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00000009

第9章 巴顿的征服生涯(2)

创办坦克学校的工作不亚于指挥一场重大的决战。巴顿很清楚,他眼下所做的是创造历史的事情,美军中几乎没有坦克方面的人才,也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设备,一切都要白手起家,从零开始,而且,许多工作只能靠他一个人去完成。巴顿是一个不怕困难,敢于创造奇迹的人。虽说不怕困难,但此时,巴顿多么希望有一个能理解和支持他的人在身边,与他共同战斗。他不禁又开始思念妻子了。他在给比的信中写道:“我承认,我依然处在‘恐惧’之中,我所干的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我多么希望你能在我的身边。”

巴顿把坦克学校的校址定在了朗格勒。朗格勒城虽然不大,但其历史悠久而灿烂,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到处可以见到古罗马时代的城防遗址和各种建筑物,还有几座中世纪的天主教堂,它们构成了这座古城的风韵和灵魂。巴顿的指挥所设在一幢独门独院的旧式木结构建筑中,不远处就有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这是巴顿本人亲自选定的地点,因为他很崇拜恺撒大帝和古罗马的武士们,在这里他感觉离他们很近,这将会给他带来勇气和好运。

不久,萨缪尔·罗肯巴赫上校到任了,他是潘兴将军任命的坦克兵司令,巴顿的顶头上司。除了负责领导巴顿的坦克学校外,他还负责在英国的美国坦克兵的训练工作。

巴顿是个个性极强的人,喜欢自作主张,我行我素,所以对罗肯巴赫的到来从心里感到不高兴,生怕罗肯巴赫妨碍他的工作。而罗肯巴赫的个性也很强,而且资历和军衔都比巴顿高。因此虽然两个人是弗吉尼亚军校的校友,但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冷淡而微妙的,这正可谓:一只槽上拴不住两匹叫驴。但作为职业军人,巴顿视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且他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因此,他在工作上很注意配合罗肯巴赫上校,很少跟他顶牛。通过一段合作,罗肯巴赫发现巴顿前一段的工作很出色,而且是个真正的坦克专家,干事很有魄力,因此他对巴顿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这样,两人建立起了一种有趣的工作关系,工作上各负其责,相互支持,但从不涉及私人事务。

巴顿与罗肯巴赫虽然在性格上格格不入,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喜欢干实事,雷厉风行。所以罗肯巴赫一到任,他们就把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在短期内就办了几件大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最终确定了坦克学校的校址。此后,他们又参观了英国、法国人办的坦克学校和他们的坦克部队。在这一过程中,巴顿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非常详细地向罗肯巴赫做了介绍,他的认真态度给罗肯巴赫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其实这是巴顿的一个小伎俩,其目的是叫罗肯巴赫以后能按照他的理论和思路行事。事实证明,巴顿的目的达到了。

坦克学校的学员终于在年底前到达了。这是一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热血青年。但在巴顿眼中,他们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军事素质很差,缺乏训练,军容不整。巴顿深感不悦。他认为:“我的手下别的东西可以没有,但决不能没有纪律。”巴顿决定,首先从军容军纪抓起,在自己的学校中塑造出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种真正的军人风度,让人一看就与众不同。于是,他为军校学员立的第一条规矩是:注意个人仪表和着装,要衣着笔挺,内务整洁,不留胡须和长发,礼节周到。

坦克学校终于建起来了。开学典礼那天巴顿发表了演说。由于发现有不少来自陆军的高官到场,而这些人大都不重视坦克部队,所以巴顿临时决定调整讲话的内容,即在谈坦克的作用时保持低调,以免得罪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讲话中,巴顿一个劲地抬高步兵的地位,指出步兵是地战之王,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而坦克的主要作用是与步兵协同,配合步兵作战。巴顿的讲话引起了坦克部队军官的不满,对此巴顿做了解释,认为为了坦克兵的未来,可以牺牲一点尊严。但事后巴顿又感到很后悔,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

坦克学校已经建成了,学员也全部到位,但却没有供训练用的坦克,这简直是个大笑话。所以在一个时期里,巴顿等人所能做的事情是进行基本设施的建设,制订教学大纲、训练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这方面,巴顿借鉴了西点军校的许多现成的东西。同时,他还派一些军官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坦克部队去参观学习。为了获得训练用的坦克,巴顿费尽了周折。他先是向法国人求援,要求借几辆坦克供教学使用,法国人答应得很痛快,但行动却很迟缓。没有办法,巴顿只好把目光转向国内,敦促国内尽快组织生产坦克,以解燃眉之急。

