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46200000011

第11章 邂逅·弦外音

笔直的官道上烟尘萧索,一位白衣少女骑着马徐徐而行。

谢小姐伸手拭去额间隐隐的汗迹,看向炊烟起处渐渐清晰的屋舍田园轮廓,心头轻笑:还好太阳下山前赶到了。

叩响门扉,不过片刻,伴着门后传来一声“谁呀?”,门吱吱呀呀的向内拉开。谢小姐笑着答道“我呀!”,说着也不等主人家开口就理所当然的不请自入,还顺手把马缰塞到开门的少女手里,也把少女一声惊喜的“君如!”半咽回嗓子里。

“马儿就交给你了,帮我照料下。赶了一天路,好累。热水有么?”

开门的少女荆钗布裙,衣着朴素而简洁,反而衬得天然风韵流露,夕阳照在她雪白的肌肤上便晕开了一层浅浅的红尘。此时少女看着像主人一样巡视起自家宅院的好友哭笑不得,牵着马转过身来一手叉着腰答道:“热水没有,自己去烧。饭快好了,要蹭饭你来得到是时候。”

开门的少女唤作陶然,陶然父母早亡,自小是爷爷带大的。陶老先生好道,多习方术,陶然跟着耳濡目染之下也算多有涉猎。两年前陶然进京偶遇同样喜好仙道的谢小姐,两人聊起道学来一见如故,从此莫逆。

生火、打水、烧饭,一番功夫,一顿可口的晚膳就上了饭桌。家常豆腐、冬菇青菜、粟米粥再来一碗山药枸杞乌鸡汤。菜不多,却搭配得浓淡得宜。

“喏,给你,尝一尝”君如刚刚提起筷子还不及下箸,陶姑娘就兴奋的拿出一把丸子来,黑色的。

君如一脸警惕的看着陶然问:“这是什么?”

陶然笑容满面:“陶氏新品秘方,六味地黄丸。水密法制做,你先尝尝看。”陶翁精通岐黄,又素来讲究药膳养生之道,以至于常常把药和着饭吃。近墨者黑,陶然自不能免。

陶家家风的惊人之处谢小姐早就见识过了,看到陶然手捧的一把黑乎乎的药丸当然不会轻易就范,“又拿我试药?人不可以总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陶姑娘不慌不忙的解释:“先别忙拒绝嘛。要知道这六味是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样样都是上佳的补药,连孙翁见了都赞不绝口,认为此药比张圣的金匮肾气丸更胜一筹,还顺走了不少。”

君如反诘:“熟地黄治肝肾阴虚、月经不调,牡丹皮可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酒萸肉同样是补肾益肝,这方子分明是给老人吃的,是你爷爷配出来自己服用的吧!”自古医道一家,因此陶然和君如都精通药理,而对于陶然劝药的恶习,君如苦之久矣。

陶然丝毫没有被揭穿的尴尬:“也不能这么说,你看这茯苓药性平和,可以安心养神,酒萸肉也能壮元气,这药可是孙翁都在吃呢。”

“孙药王他老人家都多大年纪了好么?”

两人言谈间一阵琴声传来。

望了望窗外群山叠嶂,君如颇为讶异:“哪里来的琴声?这附近明明没什么人家。”

陶然抿了一口温热的米粥微笑着说:“也不是附近传来的呀。”,说罢伸手指向窗外“山上”。

君如面上讶色更浓:“山上?”

陶然笑着答道:“是呢,高手呀。”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千里传音!”

“哪有?不过三五里还是有的。”

。。。。。。。。。。。。。。。。。。。。。。。。。。。。。。。。。。。。。。。。。。。。。。。。

弹指挑动五音七弦,司空羽很享受晒着晚霞抚琴的感觉。远处彤云层涌,托着缓缓下沉的太阳。近处一山秋红,浸着落日前最后的温度。龙泉青瓷香炉上行一线白烟,香炉里点着采自山间的木香。香扑鼻,声入耳,山中自有山中乐,却又不足为俗人道了。

司空举目南望,夕阳此时,岂非正是江水之畔渔歌唱晚时分。拨动琴弦,心在声中,声为心意。遥远的鄱阳湖畔,晚霞红透,渔夫轻舟满载,放歌而还。小船舷上三五只驯来捕鱼的水鸟,忽地一只飞起,猛然向着水面俯冲,长喙扎入水面,再飞起时已衔了一尾鳙鱼。立功的水鸟将鱼吐在鱼篓里,疲倦的渔夫却没心思喂鸟。眼见等不到犒赏,水鸟只得飞到水面寻觅。运气到好,让它又捕了一条鱼。水鸟得意的站在船舷上,嘴里叼着鱼,这回没吐。

