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9000000009

第9章 曾国藩疏奏、书信兵法思想(8)

据《战国策·秦一》记载:战国时张仪为秦国献连横之计而名闻天下,威望高远,但对“伐蜀”之事,其谋略则未必高明。张仪主张“攻韩逼周”,其理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为,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司马错主张伐蜀:“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为,而彼已服矣。”历陈“攻韩逼周”之弊。秦惠王择善而从,听取司马错之谋,“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能否“一一看明”,择善而从,关系战争的胜负及事业的成败。唐朝的裴寂曾为李渊起兵太原谋划,当李渊奉兵攻打关中途中,其又建议“回师太原”,“还救根本,然后再图他举。”后来由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正确主张及努力争取,李渊未采纳裴寂的谋略,最后避免一场错误。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领兵出关东征,与王世充决战,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城内。眼见洛阳即将攻下之时,河北窦建德率师10万前来援救。在前线的唐军将领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谋略。萧踽、屈突通、封德彝等人认为:唐师疲劳,王世充据守坚战,一时难于攻下,窦建德乘势而来,兵锋甚锐,使唐军腹背受敌,不易抵挡,不如撤围退守新安,日后再图进攻。郭孝恪、薛收则认为:王世充所率之兵皆江淮精锐,今因乏粮穷蹙,垂将瓦解,若让王、窦会合,则可转运河北的粮饷供应洛阳,战事将拖延数日,故而主张应该留一部分兵力围攻洛阳,深沟高垒,闭壁不战,同时另选精兵扼守成皋要道,断绝郑、夏之间联系,而大军立即赶赴武牢,据险以拒夏军,伺机而破,只要窦建德一败则王世充不战自破。李世民采用后者主张,结果在武牢大败窦军,洛阳王世充也随着投降,从而加速关东的统一。

对此,我们必须指出,中国人向来推崇道德,《论语》中要求一个人每天要“三省吾身”,即多次反省自己在道德上有无过失。孔子甚至说如果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道德规范推广开来,这就能影响政治,这样一个人虽然没有当官为政,也算是参政为政了。不过,光有道德说教就能解决问题吗?将帅如能做到“廉明”,定然会受到拥护,但是若做不到呢?还让他继续当官吗?如果坏人当道,士兵群众交头接耳议论,甚至人声鼎沸、怨声载道又有何用?

儒家的道德感化理论是建立在“性善”基础上的,所以假定执法者都是善人,如果君上、尊者有缺点错误怎么办?只要对他们加以规劝就行了。不行又怎么办?再劝谏,又不听,一味谏,再不听,就“死谏”。顽固不化如桀纣那样的“独夫”,孟子认为可以推翻他们,但后来的汉儒和理学家则连这样的话也不敢说了。而西方的法制主张是假定执法者是恶人,所以要预先制定严密公正的法律来制约他们,防止他们实行专制独裁。早在古希腊时代就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改革家梭伦首创“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的陪审法庭,使得公民有参与审判的权力。在这种制度下很难产生独裁者,因为执政者无时无刻不在公民的监督下,违背民意者,甚至会在公民投票后被流放。

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教训告诫我们:没有法律监督的道德说教只是美丽的幻影,有时甚至会成为别有用心者伪装与欺骗的手段;而且把道德标准订得过高,企求“人皆可以为尧舜”,反而连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也难以达到。

十三四川试用知府冯卓怀禀

本调大营差委自川启程日期由【原文】

该守已于七月初八日,自万县启行,八月内,即由长沙驰赴大营。阅禀至为忻慰。皖南军事吏事,均有乏才之患。该守如回,籍时物色贤能之上,即邀同来营,相助为理,多多益善。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合之也。眼到者,著意看人,认真看公牍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嘱也。

该守前在四川,循绩大著,以该守已试之效,参以本部堂之所论,用以访求人才,当可拔十得五。《中庸》所谓取人以身,朱子所谓以类求之,胥于是乎在。仰即博采速来,无稍延缓。

【注释】

籍时:借此机会。

理:治理军务。

式:标准。

亲验命盗案:亲自审验命案、盗窃案等重大案件。

大条理、小条理:全部和局部。理其绪而分之,理出头绪加以分解。

比其类而合之:按照类别加以综合分析。比:排比。

该守:即指四川知府冯卓怀。

循绩:政绩。循:巡视。

已试之效:已经取得的政绩。

本部堂:指曾国藩。曾国藩曾任兵部等部的侍郎之职,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为部堂,故有此称。

中庸:《礼记》中的一篇,因其以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为最高道德标准,故为宋代理学家推重。