第二批新兵又进入了坦克学校,他们立即被置于巴顿“铁腕”的管束之中。在训练营中,巴顿充分展示了他的特殊性格:刚毅严厉,甚至有几分“冷酷”。无论在纪律还是军容方面,他都规定了很高的标准,而且严格执行,绝不含糊,这令初来乍到的新兵们产生了很强的敬畏感。巴顿一向重视狠抓部队的作风和纪律,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他认为:要想打败凶恶的法西斯强盗,减少自己的伤亡,就必须执行铁的纪律。纪律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有纪律的军队能够无坚不摧,所向无敌。巴顿还很重视军容和礼节,这是他与众不同的风格之一。他认为,军容和礼节是军队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外在表征,它可以壮大军威,使军人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自信心。他认为,从历史上看,那些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往往是既威武又文明的。在纪律和礼节方面,巴顿本人是全军的典范,他的军礼姿态既威风又优美,别有风韵,为将士们所仿效,被誉为“巴顿式”。

为了监督官兵们执行规定的情况,巴顿组织了一支小型的督察队,由一批精干严谨的军官组成,经常下营区巡视。发现违规者,当场予以纠正,严重者则上报指挥部,进行通报批评或处分,对表现优异者,则在官兵大会上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在巴顿的领导艺术中,对官兵们发表演说或训话是一项重要内容,他的这种习惯是在一战中养成的。在讲话中,除宣传、教育、鼓动等内容外,他经常向官兵们提出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对士兵,要求他们要坚决服从命令,无条件地完成任务;对军官,要求他们忠于职守,而且要以身作则,成为表率,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影响广大士兵,把士兵们训练成技术精湛、作风勇猛、具有攻击精神的战斗员。巴顿本人也很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而且他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值得官兵们去仿效。

1918年春,巴顿收到国内急电,惊悉艾尔先生和夫人先后辞世。此时,战争已进入到关键阶段,军中公务繁忙,无法分身,巴顿只能写一封长信,嘱咐妻子处理好丧事,多多保重身体。此时,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惆怅。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直到3月下旬,法方才把坦克送来。巴顿大喜,立即召集全体军官开会,布置任务。他下令:从此时起,学校进入“实战状态”,全体教官(包括他本人)都参加训练工作,其余人员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由于坦克的数量很少,为了保障训练工作的开展,巴顿把训练时间做了周密的安排,以做到歇人不歇车,提高坦克的利用率。由于事先学员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理论课,并到英法的坦克学校和部队进行了实习,所以训练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学员们很快就掌握了坦克的驾驶、技战术、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在训练期间,巴顿曾多次组织实战演习,其中包括与步兵的协同作战演习。他事必躬亲,亲自把握训练的每一个环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研究、整改。在这一过程中,巴顿发现英法军队提供的相关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他立即组织业务骨干现场讨论,进行修改订正,不断完善坦克兵的作战技术和方式。此问,上司们经常来到学校检查工作,观摩演习,巴顿部队良好的作战素养、威武的军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巴顿被提升为中校。

坦克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式武器,巴顿爱上了坦克。图为1918年巴顿在法国雷诺型坦克前留影。随着训练工作顺利进展,坦克部队的创建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4月,第1坦克营成立,巴顿出任营长。很快,营又扩建为旅,下辖两个营和一个维修队,巴顿又荣升为旅长。参加战争没有几天,巴顿就从一个下级军官变成了中校旅长,虽然距他的理想相去甚远,但他确实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快——他有些踌躇满志了。于是他在给妻子的信中,经常显露出亢奋和得意之情,夸张的言词比比皆是。在一封信中,他告诉妻子一首坦克旅的歌曲,并把其中他最欣赏的歌词抄在信里:“我们跟着旅长穿越地狱,打到敌人那边去。”此时期,巴顿性格中的缺陷也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他对官兵们有时要求得过于苛刻,骂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巴顿并不担心官兵们会忌恨他,他认为自己是秉公办事,而且以身作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人。他还认为,自己的目的是爱护他们,使他们不致于因胆怯、懒惰而成为“他妈的可耻的懦夫”。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已进入了尾声,战场上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协约国军队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德军已成为强弩之末。特别是在1918年上半年,德军在西线集中兵力发动了5次大规模攻势,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它的有生力量基本消耗殆尽。从战略上看,德军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正当世界人民为战争即将结束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巴顿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连睡觉都不得安宁,生怕哪一个早晨起来,发现战争已经结束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果真如此的话,那就等于毁了我的军旅生涯。我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就是盼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否则,一切心血不都是徒劳吗?”

