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2600000030

第30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1)

商业巨子档案

全名李嘉诚

国别中国香港

生卒年1928年—

出生地广东潮州

人生轨迹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在1986年首次登上香港首席财阀宝座,1988年,又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华人首富。他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香港首席财阀的地位迄今稳如泰山。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2000年2月15日,其集团总市值达8060亿港元。2000年李嘉诚获得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

成长经历

一、苦难的童年

1928年7月30日的晚上,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诞生了一个男孩,孩子的眼睛乌黑发亮,闪耀着灵动的光芒,大大的脑袋,前庭高高的隆起,处处都显着他的与众不同。他,就是今天的“香港超人”、世界华人的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前辈几代人都是读书人,其父李云经也同样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教书匠,儒学家风深刻地影响着李嘉诚。在其父李云经的教育下,3岁的李嘉诚就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三字经》、《千家诗》、《百家姓》了。出生于这样的一个书香世家,再加上潮州是一个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而著称的城市,李嘉诚在这种地方度过他的童年,儒家的理论道德、为人处事的观念自幼在他的心灵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他以后成长的道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他5岁时,到了入学的年龄,李嘉诚进入潮州北门观海寺小学。李嘉诚不仅学习认真,还非常喜爱看课外读物。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地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据其堂兄李嘉智回忆说:嘉诚从小就像个书虫,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子。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不小。因此,如果不是风云变幻,他也许会沿着求学的路一直走下去,也极有可能子承父业,在家乡当一名教师。

然而,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凭借嚣张的气焰及先进的武器,逐步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1938年6月,日军占领了李嘉诚的家乡——潮州,为了逃避战乱,寻找活路,1940年冬天,李嘉诚一家被迫离开了潮州,踏上了前往香港的逃难之路。李嘉诚一家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10多日,终于来到目的地——香港,暂时借助在舅舅庄静庵的家里。在一家人逃难的途中,只有11岁的李嘉诚经受了人生第一次苦难的磨练,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强和忍耐力。

在香港,其父李云经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小职员的工作,薪金微薄,仅能维持生计而已。然而祸不单行,李云经因为常年劳累、贫困、忧愤染上了肺病,于1943年的冬天撒手人寰,对于刚失去父亲的李嘉诚来说,那一年的冬天显得特别的漫长。从此,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必须负担起照顾母亲、抚养弟妹的重任,离开校门去挣钱。那一年,李嘉诚才14岁。

父亲去世后,尽管舅舅表示可以继续资助李嘉诚完成学业,李嘉诚仍然决定中止自己的学业。因为他深深的明白,只有辍学才能找到工作,才能赚到钱,而只有赚到了钱才能养活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但是倔强的李嘉诚并没有选择舅舅的钟表公司,而是执意要自己去找工作。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嘉诚在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茶楼里,李嘉诚工作出色,从来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深受老板的赏识。

在做了一年的茶楼跑堂之后,李嘉诚又回到了舅舅的中南钟表公司做学徒。他来到这里后,学到的第一项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在公司里,他踏踏实实,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装配和修理钟表。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诚又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卖的是力气,进钟表公司学的是技术,调入钟表店当店员干的是销售。他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换了三个工作环境。这大大锻炼了李嘉诚,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艰苦的创业

1946年除,17岁的李嘉诚突然离开了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去了一间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五金厂,当了一位推销员。李嘉诚到了这家五金厂,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白铁桶的推销。五金厂出品的是日用五金,比如镀锌铁桶这一项,最理想的客户,是卖日杂货的店铺。大家都看好的销售对象,竞争自然激烈。李嘉诚却时时绕开代销的线路,向用户直销。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李嘉诚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售了100多只。家庭用户都是散户,一户家庭,通常只是一两只。高级住宅区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铝桶。李嘉诚来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他很清楚这点,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

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然而,倍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城晋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转意。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人阶层。但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在公司里,由于李嘉诚工作勤奋,经营上又办法,而且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深得塑胶老板的赏识。一年后被提升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这一年,李嘉诚才17岁。时隔不久,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靠着勤奋和聪明,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都是他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李嘉诚成为这家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李嘉诚在塑胶公司学习了很多技术、积累了很多经验后,又有了自己新的打算,这也是他一直藏在心里的愿望:自己创办一家塑胶厂。于是,他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离开了塑胶公司,迈上了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创业之路。

