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100000010

第10章 厉公伐异被弑杀

第九回

鄢陵胜楚,厉公伐异被弑杀

改革弊端,晋悼公复霸中原

春秋中期,是晋、楚两国争霸最激烈的时期。两国之间发生了三次大战,即前六三一年的“城濮之战”,前五九七年的“泌邑之战”,前五七五年的“鄢陵之战”,双方皆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不断的战争中,人们陷入了痛苦的生活之中。

晋悼公继位后,采用了魏绛的策略,联合诸戎,先把北方的形势安定下来。然后在内政上加以改革,使国内矛盾逐步缓和,这才出兵南下。最得力的是前五六三年占领郑国的虎牢关。晋军在取得这个重要据点后,变得随时可以威胁郑国的存在,楚国再也无力频繁救援应付了。

这时,最痛苦的莫过于郑国了,夹在两个大国相互拉拢的争斗中,只能采取苟且求全的办法,挣扎在灭亡的边缘上,最后采取卿士子展的策略,先找宋国拼命,引来祸害,晋来降晋,楚来服楚。经过几次来回,楚国终于被拖得疲惫不堪,无力再来以后,郑国才死心塌地地投入了晋国的怀抱。

郑国当时就处在这种连投降都得从死亡的夹缝中去争取的痛苦中。郑国死心塌地地投入了晋国的怀抱后才得到暂时的安定。各小国民众于是渴望中央王朝的存在,渴望安定的呼声渐出。《诗经?桧风?匪风》、《诗经?曹风?下泉》这两首诗歌都描绘了当时小国民众的这种渴望安定的心情。这些都为后来的诸侯弭兵创造了条件。

成公十八年(前五七三年)

春季,周历正月庚申日、即初五日,栾书、荀偃派手下勇士程滑杀死了晋厉公,葬在翼邑(现在SX运城Z县东)的东门外边,仅仅用了一辆车子随葬。同时,派遣荀罃、士鲂去成周洛邑迎接厉公才十四岁的侄子姬周为国君。

原来姬周的父亲是晋襄公的小儿子姬捷,深得襄公的喜爱,曾有意把他立为继位者,襄公死后,姬捷见哥哥厉公为人不仁,就带着家小到成周去避难了。其子姬周从小就聪慧过人,师从成周王室卿士单襄公、单顷公父子,博览群书。同时,他还关注晋国国情,闻晋有战乱,为之悲戚;有喜庆,为之高兴。

姬周对来迎接自己回去继位的荀罃、士鲂等人说:“我最初的愿望并不是继位做国君,现在虽然到了这地步,难道不是上天的意志吗?国人要求有国君,这是为了让他发布命令统一国人。如果立了以后又不听他的命令,还哪里用得着国君?您们几位用得着我在今天,用不着我也在今天,恭敬而听命于国君是神灵所佑的福气。”

荀罃、士鲂回答说:“您所说的也是所有下臣们的愿望,岂敢不唯命是听。”

庚午日、即正月十五日,双方结盟以后进入国都,受到诸卿大夫的迎接,栾书领班拜见,然后住在大夫伯子同家里。

辛巳日、即二十六日,姬周到曲沃城朝拜了“武宫”(注:晋开国之君武公之庙),驱逐了不适合的七个卿大夫。姬周有一个哥哥是白痴,不能辨别豆子和麦子,所以不能立为国君。

二月乙酉日,是朔日、即初一日,姬周在众臣的拥戴下,当朝即位,是为晋悼公。即位仪式后,他当朝宣布:

“赐舍财物而免除国人对国家的一切欠债;照顾施惠给鳏、寡的军属;起用被闲居日久的老臣;救济贫困,援救灾难,禁止邪恶,少征赋税,宽恕罪过;节约国君的器用开销;在农闲时使民服役,禁止以个人意志肆意侵占农时。”

紧接着,晋悼公增补、任命老臣之后:魏相、士鲂、魏颉、赵武四人为卿士,进入主管国政的班子;

荀家、荀会、栾黡(音:演)、韩无忌四人为公族大夫(注:掌管公族、卿大夫子弟的官职),负责教育公、卿子弟的恭、俭、孝、爱等礼仪;

士渥浊为太傅,负责教育、解释老将范武子士会制定而留下的法度;

右行辛为司空,负责教育、解释士蒍(注:晋献公时的司空)制订的法度;

弁纠负责驾御国君的战车,兼任主管军马的校正官,同时让他教育御者们明白道理;

荀宾为国君的车右,兼任主管全军勇士的司士官,同时教育全军勇士们待时选用。

然后又宣布:撤销所有将、佐原来配备的专职御者,由新设立的军尉来兼管。

此外还任命: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为尉佐;魏绛为中军司马,主管全军执法;张老做中军侯奄,主管全军侦察;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上军司马,让他同时负责教育全军步、车兵卒如何一致听从命令;程郑为乘马御,负责国君车马的调度,六驺(注:诸侯所属的六处养马地)属他管辖,负责教育六驺的官吏们明白礼仪。

