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900000007

第7章 艺术启蒙,文明穿越——探寻那些失落的世界文明之谜(2)

克诺索斯王宫层层相连、宫室环抱、数不清的门户和数不清的阶梯,加上无数错杂的小走廊,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色,房屋宽敞,室内室外房间之间往往只用几根柱子划分。每一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间中,有一个长方形的主要房间,称之为“麦加伦”,意即“正厅”。以后的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卫城等,也都沿用了这种“麦加伦”结构。

各个宫室和廊道上为数众多的壁画,集中代表了米诺斯文明的水平。几千年前留下的彩绘至今未褪,色彩相当鲜艳。颜料都是从植物、矿物和骨螺中提炼的,且在泥壁将干未干时挥毫成画,色彩渗入墙壁,故能经久保存。

整个克诺索斯王宫给人们留下的是一系列的惊叹,大到整体布局,小到细节的设计,无不闪现出克里特人的智慧之光。在一个80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创作出如此巨大而完美的建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克诺索斯衰落后,以迈锡尼为代表的一批大陆城市强盛起来,历史舞台转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克里特文明的许多成就被继承发展。从此,爱琴海文明翻开了新的一页。

就这样,一次火山大爆发或其他原因,消灭了一个古老的文明社会,克里特王国被人们遗忘了。克里特文明的兴亡,至今仍是考古学中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它的神秘面纱远远未被完全揭开。

埃伯拉文化之谜

埃拉伯人建立了一座像特洛伊一样的古代名城,他们创造的塞姆语至今无人知晓,但他们的王国为什么突然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

1955年,一个叙利亚农民在阿勒颇以南的特尔——马蒂克村附近的沙漠里偶然挖出了一个用灰色玄武岩雕成的狮子和一个盆子,盆上刻有行军的武士和宴会的情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后,就在此地的黄沙堆下,竟然发现了一个从前未为人知的埃伯拉古国的遗址。

1962年,22岁的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埃带领一支考古队到叙利亚考察,他们在7年前发现石狮和石盆的地方进行发掘。这里有一个面积为56公顷、高出地面15米的大土包,而在叙利亚平原上出现这种干燥多灰的大土包是罕见的现象。因此马蒂埃推测,这个大土包下或许埋藏着某种人类遗址。

经过长时间的挖掘,1968年,马蒂埃发现了一块用玄武石雕成的无头男人像,服饰高贵、仪态大方,约属公元前2000年代的遗物。雕像的两肩之间,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有26个字,译作现代文是:“埃伯拉国王伊贝特·利姆,把这尊像献给阿斯特尔神殿”。看到埃伯拉这个名字,马蒂埃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像特洛伊一样的古代名城。

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1973年,他们果然发现了一个王宫遗址,王宫周围环绕着又高又厚的城墙,尚有15米长的城墙残存着。随后,从遗址里找到的碑牌证实了这里确是埃伯拉城,亦即消亡了的埃伯拉古王国的首都。1975年9月的最后一天,考古队在一个房间里发现了约1.5万块泥版文书,然后又在另外两间房里发现了约1.6万块泥版文书。这样大量的泥版文书的发现是史无前例的,一个早已消亡的并沉睡在地下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埃伯拉楔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是苏美尔楔形文字演化为阿卡德楔形文字的过渡文种。专家们花费了很多精力,终于将其主要内容译编出来。从埃伯拉大量的泥版文书中可以看出,在公元前300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埃伯拉曾是中东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到公元前2300年前后达到鼎盛。当时它是一个拥有26万人口的大国,文化发达,商业繁荣,国势强盛。埃伯拉王国为了控制幼发拉底河流域,与当时另一大强国阿卡德进行过战争,结果被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所败,埃伯拉城一度被攻占。数十年后,萨尔贡之孙那拉姆·辛再度攻下埃伯拉城,并将包括王宫在内的整个城市付之一炬。此后埃伯拉王国又几经兴衰,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便在历史上完全消失了。

初步考查表明,大多数泥版记载了埃伯拉经济账目,有些泥版是有关外交关系、王族内部和国内事务、宗教和文化事务方面的内容。有一块泥版记载着某个国王有38个儿子,另一块泥版上刻着:********者判处死刑。还有一块泥版上开列了260座古代城市的名称,可惜大多数地名至今无法查明。