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仅5万港元。他打工的薪水并不高,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推销产品的提成。据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一回,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的衣着,没有一样称得上高档。5万元的创业资金,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李嘉诚诚实可信,故无人担保亦可借到钱。

令李嘉诚感到棘手的,却是给塑胶厂取名。他从辞工之日起,一直在思考厂名,他先后取了几十个厂名,最后确定为“长江”。当别人问起这个厂名是如何取的时候,他回答说:“我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提醒自己像长江那样浩荡前进,奔腾不息。同时,长江也有大江不择细流之意。”

刚刚创办自己的工厂,李嘉诚依旧保持着当推销员的老作风: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他身兼数职,联系货源,负责推销。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初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手操办。李嘉诚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两者毕竟不问。塑胶裤带公司产销已步入正轨,而这里是白手起家。李嘉诚是以小学生的态度,来做他所做的一切。当第一次看到产品从压塑机模型中取出来的时候,他异常兴奋。平时非常节俭的他破例奢侈了一次,带工人一起到小酒家聚餐以庆贺。李嘉诚真心实意地对待自己的员工,使长江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塑胶业在世界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口进口,市场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

李嘉诚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的出货。他不再是唯一的管理人员,他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他没想到投产后会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一帆风顺。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事态严峻。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事业的航船,初扬风帆,就遇到惊涛骇浪。仓库里堆满了由于质量问题和交货延误而退回的产品,紧接着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银行得知长江的危机之后,也派职员来催款。长江被逼到遭清盘的边缘。

李嘉诚在失败面前没有失去信心,他召开了职工大会,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经营的失误,不仅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他向员工们赔礼道歉,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以来上班,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去处也不勉强。同时,李嘉诚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请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期限内一定不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交付。

经过李嘉诚的百般努力,在银行、原料商、客户的谅解下,终于一步步度过了难关。长江塑胶厂逐渐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经过这次的挫折和磨难,李嘉诚又成熟了许多,他给自己立下了座右铭: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从事塑胶业已是第7个年头,李嘉诚自觉仍属这一行业的平庸之辈。他从来就不是个甘于平庸之人。他渴望有新突破,使长江厂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寻找突破的视野,不能局限于弹丸之地香港,而是国际市场。

一天,李嘉诚无意之中在翻阅一本英文版的《塑胶》杂志时,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利用塑料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批量生产。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李嘉诚预测到塑胶花将会有广阔的市场。于是他立即飞赴意大利制花现场考察,获取了制模、调色、配技等工艺,并买回了当时最畅销的塑胶花样品。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

由于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远比欧洲的价廉物美,使得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下来,营业额达到了1000万港元。塑胶花为李嘉诚赢得了平生的“第一桶金”。第二年,李嘉诚建立了一幢12层楼和一幢6层楼的工厂大厦。之后的7年,他在塑胶花产品上赚了数千万港元,也因此成为香港的“塑胶花大王”。

三、前进再前进

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采取高地价政策,寸土寸金,房贵楼昂。身为一业之主,李嘉诚多次为厂房伤透脑筋。寻找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太难了。数次扩大生产规模,都是在现有的厂房重新布局。车间里,设备、人员、制品,挤得水泄不通。

香港工业化进程出人意料地急速发展,物业商喜笑颜开,趁势提租。许多物业商只肯签短期租约,用户续租时,业主又大幅加租。用户苦不堪言,李嘉诚亦然。

李嘉诚曾多次构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就用不着受物业商任意摆布。

他的构想,经过长时间酝酿,进一步明朗:我为什么不可做地产商呢?