这些新任命的各部门长官都是晋国国人所普遍赞扬的老臣之后裔。举荐的人不失职,为官的守其业,全部量德授官,明确规定:师之长不得逾越军之将佐,旅之长不得逾越师之长。

对于晋悼公的这次大面积任命,晋国国人没有一点指责的话,这就是晋悼公再次称霸中原诸侯的原因。

冬季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率兵进攻宋国。宋国卿士华元到晋国告急。这时的晋国正卿韩献子韩厥,对新君晋悼公说:“想要得到别人的拥护,一定要先为他付出勤劳。成就霸业,安定疆土,从宋国开始吧。”

十四岁的晋悼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领兵驻扎在台谷(现在不详)以救宋国。在靡角之谷(现在不详)和楚军相遇,楚军被迫退走回国。

襄公四年(前五六九年)

山戎氏的无终国(现在HB唐山YT县国君嘉父派使臣孟乐来晋国,通过新军将佐魏绛的引见,进贡虎、豹皮各一张,以请求晋国和各部戎人讲和。

晋悼公说:“戎狄不近人情而且贪婪,还是进攻为好。”

新军将佐魏绛说:“无终国新近臣服,陈国诸侯也新近脱离楚国而刚派人来讲和,他们都在观察我们对这次讲和的反应。我们有德就亲近我们,否则,他们就会背离我们而怀有二心。我们去戎人那里用兵,楚国必将趁机进攻陈国,我们必定无暇救援,这等于是丢弃陈国。这样的话,中原诸国一定会背叛我们。戎人不过是禽兽,得到戎人而失去中原诸侯,恐怕得不偿失!《尚书?夏训》有这样的话,‘有穷(注:夏时国名,原在现在SDDZ市南)后羿……’”

晋悼公打断道:“后羿怎么样?”

魏庄子魏绛回答说:“从前夏朝刚刚衰落的时候,后羿将有穷国从鉏邑(现在HNZY县西南)地方迁到穷石(现在HN巩县)地方,依靠夏的国人取代了夏朝政权。后羿仗着他的射箭技术,不致力于治理百姓而终日沉溺于打猎,抛弃了武罗、伯因、熊髡(音:昆)、尨圉(音:龙羽)等贤臣而任用寒浞。寒浞,是伯明氏族的坏子弟,伯明为寒国(注:夏时国名,现在SD潍坊HT区国君时驱除了他。

“后羿则收养了他,信任并且重用他,作为自己的辅助。寒浞在宫里对后羿的女人献媚,在宫外广施财物,愚弄国人而使后羿专以打猎为乐,从而扶植了奸诈邪恶势力。后来,他用奸诈邪恶取得了后羿的国和家,外部和内部都顺从归服于他。后羿还是不知改悔,刚从打猎的地方回来,他的手下就把他杀了煮熟,让他的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吃,又被杀死在有穷国的城门口。夏的遗臣靡逃亡到有鬲氏国(注:夏时国名,现在SD德县北鬲县古城)。

“后来,寒浞和后羿的妻子生了浇和豷,仗着他的奸诈邪恶,对百姓不施恩德,还派其子浇带兵灭了斟灌、斟鄩两国。封浇住在过邑(注:夏时国名,现在SD掖县北),封豷住在戈邑(注:夏时国名,现在HNZ县TK县HY县之间)。靡则从有鬲氏那里收集两国的残余力量,用以灭了寒促而立了少康。少康在过邑灭掉了浇,其子后杼在戈邑灭掉了豷,有穷国从此就灭亡了,这是由于失去贤人的缘故。

“从前,周朝的辛甲在武王时候做太史,命令百官,每人都劝诫天子的过失。在《虞人之箴》里说:‘大禹足迹广又袤,足迹所至设九州,开辟九道相连通。民有住宅和宗庙,兽有茂林和草原,彼此相安各有居,我们相互不侵扰。昔日后羿称帝时,沉与原野迷田猎,国家安危全忘掉,只想猎尽雌雄兽。盖世之勇又如何,强盛夏朝仍不保。专司田猎一臣子,敢把此事告同僚。’《虞箴》是这样讲的,难道您能不引起警戒吗?”

晋悼公听了这段典故,一脸尴尬。因为他也相当沉迷于打猎,所以魏绛故意提到这段史事,借以劝谏。

晋悼公岔开话题,说:“先不说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跟戎人讲和吗?”

魏庄子魏绛回答说:“跟戎人讲和,对我国来讲有五种利益:戎狄逐水草而居,一向重财货而轻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是其一;边境不再紧张,农民可以安心地在田野里耕作,耕种农田的人可以完成任务,这是其二;如果戎狄顺服晋国,四边邻国必定震动,诸侯因为我们的威严而慑服,这是其三;用德行去安抚戎人,将士们免去了行军打仗的辛劳,军备也不会损耗,这是其四;有鉴于后羿的教训,用道德、法度使远国顺服而邻国安定,这是其五。国君您还是慎重谋划吧!”

