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800000059

第59章 处处缠绵(2)

随着铁闸开启,长江之水犹如万马奔腾,拥挤着汹涌灌人,直奔巍蛾耸立的船玛中。站在旁边高大观望台上的指挥使,看江水渐渐漫平了船坞凹槽,双手挥动红旗。下边民夫见状,连忙解开拴在船上的铁链,一艘艘建造好的巨轮,依次沿船坞中挖好的凹槽缓缓驶进长江口。顷刻樯桅如林,万帆遮天蔽日,隔岸不辨牛马的汪洋水面,顿日寸显得有些拥挤。

声势浩大的船队顺着长江流水,由南京踱进江海交接处,同其他应召赶来的小船,汇集于苏州的刘家口。因为刘家口这段水域,水路平顺,相当广阔,非常适合停泊舟船,尤其是像朝廷特意建造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船舰。从这里出发,再顺畅不过,郑和早就巡查过几次,相当满意。

浩浩荡荡的船队在刘家口集结后,总共有三百多艘,排歹U成十歹0,整齐地按照旗号次序沿江岸拉开。由于船队太过于长,首尾无法相望,每艘船上的人员觉得和在陆地上没什么区别,金鼓钲钲中,感到仿佛久违的阵仗又突然降临了。

郑和坐的正中大船处于船队中心,船体描画了一条乘风而行的蛟龙,龙鳞在日光和水面中荧荧闪光,风行云动。船的正中央竖起高约十丈的主桅杆,“帅”字大旗呼啦啦飘舞招展。船头上并立着三块红底金字的铜牌,中间最大的一块写着“大明统兵征西大元帅”,左边的写着“回避”,右边的写着“肃静”。每块铜牌上方,画着张牙舞爪的猛狮怪兽,更显得庄严威武。

岸上密密麻麻站满围观的人群,指旨点点地议论着,啧啧称赞,千百双好奇的眼睛在巨大船队上扫来扫去,万古不遇的情景令他们瞠目结舌。

坐在船中的郑和能感受到这种万人瞩目的荣耀,他从没想到整日在宫内捶背捧茶的奴婢,能有今日。他知道,为了这次下西洋,建造的船只总共有三百二十艘,按大小和用途分作“粮船”“水船”“马船”和“福船”等。而自己脚下的这艘最大船只,则被称作“宝船”。

“宝船”长有四十丈,宽十丈,共树立着九根巨木桅杆,比起唐时出了名的大海船能长到二十丈,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余船只,像粮船,长约二十八丈,宽十二丈,七根桅杆,负责载运粮食和各种器材水船长十八丈,宽近七丈,有五根桅杆,供应船队人员的清水饮用福船长约十九丈,当作战船来使用,水兵基本集中在这里,负责保护船队的安全。

不仅在船只的数量上前无古人,船只所搭载的人员之多,也足以让围观者咋舌。这次随行的人员,有朝廷钦派官员,有各级指挥,还有大量的士兵、水手,考虑到前路所遇情形的莫测,还专门备有翻译官、阴阳家、道士等驳杂人众,总人数竟达到了将近三万人。

为了应付不测的凶险,每艘船中还配备有各种海上作战的兵器。每船基本情形是装备大炮十门、鸟嘴枪一百把、喷火枪六百把、硝烟罐一千余、强弩四千,火箭一百,另外还有零散火药四千斤,随时可以弥补武器的不足。有这样的舰队出行在海上,足以令海盗们闻风失色,可谓战无不克。

有了这样的保卫,宝船上也就放心地装载许多丝绸、陶瓷、玉器、漆器、茶叶等天朝特有物产,还有大量的书画、古董等蛮夷之邦罕见的玩意。用这些东西拿出去炫耀,既能抬高大明朝廷的威望,又能趁机做些交易,将传说里蛮夷国度满地乱滚的宝石换回来。

在万人攒动的浪潮正中,被锦衣卫们围成的人墙隔开一片大空地。虽然喧闹声排空从头顶滚过,但端坐在空地正中央的朱棣依旧威严如同金殿之上。沙滩上龙椅闪烁着暗红色幽光,大小官员东西站立,人人神情严肃,惟恐在大典之时礼数有不周之处。

匆匆赶来的郑和直走到御座近旁,半跪了身子大声禀奏道:“陛下,船队一切准备就绪,吉时已到,恭请皇爷祭江祷告,以保我大明船队顺水顺风!”