总之,埃伯拉遗址和泥版文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早被人们遗忘的文明古国之粗貌,为我们更多地了解中东早期城市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进而增进了人们对整个古代世界的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埃伯拉泥版中提到的不少人名、地名,事件与《圣经》中所写的相同或相似,这大概并非纯系偶然巧合。

但是,由于泥版上的一些文字是用一种至今无人知晓的古老的塞姆语写的,所以关于埃伯拉王国的很多情况尚属历史之谜。究竟埃伯拉人是如何建立起这一繁荣的古代城市的?埃伯拉王国为什么突然在历史上销声匿迹?埃伯拉人后来的去向如何及他们的后裔是什么人?泥版上所提到的200多个城市究竟有哪些至今尚存?这些都是尚难解答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埃伯拉王国及其文明的确切历史地位目前还难以估计。究竟它是否是人们所说的“第三个人类灿烂文明的摇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考古史的传奇:迈锡尼文明

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亚哥里斯平原干旱贫瘠,人们很难把它与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多金的”迈锡尼联系在一起。“多金的”迈锡尼是真实的吗?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是希腊本土第一支较为发达的文明,公元前17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2世纪盛极一时。

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荷马多次提到“人间王”阿伽门农的首都迈锡尼,而且每次提及这一城市,都要加上“多金的”这一词来形容它。在荷马的笔下,迈锡尼似乎是一座黄金遍地的城市。迈锡尼国曾向外扩张,其君王阿伽门农曾率领希腊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侵入小亚细亚西南沿海一带。特洛伊战争正是迈锡尼人与特洛伊人争夺海上霸权的一场交锋。迈锡尼虽然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但不久便被南下的强悍民族多利亚人所征服,从此迈锡尼文明急剧衰亡,希腊倒退到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时期。迈锡尼文明也逐渐被人们淡忘。

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者H·谢里曼在迈锡尼遗址发掘出众多王族墓葬及丰富金银饰物之后,他相信自己找到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写的世界。在一个迈锡尼的墓穴中,他将所发现的一个金箔面具命名为“阿伽门农面具”,迈锡尼文明及其历史地位始得到肯定。

迈锡尼的遗址建筑在一个高丘上,城堡的堡墙以巨石环山建成,大门上有双狮拱卫一柱石刻,被称为“狮子门”。据考古证明,它建于公元前1300年左右。它的门两侧的城墙向外突出,形成一条过道,加强了城门的防御性。“狮子门”宽3.5米,高4米,门柱用整块石头制成。柱子上有一块横梁,重20吨,中间厚两边薄,形成一个弧形,巧妙地减轻了横梁的承重力。横梁上面装饰有三角形的石板,石板上雕着两只狮子,狮的前爪搭在祭台上,形成双狮拱卫之状,威风凛凛地向下俯视着。门口的阶梯也用整块的岩石铺成,上面还残留有战争的轮辙。虽然迈锡尼城堡已成废墟,但这个庄严肃穆的城门,历经3000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巍然屹立,威风不减当年。

1939年起,由希腊考古学家帕巴德米特里领导的希腊考古学会和英国考古学家韦思领导的考古队共同对迈锡尼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奇迹还在不断出现,人们对迈锡尼文明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全面。

迈锡尼的圆顶墓是相当宏伟的石构建筑,最大的圆顶墓称为阿特柔斯王(阿伽门农之父)的宝库,高13.2米,用巨石垒叠砌成,墓门的一块楣石竟重达120吨。迈锡尼的陶器和工艺品也有自己的风格,除吸收米诺斯文明的因素外,还具有强劲粗放的特色。竖穴墓中的随葬品,如金质的面具、角杯、指环、金银镶嵌的刀剑等,都是古代工艺的杰作。圆顶墓已全部遭盗掘而极少遗存,但瓦孚墓中残存的两只金杯极为生动精美,以浮雕表现捕捉林中野牛的情景。迈锡尼的线形文字“B”的发现,给传奇性的迈锡尼考古又增添了新的魅力。线形文字“B”如今已释读成功,使我们对迈锡尼社会的奴隶制度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各地发现的泥板文书上了解到,该文明的社会经济情况与古代东方的奴隶制王国相接近。泥板中还有日后希腊神话中常可见到的天神如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罗的名字,表明该文明与其后的希腊文明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