朱子:朱熹(公元1130—1200年),宋代著名理学家。字元晦。徽州婺源人。朱熹阐发二程(程颢、程颐)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后世将之并称程朱。

胥于是:道理都在这里。胥:都。

博采:指广招人才。

【译文】

试用知府冯卓怀已于7月初八从万县启程,8月就可以从长沙赶到大营来。获此消息后我很高兴。安徽在军界和政界一直缺乏人才。该知府回来时,可借此机会物色一些有才德的人,邀请他们到军营管理军务,人越多越好。选人的标准应该具有德行而没有官气,最重要的是要通达事理少说大话。办事的方法以“五到”为要。五到是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是:如果身为官吏,要亲自审理验证命案和盗窃案等重大案件,亲自到乡里巡视;如果是军官要亲自巡视营房,亲自探察敌军驻地的地形。心到是:凡事都要用心分析,事情的全局与局部、开头与结尾既能理出头绪加以分析,又能分门别类地加以综合。眼到是:既要认真批阅公文,又注意观察人。手到是:对于他人的优缺点、事情的关键,能随时记下来,以防遗忘。口到是:命人办事,既要有书面公文,又要苦口婆心地交代清楚。

这位知府在四川政绩卓著。以他试用时期取得的政绩,再参考我的论述,用来访求人才,就可以选十得五。《中庸》说看人要观察他的行为,朱熹说用物以类聚的观念寻找人才,道理都是一样,我希望该知府能尽速广招人才,不可延迟。

【心得】

在太平天国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清廷的无数部旅时,曾国藩能够独挽狂澜,这除了对手本身的原因外,也与曾国藩的才德有着密切关系。这段文字所提倡的“五到”有其目的与特定内涵,至今对后人仍有重要的启迪。

能够做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的官员,在曾国藩的时代是凤毛麟角,即使在今日,也是寥寥无几。

在这则短文中,曾国藩提出“察人”与“知人”的谋略思想。魏征在《群书治要·体论》中说:“善为政者,务在择人而已。”意思是,善于治理政事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使用人才。《便宜十六策·举措》也说:“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这一谋略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选拔和使用正直的贤能之士,选拔正直贤能之士治理国家,就像修身一样,修身的关键在于养精蓄锐;而举贤任能则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汉高祖刘邦可以说是选贤任能的典范。首先,处虚服而无智,熟知百官之要。每当有人才投效于门下,他都要以诚相见,虚心求教,好像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似的。在接待和求教过程中,仔细观察来者的人品,准确把握其秉性、特长,做到熟知其要。其次,择长而授任,善使众能也。如:运筹帷幄用张良,出奇制胜用陈平,率军作战用韩信,抚民治国用萧何,安定社稷用周勃,甚至连樊哙也能发挥其匹夫之勇,使鸿门宴化险为夷。再次,将将而授权,故能使众为也。刘邦善将是众所周知的。他善将的诀窍除上述择长授任外,还在于授权。百官既定名分后,各授予相应职权,以保障他们行使职能。其执下治军方略,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谋划之,绝不从中掣肘。

齐桓公也是一位爱护人才、委政于贤的杰出政治家。齐桓公所以能称霸诸侯,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爱惜人才,委政于大贤,这是他能作为英明君主的特点。

桓公与相国管仲本是有嫌隙的仇人,在他们共同为政的前几年,其关系如果稍微处理不慎,就会引发前隙,影响两人的合作关系。同时,管仲是被桓公释怨而用的人,内心难免有不少顾虑。他们之间互动的主动权完全在桓公一方,桓公对管仲使用上的信任专一和对诬枉之言的拒斥,无疑对他们合作关系的巩固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的确,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和传统的“君令臣奉”的君臣关系大相径庭,然而,这正是桓公的英明所在,自己追求的是非常之功业,而管仲是非常之人才,任用非常之人才而从事非常之功业,一定得有非常的用人策略。

“访求人才”、“察人”不但要知好人、能人,还要善于察奸。察奸之术源于《韩非子·内储说左上》,由于该书是以君王的统治术为主题,因而有许多篇章便在论述如何看透臣下的内心。

《韩非子》的察奸术,有观听法、一听法、挟智法、倒言法以及反察法等。

所谓观听法,就是不要片面根据一件事实,而要全面性的综合判断。“观听不参则诚不闻”,此言大意是:如果看到的和听到的不符,就不能了解真情。这如曾国藩指出必须将“已试之效”与“所论”相结合,“以访求人才”一样。人往往有这样的弊病,对喜好的事乐于接受,对嫌恶之事则加以排拒。如果所“观”之事令其愉快,那么有关此事负面的评价就不愿去“听”。如果所“听”的令人欣喜,那么有关此事的恶劣现实面也不愿意去“观”了。了解君主这个弱点的奸邪及佞臣,往往口出蜜言,或者只让君主看到他所喜好的一面。

