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000000038

第38章 昔日可买一房,今日只抵一瓶酒——关注通货膨胀要学的金融学(1)

通货膨胀与我们的生活

33年前,四川的汤婆婆往银行里存了400元钱,当年这笔钱能买1套房子、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香烟或50瓶茅台酒。今天,汤婆婆取出这笔钱,连本带息835.82元,仅够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

通货膨胀在无形中侵吞着我们的财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那么,就我们所能感觉到的通货膨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说起通货膨胀,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传统的教科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描述一定是这样的: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而这时货币会贬值,物价会上涨。

阿根廷曾经是繁荣兴旺的代名词,阿根廷的名字原意为“白银之地”,或许这是因为它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坐落在拉普拉塔河岸,而拉普拉塔河在西班牙语中是“白银之河”。尽管河水的颜色是浑浊的,可是河水上游沉淀着大量的白银。1913年,阿根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10个国家之一,甚至连总统在访问中央银行时也发出过这样的抱怨:“这里的金子实在太多了,过道都无法通行了。”

然而短短的60年后,阿根廷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20000%,通胀使得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通胀吞噬一切,社会陷入极度混乱……阿根廷的一个省甚至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帕特隆,尽管很多人都担心这种货币不被企业接受,当地麦当劳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帕特隆堡”的套餐:两个芝士汉堡、一份炸薯条、一杯饮料。这个昔日富裕的国家逐渐被新加坡、日本赶超,甚至是邻国智利。

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十分迅速的传导性。任何一部分的商品的涨价,将会很快地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其他商品的涨价。以此次正在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为例,先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工资的上涨。而工资在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重要的权重,这一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带动中国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货币的增加不等于财富的增加,使我们富有的是商品,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稀有限制了商品的充裕性。让钱币加倍无法使这些资源突然出现,或许我们一时间会感觉自己更富有了,但显然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在稀释货币供给。由于大众急着花掉他们新发现的财富,于是商品价格也会上涨一倍,或者至少涨到供需平衡,不会出现拿着货币却买不到商品的情况。

显然我们知道,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会使其价格下跌,而这样的改变不像其他商品那样会为社会带来好处,社会大众不会因此而更富有。新的消费或资本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但是新货币只会使物价提高,换句话说,我们的购买力被稀释了。

事实上,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货币的用途只在其交换价值,其他商品则有各种“实质”用途:商品的供给增加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欲望,但货币只能用于未来的交换,它的用途在于交换价值或“购买力”。

要知道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危害不只是物价上涨那么简单,通货膨胀是我们个人投资者的敌人,日常或波动性的股价改变虽然惊心动魄,最让投资人担心,却不是个人投资者最大的忧患。通货膨胀的侵蚀力量才真的令人害怕,以5%的通货膨胀率来说,你的钞票的购买力在不到15年内,就会少掉一半,在随后的5年内,又会再少一半。通货膨胀如果是7%,只要经过21年,也就是从61岁“提早”退休,到82岁为止,你的钞票购买力就会降到只有目前的1/4。然而现在82岁却是日渐常见的平均寿命。这点显然是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个人已经退休,没有办法再增加资本,来抵消通货膨胀对购买力可怕的侵蚀。

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故事就如同上帝愚弄人们的花招,它让就业机会看上去更加诱人,诱使人们接受工作。这就好像一场全民参加的赛跑,它表面上创造了经济的繁荣,实际上损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如果人们对经济形势多了解一些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说过这样一段有名的话:“通货膨胀开始的数月或数年,就像饮酒刚开始的几口,感觉很不错。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钱花,物价的上涨跟不上金钱的增加。只有当物价迎头赶上的时候,其后遗症才开始显现。”

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曾经作过关于通货膨胀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7%的民众认为通货膨胀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穷,而只有12%的经济学家认同这样的观点。当被问到,如果工资和物价以同等的比率上升,能否让你更加满足。结果有49%的民众认为可以,然而对此只有8%的经济学家赞同。

通货膨胀对社会从来没有好处,只是牺牲一群人的利益来造福另一群人。通货膨胀是用欺诈的方式侵占他人财产。在自由市场中,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而通货膨胀恰恰会打乱市场价格反映给经济体的正常信号,一旦这个信号失真,很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会出现明显的非理性,导致经济体的混乱,甚至经济危机。就如同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理查德·W.费舍尔所说:“通货膨胀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不管它看起来多么诱人,但最终都将以灾难收场。”

世纪回眸:我国的通货膨胀

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10月份美国CPI涨幅达到3.5%,10月份欧元区CPI涨幅达到2.6%,比前一个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预期目标。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物价快速上涨,俄罗斯、南非、阿根廷、越南CPI超过8%。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了9.8%,其中,中低收入国家食品价格上涨了9.7%。2007年一季度,全球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1.6%,其中,中低收入国家上涨了8.7%。应该说,全球的通胀压力都在增大。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在很多国家都曾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那么,我国之前是否也曾出现过通货膨胀呢?这些通货膨胀是怎样发生的呢?

