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000000022

第22章 从校官到将官(2)

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坐视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继续受到严重损失,美国迫切需要积蓄力量,与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因此,建立反攻基地就更成为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首先,由于美国缺乏战争准备,没有多少物资可以运送出去,其次,日本的疯狂进攻和严密封锁,使救援工作举步维艰。

为了获得运送物资的舰船,艾森豪威尔甚至不惜动用1000万美元的现金在澳大利亚雇用私人运输船。这样,经过整整一个冬天的努力,各种增援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到澳大利亚基地以及通向这个基地的一些岛屿。至1942年2月21日,美国在海外的总兵力超过了24.5万人,其中的绝大部分集结在太平洋。而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歼击机大队、重型轰炸机大队、中型轰炸机大队、战列舰大队等已经基本部署完毕。

1942年3月13日,麦克阿瑟抵达澳大利亚军事基地后对记者发表讲话说:“美国总统命令我要突破日军战线,希望我从科雷吉多尔到澳大利亚来。据我所知,这个目的在于组织美国对日本的反击体系。反击的首要目的是在拯救菲律宾,我虽然来到此地,但是我还要打回去。”

麦克阿瑟的这番演讲被视为美国继续从事对日抗战的象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澳大利亚基地的建立十分必要,十分及时。历史后来证明,这个巨大的军事基地,后来终于成为麦克阿瑟日后解放菲律宾的起飞台,对美国在远东及西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从1943年年初开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逐步退缩,并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代号“围捕”计划

面对美军在菲律宾的悲惨处境,艾森豪威尔内心十分沉痛,因为在这支美国驻军中,有很多他的亲密战友。而每天从前线收到的令人沮丧的失败消息,更是令他痛心疾首。他渴望能够离开办公室,到战场上指挥战斗。工作的繁忙以及华盛顿部分高级军官的夸夸其谈使他很反感,偶尔也会因此而发脾气。

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想到战争中在华盛顿消磨时间,又一次失掉作战机会,气得使人发疯。实在是太不公平了!马歇尔的冷漠、不近人情的态度使人更为恼火。”当然,尽管他咒骂马歇尔捉弄他,咒骂战争和他的运气不好,但他还是能够兢兢业业地完成上级交给的每一项任务。

1942年3月9日,随着总参谋部作战处和计划处合并为作战处,艾森豪威尔升任处长,并被提升为少将。至此,有107名军官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尽管,职位的升迁已经远远超过自己当时成为上校后退休的愿望,但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多长时间。因为,第二天,他的父亲去世了。由于战事的需要,艾森豪威尔无法回家奔丧。尽管儿时因为调皮,艾森豪威尔曾挨过父亲不少皮鞭,但对于父亲的去世他还是感到万分的难过。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半个小时,回忆和父亲相处的日子,寄托对父亲的哀思。但时间也只能有半个小时,他还得强打精神处理堆积如山的战报及文件。

1942年初,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对美国进行了访问,并与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美国军政要员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宣言》,并确立了建立联合指挥体制的决议。此外,“阿卡迪亚”会议还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把“希特勒确定为主要敌人”,确定欧洲为当前首要攻击的对象。

而早在筹备“阿卡迪亚”会议之时,艾森豪威尔就已经开始协助马歇尔共同研究这一重要的全球战略问题,他认为“美国需要在远东地区采取守势,以退为进,同时要集中资源,尤其是集中时间,介入欧洲并参加作战,这是打败德国的最佳途径”。但是,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多数将领的响应,相反,在一次参谋长联席会议上讨论欧洲战争计划时,海军将领们却提出了尽快结束欧洲的战争,把大部分舰队通过巴拿马运河,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对日作战的主张。

“十足的傻瓜。”艾森豪威尔听到这一计划后感到很失望,他忍不住低声咕哝道。

这句话被主持会议的马歇尔听到了,他转过脸来,向坐在桌子尽头的艾森豪威尔望去。

“我听到的是你的声音吗?艾森豪威尔。”马歇尔问道。

“对不起,将军,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能不能把你的看法讲出来?”

