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900000034

第34章 培养富有饱满个性的人(2)

在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托尔斯泰科学地设计了雅斯纳雅·波良纳学校的课程和时间安排。学生上课时没有严格指定的座位,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位置坐。上课的形式多采用自由对话式,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读写算,学习问答法,掌握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知识。托尔斯泰规定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学生不必担心因某种行为表现或进步缓慢而受到惩罚。托尔斯泰要求教师不能把从教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得任意向学生发号施令,因为学生自己会逐步认识到服从命令的必要性。托尔斯泰经常说,学生都是人,虽然他们很小,可他们作为人的需要是和成人一样的,他们的思想方法也是和成人一样的。

【智慧心语】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雅斯贝尔斯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毋庸置疑,一个孩子只有在获得了精神关怀之后,才能投入求知学习中。而所谓的“后进生”,往往只是那些精神需求被忽略的孩子。精神关怀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如何才能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呢?

蒋子龙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能最有效地培养精神生活习惯。托尔斯泰做父亲的时候,为了方便全家人阅读,构思出一种“连桌灯”,灯罩巨大,比灯罩更大的是下方一张直径近两米的圆桌,桌面上等距离地立着十几块隔板,隔板直接与灯罩连接,均匀地平分了灯光。最初这张大桌子上只有三块隔板,宽宽敞敞地坐着他们夫妇和一个孩子。后来他的夫人陆续地为他生下了13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夭折,到最后这张桌子上均匀地分布了13块隔板。每到晚上,全家人都必须坐到这同一盏灯下开始阅读,可以读《圣经》,读课文或其他自己喜欢的书,找不到书读的孩子就得读托尔斯泰的手稿。

不过,当代学生大多数是在较为优裕的物质环境中长大的,有助于精神成长的阅读已经渐渐淡出孩子的教育范围内。这种疏于孩子精神成长的家庭教育以及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的学校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不良个性,从小骄奢安逸,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思想严重,不能吃苦,缺乏责任感等等。其中,独立精神的缺失是青少年学生的百病之源,而忽略独立精神的培养又是源头之源。

然而,只有当一个人养成了独立精神,具有了独立人格,才能称之为“精神成长”。鲁迅有言:“人立而后凡事举。”也就是将独立精神看作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志。美国学校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出发点都是对独立精神的培养,名校学子的创造力来自他们的独立精神。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采取种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孩子学会动手,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能力教育。日本也将独立精神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他们很早就提出:“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把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国家民族的独立联系起来。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要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

因此,现代教育的真正矛头就在于抓住学生精神成长之根本,唤醒自主意识,培养独立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学会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学海泛舟】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首领。他一生清苦,虽然屡遭教会和封建王朝的迫害,却始终为坚持自己的思想信念而奋斗不息。

作为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也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甚至夸大了它的作用,认为只要通过教育启发人的理性,去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就可以实现社会制度的改变。作为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一切,而只是要培育一批有理性的国民,让每一个国民都获得抵抗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力量。

狄德罗强调了教育民主的要求,认为既然人在天赋素质上是平等的,人人便都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从人数众多的人民中间会比从贵族中产生更多的天才人物。他愤怒抨击封建制度剥夺人民受教育权的现象,就像把美丽的图画深藏在黑暗的画廊里一样,埋没了它。他坚决要求学校向所有的儿童开门,实行强迫的、免费的初等教育,并要求以加强传授科学知识来改造旧教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逻辑思维,发展创造精神,从而改变人的理性受到压制的状况。

但是,他的教育思想远远不及他自己以及“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们所带给人们的影响深远。在两百年后的今天,《百科全书》的某些条目已经被颠覆或被重新演绎,某些观念被烙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散发出呛人的霉味,与其说《百科全书》文本值得一读,不如说它的著述者和译介者更值得人们下力气去了解,他们本身就是一本深沉的书,即便有缺憾,也比天衣无缝的理论更弥足珍贵,更贴近真的启蒙思想。

狄德罗在与众多大思想家的共同奋斗中,受到很多思想上的启迪。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多塞、霍尔巴赫等先贤哲人们,无一不是集“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于一身的天才。

