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7300000011

第11章 11.最有作为的国王

刘渊的驾崩代表着汉国最初的开疆拓土结束,但是在刘渊死后,我们不得不说,他所带来的民族融合程度要高于成汉所带来的民族融合程度。原因很简单:李特和李雄建立的成汉国他的都城是在CD,CD这个城市除了刘备所建立的蜀汉以外,就没有谁能在这种荒蛮之地建都;但是刘渊就大大的不同了,刘渊建都的地方虽然不出名,但是好歹也没有离开秦(陕西)晋(山西)之地,众所周知,陕西的西安是十几朝的古都,正统王朝是十一个,但是加上非官方的王朝,一共有十六个。在山西建都的虽然并不多见,但是我们联想一下隋末唐初李渊担任的官职就可以看出,山西虽然不是什么著名的建都之地,但是战略地位还是蛮重要的。

刘渊将民族融合推进了一大步,但是最终却在和晋朝战斗的时候突然驾崩,终年六十岁。虽然没有打进孱弱不堪的晋朝国都,但是他做的贡献间接地为他的四子最终获得胜利打下基础。

但是刘渊临死之前脑袋还是不清楚,他立自己的长子刘和为太子,但是又将自己的四子楚王刘聪立为大司马、大单于,这就相当于在自己的长子面前又树立了另一个国王。说实话秦始皇的办法也有对的一方面,因为原来的“秦”字,就是上面两个王,下面一个木,只不过现在被用作“琴”的异体字。两王坐江山,岂有不乱之理?

当然我们可以在这里另外类比一件事情,假如李渊将李世民封为大司马、大单于,那么,玄武门之变有可能提前发生。

我们在上一讲的结尾处曾经说过,刘和虽然是太子,但是他的军队威信不必刘聪,所以只要刘聪发动政变,刘和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了的,虽然他贵为太子,但是在野蛮民族时代(?——649),掌握军权的总比掌握政权的力量要雄厚。

当然刘聪也不是像以前那些少数民族领袖那样的“只识弯弓射大雕”,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国王,年幼的时候就十分的好学,令当时的博士朱纪都觉得十分的惊奇,刘聪不但精通经史和百家之学,更熟读《孙吴兵法》,而且善于写文章,又研习书法,擅长草书和隶书,另外,刘聪也学习了武艺,擅长射箭,能够张开三百斤的弓,勇猛矫健,冠绝一时。

刘聪二十岁到洛阳游历,结交了大批的名人雅士,后来担任了新兴太守郭颐的主簿。不久升任右部都尉,因为安抚接纳恰到好处而得到了五部匈奴的欢心。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封刘聪为赤沙中郎将,但是当时刘渊在邺城任官职,因为害怕驻守在邺城的CD王司马颖加害刘渊,刘聪投奔了司马颖,并且担任了右积弩将军、参前锋战事。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刘聪被立为右贤王,并且与父亲应命回到匈奴五部为司马颖带来匈奴援军,但是刘渊回到匈奴五部之后就成为大单于,刘聪也改拜为鹿蠡王。刘渊聚众自立,同年称王,建立汉国,任命刘聪为抚军将军。

元熙五年(晋永嘉二年,308年),刘聪被派遣南据太行山。同年刘渊正式称帝,刘聪升任车骑大将军,不久被封为楚王。次年和王弥、石勒等人进攻壶关,击败司马越派去抵抗的施融和曹超,攻破屯留和长子,令上党太守庞淳献壶关投降。

这样的速度是晋朝无法想象的,因为每一个中原王朝,从事情发生到完全落实(或者中央完全批准),所需要的时间是八个月,更不要说某些妖怪民族的执行效率了。

几个月之后,刘聪又领兵进攻洛阳,这是他第一次进攻洛阳。在洛阳战役之中,刘聪所部击败了平北将军曹武,长驱直进到了宜阳。但是刘聪因为连番胜利而轻视了“中央军区”的力量,要知道,除了唐末(875——907)、蒙元(1206——1368)、满清(1616——1912)这三个时代,这三个时代之外的每一个时代,汉族政权的中央政府都是很强大的。