桌边出现了一阵耳语声,与会的高级将领们坚信,他们将亲眼看到参谋长将如何使这位下级军官当众出丑。

“将军,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有资格讲话——如果以军衔来衡量的话,我不够资格。”艾森豪威尔说。

马歇尔忍不住说道:“艾森豪威尔,你的话使我感到很吃惊,是你自己对我说,你并不看重军衔。”

艾森豪威尔心里明白,现在每一双眼睛都在看他这个军衔最低的人,于是,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向前台,用教鞭指着地图上的莫斯科说:“只有俄国有足够的力量在欧洲大陆和希特勒对抗,使德军疲于对俄应付而无力入侵美国。同时,也只有这样,美国才能赢得足够的时间装备起来。如果俄国在战争中被打垮,我们最好现在就开始学德语。”

他用挑战的目光看了看坐在桌边的那些高级将领们,接着说:“俄国、英国必须变为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军事作战基地。这样,我们就能投人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力量,通过英吉利海峡,解放法国,进兵德国,这是我们通往柏林彻底打垮德军的最短途径。”

“你的意思是彻底打垮德军?”马歇尔问。

“是的,将军。”

“你是不是在这里捡好听的说?”

“不,将军!如果我们让德军在他们的本土之外投降,就像上一次大战那样,他们将再一次声称,那是由于本国前线的崩溃造成的。如果我们不把不可一世的德军打得一败涂地,让他们自己的人民亲眼看到他们的垮台,这次大战就不能算是结束,因为用不了几年,它就又可以东山再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以强大的攻势进军欧洲的理由。”

“我们有很有经验的将军说,越过英吉利海峡,从正面进攻德坚实的防御工事,这无异于军事上的自杀。”马歇尔提醒他说。

“我并不主张明天就发起进攻,但是,这一天已为期不远,我们应该加快飞机的制造和生产,在进攻之前夺取制空权。”

在场的军官们纷纷以嘲笑的口吻交头接耳。他们认为艾森豪威尔所勾画的胜利前景是建立在一支至今尚不存在的空中优势上面的,他们把眼光转向马歇尔,看他对此有什么反应。

然而,马歇尔却说了一句让全场大吃一惊的话:“艾森豪威尔,你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动身去伦敦?”

马歇尔环视着那些坐在桌边表情各异的将军们解释说:“总统和我,与英国人讨论过一个类似的计划,我们需要一位有经验的军官对我们在英国的军队进行认真的估价,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艾森豪威尔,你的背包打好了吗?”

艾森豪威尔长吁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了,回答说:“将军,我的行装从来就没有打开过,因为我是一名军人。”

会后,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参谋人员起草了一份具体的作战计划,代号“围捕”。该计划要求1942年,美国军队前往英国集结,然后美英两国出动5800架作战飞机,48个步兵师和装甲师,于1943年4月1日从塞纳河口东北,勒阿弗尔和布仑之间的一段法国海岸发起进攻。同时,在海岸沿线发动突然袭击和空袭扰乱德国人。

但是,“围捕”计划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美国一些有经验的陆、海、空高级官员坚持认为以英国为基地,向顽固的欧洲西北部发动进攻是不会成功的。面对众多的反对意见,艾森豪威尔坚持认为,只要盟军掌握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并摧毁德军的局部防御力量,就可以用登陆舰将一支强大的陆军源源不断地运上岸。到那个时候,德国的彻底失败将为时不远。

艾森豪威尔的计划被递呈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这一计划,并要求马歇尔飞赴伦敦,以取得英国方面的同意。于是,马歇尔于4月7日抵达伦敦,双方举行了为期6天的会议,说服英国同意了“围捕”计划。但是,马歇尔回来后还是告诉艾森豪威尔,许多英国军官对“围捕”计划“持保留态度”。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对艾森豪威尔来说都是一个好的开端,为此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经过几个月由于这种分歧而引起的战争后,终于我们全部肯定地保证接受同一个作战概念。如果我们能在主要目标上意见一致,我们的努力将开始协调一致,我们就不会只在黑暗中摸索。”

后来,尽管由于英国首相丘吉尔改变了主意,并极力主张向法属北非进军,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被推迟到1944年。但是,以英国为基地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数百万美国士兵以及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各种物资被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英国,并为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充分证明了,艾森豪威尔制定的以英国为基础,进攻欧洲西北部的战略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

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

为了贯彻实施“围捕”计划,5月23日,艾森豪威尔奉命到达伦敦,同英国政府就抵达英国的美军的安排进行磋商。

对于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参谋部的将军们,艾森豪威尔并不陌生。早在“阿卡迪亚”会议中,艾森豪威尔就与他们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同时,艾森豪威尔对战局情况的介绍和分析,也给丘吉尔及各位将军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英国的十多天里,艾森豪威尔与英国各界人士,特别是与军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其中,为了联合指挥作战的需要,他还专程走访了英国东南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元帅的司令部,与蒙哥马利有了第一次交锋。

