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100000013

第13章 (2) 郑国推子产执政

(续前)

第十一回

内忧外患,郑国推子产执政

保留乡校,增税颁刑法维稳

昭公十六年(前五二六年)

二月,晋国卿士韩宣子韩起来到郑国聘问(注:国与国之间遣使互访),郑定公决定设“享礼”给予招待。子产在朝堂上警告诸位卿士、大夫说:“在朝廷举行‘享礼’的仪式上,希望诸位不要因为一个席位的问题而发生不恭不敬的事情!”

郑大夫孔张,是郑穆公的曾孙,他迟到了,故意站在宾客中间,主管“享礼”仪式的子产让他不要站在宾客的位置上,孔张又故意站到了宾客的后边,子产又提醒他站到该是自己站的位置上去,他又故意站到朝堂上的“悬间”(注:悬挂乐器的架子)中间来出丑。宾客因此而大声哄笑起来。

享礼结束后,郑大夫富子对子产不怀好意地劝谏说:“他们是来自大国的宾客,我们确实应该慎重接待。难道说,让他们讥笑我们的大夫就不是在欺侮我们了吗?我们事事都做到了有礼有节,可他们还是如此轻视我们,这些不讲礼仪的国家,又怎能求得他人的尊重呢?孔张他没有站到应该站的位置上,这是您的耻辱啊。”

子产听他如此说话,登时发泄出胸中早就憋着的怒火,道:“是我发布命令的不当,命令发出后又没有信用可言。现在人人都说我颁布的刑法偏颇不平,从而导致狱案放任混乱;在例行的朝会上,失礼之事时有发生;我的命令没人听从,所以才招致大国的欺负;还说我劳民而无功,罪过来到还不知道。这些都是姬乔我的耻辱啊。

“孔张,他是当今国君的堂孙,卿士子孔的孙子,大夫公孙泄的儿子,是我们郑国未来执政的继承人。他作为世袭大夫奉命出使,足迹遍及各诸侯国,为我国人所尊敬,也为各诸侯所熟悉。他在朝有职位,在家有穆公的家庙,接受着国家的爵禄,分担着战时出百乘战车的军赋,在国君的丧事、祭祀中都有他应有的位置。家祭他则上奉祭肉,君祭他则接受祭肉,辅助国君在宗庙里祭祀。所有这些他都有明显、固定的位置。他家族几代为官,其家业要靠他来世守,所以才会让他忘了自己今天‘享礼’仪式上应站的位置,竟然还错站到了宾客的位置上去,姬乔我哪敢为他感到耻辱啊,末了居然还站到了‘悬间’中去。

“现在一些不正派的奸险小人,把一切都归罪于我这个执政的人,这等于在说周先王没有刑罚。你最好拿别的事来说事,以纠正我为政的错误。”

富子听后,一脸尴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地悻悻而去。

晋国卿士韩宣子韩起办完聘问事项后,想趁机从郑国的商人手里再索取一只玉环,把手头上一只玉环凑成一对。于是,韩宣子请郑定公帮他去索要一只玉环来,一旁的子产听后,拒绝道:“这种东西又不是官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寡君怎么好去开口索要。”

一旁的子太叔子羽慌忙悄悄对子产说:“韩宣子他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我们可要以诚相待,晋国和韩宣子哪一个都是得罪不起的。如果正好有谗言之人从中挑拨,鬼神再鬼使神差地从旁帮着,以兴起他们晋国的凶心怒气来讨伐,那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您为什么要舍不得一只玉环而招致大国的讨厌呢?为什么您不去找来送给他呢?”

子产故意大声说:“我并不是轻慢晋国而怀有二心,而是想要始终事奉他们,所以才不能给他,这是为了忠实和守信用的缘故。姬侨我听说,‘君子不怕没财物,只怕没有好名声’,我又听说,‘治国不怕奉大养小之难,只怕没礼来定其位之患’。大国对小国发号施令,如果一切要求都得到满足,那我们将要用什么来不断地供给他们?朝贡或不朝贡都将会招来更大的罪过。大国的无礼要求就要驳斥,他们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凡事顺着他们,我们就成他们的附庸国了,那就失去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了。如果韩宣子他奉命出使只是为来求取一只玉环,那么他的贪婪邪恶之心也就太明显了,这不单单是他的罪过。如果我们闷声不响地拿出一只玉环以了事,会引起两种罪过,您知道吗?一是我们失去了作为国家的独立地位,二是会让韩子他成为一个贪婪的小人,我们怎么能这样做呢?况且我们送上一个玉环等于是买来一个罪名,这不是太不值了吗?”

