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400000054

第54章 创造良好领导环境追求卓越的艺术(3)

撒切尔夫人最使她的支持者赞赏的是,她讲话直率,回答问题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而且言必行、行必果,在她任首相的11年中,她从未朝令夕改,她的基本信念和理想始终如一,只是在个人领导作风上有所变化,变得更加自信。起初,她虽然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需要别人帮助,但她确实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很看重那些自己所依赖的专家。后来,她变得老练起来,经验使她更加自信,更相信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意见。事实一再证明,她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是正确的,因此,她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变得愈来愈自信,而对那些浪费时间的人和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越来越没有耐心。

撒切尔夫人在内阁中的领导作风与过去历届首相迥然不同。她总是锋芒外露,喜欢开门见山。在讨论问题时,总是先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摆到桌面上。这样一来,如果参加讨论的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她就会处于要么收回自己的意见、要么抗争到底的尴尬境地。与此相反,其他首相往往都是不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等与会者都发表了意见后,才在综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撒切尔夫人向来对处理具体的小问题不在行。左右逢源、行事诡谲,从来不是她的拿手好戏。她对开会时讲话冗长、长篇大论的人总是感到不耐烦。如果她不同意谁的观点,就会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讲话,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这方面,她没有耐心,不讲策略,不会耍滑头,常常表现得相当粗暴、刻薄,甚至有时很不讲理。她常常伤害别人的感情,说话尖刻,看起来完全失去理智。因此,有的内阁成员说她缺乏自我克制力。在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她往往不等别人讲完就情不自禁地迅速加以抨击,而有时其他人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对自尊心受过她伤害的人,她从不明确地表示歉意,有时候,在事过之后,她可能邀请这些人共进午餐,这便算是一种友好表示了,但不会明确向此人道歉。

撒切尔夫人不善于表扬别人。她要求自己周围的所有人都能兢兢业业,胜任工作。而且当这些人完成了她所要求他们做的工作时,她会觉得没有必要赞扬他们。她决不说“谢谢你”之类的客套话,决不对下属的成绩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样子。她对下属的这种态度是与她自己的信念有关的。她认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作为首相,每天需要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但撒切尔夫人对这些文件从不敷衍了事。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有人向丘吉尔提交了一份关于社会保险的报告,这份报告长达90页,材料翔实、论点明确、结构严密。不料,丘吉尔拿到报告之后写了句批语:“让我看哪一页?”而有一次,当有人向撒切尔夫人送去一份共4页的摘要后,她把这份摘要退了回去,上面批道:“把提出这份摘要的原始研究报告送来一阅。”政府大臣每人都有一个红色公文包,号称“红匣子”,大臣们都把必须处理的公文放在红匣子里面。处理满满一匣子文件,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绝大多数大臣平均每晚有一匣子文件要处理。但是,首相可能要处理两到三匣子文件,因此撒切尔夫人常常要工作到深夜。每当在她的住处开完一次长时间的会议之后,疲倦的同事都会问她:“首相,你还得处理匣子中的文件吧?”在同事们离去睡觉后,她却脱掉鞋子,盘腿而坐,喝着苏打水或威士忌酒,专心致志地准备第二天的辩论。她常对自己的朋友说她是一只夜莺。而了解她的人却说她也是一只白天活动的莺。

将一丝不苟、事必躬亲用到撒切尔夫人身上完全合适。不经过亲自审核,撒切尔夫人是决不会相信任何人提供的建议或情况的。她在任低级大臣时所得到的沉痛教训之一就是,在亲自对某一件事、特别是对那些可能被反对党用来攻击自己的事实和论据进行核实之前,决不要贸然接受别人的建议。她非常重视数字和事实。她对下属在说什么事情时讲得不准确会感到非常气愤。有一次她的演说稿中有一组数字有误,被她发现了,起草演说稿的人被她狠狠批评了一顿,稿子也被她扔在了一边。撒切尔夫人在任首相时比其他首相要付出多得多的劳动,但她拿的薪水却不比他们多。特别是,在初任首相时,拿的薪水还要少许多。当时,她接过了前工党政府提出的各种有关工资助报告和建议。由于她的内阁成员的压力,她只好同意第一批加薪方案。文官们和上下两院议员的工资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两院的议员们对这个方案是大力支持的。从本意上讲,撒切尔夫人是不赞成这个方案的,因为当时国家经济正处在困难时期,她所推行的改革刚刚起步。她认为议员们一方面号召全国其他人勒紧裤带,克服困难,同时却给自己大幅度增加工资,这是说不过去的。但是,无奈她必须随大流,因为她刚刚上台,地位还很不稳固,不敢同时得罪议员和文官们。然而,她本人却依然言行一致,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办事。她拿的薪水比规定给首相的要少近8000英镑。当时只有尔什姆勋爵照她的样子做了,没有领足规定的薪水,他俩决定不与自己的内阁同僚们享受同样的工资待遇。