迈锡尼坟墓和王宫遗址的成功发掘,使世人看到了一个湮没已久的辉煌的文明,证实了荷马史诗中“多金的”迈锡尼的存在。迈锡尼考古的进行,使荷马的优美的诗句又一次回响在迈锡尼的废墟中,湮没已久的迈锡尼文明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向人们展现了辉煌灿烂的面目。

“多金的”迈锡尼成了考古史上继特洛伊之后的又一个传奇。

奥尔梅克文明之谜

奥尔梅克文明比玛雅文明还要古老,享有中美洲“文明之母”的美誉,那么,它究竟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墨西哥民间有这样一个古老传说:远古时代的密林里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文塔族,他们住在仙境般的美丽城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就是墨西哥湾沿海地区著名的奥尔梅克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的发祥地位于今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西起帕帕洛阿潘河,东至托纳拉河,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这一带西部为洪泛区,东部为沼泽地,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并且橡胶树成片,因此当地居民被称之为“奥尔梅克人”,意为“橡胶之乡的人”。

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3300多年前,是墨西哥最早出现的较为发达的人类古文明之一,享有中美洲“文明之母”之美誉。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为三个文化点:圣洛伦佐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三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期有先有后,相互衔接。由这三个文化点组成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墨西哥本地区,而且遍及整个中部美洲地区。中美洲其后出现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其他各种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很深的渊源。

奥尔梅克文明被认为是中美洲文明的始祖,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为日后的社会提供了许多文明财富,但最卓著的当属奥尔梅克特有的雕像。这些雕像以巨大的石头头部雕像工艺见长,大都雕刻着厚厚的嘴唇和凝视的眼睛。1938年发现的“奥尔梅克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明中最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这些头像由整块玄武岩雕成,构思完善,具有强烈的写实性。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是一个青年的头面雕像,重达30吨,高3.05米左右,形象十分生动。他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睁,呈扁桃状,眼皮显得十分沉重;头戴一顶装饰有花纹的头盔,遮住了两耳。考古学家认为该头像可能是当时奥尔梅克领袖的雕像,或者就是一种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纪念碑。

雕像的高超工艺,连几千年后的现代人都叹为观止。它们不仅体积巨大,而且栩栩如生,尤其令观者震撼的是,这些雕像所用的石头均来自很远的地方,而在当时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奥尔梅克人却把沉重的玄武岩石块从40里外的火山区拖到圣洛伦索,还把巨大的石头打磨成了10米高的石头头像,其中的力量与智慧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所以,科学家认为,这些石像是文明的标志。

除了雕刻出巨型石像外,奥尔梅克人还用绿玉或黑玉雕出许多小型的人像、动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奥尔梅克人喜欢用翡翠绿玉做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这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在奥尔梅克人看来,最为贵重的物品是玉石,它代表着“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绿色玉石所折射出的颜色仿佛滴翠的青玉米或荡漾的碧波,由此绿玉成为“珍贵”和生命自身的同义词。奥尔梅克人雕刻出来的小型石像晶莹圆润,玲珑可爱。这些玉石人像以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为最多,有的小人像胸前还缀有一面用黑曜石凿成的镜类饰物,即使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带有美洲豹头部特征的神像。该神像是人的身形,学者们称之为“豹人”或“豹娃”。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的象征,因此这个神的形象往往兼具人和豹的特点。奥尔梅克人的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又形成了一种方正凝重、深厚圆润的风格,成为奥尔梅克艺术的典范。

不仅如此,科学家发现奥尔梅克人还发明了一种橡皮球游戏。后来这种游戏在整个地区广泛流传,成为各地十分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此种发明无疑又闪现了奥尔梅克人特有的智慧。

3000年前,就在地球上的大多数角落仍然处于文明的黑暗中时,而奥尔梅克却在古远的城市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们曾经很强盛,但到公元前900年前,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突然消失了。他们的遗迹中也没有任何遭到外敌入侵的痕迹。所以科学家猜测也许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流由于淤泥堵塞而改道,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这里,远走他乡。据说今天的墨西哥圣洛伦索就建立在它的遗址之上。

遭受灭顶之灾的庞贝古城

庞贝古城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它在地下沉睡了千年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这么庞大的一座古城,是如何神秘地消失的呢?

