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2600000026

第26章 电影事业家——邵逸夫(1)

商业巨子档案

全名邵逸夫

国别中国

生卒年1907年—

出生地上海

爱好公益事业、电影电视

人生轨迹

中国香港电影事业家。原名邵仁楞。1907年,出生于上海,浙江宁波镇海人;1925年与兄醉翁、邨人、仁枚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他负责外埠发行工作,并学习摄影、编剧。1928年与三兄仁枚到南洋开拓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组成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至1937年已拥有50多家影院。

自1933年,邵氏兄弟公司支持天一影厂和南洋影片公司(天一后身)摄制多部粤语影片。并支持改组后的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港摄制56部国语片,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如《红玫瑰》、《梅姑》等。

1957年香港制片业角逐激烈,邵逸夫亲自接办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清水湾兴建一座东南亚最大规模的现代化邵氏影城,在此期间拍摄《貂蝉》、李翰祥的《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胡金铨的《大醉侠》、张稳的《独臂刀》等影片使武侠片再度风行。影片《后门》、《万古流芳》等也接连在亚洲影展获奖。

60年代是邵氏兄弟公司的黄金时代。在东南亚各地戏院扩展至160余家,在东京、巴黎、罗马均有常驻代表。该公司1957—1983年共拍摄电影719部。

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为表彰他对香港电影事业的贡献,1974年和1977年,英国女皇颁授CBE勋衔和爵士爵位,1980年获香港大学颁给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3年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高荣誉奖。并兼任香港无线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艺术节主席、香港艺术中心主席等。

1998年,邵逸夫获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

多年来,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中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香港多间专科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1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

成长经历

一、创办“天一”电影公司

邵逸夫的祖籍是浙江镇海。他1907年出生在上海,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邵玉轩是上海有名的染坊老板,生意经营得很好,家里很有钱。邵玉轩好像就和电影有缘,有一次他与朋友出去游玩,一块看了场电影,立刻被电影吸引住了。当时电影刚刚进入中国,虽然还是无声电影,也被老百姓看成神奇的玩艺,谁都弄不懂那么一块白布上,怎么会凭空出现山水树木、活人畜牲!但邵玉轩与众不同,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的知识,把它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当别人还在为电影作口头义务宣传的时候,邵玉轩已经捷足先登,打起了电影的主意。1920年,上海“笑舞台”剧院的老板因为无力还债,只好把“笑舞台”抵押出卖。邵玉轩便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了“笑舞台”,不久就经营起电影片子的进出口生意,开创了邵氏家族电影事业的先河,充分体现了他作为精明商人的心计。

邵逸夫兄弟后来纷纷投身电影事业,无疑是父亲的影响。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来就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常常自己写个剧本,让家里养着的演员排演。接触到电影之后,他就开始筹拍电影。几个小弟弟邵屯人、邵仁枚和邵逸夫更是高兴地整天围着他转。1923年,邵氏四兄弟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天一影片公司”。

邵逸夫进入“天一”,哥哥并没有让他当小老板,而是把他当成普通员工,分配他去干后勤。戏院的后勤很难搞,除了打扫卫生,管理演员的道具,还要随时打杂。摄影师和演员总是派头很大,把后勤人员支使得团团转。有时为了借一件道具,邵逸夫要跑几十里路。弄得不好就要挨骂,还不敢向哥哥诉苦,因为哥哥不但不会袒护他,还会责备他:“谁叫你那样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还想干大事业?”邵逸夫是个好强的人,每次后勤出了问题,他总是自己承担责任,主动向演员、职员征求意见,取得演员的支持。半年以后,邵逸夫终于成了个好后勤!

后来,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组,专跑片源。两年以后,邵逸夫几乎干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门。正是这种全面的基本训练,使他后来主持电影公司时,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

“天一”是一个纯粹的家族企业,从经营到艺术全部掌握在四兄弟手中。经营方面老大是经理,老二任会计,老三老六管发行。艺术方面也是兄弟齐上阵,公司成立头两年所生产的11部影片,基本都是邵醉翁执导,有9部是邵邨人、邵仁枚独立或联合编剧,邵逸夫虽然还在美国青年会中学读书,但也又编剧又摄影,还协助导演拍片。唯一需要花大价钱聘请外人来做的就是演员。胡蝶以一部100大洋的酬金为“天一”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义妖白蛇传》、《孟姜女》、《珍珠塔》、《孙悟空大战金钱豹》等影片。

