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800000064

第64章 内扰外患(2)

刘诸葛自从进了权妃偏殿中,或许心中安稳的缘故,几天便明显见胖,气色也好了许多,听权妃这样说,堆起笑意作了个揖:“娘娘以后再别姐姐长姐姐短了,现如今娘娘是贵人,将来前途无量,奴婢是什么东西,这样叫下去岂不折杀了奴婢?再者叫别人听去也不大好,还是叫奴婢本名刘巧的好。”

“也好,果然名如其人,真是巧人。”权妃也笑了,拉她在自己身边坐下,“刘巧,那你就解释一下其中的奥妙,比如说,当初你叫我故意躲着皇上,偏让他一直去吕妃房中,是什么意思?”

刘巧眨眨目艮,不慌不忙地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顺着男人的性子来罢了。男人都是喜新厌旧,越难得到的偏越想得到,越容易到手的,反而不大在乎了。乡里普通男人都这样,更何况是皇上?娘娘试想,娘娘容貌并不在吕妃之下,皇上之所以贪恋吕妃,不过因为她会作诗写词,新鲜一时而已。娘娘若明里争风吃醋,大吵大闹的,反会叫皇上厌恶娘娘小气。娘娘若偏放纵他,让他使劲往吕妃房里去,就好比叫一个人大鱼大肉的使劲吃,再好吃也有够的时候,时间一长,皇上觉得吕妃也不过如此,自然就会想起娘娘来了。”

权妃听着连连点头:“那后来你叫我先破衣烂衫地在皇上跟前露一下面,随后又打扮整齐,有什么说头么?”

“这也是奴婢端摩了皇上的心思想出来的。”刘巧颇有几分得意地回答,“皇上在宫中,整日见的嫔妃个个光艳照人,早就见得习惯,引不起注意来了。娘娘偏偏灰头土脑地出现在他面前,自然令他耳目一亮,能从人丛中认出娘娘来。等皇上认出娘娘,恍然间就会觉得好像许久没见过,自然要着急召见了。后来娘娘盛装而出,皇上一看,原来娘娘如此美色,简直就如同新郎乍见新娘一样。这就好比穷苦的人忽然见了大鱼大肉,从前的饭食自然就索然无味了。”

“那,那皇上既然召见,你为何还特意嘱咐我不与他……”权妃咬一下嘴唇,含笑溜一眼刘巧,没说下去。

刘巧已经会意,捂住嘴笑道:“娘娘何等聪明的人,这下倒装起糊涂来了。奴婢刚才不是说过么,男人越不容易得到的他就越发珍惜,娘娘躲三躲四的,直吊皇上胃口,这样一来,吕妃就成了旧人,娘娘却成了新人,吕妃容易到手,娘娘千金难买一笑,谁能最终得到宠爱,那不明摆着么?”

“你呀,真是鬼诸葛。”权妃笑着用指头点一下刘巧额头,“我们朝鲜有句俗话,鸭绿江边也能长出芳草,三家村中都有能人。看来真叫说准了,想不到皇宫中还有你这样的才子,真是比那什么大元帅丘福要强多少倍!”说到丘福,权妃忽然想起什么,神情一愣。

“奴婢哪有娘娘说的那么厉害,不过是哈巴狗咬跳蚤,也有咬得着时,也有咬不着时,偶然碰巧了。”刘巧被夸得心里甜滋滋,等觉察出权妃脸色有些异样,忙打住话头问,“娘娘怎么了,不舒服么?”

“唉。”权妃轻叹口气,打起精神怏怏地说,“人算不如天算啊,刚得了皇上的恩宠,北边就打了败仗,听皇上说,这两天上朝时,正商议御驾亲征的事情。若皇上真的要御驾亲征,你说我跟着去呢还是不跟。若不跟着去,只怕皇上亲征一趟,来回大半年,回来时不知会从哪儿带来个漂亮娘们,那时人家是新人,咱又成了旧人,半年的心血白白浪费了不说,往后怕就再没了出头日子。若跟着去吧,听人说北边大漠一带气候凶险,乍寒乍热的,只怕吃不消,怎么也拿不定主意,唉!”