韩宣子在一旁听后,无奈只好自己抽空去向郑国商人购买玉环,并且讲好了价格。商人一再交代说:“一定要告诉我国国君和大夫知道!”

于是,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前些时候我请求得到一只玉环,执政您认为这不合于道义,所以我不敢再次请求。现在我在商人那里已经讲好了价格,商人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报告您知道,我谨以此,作为我的请求。”

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的先君郑桓公被封建立国后,和这些商人们都是从周国地界上迁居出来的,后来才共同在这里开荒拓土而居住下来,世世代代都有盟誓,要互相信赖。敝国先君对这些商人的誓辞说:‘你不背叛我,我不强买你的东西,互不乞求、掠夺。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贵的货物,我也不加过问。’仗着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我们君臣和子民才得以互相支持直到今天。

“现在您带着友好的情谊屈驾光临敝国,来让我们君臣去强夺子民的东西,这是在教导敝国国君背叛盟誓,未免不可以吧!如果让您得到一只玉环而失去一个诸侯,那您一定是不干的。如果贵国有命令,要我们没原则地供应,那就是把我们郑国当成了附庸国,我们也是不干的。姬侨我如果听了您的暗示而把商人的玉环拿来献给您,真不知道这有什么道理和好处。谨敢私下向您回绝。”

韩宣子听后,就把玉环退了回去,说:“我韩起实在愚蠢透顶,岂敢为求一只玉环而求来两项罪过?既破坏了贵国曾有的盟誓,又落下个强买的罪过,谨请把玉环退还。”

夏季四月,郑国六卿子产、子齹(音:戳。注:子皮已亡,由其子承袭其位)、子大叔、子游、子旗、子柳一起在郊外为韩宣子回国饯行。

韩宣子兴致勃勃地说:“请您们几位郑国重臣都赋诗一首,我韩起也好趁机了解一下您们郑国的《郑志》。”

原来《郑志》是一部记载郑国历史、文化的史书,里面有“郑诗”等章节,原书已失传。“郑诗”中的诗歌,部分还保留在《诗经?郑风》里。在春秋时代,指定诗篇后,由乐工奏乐相配吟诵,称为赋诗。

子齹首先赋了一首《野有蔓草》,诗歌道: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郊野蔓草滋蔓长,露水成珠栖叶上。

有位姑娘好美丽,眼睛清澄且明亮。

您我有缘不期遇,令我称心且舒畅。

郊野蔓草绿如茵,露水密密多晶莹。

有位姑娘多俏丽,眼睛清纯神飞扬,

您我有缘不期遇,愿携您手偕到老。

韩宣子听后,知道他是把自己比喻成了诗中的恋爱之人了,说:“子皮家的孺子好啊!我有希望了。”

子产接着赋了首《羔裘》,诗歌道: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身穿羔裘润如膏,行为正直品德好。

他是那样一个人,舍身忘命守善道。

羔裘袖口豹皮镶,非常勇武有力量。

他是那样一个人,国家司直好名望。

羔皮袍子美无比,三行缨饰多艳丽。

他是那样一个人,国家俊贤数第一。

韩宣子听后,知道他把自己比喻成诗中正直、勇武的贤俊之人了,说:“我韩起真是不敢当啊。”

子太叔接着也赋了首《褰裳》,诗歌道: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你若见爱想念我,请您提襟渡溱来。

你若无爱不想我,我又不是无人爱?傻小子呀真傻态!

承你见爱想念我,请您提襟渡洧来。

你若无爱不想我,我又不是无人爱?傻小子呀真痴呆!

诗中的溱、洧均是古水名,均在当时的郑国地界上。韩宣子听后,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说,若晋国亲近郑国则郑国也当亲近晋国,若晋国不亲近郑国则郑国当亲近他国,连忙说:“有我韩起在这里,怎敢劳驾您家去事奉别人?”

