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800000026

第26章 风云突变(1)

七月的深夜,苍穹深沉无垠,繁星寒光高远。燕王府端礼门两侧,肃穆而又喧闹。钟鼓之声压得低低,却节奏分明,王府各处,伴着嘶哑的鼓点,灯笼火炬排队成条条长龙,队队兵丁行色匆匆,不时传出刀剑与衣甲的撞击声。炮车碾过方砖,直推到城头各雉堞。各处大门紧紧关闭,女墙后侧,兵士密密麻麻,机弩和炮机已摆放整齐。箭矢、滚木、檑石正源源不断地搬运上来。若隐若现的灯光下,每个人神色紧张,黑云压城的气息扑面而来。

朱棣在道衍、朱能、张玉等人陪同下,四下察看,颇觉满意。朱棣抚须盯着众人说:“我们起事之后,当尽快散发布告,让天下百姓都明白,本王发兵只图自保,实在是迫不得已,我们只为清除朝廷侯臣,绝无反已。”

道衍摸着光头显得异常兴奋,连声附和:“王爷所言极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树立起靖国难的旗号,以让天下臣民明白王爷苦衷,让天下忠勇之士投奔王。”

朱棣笑笑点头,又冲张玉问:“你看府中兵力,一旦同官兵交起手来,可有全胜把握?”

张玉全身披挂,盔甲上映着火光的红晕,他叉手施:“府中兵将数目虽不太多,但久经演练,阵法娴熟,个个能以一当十。王府东临太液池,西贴金水河,又有护城河环绕,再力上王府城墙是元时旧城,高峻不说,坚固堪比京城,休说北平城内营兵,即便城外援军杀进,也不足为虑。”

朱棣点点头:“等明天张信依计行事,如能诱杀谢贵、张并,北平城将尽归我有,以此为基业,雄视天下,何惧之有!”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着大笑,笑到半截,朱棣忽然手指城头几个手举火把的兵士喝道:“城头不准举火,没听过将令么?莫非尔等要举火为号,告知张并、谢贵不成?”招呼身旁亲兵,“上去将其拿下,统统斩首!”

红日喷薄于燕山层峦之严时,张信派密使把一封字体潦草的信传人北平都督府。

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葛诚、张并和谢贵兴奋而紧张。三颗袋凑在一起,将短短的几行字看了又看:

“信已遵命联络旧部,于承运殿将燕王缚住。无奈府中部将张玉、朱能等领兵拦截,不得出府。众将声称若二位都督肯只身前来府中,并将密诏出示,他等才肯降附。此刻正于承运殿外对峙不下,望都督速至,以释众疑,以成大功。”

“功亏一篑,如之奈何?”张并微叹口气,双眉紧锁。

葛诚反复摩挲着书信,踌躇片刻说:“此事虽说令人生疑,但亦不可不信。张信家小倶在营中羁押,他投鼠忌器,未必敢玩什么花招。王府那些大将见燕王倒台,已有动摇之,只不过因消息未得确实,下不了投靠朝廷的决心而已……依葛某所见,只须将燕府团团围住,然后二位都督带少数卫士,捧皇上诏书径直进府,向众人言明大意,就说皇上已查明燕王图谋造反,此番被逮,纵然不被处死,亦永作不成藩王。打消众将顾虑,他们自然纷纷归附。”

“这……”听说要自己只身进燕王府,二人不免忐忑,却又不便说出来,脸露。

葛诚早已看出来,忙安慰道:“二位将军不必过虑,燕王既然作了张信的人质,试想剑锋抵住咽喉之时,他又能有何作为?此去纵然不成,全身而退应该不成问题。”想想又说,“二位若不嫌累赘,葛诚愿奉陪一同前往。”

“那……好吧。”二人犹豫着终于答应下来,开始着手调兵遣将。

日头跃出东边天际,渐渐由赤转白。张并、谢贵调集北平城门七卫约四万余人,将燕王府暗暗围得水泄不通。为谨慎起见,谢贵特意把重兵部署在端礼门,并备了大量木栅,一旦事变便可将燕王府门隔断,使之成为孤城一座。

葛诚在二人陪同下骑马巡视一遍,看看差不多了,便径直来到端礼门下。见朱门紧闭,就令亲兵上前高声叫门。城楼上有人大声喝问:“何人喧哗?”

谢贵在马上仰头答道:“我是北平都督,要进府中宣皇上诏书,速开门放行!”