。。。。。。。。。。。。。。。。。。。。。。。。。。。。。。。。。。。。。。。。。。。。。。。。。。。。。。。。

听得半晌,君如略有些疑惑的问:“这是什么曲子?没听过呢。”

陶然以手托腮微笑说:“猜猜看,这曲子你知道的。”

君如放下手里的碗筷,想了想说:“曲子里羽音拟水,又用了五声音阶回旋层层下落的调子,应是水上行舟没错。”顿了顿又说“听起来似乎还拟了鸟声和鱼声,大概是船上的人所见景象或许。”说着皱起秀气的眉毛“奇怪的是曲子听起来明快宜人,但曲调似乎并不和谐?”

“厉害啊,厉害,都比得上孔夫子了。”陶然做鼓掌状,“你能听得出不谐是因为这曲子叫做朱鹭。”

君如讶道:“朱鹭?汉乐府?你说这就是早已轶失的汉乐府饶歌二十二曲之一的朱鹭?”

陶然笑着摇头:“不是我说,是我爷爷说。而且这也不能叫轶失,毕竟词还在呢,只是少了曲子而已。”

几分恍然顺着谢小姐的眼眉舒展开来,“怪不得听着总有几分不和谐,原来如此。”继而君如又感慨说,“顺逆由心,这琴师功力很深呢。”

这时一曲终了,琴师换了新的曲目。琴声幽微,忽而轻复锐,忽而重且沉,时而若远,时而似近,似有惆怅难解,辗转反侧,低低回回。

君如侧耳倾听片刻,启唇轻笑:“是思悲翁。”

陶然也笑着赞叹:“是啊,这弹琴的这人把一首忧虑家中妻儿父母的曲子硬生生弹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调子出来,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也不过如此了。”

。。。。。。。。。。。。。。。。。。。。。。。。。。

伴随着琴弦拨动,司空心底积沉的缕缕杂念也像酝酿经年的老酒开了坛时扑鼻的酒香一样逸出。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奈何司空尚未有妻室,无美人可夺,只能夺人之美人。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月为神,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而世间美人何其多哉,只恨此时身在山中,求而不可得罢了。心意如此,琴声同样如此,司空以琴传心,神思远逸千万里,早已遥寄天际云烟之间。

“思悲翁”一曲奏完司空续以“艾如张”,演罢“艾如张”又起“上之回”。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宫声低沉以至于恢弘,羽声激越以至于高昂。司空渐渐用琴曲勾勒出汉武帝御驾出游,车马煊赫、军威壮盛的情景。不过司空没有沉湎于琴曲中太久,一阵鼓掌声响起并伴随着一声“好曲!”。

来者墨色的敞领外批长袍,腰间系一条金线相连,使得外袍不至于分张太过;袍子内是宝蓝的锦衣,再配上一顶远游冠,望之三分儒雅,七分肃穆。而其身后尚且跟随着二十二名身穿劲装,手持各式兵器的人。

司空依旧弄弦奏曲:“好在哪里?”

来人笑道:“不明觉厉”,同时前趋数步,复又退了一步。却是琴声愈发沉浑,隐隐有雷霆之声蓄势待发,来人全身气血流动、真气运行无不震动,心知这是抚琴者透过琴声催发内劲警告,稍越雷池,便要当其雷霆一击。

来者不再贸然前行,站定后解下腰间悬着的一直铁笔,提在手中作了一个横笔晾墨的姿势。笔通体玄黑,为精铁所制,长度只是与书写用笔相当,实则内置机关可伸缩如意。笔锋三面内凹,笔杆上用金线雕着龙纹,末端用小篆写着“判生断死”四个字。

亮出这只笔也就亮明了来者的身份,盖因这一支笔可断无数人生死,是天下最出名的一只笔。持有这只笔的人就是总理大内宿卫,掌军情民情秘要,代理朝廷辖制江湖豪杰,在朝中被称为内相的大内四御之一的御笔褚知远。

褚知远开口道:“化琴音为兵戈,这般手段,你是大司空。”

司空亦道:“御笔朱批褚知远。”

褚知远答道:“是我。”

司空抚琴问道:“却不知内相此来所为何事,总不会是来听曲子吧。”

褚知远道:“本官此来乃是为了一桩大案。”

司空问:“哦?”