子太叔听后,连忙拜谢。韩宣子继续道:“您说的好啊!要不是有您的警谏,我真不知我们两国能否自始至终地友好下去?”

接着,子游也赋了首《风雨》,诗歌道: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

风雨之时见到你,我怎不心旷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

风雨之时见到你,我心病怎会不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

风雨之时见到你,我心怎能不欢喜。

诗中道出了在风雨之中遇到所爱之人而获得安慰的心情。韩起听后,也是不住地点头赞许。

子旗接着赋了首《有女同车》,诗歌道: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姑娘和我同车行,脸若木槿花开放。

我心随车在飞翔,如玉佩晶莹闪亮。

姜家大姐不寻常,真是美丽又漂亮。

姑娘与我同车行,脸像木槿花水灵。

我心随车在飞翔,如玉佩叮当作响。

姜家大姐真贤惠,美德常居我心上。

诗中明显是把晋国比喻为姜家大姐之美了。韩起听后,更是不住地点头赞许。

子柳接着赋了首《萚兮》,诗歌道: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枯枝呀枯叶,风吹动了你。

叔呀伯啊兄弟们,唱起歌来我来和!

枯叶呀枯叶,风吹落了你。

叔呀伯啊兄弟们,唱起歌来我结尾。

诗中道出了兄弟之间的愉快心情。韩宣子听后,很高兴,说:“您们郑国差不多该强盛起来了吧!您们几位大臣以国君的名义为我韩起饯行,所赋之诗均出自您们郑国,并且都是表示友好的。您们几位大臣都是可以传几世的大夫,我可以不再有所畏惧了。”

说罢,韩宣子对他们分别都赠送了马匹,并且赋了首《诗经?我将》作答。诗歌道: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

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

日靖四方,伊嘏文王。

既右飨之,我其夙夜。

畏夭之威,于时保之。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我把祭品献上,有牛又有羊。

保佑我们吧,上苍!诸典章我都效法文王,盼着能早日平定四方。

伟大的文王,请尽情地享用祭品吧!

我日日夜夜,敬畏上天的威命,保佑我大功告成。

子产听后,觉得韩宣子在诗中表达了他自己志在靖乱、畏惧天威的心情,首先拜谢,然后又让其他五位卿士也都一齐拜谢,恭维道:“您志在安定天下****,我们岂敢不拜谢您的恩德!”

事后,韩宣子又用玉和马作为礼物,私下去拜见子产,说:“您使我韩起放弃了那个玉环,这是等于是赐给了我金玉良言而又让我免于一死,我岂敢不借此薄礼以表拜谢!”

昭公十七年(前五二五年)

秋季,己姓郯国(现在山东临沂郯城县)国君郯子到鲁国朝见,鲁昭公和他一起饮宴,作陪的鲁大夫叔孙豹的庶子昭子在席间询问郯子,道:“昔时,少皞氏(注:东夷族群首领)用鸟名作为官名,这是什么缘故?”

郯子回答说:“少皞氏是我的祖先,这些我知道。从前,黄帝氏用云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云字命名;炎帝氏用火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火字命名;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太皞氏(注:即伏羲氏)用龙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龙来命名。到我的高祖少皞挚即位的时候,凤鸟正好来到,所以他就从鸟开始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鸟来命名。

“‘凤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就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这五种雉鸟,分别是管理五种手工业的官,都是从事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官。

“还有,‘祝鸠氏’就是司徒;‘鴡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种鸠鸟,都是聚百姓而从事管理之官。

“此外,还有‘九扈’是九种管理农事的官,是从事制止百姓放纵的官。自从颛顼帝以来,由于不能记述远古的事情,于是就从近古开始记述,做百姓的长官因而就用百姓的事情来命名,那是因为已经不能照过去命名方式来命名了的缘故。”

后来,孔子听到了这件事,专程赶去觐见郯子,并向他学习古代的官制。不久以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听说,‘现在天子那里已经失去了古代官制,可古代官制的学问还保存在远方的小国郯国那里’,这话还是可以相信的。”

冬季,天上有彗星在火星旁边出现,光芒西达银河。

鲁国大夫申须是个阴阳家,他观察到这个天象后,对大夫梓慎说:“彗星是用来除旧布新的,天上发生的事常常象征着凶吉,现在彗星光芒盖过火星,火星再度出现必然会散布灾殃,诸侯各国恐怕会有火灾吧!”

