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000000033

第33章 现代名茶(12)

清初,黄宗羲《咏余姚瀑布茶》诗中道:“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相要(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雨前。两莒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可见,瀑布仙茗已久负盛名。

古老的瀑布仙茗的加工工艺失传已久。现今的瀑布仙茗创于1979年,并在1980年在浙江省名茶评比会上荣获一类名茶称号。

瀑布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加工工艺分杀青、轻揉、二青理条、炒干4道工序。二青理条是瀑布茶炒制过程的关键工序,通过理条做形达到纤细苗秀的外形。瀑布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紧细,苗秀略扁,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鲜,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67.惠明茶

滋云蓄雾玉泉液,

嫩芽初出含清真。

寒食清明都过了,

采焙谷雨趁芳辰。

明·严用光

惠明茶是浙江畲族人民创制的名茶,产于景宁赤木山惠明寺周围,历史已很悠久。相传,在唐大中年间,有一个畲族老翁,名叫雷太祖,带着四个儿子,从广东逃荒到达江西,途中遇到一个和尚,相处得十分亲热,一路同行到浙江。分手以后,雷太祖便在景宁的一个叫大赤坑的荒凉深山坞里搭起了茅棚,父子五人靠垦荒种地度日。后来豪强硬说雷太祖侵占了他的土地,就把雷太祖父子赶下了山。雷太祖父子只得重过到处流浪的生活。事有凑巧,他们又在景宁鹤溪遇见了那个和尚,和尚非常同情雷太祖的遭遇,就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寺院里。原来这个和尚就是赤木山惠明寺的开山始祖。和尚嘱咐雷氏父子在惠明寺周围辟地种茶,这就是传说中的惠明茶的由来。

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在美国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浙江省政府征集各地著名丝绸织品、土特产品等出国赴赛,惠明茶荣获一等奖证书和金质奖章,自此茶名远扬,人称其为“金奖惠明”。

惠明茶产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明人严用光在《惠明寺茶歌》中,对惠明寺附近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诗曰:“古柏老松何足数,山中茶树殊超伦,神僧种子忘年代,灵根妙蕴先天春。……滋云蓄雾玉泉液,嫩芽初出含清真。寒食清明都过了,采焙谷雨趁芳辰。”惠明茶主要产于赤木山区,其中以惠明寺及附近为主要产地。惠明寺海拔630米,赤木山主峰海拔1500米,峦接云霄。山上林木葱茏,云山雾海,气象变化万千。每当春秋朝夕,站在山顶远眺,但见山下茫茫烟霞,经久不散。这里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土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由于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特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地茶树群体品种的特点。茶农把这里生长的茶树,分为大叶茶、竹叶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等种。大叶茶因叶片宽大而出名,是制作惠明茶的优良品种。其次是多芽茶,就是每个叶腋间的潜伏芽能同时进发,如肥培管理适当,其芽梢可以同时齐发并长。此茶叶略呈圆形,叶质厚实隆起,持嫩性很强,也是加工惠明茶的良好原料。

惠明茶的鲜叶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采回后进行筛分,使芽叶大小、长短一致。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揉条、焊锅4道工序。鲜叶稍经摊放,即行杀青。杀青在锅中进行,锅温200℃左右,每锅投叶量500克。杀青后期逐步降低锅温,在锅中边揉条,边抛炒,当茶条初具弯曲时,改用滚炒与抛炒相结合的手法整形,此时锅温再度略升,以有利于茶香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再在锅中焊干。

惠明寺附近茶佳,水也佳。山上树林繁茂,泉眼很多,涓涓细流,大旱不涸。最著名的惠明寺边的一口“南泉”,水质澄清甘洌,四季不涸,矿物质丰富,表面张力大。1979年4月,浙江省有关各级部门在现场作了一次有趣的实验,用300毫升茶杯盛满南泉水,然后向杯中水面慢慢投入镍币(有一分、二分、五分),共投一元五角一分,投到最后一分币时,始见有泉水从杯口溢出。“惠明茶,南泉水”,素负盛名。景宁山区畲族人民都将泉水用去节的毛竹片引到家里,用木桶贮存。这种木桶,也为该山区所特有,采用大木一段,将中心挖空,留下底部,即成“自然”的木桶。由于长年累月装水,桶的四壁长满青苔,桶水更显清澈,别具风味。

