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900000018

第18章 折断丘吉尔的战斧(1)

几乎每个英国人都在猜测着他们的马蒂尔坦克到底遇到了德国的什么克星。但不幸的是,即使打死他们,他们也没想到隆美尔是用打飞机的大炮对付他们的坦克的,他们一直以为那是德国3型和4型坦克新配置的一种令人震惊的炮弹。以至于这场战役的情况被传遍世界后,当时的一些国外媒体每每谈及隆美尔和他的坦克部队时,都不免使用了极其敬畏的语气。

折斧沉沙

英军本想通过“短促作战”行动狠狠地打击一下隆美尔的气焰,不想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大大助长了隆美尔的士气。

1941年5月中旬以后,随着英军海上运输队成功地抵达亚历山大港,英军的坦克数量迅速增加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再次与韦维尔商讨在北非的反击计划,最后他们制定了“战斧作战计划”。“战斧作战计划”的起草工作最后落到了第13军军长贝雷斯福德·皮尔斯将军等人的手中,由于他从未指挥过装甲部队,所以在这个计划中,他的作战思想非常保守,缺乏想像力。按照计划,英军原定于6月10日前对德军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但因英军第7装甲师没有准备好,不得不将反攻的时间推迟到6月15日。丘吉尔对这个战斧计划充满了信心,他觉得英军通过这次行动不仅要在北非取得一场“决定全局”的胜利,而且要彻底消灭隆美尔的部队。但韦维尔对此持有保留意见,他根本就不相信英军在北非能取得彻底的胜利。5月28日,他在一份报告中说:“我们的步兵坦克在沙漠中的行驶速度太慢,在敌人强大反坦克炮火下会遭到相当大的损失。我们的巡逻坦克在速度和动力方面与德国中型坦克比,也不占优势。”他最后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只是希望这次进攻“最终能将敌军赶回到托卜鲁克以西”。

根据这个计划,英军将动用第13军的第4印度师和第7装甲师遂行此次任务,前者加强有第4坦克旅一部,后者由第4坦克旅和第7坦克旅编成。“战斧作战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第4印度师在第4坦克旅一部协助下,进攻塞卢姆、哈勒法亚、卡普措堡,第7装甲师做掩护;第二阶段,由第7装甲师向包围托卜鲁克的德意部队发动猛攻;最后由该师会同托卜鲁克守军向西继续推进。整个战役由第13军军长贝雷斯福德·皮尔斯指挥。从总体上看,英军在坦克和飞机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拥有300辆坦克、116架战斗机和128架轰炸机,而隆美尔仅有150辆坦克、60架战斗机和79架轰炸机。英军火炮的数量也远远多于德军。

隆美尔知道,英军在“短促作战行动”失败后,决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加强了对英军的情报监控。6月14日,隆美尔的监听员获悉,每一支英军部队都从电台里接到“比特”将于第二天开始的通知,由于“比特”这个代号在5月中旬英军进攻之前也同样使用过,因此,隆美尔清楚,这意味着英军将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于是,隆美尔在当天晚上命令塞卢姆前线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并要求德军机动后备部队做好行动准备。

6月15日清晨4点半钟,英军的进攻沿着海岸平原和高原展开了。在这一天的战斗里,隆美尔的前景并不乐观。他的坦克跟英军比,在数量上已处于劣势,而且其中只有95辆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3型和4型战斗坦克。而英军大约有100辆凶猛的““马蒂尔达”达”式坦克。这种坦克的装甲厚度是德军坦克的两倍,德军37毫米的反坦克炮对它们无可奈何。

隆美尔知道,只有88毫米高射炮才能够对付““马蒂尔达”达”式坦克。于是,他在哈勒法亚、哈菲德山脊和塞卢姆前沿布置了仅有的12门这种高射炮。在沿塞卢姆前线的其他战术据点,隆美尔又布置了一种新的38型反坦克炮,这是一种仅把37毫米反坦克炮的口径改装成50毫米的改进型武器。尽管由于后勤补给线供应不上,在这次战斗中,整条战线只有一半部队能得到弹药、粮食和水的补给,然而北非德军中最不屈不挠的人物之一,威廉·巴赫上尉却因坚守住了哈勒法亚而一战闻名。他是第104步兵团第一营的一个个子瘦长、爱抽雪茄烟的指挥官。巴赫过去是个牧师,他举止文雅,说话和气,但在战斗中却显得异常勇敢。

