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2400000010

第10章 登陆诺曼底(1)

1.任命盟军最高司令官

1943年11月30日,在伊朗德黑兰会议上,美、苏、英三国领导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共同制定了减轻苏联压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战役计划。

1943年12月初的一天。

阿尔及尔,盟军地中海司令部。艾森豪威尔默默地坐在办公室中,等候他的总司令从德黑兰归来。

他感到孤寂,常想发火。他那成立虽短但却屡战屡胜、人数虽少但却统辖陆海空三军的地中海战区司令部即将解散一事,使他心烦意乱。

所以,当他的妻子玛米来信天真地请他到商店买些东西时,艾森豪威尔勃然大怒。回信道:“可能你难于理解,我不能像许多别的人那样有时间去商店闲逛。”

此行陪同总统赴开罗途中以及在开罗期间,道听途说的一些消息,从金海军上将的口中得到证实:英国人同意交出“霸王”行动的指挥权;相应美国也将把地中海的指挥交给英国,以求英、美之间的平衡。金海军上将还告诉艾森豪威尔:总统不顾他及其他一些人的劝告,初步决定把“霸王”行动的指挥权交给马歇尔。而马歇尔的陆军参谋长职务将由艾森豪威尔担任。

艾森豪威尔听此消息一点高兴不起来,他对于在五角大楼蹲办公室的职务并不热心。在12月初的一个晚上吃饭时,他自己的工作班子的一名成员问他们是否将跟他一起去华盛顿。他脸色阴沉,怒气冲冲地嚷道:“没有必要。如果我不得不回华盛顿,那么反正在6个月之内,我就会被拉到阿林顿公墓去的。”

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其实,罗斯福此时对是否任命马歇尔为盟军最高统帅还没有最后定。最初,在争取美国指挥“霸王”作战最高领导权时,陆军部长史汀生和霍普金斯就力荐马歇尔为最佳人选。在魁北克会议上英国人也同意他担任此项职务。在德黑兰,丘吉尔和斯大林也都欢迎马歇尔担任盟军统帅。

丘吉尔虽然在讨论未来战争计划时,与马歇尔发生过不愉快的冲突,说实在的,这些冲突是因工作而产生。他了解马歇尔忠于他自己的祖国,他知道,马歇尔在危难时刻也愿意为盟友作出牺牲。丘吉尔记得,一年前,德军在中东势如破竹,攻克英国的主要据点图卜鲁克,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危在旦夕,所剩部队亟需补充军用物资。那时,美国刚参战不久,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攻势正猛,美军也对装备望眼欲穿。丘吉尔亲自前往华盛顿,请求罗斯福提供武器以解燃眉之急。总统把此事交给马歇尔,马歇尔没有二话,马上从调给第1装甲师的装备中,调出英军急需的100辆谢尔曼坦克。

英军靠这些坦克,保住了中东的最后据点埃及和连结印度洋、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丘吉尔念念不忘此事。

斯大林赞成马歇尔出任的原因是,马歇尔是美国军方的领导人,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制定者,是他最早提出横渡海峡、进攻欧陆;是他积极主张尽早开辟第二战场,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

罗斯福在史汀生等人苦口婆心劝他任命马歇尔时,也曾认为马歇尔是最好的人选。罗斯福在1943年9月20日写给潘兴的信中说:

“我们准备让他指挥的是这次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作战行动。我认为他将担负的乃是欧洲战场的全部指挥任务,而不仅仅关系到某一地区……

再者,我认为如果不给乔治一个亲临前线统兵作战的机会,就太不公平了。

我所能作出的最好解释就是:我想让乔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潘兴——假如把他留在此地,他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罗斯福深知,美国人民崇拜英雄,对战场上的指挥官大名念念不忘,国内南北战争时期的格兰特自不必说,甚至连杰克逊啦,谢尔曼啦,谢里登啦,等等,连小学生都能讲出他们的事迹,但能记住这一时期谁是美国的参谋长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他不想让乔治·马歇尔的名字在五十年后就湮没无闻,马歇尔,一位杰出的军事领导者,他有资格作为一位伟大将军名垂史册。