晋悼公听了很高兴,派遣魏庄子负责与各部戎人讲和。而后,又致力于治理国内民众,同时下令只允许在农闲时候才可以去打田猎。

襄公八年(前五六五年)

四月庚寅日、即二十二日,郑国卿士子国、子耳统兵入侵蔡国(现在HNSC县俘虏了蔡国的司马公子燮。郑国国人都兴高采烈,唯独子国的儿子子产不随众附和,说:

“郑国是小国,现在没有文治却有了武功,没有比这再大的祸患了。如果蔡国的主人楚国前来讨伐我们,我们能与其对抗吗?我们一旦顺从了楚国,晋国的军队又必然要来伐郑。从今往后,郑国至少在四、五年内是不得安宁喽。”

子国听到这话,对儿子发怒道:“你知道什么!国家大事,有执政的卿士来决定,你小孩子家说这些话,是要被处分的!”

五月庚寅日、即初七日,晋悼公和鲁国卿士季孙宿、郑简公、齐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邾国人在邢丘(现在HNW县东)会见,晋国提出各诸侯向晋国朝贡的财礼数字,让诸侯的大夫听取命令。

鲁国季孙宿、齐国高厚、宋国向戌、卫国宁殖、邾国大夫都参加了会见。郑简公也在这次会上向晋国奉献了战胜蔡国的战利品,所以才有了亲自听取命令的资格。

《春秋》没有具体记载大夫的名字,为的是尊重晋侯。

冬季,时任楚国令尹子囊为此统兵前来讨伐郑国,经由蔡国入侵郑国。面对楚国大军压境,郑国乱作一团。郑国卿士子驷、子国、子耳要顺从楚国,而卿士子孔、子蟜(音:脚)、子展要等待晋国救援。双方发生了舌战。这子驷、子国、子孔是郑穆公的儿子,子耳、子蟜、子展是郑穆公的孙子。此六人是当时郑国的六卿。

正卿子驷说:“《逸诗?翘车》中有‘等到黄河变澄清,人的寿命有几何?卜兆爻辞过于多,等于为己结网罗。’这样的话,说的就是跟多种人商量,因主意过多,国人无所适从,事情反而更难成功。现在楚军压境,我国的国人急了,我们姑且顺从楚国,以缓和国人的情绪。等晋军来,我们再顺从他晋国。‘恭敬供给财货以待来者’是小国生存之道。以牛、玉帛在两国边境上犒劳强国来保护我们的国人。这样入侵者不加害,百姓不流离失所,不是也可以的吗?”

子展反驳说:“我小国之所以事奉他们大国,为的是信用。小国一旦没有了信用,战争和祸乱会每天都有,很快就会灭亡的。国君郑简公和晋悼公在五年前会于鸡泽,三年前两次分别会于戚邑和城棣,二年前会于鄬,去年会于邢丘,我国总共先后与晋国有过五次盟约,我们如今却打算背弃。

“虽然说楚国看起来是在救援我国,可又有什么安全可言?我们这样做只会让晋国失望。他楚国无非是想把我国当作他的一个边境县邑、而成为他的附属国而已,我们断然不能顺从他们。不如等待晋国救援。因为晋国国君现正当贤明时候,四个军完备无缺,八个卿士和睦无间,必然不会丢弃我们郑国的。

“再说,楚国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粮食一旦不济,一定会很快退兵回去的,怕什么?我子展听说‘可依靠者莫如信。’我们应当以城坚守而使楚军疲惫,依靠信用以等待晋军救援,不是也可以的吗?”

子驷讥讽道:“《诗经?小旻》说的好,‘谋臣策士实在多,就是没有好主意。议论纷纷满朝庭,承担责任有谁敢?就像谋划要远行,真到路上又没辙。’”说罢,又正色对郑简公道:“请顺从楚国!子驷我来承担一切责任。”

郑简公见有人承担全部责任,于是下令和楚国讲和。同时派大夫王子伯骈去晋国报告情况,说:“国君您去年在邢丘之盟时曾经命令敝国,说:‘整修你们的战车,军队随时保持戒备,以讨伐作乱和掠夺。’。蔡国不顺从贵国的命令,敝国不敢贪图安逸而视而不见,因此倾尽所有军力、财力去讨伐蔡国,还俘虏了蔡国的司马公子燮,在今年五月的邢丘(现在HNW县赵堡镇北平皋村)盟会时献上。

“不想,现在楚国前来付伐敝国,说:‘你们为什么对蔡国用兵?’于是焚烧我国都城郊外的小城堡,还兵临我国的都城之下。敝国国人,不论夫妻、男女皆坐立不安,等待有人相救。敝国社稷将要倾覆,又无处控告。国人死亡者,不是父兄就是子弟,人人忧愁悲痛,不知道哪里可以得到保护。国人毫无办法只好接受了楚国的盟约。敝国孤君郑简公和几个卿士虽然无法阻止与楚盟和,但断不敢不来报告贵国知道这个隐情。”

