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64900000015

第15章 志同

李建刚才的一番言论,除了过于激烈直白了一些,其实基本上也正是像辛弃疾这样朝廷主战派大臣的心声。

大宋以文制武,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兵不知将,将无专兵。每逢战事,方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而更可笑的是在文贵武贱的形势下就连率军出征的率臣也大多都是由文臣出任。这种情况下的军队战斗力,莫说是熟知军事的辛弃疾,就是普通百姓都不会看好的。

这种在大宋沿袭了二百年的国策,其间并不是无人反对。昔年神宗年间,王安石为相推动变法,其中除了税赋变革之外对于军队、武将地位也给了极大提升。只不过朝廷内既得利益集团,文人士大夫之流势力太过庞大,最后绰号“拗相公”的一代名相王安石也只得黯然引退,神宗变法不了了之。

及至宋室南渡,孝宗皇帝即位之初,雄心恢复祖宗基业,也曾大力增加朝廷武备、提升武将地位,可惜隆兴北伐惨败之后,将孝宗皇帝的雄心壮志打的灰飞烟灭。孝宗皇帝在其后执政的三十年间,完全打消了北伐雄心,将全部心力都放在了繁荣经济之上,如今的大宋虽说偏安于一隅,可是借着商船之利通连四海,大宋朝廷和民间之富庶反而倍于昔年。

在这样兴商重利的氛围下,众多的朝廷将门勋贵和地方武官们,也都将注意力放在了经营商事之上。以致于有些地方厢军兵卒,已经实际上成了将领麾下的商队伙计,就是在京城禁军之中,禁军兵卒帮着自家主官行商跑腿也不过常事尔,军队战力更加不堪。

凡此种种弊端,也正是辛弃疾多年来奔走抗争的原由,只不过他得到的结果同样令人失望罢了。

一方面朝廷君恩深重,另一方面却眼看着朝廷弊政屡次进谏无果,郁愤难平弃官归隐。适逢多年挚友陈亮逝去,这才有了辛弃疾激愤之下的这次君山会盟。

让辛弃疾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会盟重整飞虎军的时候,居然发现有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在自己面前倾诉出了自己和陈亮多年来的心声。

辛弃疾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了刚刚逝去的好友陈亮陈同甫常说的一句话:“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难道是同甫兄的英灵将这位少年引到自己面前的吗?

想起力主抗金北伐,以状元之材奔走呼号一生却被时人讥为“狂怪”,最后难酬壮志郁郁而终的好友,饶是辛弃疾性情刚烈如火,此时也不禁仰天长叹双目微红。

平静下心绪后,辛弃疾看着李建的眼神也难得的柔和了起来。在这样的心境下,越是打量辛弃疾就越是对眼前的少年生出了更多的喜爱之心。

出身豪门却无纨绔之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超凡的见识,兼之热血豪情心怀社稷百姓。若不是顾忌到李建的家世,面对如此良材美玉辛弃疾都忍不住生出了将李建收录门下的念头。

毕竟只是初识,年轻人心性跳脱不定尚须考验,先收起心中激赏之意后辛弃疾恢复了多年为官养成的沉凝气度,“年轻人血气方刚,进取之余还要注意不可过于激进,你先回营休息,襄阳之事随后再议吧。”就这样将李建直接赶回了斥候营,不过在李建告退时老人却从军帐中取了一本书集送给了李建。

回营之后,李建见到耿鹏时耿鹏也正焦急的等他回来,“李镇,怎么样?义父可曾准了咱们的建议?”

看到李建无奈的摇了摇头后,耿鹏也不禁失望万分。他的性子只是因为自幼跟着辛弃疾是以有些过于方正严谨了些,其实在辛弃疾的影响下他的内心深处从来都不曾少了北伐中原恢复故土的念头。

“都头先别失望,辛公也并没有回绝我们的提议,只是说先让我回来休息,可能他老人家还要斟酌一番再做决定吧。”先安慰了一下耿鹏,李建也开始静下心来分析回忆方才的晋见过程。

回想当时的种种细节,李建觉的自己的一番论调应该是打动了老人的心思的,可是为什么即没有让自己详细解释北上襄阳的计划,又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的意思呢?

想了半天也不得其果,李建索性不再多想了。反正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领导、上位者们都习惯于用高深莫测的手段来御下。低头看着自己手上临别时辛弃疾所赠的书,李建开始认真的翻阅起来,说不定老人的真实心意,就在这本书中也说不定啊?

