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100000027

第27章 寓言故事(9)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为我在在枣刺上雕刻母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呢?”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贪于享乐的燕王脑子里想得更多的是能够欣赏到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这一绝技,所以宁肯花费重金供养一个虚假无用之人;而勤劳的铁匠运用正确的推理方法,以使用的雕刻工具为突破口,迅速做出判断,戳穿了阴谋,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宝,成为开启成功之门的重要钥匙。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推理方法,巧妙而灵活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单纯依靠片面之词进行判断、解决问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好谀亡国

虢(guo)国的国君平日里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的,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奇怪,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擦擦嘴问车夫:“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呢?”

车夫回答说:“我事先准备好的。”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呢?”

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国君不高兴地又问:“你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

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

国君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

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意见,您一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更不用说谁来给您吃的喝的了。”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

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两人都不说话,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

车夫这次只好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

国君很感兴趣地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国君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这时,车夫总算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慢慢从国君头下抽出自己的腿,换一个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这位亡国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兽吃掉了。

俗话说:“打肿脸充胖子”。这其实是虚荣心的具体体现。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关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亡国之君因为爱听奉承话而把国家丢了,最后还是因为爱听奉承话把自己的命也给丢掉了,归根到底在于他被虚荣心奴役着。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只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批评意见,又一味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将是十分可悲的。当有问题出现时,我们要勇于发现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群策群力,才能有大的进步。

鲍君神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

碰巧,有十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车上的人看见树旁拴着一只麋鹿,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他们走过去把麋鹿牵走了。没走多远,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劳而获太不像话,就从车上拿了一条准备在路上吃的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补偿,然后心安理得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过了半晌,打柴的人来取他拴着的那头麋鹿,可是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条大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觉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见一个人影。这一片沼泽地中也没有人走的道路,这干咸鱼是从哪里来的呢?就算是从附近湖塘中蹦出来的鱼,那也应该是鲜鱼呀!凭空冒出一条干咸鱼来,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想到这里,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干咸鱼回家去了。

回家后,打柴人把这事说给妻子和四邻八舍的人听了,他们都觉得很奇怪。很快,这件事便传开了,而且被人们越说越神奇,竟然引来了许多前来祈祷的人。他们到沼泽地里的小树边求福消灾,治病祛邪,有许多祈祷的人竟然也灵验了。这样一来,人们对这干咸鱼是神的传说深信不疑。大家凑钱为干咸鱼建了一座祀庙,将干咸鱼供奉在里面,在庙里设了多达几十人的专职祝巫,并给干咸鱼送了一个“鲍君神”的尊号(“鲍”就是“咸鱼”的意思)。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钟鼓齐鸣,香火不断。祈祷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方圆几百里内外赴来朝圣。

好几年过去了,一天,一支经商的车队路过这里,当年放干咸鱼的人也坐在车上。当他经过庙前的时候,看了这热闹的场面和庙门高悬的“鲍君神”扁额,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车向人打听原因。有人向他讲了这座庙宇和“鲍君神”的来历,他不禁大声说道:“这是我的鱼,是我几年前亲手拴在一棵树上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他走进庙内,上前去将干咸鱼取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庙里的祝巫和那些祈祷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尴尬。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来朝拜这个庙,渐渐地,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倒塌了。

遇事不仔细想想,只凭主观臆断、人为地编造神话去盲目顶礼膜拜的做法,既无任何实效,又劳民伤财、愚昧不可救药。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谣言和道听途说,经过小道传播,假的经过人们的多重加工,也会变得神乎其神。面对不可靠的谣言,需要我们仔细辨别,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可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

同病相连

有位姓张的先生,家里新添置了一张床。这张床非常漂亮,床头有精美木雕的图案,床尾有细致好看的花纹,摆在卧室里,给卧室增添了不少光彩。

张先生有一个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听人恭维,感觉自己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这次既然买了一张如此漂亮的床,他当然不会放弃听人恭维的好机会,迫切希望别人能够看到这张床,能够夸奖他的床。可是,床已经买了几天了,可惜的是,盼来盼去,这几天都没什么人到家里做客,也没有听到任何恭维的话。

张先生思前想后,纳闷之余,决定通知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好借此机会炫耀一下自己新买的床。可是,转念一想,似有不妥,因为家里来了客人,都是在前厅接待,怎么能看到卧室里的床呢。