6月15日整个白天的战斗中,英德双方互有进退,未分胜负。然而到了晚上,隆美尔却显得很乐观。在这一天中,德军不仅守住了处于关键地位的哈勒法亚隘口,而且英国12辆从高原一侧进攻的大型“马蒂尔达”坦克,有11辆被巴赫隐蔽得很好的88毫米高射炮击中,另6辆从海岸一侧推近的“马蒂尔达”坦克也有4辆在德军的主要阵地前被击毁。而瓦尔特·纽曼·西尔科上校的第十五装甲师也摧毁了英军60辆坦克。隆美尔克制住自己急于想冲人塞卢姆前线战场的心情,一直呆在150多公里外的军指挥部里,用无线电指挥着前方的战斗。当夜,隆美尔决定在第二天凌晨展开全面进攻,一决胜负。

6月16日拂晓,纽曼·西尔科的坦克率先发起了反攻。隆美尔计划冲过前天晚上被英军攻占的卡普措堡,跨过前线的铁丝网,再向敌军漫长的翼侧进攻。然而他的进攻却没有多大进展。到上午7点45分,由于第十五装甲师的80辆坦克中仅剩下35辆还可以正常运转而被迫退出战斗。到中午过后不久,第五轻装甲师在边境地带也遭到了英军强大坦克火力的狙击。

隆美尔正在接受德军随军记者的采访到此时,德军基本上已处于劣势状态,如果英军这时不顾一切地集中兵力,全力冲过来,隆美尔将不得不放弃对托卜鲁克的包围,撤回昔兰尼加的西部地区。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隆美尔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他把赌注押在英军对他们自己的翼侧明显感到不放心这一点上。晚上12点35分,隆美尔电令第十五装甲师撤离卡普措堡,与第五轻装甲师的前沿平行向南推进,并要求这两个装甲师在拂晓之前必须插入敌军翼侧,然后冲向哈勒法亚海岸。这样既解除了英军对守在哈勒法亚的巴赫上尉的包围,也切断了英军的整个远征部队。与此同时,他派出一架战斗机给哈勒法亚的守军散发了激动人心的消息:“德军的反攻正在西线取得节节胜利,英军被迫处于守势,整个胜利将取决于哈勒法亚隘口和海岸平原能否被守住。”

6月17日,第五轻装甲师在清晨4点半钟准时出发,6点便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西迪苏莱曼。第十五装甲师也同样抵达了指定位置。英军果然对冲向其翼侧的德军感到惊恐不已,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上午7点45分,英军第7装甲旅报告弹药告急,处境艰难。阵地上已有指挥官向开罗的英军请求援助。这些消息都被隆美尔的电台截获了。见到自己的策略奏效,隆美尔立即催促第五和第十五装甲师迅速向前推进。中午,德军坦克隆隆地驶过哈勒法亚隘口,不仅解救了巴赫所受的围困,而且将英军从原路赶了回去。隆美尔赢得了这场坦克激战的胜利。

6月18日,隆美尔离开了后方指挥部,驱车前往前沿阵地看望那些已精疲力竭的德国和意大利士兵,并向他们致谢。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仅仅损失了20辆坦克,却摧毁了英军100多辆坦克,其中包括极难对付的英国““马蒂尔达”达”式坦克。隆美尔对于这次胜利感到万分得意,他迫不及待地向柏林报告了自己的战果,并将英军被摧毁的坦克数量夸大到180至200辆,几天后,他又把这个数字改为250辆。

英军的“战斧”就这样被隆美尔折断了。但令英军迷惑不解的是,他们不知道隆美尔究竟是用什么武器将英军令人骄傲的““马蒂尔达”达”式坦克击坏的。一名被俘的英军少校在德国军营中执意要看一看摧毁他们坦克的德国武器。满面笑容的隆美尔很痛快地满足了这个少校的要求,当德国88毫米高射炮摆在他面前的时候,这个少校以一副混杂着愕然和愤怒的表情说:“这太不公平了,你们居然使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来对付我们的坦克。”和这名少校一样,几乎每个英国人都在猜测着他们的“马蒂尔达”坦克到底遇到了德国的什么克星。但不幸的是,即使打死他们,他们也没想到隆美尔是用打飞机的大炮对付他们的坦克的,他们一直以为那是德国3型和4型坦克新配置的一种令人震惊的炮弹。以至于这场战役情况被传遍世界后,当时的一些国外媒体每每谈及隆美尔和他的坦克部队时,都不免使用了极其敬畏的语气。

英军“战斧作战计划”的失败,使隆美尔的声誉再次在德国达到了顶点。尽管1941年4、5、6这三个月隆美尔因为在托卜鲁克的连续失败,让自己的声望连续三次一落千丈,但最后这一仗却仿佛证明他比英国人更有能耐。当宣告隆美尔胜利的嘹亮喇叭声在德国广播电台里回荡时,许多德国人重新拾起了对隆美尔的崇拜之情,一位上校说:“隆美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典型的年轻将军,要把他作为我们后代子孙的榜样。他为激励尚武精神高潮的到来,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年仅49岁的上将

