗?”唐木沫问他,“傻瓜,我永远不会忘了你的。”凯回答。一个叫唐木沫的女孩机缘巧合捡到了一位少年,但后来才知道,他是红了半边天的明星——王俊凯,唐木沫知道自己已喜欢上王俊凯,而王俊凯也喜欢上唐木沫了。他们最后的故事会是怎样?
  • 我的世界之永恒的别墅

    我的世界之永恒的别墅

    这个小说是我真正的在玩一个服务器时的经历,这不是一本小说,这是一本经过修饰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