通晓天文的梓慎也已经观察到了这个天象,回答说:“去年我见到它,它就是这副征兆了。当时是火星亮而彗星暗。现在,彗星在火星出现时更加明亮,必然导致火星消失而潜伏。彗星和火星在一起已经很久了,难道不是这样吗?火星出现,在夏历正是三月,在商历正是四月,在周历正是五月。夏历和天像适应,如果发生天火烧,恐怕要宋、卫、陈、郑四个国家来承当吧!

“宋国,是火星的分野(注:古时,指与星宿相对应的地域和国家);陈国,是太皞(注:即伏羲,主火)的分野;郑国,是祝融(注:也算三皇之一,是火神)的分野,都是火星相对应的地方。彗星的光芒西达银河,而银河就是水。卫国,是颛顼(注:五帝之一,主水)的分野,所以与帝丘(现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为颛顼的都城)相配的星是水星。水,是火的阴姓配偶。所以,恐怕会在丙子日(注:古历法中,每六十日一轮回中的第十三天)或者壬午日(注:每六十日一轮回中的第十九天)发生火灾吧!水、火会在丙子日那个时候配合的,如果火星消失而彗星随之潜伏,则一定在壬午日发生天火烧,不会超过它出现的那个月。”

郑国大夫裨灶也通占星术,他观察到这个天象后,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在同一天发生天火烧。如果我们用玉珪、玉爵、玉勺这些东西来祭神,郑国则可以免除发生火灾。”

子产对他的说法付诸一笑,没有答应他的祭祀要求。

昭公十八年(前五二四年)

夏季五月,火星开始在黄昏出现。丙子日、即三月初八日,开始起风。鲁国大夫梓慎说:“这就叫做融风,是火灾开始的征兆,七天以后,恐怕将要发生火灾吧!”

戊寅日、即初十日,风刮得很大。壬午日、即十五日,风刮得更大了,宋、卫、陈、郑四国都发生了火灾。一时,浓烟蔽日,纷纷朝位于这些国家东面的鲁国方向飘去。

鲁大夫梓慎望见天上的浓烟,急忙登上建在大庭氏(注:古国名,位于当时鲁国都城曲阜城内)遗址上的兵器库房的房顶,远眺了一会儿,说:“火灾发生在宋、卫、陈、郑四国。”

几天以后,四国都派人来向鲁国报告发生火灾的情况。

郑大夫裨灶见郑国真的发生了天火烧了,得意洋洋道:“不采纳我的意见,郑国还要发生火灾。”

郑国国人纷纷请求子产采纳他的意见,子产坚决不同意。子太叔说:“玉珪、玉爵、玉勺这些宝物是用来保护国人的。如果再有火灾发生,我们国家就差不多就完了。现在可以挽救,您还爱惜这些东西干什么?”

子产解释道:“天道悠远,人道切近,两者根本不相关。如何由天道而知人道?裨灶他哪里懂得天道?此人话很多,不会是给他偶尔说中的吧?”

说罢,依然拒绝从国库中拨给宝物进行祭祀。后来也没有再次发生火灾。

却说在郑国还没有发生火灾以前,大夫里析曾经告诉子产说:“我们郑国将要发生大的变异,国人震动、国家差不多会灭亡。那时我可能已经死了,赶不上了。迁都,可以吗?”

子产不信他的说法,回答道:“即使可以,我一个人也不能决定迁都的事。”

等到发生火灾时,大夫里析已经死了,还没有下葬。于是,子产紧急派了三十个人,去把他的棺材搬到安全的地方。

火灾发生以后,子产在东城门以发生火灾为由,婉言辞退了正好来访的晋国的公子和公孙,并派司寇把新来的客人送出城去,同时下令禁止已在城内的客人走出客馆的大门,以防****;派大夫子宽、子上巡察各祭祀地点,包括太庙;派主管占卜的大夫公孙登迁走占卜用的镇国之宝——大龟甲;派掌管祭祀的祝史迁走宗庙内安放的“主祏”——神主石匣,把它转移到周厉王的庙里去“合庙”,并向先王报告“合庙”的原因是因为发生了火灾。