城上人嘀咕一阵,放下吊桥,大门一侧的小门徐徐打开。三人并数十护卫打马跃上吊桥,跨过金水河直人府中。

府内果然杀气腾腾,由端才大门直至府院深处,甬道两侧兵丁林立,刀枪并举,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刚才报信的那个密使迎面跑过来说:“快,快,将军,众人已对峙得不耐烦了。众位暂且在此等候,三位将军可速进承运东殿,都在那里呢!他们说只要都督一露面,并且确有皇上诏书,就立即放下刀枪,并无二话。”

事已至此,三人顾不得多想,张并回头冲众卫士说:“你等在此等候,俟有动静再冲进去。”也不待他们答应,三人已奔承运殿而去。

承运殿是燕王府中最高殿堂,气宇巍峨,正门直冲端礼门,除正殿之外尚分东西两偏殿,皆是双层滴水,飞梁画栋,观其做派丝毫不亚于京师皇宫便殿。未近承运殿,便闻吵嚷之声,隐隐望去,果然有许多将官全身披挂,站在丹墀之下,似乎与里边争论着什么。

三人疾步来到门前,未等下马,忽然有人大吼一声不错,就是他们,快将三个奸贼走狗拿下!”

三人闻言一愣,没等反应过来早被几个士冲上前拉到马下,来不及反抗便让绳索紧紧捆住手脚。三人大惊,此时才回过神大叫:“诸位误会了,我们是北平军营都督,特奉皇上密旨来向诸位宣读!”

众人却齐声大笑起来。内中走出一个中年人,呵呵大笑着指住三人说:“二位都督,葛诚,莫非一时得意,连本王也不认识了么?”

三人不用细看便知来者正是朱棣,顿时明白又中了圈套。惊惧和绝望一起袭来,张张嘴又无话可说。朱能上前两步说:“王爷,休要同他们啰唆,动手吧!”朱棣面色如霜,微微点头。三人见状一阵恐惧不能自抑,齐喊一声:“不……”然而话未说完,剑影闪处,鲜红的血雨喷洒出老远。

部将来报:“进人府中的几十名卫士已全被射死!”朱棣习惯地捻捻长须,眼光游移不定地望望道衍。道衍光头上汪汪地一层油汗,冲朱棣暗暗一捏拳头。朱棣遂下决心高声喝道:“诸卿听仔细了,朝中今有奸侯当道,乱言惑上。本王欲兴兵铲除君侧,以靖朝廷之难。今日举事,望诸卿齐心协力,事成之日,皆功封侯,荫子孙!”

张玉、朱能等心腹将领早已会意,举刀枪率先高呼道:“清君侧,随燕王!”其余众人见状,也纷纷跟随高呼。朱棣挥手大叫道:“好!天时地利人和,即刻举事!来人,速将靖君难之旗悬于城头!”

北平,燕王府承运殿正前方,大书“靖君难”三个字的高竿大旗已经悬起,猎猎飞扬。府城城墙门楼雉堞俱已遍插同样旗子,顷刻间威严无比的王府成了一座杀气腾腾的兵营。

端礼门悄悄打开一条缝,一队骑兵忽地蹿出。为首三人手持长枪,枪头上分别挑着葛诚、张并和谢贵血淋淋的人头,大将张玉、朱能、丘福等人分居中间,每人手中高擎令旗,一起冲守卫在端礼门外的北平都司军士高喊道:“葛诚、张并、射贵等人受奸臣唆使,矫诏谋反,现已被杀。燕王殿下奉密诏告示尔等,余者不究,可速速投诚,勿跟随逆贼送死!”

护城河对岸众兵将看得真切,果然是三人首级。一时间群情大哗。群龙无首之际,七卫部队官兵们深知一侧是皇帝,一侧是皇叔,惹着谁都不得好报,自家小命和人家比起来,简直蚂蚁都不如,何苦跟着蹚这浑水于是乱糟糟一阵吵嚷,各自纷纷逃散,旗仗甲胄丢了遍地,像潮水退去后留下的贝壳等杂物一般。

三十年不见战火的北平城,烽烟突然再起,来得悄然而猛烈,一切者乱套了。王府各城门外的官兵听到喊话,见到首级,都已慌乱动摇,溃不成队。站立在端礼门城楼下护栏阴影处的道衍看一眼朱棣’轻声说王爷,是时候了。”

朱棣刻意打扮了一番,身穿遍绣舞龙的大黄袍,头戴翼善冠,略杂银丝的头发抿得整整齐齐,齐胸长髯梳过好几遍。他走到城楼一端,冲城门内骑在马上待命的张玉、朱能、丘福等将佐挥挥衣袖,大喝一声:“冲!”