教育并不能将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为像伏尔泰一样的天才人物,但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拥有“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的天才。这是我们拥有饱满、激情的人生的前提。教育能够培养这样的天才,他对周遭的一切都有强烈的感受哦,一旦释放激情,便能利用所有的细节和情境以丰富自己,达到“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地,事事是学习之物”的境界。他们能给物质以生命,给思想以色彩。

【智慧心语】

我们常常苦于生活中的烦恼,不懂得如何给灰暗的生活抹上绚丽的颜色。这也许就是教育给予我们的,只是生存的本领,而没有做到如何予人以内在的精神能量。

狄德罗以及和他共同创造《百科全书》的思想家们,大多是一生遭遇迫害。因为任何一种新的思想的诞生,既可将人们带入一片辽阔之地,也必然会触及保守势力的软肋,他们必然要遏制新思想的传播,为此采取过多么匪夷所思的手段,这在历史中我们都略有所闻。但正是这些被迫害的思想家们,他们并不会为生活而苦恼,反而推崇“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狄德罗曾近似诙谐地说:“谁修建那些宏伟的宫殿?谁栽培了那些庞大的花园?君主们。然而,谁能享受它们?我。”

这都是源于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巨大的内在能量。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予人以这种“天才”的特征,我们将收获多么惊人的人力资本啊!

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埃尔莎

【学海泛舟】

埃尔莎·凯德,美国十大科学教师之一。1994~1998年,凯德受聘为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凯德被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评为全国十大科学教师。

长期以来,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离开家乡来到美国。他们的孩子进入当地的学校,成为美国人。埃尔莎所在的第十八学校接纳了来自城市贫民区、背景各异的学生,她自己带的班级就有波多黎各裔、意大利裔、爱尔兰裔、非洲裔、阿拉伯裔、黎巴嫩裔、危地马拉裔以及土著民。很多学生的家庭很贫困。贫穷让孩子失去很多思维训练的机会,也让孩子们陷入一种自闭、自卑,抬不起头的精神困境中。但是,无论学生在上学时属于什么阶层,他们都会走向职场和社会。但学生一旦受制于贫穷的压力,他们在与父母的关系、与他人的相处以及自尊自信等方面,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埃尔莎说,我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部分学生的生活被毒品、枪支、不安全的性、酒精和暴力所困扰,学校必须成为一个跟他们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地方。埃尔莎坚信,他们既需要看到世界上的美,也需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美;我们的年轻人需要知道自己是宝贵的,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需要知道,我们正在为他们全力付出,而他们也应该尽力而为。

因此,埃尔莎认为,科学课堂应该成为他们摆脱生活的烦恼,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地方。所有学生都应该获得严密的思维训练和思想交流的机会。我希望我的学生把在我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之中。他们应该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明智而负责任地为人处世。我希望我的孩子无论将来什么职业,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都能头脑敏锐,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我希望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我还希望他们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影响和帮助他人。

凯德还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贫困学生和情感障碍学生的教育中。她撰写了如何把经受严重情感波动的学生,以及行为失调学生纳入普通科学课堂的研究论文。凯德还跟其他特殊教育教师合作,让他们的残疾学生加入到自己的课堂里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教育。凯德认为,所有孩子都应该上需要他们自己动手的科学课,这样的课可以照顾到他们各不相同的学习风格。

在课堂纪律方面,凯德认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关注。“我努力与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当然,与部分学生的互动会比其他学生更成功些。为了让学生具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态度和行为,我在课堂上努力增加积极互动,避免或忽略负面的互动。”凯德说。

她还很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内心获得一种安全感,而不是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在她的课堂上,一旦有学生做得很棒,她就会把全班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学生的身上。无论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什么反应,她都会竭尽所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予他们继续探索的自信心。最终,他的学生们都获得了一种勇气,去探究那些更加不确定的领域,从而开阔了思维,丰富了个性。这使得学生获得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获得不分阶层的幸福体验。

【智慧心语】

自尊是生活成功的关键。积极的自我认识或健康的自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毕生幸福与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将孩子们的自尊与自信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呢?这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细心呵护,需要我们大人们敏感地察觉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尽所能地满足孩子们积极的情感需要。