想来想去,张先生还真想出一个办法来,那就是佯装生病,告之亲朋好友,凡来探望的,岂不都要到卧室来坐一坐?如此,便可以达到目的了。

张先生于是病卧在床,家里人遵嘱转告了几位亲朋好友,说张先生有病在床,不能前去拜望,因十分想念亲友,希望他们有空过来坐坐。

当听到好朋友卧病在床时,一位姓王的老朋友马上过来看望张先生。

王先生刚巧新买了一双鞋,质地很好,样子也很新颖,于是,王先生穿着这双新鞋去张家拜访,也想趁机向张先生炫耀一番,让张先生夸夸自己的新鞋。

王先生到了张先生家,被张先生家人引到卧室去见张先生。王先生问候过张先生,便退到坐凳旁,坐了下来。为了让张先生看到自己的新鞋,他故意把衣服拉动了一下,再把一只腿搭到另一只腿上,这样翘着脚,更容易让张先生看到鞋。

坐下之后,大家彼此都说了些客套话,王先生当然问寒问暖,但谈论的中心不一会儿就发生了转移。两个人的注意力开始放在了自己身上,一个人在想着如何让对方夸奖自己的床,一个人在想着他怎么还没有看到我的新鞋呢,根本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变化,双方都很着急,但还是在彼此等待着。

就这样持续了一阵子,张先生只好开始主动了,他拍拍床,对王先生客气地说:

“先生请坐近一点,坐到床上来吧,这是我新添置的床,你看如何?”

王先生心领神会,这会儿才转过神来,连声称赞,不断叫绝,边夸床好,边指着自己的鞋说:“新东西就是不一样,你看我这双新买的鞋,质地优良,样式新颖,也不错吧!”

两人都怀着一样的心思,自然彼此理解,于是,两人着实地向对方吹捧了一通。

两个人都怀着同样的虚荣心理,彼此理解,一拍即合,都希望能够听到对方的吹捧和恭维。虚荣心重的人,所追求的东西,莫过于名不副实的恭维,所畏惧的东西,莫过于突如其来的沉静。

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虚荣心很强的人往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毫无意义的表面浮夸。这种心态是我们尤为要注意的。

鲁国少人才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哀公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珏的,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五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王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庄子的反问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是以能力为载体的,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

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因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掩盖。同样道理,当我们看人时,也不可以貌取人,关键看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

惧老休妻

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丽,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柔贤慧,亲戚邻居没有不称赞和羡慕的。陶邱也感到心满意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一年后,他们生了个儿子,家中更是完美无缺,幸福美满。有一天,妻子对丈夫说:“自从嫁到你家的这一年多我从没回过一次娘家,我很是想念母亲和娘家的人,我们是不是择个日子,回一趟娘家,顺便也把孩子带给他们瞧瞧?”

丈夫想了想,说:“也是,应该去见见岳父岳母。”

于是,一家三口人选了个日子,雇了辆车马,一路风尘仆仆地到了渤海郡。到了墨台氏妻子家里,娘家人见了女儿、女婿和小外孙,看到他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都非常高兴,于是杀鸡宰羊热情款待。岳母丁氏已是70多岁的老妇人,自然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满脸皱纹交错,说话也不灵巧。岳母上前见过女婿后因身体不适便回房休息去了。

在渤海郡待了几天后,陶邱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家。刚刚回到家陶邱就把妻子休了。

妻子感到十分诧异,不明其中原由,便想讨个说法,于是她便问丈夫:“不知我有什么过错,夫君要休我回家。”

丈夫陶邱满腹牢骚地说:“前几天到你家去,见了你母亲真叫我伤心,你看她年老力衰,满脸老气横秋,德行礼节都不讲了,已不能与过去相比。看到她我担心你老了以后也会变成这副模样,所以倒不如现在就把你休了。再也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妻子听后,哭笑不得。后来,亲戚和邻居知道了这件事,无不骂陶邱愚蠢至极,因为怕年老竟然提出休妻,实在是一大奇闻。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也随处可见。原本拥有着相当不错的生活,却因为害怕或者担心遥远的将来发生了令自己不满意和不乐于看到的结果而对现在拥有的东西或者对人持完全否认的态度。由于这种人不能正确地看待和预见事物,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因而做出的事情也往往是愚蠢和令人可笑的。

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这使得大臣们经过仔细思考和讨论后做出的周密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韩昭侯。

有一天,一位叫堂玺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见了韩昭侯,堂玺公借机对他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但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摇了摇头说:“不能盛水。”堂玺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虽然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认为它能盛酒吗?”韩昭侯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可以。”