话音未落人马已窜出门洞,呐喊着风卷残云般地涌上去。北平都司卫队们正忙于溃逃,见追兵上来,更如无头苍蝇般,四下乱窜。相形之下,燕兵愈来愈多,官兵却渐见寥落。

朱棣在城楼上看得真切,一手握住道衍,转脸冲站在另一侧的张信说:“若非张卿报信及时,焉能有今日虎狼逐羊之势。卿之功劳大贝救国,小贝救本王全家,德量之大,本王终生不敢忘怀呀!”

张信正思虑着开仗后羁押在兵营中的家小是否能够保全,心下惴惴不安。忙顺势说:“信实在不敢当。臣之家小倶在营中,不知安危如何,臣乞请领一队人马,去官兵营救出小!”

朱棣略一愣神,旋即拍拍脑门:“卿之家小尚在危难中,本王焉能不牢记在心,刚才已吩咐朱能去救了。不过卿若焦,亲自去一趟也好。”

张信感激涕零,应声领命,爬起来飞奔下城楼点兵而去。看张信走远了,道衍试探着问:“王爷,张信一介武夫,既投诚过来,应命他领兵杀敌才是,为何总留在身边不放呢?”

朱棣意味深长地笑笑,压低嗓音说:“道衍有所不知,本王处朝廷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提防。张信有皇帝亲笔密诏,谁敢担保他投降是真?万一他用密诏取信本王,诈降过来,借此机会除掉葛诚等人,然后再在王府联络旧部,就中起事,将来独揽大功。那本王岂不满盘皆输?”

道衍闻言微微一愣,满腹心绪地轻轻一笑,继续伸颈眺望。

转瞬间战阵中形势略有变化。谢贵心腹将佐都指挥彭二本来驻守大营中,听到消息后急忙率营中留下的少数兵丁穿街过巷,冲至王府端礼门前的十字大街中央。

见兵败如潮,纷乱中彭二怒睁环眼,跃马挥戈放开赛张飞的粗嗓门吼道:“众兵听着,燕王造反,有旨擒他,快与我杀进府去,有擒住他的可以封万户侯!”

连吼几声果然有些效果,有人纷纷聚拢过去,很快集起千余骑士步马。彭二长戈一指,喊声:“冲!”这帮人如大河中的逆流般直涌向端礼门。正冲杀得手的燕府兵将们,忽然见此情形一时不知所措,眼看着彭二一马当先,直奔到端礼门前。

不过燕府开战早有防备,城门外立刻堆起铁蒺藜、鹿角等物,冲在前边的兵士或被刺死,或让绊倒被身后人马踩成肉饼。城上守兵也纷纷照准攻城人群抛下石块滚木等重物,千余人很快倒下大半。彭二见攻府无望,急得在马上胡乱挥舞着戈矛,一边直高声骂娘。

朱棣看得真切,沉着脸说:“倒是条汉子,可惜性烈如火必不能为我所用,只好除去罢了。”

道衍会意,招手间弓弩手万矢齐发,彭二躲闪不及,已身中数箭,怒睁着血红的大眼,直挺挺地栽下马去。余者见状,又是一哄而散。北平都督大营兵马,就此彻底瓦解冰消。

不觉中炽白的烈日偏成如火的残阳。北平城中大街小巷到处躺着横七竖的尸体,成滴成片的血迹溅遍了宫城民墙,最终融人了无际的血色霞光。再不见炊烟袅袅,只闻得血腥浓重中隐隐几许哭声哀哀。熙熙攘攘的钟鼓楼大街和羊角市忽然间沉寂如死,店铺货栈人踪全无,恍然间似乎成了一座空城。

通往京师的黄尘古道上,八百里急报一驿一驿急速传递,扬起漫天热尘。

“燕王已经起兵谋反了!”

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人倍感天下将乱的恐惧。这个消息回荡乾清宫角角落落,轰响在两班文武大臣的耳际。肃立朝堂之上,个个垂首敛气,静候金阙之上的建文帝作何反应。黄子澄站立东班文臣前列,偷眼看看方孝孺,见他脸色铁青中杂着苍白,痩削的面孔更显得冰凉如铁。再偷眼看高高在上的建文帝,面色也不甚好,似乎盯着殿上飞梁在发心愣。

良久,方孝孺终于整衣出班说话了:“陛下,事已至此,亦无须过忧。其反叛只在迟早之间,早反更容易伏,陛下只须发诏书称其为反贼,诏令北方各卫所军队一起围攻北平,数日可克,何忧之有?”