看着精神抖擞的郑和,朱棣满意地点点头,沉了沉脸,缓步朝早就在江岸摆放停当的祭案走去。身后几个太监慌忙过来搀扶。

香案上满满当当地堆放着牛、猪和羊所胃的三牲,还有各种水果和金银制钱。香案正中间供奉着天妃神像,这是百姓出海打鱼时必拜的海中天神。在天妃的身后,还有四尊略小的神像。靠东边的一尊四肢裸露,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握柄钢叉,一手放在额头上,作手搭凉棚状,两只铜铃样的眼睛瞪得溜圆,此神被称为“千里眼”,但凡茫茫海中暗藏的风浪,他者能洞悉,有此神护佑,可保灾来早防。西边一尊神像也是袒胸露肚,衣冠更力口不整齐,简直是浑身赤裸,他左手紧握一条赤色练蛇,蛇身格外长,从左边手臂缠绕着延伸到右肩膀上,他右手抬起,放在耳畔好像在听什么动静。他的双耳出奇地大,如同两片蒲扇,此神名为“招风耳”,极远处的海浪汹?雨啸响,都瞒不过他。

另两尊神像则面目整齐些,头盔铠甲的俨然武士模样,其一个名为“加恶”,另一个名为“加善”。四尊神像并称天妃手下四大海神,出海远航,有了他们的护佑,人们心中就会踏实许多。

万人瞩目下,朱棣端庄地站在香案前,捻香祷告:“祈祷海神天妃娘娘,今日良辰吉日,青龙下海永保无灾。谦恭奉上香醪,伏望圣恩常呵护,东西南北自然通。弟子再以三杯美酒满金钟,扯起风帆遇顺风。海道平安,往回大吉,珍珠财宝满船盈盈……”

接着便是郑和捧香祈祷,隆重的仪式终于进行完毕,赞官见状高喝道:“所有出海人众,圣恩眷顾,备御宴犒劳,人席!”话音刚落,喧闹声四起,船上各级人员和文武百官簇拥着朱棣,走向搭设在海岸不远处的帐篷。

特备的御宴自然异常豪华,数百太监使女走马灯般传盏换碟,忙活了两个多时辰,盛大宴会才告结束。在喧阗锣鼓声里,三百余艘巨轮组成的舰队,缓缓移动,离开了长江口,走向期待已久的海面。

波浪不惊,和风微熏,描画着五彩斑纹的船体在渐渐远去的海水中,异常的璀璨亮丽,仿佛漂浮的蓬莱仙阁,伴着渐远渐小的身影,很快又像随意撒在湛蓝碧波中的颗颗明珠,交错闪耀,在橹桨荡起的漪水波中,更显得如梦如幻,让岸上众人看得有些发痴。

朱棣也饮了几杯,面色泛红,望着眼前海旗飘飘风帆招摇,像遮天大幕般凌空垂下,浩瀚大国的气象不言而喻,他深深地陶醉其中,仿佛正站在云端傲视海岸上万头攒动的人群。

“朕所言不虚,朕乃万古第一君王,《永乐大典》且不必说,单是这样宏大的场面,无论秦皇还是汉武,有谁遇到过?”他情不自禁地冲左右近臣脱口而出,可惜人声太过嘈杂,他们却没听清楚。

醉意醺醺的朱棣待群臣告退后,乘辇车回到宫中。沿着宫院御道行走至干清殿大门口时,朱棣忽然心血来潮地喝令停下:“自古明君不可荒废一日,朕虽称不上明,却也不敢疏于国事,看看,有没有奏折送上来。”他说着,在一片赞颂声中,被搀扶下御辇。