唐玄宗时,李林甫任“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而且是皇帝的本家,权势显赫,真是不可一世。他能书能画,论才艺倒也不错。他有一套谄媚逢迎的本领,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和玄宗的心腹宦官及宠妃。他依靠这套特殊的本领,在朝中高居相位达19年之久。他和一般人接触,表面上总是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态度,说一大堆好听的话,使人以为他真是一位难得的忠臣良相,实际上,他是个地地道道阴险狡猾的老狐狸!

据《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比自己高),及为上所厚(被皇帝所器重),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因此,即使听到令人满意的话,也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加以确证,即使看到令人满意的情形,也必须倾听多数人的意见。不仅对于封建君主如此,对现代人而言,这也是判断情报真假时的基本思维与准则。

所谓“一听法”,是指识破隐蔽在群体之中的“滥竽充数”者。“不一听则智愚不分”。这种方法,是说若不一一听取每个人的意见,便不能察知每个人的能力。《韩非子·内储说左上》举一个寓言以为例证:齐宣王使人吹竽,由于喜爱合奏,于是经常任宫中召三百人合奏。南郭处士自称是吹竽名手,也参与合奏,并得到丰厚俸禄。宣王死,湣王继位。新王不喜听合奏,命乐人们独奏,南郭处士迅即逃之夭夭。这种方法,不一定仅限于“分别听取每个人的意见”,而应被因时制宜地巧妙应用。

所谓“挟智法”,就是佯作不知以试验对方。韩阳侯有一天故意把一片剪下的指甲握在手中假装遗失,严厉地命令道:“剪下的指甲如果丟失是不吉利的,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于是近侍们在房间里到处搜寻,却始终一无所获。一名近侍悄悄剪下自己的指甲交出来,道:“找到了,在这儿呢!”韩阳侯就这样知道了谁是说谎者。《韩非子》对这种称为“挟智法”的察奸之术作了这样的说明:“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为隐皆变。”“挟智”就是虽然加道却佯装不知,也就是说,“佯作不知而询问,则得以明白不知之事;熟知一事,则得以明白其他隐晦之事。”如果使人觉察到我们已经知道,对方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以为我们不知道,对方才会无所戒备地显露出其真实形态。

所谓“倒书法”是以谎言考验对方。“倒”,就是颠倒,“倒言”,就是倒错其言,用与事实相反的话来看透对方心理的方法。燕国有一位相国名叫子之。有一次,他正与部下交谈,突然说:“刚才从门口跑出来的是匹白马吗?”显然,这是个谎言。“没有,没有什么马跑出去呀!”“没有看见呀。”大家异口同声地加以否认。但是,其中一位却走到门外去观看,接着又回来报告说:“确实有一匹白马跑了出来。”子之由此知道左右谁是不诚实之人。

所谓“反察法”是说从相反的立场寻找动机。《韩非子》中说:“事起而有所利,其尸主之;有所害必反察之。”如果发生某种事件,起主要作用的是因此受益之人。在有人破害的情况下,也可以据此推测是受益者所为。《韩非子》中记载:韩喜侯入浴,在浴盆里发现小石子。韩喜侯唤来近侍询问:“负责浴室的官员被免职,有递补的人选吗?”“有的。”“召他进来。”韩喜侯严厉责问道:“为何在浴盆里放石子?”那人见无法隐瞒,只好招认说:“因为只要负责的官员被免职,小人就可以取而代之。所以才……”不仅限于主观的分析,还能同时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找寻其动机,这是识破、驾驭对手的一种方法。

在古代社会中,统治者和部属之间、统治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互相利用、互相猜忌、互相倾轧的关系层出不穷,统御者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往往会由之衍生出许多洞察他人心理的谋略方式。

十四督带常胜军吴道煦禀进剿九状

州请预定派何营含攻先赐咨行等情由【原文】

据禀均悉:三该军但有文书期会,永无到防之日。何必预为裁定?何必专文密订?何必早定派营,守九状州、七里州等处?无论中国、外国,无论古人、今人,无论大官、小官,有才、无才,危急之际、言而无信,便一钱不值矣。

【注释】

但:只。

裁定:判断、决定。

【译文】

我根据禀报了解:这支军队接到公文通知的派遣命令后,从没有一次按时到达防区。既然如此,何必要预先谋定军事行动呢?何必要用专门文书密封呢?何必要早早指定派哪支军队防守九洑州、七里州等地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无论是大官还是小官,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在危险的时候,说话而不守信用,无论有多周严的战略、多精良的士兵,都变得一文不值了。