马歇尔本人很想亲自指挥这次横渡海峡的进攻,他已经63岁了,这是他走向前线的最后机会,并以此来结束他的事业。但是当这一消息从不同途径透露出去后,在美国却引起一场风波。任命马歇尔担任盟军最高统帅一事遭到金海军上将和阿诺德空军上将的强烈反对。他们似乎并非反对马歇尔本人,而是认为由他们参加,并由马歇尔领导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这个班子配合得很好,调走了马歇尔就等于拆散它。

国内报刊也掀起一阵风波,一些人认为这是对马歇尔的“明升暗降”,是“有人不想让他当参谋长’等等。特别赏识马歇尔的潘兴也受这股舆论的影响,在医院里特别写信给罗斯福称:

马歇尔将军要前往英国指挥作战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使我深感不安,我非常希望这些报道是凭空杜撰……

我深信,倘若调马歇尔将军充任他职,将是一件根本性的、非常严重的军事方略的失误。

这些意见都没有动摇罗斯福要任命马歇尔的决心,他给潘兴去信说明他的打算,他设法说服其他将领们。与此同时,马歇尔也作好就任盟军统帅的准备,甚至连在参谋长办公室的办公桌都准备运往伦敦了。他的夫人已经悄悄地把家俱从迈尔堡的参谋长公馆内搬到了弗吉尼亚。

11月初,丘吉尔来电,要英国人在地中海地区行动的指挥权。丘吉尔在打给英国驻华盛顿的军事代表迪尔元帅的电报中说:

我是绝对不能同意由一名美国总司令同时指挥“霸王”战役和地中海战役的建议,这种安排不符合伟大盟国之间必须保持平等地位的原则。

丘吉尔的问题,使罗斯福棘手,也使他任命马歇尔的决心发生了动摇,直到德黑兰会议期间也没有定下来。

12月2日,罗斯福与丘吉尔等人从德黑兰重返开罗,继续开会磋商。在这期间,罗斯福对许多问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考虑,表面上,虽然只有一次提到“霸王”行动由谁指挥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花费他的心思最多。

罗斯福考虑到,如任命马歇尔出任盟军最高统帅,则他这个“最高统帅”只能管“霸王”战役,而管不了南欧及地中海战场。而原来的打算是让马歇尔拥有指挥欧洲战场全部盟军(苏联红军除外)的全权,而且这个消息已经透露出去了。现在跳出个丘吉尔,中间打横,剥夺了盟军统帅的一部分权力,在此种情况下,再任命马歇尔,国内舆论中的“明升暗降”又会大行其道,就是潘兴将军那也交待不过去。

再想到马歇尔如去欧洲上任,国内的参谋长得让艾森豪威尔代理。艾森豪威尔在地中海仗打得是不错,毕竟还经验不足,回国内就要和那些无空不钻、老奸巨滑的政客和议员打交道,他肯定处理得不如马歇尔好。再有,代理参谋长不仅要注视欧洲战事的进展,也要研究太平洋战场的情况,艾森豪威尔对太平洋战场了解不多,他能提出正确的方法吗?那个高傲不驯的麦克阿瑟不会找他的茬吗?此时,总统开始意识到,他似乎离不开马歇尔。从战争开始爆发以来,马歇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战略决策的制定以及具体计划的实施之中。假如没有马歇尔对国会和各个委员会施加他那不可思议的影响,华盛顿这一摊子将变得不可收拾。假如没有马歇尔这样冷静、沉着、坚定不移的中流砥柱坐镇华盛顿,一旦出现突如其来的军事危机,整个战争局面就难以预料了。所以不能让他走。

但转念间,罗斯福又想到马歇尔为国家、为世界作出了这样大的贡献,自己毫无所图,授勋不要,元帅不当,其最大的心愿就是想亲自指挥自己一手组织制定的这场世纪之战,以使自己的军事生涯功德圆满、无所缺憾。作为总统,不能剥夺马歇尔攀上事业顶峰,使其名垂史册的最后机会。

思来想去,罗斯福只得出奇招冒把险了。后人评论道:

“在美国的军事政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总统敢作这样的冒险。这绝好地显示了罗斯福政客和总统集于一身的高超手腕。”

