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02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霍去病是华夏兵家的杰出代表,然而这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又非常简略,可能正是因为复原那段历史有难度,所以专门写他的历史小说并不太多。笔者自幼就喜爱这个英雄人物,夙愿就是让更多的人能深入理解这位华夏兵家,本书从酝酿到写作历时十余年,总的来说是在以下四个方面花费了比较多的力气。

(一)军事问题

写霍去病,军事肯定是第一个难点,他究竟是怎么打仗的?为什么他能够取得那么辉煌的胜利?《史记》中对此几乎没有记载,而《汉书》中的这一段又几乎是照抄《史记》的,所以军事部分是花力气最多的部分。

霍去病创建的阵法名叫“车悬阵”,但历史上仅存其名。一般见到“车”字,自然都知道指的是战车,但是不太容易想到的是,“车”字还有一个古老的意思,那就是旋转。此外,皋兰山下的古战场,至今仍叫“锯条山”,“旋转”和“锯条”合在一起,有了“旋刀”这个名字。见过车床的读者可以回忆一下车床,见过油锯的可以回忆一下油锯,就可以理解旋刀冲锋的厉害之处了。

旋刀纵队的两大法宝,第一个正是“用旋转来保证速度”,第二个则是“旋刀队列很薄,故两侧敌人均无法向我放箭,而我可以向他们放箭”。《史记》中记载霍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说明他们是深入敌阵的搅杀,而且他本人与一些“壮骑”是身处刀尖部位的。

《史记》中记载了漠北之战有武刚车,但只说了卫青是用连环阵,但霍去病的阵法就没有描述了。挖掘这个“悬”字,最后本书取了悬停之意,也就是以战车为节点,疏而不失地网住整个战场,因为这是全攻全守的打法,有鲜明的霍氏风格。

至于河西之战有没有用战车,《史记》里没有提到用战车,笔者也认为应该是没有用。首先车悬阵也需要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其次河西第二战明确记载了是在祁连山里打的,车战并不适合山区的地形,所以本书中写河西两战,只用了旋刀纵队。

其实这个纵队的“纵”字,还是从《史记》中找到的。所以有时候司马迁真是让人没法说,你说他完全没记载吧,他实际上也记了点,但就是惜墨如金,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去推敲。而且对于霍去病的作战,他都是直接引述天子诏书,报一下人名地名和数字而已,读起来完全是一副“反正是天子这么说啊,其他的我就呵呵了”的口气。引诏书就引诏书吧,还偏偏把诏书里最关键的一句话给省去了——那句话正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评价,“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意思是“能宽大降服者,功成而知止”,如果不是班固在《汉书》中又把这句话给记上了,后人都不知道霍去病得到过这么高的评价。

所以若要评价司马迁笔下的霍去病写得怎么样,我只能说,似乎司马迁是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不好好写呢。由此也可以看出,卫霍当时并不怎么见容于官僚世家集团,司马迁也对卫霍有一定的偏见,这个题目已经有很多人论述过了,我就不再多说了。当然还是要感谢太史公的,毕竟人家还是写了,人家要是不写,我也不能把人家找出来扁一顿。我把《史记》中的卫霍列传附录于书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

关于战争的地点和路线,笔者先后五次实地考察,也参考了很多考据资料和研究文献,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指点,虽然只是本小说,但也尽量争取自圆其说吧!书中附有三份简要的地图,分别是河西第一战、河西第二战、漠北之战的路线示意图,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看。

军事这一部分,必须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自己的军事知识是很有限的。

(二)思想境界的揣摩

揣摩霍去病的思想境界,是本书花费力气第二多的地方。霍去病是华夏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是在华夏文化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必须站在华夏文化和道统的角度来揣摩他的思想境界。

首先必须强调他许身于国、许身于使命的赤子之心,然后,以武止戈、协和万邦,正是历代华夏兵家的共同理想,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武功,更不可能为杀而杀。除此之外,他对人生中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是要从当时的文化角度去揣摩的。