隆美尔力挽狂澜,在埃及境内打败了英军的反扑。这一壮举深得希特勒的赞赏。在为隆美尔举行的庆功会上,希特勒亲自提议把隆美尔晋升为上将。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总参谋部的坚决抵制。

在短短的两年之内,隆美尔已从中校提升到中将。如此迅速的提升已令向来恼恨隆美尔的总参谋部大为不满,如今又要将他提升为上将,这是总参谋部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以哈尔德为代表的总参谋部高官们最看不上隆美尔倚仗得宠于希特勒,在他们面前目无尊长的张狂样子。哈尔德早从5月份开始,就在设计限制隆美尔军事权力的方法,他曾私下建议同样痛恨隆美尔的布劳希奇加强对隆美尔行动自主权的控制。随后,哈尔德又建议把陆军副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高斯中将派往利比亚的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同时还提议在利比亚设立一个由陆军元帅威廉·李斯特指挥的总司令部,以帮助隆美尔“处理非洲的复杂局面”。

但哈尔德毕竟只是哈尔德,他只有提建议的权力,决定权最终还是握在希特勒的手中。在利比亚设立总司令部的建议目的过于明显,一送到希特勒手中,就被丢到了一边。倒是让沉默寡言、态度和蔼的高斯去非洲的提议得到了希特勒的同意。

6月15日,也就是塞卢姆战役开始的第一天,高斯来到了隆美尔的指挥所。一到那里,他就被隆美尔的军事天才折服了。高斯对隆美尔控制战役的能力感到惊异,认为这个非洲军团司令官“很能应付复杂局势”,并立即把他部下的43名军官、150名普通士兵和46辆运输车全部交给隆美尔指挥。高斯回到柏林后,哈尔德对高斯在报告中流露出来的对隆美尔的钦佩感到极为愕然,最后,他在高斯的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评语:“由于隆美尔将军的怪癖和病态的野心,把人事关系搞得相当复杂。”

尽管总参谋部煞费苦心地折腾了好一阵,结果却是陆军统帅部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决定设立一个“非洲装甲兵团”。这个装甲兵团在建制上仅次于军团,它的设立除了把隆美尔晋升为上将之外,再无别的选择。他将指挥其旧部非洲军团和由几个步兵师组成的意大利第21军。只有49岁的隆美尔就这样在总参谋部的百般阻挠下,反而名正言顺地成了一名上将。

1941年6月22日,隆美尔正沉浸在被提升为上将的兴奋之中,希特勒经过充分的准备,终于将他计划已久了的“巴巴罗萨”计划付诸实施。他未经宣战,就单方面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起了全线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

此时,隆美尔终于明白了,过去希特勒和总参谋部何以拒绝把大批装甲师、重炮和给养运往北非。希特勒对这次进攻苏联充满了信心,“这场战争一结束,伊拉克和叙利亚就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出路,这样我便可以腾出一只手来,一直向土耳其挺进。”三天后,希特勒的这些梦想秘密地传到最高统帅部,并紧接着被制定成具体的草案。这份草案将隆美尔在利比亚的任务正式纳入希特勒的这一远景规划。根据规划,隆美尔首先必须占领托卜鲁克,然后确定从西线入侵埃及的道路。德国军队则在征服高加索后,直接南下,从东线入侵埃及。6月28日,哈尔德指示隆美尔再根据这个规划拟定一个在北非的行动草案。

由于自己的地位重新得到承认,隆美尔高傲自满、随心所欲的特性再次显露了出来。来自非洲前线的愤怒和埋怨再次不断地涌入总参谋部。冯·赫尔弗上校批评隆美尔经常做出“荒唐的决定”,而且他还时常随意地把自己认为行动欠果断的军官送上军事法庭,他说:“这在德国军队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我们全都为此感到惶惶不安。”已经被赶回柏林的施特莱彻也以切身之恨把隆美尔的这种作法称为“彻头彻尾的专制独裁”。

陆军人事部长鲍德温·凯特尔将军在评价隆美尔时,也不客气地指出:“隆美尔的人格问题,以及他的个性表现和下达命令的方式,已成为非洲军团一个沉重的负担。第五装甲团一名营指挥官的案件尤其能说明问题,同样出自隆美尔之手的、授予这位军官骑士十字勋章的推荐书和指控他胆怯从而解除其军职的报告,在短短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呈送上来,已不是一个正常现象。而另一位曾荣获过功勋奖章的高级将领,竟然在电话里莫明其妙地受到隆美尔的威胁,说要解除他的军职,然而就在第二天清晨,隆美尔却当面抵赖,说他并未曾对这位将军说过那些话。”