这时已经担任晋国正卿、中军主将的知武子知罃派行人(注:外交官)子员回答说:“受到楚国的讨伐,贵国君侯也不派一个使者立刻来告诉我国寡君,反而马上屈服于楚国而盟和。这肯定是贵国国君的愿望,敝国敢反对吗?因此,敝国寡君只好率领诸侯到贵国城下,与贵国兵戎相见。请贵国国君还是做好准备吧。”

襄公九年(前五六四年)

冬季十月,晋悼公率领诸侯联军出兵讨伐郑国。

十月庚午日、即十一日,鲁卿季武子、齐卿崔杼、宋卿皇郧率各自军队随晋中军主将荀罃、将佐士匄率领的中军进攻郑国东部边境国门“鄟门”(音:专);卫卿北宫括率曹国、邾国三国联军跟随晋上军主将荀偃、将佐韩起率领的上军进攻郑国西部边境国门“师之梁门”;滕国、薛国两国联军跟随晋下军主将栾黡、将佐士鲂率领的下军进攻郑国北部边境国门;杞国(现在SD潍坊乐昌县东南)、郳国(现在SDT县东)两国联军跟随由主将赵武、将佐魏绛率领的晋新军一路砍伐路两侧的栗树,以作军用。

十月甲戌日、即十五日,四路联军在郑国的汜邑(现在HN许昌XC县南)地方会合。晋悼公传令各路联军说:

“修整你们的作战工具,备好干粮,遣散老幼的士兵回国,把伤兵安置到虎牢(郑地,现在HN荥阳汜水镇西北)地方去养伤,释放所有郑国的囚犯,其余的将士随寡人包围郑国。”

郑国面对诸侯联军的四面包围感到相当害怕,于是就派人来晋军求和。面对郑国的求和请求,晋军老将荀林父的孙子——上军主将荀偃说:“对郑国实行包围,以等待楚军前来救援,然后和他们决一雌雄。不这样的话,就没有真正的和平可言。”

中军主将知罃说:“答应郑国结盟的要求然后退兵回国,用这样的办法引诱楚军去进攻郑国,以疲劳楚军、削弱郑军。我们把四军分为三部分,加上诸侯的精锐部队,以轮番迎击前来的楚军,对我军来说,始终有三分之二的士兵处于休整状态,是以逸待劳,楚军必不能持久。这样比直接和楚军决战好。我们不能用速战的办法和敌人作战。因为楚军还没有达到极度的疲劳。君子用智,小人用力,这是先王的训示。”

晋悼公听后心里默默认可,又见诸侯联军都不想打仗,于是就允许郑国讲和。

十一月己亥日,即初十日,两国一起在郑国的戏邑(现在不详)结盟,这是由于郑国已经顺服了。到了准备结盟的日子,郑国的六卿公子騑(子驷)、公子发(子国)、公子嘉(子孔)、公孙辄(子耳)、公孙虿(子蟜)、公孙舍之(子展)以及他们的大夫、六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前来赴会,以示隆重。

晋国老将士会的次子士雃负责起草盟书,说:“从今天盟誓以后,郑国如果再对晋国不唯命是听,或者有二心,就会受到像这份盟书上所记载的惩罚。”

郑国公子騑快步走上前,说:“上天降祸郑国,让敝国夹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大国不仅不赐给我们德行,反而以武力来要挟我们结盟,让我国的神灵得不到祭祀,农民不能安享于土地,男女国人都陷入辛苦、困顿,而又无处诉说。从今天盟誓以后,郑国如果对既合礼仪且有强大力量来保护我们的国家有二心,甘愿受到这份盟书所记载的惩罚。”

荀偃说:“盟辞要修改。删除公子騑刚才的言辞!”

郑国公孙舍之尽管和公子騑的政见不和,但为了郑国的利益,还是支持道:“他刚才说的盟辞神灵已经听到了。如果可以删除的话,那么大国也就可以背叛了。”

中军主帅知罃听后,见气氛有点紧张,就对荀偃打圆场说:“我们实在没有道德,要挟别人结盟这不合于礼仪!不合礼仪,又怎么能主持盟会?我们姑且结盟而退兵,先去修德、整军,然后再来,最终必然得到郑国,何必一定要在今天呢?我们没有道德,岂只会是郑国的国人会丢弃我们?如果能彼此和和美美地结盟,远人自然会来顺服,有什么好要挟郑国的呢?”

于是,郑国与晋国结盟,然后回国。

尽管两国订立了盟约,但晋国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号令郑国,这让晋悼公相当恼火,便再次召集诸侯联军进攻郑国。

十二月癸亥日、即初五日,联军再次攻入郑国的东、西、北三面的国门。

十二月癸亥日、即二十日,从阴阪(现在HN新郑双洎河渡口)南渡洧水,以胁迫郑国都城。晋军到达在阴口(现在HNXZ市城关镇张庄村)地方时,因士兵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出征而疲惫不堪,只好就此退兵回国。

郑国司马子孔见晋军劳师而返,兴奋道:“晋军可以攻击,军队长久在外因而疲劳厌战,只想回去。必然可以战胜他们。”

子展说:“不行。”

为了把郑国重新拉回自己的阵营,楚共王也领兵来进攻郑国。郑国正卿子驷提议和楚国讲和,子孔、子蟜说:“和晋国歃血为盟,嘴唇上血都还没干就违背了它,行吗?”