褚知远淡淡说:“昨夜有人在京中屠灭武毅郎将王威满门,本官是追击贼人到此。”

司空笑道:“这里似乎没有你要找的人”

褚知远答道:“不,你就是本官要找的人。”

司空叹了口气:“你想杀良冒功。”

褚知远神色不变:“文以儒乱法,侠以武犯禁,武夫持勇妄为自古就为朝廷所不容。昨夜里王威一干人等被杀,如此猖狂岂非挑衅朝廷?此风不可长!非杀一儆百不足以震慑四方宵小。而朝外三公大司空的分量足够,所以只得借你的项上人头一用。”

司空说:“这么说我该荣幸?”

褚知远回答:“不错,你应该荣幸。”

司空笑了声:“可惜我还没活够。”

褚知远也笑:“这事你说了不算。”

没有多余的辩解,琴声骤然肃杀。上之回曲调中君王威仪展布,将褚知远及其麾下二十二人尽数笼罩,一体均沾无有遗漏。

在褚知远的感觉中,似有无形波浪随着音波起伏拍打在身上,体内真气运行受到抑制,心跳在琴声压制下缓了半拍,全身精气似乎都被消减了几分,心中压抑的感觉滋生。

不若先缓手立稳阵脚,褚知远作此打算。在褚知远看来,单凭自家手中一只笔便足以取胜,何况尚有随行二十二人援手。此时琴声中杀机四伏,似乎蓄有雷霆一击。然而凡琴曲必有低谷,彼时司空的气势自然回落,或者司空琴技非凡全无破绽,那又何妨?一曲终了之际,司空还是免不了气势衰退。与其此时其贸然出手,不如静待良机出现再图一决。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司空羽要的就是这一缓。

武学中的音律技巧可以抹平数量的差距,司空凭着手中一张七弦琴,变以一己之力合战二十三人为以一己之修为与二十三人一一单独交手。但以琴声遥制人气血,伤人内腑却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宜缓不宜急。至于剑弦音刃的杀人技法首重修为,讲究内气如渊似海,司空年岁所限并不精通。因此需得故布疑阵,求一个两方对峙的局面。

此番司空与褚知远等人偶然相遇,司空原本是在抚琴养气,故而神完气足。反观褚知远等人一路追击远道而来,早就疲惫不堪,此时是仓促应战。正是因为对局势做出这样的判断,司空故意缓和琴音对褚知远一众的攻伐,做出一副蓄势待发的态势,就是要麻痹褚知远,让褚知远误以为琴曲的威胁有限,司空行雷霆一击的手段还在于琴中藏而未出的剑。褚知远果然中计,选择按兵不动。

堂皇的琴声充斥山间,琴声隐隐描摹出天子校猎的胜景——乘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一番臆想经由琴曲演绎,在肃杀气氛里更添肃穆。褚知远一手执笔,脚下缓缓踱步,已经运起了独门心法抗衡司空琴声的扰动。

褚知远自幼喜爱书法,常在练字和习武之间分身乏术。因此褚知远就经常琢磨如何在习武的同时练字,在练字的同时习武。功夫不负有心人,日思夜想之下褚知远在习字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书法内功,也在习武的过程中演练出了一套武功书法。褚知远所开创的书法内功名为“开卷行气法”,取义于开卷有益,被收录为江湖二十四奇门巧技之一。

褚知远抚平真气异动旋即开口反击:“今日与本官同来的共有二十二位大内高手,这些人如果放到江湖上都是响当当的好汉。”说罢一指旁边的一位高大汉子,“这位就是声名远扬的铁手王,一双手能生撕虎豹。但是其实他更擅长撕人。”

铁手王身材魁梧高大,两臂上套着铁臂,手上戴着铁手套,只是站在那里面无表情。本来铁手王是叫做王铁手的,后来名气越来愈大,就改成了铁手王。司空知道这位铁手王,铁手王精通大摔碑手、分筋错骨手、大小擒拿手、南北鹰抓、虎抓熊爪诸多等手上功夫,是大内有数的硬手。

褚知远这番说辞意在夸耀自己人多势众,向司空羽陈明双方实力上有悬殊差异,算是最简单直白的攻心术,虽然俗套却也实在。对于褚知远来说,既然不急于出手决胜,那么先鼓舞一下气势也不失为不错的蓄势方略。