不上朝的干清殿中,冷冷清清,威武庄严都打了些折扣。御案上堆放了许多已批阅和未来得及看的奏章。

朱棣信步上了台阶,在宽大的龙椅上沉沉坐下去,顺手拿过一纸奏折来,眯起眼睛看看,却是户部送上的这次下西洋所耗费的银钱报章。他立刻来了兴趣,认真地看下去。然而越看他的脸色越发阴沉,醉意顷刻如水汽般消散。

户部在奏折中提到,此次下西洋,每艘舰船的费用平摊下来大约为四百两白银,单建造船只一项,支出白银将近十三万两。若再加上所有人员吃用、路途搬运的消耗,国库就拿出了三十五万两白银之多。若力上地方官员的赋税支出,怕要超过百万两。另外,户部书吏还提到,在建造远洋大船中,各级官员和太监趁机强取豪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更有打着为皇上采办的幌子,贱买贵卖,中饱私囊,一根上好的杉木,在山中十余两银子就可买到,运到龙江船厂,国库却要支出上千两上好白银。百姓怨言四起不说,国库历年积攒也因此而空虚。

奏折写的委婉而沉痛,朱棣却已经不愿再猜测这是出于谁的手笔,他重重地靠在椅背上,哀哀乞告的百姓和辉煌的舰队交错在眼前闪过,永乐盛世,到底是谁在乐呢?他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但随即将它泯灭下去,他不愿意因此而败坏了自己的心情,更不愿由此而动摇心底的某些东西,他宁愿抛开奏折,而相信自己。

但不管怎样,他分明看到,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开赴不知何处的远方,播扬国威的同时,大明百姓却在这样的辉煌光环下,付出了许多他们难以预见到的沉重代价。

“皇爷,皇爷。”一个太监从偏门跑进来,气喘吁吁,连叩头似乎也忘了,呆愣愣地看着面色忽黑忽红的朱棣,结结巴巴地说,“皇爷,娘娘她……”

朱棣这才有些醒悟过来,认出了这个坤宁宫的贴身太监,猛地挺直了身子喝问道:“皇后她怎么了?不是传御医去诊治了么?”

“皇爷圣明。”小太监这才缓过一口气,“御医已经给娘娘诊治过了,看他样子,愁眉苦脸的很难看,还说要觐见皇爷,奴婢知道皇爷去海边了,等跑去,却正赶上人散,忙追随了御辇……”

朱棣暗吃一惊,徐妃本来身强体壮,还曾在北平城头亲手指挥杀敌,巾帼之风常令自己叹赏。可不知怎么回事,自从她来南京作了皇后,便突然虚弱下去,昔日红润的脸色如同秋风中的黄叶,萧瑟地枯萎下去。刚开始朱棣还不大留意,自如愿以偿进人金陵城中,并没像以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劳永逸,反而百事缠身,每日心烦意乱。直到有一天,徐妃突然卧倒在坤宁宫中的内室,再不能袅袅身姿地走动,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来不及细想,朱棣轻喝一声:“快,前边领路!”不等左右侍臣过来扶持,人已嗵嗵地大步走下台阶。

坤宁宫内外挤满了宫女,捧药送水,忙得不亦乐乎。朱棣也不召宣正守候在偏殿的太医,直接走进卧内。众宫女见皇上驾临,本来就紧张的神色更显惶恐,急忙要跪下去请安。朱棣轻轻摆了摆手,意思不要叫她们出声,以免吵醒了皇。

然而徐妃并没睡着,她面朝幛帷斜躺着,突如而来的气氛让她觉察出什么,连忙转过头,目光温顺地看看站在榻侧的朱棣,叫声“陛下”,挣扎着要坐起来。朱棣抬手按住她肩膀,忽然感觉那以前柔若无骨的身躯,现在隔着薄被就能摸到嶙峋的肩胛骨,一阵心酸涌上,掩饰着说:“原来皇后还没睡着……不要动,躺着就好。”