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西南脚下10公里处,西北离罗马约240公里,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20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地,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庞贝在公元前4世纪开始逐渐受到罗马势力的影响,公元前89年与赫库兰尼姆城一同并入罗马,所以也称为罗马庞贝城。

公元79年庞贝城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在当时属于中小城镇,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同类推荐
  • 秉公处事(中华美德)

    秉公处事(中华美德)

    本书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秉公处事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9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9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中的故事,是选取世界寓言故事中的经典,在保留原作品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些寓言故事,内容集中,主线清楚,情节衔接紧凑,读来引人入胜。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寓言故事的内容。
  • 震撼心灵的名家诗歌

    震撼心灵的名家诗歌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乌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热门推荐
  • 汉末嫁衣

    汉末嫁衣

    刘腾回到汉末,双手捧着名为江山的嫁衣,问了一句:嫁衣谁属?
  • 修仙之路:仙葫

    修仙之路:仙葫

    “命只有一次,投胎来这里不是为了受罪,而是去见识!”“世界如此美好,活着就要去见识那些美好!虽死无憾!”李腾飞带着他的传家宝——一个葫芦,穿越到宁州,从这里他将走上不同寻常的修仙之路!
  • 拯救作死一家人

    拯救作死一家人

    有个专注谋反三十年,脖子上永远悬着一把刀的爹,有个专注补刀三十年,得罪全京城贵妇的娘,这穿越之后的日子,简直不能更心力交瘁了。幸好还有个靠谱的哥哥,可为什么,哥哥的靠谱还是要讲究时机的?
  • 泪燃岁月长河

    泪燃岁月长河

    一粒沙,一株草,一片充满生机的树叶,干枯的树枝,一滴伤心的眼泪,不经意间掉落的发丝,千万年后,也能站在世界之颠欣赏世间的沉沦,看尽生命尽头沧桑的年轮,结束,开始,终究,不过一场过眼烟云,哪里,才会是你我的归属。纷飞的世界如一朵绽放的花,让时间失色,与世长存,不曾枯败,经历了璀璨,也走过了失落,一次次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它的过程,一纪元的方式,不断地被传承下去,留下了什么,消逝了什么,谁在见证花的绽放。或者,谁知答案,去哪里寻找答案,开始了,结束了吗?
  • 天庭之龙

    天庭之龙

    神话不仅仅发生在过去,也存在于现在。在一片不为人知的世界,从远古开始的神话从来就没有断绝。盘古,伏羲,女娲,宙斯,奥丁······无数神话交织在这里。“真的有那样一个人人都能带着笑生活的世界么?”亲情,爱情,友情,“从你存在的那一刻,羁绊就已经存在。”现实和神话交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长篇在线《谁在靠近你》

    长篇在线《谁在靠近你》

    :商人齐天祥与医生情人陆小离为了长厢私守,合谋害死了前妻林希华。女儿齐默默与费远谈起了恋爱,要结婚了却发现费远与陆小离有许多关联!陆小离想设计再害死默默,却被默默识破,为了早日找出真相,默默找来医院院长郑天明帮忙,一路追查下去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郑天明才是陆小离的真正情人!而且杀害妈妈的帮凶竟然是……
  • 末世空间之相守

    末世空间之相守

    两枚戒指,一对男女,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使然!看末世里他们是如何相爱相扶,一起迎来新的世界—
  • 念念不忘,毕有回笙

    念念不忘,毕有回笙

    “这个女孩怎么样?比我可温柔多了。”“那这个呢?童颜巨乳哦。”“这个总可以了吧!性感大气,身怀亿万家产的女强人,还很顾家哦。”“哦~!我懂了,你是不是有特殊喜好,萝莉?熟女?还是空姐制服?”“混蛋啊,你到底要怎么样的!”何念念一声怒喝。毕笙默然起身,漫步到她面前,轻轻捧起她的脸,涩声道:“有个人,我始终忘不了啊。谁都不能让我忘了她!”“天不行,地不行,时间不行,你,也不行!”
  • 惊华天下,倾世大小姐

    惊华天下,倾世大小姐

    她是绝世天才,他是冰冷少年;穿越后,她是草包废柴,他是皇子殿下。觉醒后,她是神级少女,他是五系同修。飞升后,他们从下界弱渣,变成逆天强者。来见证他们怎样摩擦出爱的火花,来看看他们怎样斩杀天道。逆天姐姐?绝美娘亲?帅锅爹爹?统统包起来。尽在倾华天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