子驷、子展说:“我们的盟誓本来就说:‘唯有跟从强大而能保护我们的国家’。现在楚军来到,晋国又不来救援我国,那么楚国就是强大的国家了。盟誓的话我们岂敢违背?不过,在晋国要挟之下的盟誓本来就没有诚信可言,没有诚信的盟约,神灵是不会降临保佑的,神灵所降临保佑的只是有诚信的盟约。因为信是言语的凭证,善良的主体,所以神灵降临。明察一切的神灵认为在要挟下举行的盟会不洁净,因此违背它也是可以的。”

于是郑国就和楚国讲和。楚大夫公子罢戎进入郑国都城结盟,一起在城中一个叫“中分”的地方盟誓。

这时,楚国传来楚共王的母亲庄夫人的死讯,楚共王没有来得及安定郑国就赶紧率兵回国奔丧去了。

襄公十年(前五六三年)

晋悼公闻讯郑国又倒向了楚国,立刻召集诸侯联军再次攻伐郑国。这次,联军占领了郑国地界内的虎牢关(现在HNZY市汜水镇)隘口,开始筑城、戍守;晋国军队则在虎牢关附近的梧邑(HNZY市区西杨垌村一带)、制邑(现在HNZY市西北汜水镇)筑城,分别由下军将佐士鲂、新军将佐魏绛率军戍守,以此逼迫郑国。郑国无奈又转而和晋国讲和。

《春秋》记载说“戍郑虎牢”,因为是认为虎牢关是郑国的领土,而将要归还给郑国了,所以才这样记载。

楚共王见郑国又倒向晋国,于是派令尹子囊率兵再次救援郑国。十一月,诸侯联军绕过郑国都城,迎着楚军进军的方向往南开拔,到达郑国的阳陵地方,晋中军主帅知武子知罃见楚军没有后退的迹象,于是想要退兵,说:“现在我们避开楚军,楚军必然骄傲,他一旦骄傲了,我们就可以和他们打仗了。”

公族大夫栾黡说:“避开楚军,这是晋国的耻辱,也会给诸侯联军增加耻辱,受此耻辱我不如一死!我打算单独进军。”

说罢,栾黡率领自己的直属军队——下军继续往前推进。

己亥日、即十六日,栾黡率领的晋军和楚军隔着颍水相对而驻扎下来。

郑国卿士子蟜说:“诸侯联军已有退兵的意图,一定不会和楚军作战了。我们顺从晋国,他们要退兵;不顺从晋国,他们也要退兵。他们一退兵,楚军就会包围我们。反正晋国横竖都要退兵,我们不如顺从楚国,这样倒还可以加速晋国退兵的速度。”

于是,郑国派人夜里渡过颍水,和楚国人结盟。栾黡想要攻打郑国军队,知罃不同意,说:“我们实在不能抵抗楚军,又不能保护郑国,郑国有什么罪?不如把怨恨奉送给楚国然后回去。现在攻打他们的军队,楚国必然救援他们。作战不能胜利,反被诸侯联军笑话,胜利不能预期,我们不如回去吧。”

十一月丁未日、即二十四日,诸侯联军撤退,顺便攻打了郑国的北部边境的几个地方,然后回国。楚国人也退兵回国。

襄公十一年(前五六二年)

郑国人担心晋、楚两国为争夺自己而再次来侵,大夫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说:“不顺从晋国,国家近乎灭亡。楚国目前比晋国要弱一些,所以晋国并不急于争夺我国。如果晋国急于争夺我国,楚国肯定会避开晋国的。眼下,只有让晋军急于拼力攻打、争夺我们而楚国又不敢插手,这样我们才能坚决地依附于晋国。”

卿士子展说:“那好办,我们向宋国挑衅,诸侯联军必然来问罪,我们就跟他们结盟;楚军来问罪,我们又跟从楚国。这样晋国就更要生气问罪了。晋国离我国近,现在又在虎牢关、制邑一带筑城戍守,与我近在咫尺,必定会不断地前来问罪;楚国路远,必将不能抵挡几次三番前来问罪所带来的疲惫,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决地依附于晋国了。”

大夫们对子展的这个想法表示高兴,于是派边境的官吏故意侵犯宋国的边境,向宋国挑衅。宋国执政向戌果然领兵反击,还入侵了郑国边境,俘获甚多。

子展说:“现在我们可以借口出兵攻打宋国了。如果我们进攻宋国,诸侯联军必然会急忙攻击我国。我们就听从联军的命令,同时派人报告楚国知道。楚军来到,我们就和他们结盟,然后又重重地贿赂晋军,就可以免于祸患了。”