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1960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李嘉诚虽吃准了房地产的乐观前景,仍采取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方针,他没有走捷径——销售楼花,而是将之作为出租物业。

李嘉诚认真研究了楼花和按揭。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唇亡齿寒,一损俱损,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好事。

李嘉诚最欣赏香港最大的地产商——英资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点放在收租物业。置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直雄踞中区“地王”宝座,拥有大量大厦物业。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宝盆。资金再紧,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加速建房进度,他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他兴建收租物业,资金回笼缓慢。但他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飙升的总趋势。收租物业,虽不可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物业增值,时间愈往后移,愈能显现出来。

李嘉诚预测无误。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104.85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狂升为29549.03元、124379.06元、13728.30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

地升楼贵,李嘉诚“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储备了大量土地,渐渐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主。

同类推荐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英枭双雄:刘邦

    英枭双雄: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从上面这些知识点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总裁太花心前妻太娇贵

    总裁太花心前妻太娇贵

    她是父母兄弟捧在手里的小公主,娇蛮、跋扈自恣、可却很善良,为了心中少年她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如愿和他走上婚姻殿堂,当天“什么新郎呢?"“没来”丢下她一人面对百万嘉宾。她忍着眼泪跑出去。从他兄弟得知他在酒吧连婚纱都没换发现他手里抱着一个妖媚女人——噩耗传来家族破产,爸爸妈妈出车祸,哥哥因破产而逃出国外。她痛苦选择离开这座城市,最后哥哥归来在他手上无奈回来从此恶魔生活再次开启。合约到期一心想远离他。【跑】发现还有俩个球。他以为是她玩物没想到却爱死了她【追】。“回头什么都没变唯一变的是那颗爱他的心以冷了”
  • 持剑走偏锋

    持剑走偏锋

    想当初,煮酒英雄,却已时过千年。有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六百年血雨腥风,只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昨夜风吹处,落叶飘飘谁细数。九万里天下苍穹,御风弄影,谁会和我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若不为神仙眷侣,不如一统那百年江湖。
  • 符篆苍穹

    符篆苍穹

    这是一个灵符师的世界,无法打开神识之海的叶离,在家族启符仪式这个最后的机会里,服用下剧毒的神禁果,强行打开了神识之海,接引本命符篆降临。奇特怪异的本命符篆,究竟如众人所说只是个废符,还是有着远超世人认知的力量。
  • 许你一世倾城无恙

    许你一世倾城无恙

    19岁的沈叶心和28岁的百里辰,在一场大雨中邂逅。从那时候起,沈叶心已深深的种进了百里辰的心里,他爱她。可是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导致了他们愈走愈远,出国留学的沈叶心,一回国,就接了一个珠宝设计,可没想到的是,她接的却是百里辰公司的设计……谁与谁的邂逅,成就了此生……青春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永远是对的那方。我爱你此生,不放手。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早点遇见你。
  • 高达之冰雪凋零

    高达之冰雪凋零

    seed同人,本人新手若有不好勿怪。
  • 花千骨之墨色青衣染韶华

    花千骨之墨色青衣染韶华

    这一生,他依旧是长留上仙,幽若用流光琴的代价,换回了她的重生,这一生,他和她会在一起吗?还是,情弦已断,再无瓜葛?
  • 网游之金临天下

    网游之金临天下

    金钱,美女,权势,荣誉,战争。无论在哪个世界,这样那样的欲望总是主题。战欲大陆。一个所有欲望被放大了的大陆。这里没有斗气,没有内力武功。只有绚丽而恐怖的魔法。而我们的主角流金,却带来了完全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高科技,热武器,中华武术...这样的主角还缺少什么?没错,机遇。当这一切都基于一身的时候,我们的主角流金带着这所有的一切,开始他的大陆争霸之旅。而他最初到底带来了什么,最终又将带走什么,这些将由你我共同掌握...
  •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面对凶狠残暴的侵略者,包括土匪和黑社会成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意识到反抗是必须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扯出红旗,拿起土枪。于是,一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草莽式武装,在与日寇的残酷斗争中应运而生,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从混沌的历史中走出来,使这个故事焕发出悲壮、复杂的传奇色彩。
  • 忍者大陆贰

    忍者大陆贰

    沉睡三百年的少女,意外苏醒。禁忌之剑横空出世,掀起血雨腥风。千年等待,他们为了什么?生死迷局,谁能笑到最后?且看忍者怎样剑指苍穹!
  • 偶像明星的懒丫头

    偶像明星的懒丫头

    帅气高冷的人气偶像,可爱呆萌的懒丫头,霸道占有欲极强的妹控,美丽做作的心机婊,爽朗刁蛮的女汉子,文中各种宠宠宠~甜甜甜~定点虐~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