刘巧听得很认真,皱眉仔细想了想,慢慢说道:“娘娘,依奴婢来看,这也不是什么难事。若皇上真要御驾亲征,娘娘一定得想办法跟上,娘娘不跟着从军,吕妃就会钻了空子,即便吕妃不钻空子,皇上单身在外,不是一天两天,怎能耐得住寂寞?况且地方官员讨好巴结看眼色行事的手段,哪个不练就得炉火纯青?皇上不用发话,大队美女就会献上,难保皇上不动0。至于娘娘说的漠北气候如何怕人,这倒是多虑了,娘娘跟在皇上身边,能受了多大的苦?冷了有暖轿,热了有撑伞的,有打扇的,比宫里差不到哪儿去。娘娘千万别错了主意。”

听她这么说,本来就有此打算的权妃立刻点头称是:“刘巧果然头头是道,可惜皇上不知道宫里藏了这么个能人,若让你从军当军师,保准没打败仗的时候。”刘巧长叹口气,垂了头说?“这宫院高墙内,不知埋了多少含恨的人哪,刘巧又怎能提到话下?娘娘可别小看了宫里的娘们,别看这各个殿里脂粉香柔柔的,其实杀气也同样浓,切不可掉以轻心。”说着刘巧走到门口,四下看看,折回身来压低了声音,“娘娘,奴婢常在各殿中走动,听说吕妃失了宠后,心里头窝着火,四处扬言要报复娘娘呢!”

“啊?”权妃一惊,“那,那如何是好?”

“娘娘放心,只要抓住皇上的心,她就奈何娘娘不得。”刘巧说着忽然幽幽地黯淡下神色,显露出以前的苍老。

正如刘巧所说的,吕妃对自己正春风得意时忽然失宠,既莫名其妙又恼火万分,这个女才子饱读诗书,凭了这赢得皇上的喜爱,却也在读诗书时,不觉沾染上许多狂傲气息。她认定权妃耍手段抢走了皇上,也就口无遮拦地四下诉说自己对权妃的不满。说出来心中当然痛快些,但她却不知道,自己因此会付出多大代价,会牵连上多少如同自己一样圈养起来的无辜姐妹。

朱棣和权妃恩爱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朝廷决定一件大事的时刻。朝堂上几番激烈争论,虽然反对的不在少数,朱棣仍然决定要御驾亲征了。

等做出决定时,永乐七年已经走到了严冬,是个不宜用兵的季节。但朱棣决心已下,朝廷上下立刻忙碌起来,紧张的气氛笼罩了金陵城内外,迅疾传遍大江南北,举国都做起了北征的准备。

为了在来年春天之前做好准备,朱棣颁发了一连串诏旨,命令户部尚书夏原吉派户音官员到各地征粮,所征集的粮饷全部运送到北京,将那里作为大本营。工部为了迎合皇上心意,特意召集各地老成有经验的匠户进京,合计着造出了三万多辆叫作“武刚车”的大型马车,专门运送粮草辎重。

夏原吉在征缴粮饷的同时,也考虑到北京距江南太远,大批物资运输起来,必定要耗费想象不出的人力物力。苦思冥想,最终决定在从北到南的沿路上,每隔八十里建一座粮城,专用来储存粮草,由粮城所属的当地官吏组织百姓,负责将本地粮食运送到下一座粮城。女此一来,虽然耗费的人力并未减少,但各地平摊开来,尚不至于闹得某一地民怨沸腾。

将北征的大本营放在北京,朱棣感慨良多。北京是自己兴盛发达起来的地方,那里留有自己太多的痕迹,想来便流连不已。在南京城中,他总有种客居的感觉,这儿有太多建文的气息,令他想来就不大舒服,因为他知道,提到建文,人们自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是如何登上金殿龙榻的,他们心中一定会蹦出两个字“篡位”,这是连纪纲统领下的锦衣卫也无可奈何的事情。

况且,朱棣觉得南京这个地方气候也不大适宜他。虽然自己自小在南京长大,但自己最有作为的时候却是在北平,那里山峦耸峙,登高望远,莽莽苍苍,如巨龙上下飞舞,强劲的西北风呼啦啦地吹过,宛如武士的利剑横空划过,凌厉而豪放,不由你不神清气爽。而南京却温温柔柔,山山水水那么软绵绵地匍匐着,半阴不晴的天空整日潮湿如雾,在朱棣眼里,就像宫里走动的太监一样,被阉割了丝毫没有阳刚气息。

就连自己最钟爱的患难妻子徐妃也说过,想回到北平去,这与自己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由此也看出自己的感觉不错,是应该回到北平去了。