罗斯福的这一招是请马歇尔到自己的住处,“最后确定”最高统帅的人选。

1943年12月5日午饭前后。

在埃及首都开罗米纳饭店。

“(罗斯福先生)兜了好半天圈子,”马歇尔回忆道,“然后才问我究竟愿意怎么办。显然这事是让我来决定了。”

马歇尔说:“希望总统依照最符合国家利益、最合他心意的方式处理这件事,千万不要把我个人的愿望考虑在内。不管总统让我做什么,我都会高高兴兴去做。”马歇尔没为自己的要求开口说一个字。

结果,罗斯福松了一口气,说:“唉,要是你不在华盛顿,我连觉都睡不安稳。”

马歇尔不像其他人,战后他谢绝了重金邀其写回忆录的种种请求,他当时的心情只能从当时人们看到的行动去判断了。

一个人实现毕生抱负的希望一旦成为泡影,他将作何反应?马歇尔默默地忍受了。

1943年12月7日上午,他拟好给斯大林的电报,拿给总统签字后发走。电文如下:已决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行动”。

电报发出后,马歇尔取回底稿,用铅笔在上面给新任盟军最高统帅写了几句话:

开罗,1943年12月7日。亲爱的艾森豪威尔,我想你可能愿意把它留作纪念。这是我在昨天最后一次会议结束后匆匆写就的,总统随即签了字。

乔·卡·马歇尔

果然,艾森豪威尔把这张纸条像宝贝一样保存下来,1948年就公诸在他那洋洋洒洒的《远征欧陆》中。

马歇尔在作完这些他应尽的责任之后,才静静地表露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他没有向总统打招呼,带上自己两个亲密助手,不辞而别。几个小时之间,总统几次要见马歇尔,都被底下的人借故搪塞掉了,最后他才知道,参谋长已取道锡兰、澳大利亚,经太平洋回国了。

对于马歇尔的突然离去,总统未置一词,马歇尔本人也没有作解释。与之同行的亲密助手之一,麦卡锡上校后来说,在飞机上参谋长也根本没有提及这件事。不过,麦卡锡还是觉察到了上司那种深深地、难以排解的惆怅,并从他突然决定环球飞行这一点上,猜到了他当时是多么苦恼。

罗斯福和马歇尔谈完话后如释重负。马上见到丘吉尔,告诉他已决定任命文森豪威尔时,丘吉尔口叼雪茄点头表示同意。那天晚上8点10分,他们在最后报告上签了字。庞大的进攻欧陆战役终于有了司令官,这一切均在斯大林所要求的一周解决了。

罗斯福给斯大林的信,信上告知,欧洲盟军司令是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在烦闷中收到消息,说总统12月7日将取道突尼斯回国,他便急速从阿尔及尔飞赴突尼斯迎接总统。下午三四点钟总统专机徐徐降落,还没等把总统搀扶进等候的汽车中,罗斯福便迫不及待地对艾森豪威尔说:

“嗯,艾克,‘霸王’行动将由你指挥。”

2.名将荟萃

宽敞的C—54飞机载着艾森豪威尔越过大西洋,他依靠着宽大的坐椅,向下扫视着梦境般蓝色的百慕大、绿色的亚速尔群岛。艾克一扫过去的烦闷,心情格外兴奋,整个旅程也显得很短。当飞机到达苏格兰的普雷斯特韦奇时,浓雾笼罩整个英格兰,无法直飞伦敦了。

下了飞机后,有一列专车在等候他,专列中有一节叫“刺刀”的车厢是专为他准备的。他以赞赏的目光打量着这节属于他的车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沿壁摆着几把华丽名贵的木靠椅、沙发、宽大的写字台、几台电话机。各种设备,一应俱全。

片刻后,列车悄悄起动南行。

伦敦车站到了。在大雾中,艾森豪威尔登上他的一位助手开来的一辆汽车,直奔伦敦最高雅的地区——五月市。他的住所就设在贝克利广场附近;他的司令部则在格罗夫纳广场的一座老式大楼里,两者相距仅几分钟的路程。

1942年6月,艾森豪威尔作为美国军事视察团的一员曾来过伦敦,住过10天。那次发现司令部的所属部门设在市中心并不有利。此行上任,他想把他的打算付诸实践。他希望在这里耽搁不要超过10天,他决心把他的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移到乡间的苏塞克斯去。