夏四月,郑国军队在卿士子展的率领下大举入侵宋国。

晋悼公闻讯,恼羞成怒,决定以虎牢关为据点,向郑国实施全方位的军事打击,再次召集诸侯联军进攻郑国。

四月己亥日、即十九日,齐国太子吕光、宋国执政向戌率联军首先到达郑国,驻军在郑国都城的东门外。当天晚上,晋军主帅荀罃、即知罃率晋军到达郑国都城西郊,然后往东占领早已被郑国吞并的许国旧都(现在HN许昌东张潘古城四周)。卫国大夫孙林父率兵进攻郑国的北部边境。

六月,诸侯联军在郑国的北林(现在HN郑州东南)地方会合,然后将联军开到郑国的向邑(现在HNWS县洧川镇),接着,又转向右行,在郑国的琐邑(现在HN郑州XZ市北)安营扎寨,最终完成了对郑国都城的四面包围,并在其南门外举行阅兵,显示军力,然后从西边渡过济隧河(现在HNYY县西的故黄河支流,今已干涸)。郑国人见都城已被四面包围,心中畏惧,就向诸侯联军求和。

秋季七月,各诸侯和郑国在郑国的毫邑(现在HN洛阳ZS市北)结盟。晋国大夫、范文子士燮之子范宣子士匄说:

“如果这次盟辞不谨慎,必然会让我们晋国失去诸侯的支持。诸侯兴师动众、来往疲乏而没有结果,能没有二心吗?”

晋国经过精心准备,盟辞经过几次仔细推敲、润色后才决定举行盟誓仪式。盟书说:“凡是我们同盟的国家,不要囤积粮食,不要垄断山川之利益,不要庇护罪人,不要收留坏人。互相救济灾荒,安定祸患,统一好恶,共同辅助周王室。如果谁触犯这些盟誓,司慎(注:诸侯结盟时伺察不敬者之神)、司盟(注: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的神)之神,名山大川之群神,天下所有未尽的诸神,各先王、先公和参加盟誓的七姓十三国——姬姓的晋、鲁、卫、郑、曹、腾国,曹姓的邾、小邾国,子姓的宋国,姜姓的齐国,己姓的莒国,姒姓的杞国,任姓的薛国的祖宗和明察秋毫的神灵就将诛戮谁,使他永远失去子民,丧命灭族,灭国亡家。”

楚国不甘心郑国倒向晋国,但仅凭楚国现有的力量实在难于和诸侯联军抗衡。楚令尹子囊无奈向秦国请求出兵相助,秦国派右大夫(注:秦右军主将)詹伯率领秦军跟随楚共王出征,由楚王率领着进攻郑国。

郑国闻讯楚、秦联军压境,郑简公亲自出城,前去迎接表示顺服楚国和秦国。

七月丙子日、即二十七日,秦、楚联军进攻宋国,以示教训。然后退兵各自回国。

九月,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用全部兵力再次进攻郑国,郑国一面准备和诸侯联军讲和,一面派卿士公孙辄之子大夫良霄、太宰石?(音:错)去楚国,告诉楚王郑国准备对晋国顺服的想法,说:

“我国孤君由于为了保全社稷的缘故,不能亲切于君王您了。君王您最好能够用玉帛去安抚晋国,不然就用武力对他们加以威慑,这都是我国孤君的愿望。”

楚国实在是无力再次远征了,只好囚禁了良霄和石?以泄愤。《春秋》记载说的“行人”,是指他们是使者,不应该加罪被囚的意思。

诸侯联军在郑国都城东门外陈兵示威,郑国派王子伯骈出城求和。

九月甲戌日、即二十六日,晋国大夫赵武代表晋悼公进入郑国都城和郑简公结盟。

冬季十月丁亥日、即初十日,郑国卿士子展代表出城郑简公和晋悼公结盟。

十二月戊寅日、即初二日,晋悼公在郑国的萧鱼(现在HN新乡YY县原武镇)地方会见郑简公,就结盟几处分歧事项达成一致。

庚辰日、即初四日,诸侯联军释放郑国俘虏,且都给予礼数加以遣散,撤回专于侦察的斥候,禁止晋军掠夺。同时,晋悼公派大夫叔肸(音:西)将此事一一通告各诸侯。

鲁襄公接到通告,派大夫臧孙纥回答说:“凡是我们同盟国家,小国有罪,大国派兵讨伐,很少有假借他手以为己助的事情发生,也很少有不赦免其罪的。敝国寡君听到晋国的通报了。”

郑国为了感谢晋悼公,赠送他师悝、师触、师蠲(音:娟)三位郑国乐师;配对的广车(注:用于横阵的战车)、軘车(注:用于屯守的战车)各十五乘,盔甲武器齐备,其他普通战车七十乘,合计一百乘;歌钟(注:即编钟)二肆(注:悬钟十六只为一肆)以及和其相配的镈(注:铸刻有花纹图案的大钟)和磬(注:用玉或铜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女乐两佾(注:八人一列为一佾)十六人。

晋悼公把郑国所送的乐器和女乐,分一半赐给新军将佐魏绛,说:“是您教寡人同戎狄各部落讲和以整顿中原诸国的,八年来,寡人多次会盟诸侯,好像音乐那样的和谐,没有不协调的地方,寡人请您和君一起享用快乐。”

魏绛辞谢说:“同戎狄讲和,这是国家的福气。八年来,国君您多次会合诸侯,诸侯顺从,这都是由于国君您自身的威信,也是由于其他卿士、臣子的功劳,下臣有什么功劳?