68.天尊贡芽

邑天尊岩产茶最

芳辣,宋时充贡。

《桐庐县志》

天尊贡芽是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浙江桐庐歌舞乡天尊峰东侧的天尊岩而得名。宋代曾作为贡品,系历史名茶。

桐庐产好茶,远在三国时的《桐君采药录》中就有记载,说是“武昌、庐江、晋陵好茶,而不及桐庐”。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中也说:茶“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睦州生桐庐峪,与衡州同”。到了宋代,这里产茶已甚普遍。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潇洒桐庐郡》诗中对当时浙江桐庐、建德、淳安等地风物盛况,描写得十分清楚,其中一诗曰: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轻雷何好事,

惊起雨前芽。

相传伍子胥曾避难到桐庐乡下,他十分喜欢歌舞,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歌舞乡。境内有天尊岭,层峦叠嶂,岩石嶙峋,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茶树遍布岩缝石壁之中,相传是由神仙撒籽播种的。用这种鲜嫩的茶树芽叶精心制作之茶,品质特好,味甘香幽。《桐庐县志》载:“邑天尊岩产茶最芳辣,宋时充贡。”宋高宗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时,朝臣曾将此茶进贡朝廷。赵构饮后,顿觉爽心悦目,下旨把这“飘溢香兰花香味”的好茶,每年进贡,并封生产此茶的歌舞乡直坞山为宋家山。

《紫桃轩杂缀》云:“分水贡芽,本出不多。”当时这里不仅生产贡芽,还有雀舌、莲心等茶生产。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沧桑,古代名茶已经失传。近年来,桐庐有关部门发掘古代遗产,继承和发扬了天尊贡芽的生产,加工工艺较前有了改进,成茶品质更有提高。

天尊贡芽采用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经鲜叶摊放、杀青、轻揉、初焙、摊凉、复焙等工序制成。特点是:薄摊吐芳,轻炒保色,理条造形,轻揉促质,低温焙香,将传统制法与新的加工技术融于一体,使成品形质兼美,堪称珍品。此茶冲泡后,嫩芽朵朵,状如雀舌;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干茶亦十分美观,形似寿眉,银毫披露,绿中透翠。

69.婺州举岩

金华则碧而清香,

乃知择水当择茶也。

明·田艺蘅

婺州举岩,又称金华举岩,属半烘炒绿茶,产于浙江金华北山村一带。产地峰石奇异,巨岩耸立,此石犹如仙人所举,因而此处所产之茶名日“举岩茶”。

婺州举岩远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中一枝名秀。宋代吴淑在《茶赋》中,不仅描述了当时举岩茶的品质,并描述了它的保健功效。赋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

到了明代,婺州举岩被列为贡品。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囊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芡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说明同用富春江七里泷的水泡茶,婺州举岩品质超过久已闻名的武夷茶。

婺州举岩的茶树大都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也有栽植在四周山岗斜坡上的。这里气候条件特殊,曾有“云暗雨来疑是夜,山深寒在不知春”的诗句,说明这里经常出现高空阳光灿烂,山中云雾翻腾,低空细雨蒙蒙,室内暗淡无光的特殊景象。这里山高林茂,云多、雾重、雨多、泉清,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条件,再加上土壤肥沃,土层厚达1米左右,腐殖质丰富,极利茶树生长。

举岩茶采于清明至谷雨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炒制1千克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的芽叶。主要工艺分鲜叶摊放、杀青、理条、挺直、烘干5道工序。

举岩茶品质特征为:外形茶条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香气清香持久,具有花粉芬芳香味,滋味鲜醇甘美;汤色嫩绿清亮,叶底嫩绿匀整。

70.瑞草魁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

唐·杜牧

瑞草魁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广德的相华尖并立,南与宁国的高峰山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宣州的碧山龙泉洞,古属宣城,今属郎溪,处在郎溪与宣城交界处。

鸦山上有鸦山寺,下有鸦山街,是郎川八大风景区之一。这里古树参天,林苍竹翠,溪水丁东,云雾缭绕,山花遍野,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成土母质为石英质砂岩,土壤为含砂粒黄棕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5.5—6左右,昼夜温差较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瑞草魁生产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对瑞草魁倍加赞赏,诗曰: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史,

修贡亦仙才。

古宣州鸦山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五代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宣城县有丫山(即鸦山),小方饼横铺茗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日阳坡,其茶最胜,太守尝荐于京洛人士,题日丫山阳坡横纹茶。”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云:

昔观唐人诗,

茶韵鸦山嘉,

鸦衔茶子生,

遂同山名鸦,

重以初枪旗.