“陛下。”徐妃今日的脸色却有了些红润,她喘两口粗气,静静神!“陛下,臣妾恐怕来日不多了,高炽他们年轻,不大懂得道理,陛下还要多担待些。”

朱棣不敢直视她的眼神,忙将话题岔开来,语气柔和地安慰道:“人食五谷,怎会不得百病?皇后不必胡思乱想,太医说了,静养几日,自然就会慢慢康复。不要性急,病这东西,来如泰山,去如抽丝,还要安心将养才是。”

徐妃却无声地长叹口气:“臣妾何尝不是这样想,不过自家有病自家知,臣妾不知何时,胸上就生出一个痈疮,起初不过豆瓣大小,也没在意。可后来越长越大,溃烂化脓,不但表皮疼痛,心内也隐隐难受,人都说好医不治巾,治肿饭碗动,只怕治来治去,太医丢了饭碗,臣妾一命不保。陛下圣明,自然知道人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是好是坏,都由臣妾担当好了,将来切莫责怪太医。唉,从北平到金陵,这多年风风雨雨,好事做过不少,造孽怕也在所难免,全当赎罪巴!”

听徐妃说得意味深长,朱棣也低了头轻叹口气:“这个朕自然晓得。不过也不要想的过多,皇后是天下之母,向来慈善为怀,总会有神灵护佑的。”

“人寿有时也不在长短,其实能活到今天,臣妾已经知足了。”徐妃话语悠悠地说,“臣妾只希望陛下能安康万年,大明江山稳如磐石。当年母后马皇后临终之际曾对洪武圣上说,要他亲贤纳谏,慎终如始。言犹在耳,确是治国良方,臣妾说不出什么高论来,只望陛下能记住母后的话。”

朱棣点点头,一时找不出话来,彼此沉默片刻,徐妃忽然眼光无限神往地说:“想起在北平的那些日子,虽然苦点累点,心里却踏实。唉,真想回到北平去看。”

“皇后莫急,等病体好些了,朕陪你一道去北平,哦,现如今那里已叫朕改名叫北京了。其实朕也一直想故地重游,说来那是朕的龙兴之地,地势和气候都和朕的脾性相合,朕总在想,若能将都城……”徐妃的话勾起朱棣满腹心思,他沉吟着说,忽然看见有太监和宫女站在不远处,就打住话头。

然而徐妃已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眸中亮光一?纟,几分兴奋地欠了欠身子:“陛下当真有这样打算?”

见朱棣肯定地点点头,徐妃却忽然又想起什么,无力地躺下去,恢复了黯然神色说:“能回北平固然好,可这事情又得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唉,百姓苦啊!”朱棣并不想在这利子细讨论,便伸手替她掖了掖被角:“皇后尽管放心,你的话朕都记下了,安心颐养就是。他们三个呢?”

徐妃知道朱棣说的是朱高炽弟兄三人,脸色更阴暗了几分,摆手叫宫女太监们退下去,振起精神说:“自从高炽被立为太子后,高煦便整日怒气冲冲,高燧精灵鬼模样,跟在高煦后边嘀嘀咕咕,不知合计些什么歪主意。后来陛下要他们到各自封地去,他俩又说身子不适,又说双亲难舍,厮混在后宫不肯离开,因为他们躲在后宫’吏部的人也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听之任之……”

见朱棣听得很认真,脸神凝重,徐妃抖着嘴唇有气无力地接着说陛下,臣妾虽然没读过几天书,却也明白,世态炎凉的程度,富贵人家比贫贱百姓更厉害,嫉妒刻薄,骨肉兄弟比外人更惨烈。若将来他们兄弟为了皇位火并,那比外族人侵更叫人揪啊!”