刘渊在位的时代,没有完成的一大问题就是中央集权,而且,刘聪的骄傲情绪有让自己的内部那些诈降分子觉得有机可乘,就在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刘渊的汉国方面诈降的弘农太守垣延带领士兵乘夜偷袭了刘聪的军队,刘聪被打得大败。

两个月后,刘聪再次和王弥、刘曜、呼延翼等进攻洛阳。晋室以为汉赵刚刚遭到大败,短时间内不会南侵,于是疏于防范,知道刘聪等人前来攻击十分的畏惧,刘聪更是一度进兵来到洛阳附近的洛水。当时晋朝将军北宫纯率兵趁夜袭击汉军壁垒,斩杀将领呼延颢;不久呼延翼又被部下所杀,所率部队因为丧失主帅而溃退,刘渊于是下令撤兵。

刘聪则上表称晋朝军队又少又弱,不能因呼延翼一人的死亡而放弃进攻,坚持要留下来。刘渊同意了刘聪的请求,因为刘聪的军事指挥能力远在自己之上。而面对汉国军团,防守洛阳的司马越唯有婴(其实这个字是通假字,同萦绕的萦)城固守。

但是随后司马越乘着刘聪到嵩山祭祀的机会(因为刘聪是少数民族的国王,可能没有权力到泰山去封禅,因为泰山封禅的都是些大仙儿)派兵进攻留守的汉军,斩杀呼延朗。安阳王刘厉见到这种情况,害怕刘聪怪罪自己而投洛水自杀。王弥此时以洛阳守备仍然坚固、但是自己这一方粮食储备出现了短缺,劝说刘聪撤退,但是刘聪认为是国王刘渊命令他留下的,所以不敢贸然撤退。刘渊此刻也处于两难状态,所以他听从了宣于修之的言语,命令刘聪领兵撤退,刘聪见到命令之后方才撤退。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刘聪才是最终能够把刘渊的国家走向正轨的人物,也许他早就料到这一次的战斗不会胜利,所以只能磨一磨他父王刘渊的性子,等到底下的谋士请求刘渊发布撤退命令之后,才能名正言顺的撤退,毕竟朝廷之中不止一张提反对意见的mouth。

刘聪回到平阳之后,被任命为大司徒。这个职位倒是没有什么剥夺权力的意思,因为凡是大司空、大司马、大司徒在游牧民族建立的政府里面都是继承人的翘楚才能担任的职务,一般人享受不到,除非他的原姓是挛鞮。

河瑞二年(晋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患病。任命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与太宰刘欢乐和太傅刘洋共录尚书事,并在都城平阳西置单于台。不久刘渊驾崩,刘和登基。

当然对于刘和来讲,这个弟弟始终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所以“上有所恶,下必甚焉”,受到宗正呼延攸、卫尉刘锐和素来厌恶刘聪的始终刘乘的挑唆摆布,刘和想出了一个十分不好收场的昏招,那就是削除藩王势力,尤其是刘和的四弟刘聪。因为刘聪是刘和的这几个弟弟之中最有才能而且拥兵最多的藩王。

这里我们要讲到一个帝制时代分封的问题:在清朝以前,大多数的藩王都是实行“实封制度”(这话不能说得太死,比如明朝后期有一个受到万历皇帝宠爱的儿子——朱昌洵,他的封号为“福王”,这并不是说福建这个地方就是他的,而是皇帝给予的美称,治所在洛阳),你就算是一个郡王,你也有你自己的一块地。但是这种制度最终被元朝破坏了,因为蒙元帝国形成了四个可以与中央貌合神离的汗国,所以说到明朝初期朱元璋的一些子嗣有的都遗传了元朝的分封性质,也就是说可以“下克上”。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刘聪是怎样将这个国王哥哥刺杀的。当时刘聪拥有十万军队,而且刘聪的带兵能力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位盛世君王。对于这样的亲王,刘和准备提前行动,但是没有想到刘聪直接从西明门进入皇宫,并在光极殿西室斩杀刘和,又抓捕逃亡到南宫的呼延攸等人,并将他们斩首示众。