不过,暂时还得在这里呆下去,战时的伦敦想找一处适意的地方作自己的司令部也并不容易。

艾森豪威尔这个“在战场上连一个营都没指挥过的人”现在要指挥几百万大军纵横沙场了。他的任务是“进入欧洲大陆,与其他盟国共同作战,直捣德国心脏”。

为达成此项艰巨任务必须有相应的精干班子。那个总是节外生枝的丘吉尔已下决心在英吉利海峡一搏,他把久经战火考验的著名将领送到统帅部任职,美国方面的人选,马歇尔让其自由挑选,出类拔萃之人一时都齐集他的麾下。

艾森豪威尔作为统帅经北非战役现在已成熟多了。他穿着在北非战役期间赶制出来的“艾森豪威尔”夹克,上缀四颗将星,想把好运保持到“霸王”行动中。他具有外交家的风度,能把对英国人种种不满的愤怒情绪深深压在心底,而不露出一丝痕迹,所以大家看他总是在微笑,显得和蔼可亲。就因为这些,英国人在卡萨布兰卡把他捧上了天,这种出类拔萃的外交才能现在大派用场了。论运筹帷幄、谋划全局,他比马歇尔差了不止一个层次,但作为美国战略的规划者,经多年磨练,也锻炼出一副善于思索的第一流头脑,能把整个庞大的战争系统安排得井井有条,能使陆、海、空三个兵种同步运作。

副司令马绍尔·阿瑟·特德原为英国皇家空军部长,在地中海战区时也在艾氏手下,任空军司令。他不仅是一个战略家和空军指挥员,在军事上有一套;在人事上也有过硬的本领,能处理好盟军各部队和各军兵种之间的关系,此次官升一级又和艾克搭档了。

参谋长是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私人助手和管家不仅要为统帅出谋划策,组织好司令部的工作,甚至有时还要出任“打手”,能够毫不留情地把一个不能胜任工作的多年老朋友解职。个人在战场上的英雄行为并不是谋取这个职位的重要条件,不过这个职位也需要相同的气概。战场上的胆小鬼并不一定能妨碍他成为一名好参谋长。

当年,在西西里战场上,巴顿将军迷惑不解地发现作为战区参谋长的史密斯战战抖抖地龟缩在一条壕沟里,原来这是美军的一个155毫米炮兵连在开炮;而史密斯误认为是德国人的炮火打过来了,他急忙跳进一个沟里去保命,直到人们告诉他没有危险他才爬出来。巴顿满有兴味地回忆道,“当我回来时,他仍旧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卡萨布兰卡会议后任命的最高统帅联合参谋部的参谋长弗雷德里克·E·摩根将军此次出任副参谋长。他是英国人,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当年在没有最高统帅的情况下,他在伦敦盟军司令部诺福克大厦一间空房间开始了拟定“霸王”行动工作。他回忆说,那时“办公室的设备只有我们在那个房间里找到的几张桌子和椅子。我们还有幸发现了几张纸和某人掉在地板上的一支铅笔。”几个月后,他交出了像模像样的“考沙克”计划(“霸王”计划的前身)。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将领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将领篇

    本书记叙了奋斗于二战前线的多个将领的英勇事迹,通过对战争的生动描写和详细刻画,向读者展示危急的战争时态和关键战役,并通过列举多个成功战例突显将领们过人的机智和临危不惧的坚韧精神。该书内容丰富,叙事客观,极具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对想要探究二战时期各个著名将领的读者来说,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炼狱风暴

    炼狱风暴

    江城内,军统,地下党,黑帮,日谍,伪政府,梅机关,纷纷登场。他们究竟目标何在.江州城外,日军,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guo军,伪军战成一团,到底谁胜谁败?我中有敌,敌中有我,敌我不分。是地下党?军统?中统?梅机关?还是日谍,赵静轩能否借一双慧眼,辨别是非
  • 超级教官俏佳人