连日的忙乱,沉浸在天朝明君喜悦中的朱棣几乎将这些家事抛在了脑后,现在徐妃提起来,他立刻意识到,所谓的家丑,其实已经摆在了桌面上。

“方才他三个来给臣妾问安,臣妾忍不住说了他们几句,尤其是高煦和高燧,臣妾劝他俩赶紧到封地去,免得外人大臣们说三道四,等着看笑话。结果惹得他俩满脸不痛快,应付几句便告退走了,高炽见情形颇尴尬,也没话可说,早早回殿了。陛下,高煦他素来莽撞,高燧虽然心眼多,但也没什么大奸大恶的念头,臣妾若不在了,陛下千万担待他们些,再不可骨肉相残……”

徐妃絮絮叨叨地说个不住,但朱棣却立刻想到了自己从北平到南京的这几年,有多少人骂自己是篡位,是骨肉相残。莫非风水轮回,同样的事情又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么?他虽然知道徐妃的话除了对三个儿子担忧外,并没什么深意,但心底隐隐作痛的伤疤却让他不想听下去,他忽然站直了身子,随口说一句:“朕知道了,皇后安心睡会儿罢,朕还有点事情要和大臣们商议。”说着人已转出了雕花屏风。背后传来徐妃一阵娇柔的咳嗽,他顿一顿脚步,仍头也不回地走出去。

朱棣只是没想到,他这一去,却成了和徐妃的永诀。他还没走过狭长的宫院,身后有几个脚步杂沓的宫女失声叫道:“皇上,皇上,皇后她,她吐血了!”

朱棣一惊,顾不上说话,折身就往回走。刚进寝殿,浓浓的血腥味弥漫进鼻端,他浑身一激灵,绕过屏风,见几个宫女和太监正手忙脚乱地收拾什么。他一眼看见地下迸溅着殷红的血,像绽开的牡丹花般鲜艳浓丽,而在朱棣眼中,却无比夺人心魄。

同类推荐
  • 猎人者

    猎人者

    男人仍然闭着眼,好像已经睡着了,而林燕,则一动不动地站在床前。因为像头的位置在卧室里面的墙上的空调内……
  • 股市奇缘(上册)

    股市奇缘(上册)

    他们因股而结缘,又因缘而际会,最终使他们拥有了一身超能力。两块传世玉佩的出现,使得天性纯良的大成和李泽林两人被流星激发出了潜藏在他们体内的巨大能量。旅行中的一次比试,两个人意外地发现了Y星球留在天目山的超文明现象,出于好奇,他们开始顺藤摸瓜。经过几番周折和历险,当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后,终于揭出了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战争和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 说唐三传

    说唐三传

    《说唐三传》,八十八回,又题《薛丁山、樊梨花全传》,署 “中都遗叟编次 ”,说薛丁山征西故事。这部小说是接续《说唐后传》的《薛家府传》之后而叙写薛家将的始末的。从薛仁贵挂帅征西起,到薛刚扶佐中宗复位,又续写韦后专权,谋害中宗,薛强扶助睿宗剿除韦党,唐朝中兴。
  • 闻烟

    闻烟

    《闻烟》是辛酉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闻烟》《谎言识别器》《书香》在内的16个短篇故事。16个故事,或以温情动人、或以执念撩人、或以灵异拟人,故事虽短,但尽显平凡众生、世事百态。
  • 把衣服脱掉

    把衣服脱掉

    我不知道该怎么向大家介绍我的作品,以及我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垃圾。说是垃圾,因为我总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他们说这样可以给他们自己留下一片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好让他们自由的呼吸。
热门推荐
  • 网王之年少

    网王之年少

    活了20年不知道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不懂得什么是感情。作者是网王粉,迹部大大是我男神。看了很多关于网王的同人小说。这是第一次写。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绝色弃妇