为了从道统的角度把这些思想讲清楚,笔者决定借助于《易经》,因为《易经》是华夏的群经之首,是华夏文化的元典,是诸子百家(当然也包括兵家)的活水源头。

所以结合故事情节,本书中一共谈到了六十四卦中的八个卦,其中六个是三对覆卦。“师”与“比”这一对覆卦,是讲用兵打仗与协和万邦的对立统一关系,以便于读者理解华夏兵家的境界。“咸”与“恒”这一对覆卦,是讲恋爱与结婚的关系,以便于读者理解古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渐”与“归妹”这一对覆卦,则是为了说明正室与侧室的问题,因为这种情节,如果不把问题从原理上讲透彻的话,写起来就容易流于低俗了。此外还提到了“蒙”卦和“萃”卦。

(三)关键情节,为何杀人

众所周知只要写霍去病,绕不过去的一个点就是他杀了李敢。杀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此事绝不简单,而是一个重大关节。李敢击伤了卫青,霍去病第一时间不可能不知情,气头上他并没有出手,就说明不需要他出手。而到元狩五年的甘泉宫春猎时,已经又过了一段时间,已经不在气头上了。若说他是处心积虑地设计好了在那会儿下手,我个人是完全不信的,李敢曾是他的手下,他们曾在漠北共同出生入死,试问他下得了手吗?我认为,他只能是在情绪激动以及无可选择的状态下、为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才不得不出手的,而且这是一次风险非常高的仓促出手。

这时候我就注意到李敢的叔父,丞相李蔡的死正好就是在三月,时间点上吻合于春猎,而且他是被汉武帝以一个非常牵强的罪名“侵占陵园土地”逼得自杀的,这个罪名不是很大,《汉书》中说这会“下狱”,而他却自杀了,也就是说其实是汉武帝起了要他死的心,他也就只能死了。

何况,司马迁在《史记》里明确地说了李蔡的人品差,原文是“蔡为人在下中”。司马迁和李家的关系众所周知,就连他受腐刑也是为了帮李陵说话,所以司马迁若说李蔡人品差,那肯定是真的差了。但司马迁又没写任何事情来证明其人品差。若李蔡是弄权枉法、贪污腐败,他完全可以记录,之所以不记,说不定李蔡做的正是一件不能记录的、隐秘不宣的事情,在这件事败露后,李蔡被汉武帝迅速找借口除掉。而他的侄子李敢,则很可能是这个事件的牺牲品,李敢的死正是这件事情的转折点。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应该与夺嫡有关,因为,除非是太子受到直接的威胁,霍去病为了任何别的理由,都犯不上直接出手去杀李敢,何况还是风险如此之高的仓促出手。

而《史记》里的三个“不写”,则构成了我的“证据链”。首先《史记》没有写李蔡到底是做了什么才得到如此差评。其次《史记》没有写李蔡之死的时间,要看《汉书》你才知道原来是“李敢死后一个月”如此敏感的一个时间点。第三司马迁记载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时,都记下了他们的母亲是谁,包括位分较低称“姬”的,但是写到汉武帝这里,却提都没提皇三子和皇四子的母亲是谁,直到《汉书》,班固才记录了他们的生母是李姬。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史书里不写什么,往往比写什么更耐人寻味。这三条很像是司马迁故意不写的,说明其中可能有隐情。在跟李家有关的事情上,太史公多少有点特殊对待,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看法。所以,这个李姬很可能来自陇西李氏,而李蔡集团暗中有夺嫡的动作,最后因李敢被拔掉而阴谋破灭,李蔡迅速被汉武帝除掉,之后知情人也就缄默不言了。

以上是把我的推想过程交待给大家,至于读者能不能够接受,那肯定是因人而异了。霍去病扶保太子的态度是史有明载的,他带头请立三位皇子为王的奏疏就载于《史记》,不难看出,在阴谋者谋夺东宫的计划已经破灭之后,太子一方以这一手作为收尾是非常漂亮的,也非常符合霍去病不留后患的战场风格。

还有,除了《史记》里明确说了人品不行的李蔡,其他有名有姓的我没有写第二个坏人。因为我从史书里没有找到他是坏人的证据,我觉得自己不能硬把人家写坏。当然写小说也可以虚构一个坏人来推动情节发展,可是我想,只要情节的逻辑能够自洽,也不是非得有这么一个角色不可的。