    超级教官俏佳人

    面对巅峰的雇佣军团;面对王者的杀手组织;面对各国的超级兵王;面对商人们的阴谋计;他都勇猛面对,并且将这些人一一斩杀,他是西伯利亚死亡之营的最强教官,本想好好的训练成员们,却意外卷入一场阴谋之中,冷艳高贵的女教官,富有正义感的女学员,还有护士,教师,他该如何选择?这些人是敌,还是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逆战之特种生涯

    逆战之特种生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无人能走的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去选择梦想的道路!你要接受天赋被否定,梦想被砸碎!你要忍受,努力被否认,尊严被挑战!你要面对,实力被否定,声音被嘲笑!这个世界,有时并不公平,想要在风暴中翱翔,就必须问自己!你是否能鼓起勇气奋力一搏?你是否能收拾碎片继续出发?你是否能抛开一切重新再来?向疼痛、委屈和怯懦说再见!人生的路上没有失败!为爱逆战!Fightbackforlove!现在,让世界听我的!Lettheworldhearmenow!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官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超龄萝莉VS腹黑小正太

    超龄萝莉VS腹黑小正太

    年龄小怎么了?年龄小一样可以上大学,不就是连跳了三级吗?有那么奇怪吗?所谓的成熟跟年龄不一定成正比,所以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的宁萌才会被腹黑的小正太梁晓宗捉弄,可是柠檬是他的,他能吃,别人不能动。但是宁萌心里的完美情人是像杨雨轩学长一样阳光帅气,温柔体贴的男生,所以她为了理想中的爱情不停地努力着努力着……直到有一天她终于得到了梦寐已久的爱情,却发现了一个让她措手不及的秘密,面对欺骗与眷恋她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只是他和她的出现,让宁萌在面对自己的真心时失去了勇气……时间流逝,在爱与被爱中他们都在长大。
  • 愿学集

    愿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学渣修炼记

    傲娇学渣修炼记

    初中生莱莉学习小菜鸟一个,游戏里转身成大神,殊不知偶然跌进真人游戏,开启全新世界。。
  • 我该怎么跟你走

    我该怎么跟你走

    难道相爱的人就不能好好在一起吗?女大学生和已工作男生在工作中相识到相爱,可是很不幸,男生因工作离开了那座城市,他们开始了异地恋。男生会等女孩毕业吗?她又该怎么跟他走下去呢?
  • 鼎炼天地

    鼎炼天地

    天地初开,大神风里希炼石补天,炼天鼎遗留人间。数十万年后,方白无意得到炼天鼎,被他同行的兄弟暗算偷袭,得炼天鼎庇佑,轮回转世。这一生,方白解开炼天鼎的秘密,一路前行,发现天地间最为残酷的秘密!且看方白如何逆天而行!
  •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

    本书是一部优美的心灵励志读本,风格清新,文字灵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方式,让每位读者都能学会于纷扰世界中保持一颗悠然的心,安抚浮躁、静享生活,能于大千世界里淡然前行,不因奔波忙碌错过人生沿途的美景。
  • 虚空行纪

    虚空行纪

    陈寅,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无能家里蹲,却因一封不明来路的神秘邀请函,进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欢迎来到虚空,请在这世界尽情肆意妄为吧,为所欲为的条件只需一个,就是不要让生命熄灭。”在这个看似美好的幻想世界里,力量似乎就是唯一的准则与法则,杀戮、背叛、血腥才是这里所独有的主旋律,所谓的正义与人性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在这冰冷残酷的领域,他到底是该恪守正义,还是……
  • 神秘老公,掀起盖头来

    神秘老公,掀起盖头来

    失贞,不洁,一大堆难听的字眼出现在她的身上;未来夫家的指责与未婚夫的不信任,让她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坏女人;“我娶你。”在她最为难堪的时候他及时出现,许她一场婚礼。既然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是误会,那么我们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当她提出离婚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他的拒绝。招惹了我就想要离开,林灵,你真的觉得和我的婚姻就只是我当初为了报答你那可笑的救命之恩吗。一场豪门虐恋,虐了心,痛了身,就算我们在一起是彼此伤害,我也不愿意放开你的手,就算你要恨我,我也无悔。
  • 腹黑校草:丫头,别跑

    腹黑校草:丫头,别跑

    “少爷,沐小姐把教学楼炸了”“让她大胆炸,我给她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