首先,大人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困境。一位一年级的老师报道,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个男孩一句话都想不出来。老师很和蔼地跟大家说,他是遇上了“作家的高原期”,并且建议他在有更多想法的时候再回到这个写作任务上来。最后,放学前,他思如泉涌,一口气写了两页半稿纸,他自己都觉得非常满意。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对成人而言都可能很难。

这个老师正是在尊重学生心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克服了困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毫无疑问,当重要的成人很尊重地对待一个内心脆弱的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个孩子的困境,并对他报以真诚的期望,他就会觉得被尊重,这种感觉最有可能提高自尊,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其次,让孩子们参与富有挑战的有意义的活动能提高其自尊。埃尔莎就是这么做的。她立志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尊和自信,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面对不完美的外部世界。她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训练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一旦孩子们拥有了很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和生活中不利的因素。

再次就是,帮助孩子们建设性地面对批评与挫折,也能发展自尊。当孩子们从事一些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时,必然要经历某种失败,或是一些他从未经历过的感受。这个时候,大人们要避免带有奚落性的批评和讽刺,讲究批评的艺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技巧就是,采用“我认为…”而不是“你怎样…”。例如,最好说:“我想要你把衣服放在衣柜的某个合适的位置,而不要随便地扔在屋子里。”而不要说:“为什么你是如此懒惰的家伙?你就不能收拾好你自己的东西吗?”

当然,批评或挫折在一个孩子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家长和老师们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教会他们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事物时,要怎样富有建设性地去面对。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很沮丧,但明天还有机会,你可以再尝试一次。”只要大人接受孩子的感受,以尊重的口吻回应他,他就不会因此而受太多的伤害,而更可能从中吸取经验。因此,大人不必要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让他们远离挫折,只需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暗示他们还有机会重新开始,孩子们就可能更有能力应对被人拒绝或是令人失望的事件。

最后,就是要训练孩子如何积极地认识自我。心理学家发现,消极的自我对话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我们想什么决定着我们如何感觉,我们的感觉又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因此,教孩子如何积极地与自己对话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有益的自我对话的例子有:“只要我坚持尝试,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要是我们团队今天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我们都竭尽全力了,那只能说明我们在实力上有待提高。”“即便别人没有注意到我做的好事,或没有感谢我,我也觉得做好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同类推荐
  • 山洞里的大师(下)

    山洞里的大师(下)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灾,美国人进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萧条时代。本书作者,当时全美国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师和领袖,《宗教科学》、《心理科学》杂志的创始人拉尔森的事业也同样受到重创,然而,他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慌。拉尔森看到无数的人在股灾、失业的困境中精神崩溃,不愿面对人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重拾信心,度过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萧条初期间,拉尔森远离城市,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洞里隐居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里,他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写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 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二十岁以后一定要上的88堂成功课

    本书精选二十几岁年轻人需要知道的80条成功原理,通过翔实的案例,讲述了激发无限潜能的阳光思维课、告别盲目生活的人生规划课、走上快速成功路的黄金行动课以及从成功走向进一步成功的能量升级课等经典课程,旨在帮助读者强化成功欲望,掌握成功的真谛,更快地走向成功。
  • 好口才让女人一路畅通

    好口才让女人一路畅通

    本书从白领丽人如何练就攻心术、如何练就应变口才、如何练就求职口才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练就完美口才的全部秘密。
  • 人生提醒:生活篇

    人生提醒:生活篇

    生活就是让我们在饱受打击之后仍满怀期待和热情过活陌生的下一秒,谁也无法预料得到,只有目标去实现,虽然经常令我们感到沮丧与无奈但我们必须去面对。生活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它不是随风漂移的雨影,也不是一触即破的泡沫。
  • 成功者的态度

    成功者的态度

    《成功》杂志创办人,现代成功学奠基人,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1850年,马登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由于父母早亡,他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年轻的马登一边靠给人帮工维持生活,一边坚持学习。1871年,马登从波士顿大学毕业,1881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97年,《成功》杂志正式创刊。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著作,代表作有《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思考与成功》等,影响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其作品至今已被译成35种语言,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30余年,创下全球出版史的伟大奇迹。
热门推荐
  • 轩辕翔龙传之幼龙初翔(中)