与艾森豪威尔不同,蒙哥马利有指挥作战的辉煌经历。在英国人眼中,特别是在他自己的眼中,他是大英帝国一流的战士。

在司令部,蒙哥马利穿着一件老式羊毛衫,一条灯心绒的裤子,手执一根马鞭,指着一排巨大的地图,像是一位校长在给小学生训话。

“我们的美国弟兄们,必须学会忍耐。今年,即使是明年,你们也不能把足够的兵力和武器装备运到英国来,跨越英吉利海峡发动攻势。与此同时,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美国必须依靠英国来领导,因为你们缺乏有战争经验的陆军和海军。”

听到这些话,艾森豪威尔心里有些不快,他站了起来:“蒙哥马利元帅,难道你不认为我们联合在一起,要比让我们这些可怜的小伙子亦步亦趋地听任你们英国人领导好一些吗?”

蒙哥马利瞪了瞪眼,他不知道,并且也不想知道这个插话的美国人是谁。因为即使是他自己的部下,也不许打断他的讲话,这是他的规定。

“我亲爱的朋友,当英国陆军、海军已经取得了征战世界的战果的时候,美国还在赤身裸体地过着原始野人的生活呢!”蒙哥马利讽刺地说。

蒙哥马利的参谋人员发出哧哧的笑声。

“是的。先生,可现在我们已经穿上衣服并且是在帮助你们了。”艾森豪威尔忍不住反驳说,并愤怒地点燃了香烟。

蒙哥马利转过身面向地图:“我们是会让你们帮忙的,但不是——”

突然,他闻到一股烟味,于是立刻中断了自己的讲话。

“谁在抽烟?”蒙哥马利声色俱厉地问道。

艾森豪威尔刚刚坐下:“是我,将军。”

“我不允许在我的司令部吸烟,把烟掐掉。”蒙哥马利并没有因为艾森豪威尔是美国人而表现出一丁点的客气,他厉声斥责道。

艾森豪威尔脸涨得通红,但他还是把烟熄灭了,没有多说一句话。

介绍完情况后,蒙哥马利连“再见”都没说一声,把前来拜访的艾森豪威尔晾在一边,匆匆地走了。

当然,这件不愉快的小事,并没有影响艾森豪威尔对蒙哥马利的看法。他一直认为蒙哥马利是“性格坚毅、精力充沛、具有良好职业修养的人”。两人日后的合作基本上愉快,自然,这不包括1944年到1945年的欧洲战争中,蒙哥马利自行其是造成重大军事损失,使艾森豪威尔大为光火。

从英国回到华盛顿后,艾森豪威尔拟定了一份报告,提交马歇尔将军和罗斯福总统。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极力主张“战区司令应该实施绝对统一的指挥,由战区司令组织、训练和指挥派往该战区的美国陆、海、空部队”。同时,要求美国派出一名才智超群的司令官,统帅在英国的美国军队。

马歇尔接过报告,深思了片刻问道:“你认为谁担任欧洲战区司令合适?”

在起草报告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就推测,如果总统批准了他的报告,担任驻英国战区司令的第一人选应该是参谋长马歇尔,其次是马歇尔的助手麦克纳利将军。

考虑到对马歇尔说他是第一人选有些唐突,艾森豪威尔回答说:“我认为麦克纳利将军最合适”。

“为什么呢?”

“麦克纳利将军曾经在伦敦工作过3个月,对英国三军军部的工作非常熟悉,并且结识了许多军政要员”,艾森豪威尔补充说道:“麦克纳利将军丰富的指挥空军作战的经验,而我们从大不列颠发动军事行动的最初阶段,将主要依靠空袭。”

马歇尔不置可否,便让艾森豪威尔回去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3天后,罗斯福总统批准马歇尔任命艾森豪威尔出任欧洲战区总司令。

在白宫的办公室,罗斯福大声宣读任命书:“特任命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少将为欧洲战区总司令。”

读完后,罗斯福总统抬起眼来望了望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一句话也没有说。

“怎么,艾森豪威尔先生,难道你不希望得到这个职务吗?”罗斯福不解地问道。艾森豪威尔吐了一口气:“当然,我当然希望,总统先生。”

“艾森豪威尔,你一下子跳过了美国军队中366名军衔高于你的将军,尽管你从来没有指挥过一个排。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有远见、还没有被因袭的军事常规惯例束缚住手脚的人”。罗斯福总统摘下眼镜后说。