建文帝眯起眼睛还未答话,西班武将中徐增寿出列奏道:“陛下,窃以为燕王起兵,必有隐情,如能查清他缘何而反,就中化解他的怨愤,可谓釜底抽薪。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况方博士方才称燕为贼,万万不可,如此称呼将先皇置于何地?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叔……”

方孝孺闻言顿时面色由白转红,朗声驳道:“《周礼》有云,既然反叛,人伦则,应贼!”

徐增寿张张嘴还要争执,建文帝皱皱眉头不耐烦地打断道:“唉,称贼不称贼,此乃末节,争执这个有什么用?还是说说眼下如何应对巴!”

黄子澄站出来拱手说:“陛下,张信倒戈,全是谢贵等不能知人善任所致。如今燕王虽反,也不过仅占据一座北平城而已,不足为国家大患。陛下只需遣一员上将,召集全国之兵,数日之内将他攻克擒拿,不为难事。”

经黄子澄这么一说,事情似乎并不如想象的那般严重,建文帝脸色很;决缓和过来,轻轻叹道:“朕总以为灰比土热,彼是皇叔,怎忍心反叛,唉,世事难料,人心莫狈呀!”

“陛下,”黄子澄正欲退回班中,闻言灵机一动,忙躬身奏道,“既然燕王能反,其他藩王也难保没有这等心思,陛下不如趁此机会将各地藩王悉数召进京来,如有不从者便以伙同燕王谋反论处,索性一网打尽!”

“这个……”建文帝沉吟不决日寸,方孝孺出列说不可呀陛下,这样一来树敌太多,岂不是逼迫他们帮助燕王!”

建文帝却摇摇头:“当初朕千方百计维护燕王,可他最终还是反了,由此看来,世味凉如水呀。朕召皇叔们回来,不是害他们,是要他们尽享天年,并不为不孝,实乃大孝。好,就依黄卿之言,即刻拟旨,速召各王归京!”

见圣意已决,方孝孺摇头退下。黄子澄自忖总算尽了人臣之道,也轻舒口气,回到班中。

不过由谁挂帅征讨,却是件颇费踌躇的事。当年开国功臣,或者老去,或为先帝剪除,侥幸留下的,则大多已无心征战,只图自保。虽有几员老将尚可一战,可建文帝总觉得这几个人曾在北方抵抗过旧元,那时候燕王已经到了北平,难免他们不曾有过往来,万一藕断丝连,再来一次阵前倒戈,岂不更糟?

胡思乱想着眼光在西侧武臣班中扫来扫去,忽然停在一员老臣身上。心下好像得了保证似的,立刻踏实许多。对,怎么把长兴侯耿炳文给忘了呢?此人乃太祖同乡,说来还是老家人,三十年来南征北战,在中原打败过张士诚,在黄河沿岸大破元军,还曾去云南征讨过蛮夷,可谓能征善战。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在北平一带驻扎过,与燕王向来无甚交情。在建文帝看来,此人虽年过六旬,却是再好也不过的人选了。当即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和都督宁忠为左右副将军。三人毫无思想准备,突然间闻命,一时手足无措,只好俯首应承。建文帝同时接受齐泰的建议,任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安平等将军分率偏师,齐头并进,择日遣将出征。

时下京城中谈论最多的,除了北平的皇叔造反外,还有一件发生在京师之中的。

自古凡事就怕凑巧,却又偏喜欢凑巧。润生、泽生两兄弟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紧贴着宫城安下个打铁的营生。几个月来,生意倒也红火,只是润生当初盼望的接翠红出宫,却遥遥望不到实现的尽头。不过润生也知道,皇宫非比他处,这个梦能否成真靠的是运气,是缘分,急不得的。好在生意不少,每日里忙个不停,心里的焦虑也就轻了不少。可是他不知道,一出关于他们兄弟的戏正不觉中拉开帷幕,等着全城的人来看。

同类推荐
  • 人间:重述白蛇传

    人间:重述白蛇传

    讲述白娘子的前世今生,颠覆《白蛇传》!《人间》通过重述白娘子的故事,来展示人和人间的真相,反思人和人间的残忍。“我”和梅树、粉孩儿和香柳娘、白娘子和青儿的故事在三个时代背景下殊途同归,人对“异类”的残忍大同小异,而真相只在法海手札——这个空门除妖人的日记中才得以显现。小说结尾,为人类作出牺牲并被人类从正统典籍中驱逐的英雄——白蛇在将她的血放出来救活了法海和千千万万自私而愚昧的村民后,被村民们和法海逼得当众自杀,而青蛇更是惨死在自己舍命相救的情郎“范巨卿”的刀下。
  • 缥缈情史

