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有的人一见便觉相识恨晚、志趣相投,而大千世界,也注定了有的人相见便是格格不入、不能相容——所谓“方枘圆凿”。
“方枘圆凿”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圆凿,其能入乎?”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云:“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枘,榫头;凿,榫眼。这个成语形容方榫头不能楔进圆孔洞、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另外有句俗语:“丁是丁,卯是卯”(丁,同“钉”,即榫头;卯,即卯眼)也是用枘凿作喻的,不过含义与“枘凿”不同。它是形容办事认真,绝不马虎,好比榫头和卯眼,不能有一点差错。
什么是榫卯呢?榫卯又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一种结合方式,也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连接了梁柱、斗拱、屋架,使整栋屋子不用一颗钉子就可以坚韧牢固的结合起来,形成“屋倒墙不塌”的特点。它的发展和完善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巧,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凹凸的契合状态,诱发出“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理意蕴。
榫卯即是接驳口。利用凹凸方式来相接的地方,就是榫卯。凸的部分叫做榫,凹的部分叫做卯。榫卯联结方式在中国产生很早,考古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杆栏式房屋建筑。房屋由桩、柱、板、梁、杭等许多构件组成,在这些构件上大都带有榫卯。其榫卯的式样有多种,如燕尾榫、梁头榫、双凸榫、柱头榫、柱根榫(管脚榫)、企口榫等。其中企口板两侧各凿出一道宽10~25毫米、深23毫米的企口,口内插入砍削成梯形截面的木块,衔接不见通缝,是一种较高级的密接拼版工艺。这些榫卯当时是用石斧、石凿、骨凿之类的工具制作,制作难度可想而知。距今四五千年的黄河流域村落的木结构物中也发现榫卯联结。例如,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水井,用井字形木架加固井壁,在井架木棍交叉处有榫眼。又如,青海乐都柳湾一些墓葬中的木棺,在底板下和盖板上各有横向的三条木板,上下对应。木板两端伸出并凿有圆形卯眼,与竖立的木柱紧密联结,形成三个框架,把棺板牢牢固定住。
西周时期,青铜工具的使用促使木工技术进一步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木工技术达到相当精细的地步。
考古研究发现,战国时木工已有直榫、半直榫、燕尾榫、半燕尾榫、圆榫、端头榫、嵌榫、蝶榫、半蝶榫、宽槽接合、窄槽接合、切斜加半直榫等十多种榫卯接合类型。当时的木工匠师不但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方式,而且对这些方法在受力性能、工艺制作与装饰功能方面的优缺,也有了较科学的认识,可按照器物的不同要求恰当地选用。例如,燕尾榫箱角接的接合强度大,加工难度亦大,多用于牢固度要求高的整体式木棺,而现场拼装的木撑则使用结合强度较低、加工难度较小的宽槽箱角接。又如,透榫的接合强度大,但不甚美观;不透榫的特点与之正好相反。于是,在制作木几时,对要求美观的木几面采用不透榫,而在要求强固的足座底面采用透榫,使技尽所用,各得所宜。再如,在不施胶的情况下,各种接合方式中以燕尾榫的强度为最大。但在外力作用下,榫颊尖端易产生顺纹的剪切破坏,因此,应把榫颊倾角限制在某一临界角之内,现代细木工艺理论研究指出,这一临界角约为10度。
根据对战国木器实物的测算,燕尾棒倾角平均值在7~12度,这表明当时工匠对此问题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工艺实施上达到稳定的、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说,现代细木工艺所掌握的主要榫卯结构,包括技术实践与理论,在战国时代几乎都已被发明和应用。千百年后,明清时期以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又达到新的巅峰,成为中国及世界木工艺技术史上足以称道的成就。
中国的古建之所以采用榫卯连接,不仅缘于当时的木料充足和施工简便,还因其抗震能力较强。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木构建筑能够抵御里氏七八级的地震。地基的振动虽然会引起榫卯连接的木结构基石的运动,但基石与木柱间因没有固定联结,可以允许一定量的水平位错,于是便大大降低了地基传到结构的水平振动能量,加之木结构具有自重小、弹性好、可容许的变形幅度大等特点,故木结构的延性大、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其次,也是极重要的一点,榫卯结构把柱、梁、斗拱、凛、椽紧密地联结成了一体,形成了富有韧性的柔性联结结构,彼此间没有或仅有极弱的相对运动,避免了局部振动和应力应变的集中。基于这些因素,中国传统的木结构虽屡经地震洗礼,但鲜有倒塌。
榫卯结构简化了复杂的联结程序,使两块材料在不需第三者的介入下实现牢固连接,是一种最简单、稳定而普遍适用的连接方式,它的应用极其广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服按扣、飞机上的安全带、火车车厢的挂钩、航天器的对接系统等都借用榫卯结构实现分合;军事上,枪械可以快捷拆卸拼装而不用螺钉;计算机的显示卡可简便插入而固定,都是榫卯的神力。一些复杂结构中,往往榫里套着榫,卯里含着卯,如古代宫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复杂榫卯结构的代表。事实证明,精髓的技术不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而会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