撒切尔夫人很关心体贴她的同事和下属。她的工作作风使她未能交上几个好朋友,但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内阁成员们都承认,撒切尔夫人很忠于他们,尽管她常常在和朋友们谈话时批评内阁成员,但一旦他们真正遇到了困难,她会毫不犹豫地同他们站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977年她在教育部任职时候的私人秘书、为她发起竞选保守党领袖运动的弗格斯·蒙哥马利被人指控从一家书店里偷了两本书,而且报纸报道了此事。当撒切尔夫人得知蒙哥马利打算先去法院了结此事,然后退出政界,从此销声匿迹后,便劝他不要这样,而是像平常一样到议会去,她说,不要怕别人的议论,直接回到议会去工作是很重要的。当蒙哥马利到达议会后,撒切尔夫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同他进行了谈话,然后又陪他去散步。那天下午,他俩花了很多时间在威斯敏斯特宫的走廊里和公共房间里大大方方地走来走去,好让人们都注意到首相对蒙哥马利是信任的。撒切尔夫人像这样为部下解难不止一回。

撒切尔夫人对自己身边的一般工作人员也很关心。1981年,有一天,撒切尔夫人的司机乔治·纽厄尔在唐宁街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撒切尔夫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妻子梅。当时梅没在场,撒切尔夫人知道梅自己没有汽车,也不会开车,膝下无儿无女,她该怎么办呢?今后谁来照顾她呢?撒切尔夫人马上把她在唐宁街10号开车的乔治的好朋友叫来,给了他10天假和一辆车,让他去看看梅是否一切都好,并帮助她安排葬礼。首相虽然公务缠身,时间极其紧张,但还是设法抽出时间前往火葬场参加乔治的葬礼。令人吃惊的是,6个月后,她又突然吩咐办公室里的人打电话给梅,了解一下她的情况如何。到圣诞节时,她又详细地过问了梅的情况。

圣诞节是英国人员重要的一个节日,假期也比较长。每当此时,撒切尔夫人都要关心那些独自一人生活的人是否有地方去度圣诞节。如果有谁无处可去,她就邀请他们来同她一起过节。基思·约瑟夫在与妻子一起生活了30年后离婚了,那年,约瑟夫就在契克斯与首相一家一起度过了圣诞节。曾在政治上为撒切尔夫人出了大力的戈登·里斯、罗尼·米勒也都是在首相家过圣诞节的常客。受到这种待遇的人并不都是撒切尔夫人的特殊朋友。有一次,撒切尔夫人还邀请了一位有名的十分同情工党的文官。他在政治上虽然对撒切尔夫人没有帮助,但他的妻子刚刚去世,首相为他感到伤心。有时,首相还邀请那些虽不是独居但有困难的人。有一年,一位前内阁同僚和夫人就受到了首相的邀请,因为他的夫人刚动过手术在首相家度圣诞节就不必在家里忙活了。

撒切尔夫人在契克斯过圣诞节时,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这座首相乡间官邸有一批工作人员,以往首相们在这里过圣诞节时有一个传统,就是在圣诞节的次日,即节日之夜工作人员在吃圣诞晚餐时都要邀请首相先在工作人员餐厅同他们一起饮酒。撒切尔夫人摒弃了这种做法。她邀请所有的工作人员到官邸的主厅,同她及她的客人们一起饮酒,并由她为大家服务。晚餐过后,又是由她和一些她请来的客人来收拾残局。她总是说她不能把这一大堆脏盘子留给工作人员去收拾。

撒切尔夫人还有一个与其他首相不同的做法是,她十分乐意接待任何一个想要见她的人。但是她并不浪费她在百忙中挤出来的时间。他总是单刀直入地让对方把问题摆出来,然后再让他或她谈出解决办法。如果对方有道理,她便给以肯定。如果对方的想法没有道理,她就明确告诉她或他,他们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有一次,来访者同撒切尔夫人谈完后,怏怏而退,嘴里却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该死的女人说得有道理。”