(四)素材选择

本书在材料选择上的原则是:《史记》和《汉书》是不敢违背的;《史记》与《汉书》之间若有差异的,以有利于卫霍为准;《资治通鉴》及其他史书中若有与前两者相冲突的地方,均以前两者为准;史书以外的其他材料选择,以有助于把故事讲圆为准。

关于《史记》和《汉书》的不同之处,在汉武帝这一朝,还是值得好好分析一下的。因为司马迁是这一朝的当事人之一,有他的局限性,比如他笔下的汉武帝,神神道道、不务正业,与班固写的汉武帝完全就是两个人!而卫霍的传记,《汉书》基本是照抄《史记》的,在这种大前提下,凡是二者有不同之处,正说明这是班固认为必须要改、不改不行的!而且仔细考察这些差异,《汉书》的说法都对卫霍更有利,所以本书在两者不一致的时候都取《汉书》,书末也专门附录了这些不同之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史书以外的材料选择,比如倒看北斗、酒泉御酒、柏梁联诗、神君现形、琴歌、霍去病名字来历,历来都有人说只是传说而已,我觉得作为小说,作者可以自由选择用还是不用。举个例子,柏梁台联诗,一般说法是柏梁台落成的时候霍去病已经去世,所以他不可能参加那次联诗,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诗里面的“大司马”是谁,明明是一人一句诗,难道让卫青一个人联两句吗,根本不合理啊。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柏梁台位置的研究文章,其中提到了柏梁台就位于昆明池边,是在开凿昆明池的时候堆土而成的。我觉得这个讲法很有说服力,确实完全可以先堆山,再慢慢地盖上面的建筑(即那些著名的承露金人之类)。史有明载,昆明池是在元狩四年挖好的,那么土山应该也是那时候堆起来的,所以我就这么写了。其实,柏梁联诗的每一句,细品也都很有味,的确都扣着每个人的身份,从中能揣摩出不少东西,这也不像是伪作能有的高度。

再举个例子,封狼居胥之后的《琴歌》也有说是后人托名伪作,不是霍去病写的,但是我细品这诗的每一句,不折不扣是华夏兵家的情怀,伪作能有这个高度吗?还有人认为霍去病不见得有这个文采,我的想法是正好相反,霍去病太可能有这个文采了,因为华夏兵家历来强调的就是文武双全,《吴子兵法》论将,上来就说:“总文武者,军之将也”,从写兵法的孙武、吴起、尉缭、李靖,再到留下著名诗词的辛弃疾、岳飞、戚继光,华夏历代兵家有文采的多得是!再说《琴歌》其实也不是有多好的文采,受过《诗经》熏陶的西汉文化人,写出那样的辞句很正常,何况是接受过贵族教育的霍去病。

以上主要是向各位读者汇报一下我写本书时的一些想法。欢迎您的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觉明堂主

同类推荐
  •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东汉末年的乱政,主要表现在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两个方面,这两股力量,是中国古代最为人诟病的腐朽政治势力,他们的交替擅权,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王纲解纽,政治黑暗,是其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乃至三国分裂割据发生的直接原因。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大统一转为长期分裂,又由长期分裂转为短暂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追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要从东汉时期说起,正如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兴亡一样,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始就埋下了能使其灭亡的种子,东汉王朝亦不例外。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让你更多地了解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更好地看清那些称霸各方的英雄是如何展示他们的雄才伟略。一起来翻阅《三国争霸那些事儿》吧!
  • 逆天改命之兰陵传

    逆天改命之兰陵传

    他,庸庸碌碌,不过是一个小技术员,过着平凡人的日子。他,貌柔心壮,堂堂大齐国王爷,却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当他顶替他成为这个王爷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无力改变历史的足迹?还是力挽狂澜,改变命运,创造属于他的辉煌?
  • 坑说春秋与战国

    坑说春秋与战国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大明虎贲

    大明虎贲

    穿越到了崇祯十一年,这一年满洲铁骑磨刀霍霍,起义军遍地狼烟,朝堂上勾心斗角,大明朝已经烂到了根里。特种兵袁啸在执行任务时机缘巧合来到了乱世,依靠着机智与聪明,游走于各方势力的中间,左右逢源,在险象丛生之中,一步步迈向了人生的巅峰。慑服贵族豪强与关内,逐杀满洲于关外,收服李闯与河洛,动兵戈于美洲。看我袁啸,挥挥衣袖,就让整个世界都变成汉人的牧场!李自成不服,那就七擒七纵!满洲人不服,那就将你们全部都赶紧寒冷的西伯利亚,让你们一辈子去牧羊!欧洲人不服,什么,你们也不服,老子专治各种不服!崇祯帝不服,那就算了,谁叫他是皇上呢,给他点面子吧!不过,要把公主美眉嫁给我做小老婆哦!
  • 追梦三国