再从蒙古靼子方面来说,朱棣也认为长期留在北京更好些。他深知蒙古靼子在大漠草原经营了数百上千年,决肖战能根除掉隐患的。若想将他们完全屏蔽在漠北一带,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国都建在北京,有了这样一道攻不破的屏障,中原才能保证安宁。

“若有机会,当立即迁者北京!”朱棣暗暗自己说,事实上,他早就有意无意地做了些准备,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就是一个绝好的铺垫。

金陵萧瑟寒风,扫除了几许残枝败叶,长江的波涛沉寂,又换了一次寥落人间。转眼之际,永乐八年的春天悄然而至。

正月刚过,朝廷上下顿时热闹起来,正月十五虽然也还是如往年那样,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但气氛却明显冷淡了许多,多少庄户人家想着开春一过,就要离别家人,走向那生死不明的茫茫大漠,新年的喜庆气象也就一扫而空。

朱棣也没有惬意地度过这个春天的开端。元宵节刚结束,朱棣便下诏明确宣布了自己御驾亲征的消息,令太子朱高炽在南京负责监国。在亲征诏书中,朱棣斥责鞑靼部落身为蛮夷,不识时务,杀我百姓,侵我边地,屡次教化仍无效果后,他才决定御驾亲征,务必涤荡隐患,扫清大漠。并且他还诏令三军将士,要人人奋勇向前,建功边关者,自然有高官厚禄等着封赏。

匆忙准备中,已经到了二月中旬。朱棣在金陵城内歌吹喧阗,隆重威武的亲征仪式激动着许多人的心。他脱下龙袍,换上十年前经常穿着的武弁紧袖战服,跨在一匹披了锦缎的枣红战马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拱手向群臣和围观的百姓告别,在旌旗簇拥下,统率六军,浩浩荡荡迈出德胜门,踏上北征的遥遥路途。

因为是御驾亲征,气象自然就远非当年以燕王身份南下征战时所能比拟。军容空前壮大,各类战将林林总总,不下千员。除此之外,朱棣还没忘记自己要作文武兼备之帝王的心思,特意带了杨荣、金幼孜和胡广等文臣。杨荣善写宫体诗,诗作雍容华丽,颇能显示出帝王气象,金幼孜则擅长写赋,让他来记录边关风情,讲述皇上亲征的壮观,真是再恰当不过,胡广贝书法最拿手,笔力遒劲,在边关大漠中勒石写碑,必能留下千古佳话。

雄壮的征讨大军中,权妃乘坐车辇紧随朱棣马后,粉红色顶篷在杀气蒸腾中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本来朱棣并未打算携带后宫妃子,女子在军中,军气恐怕会懈怠,再者,依金忠等懂风水的大臣说,征战是至刚至阳的事情,而女子却是阴柔之物,胡乱参与进去,恐怕不大吉利。

但权妃一反若即若离的神态,扭捏在朱棣身边,撅起粉嘟嘟的小嘴,叫嚷着非要参军不可。“陛下,谁说女子不能从征,臣妾不过害怕陛下路途寂寞,又不是上战场上和蒙古人拼杀。况且即便和他们打上一场,又有什么了不起,中原自古就有花木兰代父从军,臣妾虽比不上人家,侍奉在陛下身边,总还可以嘛!”

朱棣看着梨花带雨般的权妃,心情格外地好。自从徐妃离开自己后,朱棣曾有段时间寂寥无比,随着权妃的到来,他0底坚硬的部分忽然柔软起来,眼前这个尚不满二十岁的女子,既是自己的爱妃,也有几分如同自己的女儿一般,她的话,不管有没有道理,自己都应该听从。

经不住权妃的软磨硬泡,朱棣终于答应下来,但他不忍自己的爱妃孤单,便下诏书给内宫,既然权妃愿意从军陪朕,其余嫔妃难道就无动于衷么?诏书虽然说的笼统,但无异给了满宫妃子一记棒喝,众人纷纷效仿,争先要追随皇上亲征。

结果朱棣挑选了几个可意的,半是陪自己,半是陪权妃,这些人当中,也有善于作诗的吕才人。她们的车辇跟随在大军后边,再有众多太监侍奉着,拉拉扯扯地使大军长出十余里。

越往北走,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转暖,沿途的山山水水也就越发熟悉,朱棣的心情如同头顶上万里无云的天空一般晴朗起来。虽然已经五十出头,但朱棣仍感觉自己还年轻,特别是跨在战马上时,他仿佛又找回了从前的豪情,手握马鞭笑吟吟地对一旁的杨荣说:“爱卿,朕在北京时就听人常讲,说月过中秋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其实这话差了,朕早过中年,却不但万事没休,倒觉得许多大事还要从头开始呢!朕此次北征,定要写几首边塞诗来,还要让爱卿指正。”

杨荣和胡广一身朝服,并驾齐驱在朱棣左右,闻言忙拱手说:“百姓俗话,不过是对常人所言,陛下乃真龙天子,如何可以同日而语?陛下文韬武略盖过秦皇汉武,仰之弥高,臣等私下想起来,无不钦佩之至,此番能随陛下征讨,定会学不少东西,叩恩还来不及呢,何敢谈指教二字?”