由于参战心切,一段时间以来,巴顿经常到前线部队参观、走访,特别是当听说有坦克参战的时候。他总是很认真地观察一些战术细节,如坦克如何发挥其炮火的威力;如何突破敌人的防御工事;如何与步兵协同等等。有些战斗与坦克的关系不大,但他也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很欣赏炮弹从头顶飞过时的感觉,认为很富有刺激性。

巴顿似乎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一进入战争环境他就进入了亢奋状态,精力也格外充沛。到前线进行考察使巴顿获益匪浅,但也使他看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巴顿来到了朗格勒的陆军参谋学院,拜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并选修了一些课程,以进一步充实他的关于坦克作战的知识。他在这里有幸结识了同时代许多优秀的军人,其中有乔治·马歇尔和阿德纳·查菲等人。他们在巴顿后来的生涯中都曾再度出现,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由于在国内订购的坦克迟迟不能运到,巴顿的坦克旅只是一个空壳,不能投入战斗,这气得巴顿火冒三丈。但比他更急的是法国政府——俄国退出战争大大加重了法国的战争负担,法国急需得到美国的援助,于是法国军方大笔一挥,给巴顿调来了一批坦克。此时巴顿的坦克旅已经兵马齐备了:共计25辆坦克,900名官兵。巴顿喜不自禁,恨不得立即插翅飞上战场。他表示:“我将表现出比现在更为严厉的面孔,这将是我真正的面孔。”

此时,坦克部队是一个刚刚独立的新兵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往往习惯于用步兵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巴顿不能不受到这种影响。但巴顿出身于骑兵,他把骑兵的精神和传统带到了坦克部队,因此,他的一些看法与他人又有所不同。他认为,坦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机动性和速度,无论在中世纪还是近现代,这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从这一点出发,他对法国的雷诺式轻型坦克很感兴趣,认为它比英国坦克灵活快捷,与他的作战风格非常相近。巴顿认为,既然坦克是矛与盾的综合,就不能仅仅把它当作防御性武器或进攻性武器,而应同时发挥两方面的特长,并利用这些特长,使其在快速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突破其防御工事。此外,他对于步坦协同作战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这是巴顿对坦克作战的最初认识,其中的一些思想在20世纪的两次大战中都得到了验证。

8月20日,巴顿突然接到通知,9月初美军将首次独立地组织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潘兴将军命令坦克兵也将参战。巴顿梦寐以求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美军奔赴欧洲后,在1917年只有工兵部队参加了战斗,主力部队都集结在后方,为参战做准备。1918年春,德军在西线连续发动5次大规模攻势,前线吃紧。形势的变化迫使美军一方面向欧洲大量增兵,同时抓紧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很快就基本完成了,赴欧美军总数已达到150万人。

起初,英法要求将美军混编人协约国军队。潘兴将军认为,这一做法不仅不利于协约国军队的统一指挥,而且有轻视美军战斗力之嫌。因此,他根据美国政府的指示,抵制了这一主张,因而保持了美军建制的完整和独立的指挥权。从5月份开始,美军主力部队陆续参加了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均有良好表现,令英法军队高层不得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在马恩河和索姆河两大战役中,美军作为一支生力军表现出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气势,作战极其勇猛顽强,指挥官也显得训练有素。但仍有人对美军的真实战斗力表示怀疑,因为美军毕竟还没有独立地组织实施战役。但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9月中旬,圣米耶尔战役打响了,它是美军开始独立组织实施战役的一个标志。

圣米耶尔突出部是1914年9月德军在凡尔登东南的战斗中形成的。当时,德军在这里修筑的防御工事相当系统完善。但由于近两年来这里战事很少,德国人在这里配置的防守部队兵力较少,但配置了较多的机枪和火炮,其实力仍不容小觑。