    轩辕翔龙传之幼龙初翔(中)

    在魔族的进攻之下,安定祥和的锡安世界陷入了战火与混乱。创世神平息了混乱,但锡安世界也被分成了东西两块大陆。东方的龙大陆在一千多年中,始终维持着相对和平的状态;而西方的圣大陆却随着魔法师教廷的暗中介入,变成了野心家与暴君的乐园。然而历史却发生了变化,出身于龙帝国皇家的少年龙翔天在天神的指引下,踏上了一统圣大陆的旅程,没有人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 天灵神州

    天灵神州

    人类拥有龙的基因分子,经过天地能量的融合便能激发基因,产生特殊能量灵洛力,灵洛力强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将肢体龙体化…
  • 老公爱的不是我

    老公爱的不是我

    她,年纪轻轻却淡泊安然,一场意外的相遇,成就了一段看似清水的婚姻。他,成熟潇洒,心思缜密,给出婚姻的同时,将爱深深埋藏。有性乏爱的日子,却也和谐温馨。你需要的是棋子而不是妻子,可是为什么偏偏选我?揭开面纱,过往汹涌而来,淹没的,你的人我的心,任她将你带走,可是,为什么心会如此的疼爱她,就请不要对我温柔,不要让我失去了你,再把心丢掉。
  • 雪朝异世

    雪朝异世

    鸿蒙无岁月、雪朝凌楚异象,时空大道逆行,上古入道境龙皇以赤灵芝为食,宁天子夺道基成血心,世家子弟凭自身修炼成长为一代君王、主持天地万物、世间万灵。一路热血.一路笑傲。成就非凡人生,血子临地启明星消失不见,到底是为何?一个个谜团等待凌楚去解决,穿插着爱情的高手生活过得太久了,只能当当贵族了。只有踏入混沌破碎虚空方才可以明晓生死,踏破万水千山,迷津人间百处至阴之火、至阳之冰!
  • 我们是中国特警

    我们是中国特警

    一个想当军人却被迫考了医科大学成为优秀医生的女汉子军二代,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女特警。一名特种部队军官转业成为特警男神。三对来之不易的感情,一个优秀的六人特警团队,完成各项警务任务,工作中有喜乐有惊险,六人性格各异,幽默聪明高冷温暖霸气酷帅,有自己的小爱,也有对国家和群众的大爱。一个关于梦想、爱情、守护的特警团队,一群勇敢、坚强、执着、正义的特警;几个努力,幽默、坚持、温暖的特警;几段感动、振奋、惊险、虐心的故事。
  • 我们,毕业了

    我们,毕业了

    小学,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中,与同学在一起最长的6年,明年6月份,我们就毕业了。这一本书里,我将写出我们班52名同学,以及3位主科老师的事,也许还会有那几个转走的孩子。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前写完吧。
  • 洛克王国之圣者守护

    洛克王国之圣者守护

    洛克王国,位于卡洛西亚大陆的尽头,从史前开始,这里就生活着洛克一族和多种多样的宠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勇敢的洛克们走出了熟悉的平原,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洛克们发现生活在野外的宠物被驯化后,带有不同的魔力。所以,洛克们与这些宠物达成了契约。通过宠物的魔法,洛克们推动了王国的发展和生产力,实现更高更远的探索理想。当然,有时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也会遇过一些意外,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大家共同探索魔法的奥秘。为了有系统地研究魔法,以及培养优秀的魔法师,洛克王国成立了著名的魔法学院。在漫长的岁月里,培育出了无数的杰出魔法师。
  • 坏习惯 坏成绩

    坏习惯 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 观察0死亡0杀人0日记

    观察0死亡0杀人0日记

    人总是在不断地杀死自己,生与死的循环从未中止。
  • 穿越之逗比千金大小姐

    穿越之逗比千金大小姐

    苦逼的安冉染才出门逛街就被车撞死了,幸运的是她还活着,悲催的是穿到古代的小屁孩身上了,然而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