这种早说过多少遍的话,朱棣似乎百听不厌,仰头哈哈大笑,挥动马鞭指着前方说:“看看,前边就是北京城了,朕离别数载,常常魂牵梦绕,而今终于回来了!”众人顺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黑骏骏地矗立着一座高大城墙,北京城真的在眼前了。

到达北京城后,朱棣先是故地重游,在城内四角转转走走,指指点点地叙说着当年的情形,深有感触地长叹道:“朕记得有古人重回故地,见当年亲手栽植的小树已经枝叶繁茂,有一抱多粗,不禁抚摩着树皮流下了眼泪,感慨良多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朕此番回来,竟忽然大悟了古人之0,故园不改,人已沧桑,岁月女斯呀!”说着眼圈泛红,所有跟随近臣也慌忙低了头。

出了北京再往北走,就要真正进人漠北了,真正的亲征也就要展开。为了慎重起见,朱棣下令,所有跟随而来的嫔妃暂时留在北京行宫中,只带权妃一人深人大漠。如此一来,军队立刻轻巧了许多,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不多久的工夫,大军已经来到卢沟河附近。

这里正是去年明军遭遇鞑靼埋伏的地方。狼藉的战场半掩在黄沙之下,当时的惨状隐约可见。成堆成片的将士尸体早被豺狼和秃鹰啃啄干净,只剩下森森白骨,交错在昏黄天际间,诉说着无言的恐惧和哀怨。

朱棣?下马来,围着漫无边际的白骨默默走动几步,忽然扭了脸冲艮在身后的杨荣说:“爱卿是头一次见这样情形,可有何感想啊?”

杨荣偷看一眼朱棣,略想一想弯腰回禀道:“陛下,臣想起了两句诗,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绕草根。起初臣以为这是夸张,亲眼一看,更有甚于诗,臣心中不胜感叹。”

“嗯。”朱棣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一将功成万骨枯,凡用兵者,不可不谨慎从事,切莫再重蹈丘福覆辙!”

众将领知道这是在教训自己,忙异口同声地拱手答应,身上铠甲铁叶子撞击着叮当乱响,给寂寥的荒原增添一点生气。朱棣脸色绷紧,望着滔滔卢沟河,忽然想起什么,沉吟一下,抬手指指河中:“朕曾听金忠讲过一些阴阳五行之类的道理,人事兴衰,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可见风水之说也须在乎,卢沟河这个名字首先不吉利,卢和虏同音,卢沟分明就是胡虏挖下的一条沟,丘福岂有不栽跟头的道理?朕要将此河更名为饮马河,以壮我声威,以灭敌之气焰!”

司礼官站在一旁,听后忙跪倒奏道:“陛下圣明,臣已记下。”

盘桓片刻,大军重新踏上北去征程。没走出多远,前方骑哨便传来消息,发现鞑靼少量游骑。“既有鞑靼兵将现身,说明鞑靼营寨就在此地附近,可迅速出击,俘获一两个来仔细审问!”朱棣直立在马背上,舒活一下筋骨,大声命令道。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经过长期的演化,到明清进入了繁荣期。在众多的小说中,才子佳人、名士英雄的悲欢离合故事,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我们选编的这套《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种小说。它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堪称小说中的珍品。
  • 人间:重述白蛇传

    人间:重述白蛇传

    讲述白娘子的前世今生,颠覆《白蛇传》!《人间》通过重述白娘子的故事,来展示人和人间的真相,反思人和人间的残忍。“我”和梅树、粉孩儿和香柳娘、白娘子和青儿的故事在三个时代背景下殊途同归,人对“异类”的残忍大同小异,而真相只在法海手札——这个空门除妖人的日记中才得以显现。小说结尾,为人类作出牺牲并被人类从正统典籍中驱逐的英雄——白蛇在将她的血放出来救活了法海和千千万万自私而愚昧的村民后,被村民们和法海逼得当众自杀,而青蛇更是惨死在自己舍命相救的情郎“范巨卿”的刀下。
  • 唐宋诗精品鉴赏