“不过,下臣希望国君您既安于这种快乐,又要想到它的终了时候。《诗经?采菽》中说:‘诸侯君子真快乐,安邦定国辅天子。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禄来聚拢。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音乐是用来安定德行的,我们应用道义来对待它,用礼仪来推行它,用信用来守卫它,用仁爱来勉励它,然后,用它来安定邦国、同亨福禄、招徕远方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和谐之乐。《尚书》上说的‘居安思危’,就是说有‘思’就有防备,有防备就没有祸患。下臣谨以此向国君您规劝。”

晋悼公说:“您的教导,寡人岂敢不受!要是没有您的帮助,寡人就无法对待戎人,也不能渡过黄河。赏赐,是国家的典章,要记录在盟府(注:管理会盟、保存盟约文书的机构)的赏功制册上,是不能废除的,您还是接受吧!”

魏绛从此才开始享受诸侯一半的钟磬之乐,这是合于礼的。

襄公十三年(前五六〇年)

晋国中军主将荀罃、卿士士鲂相继病逝。晋悼公仿照先君晋文公也在晋国的绵上(现在SX介休县东南四十里)举行“大蒐”(注:阅兵)仪式。他想让中军将佐士匄来继任中军主帅职位。

士匄辞谢说:“荀偃比我强。过去下臣就熟悉荀伯偃,因此才辅佐他,这并不是由于我的贤能啊。请任命荀偃为中军主将。”

于是晋悼公任命荀偃为中军主帅,士匄依然为将佐。同时任命韩起为上军主将,但韩起辞让给赵武。晋悼公又任命栾黡做上军主将,栾黡也辞谢说:

“下臣不如韩起。韩起他尚且愿意让赵武在上位做主将,何况我呢。君王还是听从他的意见吧。”

晋悼公见他们如此谦让,就干脆直接指派赵武率领上军为主将,韩起为将佐;栾黡率领下军,魏绛作为将佐。新军没有主将,因为晋悼公对这个人选感到很为难,于是命令,撤销新军,其所属的十个军吏率领各自的步军、车军和所属全部附属于下军领导,这是合于礼的。晋国国人因此大大和顺,诸侯也就和睦。这是因为代表新贵族的荀偃成了中军主将,权力最大;而代表旧贵族的下军主将栾黡实权最大的缘故。新旧贵族再次达到权力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对此,君子说:“谦让,是礼的主体。士匄首先谦让,他的下属都谦让。栾黡为人即使再专横,在这种氛围下也不敢违背谦让。晋国因此而团结,几世都受到利益,这是由于取法于善的缘故啊!一个人取法于善,各氏族、各姓氏都美好协调,难道可以不尽力于这一点吗?《尚书》所说的‘一个人好善,亿万人有利,国家就可长治久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正是:

晋悼任贤治内政,文治武功复称霸。

新老八卿互谦让,和戎阻楚固霸权。

同类推荐
  •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 “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
  • 谍道魔术斗千术

    谍道魔术斗千术

    学生娃玩得一手魔术,却奈何被土匪盯上,被绑去山寨强逼入伙,但幸好魔术神威挺能忽悠人,这才得以逃之夭夭,不料又被日特盯上,被迫祭出妙手空空,智斗千门!时逢战乱,枪杆子通吃大小,一穷屌丝学生仅凭魔术,能战胜武装到牙齿,阴毒比蛇蝎的谍道精英吗?请翻开第一页,本书将为您揭晓!
  • 红玉珊瑚

    红玉珊瑚

    这是一个以杭州真实的历史山川名胜为舞台、以历史上一些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为背景,力图以悬念与曲折吸引人的故事。明朝正德年间,浙江镇守府参随杨春堂,因怀恨塘栖镇秀才宁世荣带头状告自己强索贿赂、打死人命,便诬说宁家藏有七尺长的红玉珊瑚。镇守太监毕真为宁王宸濠即将谋叛准备成功后的进献搜罗奇珍异宝,因此便指派他前往宁家索取。因而,他就以“有宝不献”的罪名,逮走了宁世荣的爹娘。。。
  • 从康熙走向民国

    从康熙走向民国

    江山非画胜似画,往昔血泪绣满卷,待有龙冠黄袍日,是非功过由他评。文科状元穿越清初,以朱明嫡系后人自居,化名朱以洪举义反清,却是为了创造一个崭新的共和民国。从康熙走向共和,绝非如同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般嬉戏,而是一步一溅血,裂冰而行。
  • 穿越楚汉之辅佐霸王