    缥缈情史

    这部奇幻小说有着优美的文字,有着非常态的叙事方式,有着纤细的文笔,有着异国的情调,也有着古典文学的韵味。作者以非常态角度,以文学生主流所鄙弃的方式切中了小说的要害。以邪恶的身份闯进兽的领域这种惊艳,好比穷凶极恶夺命无数的江湖大盗,削发为僧后,转眼间进入了大贤大圣的行列。
  • 乔女

    乔女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前后一直到文革中后期,主要描述在成分唯上、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特殊年代里,乔女如何含辛茹苦,挺过一次次天灾人祸、斗争、欺辱,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成材,她的艰辛屈辱、善良勤劳,她坚忍执拗的生存欲望和挣扎扭曲的性欲,她三段或辉煌或苦涩的恋情,都令人唏嘘。这是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段特殊区间的母性史。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明清小说之一,《西游记》简本之一,与《西游记传》(杨本/阳本)齐名。书题“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 书林莲台刘求茂绣梓 ”,故称“朱本”,为明刊本,共十卷。
  • 名利场(上)

    名利场(上)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萨克雷写过讽刺幽默故事、特写、诗歌、小说等。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中、长篇讽刺性小说,都像是一幅幅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趣图画,对统治阶层的生活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评,充分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丑恶面貌,但他很少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萨克雷在文学史上是仅次于查尔斯·狄更斯的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狄更斯、萨克雷等是当时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一切职业的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所揭露的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们揭露得多。”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刁蛮公主的恋爱旅途

    穿越之刁蛮公主的恋爱旅途

    一个刁蛮千金小姐,离奇穿越到现代,和现代美男演绎青春爱情
  • 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本书故事,很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心之守护神

    心之守护神

    一股黑暗势力强势来临,意图毁灭光明之神所保护的宇魂星。光明之神之子女奉父神遗命,誓死守护。但由黑暗之神之子暗华率领的势力太强,守护之神与希望之神力量不足。最终守护之神与暗华同归于尽。逆转时光,共同降临宇魂星,两人由三角虐恋引发一次次事件。。。。。。。。
  • 末日求生志

    末日求生志

    一个神秘的古代遗迹,一本十万年前留下的古籍,却引出了一场发生在十万年前的巨大灾难……
  • 伐神日记

    伐神日记

    我见过最高尚的恶魔,也见过最无耻的神祇,血统代表不了任何荣耀!
  • 惊天龙吟

    惊天龙吟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看少年,如何搅动风云。
  • 魔帝手札

    魔帝手札

    一次意外的穿越,使他卷入了一场天地存亡的生死之局。一场乌龙的追杀,将他推上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封魔之路。面对着未知的命运,唯有她是他心中唯一的光亮。当这抹微光湮灭之时,他立誓“踏遍世间方寸地,屠尽天地神鬼佛!”
  • 我和Ta的故事

    我和Ta的故事

    他们,在初中时相遇。她,是个纯真无邪的女孩;他,是个高冷暖心的男孩。她,是万人追求的女神;他,是令人百般迷恋的男神。他们很配,她不但漂亮,还很善良;他不但帅气,还很体贴。就这样,他们在一起了。可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不是什么梦樱沫,我叫Mancy…”“呵,心凉了,还捂得热么?!”???……谢谢你,让我学会了放手……
  • 修仙之永生岁月

    修仙之永生岁月

    如果人一旦拥有了无尽的生命是不是就别无所求了,无法死去的身躯,不老的容颜,但人的心其实是很脆弱的,当你面对一切无能为力的时候,当你弱小到无法反抗没有自由的时候,你真的就甘心一直这样活下去吗,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你连死亡的权利都没有,如果不想这样,那就在短暂的生命里榨光所有,尽情的释放吧!不要害怕,在这里挣扎的,不止你一人……
  • 我的狂妄青春之三生三世

    我的狂妄青春之三生三世

    看着它就好像在回忆昨天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事情一样亲切……读我们一路放歌的大学时光,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唯美感觉,很美妙,很微妙,那是很多大学里的朋友都幻想和追求过的……不只是关注故事的结局,而是被召回到那早已远去校园的那片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