采之穿烟霞,

江南虽盛产,

处处无此茶.

纤嫩如雀舌,

煎烹比露芽,

竟收青蒻焙,

不重洒酒纱。

明王象晋《群芳谱》指明:“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明曹学俭《名胜志》云:“鸦山在文脊山北,产茶,充贡茶。经云:味与蕲州同。梅询有茶煮鸦山雪满瓯之名。”

清张所勉在《鸦山辨》中写道:“按一统志,鸦山产茶旧常入贡,属建平,故辨之。”郎溪县古称建平,始建于宋端拱元年(988)。清谈迁《枣林杂俎》和阿世坦《清会典》都记有建平岁贡芽茶二十五斤的记载,因郎溪无其他历史名茶,这里的贡茶即指瑞草魁。又据清《宣城县志》记载:“阳坡山下,旧产佳茶,名瑞草魁,一名横纹。”

瑞草魁,品质优异,名噪全国,是具有千年以上悠久历史的古代名茶。

1985年至1986年间,郎溪姚村乡永丰村经过试验,创制了现今的瑞草魁。

瑞草魁于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开始采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制一等茶;中期采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制二等茶;后期采一芽三叶,制三等茶。要求不采鱼叶,不采病虫为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不符标准的芽叶。采茶时应轻采轻放,防止损伤芽叶。一般上午采,及时送回,摊放4—6小时即可付制。

瑞草魁的制作分杀青、理条做形、烘焙3道工序。

瑞草魁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略扁,肥硕饱满,大小匀齐,形状一致,色泽翠绿,白毫隐现;内质香气高长持久;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回味隽厚,叶底嫩绿明亮,均匀成朵。

71.松萝茶

松萝山中嫩叶荫,

卷绿焙鲜处处同。

清·吴嘉纪

松萝茶产于安徽休宁城北的15千米的松萝山。山高882米,与琅源山、金佛山、天保山相连。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霁”昔日曾列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唐时松萝山有松萝庵。茶园多分布在该山600—700米之间。此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

松萝茶古今闻名。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明代谢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冒襄《茶汇抄》云:“计可与罗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中亦云:“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清代吴嘉纪在《松萝茶歌》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之句,赞誉松萝茶品质。

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三四百年前就达到精湛的程度。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与现今的炒青绿茶制法无异。

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

松萝茶还有一个特点是其药用价值甚高。在《秋灯丛话》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北人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岐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有十余年矣。’医者曰:‘疾将作,凡医不能治也。’候其归,尾之北上,将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数瓯。’医者爽然曰:‘此毒惟松萝可解。’然后而返。”

松萝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医书中多有记载。《本经蓬源》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吴兴钱宋和《兹惠小纶》云:“病后大便不通,用松萝茶三钱,米白糖半盅,先煎滚,入水碗半,用茶叶煎至一碗服之,即通,神效。”《梁氏集验》云:“治顽疮不收口,或触秽不收口,上好松萝茶一撮,先水漱口,将茶叶嚼烂,敷疮上一夜,次日揭下,再用好人参细末拦油胭脂涂在疮上,二三日即愈。”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记载:“松萝茶产地徽州,功用: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降痰。”近年来,一些高血压、肾炎等患者试服松萝茶治疗,症状有所减轻。

72.狗牯脑茶

茶香最忆狗牯脑。

当代·陈迟

狗牯脑茶又名狗牯脑石山茶,也曾一度称其为玉山茶,产于江西遂川汤湖乡的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狗牯脑茶始于清代,距今已近200年历史。相传,在清嘉庆元年(1796)前后,有个木排工梁为镒,因放木筏,不幸被水冲散,流落南京。次年,夫妻两人携带茶籽,从南京返乡,买下谢家石山草屋,定居种茶,是为狗牯脑种茶之始。1915年,遂川县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山的茶鲜叶,制成银针、雀舌和圆珠各1千克,分装3罐,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和奖状,被誉为“顶上绿茶”。1930年,李玉山之孙李文龙将此茶改名为“玉山茶”,送往.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展出,荣获甲等奖。由于两次获奖,狗牯脑所产之茶名声大振。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山茶”改名为“狗牯脑茶”。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全国名茶展评会。

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其山南北分别有五指峰和老虎岩遥相对峙,东北约5千米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这里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较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

该茶采制十分精细。一般在4月初开始采摘,高级狗牯脑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天不采叶,晴天的中午不采叶。鲜叶采回后还要进行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