    绝色弃妇

    她在哥哥的婚礼上绑架新娘,却遭继母暗害,穿越到古代成为一名弃妇。弃妇的日子不好过,被人指证通奸,被相公误会谋财害命……与相公圆房之夜时,她暗施巧计,以一招李代桃僵,让别的女人上了相公的床。她接过休书,一派潇洒,原以为就此便可以跟那个与哥哥相似的男人相爱相守,但没有想到,她在他心目中不过是一件替代品罢了,他竟连她腹中的孩子都不认!也许,只有那个拥有世间最纯净的瞳眸,却智商不足的另一个他,才能给她真心?江山权位,爱恨阴谋,她身边的男人斗智斗勇、明争暗夺、陷害利用……无所不用其极,使她陷入了无法挣脱的旋涡之中。可笑的是,前任相公要吃回头草,现任夫君不放手,另一个江山美人欲兼收,她的命运将如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校草殿下专宠娇妻

    校草殿下专宠娇妻

    他-S市第一豪门MK公司少爷她-S市林家千金小姐他竟然成了她的未婚夫,她竟然成为了他的未婚妻没有感情的他们会擦出爱的火花吗同居三大法则:第一。不许在外说出我们的关系第二。在家长面前装恩爱,出门装陌生人第三。我睡床,你睡地,半年后取消婚礼他会遵守吗
  • 星路屠

    星路屠

    我只想安安稳稳的生活啊,穿越了怎么了,穿越了就不能平静的过小日子么
  • 冥婚鬼话

    冥婚鬼话

    你,你别过来,再过来我就喊人啦。一张入学通知,她被诱入一个甜蜜的陷阱,开始了和她心目中男神的同居生活。白天,他是金光闪闪的大神,她被冤枉他出马、她被欺负他出马、她被调戏还是他;晚上,他却化身恶魔,抱她、亲她、欺负她,一次次用他的高智商,诱她。
  • 天罡学院

    天罡学院

    万年前的人魔大战,让世间许多东西都化入飞灰,但是竟然有一所学院,屹立不倒。世间的所有天才都想进入这里,这里集中了所有大陆的天才,但是每个时代的王者只有一个。在一块破碎的大陆,身上却流着皇族血统的少年,会不会给这所学院带来新的变化?所有的故事都将在这里发生!
  • 毁灭公爵

    毁灭公爵

    枪械诞生于科技最为发达的地精族,在魔法与斗气盛行的时代里,似乎算不上什么伟大发明。但其不容小觑的破坏力,以及相对简单的操作,也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而随枪械应运而生的子弹,在经过炼金术师和魔法师的改良后,威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过,单是融合了魔法元素的子弹价位,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弗雷特的第一把左轮,是从一个穷困潦倒的赌徒手里买来的。本想以此作为魔法师的替代品,安安分分的继续赏金猎人的生涯。但令弗雷特没想到的是,从握上枪柄的那一刻,自己的命运,和大陆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手上的玩意,因为我时常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左轮,而是人类的掠夺欲。”——弗雷特·卡诺维奇
  • 恶魔来袭:迷糊甜心哪里逃

    恶魔来袭:迷糊甜心哪里逃

    一场大乌龙后,她成功被恶魔捕获,一张看似不起眼的契约更是绑定了她的一生。每天她就在小宠物和小女仆间来回穿梭,更没想到几年后,她竟然和恶魔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更是虐死单身狗啊!一场逗比故事马上开始!(本文前期免费,后期可能会收费哟。本书新发,欢迎入坑。绝对的宠文,男女主身心1V1)
  • 留学生

    留学生

    小说记录了主人公易添及其一群情投意合的留学生朋友独特,有时甚而荒诞不经的成长、恋爱、留德历程。由于大多没有父母伴读,寂寞、虚无、叛逆成为他们在德国留学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他们在这种孤寂,近似隔绝的环境中慢慢磨练了自己,语言班学习、学籍登记、缴纳保险、租赁房屋、拼伙做饭、打临时工、参加各种派对、到申根国家旅行,一切的一切,他们必须亲自完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因此而迅速自立并变得成熟、抗压,小部分则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而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