    穿越楚汉之辅佐霸王

    《穿越楚汉之辅佐霸王》讲述的是一个历史系毕业的青年穿越到楚汉辅佐霸王项羽称霸天下的故事。小说的前半段以楚汉历史为主线,后半段以虚构内容为主,其中不乏谋臣武将的斗智斗勇,也不乏江湖侠士的义气豪情,更不乏江山美人的诱惑。抛开虚伪狡诈,依靠武力称霸。倡导贵族精神,反对流氓天下。
热门推荐
  • 等一个人的南方

    等一个人的南方

    那年化学课上他捧着一个装有毒液的容器凑到她跟前,就种下了一颗相恋的种子在心田,从高中到大学,凌简与宿钰用真情虐了不止一个校园。然毕业前夕,两人却分道扬镳,含糊不清的决绝辞别,给所有人一个迷一般的结局,让人措手不及。每逢雨天,她都会想,不知你是否还喜欢在细雨中不撑伞,那个站在地狱看天堂的少年。每逢晴天,他都会想,不知你是否还喜欢在阳光下撒欢,那个处在冬夏盼春秋的女孩。他说,等老了,我带着你,退出红尘,远离冰冷的繁华,只做自己。他说,爱你爱了十几年,就爱不上别人了。她说,自从心里有了你,就再也住不进别人。她说,不管你在哪,我都在南方等你。
  • 金庸门徒

    金庸门徒

    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抵不过哥天生纨绔不学无术,你邪功阴狠还会法术遇到哥也得乖乖拜服,因为我就是传说中的金庸门徒!
  • 机关古阵

    机关古阵

    大三的我擅自来到云南和别人做贩茶生意,结果被人绑架至抚仙湖,并且差点葬身在古老的机关古阵中,最后发现了抚仙湖的秘密竟然是……
  • 商圈

    商圈

    北京商圈、上海商圈、山东商圈、四川商圈、台商、徽商、晋商、闽商、浙商……粤商马化腾、浙商丁磊、徽商史玉柱、晋商陈峰……一个名字就是一段商业传奇,这是大佬与大佬的博弈,智谋与智谋的比拼,商战硝烟,不见流血,但见觥筹交错中智慧的交锋,本书以知名度的大小选择了我国晋、闽、浙、粤、徽、鲁、京、泸、蜀、苏、台湾等地的成功商人代表,以年代先后的顺序分别讲述了他们奋斗起家、经商道德、商海智慧和处事为人等方面的典型故事,以供今日商海人士借鉴和效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日爱

    七日爱

    梦想纵横于期货市场的许文力突患心脏病,产生了扶贫太极基金梦想,去网聊多年的好友秀秀所在秀丽山中学支教,遇上渴望成为歌手的刘蓓蓓也去支教,快抵达学校时俩人便似乎踏上了恐怖怪异的不归之旅,而这一切与梦想和爱有关
  • 豪门劣爱:总裁大人别追我

    豪门劣爱:总裁大人别追我

    你放过我好吗?他像恶狼盯着自己的猎物似的,盯着她。我帅吗?(⊙_⊙)这什么情况?先生我好像不认识你,呵呵。这小妮子,还跟我打起哑谜来了。我倒要看看,她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 独家总裁:甜甜特种妻

    独家总裁:甜甜特种妻

    年仅二十岁的她,一夜之间对世界感到陌生。来自家人的驱逐和他的羞辱,令她绝望。为了家族,她毅然找上他。五十个亿,她沦为他的新欢。然而,这才是开始…世人都知道不近女色的凝城帝王云莫楷对于新欢宠到骨子里。其他人的出现却打破了一切。他的未婚妻,她的前男友,家族的恩怨,一切出乎意料。他凭借强大的实力,护她周全。困难重重过后,迎来的是承重的一年婚约,她背上墨太太的身份,光明正大出现在世人面前。谁能想到,一年婚约背后,是属于他们的巨大感情危机,他和她一步步用真心修筑他们的爱情,却又一次被真相击得粉碎……她逃离三年,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还带着一个绝世惊喜。她说他们回不去了,他不信,转身又将她压在身下。
  • 九天凰君:湘君夜凌录

    九天凰君:湘君夜凌录

    当童颜的角色神君遇上万年腹黑妖孽湘凌第N次扶额“你丫的有恋童癖么?”“恋童癖是什么?”“就是……就是专门喜欢我这种没长开的小孩子!”“卿卿,我只恋你。”“为我做了这么多……不后悔么?”“不,我很享受。”“你怎么在我床上?”“等卿卿等的有些冷了,便上来了。”“滚下去。”“好,但我能再爬上来吗?”‘’敢爬上来……我就废了你。”“那卿卿你废了我吧,这样你需要就对我负责了。”“狐君……”“娘子我错了。”这个睁着一双萌萌的大眼睛千方百计要爬上我的床的男人是sei呀,说好那个不苟言笑霸气高傲的轮回司去哪了?我要退货呀退货!
  • 灵犀佩

    灵犀佩

    相传上古时代,天神女娲有一块玉佩叫做灵犀佩。它分为外环和内坠两部分组成,能让相爱的人穿越时空的阻隔重缝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