因为郑国始祖郑恒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所以郑国建有周庙。随后,子产又派管理财货的“府人”、管理兵器的“库人”各自戒备自己的管理范围以防火;派大夫商成公去提醒主管郑国国君宫室的“司宫”加强宫室的安全戒备,迁出先君留在宫里的宫女,把她们安置在火烧不到的地方;司马、司寇排列在火道上,指挥到处救火,城下的人列队登城以加强警戒。

第二天,子产又派监管境内四野盗贼的“野司寇”各自约束他们所管理的刑犯不得散开;郊区的人帮助祝史在都城北面清除出一块地面修筑祭坛,向水神、火神祈祷,又在都城四周城邑举行祈祷;派人登记遭受火灾的户数,减免他们的赋税,发给他们建筑材料进行家园的重建;命令举国号哭三天加以追悼,停止开放都城中的市场,派使者向各诸侯报告灾情。

宋国和卫国也都差不多照此处理。只有陈国没有组织力量救火,许国没有慰问遭受火灾之户。所以,当时的君子从中看出陈国、许国不修政德将先被灭亡。

火灾发生的时候,子产还登上城墙的城垛,给在城上警戒的国人颁发武器而守城。子太叔见状,说:“您昨天辞退了晋国公子、公孙的来访,现在又分发兵器,是怕晋国来问罪吧?”

子产说:“我听说,小国一旦忘记守御就有危险,更何况现在有天火灾呢!国家不被人轻视,就是因为有防备的缘故。”

不久,晋国的边防官吏来责问郑国说:“郑国有了火灾,敝国国君、大夫不敢安居,占卜占筮、奔走四处,不惜牺牲玉帛而遍祭名山大川为贵国祭祀、祈祷。贵国有火灾,是敝国寡君的忧虑。现在执事您愤然登上城垛而颁发武器,想拿谁来治罪?我作为边境上的官吏因此而感到害怕,不敢不来向您报告!”

子产回答说:“正如您所说的那样,敝国的火灾,是贵国国君的忧虑。敝国失政而导致上天降灾,我是害怕有邪恶之人乘机打敝国的主意,以引诱贪婪的人来灭郑,再次增加敝国的灾祸,从而进一步加重贵国国君的忧虑。所幸我还没有死,还可以向您解释。要是我不幸而死的话,贵国国君虽然为敝国一再忧虑,恐怕我也不会知道了。不过,话说回来,郑国如果真遭到别国的攻击,只有投奔晋国一条路,我们既然已经事奉晋国了,哪里还敢再存有二心?”

昭公十九年(前五二三年)

这一年,郑国六卿之一、驷氏族长子游,即驷偃死了。驷偃的正妻是晋国大夫的女儿,所生的儿子驷丝,年纪尚幼。于是子游的父、兄经过商议,立了子游的叔父驷乞、即子瑕继来承了族长之位。子产讨厌驷乞的为人,而且认为这不合继承的法规,既不答应,也不制止。对子产的这种不动声色的态度,驷氏家族感到有点害怕。

过了几时,驷偃的幼子驷丝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舅舅。冬季,晋国派人带着财礼来到郑国,询问立驷乞做族长的缘故。驷氏家族为此害怕,驷乞想要逃走,被子产拦住。驷乞向子产请求借用大龟甲来占卜,子产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郑国的大夫们在商量如何回答晋国,子产不等他们商量好就直接去回答晋国来使,说:

“郑国不能得到上天保佑,寡君的几个重要臣下要么像子展那样大病而亡,要么像子皮这般小疾而死,总之,不是短命夭折就是莫名病死。现在又丧失了驷氏族长——卿士子游。他的儿子驷丝年纪尚幼,因此,子游的父亲和几位兄弟害怕断绝宗主,和族人商量后,立了年长的驷氏嫡子驷乞为族长。

“对此,寡君和我们几位说:‘寡人真不知上天到底有没有搅乱他驷氏家族的继承?’。俗话说:‘家有内斗,不过其门’。百姓尚且知道要回避这种有内斗的人家,何况这是上天所降之乱,我们哪个敢去探个究竟?现在贵国大夫要询问它的原因,连敝国寡君都不知道,我们还有谁会知道?