    追梦三国

    不是穿越只是梦境看三国群雄逐鹿谁与争锋看今朝校园生活精彩绝伦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无影又无踪
热门推荐
  •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微软公司成功运作的过程中,提炼出比尔·盖茨成功的管理思维,并列举了微软公司众多的成功案例。相信无论是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渴望成功的人都会从本书中找到能给予自己帮助的经验和策略。同时,为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得启发和借鉴。
  • 凉城

    凉城

    这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无数人成就梦想的时代,乱世打破了大陆的宁静...天空似血一样鲜红,显得格外狰狞,一道道火花从地底冲出,一颗颗陨石不断下落,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平凡少年望着遍地的尸体,流着血泪,紧咬着牙齿,颤抖着身体...一阵微风拂过战旗,不断击打的战鼓,形成一段有节奏的热血音调,鼓舞着士气,战士们用力的摔下盛酒的瓷碗,挥动着长戟,击打着地面...........
  • 嫡女重生之盛世王妃

    嫡女重生之盛世王妃

    前世,在她五岁时,她的娘亲就去世了,但是她的娘亲临死前和她说让她做人要宽和温婉,可谁知,却常常被同父异母的姐姐欺负,不知何时,她从自己闺房中找出一颗幻彩琉璃珠,据说,那颗珠子只要好好利用,拥有者将可以主宰世界,她的姐姐得知那颗珠子,便一心想得到它,她的姐姐设计她,让她死无葬身之地!谁知,上天垂怜,让她重生,今世,她还是宽和温婉,只是,对她的姐姐狠下了心,她发誓,也要让她姐姐死无葬身之地!!!
  • 丧尸之末启

    丧尸之末启

    人类文明的末日,便是某种世界级灾难将人类所构建的社会结构彻底冲塌,瞬间回到最原始的初级阶段,甚至这种灾难还将有可能把人类灭亡。我想活下去,我要活下去,我必须活下去!
  • 轩岐救正论

    轩岐救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我们的梦想花

    EXO之我们的梦想花

    我是吴亦凡的妹妹吴雅凡,我是YG的预备出道艺人。我人生的坎坷,你会陪我的人生坎坷一起走吗?
  • 凌曦王妃

    凌曦王妃

    榕槿儿,你给本王记住了,你只能是本王的,要赶多看别人一眼,小心本王修理你。王爷夫君,眼睛长在我自己身上,你这管的也太宽了吧!她榕槿儿,二十一世纪陆军军校生,在毕业的前夕和一群战友爬墙出去喝酒庆祝毕业,一不小心竟然穿越到架空的朝代。榕槿儿头疼:军校生涯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好日子终于要来了,竟然狗血穿越了。直接想撞墙的节奏!
  • 战空之光

    战空之光

    因为地震,主角误入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仅仅只是开始……
  • 妻居一品:悍夫难驯

    妻居一品:悍夫难驯

    她是天之娇女,却穿越异世,身为女皇,却是一个草包无能,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女皇,天下无一人不期待她早死,更是被一个个彪悍男妃压迫的暗无天日,不甘于平庸,她毅然崛起,征服天下,站上颠覆,成为世界主宰,只是……看着那一个个贴上来的男妃,她迟疑了,是睡了他们报仇呢还是杀了他们报仇?
  • 末世里的一只苏

    末世里的一只苏

    墨凝霜原本只是21世纪的宅女,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了一部小说中,身为穿越女的她自以为就是主角,自以为占尽了优势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作者安排好的。掌握着系统这一大作弊器,墨凝霜发誓摆脱渣男与女主斗志斗勇!玛丽苏养成系统?墨凝霜穿越前最讨厌的生物就是玛丽苏!但当玛丽苏的头衔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墨凝霜才真正开始喜欢上这个生物。本文没有男主更没有后宫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