书是用普通桑皮纸刊印后再用棉线装订而成的。若以后世的标准来看当然是十分粗陋的工艺,不过在如今这个时代里却已经算得上是很高的标准了。对高处社会顶层的文人士大夫之流而言,著书立说本来就是毕生最大的追求之一,但凡有书稿刊印于世者必是当世文坛大名鼎鼎之辈。

《龙川文集》,看着略微泛黄的封面上这几个大字,李建翻开了这本书集神情专注的读了起来。书不厚,总共不过四十多页,傍晚时分李建就已经全部读完了这本书集。读完后李建才知道,这本书只不过是龙川文集的第一卷。

这一卷中所载,大抵议论之文为多,尝论及天下大势及军事。其才辨纵横不可控勒,颇有纵横当世目无余子之狂态。不过单就其文而论,确实让人有读后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感慨。

虽说自幼就一幅醉心武技的样子示人,不过因为自幼就有一个远超普通人的成熟思想,所以看似每每学文时只是敷衍的李建,真实的文学功底即便比不得寒窗苦读的学子也不会差到哪去。不过读完这一卷书集后,李建除了赞叹也就只剩下钦佩了,先贤对于文字和典籍的运用、驾驭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可是辛老先生让自己读这本书究竟有何深意?就是为了让自己体会作者那纵横当世的文采,开拓一下心胸吗?

对了,作者!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后,李建也麻利的将书翻到了封面后的第一页留白处。

“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除了这两句笔迹雄奇明显是手写的诗句外,一个已经变成暗红色的鈐印引起了李建的注意。同甫之印,将这四个模糊的篆刻小字辨认清楚后,李建也只算是搞明白了这本书集的作者应该是这位同甫先生。不过这位同甫先生到底是哪一位,李建可就一头雾水了。

如今的文人士大夫和将门勋贵之家,但凡子弟成年行冠礼后,就会有家中长辈或是师长赐表字。有了表字之后,本名就只有上官、长辈和亲近的人才会直呼其名,朋友之间和社会交往时就通常会以表字相称了。这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出现两种称呼的现实,而当一个人功成或是名就之后又常常会自己给自己取一个甚至是好几个名号,这实在是让习惯了前生那种简洁风格的李建一直都很头疼。

特别有名的人还好说,比如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可是名气稍微差一点的人,再这么又是名又是字又是号的来一通,鬼知道究竟是哪一位啊?

就在李建苦恼于不知道作者是谁时,正好耿鹏出去忙碌一番后回来,想到这位大哥是辛弃疾的义子,李建顺口问了一句,“都头,同甫先生是哪一位啊?”

听到李建的询问,耿鹏呆了一下,然后才语气低沉的说道:“同甫先生是义父的生平挚友,绍熙四年的当朝状元,去年刚刚病逝。”

生平挚友,去年刚刚病逝,嘴里念叨着刚得知的这两条消息,再加上卷头处所题的那两句诗“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李建慢慢的明白了辛弃疾送给自己这本龙川文集的心意了。

同心携力,志同道合者方可谓之挚友!

辛老先生听了自己那一番慷慨陈词后,显然心底里是认同自己的,只不过是碍于身份或是其他什么,不好明言。这才赠了自己这本龙川文集,寄望自己可以继承同甫先生遗志。这其中即有提点之心,也有考验之意。

看来自己算是入了老先生法眼了,这飞虎军暂时是不会把自己踢出去了。放下了担忧后,李建兴奋的一跃而起,对着耿鹏笑道:“都头,我明白辛公的意思了,咱们这回还真有可能杀到襄阳去呢。”

一番话说的耿鹏有点不解,李建也不多解释,拉着耿鹏直奔斥候都大帐。整个飞虎军中除了主将大帐外,也就只有斥候都里存有一幅地图,李建准备和耿鹏一道商议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详细行动计划来。

想让辛弃疾同意自己的建议,只凭着理想和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份切实可行的完备方案,让老人看到行动成败的机率如何,行动带来的利弊如何。做为一个经历过后世资讯爆炸年代的穿越者,李建深知一份详细的行动方案对于推动上级决策和具体执行任务时会有怎样巨大的帮助。

从记忆觉醒到现在,李建在大宋已经孤独、迷茫的挣扎了十几年。我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来到这里是要做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其间的辛酸和无助自不待言。

用十几年的时间了解、融入新的生活后,今天李建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个有可能改变或者说是撬动这个时代的机会。

同类推荐
  • 三晋贤吏田嵩年

    三晋贤吏田嵩年

    田嵩年,字季高,号梦琴,盂县城北关村人。据碑文及有关史料考,北关田氏大明初为万泉县张家口军籍,至迟在大明中叶已定居盂县城东南的红崖头村,后又有迁徙。考田嵩年为本县柴庄村赵鹏九先生撰书的墓表云:“盂之北乡五十里柴庄村,余先生之故居也。自余处徙居城邑已七世矣,而坟墓田庐在焉”。
  • 历史典籍(下)

    历史典籍(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击破兵阵的锋刃

    击破兵阵的锋刃

    兵荒马乱的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却是汹涌澎湃的,在权力与利益的斗争中,谁能一统天下?
  • 资治通鉴全鉴

    资治通鉴全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我国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我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描述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之事。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益。
  • 大汉天下

    大汉天下

    憋屈的穿越,成为了汉末灵帝,外戚,宦官对其虎视眈眈,蛮荒异族时常犯我边关,重生在这个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黄金的年代。身为现代人的刘宏,骨子里流淌着汉人的鲜血,对这一切,他会怎么做,是抗争,还是妥协。当刘宏打败了外戚和宦官之后,刘宏便吃惊的发现,此时他只不过,才迈出了一小步,更多的艰难险阻,接踵而来,此时已经拥有一颗,帝王之心的刘宏,又岂甘就此沉浸下去?历史上未知的谜团,等待刘宏的探索,在刘宏前进的道路上,接踵而至的敌人,不断涌出,但是回应他们的,永远是刘宏手中的赤霄剑。身为汉人的刘宏,一定要将大汉,屹立在世界之巅,让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辱吾强汉者,虽远必伐。欺吾强汉者,虽远必灭。
热门推荐
  • 与你相遇的时光