    唐宋诗精品鉴赏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
  • 背景

    背景

    《背景》是作家易清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余致力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公安机关工作的经历,以及他所在的政治部宣传处(小说中一般称二十四处)其他人的官场沉浮。《背景》通过原生态的真实现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二十四处”,这是一部非常耐读的通俗小说,但是作者却保持了高贵的大师情结。从语言、情节、结构、到主旨,作者都尽力做不让小说落入俗套。从而能在众多类似题材的小说中脱颖而出。
  • 许你东向有晴风

    许你东向有晴风

    所有人都知道许东品很爱晴风,这份爱的厚度甚至不比于骆少,但是晴风的无名指最后套上的是于骆为她挑选的戒指。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以圆满告终。很遗憾没能陪伴你到未来,很高兴曾参与你的人生。东品东品,东边有人来,品阁夜闻香,晴乃朝夕雨,风过四季天。
热门推荐
  • 念你匆匆

    念你匆匆

    总有一个人,陪你从青葱到一袭白裙,陪你从年少到繁花落尽,哪怕你不记得他…
  • 霸道王爷宠娇妻

    霸道王爷宠娇妻

    她本是21世纪金牌杀手,因为一次任务遭人暗算,意外穿越与他邂逅。他是传言的傻子王爷,但是成亲后发现他就是一个对外的傻子王爷蓝殇雪”你谁啊你!“慕容枫睁着bulingbuling闪的眼睛说:”我是你相公,你是我娘子,你都把我睡了,你还不负责啊,传出去了,我还怎么嫁人啊!!!“蓝殇雪心中奔过万只草泥马:“该担心嫁不出去的是我,是我!”某人:”没事没事,我娶我娶“。。。。。。
  • 邪王追妻99次:娘子,等我

    邪王追妻99次:娘子,等我

    生子之日丈夫亲手绞动白绫,生生把她勒死,九族被诛,她最疼爱的师妹踩着她的尸骨荣登后位…重生归来,她发誓只为复仇而生,杀伐嗜血在所不惜!可是……“阿娘,汐儿总算找到你了!”她看着五岁的小包子唇角抽搐。这活过来还没几天,人分明还是黄花大闺女!“请问你爹是……”“阿娘,你把我爹抛弃得真彻底,连名字都忘了。不过我挺你!抛弃得好!不要他了,咱们母子二人好好过!”好吧,母子二人好好过,可过着过着她床上怎么又多了一个人:“娘子,求暖床,求疼爱……”
  • 凡者仙心

    凡者仙心

    黑暗并不代表肮脏,光明也并不代表纯洁,人心容易蒙上灰尘,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就在朝夕之间,勇敢无畏的少年少女们在命运的枷锁面前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 废材嫡公主:天才不好惹

    废材嫡公主:天才不好惹

    凤飞凰舞,潋尽苦楚,玖华显出。郁语倾夏,忧无言话,泽起无涯。优秀如她,也逃不过命运捉弄罢。完美如他,也避不开情愫漫生矣。
  • m末日惩罚

    m末日惩罚

    末日来临,因为意外,自己的女人死去,却无意间邂逅美女丧尸王,从此,为了保护胆小的她,李渊杀伐果断,为她建立尸族帝国。
  • 觅珠

    觅珠

    千年前的深海黑珠,植入体内,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切的疑团,牵引他一次又一次踏上险途.....
  • 216宿舍

    216宿舍

    这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宿舍......
  • 巅决兵皇

    巅决兵皇

    被师傅捡回来的孤儿楚云,从小和身为异能者的师父生活在雪山之上。成年之后的一场变故,楚云怀着为师报仇的使命下山加入东方异能组,历经各种争斗甚至是生死险境,楚云得报师仇并成为异能最强。这并非是终点,最强的十级异能者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东方昆仑修真界的大门向楚云开启,西方光明神殿和血族,也是超出世俗的势力。为了生存,为了更强,最终为了天路之门飞升契机,楚云遇强更强,各种磨难争斗和热血拼杀之后成为最强,世间无敌!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和奇遇,一把至强兵器和一位贴身女神奴隶的帮助,楚云成为传说!
  • 必知的科技大家

    必知的科技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