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目前典当行业发展得还比较慢,在我国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尽管典当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但由于它毕竟不是一国的主流融资渠道,人们对典当的利用还不可能达到像对利用银行贷款方式那样熟悉和频繁的程度。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共有1.5万家典当行,每10个美国成年人当中每年只有一人去典当行借贷,其余的人都是利用非典当方式,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融资渠道融资,从而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在加拿大,全国共有典当行1200家,每年接受典当融资服务的成年人口也仅占10%。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典当行的数量本来就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来更是逐渐减少。因此,从典当行的布局来看,典当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利用程序化高的融资方式。如目前北京只有4家典当行,上海12家、天津23家、重庆29家,其他大多数省区典当行的保有量一般为三四十家,全国总共在1100家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市是空白,这使典当这种融资方式确实很难获得广大社会公众的了解和认知,更不用说自觉加以利用了。
此外,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典当实践来看,在了解典当的社会群体当中,绝大多数人利用典当融资的机会也并不多。因其典当的目的主要是应急,即为了处理个人或家庭遇到的一些意外事件,如求医问药、失窃遭灾等一时因手头拮据而急需借贷周转,否则不会去利用典当。同时,还有少数人利用典当融资手段,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的畸形消费或进行销赃犯罪。当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外企业利用典当融资的社会经济现象已有所增加,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气候,故典当融资方式还不可能因部分中小企业的青睐而得到更广大范围的普及。
再从经常利用典当融资的当户来看,这些人一般是受两个条件的制约而去典当行借贷的,即通过以物换钱的典当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否则也不会去利用典当。一是个人经济状况不佳。如在美国,目前家庭年收入5000美元至5万美元之间的典当融资者最多,这些人或者家庭负担重,或者受教育程度低、就业状况不稳定,往往入不敷出,因此只能通过典当融资,以弥补缺乏有效收入来源和其他有效融资渠道的不足。不过,“中产阶级上当铺”的现象在美国也能找到,中产阶级在美国典当市场上已开始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独特融资力量。二是个人银行信用不佳。这里主要是指资产信用,它与个人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如美国有相当多的人或者没有银行账户,或者虽有银行账户但其信贷额度已经用完,故无法顺利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信审查,从而不易获得信用卡或消费信贷,这就迫使他们宁肯把目光投向典当,利用典当融资。
买壳上市:融资的借尸还魂术
方正科技是唯一一家完全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实现买壳上市并且取得成功的公司。它的壳公司是著名的“三无概念”股延中实业(600601)。延中实业是“上海老八股”之一,股本结构非常特殊,全部是社会流通股。延中实业以前的主业比较模糊,有饮用水、办公用品等,没有发展前景,是一个非常好的壳公司。
1998年2月到5月,延中实业的原第一大股东深宝安(000002)五次举牌减持延中实业,而北大方正及相关企业则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了526万股延中股票,占总股本的5%。后来深宝安又陆续减持了全部的股权,北大方正成为第一大股东。
北大方正后来将计算机、彩色显示器等优质资产注入了延中实业,并改名为方正科技,延中实业从此变为一家纯粹的IT行业上市公司,2000年中期的每股收益达到0.33元,买壳上市完全成功。
从买壳上市的成本上看,当初收购526万股延中股票动用的资金上亿元,但是通过成功的市场炒作和后来的股权减持,实际支出并不高。
那么,买壳上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是怎样运作的?选“壳”又有什么讲究呢?