“六年前,贵国先君晋昭公、敝国先君郑定公和其他诸侯会盟于卫国的平丘(现在河南长垣县西南)地方,贵国先君晋昭公重温了过去的盟约后,曾告诫敝国先君郑定公说:‘切不可怠忽职守!’。现在,如果连寡君的几个重臣去世,贵国的大夫也要来过问他们的继承权,难道贵国真把敝国当作是自己的一个乡野县邑了吗?贵国还当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吗?”说罢,他辞退了客人的财礼,回报了晋大夫的使者,晋国人对这件事也不再过问了。

这年,郑国还发生了大水灾,有龙在郑国都城城门——“时门”外的洧水(注:古河名,发源河南登封,经新郑等地入贾鲁河)深处中争斗,国都内的国人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纷纷举行禳灾求福的祭祀活动。

子产见状,很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人在争斗的时候,龙从来不以礼来相看。现在龙争斗的时候,我们人为什么偏要以礼去相看呢?我们祭祀、祈祷无非是求它们离开,可大家知道吗,那洧水的深潭本来就是龙居住的地方,它们岂能肯轻易离开?我们对龙没有要求,龙就对我们也没有要求,所以就不要进行这种无谓的祭祀活动了!”

于是就下令停止了国人的祭祀。

昭公二十年(前五二二年)

郑国的子产身染重病,他对前来探视自己的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执掌郑国的政权。说到执政,首推宽政,但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够用宽政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是严政,没有比实行严政更有效的了。严政,犹如火,火势猛烈,国人看着就害怕,所以反倒很少有人死于火;宽政,犹如水,水性柔弱,国人会亲近并嬉戏它,所以反倒有很多人会死在水中。所以,要实行宽政是相当的不容易,最好是宽、严相济。”

子产病了几个月就死去了。子太叔果真被任命上台执政,他不忍心实行严政,而奉行宽政,想缓和一下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不料想,不堪忍受贵族统治和压迫的奴隶趁机纷纷逃亡,聚集于萑苻泽(注:水泽名,位于现在河南郑州中牟县东北)起义。一时,郑国盗贼变得多如牛毛,往往潜伏在芦苇丛生的沼泽、湖泊里,劫人财物。

子太叔见国内盗贼蜂起,已经影响了政局的稳定,后悔道:“我早点听从子产他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

于是他派大队步军围剿藏在芦苇丛生的湖泽里为盗的奴隶,进行血腥镇压,大部被杀死。起义的奴隶一哄而散,四处躲藏,治安才稍稍好转了一些。

后来,孔子听到子产对子太叔的告诫后,说:“子产的政策好啊!宽政则国人怠慢,怠慢则以严政来纠正。严政则国人受伤害,伤害则再施宽政以补救。用宽政调节严政,用严政调节宽政,这样政事才能调和。《诗经?民劳》说的‘百姓已经够辛苦,应让他们得小康。抚惠中原我百姓,天下四方才安定。’说的就是要实施宽政;‘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遏止暴虐与掠夺,坏人必惧我明法。’说的就是要用严政来纠正;‘抚远亲近一手抓,我王心定福安享。’说的就是要以平求和来安定国家。《诗经?长发》还说‘既不竞争不贪求,也不示弱不逞强。施行政令多宽和,百般福禄聚一堂。’说的就是要宽严相济,这是和谐执政的最高境界了。”

等到子产死去后,孔子听到消息,流着眼泪,说:“子产他的仁爱,是古人流传下来的遗风啊。”

正是:

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

同类推荐
  • 寻乌

    寻乌

    我是一个普通学生,因为溺水失去意识,生死不明,在混沌中被一个自称寻乌者的人要求寻找几样东西,他答应我,等我找到了那几样东西,就让我恢复原来的生活。
  • 颠覆三国传

    颠覆三国传

    大汉王朝眼看就要坠落,让我来给你不一样的三国。
  • 跃马大唐

    跃马大唐

    天宝四年,盛世大唐。安禄山正在崛起,杨国忠将权倾朝野,歌舞升平中孕育刀光剑影,太平盛世里暗藏血雨腥风。一名小小坊丁,崛起于市井之间,他是诗坛翘楚,他是天下枭雄。绝代佳人,为谁舞霓裳羽衣!大唐天下,谁将主社稷沉浮!
  • 武神赵子龙之猛将召唤系统