刘和死后,群臣强烈要求有刘聪即位,刘聪以其弟北海王刘乂是单皇后之子而让位给他,但是刘乂仍然坚持由刘聪即位。刘聪看到现在戏演完了,所以“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群臣的要求,并说在刘乂长大后将皇位让给他。

刘聪登位后,封刘乂为皇太弟,改元光兴,领大单于、大司徒,立妻呼延氏为皇后,子刘粲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接下来刘聪的任务已经十分轻松了,因为晋朝虽然还掌握在一个守成之君的手里,但是已经风雨飘摇了,八王之乱结束之后,司马王朝统治全国的基础已经被彻底砸烂。

刘聪即位之后三个月,立即派遣了刘曜、王弥和其子河内王刘粲领兵进攻洛阳,和石勒于大阳会师并在渑池击败了晋朝将军裴邈,接着直入洛川,掳掠梁州、陈州、汝南和颍川之间的大片土地,并且攻陷一百多个壁垒,本来就很脆弱的晋朝防御工事完全瓦解。

第二年,派遣前军大将军呼延晏带领两万七千人进攻洛阳,行军到河南时就已经十二度击败抵抗的晋军,杀死了三万多人,后来刘曜、王弥和石勒都奉命和呼延晏会师。呼延晏在刘曜等人未到时就先行进攻洛阳城,攻陷平昌门并大肆抢掠,更在洛水焚毁了晋怀帝打算出逃用的船只。

刘曜等人到达之后和呼延晏一起攻入洛阳城,俘虏了晋怀帝和羊献容皇后(晋惠帝的第二任皇后,在贾南风被杀之后立为皇后),将他们移送到平阳看管起来。在皇宫内,四将纵兵抢掠,尽收宫中的宫人和珍宝,又大杀官员和宗室。这就是永嘉之乱。

刘聪派兵攻进了洛阳之后,晋的主体王朝已经灭亡。那么接下来刘聪又会怎样对付那些残余的晋朝势力呢?

请看下集:志得意满

同类推荐
  • 橘之野望

    橘之野望

    源.平.藤.橘,四大姓,就看原本的酱油橘是怎么搅动战国风云的。新人新作,求支持,求包养
  • 天策上将军

    天策上将军

    天下第二行书字帖——《祭侄帖》里,祭奠的是他的同胞弟弟;文天祥的《正气歌》里传颂着他父亲的名字;他的叔父是当世最伟大的书法家,却更是爱国者;他只身一人,奔走千里,求回父亲遗骸,赎回亲友、父亲部下后代,救济三百余口人,却遗失女儿。他的家族满门忠烈,浑身傲骨,在安史之乱为国捐躯者超过三十人。如果没有他们家族的抗争,也许唐朝便会亡于安史之乱;从常山到平原,流不尽的是他们家族的鲜血;从平原到常山,说不完的是他们流芳千载的忠贞死节。他叫颜泉明,颜杲卿的长子,颜真卿的侄子。他从后世来,只为了大唐不唱响最后的挽歌。
  • 三国战神之席卷天下

    三国战神之席卷天下

    他,被誉为“天界第一战神”!他,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下界苍生,不顾天帝反对,毅然转世人间。论勇猛,勇冠三军;论智慧,智冠天下。收谋臣,得猛将,纳美女,据有江东,横跨荆楚,西吞巴蜀,进而北上,问鼎中原。曹操赞之曰:苏凌风智勇双全,可谓汉世良将也。刘备赞之:苏凌风勇猛无敌,实乃战神下凡。诸葛亮赞之:苏麟,世之枭雄也。
  • 浮香绕岸