沉浑的琴声继续回响。鼓严簿而纵猎者,使河江为阹,用泰山为橹,琴曲中大汉天家威仪愈发盛大。司空以琴声攻伐褚知远等人,自然是时间拖延的越长越能见效。这就好比烹饪有文武火之分,先用文火细蒸慢煮,直到时机到了才换武火急烧猛烤。目下文火方生,还远不到换上武火的时候,褚知远肯痛陈利害可谓正中下怀。

褚知远又点了麾下一员大将:“他就是勾命。因为他的双钩勾走了太多人的命,所以被人叫做勾命,现在大家都忘了他原本叫什么。这几年不知多少草莽豪杰不服王法被他勾了命去。”

在褚知远解说自己此番同行一众人等非凡实力的过程中,司空的琴声并未如何撼动他的气血内息节奏。褚知远对此的判断是司空技止于此。其实不过是司空有意为之,而褚知远本人修为又足够精深。

“这位就是百战枪孙不胜,他十七岁就凭着一双铁枪转战河朔,三年间大小战三百七十四,是打出来的名声。去年方才投效朝廷,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又一员大将被褚知远点了名字。

在把手下一一点名的过程中,褚知远安步当车侃侃而谈,其实另有一桩妙用他自己并未察觉。司空所奏的这一首《上之回》本身对应着皇帝摆驾甘泉宫的场景,所取用的意境是帝王威压。褚知远的表现暗合了将天子仪驾视如不见、粪土王侯的气概,琴声的影响有所消弱。反而褚知远的一众手下则因为呆立原地,无形中就了避道天子俯首称臣的格局,自琴声中感受到的威压更深。

琴曲的低潮并没有让褚知远久等,琴声中的气氛渐渐松弛。曲子里先有卢橘夏熟,再有黄甘橙楱,复又添上枇杷橪柿,再来些梬枣杨梅,及至于樱桃蒲陶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帝王威仪渐消,倒有些田园气息了,这是司空向曲意注入了上林苑的典故。武帝修上林苑,其中果木茂盛,视之无端,究之无穷。华而不实不假,杀机潜藏也是真。哪怕不过金玉其外,谁敢一试?须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褚知远自然也不能一试,他只能任由低潮渐终。失算并没有动摇褚知远取胜的信心,相反却让他见猎心喜。对于褚知远这等境界的武学宗师而言,最为刺激的事情,除了棋逢敌手还有什么呢?褚知远扬声开口:“好一个琴中藏剑,谈笑杀人。此行当真不虚。请教曲名。”

司空大笑:“大汉乐府,上之回。”

注释:

(1)张圣和孙药王是谁自己琢磨吧。

(2)乐府:乐府是汉时的音乐管理机构,后世逐渐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但凡历史上辉煌鼎盛的王朝,文化上都有较多遗存,比如现在可以读到的唐诗宋词都很丰富,独独属于两汉的乐府轶失严重。人们熟悉的乐府往往是后世的乐府诗而非两汉的乐府曲,比如李白的将进酒等。由此可以一窥汉末三国以及八王五胡之乱为祸之烈,汉时典籍竟不能传于后世。

(3)人物图鉴——褚知远:大内四御中的御笔。自幼好书法,十五岁起习武,兼学剑术与判官笔。此后二十二年间行走江湖,以战演武,总结单手判官笔对战各类兵器手法招式,编纂成一部《御笔综览》。同时练就提笔书写的同时修炼内气的方法,著有《开卷行气法》。其所用一只铁笔装有机关,伸缩如意,名为“判生断死”。其人自号道稀先生,取意为得技者众,而至道者稀。开皇十三年,皇帝手书“判生断死”四字相赠,褚知远遂入京面圣,出仕朝廷。褚知远统领大内诸务,辖制大内宿卫精兵并天下各地朝廷爪牙阴犬,权势之重以至于朝中将其与宰相并称,谓之为内相,又因其职务在慕乘风之下,而皇帝却将大内一应事物尽委其手,而被人称为委座。

同类推荐
  • 众生归途

    众生归途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被一个游方的和尚随随便便起了一个名字,又被另一群和尚吃斋念佛习武熏陶,这些事情都是命中注定?那么命的归途到底是什么
  • 跪地成魔

    跪地成魔

    数千年前,他为一个情字,万年道行一朝丧尽;百世轮回,前尘尽忘,是谁却还在心头不停的呼唤?此生,他魂魄残缺,资质低劣,可还能明悟前缘,知道还有那么一个苦苦等待他千年的人?仙路渺渺,修道唯艰,因一个预言,为何我竟然举世皆敌?魔路宽阔煌煌,难道我今生,注定又要做一个通天大神魔?我不甘啊!
  • 太上逆天纪