    武神赵子龙之猛将召唤系统

    现代人刘云不小心穿越到武神赵子龍的时代,随身携带猛将召唤系统,不但通过系统召唤任何时代的猛将,还能将三国猛将智者召唤到自己身边,成就一番霸业。桂英呀,你是朕的爱妃,就不要冲锋陷阵啦,木兰妹妹,不要舞刀弄枪的啦,温柔点嘛?什么,还能召唤仙人?我x,干脆来场封神榜算求。<
  • 隋的天下

    隋的天下

    开皇二十年,一个少年自边荒而出,历经阴谋与背叛,爱恨与情仇,铁血与沙场的他。在这极度繁华而又璀璨落幕的大业年间又该何去何从?关中隐雄李渊,瓦岗枭雄李密,江都奸雄王世充,河北狡雄窦建德……还有那力敌万人的绝世猛将,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裴行俨……在这乱世与英雄辈出的隋的天下又将是谁的天下?
热门推荐
  • 初动

    初动

    往事如风,常伴吾生。毕竟不过痴痴一厢情,又岂能如心?
  • 爱是一场太阳雨

    爱是一场太阳雨

    田豆豆是一个天真乐观的女孩,可是当遇到爱情的时候,我们都只是一直忧郁的困兽,总是和自己斗争。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最好的,也奋不顾身的去爱过。我们在爱情里收到伤害,收获过甜蜜。我们拥有宝贵的友谊和一直守护的骑士。在这样的时代,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萧筱人生

    萧筱人生

    每个女孩子从生下来,就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需要从头说起!
  • 琉璃花

    琉璃花

    一朵永远不会衰败的花,注定了一生没有结局的故事。你和我之间就是一个一直在写的故事,等到七老八十,为你写出来可好?我没有一生的时间来爱你,只有用现在来好好的等你。背叛,信任,离别,相守,什么才是永恒的?琉璃花一朵,伊人在何岸
  • 风华无双:小女须调教

    风华无双:小女须调教

    想当年姐姐我正值花季少女,只是一次小小的期中考让姐的成绩一落千丈,从学神活生生的掉成了学屌,心灰意冷累觉不爱之时只身一人去外婆家过夜半夜三更竟掉进了水井里!然后发生的事让我大跌眼镜,不,原本发现这是现实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奈何眼前此妖孽硬是让姐走上了不归路,算了,还是接受事实吧……“诶诶诶,你想干嘛!我告诉你啊,别乱来啊!”“竟然说为夫的不是,看来娘子还是没有吸取教训啊!”“饶了我吧……”“娘子应该了解为夫的方法!”往肩上一扛,朝房内走去,之后嘛…少儿不宜。此剧必是夏日消暑必备佳品,快来戳!么么哒。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火灵水起

    火灵水起

    都是道中人物,不争强中强,必为寇中寇。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或许,这就是公道?囤齐城,文家四少爷文朝在试炼了‘辟火罩’的当夜,吃下了文家三夫人派人送来的食物,到火焰山寻源火时,才知那是毒药,恨意滔天却为时已晚,正无奈之际,一条巨大的晶水寒龙破火而出,将他吞入腹中……
  • 倾城一笑,废材逆袭七小姐

    倾城一笑,废材逆袭七小姐

    穿越后她遇见了他,什么鬼?人人都说辰王殿下冷血无情,但是……你确定是那位么?那位宠她入骨,一言不合就吃醋的妖孽?某男扒着衣服:“是我啊!要验身嘛?来来来!”某女满脸黑线……【绝对宠文√】【甜到爆√】
  • 太上老君经律

    太上老君经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魂书

    超级魂书

    觉醒池里的唐渊震惊得不知所措,自己的身体里居然觉醒了两本魂书,这在魂梦大陆上是前所未闻的事情。唐渊觉得这是上天赐予自己天大的宝藏。魂梦大陆,天才辈出,群雄逐鹿,且看携带两本魂书的唐渊如何一步一步在魂梦大陆上强势崛起、成就一段不朽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