联军司令部把作战任务交给了美国第1集团军(下辖3个军)和法国第2殖民地军(下辖两个师),共计70万人。他们领受的具体任务是:夺取圣米耶尔地区,控制巴黎至南锡的铁路线,为下一步发动更大规模攻势创造有利条件。潘兴将军根据上述情况制订了周密的作战方案:主攻任务由美军第1集团军担任,第1、4军从突出部由南向北进攻,以同从西面进攻的侧翼部队形成夹击之势,而巴顿坦克部队的任务是与第1、4军协同作战。

坦克大显身手的时刻终于到了——这是巴顿日夜盼望的,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同类推荐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于平民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开国之业是建立在有效地控制部属,使之各尽其力,各逞其能,终于消灭强敌,成就了伟业。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我本高手

    我本高手

    我叫雷东宝,是一只大学狗,每天都梦想着能够变身金庸武侠里的大高手,可从小就一直遭受别人的欺负,我以为这辈子会一直这么下去,直到有一天,我那处于更年期的班主任把我喊进了办公室,当着我的面开始脱衣服,我竟然可耻的……
  • 命鬼师

    命鬼师

    主角易晴川是闫肃在风雪交加的1978年捡回来的,因为灵觉过人,从小经常见肮脏东西。实际上他是被瞎二爷偷回来的,瞎二爷想要等他功德觉醒,祭炼了他增加一甲子的寿命。易晴川在八岁那年,无意中得到了经书《命鬼符经》从此命运改变。这经书是文革期间,瞎二爷参在茅厕顶棚上的,瞎二爷一直忽悠易晴川修炼命鬼术,因为画尸术的出现,故事拉开序幕。牛氏一门,九口死了八人,因此易晴川跟随瞎二爷闯鬼蜮。
  • 星空新纪元

    星空新纪元

    上古鼎盛时代的大能秋逸歌,在破解大陆流传下来的《万法道阵》时,临近最后一关,却因空间错乱,意外降临到万年后的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灵气的枯竭已不再能维持人类的庞大修炼。修炼渐渐被人抛后,内心之中的邪念,被完全激发出来。来到这个万年后的衰落时代,秋逸哥该当如何!时空的那一端,是重新走上巅峰,还是走向毁灭!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劫纪

    劫纪

    生于偏荒,起于卧龙。亘古纪元,无上喋血。薪火传承,战魂不灭。逆天杀伐,人人如龙。少年行,荡风云,焚天煮海,法天象地,三头六臂,丈六金身......无数神通,爆发出惊人威力,为万界生灵打开一条鲜血淋漓的生存之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战歌。
  • 废材逆天:杀手王妃

    废材逆天:杀手王妃

    在这个以武力为尊的时代,女主被世人欺负,可穿越过后,立马亮瞎你们的狗眼,还遇上了自己的王子,成就了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本文爆笑轻松,励志感人,不可错过。
  • TFboys之男神我爱你

    TFboys之男神我爱你

    三个平凡女孩的蜕变,遇见了自己的男神!你会怎么做?三个平凡的女孩与男神艰辛之路他们的结局究竟会是怎样(本作者声明不会设立任何vip章节,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小说)
  • 幸福城堡

    幸福城堡

    李黎最大的心愿是读完大学学业之后能在会计事务所发展,因为对于一个来自乡下、无依无靠的女孩子来说,会计师是一个靠自身努力就可以向上爬升的高尚职业,让她可以在城里立足,过上舒适太平的日子。恋情改变了她的生活轨道。她带着受伤的心,来到私人企业发展。职场斗争不断,一次又一次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然而天道酬勤,也正是这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让她一阶一阶更接近她的幸福城堡。
  • 上古世纪之神泣

    上古世纪之神泣

    根据上古世纪为背景,描写现代青年晨光意外获得神之意识传承,穿越到上古世界一步步崛起,最终成神的励志热血故事。其实神以前也是人,只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便成了神~
  • 天仙子的心

    天仙子的心

    正当花样年华的女孩田纤纤被发现在公寓自杀身亡。她的好友,兼刑警队探员林晓诗却认为纤纤的死不是那么简单。而她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纤纤的前男友郭远山。就在各种证据线索纷纷出现时,晓诗却发现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个神秘人物。而最终,纤纤的死是何人所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