目前,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各种物价指数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已经初露端倪,社会上关于通货膨胀的关注也不断增强。通货膨胀对我国老百姓来说其实算不上新鲜事物,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几次经历过了。

第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0年。从1980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快速增长,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运行上,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激增,财政支出的加大致使出现较严重的财政赤字,以及盲目的扩大进口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外贸赤字严重。

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上,1980年比1979年新增货币384.8亿元,而从1970年到1979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仅为90多亿元。在价格指数方面,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1980年通货膨胀达到7.5%,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1%,在CPI的上涨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这次通货膨胀中并没有伴随CPI同时上涨。

针对此次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取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手法:比如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和控制物价等办法。结果这次通货膨胀从1979年出现萌芽,到1981年基本得到遏制,历时2年多时间。

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4年。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我们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价格指数就可以看到。1981—1983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1984年比1983年新增货币竟高达1071.3亿元;在价格指数方面,1985年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7%,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3%,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这次通货膨胀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历时3年才消除。

第三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8年。可能很多人对1988年的抢购风潮还记忆犹新,那可算得上是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幕:大到百货大楼,小到街边的杂货铺,都挤满了疯狂抢购的人。什么东西都抢着买,珠宝首饰、电视机,甚至是肥皂、大白菜,不管是否用得着,也不管一时能用得了多少,买到手再说,有的人家抢购的肥皂几年后还没用完。CPI创造了新中国成立近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同比上涨高达18.8%。在如此之高的CPI背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竟然还上涨了2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也上涨了15%。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方面,从1984年到1989年,平均每年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到1989年货币存量已达11949.6亿元,应该说,货币供应量的大规模增加是形成此次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这次通货膨胀从1987年到1989年持续了3年时间,在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0年物价水平普遍下降。

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93年。1993年和1994年的中国经济就如同吃了兴奋剂,开发区热得冒烟,股票在疯涨,期货被热炒,资金涌动,泡沫泛起。许多人按捺不住暴富的诱惑,“下海”经商成了一时潮流。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多了起来,物价也涨了起来,连平常吃的大米白面、菜肉蛋奶的价格也一个劲儿地往上蹿。日常花销增加许多,工资却没涨多少,人们感觉钞票又不值钱了,不少人又在抢购囤积值钱的东西。1993—1994年3年间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年均同比上涨分别为19.5%、18.6%、24.4%,与前三次通货膨胀相比,这次通货膨胀各种指标上涨尤为严重。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基础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成本冲击型通货膨胀,是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

那么这一次通胀是怎样降温的呢?首先,货币政策总体上打出了适度紧缩的信号,开出的“药方”大致如下:一是控制基础货币供应。1994年汇率并轨后,买入外汇成了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同时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对冲抵消过多的货币,实现基础货币的稳定供给。二是强化信贷控制。商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开始“分家”,中国人民银行强化了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监控,同时整顿金融秩序,制止违规拆借资金,整肃金融机构。资金流动受到有效约束,犹如釜底抽薪,固定资产投资自然迅速降温。三是提高存贷款利率,保护储户利益,鼓励储蓄。

从1993年到1996年,各项政策逐渐发挥作用,通货膨胀率成功地降了下来,经济增长率回落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国家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的震荡,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软着陆”。

今天,我们遇到的物价上涨面临着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比如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在于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房地产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同时上涨,因此,仅仅采用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抑制当前的物价上涨是行不通的。不仅如此,本次物价上涨较之前4次通货膨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首先,由于2004年6月以后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基准利率,导致2007年次贷危机的产生,该危机向物价的转嫁导致全球物价上涨,同时利率的调高使美国国内面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此后美联储的不断降息,使我国通过加息抑制物价上涨的空间越来越小。其次,国际市场粮、油等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使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大。最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推动了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国内成品油一旦受之影响大幅提价,这个“工业粮食”涨价将带动一大批工业消费品生产成本推动下的涨价。

剧烈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冲击如果没有别的政策来抵消,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政策相互配合的策略,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抚平经济周期的波动。

通货膨胀从何而来

1921年1月德国每份报纸的价格为0.3马克,随后上升为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是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另外还有一些故事讲通货膨胀下的德国:

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面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德国街头的一些儿童在用大捆大捆的纸币马克玩堆积木的游戏;一位妇人用手推车载着满满一车的马克,一个小偷趁她不注意,掀翻那一车纸币,推着手推车狂奔而逃;一位家庭主妇正在煮饭,她宁愿不去买煤,而是烧那些可以用来买煤的纸币。

这些夸张得让人心酸的小故事就是通货膨胀的真实写照,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损害我们的幸福和希望,那么通货膨胀从何而来呢?