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

撒切尔夫人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她通常早晨6点30分左右起床,然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活动。她喜欢听广播,时常在洗澡、穿衣或给丹尼斯做早饭时收听第四套节目中的时事节目。在正式工作前她要阅读新来的报纸。这一天出版的一些报纸,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快报》和《太阳报》,在头一天深夜就送到唐宁街10号,先由新闻秘书处浏览一遍,并标出首相应该阅读的所有消息。早上8点半,她在唐宁街10号2层的书房开始一天的正式工作。通常是召开一次非正式的会议,议论当天的工作和她应该提防的事情。参加会议的有她的新闻秘书、少数几位顾问以及负责首相日常工作的官员。紧接着,便开始了一天中的一系列会议和会见,其中包括各种必须由她主持但实际上她很讨厌的委员会会议,这纯属例行公事,她打心眼里就对这些委员会不信任。每星期二和星期四上午要召开两小时的内阁会议,这也是她很不情愿做的事情。必须做的例行公事还有:拜会女王,会见外国政治家、工业界领导人、工会代表,有时还会见她自己的同僚。最令她头痛的是每星期二和星期四下院对首相的15分钟质询。到时候,到场的每一位反对党成员都显得洋洋得意,准备伺机向她发难。除这些活动外,有时她还要在下院或其他地方发表演讲,参加深夜进行的表决,出席宴会,在电台发表讲话,或视察国家的某个地方。所有这些活动结束后,她才开始处理装满文件的红匣子,而且不止一个。

有一次,一位《泰晤士报》记者在采访撒切尔夫人时间她是如何承受这种紧张生活的,她的回答既令人失望又让人出乎意料。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感到工作得心应手,在体力方面丝毫也未感到紧张。虽然我的时间都是排得满满的,但是我喜欢这种生活。我觉得精力非常充沛,有生以来我的精力第一次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我总是留一点儿余地,因为不管你多忙,总会有一些额外的事情需要你抽时间去处理。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我全力以赴时,就不会感到劳累,只有停下来时,才会感到疲劳。”

实际上,撒切尔夫人是有自己的原则的。她曾经向自己的下属提出了如下十条原则来提高工作效率:

a)你要消灭官僚主义,但不能靠官僚机构去消灭官僚主义。

b)首先确定目标,然后确定时间,一项一项干。

c)必须选择那些有改革责任心的人去贯彻你的决心。

d)你不要靠委员会讨论来传递意见,而要坚持让那些调查研究人员直接向你报告。任何有创造性的意见经过委员会讨论后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折中主义。

e)对任何事情都不凭想当然,要亲自到基层看看。

f)你要把任务交给谁,这个人一定要敢于直言。

g)千万不要陷入文件堆里,文件就是病房。

h)不断反复问自己,这项工作干下去有无价值。

i)知识就是力量,要善于从干工作的人身上获得力量。

j)一个好的报告就等于没有发出的情书,必须待发生效果后才算数。报告要生动简练。

德国统一后的首任总理:科尔

赫尔穆特·科尔(Dr.Helmut Kohl),1982年至1998年任德国总理。1973年~1998年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主席。

1930年4月3日,科尔生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少年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阶段的战斗。1947年加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后来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69年~1976年任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总理。后任当时为反对党的基民盟领袖(当时执政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并进入德国联邦议会。1982年10月11日,科尔通过不信任投票的手段战胜对手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成为总理。这也是战后唯一一个通过这种方式上台的德国总理。1998年德国社民党在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10月27日,科尔的总理职位由格哈德·施罗德接任。科尔是俾斯麦之后任职时间最长的德国总理。

完成德国统一大业

1990年10月3日零点,德国国旗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徐徐升起,数百万德国人在焰火通明之夜涌到大街小巷,欢庆一个统一的、拥有完全主权的德国的诞生。德国统一的缔造者——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1930~),成为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任总理。

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分裂为东西德两部分。20世纪80年代,两德的交往逐步增多,统一也开始提上日程。1989年11月,原西德政府决定派总理府部长于11月20日去东柏林会谈。11月17日,东德部长会议主席汉·莫德罗发表政府声明,同意与联邦德国政府就相互问题举行会谈。这时,身为联邦德国总理的科尔,虽然对德国今后形势的发展还不十分清楚,但他敏感地意识到,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会已经来临,他要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他说,他“从内心深处感到:历史的方向在朝统一前进”、“德国问题已经摆在案头。”当时,原西德的政府要员对东西德的统一意见并不一致,不少人反对尽快实施统一措施,他们担心时机未成熟,而且东西德统一后会加重“西德”的负担。但是科尔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要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而战,完成德国统一的大业。