邵醉翁集长兄、经理、导演于一身,性格固执倔强,在公司实行的是家长制管理。这种组织形式,避免了内耗,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影片的制作周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影片的竞争力。面对天一公司的迅速崛起,明星公司老板之一的周剑云发起和指挥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场有名的商战——“六合围剿”。他联合大中华百合、友联、上海、神州、国光五家电影公司组成“六合影业公司”,针对“天一”采取低、快、多战略,造成一些影片品质不好的现象,以抵制劣质影片相号召。对“天一”最具杀伤力的是,“六合”与包括南洋片商在内的电影发行商签订合约,规定如果经销“六合”的影片就不准再与“天一”合作。“六合”几乎占有中国电影市场2/3的江山,各发行商不敢得罪“六合”,纷纷拒绝经销“天一”影片。

为杀出重围,邵醉翁一方面派出发行人员在国内建立非“六合”院线,一面派三弟、六弟带着拷贝和放映机赴南洋开辟新的市场。

二、开拓南洋市场

四兄弟苦思良策,决定由老三邵仁枚携带三部影片,实地到南洋一带作一番尝试。他到马来亚(马来西亚)浏览一遍后,发觉当地竟一家电影院也没有。于是一面租借戏院放映带去的影片,一面筹集资金在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等地开设了4家影院。此时,年仅17岁的邵逸夫正准备升入大学,接到邵仁枚的电报,得知东南亚业务很成功,又亟需帮手,他就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赶抵新加坡。于是,兄弟俩以新加坡为基地,扛着一只手提放映机,在新、马各地轮回放映,甚至还深入穷乡僻壤和马来亚橡胶园农场中放映影片,以争取观众。他俩忍受着湿热的气候和毒蚊的叮咬,以坚韧的毅力,硬是手握摇柄逐格逐格地把“电影”放映在银幕上以打开南洋电影事业的局面。

当时南洋一带的群众主要的消遣娱乐是起源于中国的皮影戏,迨邵氏兄弟将电影在当地传播后,电影就成了人们娱乐的主导。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俩租下华英戏院放映自摄自制的影片后,接着又租下“曼舞罗”与“新娱乐”,并向马来亚各地发展,在大小城镇和戏院放映电影,甚至以6辆流动电影车,载着简单的黑白默片巡回于小乡镇以广招徕观众,大大疯魔了当地的群众,起到了一定的广告宣传效果。1927年,邵氏俩兄弟成立邵氏兄弟(新加坡)公司,自行拍摄适合当地土著和华侨兴趣的影片,并逐步建立了邵氏影院网络。壮大起来了的邵氏兄弟公司先后买下了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邵逸夫明显地成熟了。于是,邵仁枚就把新加坡的事业完全交给了邵逸夫,自己又到马来西亚去开辟新市场了!

三、发展有声电影

“一·二八”事变后,处于抗战中的上海电影业受到炮火的洗礼,“天一”适应当时上海抗日救亡的群众要求,拍摄了《战地二孤女》、《芸兰姑娘》、《挣扎》、《生机》一些健康、进步题材的影片。“天一”开拍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场春色》用蜡盘发音,创造了默片所不可能达到的票房价值。当时,由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一片萧条,电影业也不能幸免,影院纷纷停业关闭。邵逸夫预感到电影的发展,势必从“无声”到“有声”,建议向国外购买“能讲话的机器”,发展有声电影。

然而真正动手干,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有声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邵逸夫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他要的演员没有,机器没有,音响设备没有,连资料都没有,他所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些东西在欧洲有、美国有。

邵逸夫决定去美国考察。没有飞机可乘,他只好坐轮船去,上了船就晕,吐得死去活来,差一点把命丢在太平洋上。到达旧金山时,他已经虚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进了一家黑人医院。可是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里溜走了。

美国之行使邵逸夫大开眼界。他亲身体会到,美国确确实实是个富有的国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物资是美国生产出来的!这里不但有有声电影,还有富丽堂皇的电影院。想想东南亚那些一块白布当银幕、几排板凳坐观众的简陋影院,邵逸夫真是感慨万千!他发狂似地买了大批器材设备,又是一个月的远洋海轮,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

放映设备是有了,可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遇到了难题,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这方面中国专家还不曾出现,“吃螃蟹”的他是第一个。外国专家身边又没有,要专门从西方请一个专家养起来,他又负担不起!他只好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训练人员,包括他自己。

多年之后,邵逸夫谈到他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最后搞不出来,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1932年秋天,邵逸夫在香港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在香港出现了轰动效应。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都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据说有一次在泰国(时称逞罗)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大钱,仅在广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它全部拍摄成本的60倍。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而且也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3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电影业的状况也同样有所好转。邵氏兄弟趁机放手大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电影院。同时,他们又向娱乐业发展,先后买下了新世界娱乐场、大世界娱乐场、快乐世界娱乐场等,而且越办越红火。邵氏三兄弟,大哥邵醉翁坐镇上海,三哥邵仁枚坐镇新加坡,六弟邵逸夫坐镇香港,呼风唤雨,相互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1940年,在新加坡创立制片厂后拍摄了第一部马来亚影片《渔夫得利》。