先给买壳上市下一个定义:买壳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量的股票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再通过增发股份向公众筹集资金来反向收购自己的业务及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而场外收购或称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是我国买壳上市行为的主要方式。根据上海市场1999年上半年买壳上市行为统计,在场外收购方式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三种方式为国有股转让(40%)、法人股转让(40%)和收购控股股东(12%)。其中国资局、政府部门控股的企业买壳上市动作最多。另外,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涉足买壳上市的现象日益增多。
在A股市场买壳上市的主要好处是:上市后有望再融资(增发或配股),即通过扩大股本数,从股票市场上募得现金。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性较强,很有可能获得高过净资产总额较多的市值,即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单位股票的净资产。所以,只要买壳上市后企业经营有所改善,股票价格上涨,那么买壳者就能掌控更高的股票市值,拥有更多的财富。经过一定时间的禁售期后,这些财富在西方股票市场是可能售出兑现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法人股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但未来也有可能实现全流通。届时,国内买壳者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及改善经营管理,努力让股票价格走强,获得在二级市场上售出部分股票并赚取价差的机会。
通过买壳上市,往往比初次公开上市来得迅速。甚至不到两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在不到30天的时间内就可以交易。即使有关申报需要修改通过买壳上市的速度仍然快于承销商承销上市。如果空壳公司已经上市交易,那么合并以后股票也会很快可以上市交易。另外,如果这个公司想在另一家交易所上市交易,那么他还必须申报和获得审批。从成本上讲一个空壳公司的价格可以低至50万~60万美元,高至几百万美元。此外,上市的律师费及会计费就可能高达25万~30万美元,承销佣金可达7%~12%。
买壳上市成功后,买壳者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股票简称进行更名,这样有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宣传企业形象,带来广告效益。另外,个别买壳者还希望通过买壳上市,将私人公司改组为公众公司,引入外部股东,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得到更好的发展。
买壳上市不止于国内主板,海外上市也是一条途径。寻找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有两种途经:一种途径是中国企业通过初次公开上市InitialPublicOffering即IPO,在美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第二种途径就是中国企业通过反向收购与合并一个已经上市并拥有资产的公司或者没有资产的空壳公司,然后把现有的资产和业绩注入这家上市公司,并在市场上挂牌交易,就是所谓买壳上市。
在一个典型的买壳上市中,一个现在运作的公司(买壳公司)与一个已上市的公司(空壳公司)合并,空壳公司成为法律上幸存的实体,但是买壳公司的经营并不受影响。买壳公司的股东事先跟空壳公司股东做好取得空壳公司控股权的安排。买壳公司的股东现在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所有好处,该上市公司的股东则现在拥有有价值的合并后的实体股票,并且有增值的潜能。
买壳上市的基本操作思路:非上市公司选择、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的上市条件,将公司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置换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第一,在上市公司中选择具备卖出条件的壳公司。壳公司的选取是买壳上市运作的第一步,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壳公司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收购兼并是否能够取得最后成功。那么壳公司的特征分析极为重要。壳公司确定的合理性和公司价值与买壳公司的控股成本密切相关。
第二,分析壳公司股本结构,与拟进行股权转让的法人股及国有资产代表进行接触。
第三,买壳方取得第一大股东地位后,重组董事会。
第四,向壳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使壳公司资产质量、经营业绩发生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尽快收回投资。
那么,在买壳上市的操作中要把握什么要点呢?
选一个好壳很重要了,它直接决定了整个操作的成败。壳之所以成为壳是有原因的,无论是因为战略不明、管理不善还是外部市场和竞争环境的恶化,企业沦为壳的过程往往就是企业为了生存顽强挣扎以至无所不用其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财务黑洞、隐含债务乃至法律诉讼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此市场上真正干净的壳寥若晨星。在这种情况下,买壳的企业如果没有经过专业、严谨、详尽的调查就贸然进入,很有可能会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财务陷阱。
由于我国深沪股市中的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比重均较低,所以,我国多数买壳行为都是通过购买非流通股实现的,其中最常见的应该是不同法人之间的法人股协议转让。
买卖壳交易中的价款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资产置换支付、债权支付、混合支付、零成本收购(主要是指通过国有股无偿划拨的形式实现)和股权支付方式等。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把“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混用,则壳交易中可能不涉及价款,无支付行为。例如,创智软件收购上市公司“五一文”时,是由“五一文”第一大股东以其持有的“五一文”法人股股权作为出资,与创智合资设立一家公司,后者占有51%的股份。这样,创智通过绝对控股该合资公司而间接成为“五一文”的第一大股东,然后再注入计算机软件业务,换出原有的商品流通业务。
资产重组一般在买壳之后进行,或者与买壳同时完成,但个别案例则是在买壳之前进行。买壳上市的业务创新主要在买壳与资产重组这两大环节。买壳后,上市公司的“新东家”(新的控股股东)得往“壳”(即上市公司)中注入新的“实体与灵魂”,即将优质资产注入壳公司,把壳公司原有的不良资产换出来或压下去,使壳公司的基本面(主营业务、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等)发生根本的转变。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够得到提高,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市公司就有机会进行配股或再融资,或者就可以保定上市资格。
资产重组的办法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想办法把新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之中。怎么装呢?
主要办法之一是让上市公司掏钱来买新控股股东(买壳者)的资产,或者让上市公司用原有资产与新控股股东(买壳者)的资产进行置换,即在上市公司与买壳者之间进行交易;
主要办法之二是在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卖壳者)和新控股股东(买壳者)三者之间进行交易,比如,买壳者用新资产及一定的现金或股权组合换取卖壳者手中的上市公司控股权,卖壳者再把刚拿到的新资产与上市公司的老资产进行置换。
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企业买下壳公司后,往往会出现与壳公司原来的管理模式产生冲突的现象,企业重组后需要经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磨合,从而对短期内不大可能止住公司业绩的滑坡也要有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