    浮香绕岸

    这世间,纷纷扰扰,无休无止。利欲熏心的人比比皆是,强权者的路,不知,铺满了多少人的鲜血?吾欲放弃一切,不争,不夺,享这一世太平。
  • 乞丐权臣

    乞丐权臣

    穿越到不一样的古代,成了乞丐姑爷,迎娶众美人,封侯,成王,收复失地,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蜕变,怎么一步步走下去,走向权力巅峰。轻松,搞笑,爽文。
热门推荐
  • 易命成天

    易命成天

    命运,命、运。运有时运,时诗云:金鳞岂是此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气运昌盛者,无往而不利,心想事成,万事顺心。然又有诗云: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是以,气运无常,而命格则是相当稳固,命格不毁,性命无忧。命运强横者,气运贯穿天地人,以己心为天心,天地同力。陆明因气运拖累,突破不成,几乎身死,经历一场死生劫的他真能登上巅峰?这是主角带着徒弟夺运、造命的故事。
  • 我咋就穿反了

    我咋就穿反了

    她本是一军校女孩,有着假小子的个性,总是说自己空有一身泡妞的本事,可惜自己就是个妞…这不,老天爷为了成全她,把她整到了清代,成了个爷们!然后遇见了身负血海深仇的歌女豆蔻…再经家中突变后,摇身一变,成了古今第一巨贪和珅……他到底有着怎样不可思议的际遇?又会与豆蔻展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 末世修真女

    末世修真女

    被渣男害死,重生这一世,擦亮眼睛,眺望未来,在末世里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ps女主强大,空间强大;慢热文请大家耐心看
  • 太上封魔

    太上封魔

    畏魔,是为下道;战魔,是为上道;伏魔,是为上上之道;封魔!方为太上之道!传承皇者血脉,开创逆天功法,制造盖世机关,召唤最强元兽!且看妖孽少年如何逆境翻浪,太上封魔!
  • 她永远只是路过

    她永远只是路过

    依尚一个任性的巨星,他的经纪人余洛因为依尚死了,才发现对她的依赖原来那么深了。然而一切都改变了的世界殷晨出现了…
  • 重生之妇来归

    重生之妇来归

    前世的她贵为郡主,却肆意妄为,伤了未婚夫的所谓‘真爱’,终被皇家退婚,郁结难舒,以至郁郁而逝。前世的他鲜衣怒马,阴狠邪魅,喜怒无常,乃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却因痛失心底挚爱而近乎发狂,成为边城嗜血杀神。幸而上天垂怜,许她三年阳寿回溯过往。这一次她只想让她面前的纨绔,别为了她背负那么多的骂名。
  • 诸神的回归

    诸神的回归

    神奇的少年,迷一般的前世,重临天界,又一次的大战!凡俗界的死亡,回到了原来的世界,这是命运吗?诸神联手对付谁,仙帝为何反叛,这一切都是迷一般的存在......
  • 幻兽鉴世录

    幻兽鉴世录

    这是一只猫妖和一条龙的修仙历程。也是一个废柴猫妖机缘巧合之下最终能修成大果的故事。什么?你以为猪脚都是男的……不,雄性这就是耽美?他们只是很蠢萌的师徒(主人与宠物)关系好吗!更何况这一路充斥着各种BG故事和各类MM。——————————————————————————————说白了其实这就是个聊斋式的文,只是希望尽量写得像夏目友人帐那样比较温暖治愈。
  • 爱人来袭:依北而居

    爱人来袭:依北而居

    爱在最浓烈的时候,他突然消失,不声不响。月依依幻想过无数次他们的未来,却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局。四年后的相遇,月依依只想要一个解释,可是她又不曾想到,等着她的是木易北紧追不舍的再次追求。这次,月依依决定,她要先离开.....“我喜欢北方,白雪皑皑的世界像梦中的童话。”“我就是你的北方。”
  • 狂世九天

    狂世九天

    人们都知道世界的开始是宇宙爆炸,弄懂了这一点,人们洋洋得意的继续麻木存活。无人理会宇宙爆炸的原因,那要追溯到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