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是个侵蚀财富的大问题,物价总水平的持续、全面的上涨,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大家所熟知的它的导因之一就是印的票子太多了,使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体整个产出量的增长率,而让更多的货币在市场的供求中追逐和竞购较少的物品。

同类推荐
  •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本书是关于研究企业管理技术革新方面的专著,书中包括了:企业执行力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破坏性创新的内容扩展与研究机会、本书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基础、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关键因素识别等内容。
  • 中国金融论丛(2009)

    中国金融论丛(2009)

    本书由综合经济篇、银行管理篇、信托发展篇、征信建设篇、财政税收篇、证券市场篇六部分组成,收录《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长效机制》、《公益信托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等文章。
  • 平衡计分卡导向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导向战略管理

    本书针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即BSC的战略管理系统,阐述了结构和研究方法,BSC的讨论和BSC导向战略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建立等。
  • 比尔·盖茨金牌管理

    比尔·盖茨金牌管理

    比尔·盖兹的成功具有必然性,在他的财富背后你会发现一些本质的东西:敢于创业的勇气;失败后重新崛起的信心;高超的交际手腕;力挽狂澜的精神支柱……而这些,正是他登上人生巅峰的坚实阶梯。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一起领略商业天才的经营策略,解读微软巨头的财富密码。
  • 管理伦理学

    管理伦理学

    本书从管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营销伦理、财务与会计伦理、生产伦理、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环境伦理、国际商务伦理、电子商务伦理、管理伦理建设方面论述,并辅以案例、思考题,介绍了管理伦理方面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 傲仙途

    傲仙途

    星空之上,有位女子,失去两魂六魄,静卧玉棺之内,等待应雄前往唤醒。然仙途漫漫,幸而拥有三界之本源-混沌空间,得到了灵气最浓郁的天和地。从此,三界任我行。归仙路上,一切佛、道、儒、妖、魔、梵皆不能阻。
  • 霸道专宠,我的女人谁敢抢

    霸道专宠,我的女人谁敢抢

    某女生气:“你无赖”某男邪恶:“噢?是吗?我让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无赖...”“不要,滚...”“遵命”校园逆天女王,竟被霸道校草驯服成乖乖的小女人……直到某一天,“老婆,我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没能好好满足你!”“什么?你...喂...”校草对外界强势宣布:“我的女人,与我抢者,杀无赦!!”(男女主身心健康,1vs1,甜文,宠文!)
  • 血织情

    血织情

    一个平凡的少女,在一次红月亮传说的夜晚遇到了一个人,老人在临死前给了女孩一个东西后消失了,女孩也失去了那一个晚上的记忆。。。。。。x学院内来了几位新生,各个都是帅到爆,其中一个竟然是她的同桌。。。。。。某一天,晚上,她亲眼见到他吸了她死党的血,他抬头看着她,眼睛发着光,嘴角流着血,不时还用舌头舔一下"我不知道你这次是为什么要来这里,可是,你先快点放了她”朴冰故作镇定的说“难道你不想知道我这次来这里的目的吗?”男子问“我不想知道“女子说道“你不是喜欢我吗,做我的新娘吧”不知何时男子已经来到女子面前勾着她的下巴,问道.....................
  • 爱是亚斯伯格症

    爱是亚斯伯格症

    “表叔,等我!”“我不是你表叔,不是,我是章泽天。”他第一百次重复。“好吧,章泽天。”“楚书君。”“章泽天,等我。”“楚书君。”“章……”“楚书君。”“……”无语,我想说,其实你不必每次都重复我的名字的。
  • 王位争夺!百年孤独

    王位争夺!百年孤独

    我,伊卡娜,精灵国公主,全精灵国法力最高的人,我本无忧无虑,不贪图那至高的王位,却为了那高高在上的位子失去了我一生的挚爱,朋友,以及…亲人…
  • 最美好的奇迹

    最美好的奇迹

    时间以冲淡以往那些彩色的回忆,偶尔想起固然有些伤感,但他却不是她生命中的主角,她和他的认识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是生命中的过客,三年前她见过他的照片,在电话的另一端也和他讲过话,他是她闺蜜的前男友,三年后她们巧合的在一家公司上班,他成为她心里一个特别人的人。而她和又一个他的相遇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他是她梦想启航的伯乐,他帮她实现梦想,助她成长,而他也悄悄的爱上了她,但最终他们都不是她生命中那份最美好的奇迹,因为她人生中那段爱与逐梦的相遇此刻正悄悄的向她走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虚无主宰

    虚无主宰

    他是一位弃子,被家族抛弃,却被鸿蒙界第一高手凌傲天附身,从此命运的转折开始了……
  • 唤我之名

    唤我之名

    九天帝女夜安珞跌阶,并活不过二十岁,为重修幻术,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