于是,堂玺公因势利导,继续说:“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在贵人眼中也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就可以用来装酒,能够体现出它自身的价值;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看起来十分精致,而且价格不菲,但由于它空而无底,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陈年佳酿倒进里面去了。其实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应该与大臣同心协力共谋国家进步,如果他经常泄露臣下商讨的有关国家的机密,那么这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便是再有才干的人,在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的情况下,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他的才干和谋略也就难以施展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每当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不小心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同类推荐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4)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4)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刘质平、邓寒香、夏丐尊、丁福保、王心湛、谭组云、印心-宝善和尚、李圣章、周敬庵、堵申甫、沈繇、陈伯衡、蔡丐因、徐蔚如、崔海翔、黄庆澜、吕伯攸、姚石子和性愿法师的书信。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闲聊江湖

    闲聊江湖

    本书作者采用了随笔、散论的文体,展现了千年武侠文化,给大众了解武侠文学打开一个清新的窗口,并借机表达笔者自己对武侠创作问题的一些拙见。
  • 错位的阴阳世界

    错位的阴阳世界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长篇小说。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阴谋与黑手》、《她第五次被法院传讯》、《未完成的追踪》、《梦断东欧》,中篇小说集《爱就爱个潇洒》,报告文学集《挑战密特朗》、《被审判的爱神》,长篇纪实文学《拓荒者的恋歌》、《共和国英雄传奇——叶挺》、《风雪多瑙河》、《错位的阴阳世界》、《缘之梦》,短篇小说集《第二次婚恋》,微型小说集《少女的悔恨》等。现为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致力于国内外文化交流工作。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一个大陆

    一个大陆

    一个大陆,是一个所有人的故事,是他们的故事,也可以是你们的故事,我只是个朗读的过客
  • 巨星偶像

    巨星偶像

    他是作家里唱歌最好的,也是歌神里编剧最好的。他是编剧里演戏最好的,也是影帝里写歌最好的。他是词圣里导演最好的,也是名导里拍拖最好的。他十项全能,无往不利。他叫苏维,1995年,传奇上演。
  • 不离婚的女人

    不离婚的女人

    失业、阳痿、觅药、包养直至血光之灾,失业后从美海归的科技新贵司徒慧,究竟要就着欲望的惯性,荡跌到哪一步?夫离、子痛、昏厥、住院、失房搬家直到忧郁症的边缘,为妻为母的戚雨囡,又是怎样以“不离婚的女人”之艰辛,守护和看顾于婚姻的空城?当平行延伸的两条线索,终于在“姑妈与侄女同属一个男人”处猝然交合而打上死结时,那么解开这个结的,究竟是寒光凛凛的一把刀,还是滚滚涌出的一腔血?当浓稠的鲜血凄艳地漫过冰冷的刀刃时,善对恶是否完成了救赎,爱与恨是否达成了和解……
  • 灰色路途

    灰色路途

    这是一个出生于无奈的孩子,经历人生种种的故事。
  • 末世胖子

    末世胖子

    末世中有纯洁爱情,有兄弟情,林庞星被病毒感染获得可以吸收丧尸气流壮强自己,与日国大战,建起一片家园。
  • 乡村武痴

    乡村武痴

    讲述了一个乡村武术爱好者,奇遇隐居山野多载的民间高手传艺,得到绝学精髓,后来不断拜师访友,他将所学的加以改良、创新,一波三折,最后脱离传统架式禁锢,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拥有许多让世人瞠目结舌绝技……同时讲述了,和自己从小长大的几个伙伴成长的轨迹,各自经历坎坷的命运后,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弘扬了人间正道才是沧桑。
  • 超武盖世

    超武盖世

    这是一个妖孽的超武世界!强者翻云覆雨,出入青冥,笑傲九天十地,纵横八荒六合。从此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不再是传说。
  • 妖域游

    妖域游

    当人与妖之间参杂着复杂的情感,一个人为了心中的执念不断努力过后,竟然换来最后的殊死一战,这一切,都是因为人妖两立,异域殊途吗,,,,
  • 思源

    思源

    花草树木有枯有荣,鸟兽虫鱼有死有生,山川河流有散有形,风雨雷电有终有始,日月星辰有落有起,宇宙万物有灭有生,世家子弟龙腾,经历家族衰兴变迁,感宇宙变化之始末,以其独有狼性,捍卫自己荣耀,捍卫家族荣耀,捍卫人类荣耀,最终走向人生巅峰,然而......
  • 最远的一梦

    最远的一梦

    大学的生活,也许是留在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我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本小说中寻找到内心深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