对于任命,艾森豪威尔感到意外。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过高,当他第一次与马歇尔谈到参战时,他的愿望仅仅是指挥一个师的兵力。但是,这次任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仅是因为马歇尔认为他是一个十分内行的军事领导人,是一个沉着、稳健、令人产生好感的将军,是解决英美两国将军之间复杂外交问题的合适人选。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也曾就此征求过英国同僚的意见,英国人对“艾森豪威尔是最合适人物”的答复,共同决定了艾森豪威尔的命运。只是马歇尔在把艾森豪威尔送往英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会在司令官这个职位上一直呆到德国无条件投降。

同类推荐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本书讲述电影鼻祖、娱乐圈教父、慈善大家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这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传奇经历。他还热心慈善,捐款几十亿,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祖国大地。
热门推荐
  • 桃花朵朵七星君

    桃花朵朵七星君

    她是21世纪的普通家庭妇女,一朝穿越成为东阳国首富的独女,出生时母亲便难产而死,与父亲佟富相依为命。一日家中来一穷道士,其父可怜之下便给道士一筐金元宝助其生活,道士为了感谢佟家的帮助,于是帮佟家独女卜了一卦,说道:“此女有真凤之运,拥有七星相助,但未经涅槃,仅是雏凤,气运太强必遭天嫉,短命不过双十”,其父一听甚是着急,边忙问道士如何是好,道士摇头晃脑的说,“此女自有福运,桃花朵朵,凤凰涅槃,潇洒人间……额……关键是桃花纷飞,多多益善啊”,道士话没说完,男人怀中的女娃突然大哭,其父惊吓之下便只听到潇洒人间,再抬头道士和一筐金元宝已经无影无踪,于是他将女儿改名为佟含桃,开始了此女漫长的相亲路。
  • 暴走吧英雄联盟

    暴走吧英雄联盟

    看着大神直播带女神,盛泽西表示不服,怎么办?吊打呗!什么,双排的好基友竟是大美女,看小西西一改屌丝气质,化作男神征服她!“待我吊打全世界,随意带你上王者!”盛泽西童鞋,就像伟大的毛主席一统天朝那样,征服整个召唤师峡谷吧!
  • 神探林洛奇

    神探林洛奇

    前传比较单调第二章开始精彩刺激的案情一个发生在香港市郊豪宅的诡异命案一个关于巫术的富豪灭门惨案一个牵涉了众多凶手和受害者的疑案一个个关于贪婪、好色、妒嫉、错爱的命案一个由11条人命和4个凶手交织在一起的离奇案件
  • 那年杏花微雨

    那年杏花微雨

    每个女孩子的生命中可能都会有那么一个要好的女孩,她们之间无话不谈,一起逛街,一起分享一个冰激凌,穿同样的衣服,下课一起上洗手间,向对方倾诉内心的小秘密。一起走过有泪、有笑。有悲伤、有烦恼,有困惑,有迷茫的日子,她们把对方当做最好的知己,为这段友情倾囊付出,可是,有时,她们在彼此温暖的同时。也常常彼此伤害。最好的朋友,难道只能同行短短的一程,而不是一辈子?
  • 重生在葫芦娃世界

    重生在葫芦娃世界

    你哭着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葫芦娃是只会玩泥巴的孩子。也许你不会懂,你为什么重生成了穿山甲?你的肩上,使命太多了。你要变成仙侠世界里,你爱的那个强者。张开双手,就是七彩莲花仙法。你不相信,不相信你们会象童话故事里,灭了蛇蝎就是结局……
  • 复仇女王神秘归来

    复仇女王神秘归来

    复仇女王夜默歆月为爱归来,为爱复仇,只为了他。
  • 天使手册之恋爱魔法

    天使手册之恋爱魔法

    已扑街,估计不会再来chuangshi,谢谢曾经支持过得朋友。挥挥思密达。
  • 浊弦:裂琥

    浊弦:裂琥

    “要么世界沉沦我,要我变的和他们一样,要么世界臣服我,我为王。”撕裂琥珀的尘封者们,从现在开始书写我们的大时代。(新书开始,穿越真实,势不可挡。)
  • 我老婆是高手

    我老婆是高手

    “我很低调,但也不喜欢别人装逼装到我头上”新人写作小白第一个作品,欢迎大家来指导。作者一定会听取意见,但作者不喜欢粗口。
  • 远离妖孽王爷废材逆天

    远离妖孽王爷废材逆天

    她,曾是21世纪最美的女人,是组合g.k的队长,也是杀手,当然,没多少人知道她是杀手,更是金牌杀手。他,是魅力无边的王爷,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却愿意在她那一棵树上吊死。他们之间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