同类推荐
  • 行动的策略

    行动的策略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获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
  • 行动领导

    行动领导

    在实际应用中,领导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概念通常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团队或组织要履行一项使命,其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主管此过程,他们在履行这一使命的整个过程中都拥有权力并对结果负有责任。领导总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负责把未来的愿景转变为现实——转化成为的现实通常比现有的情形更好。要想实现这一过程,先要经过战略性的思考,并把它作为战略计划的手段,然后培养、协调团队成员的个人技巧与能力,同时保持团队作为整体的凝聚力,这样的战略才会使行动更为有效。领导为描述和定义愿景提供了支持,并激励员工不仅乐于参与工作,而且主动地共同承担责任来促进战略有效地实施,以使目标得以实现。
  • 做最好的保险推销员

    做最好的保险推销员

    没有谁生来就是一个很棒的推销员。“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靠推销保险来成就自己人生的辉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我们不仅需要公司传授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永不服输的心态、顽强的斗志,非凡的智慧。
  • 管理寓言枕边书

    管理寓言枕边书

    这些经典寓言小故事读起来简单、轻松,富有情趣,相信广大读者朋友能于轻松愉悦中读完本书,并能从中悟出管理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治愈师:父子兵的爱情战争

    治愈师:父子兵的爱情战争

    他们都是爱情的”受害者“,他们都在等待”拯救“。只是,在爱情这场战争里,在拯救和被拯救的路上,有人迎来柳暗花明,终成眷属;有人却走入穷途末路,命丧黄泉。。。
  • 佚名天使

    佚名天使

    死亡信使卷土重来,米迦勒率领十字军,势必将其斩杀。主宰三界,决断生死。这一世沧海桑田,却唯独你,一眼难忘。
  • 东征!东征!

    东征!东征!

    本书围绕着孙中山第二次东征的历史展开描写,记录了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风云历史,探寻孙中山和陈炯明反目成仇的历史真相,在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是一部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20年代一段大革命的历史著作。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最强神葫

    最强神葫

    还在为软弱无力发愁吗?来一颗蓝色小药丸吧!还在为帅气的身材发愁吗?来一颗红色小药丸吧!还在为体弱多病发愁吗?来一个绿色小药丸吧!你想成为人上人吗?你想一步登天吗?你想长生不老吗?,只要你能够想到一切,我们都能够为您实现。你还在等什么,最强葫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不要998,只要点击收藏就能立刻带回家!
  • 佛说梵摩喻经

    佛说梵摩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王的小妖后

    冥王的小妖后

    她在前世时就有一个被认为不祥的胎记,从小长于孤儿院,死于十八岁生日当天。化为鬼魂投胎的她,难改生前的调皮捣蛋本性,在冥界也闯下了一次大祸,经历了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她进错了轮回。得感谢上苍如此厚爱,给了她一对绝世的爹娘,从小研毒制药,玩劣的心性更是有增无减。配毒是她的兴趣,施毒是她的乐趣,而看着令自己不爽的人因毒而痛苦,则是她至高无上的享受。她也许是妖,自遇上了那个犹如地狱般的人之后,她就立誓要化身为妖。
  •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以培训管理实战为导向,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培训的理念导向,构建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优秀企业的培训管理的案例,对企业的培训体系构建和培训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腹黑老公:萌妻驾到!

    腹黑老公:萌妻驾到!

    她从小没有父母,她被一家好心人收养,在那个家里,大家都把她宠成公主,她深藏心思淡定的守在他的身边,那天他终于怒了,
  • 拜金小乞妃

    拜金小乞妃

    她本是个小乞丐,因为交易成了传言会被封后的澄绮妃,无奈竟替她进了冷宫。大闹冷宫,与侍卫叫板,与太监搞暧昧,和国师纠缠不清,与太子成了仇人,更有甚者,原来,她还遇见过皇帝?只是他们竟然那样逼她。但是,没想到,当高贵的他们看见那个曾经眼里清澈的女子,变成陌生人一般,心里竟然如涟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