【心得】

在这则短文中,曾国藩强调以“信”带兵、信则不欺的谋略思想。曾国藩认为:“言而无言,便一钱不值”。

以“信”治兵,除了必须要服从调遣、听从整体安排,准时到达防区与作战地点外,在对待部属,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要谦虚公正,不抱任何偏见、成见,也不受闲言闲语的干扰。

同类推荐
  • 战场之王之磨炼

    战场之王之磨炼

    主人公从一名刚刚初出茅庐在经过多次变过以后逐步成长起来
  • 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那是一场不该忘记的战争,几个热血青年因机缘巧合进入部队,参加了那一场激烈的自卫战,小说讴歌了铁血写就的战友之情,还有朦胧美好的爱情,作者希望带给大家一本唯美精致的小说。人是时代的产物,无论你意识还是未意识到。人也是时代的开创者,无论你有意还是无意.张家寨的后生们走出这看不到边的大山后,湘人的特质和历史的舞台机缘巧合,注定了他们要创造一个个属于他们的英雄时代。
  • 我的战争岁月

    我的战争岁月

    我忘不了了曾经的我,曾经的我们。所以我决定写点什么,来纪念我们曾经的日子。
  • 抗战之金戈铁马

    抗战之金戈铁马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面对温情的离别、亲情的背叛他会做出怎样一番选择?对爱情懵懵懂懂的他,如何能分辨什么是真心什么又是假意?然而当所有一切在次离他而去的时候他又该何去何从。
  • 超强单兵

    超强单兵

    边境守护神重回都市,身兼重责,这一次,是生?还是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的成功!何南作为龙的传人,奉献,只为祖国!
热门推荐
  • 倾世君臣

    倾世君臣

    被女友甩了,学霸林之涯去夜总会买醉。不料半夜行走在路上被车撞了,林之涯以为自己的生命就会到此结束。谁知意识渐渐清晰,醒来后竟是发现自己还活着,还穿成了一个皇帝?!既然上天恩德,那就活下去吧。不过那司马倾宣是怎么回事?云夏第一公子?丞相?天下第一才子?我去!怎么看都是长得不像人的人!
  • 替身丑夫

    替身丑夫

    《替身丑夫》在此已经删文,想要继续追的朋友们请搜《俏医娘子擒夫记》,只是改了名字而已,内容不变,下个月二十号就能够在书旗、UC等平台上搜到了、
  • 如意缘

    如意缘

    世人都说赵九姑娘是天下第一福星,所以被退亲之后还过得风生水起,名动京城,连郡王爷都上门来提亲了。赵如意表示,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个这样护短的爹?
  • 青春,我忘不了你

    青春,我忘不了你

    他们四个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分开,十年后在同一个大学再次相见,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校园故事呢?
  •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龙穿越之狂傲七姑娘

    乌龙穿越之狂傲七姑娘

    现代小妞失足跌湖,乌龙穿越。一样的老套穿越,不一样的爆笑情节!
  • 网游之昔王傲天

    网游之昔王傲天

    他曾是世界三大刺客,却因为年龄的问题成为中国电竞的丑闻。他曾让所有人记住那个ID‘鬼刃’,却倒在自己人的暗流下。现在,他回来了。带着全新的名字,再度展开征程。
  • 鹿晗爱你不会变

    鹿晗爱你不会变

    能够在娱乐圈里面大红大紫不容易,能够在娱乐圈里面出淤泥而不染更不容易。在贵圈里,当某人遇到了某人。属于我们的七年之约,某片段:某女: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某男:对。某女:(满头黑线)哎哎哎,你这是?!某男:嘘!某女只想表示一哈,这个姿势,呃,太危险……
  • 明月随风

    明月随风

    戏剧学院学生李慕月在影视城中迷了路,推开一扇陈旧的木门,被一团白光笼罩后穿越到平行时空架空朝代,意外地成为了云端山庄少主人林佑风的妻子“沐玥”,在与林佑风朝夕相处中日久生情。原以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和幸福,当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彻底舍弃现代的所有,一心一意只做他的“沐玥”时,真正的沐玥却出现了。在搅乱了平静生活的同时,真相浮出水面。这一回,她——李慕月该何去何从。
  • 授权代码

    授权代码

    一个普通平民突然得到了一段授权代码。代码中的权限让这个平民成了一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惩恶扬善的全球执法者。从那天起他便放弃了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走向了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人生。但是为了心中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也为了为家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