    太上逆天纪

    仙道无极,太上为最。自远古以来,凡人生老病死,乃天命耳,亦为自然之象,非人力之所能改变也。然则人类为万物之灵长,天下之大,多奇人异士,不甘一生所苦,逆天而行。其以聪慧才智,夺天地之造化,汲日月之精华,成无上之神通,求长生之仙道。然修真之路,多妖兽毒物,亦有天道追魂,无常锁命,纵得修真法诀,亦难得道长生。上古之时,有大能贤者,参悟天命,自创一修真功法,修之至极,竟可撼天动地,羽化升仙。欲结仙缘,奈何大道无情,命运多舛。少年龙困浅底,却铁骨铮铮,御千山,征万水,不畏仙途凶险,一路追随三清妙音,不舍不弃。然而烟花未放,人心早已错乱,家恨不消,情仇难灭,少年该当如何自处?
  • 修真大财主

    修真大财主

    林风带着一个位面兑换系统穿越到了修真界。他的人生从此变的风生水起!“那人手里的仙剑不错,多少钱?”“上品法器,五万灵石。”“不错,给我来十把!”“那人打出的火龙功法不错,多少钱?”“上品功法,十万灵石。”“太便宜,给我学到最高级!”有钱就有一切,这是大财主林风横行修真界的故事……
  • 穿越之修仙得道

    穿越之修仙得道

    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因为愿意看小说,才试试把自己想的小说结合前人写的,前几章写的不太好,但是后几章希望朋友给点面子,不为赚票,只为有人看。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穿越,从小爹妈因地震而死和舅舅生活在一起的张子枫·为了救唯一的亲人突然穿越啦~
热门推荐
  • 灵与我的可爱妹妹

    灵与我的可爱妹妹

    “哥哥,梦儿要生气了!”“逸哥哥,你会照顾好我的对吧?”“...别离开我好么?”“哥哥,我想去游乐场。”“好好好,我的可爱的妹妹们,哥哥都会答应你们的要求的!”这是一个有点温馨却带有冒险意味的故事...
  • 那些年的易少

    那些年的易少

    小时候的两小无猜,长大后他们是否还是互相喜欢呢?是否还能在一起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不好的请提出来谢谢!(千玺的小说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20几岁要应用的经济学智慧

    20几岁要应用的经济学智慧

    运用经济学智慧,帮你破解那些挑战你思维的经济学现象,拥有从身边小事窥宏观经济的智慧,理性消费不迷糊,智慧理财,管好自己的钱袋子,修炼职场达人“稀缺”,自己当老板,创业实现梦想,携王子或公主走向红地毯的另一端,量度人情冷暖,开始幸福生活。
  • 大氏族

    大氏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本以为他的降临是为了嬉戏世间,他却上了战场;他本以为此生孑然一人做个笑傲江湖的剑客,他却发现无数的人因他而昌亦因他而亡。这就是氏族,氏族之间的征服,至死方休。
  • 独恋复仇冷血公主

    独恋复仇冷血公主

    母亲被父亲杀死后,父亲竟带回来另一个女人和一个与自己相似孩子回来!从此,等待她的便是无尽的虐待。十年后,满身荣耀的她,带着一颗复仇的心回归中国,母亲的仇,自己的仇,她要一并讨回来!
  • 灼邪

    灼邪

    左瞳意外变异,瞳中竟藏着滔天戾气。少年从地狱爬回家族,一切重新开始。千重劫,醉青丝,我为天,我为神,我为狂邪……
  • 灵御

    灵御

    灵御大陆,人一生下来就有三魂七魄,通过唤醒先天之魂,就可以拥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之异能。有操纵五行之气改变万物,有寄灵于器金刚不败,有更改光阴驾驭时空...先天胎光遗落的地球少年林意,意外开启识海中残存的灵魂碎片,得到灵御大陆万万年来御灵师们的天魂执念。就此,一个光怪陆离的灵御世界大门,向林意展开了。
  • 我和天庭有个约定

    我和天庭有个约定

    晴天一道惊天落雷,没有把林玄劈到西天,却把林玄劈到了天庭。玉皇大帝看着林玄:“你是否愿意接受天庭的委托,按照天庭的规则与我们来往,在众神面前和天庭签订协议。不论你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遵守协议,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我愿意。”林玄回答到。玉皇大帝大手一挥:“那么,协约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