抗战期间,受太平洋战争影响,邵氏影业几乎毁于一旦,他们只能被迫在被日本人接收的戏院里作为雇员,靠工资勉强糊口。

四、进军香港,成就霸业

战争结束后,然而由于邵逸夫的两位哥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恢复旧业的重担几乎全落到了邵逸夫的肩上。邵逸夫考察了澳洲和美国,迫切地感到,世界电影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邵氏的电影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转眼10年过去了。邵逸夫也已年过半百。邵氏机构虽然早已重整旗鼓,但邵逸夫并不满意,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

同类推荐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本书揭示了刘氏家族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天府豪门、军阀登场、叔侄争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枭雄、经营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 托尔斯泰 马克·吐温

    托尔斯泰 马克·吐温

    本书介绍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尤其探索了他们成功的主观因素,对广大探索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刘彻出生于帝王之家,小小年纪就面临着生存之战。他的母后王娡是后宫争夺战的主力。很快,这场“一姐”之战就演变成了太子之争。历经了一波三折的数轮对决,刘彻终于登上了太子宝座。继位后,他雄心勃勃,先是发起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把儒家学说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根基;随后又发动“武力革命”,使大汉帝国走上了“虽远必诛”的漫漫征程。然而,随着“绝代双骄”李广利和李陵的先后兵败、投降匈奴,刘彻的称霸梦彻底破灭。“巫蛊之祸”又引发了太子争夺战,刘彻手下的良臣名将纷纷卷入其中……
热门推荐
  • 冬梅之童年虐心

    冬梅之童年虐心

    1989年的寒夜,一个婴孩伴随着梅香出生了,她的父亲给她取名为:冬梅。父亲希望她:迎“寒”不怕冷;迎“苦”不惧炼;迎“忧”不落泪;迎“悲”不伤心。一个名字就给予了她过多的期望,那些期望被换作一切实际的磨炼,让小小的她,整个童年都布满了虐心的挣扎!“梅儿我们要离婚了,你选谁?”
  • 秦时明月之风吟天下

    秦时明月之风吟天下

    秦时明月今何在?携着变幻的流年,追寻此间的少年。……
  • 转世修

    转世修

    无双,在一次正反派斗争中,爱人惨遭自己人毒手,后此发誓要报仇雪恨,改修魔道,堕入魔道,因一次斗法,身死魂未灭,靠师傅帮助下得以转世,重新修炼····
  • 寻仙之阳神

    寻仙之阳神

    天地初成混沌开,苍茫第一神灵巨人族盘古开天地后,他的精气神化为了世间万物,其中一缕精元则落入昆仑山脉,又经历一万八千年,昔日那缕盘古精元终于孕育出一个生灵,被昆仑山脉的伏羲女娲兄妹收为座下弟子,赐名初。于是,这少年持伏羲八卦阵,玄天女娲图下山历练,开启了一段南瞻部洲的寻仙之旅。这是一个万族并立的世界,这里有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
  • 山野鬼村

    山野鬼村

    一个看似平常的村子。却连连发生千奇百怪的事情。一切都来自于几百年前的纠纷。。。
  • 青玄御风诀

    青玄御风诀

    修炼得道,人人皆可,但真的能人人做到吗!?一位贫瘠山村的少年,芸芸众生之中不起眼的一粒尘埃,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杀身之祸中,意外得到一块神秘的石骨,一生之气运从此逆改,先获那大道之始符,再得那大帝之武学,进秘境,闯圣地,斩尽那世人眼中的天骄纵才!杀遍天下,何人敢称尊!此世唯吾独尊!!一切皆因《青玄御风诀》!!
  • 掌门无双

    掌门无双

    在仙侠的世界里,看一个逗比少年如何成长为最强掌门;在林立的门派中,看一个小门派如何成长为群仙领袖;爆笑,热血,真情,正能量;掌门无双,爆笑来袭!!
  • 重拾之天魔道情

    重拾之天魔道情

    这曾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很久以前的回忆。我说过,以后会写,于是我准备把它重拾起来。前面写的我不会改的。只是会继笔,我希望我能够给它一个交代……
  • 冬子

    冬子

    周老师说:小人物立世,当佝偻着身子,匍匐前行!
  • 神奇宝贝之夜焕

    神奇宝贝之夜焕

    一次意外,人类世界的夜焕在阿尔宙斯的帮助下来到了最喜欢的神奇宝贝世界。她会有什么样的冒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