    与你相遇的时光

    对她而言,与他相遇是她黑暗了15年后,接收到的最亮的一束光。对他而言,与她相遇是蓄意,也是偶然。有一种爱是:你是我生命里最温暖的阳光。有一种爱是:不言不语,只想护着你一辈子。她:我自以为那是爱,结果连承诺都不属于我。他:我用尽全力保护你,到最后伤你最深的却是我。<br>
  • 不多不少

    不多不少

    程小雨的爱情是否让你感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程小雨的爱情故事吧!青春的年纪,留给我们的更多是爱情的回忆。和程小雨一样我们也有我们刻骨铭心,不管结局怎样,曾今他(她)都是我们最爱的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有时不是他(她)们而是我们的问题!也许生命本就不该带着太大的奢望,也许不多不少就好。可是当不多不少的他(她)出现时,又有几个人能够懂得满足与珍惜?
  • 剑道帝皇

    剑道帝皇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卫,毕生所愿不过是成为亲卫。然而,命运嘲弄,世事变迁。无须沧海桑田时,只道故人心易变。当杀机暗藏,是引颈待戮,还是毅然执剑。武道繁盛,世家盘踞。少年与微末中沉浮,心怀凌云之志。一枚神秘发簪,一颗无畏之心。任它强敌环饲,仅凭青锋三尺。杀个朗朗乾坤,战到天昏地暗。
  • 奇缘录之奇缘斋

    奇缘录之奇缘斋

    奇缘录,一本记录了世间奇缘的书。世间各种脍灸人口,传说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奇缘异事,它都有记录。大厅坐满听客,鬼鬼手持奇缘录缓缓走出,拍案一声。听客肃静,且听鬼鬼道来,这段奇缘异事,就发生在这本书出现之前的,那个叫做奇缘斋的地方。
  • 星空弑

    星空弑

    一个从小被遗弃在小山村,他强势崛起,战尽天之骄子。脚踏诸雄万尊,建绝品王朝!为救父母孤身杀入弑神殿。为救治爱人,踏禁地,征服艰难险阻。看我如何迈上世界的巅峰。你敢不来信不信我揍你十个铜币的。
  • 穿空之恋

    穿空之恋

    林俊生的力作《穿空之恋》杨华,一个现实中的普通人,却有着神一般的奇遇。遇到了女鬼若兰,为了去救李娜娜,被捅了一刀,生死一线的杨华,若兰牺牲自己救了杨华,得知娜娜的死,杨华报了仇,接着被抓,被关进黑狱,在黑狱遇到逆转九星,得知逆转九星能带来穿梭过去和未来,带着对娜娜的思念,杨华决定试试看能不能回到过去,娜娜就不会死了,糊里糊涂地穿越到古代,也是因为如此能够结实生死相交的好兄弟,和几个爱着自己的女孩,从此辉煌的人生开始了......
  • 一夕缠绵:追缴煞星狂妃

    一夕缠绵:追缴煞星狂妃

    “阎王,我不嫁!”淡淡的声音,在皇上的寿宴石破天惊。切,王爷,有什么了不起?就算他们都說她是煞星,她也不会由着他们踢球般的推来推去!”这女人,我娶定了!”妖孽般的脸上,他一脸莫测的笑着,竟然不顾众人惊诧的眼光,吻了她n久……靠,色男人,发情也别当着这么多人啊!技术高有什么了不起?你以为你是谁啊?做你的女人,本小姐还真不希罕!就算是嫁了,我也拉个帅哥私奔去!还有,你欠我的一命我不要了啊,可别给姑奶奶来个以身相许……
  • 卞允晗

    卞允晗

    为爱而执迷不悟,与你而言,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亡国世子为报国仇家恨,只身踏上拜师之途…但羡鸳鸯不羡仙。
  • 大蒜妙用

    大蒜妙用

    大蒜是天然的杀菌剂。中医认为,大蒜味辛、甘,性温。能温中健脾、行滞消食、解毒、杀虫。大蒜对脘腹冷痛、饮食积滞、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肠胃不和、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脑等多种病症具有良效,其保健功能可谓妇孺皆知。本书系统介绍了大蒜的来源、功效、应用常识及针对数十种常见疾病近500种大蒜防病治病良方,凸显“简、便、廉、验”之特色,对于每一个家庭都非常实用,诚为广大读者防病强身、康复养生的良师。
  • 来生不做战佛

    来生不做战佛

    当荒草掩过我的墓碑,是谁在轻轻地流泪。土丘下,我在沉睡,是谁在凭吊我的骨灰。故事如戏,又是谁在我墓前不肯离去。大圣为爱转世,逆天逆佛,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宇宙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