正因为如此,7月9日,新晋升的上将隆美尔收到了冯·布劳希奇陆军总司令的一封措词严厉的信。布劳希奇不留情面地教训他:“我认为我有责任告诉你,所有这一切不仅仅关系到非洲军团的利害得失,同时也关系到你本身的利益。”

面对上上下下的批评和抱怨,隆美尔却毫不在意,他面带自豪地解释说:“由于我最近的晋升,已经越过了一大批同期战友,无疑会引起许多人的嫉妒。”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广告大王大卫 奥格威传奇

    广告大王大卫 奥格威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大卫·奥格威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忠实·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热门推荐
  • 夏茉星澄雨

    夏茉星澄雨

    曾经的他,活泼开朗。她,调皮可爱。现在的他们冷若冰山。他们,究竟是重逢,还是离别......他,热情腹黑。她,大方无知。这样子的他们会发生什么事。他,搞笑逗比。她,呆萌可爱。拥有同样性格的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 窈窕萌妃:储君大人宠的紧

    窈窕萌妃:储君大人宠的紧

    她乃是天下第一,无人能敌,有疼她入骨的哥哥,对她绝对服从的美男,她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能陪她走完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家伙。他乃是妖界第一储君,法力无边,就连她都要甘拜下风,他有一个和他纠缠不清的竹马,一群每天都嚷着要嫁给他的花痴,却唯独没有给他取名字的人,一个看透了他心,想要和他在一起三生三世的人。她言:我给你取个名字吧。他答:好。她言:你娶我吧。他答:好。她言:没你我活不下去。他答:那就一生一世一双人,三生三世刻骨铭心。她言:我恨你,我恨你!他答:你可知,我为何一直没有名字?我的名字需要我的妻子,我爱的人给我,而那个我等了几世的人便是你,我爱的人,我唯一一个想要娶为妻的人。
  • 拳掌憾三界

    拳掌憾三界

    管你境界多高,先打一拳再说。什么?一拳不够再接我一掌吧!
  • 少女的异界生活日记

    少女的异界生活日记

    如果你穿越了,并且在刚开始就获得了超强的系统与各种福利满满的东西之后,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对此某个被坑的很惨的少女可以回答你‘’自从我遇见那个恶趣味十足的家伙以后,我就知道┉┉我美好的异界生活,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 倾世女巫

    倾世女巫

    一出生就属人类的她被天猫王多次刺杀,为此,天赏姑娘一直渴望着自己有一张猫脸,有着猫人的特征。当天赏说服了国王去寻找他的王子后,便和她的小伙伴花间错、茄菲、少年乔恩、白思玉等,开始踏上了一条走向强者的成功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桃花笑之君若见怜时

    桃花笑之君若见怜时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他的桃花一笑,倾尽她此生的爱情。世上情花万种,有一种叫生死相随。你以命殉我,我便拿命还你。“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是柳陌上对顾怀城曾说过的一句话,当初的一句戏言,终成了柳陌上的最后的结局。多少人都期盼着人生能如初见,无奈最后只是一场锦郎薄幸!爱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红尘陌上,会有人与你同行,也会有人和你走散,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相忘于江湖。所以爱了就是爱了,别要天长地久,别要海枯石烂,如若真的爱,生死何惧?天下负尽又何妨!
  • 王直方诗话

    王直方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色的眼眸

    蓝色的眼眸

    莎士比亚说: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也许这种爆发会改变世界的格局.....源自家族数千年传承的超绝天赋,半生压抑的爆发。文龙在出狱之后便陷入了各方势力纠缠的泥潭之中,唯有打破这种僵局才能重获新生。战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有不断打到你面前的敌人,才能保护你背后的爱人。
  • 玄麟

    玄麟

    神魔传人玄麟寻亲之路即神魔大陆成就无上霸主之路。一块玉佩牵引着无数密辛,同时也是玄麟至尊之路的见证。这是玄麟的至尊之路,也是玄麟爱情的磨砺之路。
  • 莫忘天涯

    莫忘天涯

    未经处世的少年逃离亲人踏上江湖路追求他想要的快意恩仇,可是事与愿违一切并非他所想亲人的身死使他内心愧疚不已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一般,恐惧,惭愧,悲伤,仇恨,时刻伴随着他,仅有十几岁的他将如何脱离这些?能否重踏江湖路,血洗仇敌,独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