此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和包装6道工序。

成茶品质特点为:外形秀丽,芽端微勾,白毫显露,香气清高;泡后茶叶速沉,液面无泡,汤色清明,滋味醇厚,清凉可口,回味甘甜,为茶中珍品。

73.井冈翠绿

井冈翠绿,

同类推荐
  • 品质德国

    品质德国

    2006年,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那一年,它在 BBC 的调查中被票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德国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德国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认可。近代以来,文化一直是德国的骄傲,20世纪兴起的欧洲当代哲学即以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德国哲学家为精神导师,而德国音乐也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高峰。 一个国家能获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这中间的种种奥秘,值得中国人深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从德国这位遥远的“世界村邻居”那里学到一些得失兴衰之间的经验。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探索,记录了浙江多年来走在前列的非遗保护历程和实践,是读者了解浙江非遗工作的一个窗口。全书主要分为四讲:第一讲为学法讲义,第二讲为论坛讲演,第三讲为会议讲话,第四讲为市县讲评。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相濡以沫

    王俊凯相濡以沫

    泰戈尔曾在《飞鸟集》中写道: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对他的爱,不是霸道的占有,而是尽自己所能地爱他,让爱像夏花一般绚烂盛放;若万般无奈,她宁愿退出,把自己的爱深埋于心底,像秋叶一样沉静美好......而他,又何尝不是。他和她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份简简单单,相濡以沫的爱情。
  •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演讲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记录,是才情的展示,是艺术的杰作。出色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河,震撼人心,也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让现场欢声雷动,也让现场鸦雀无声;能让人笑声不断,也让人泪流满面。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以他们杰出的演讲口才,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征服了历史的狂澜,推动了文明的前进,留下了一代人的传奇,书写了一代人的辉煌。本书精选世界政坛领袖、思想先哲、科学巨匠、文艺泰斗、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各类名人的演讲佳作。这些经典之作,有的高屋建瓴、气势逼人;有的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低回舒缓、委婉哀怨;有的汪洋恣肆、游刃有余,各领风骚。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快穿之他是病娇

    快穿之他是病娇

    他是病娇,具体如下:“不要离开我,我会死的。”“要是离开我,我要杀了你。”“我会杀了你的,绝对。”“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即便是失去记忆,我都可以认出你。”
  • 天纵灵女

    天纵灵女

    星辰大陆上有神、魔、人三界,而女主千陌离在魔兽森林中遇见了一位大师,并且通过考验,成为了源云大师此生的第二个徒弟,又在一次遇险中,遇到男主冷冥夜,开展了一段恩爱情缘,可是女主的身份......
  • 市场营销与策划

    市场营销与策划

    本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以培训和训练学生的市场营销通用职业能力为宗旨,符合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思路。本书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内容,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能够完成相关的营销工作任务。
  • 智能兑换

    智能兑换

    奎因重生回十二年前,获得系统拯救兄弟,朋友,父母的故事!
  • 重生之毒妃嫁到

    重生之毒妃嫁到

    前世,她扶持司徒睿登上帝位为他倾尽所有,反连累秦家满门于一夜覆灭,自己更被做成人彘活活烧死,秦晚歌发誓:若有来生,她必定要司徒睿和徐秋水血债血偿!一朝梦醒,她重生成为南疆公主安灵素,携着满门被灭的怨恨归来,发誓手刃仇人血债血偿。杀贱人灭渣男,夺江山,盛世风华,谁人能挡!
  • 名门辑妻之万千宠爱

    名门辑妻之万千宠爱

    女主篇五岁,她走入端木家,京都顶级豪门,成为万众瞩目的大小姐,端木家养了她十年。于是,背地里给她安排了一场相亲。一个集吃喝嫖赌于一身的男人,偶尔还会打人,甚至逼迫她去陪客,只要给钱。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不听话的代价,遍体鳞伤。“夫人就是因为接小姐所以才会车祸……”管家说。于是,一场疯狂的报复接踵而来。他挑起她精致的下巴,傲气十足,“只要你愿意,我就是你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明天以后

    爱在明天以后

    樱花下的少女,少年……他接受了她,可却在她生日的当天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三年后,二人在次见面时。他结婚了,她也有了新的依靠。但是他们两个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久而久之。她好像有种想吃窝边草的感觉,安小惜到底是要重拾旧爱,还是和沐亦辰这个大boss好好的一辈子呢?让我们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