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700000016

第16章 我被弄进了砖桥集小学

我走出屋来,看到爹和叔在说着话,娘站在旁边。

我低着头走到爹一旁,爹扭过头来看了我一眼,随即又转过身去,对俺叔说:

“昨夜被他们弄去,关在寨北门的阁楼上。南头的麻欢也被弄去了,也是因为他那个孩子扒了人家红薯的事。他俩是一起犯的事。阁楼上的那个门被上了锁,我俩被关了一夜。天明农会的人才去,把我们俩说唠了好大一阵子。又把俺俩拉到集上,当着那么多赶集的,让我俩从集北头吆喝到集南头。这回算把人丢到家了!”

爹的脸很难看。突然他转过身来,一只手抓住了我一只胳膊,把另一只手就举了起来。

我知道,与我算账的时候到了。我没躲,也没拧把,更没嚎叫,准备接受应该的惩罚。

但是,爹的拳头并没能落下来,是叔看事头不妙,及时止住了他。

这时我婶也出来了,三个亲人就一起劝我爹:

“别打了,光打有啥用?看以后咋办吧?”

我叔婶一生没孩子,把我这个侄看得就是儿那么重。逢人都说,俺两门就这一条根,俺这是一门两不绝。我在他们眼中的份量,你是能想得到的。所以,平常有些事俺爹都是听俺叔的。因为爹也知道,在一些大事上,他没俺叔看的远,也没俺叔看得明。

这时就听俺叔说:

“孩子也一天天的大了,就这样天天下地看庄稼,与那些大孩子整天混在一起。吃亏的总是咱,因为人家的孩子比咱大得多。在一起玩儿,不听人家的能行?就拿这次来说,根本就不怨咱!结果还是咱吃了亏。都是邻居的住着,咱又能说啥?啥也不能说,只有咱扛着。就这样,我看以后的事多着呢!现在解放了,我看把他送学校去算了,让老师给咱管管,孬好识两字,也不是瞪眼瞎了。前几天学校的老师不是来找吗?我看咱就把他送学校去,少在家惹事。我听说有几家都要把孩子送学校去呢。”

我娘和婶也都支持叔的话:

“把他弄学校去,让老师狠劲的管管,省得在家惹事!”

我看爹在那没表态。娘和婶就站那,等我爹说话。等了半天我爹才说:

“以前咱没地,种人家的地,慌一年也分不了几个粮食,年年春天都要挨饿。这不是解放了吗,马上就要分地,分了地咱就有自已的地了。咱有了地,还不得好好种种?所以,我想让他跟咱俩好好学种地。能学会了种地,以后就饿不着了。再说,上学识那两字有啥用?所以------”

我叔没让我爹说下去,就打断了他的话:

“现在还没分地,虽说嚷嚷着要分,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分到手?就算能分十亩,二十亩的,还能轮到他种?咱还都年轻着哩,就是能分五十亩,够咱俩种的?问题是,他现在都给咱惹事,咱咋管他?他这么大了,总不能把他拴在裤腰带上吧?所以咱赶紧把他弄进学校去,学不学到东西咱不管,只要不生事就行。”

听他们这么说来,我现在是他们的一个很大负担,甚至是一个祸害。生怕我再生事连累他们,非把我弄到学校里管起来才放心。

这时我看到娘和婶再次表态:

“他叔说得是。快把他弄学校去吧,别叫他再生事了!”

这时我爹只好表了态:

“那好吧,那咱就把他弄学校去。等他能干地里的活了,再让他回来跟咱俩学种地。”

随即转身对我娘说:

“快做饭,吃了饭我去送。”

“让我去吧?”叔也要去。

“你下地干活吧。我去,我得安排老师把他看紧了,别让他在学校也生事。”

就这样,我前后连一句话也没敢说,还差一点没挨一顿,就决定被弄进学校。假设当时要征求我的意见,是不是愿意上学?我说只是假设,因为当时并没征求我的意见。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不愿意去学校。原因很简单,还是怕挨老师的打。你不要信老师不打学生那鬼话,老师哪有不打学生的!不打你,你会听他的?俺卯哥上私塾挨打我见的多了,打得惨着呢!

吃着饭爹还催我快吃,说吃了饭就送去上学,回来还得下地干活呢。

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吃着饭,不知道这一次去上学是个啥结局?想到当初那个老掌柜的说我有点傻,爹也说过我有点笨。这又笨又有点傻的我,能学会念书吗?念不好书老师还不是要打?挨了打还不能跑,这是那次大狗哥说的。看来我上学挨打那是一定的了。

总算吃完了饭,爹拉起我就出了门。我与爹都是两手空空,就这样我们向学校走去。说实话,我们还真不知道上学还需要什么东西,先弄到学校再说。

走到结实叔门前,刚好他吃过饭出门准备下地。看我们走过来就顺嘴问:

“你爷俩吃过饭了?这么早干啥去?”

我们只好停下来,爹无可奈何的说:

“我送他去学校。”

“前天不是说,要等到秋收完再送的吗?今天咋恁急?”

“等不得了。他昨天在地里扒人家的红薯,让人家逮住了。昨夜农会的人把我弄去,在北门阁楼子上关了一夜,今早晨又在集上从北头吆喝到南头。唉,这人丢的!把他送学校去,少生事。”

“有这事?今早上我没赶集。那就送吧!等明天我把凯也送去。”

凯是俺结实叔的儿子,他比我小四岁呢。

我这件见不得人的事,就这样被俺爹又宣传了一家。到这里,俺这几家姓王的几乎全部都知道了。所以我对爹很是不满,拉着快走。爹看透了我的心思:

“咋了?知道丢人了?知道丢人就别干呀!”

“大,快走吧。”我拉爹往前走,不让他再停下来。

南坑北岸的柳树下是个大饭场,北边的袁家,张家;西边的陈家,孙家都要聚到这里来吃饭。今天的饭时已将结束,有几个人拿着空碗准备撤离。

就在这时,我们来到了众人面前。

“卓叔,这么早你爷俩干啥去?今早在集上你唱得好呀!嗓音还真不错,街北头能听到街南头。我看你可以登台唱戏了。这怎么着?莫不是你爷俩到集上再唱一出?”

一个端着空饭的年轻人,对我爹大声挖苦着,然后就是一阵大笑。

我认识这人,他叫张会,是坑北张家的老二。看来他今早上赶集了,看到了我爹在集上游街吆喝的情况。其他人也有嘻笑者,也有诧异者。

说实话,我很讨厌这个人,尤其是在这种场合下揭我这个短。看来还真有好多人不知道这个事,因为他们今早上没去赶集。于是就听到有人问张会是咋回事?只听张会笑着说:

“这事我也说不清是咋回事?这不是他爷俩都来了吗?让他给咱说说,也让咱长长见识。卓叔,那你就给俺说说,到底是咋回事?”

于是其他人也就起哄,让我爹说说。我爹也只好停下来,站在那笑笑。我当然不愿停下来,强拉着爹的手往前走。结果我没拉动爹,他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使我无法挣脱。我也只好乖乖地站在那。

“这回我算倒了大霉了。”爹站在那抓住我的手,很无奈的对大家说:

“昨天夜里,在北门阁楼子上被关了一夜。今天早上又在集上游了一回街。原因,就是俺这个货昨天在地里扒了人家的红薯,被人家逮住了,被人家告了。为这,把全家折腾得一夜都没睡。没法,今天只好把他弄到学校去,让老师给俺管管。”

就这样,大家就议论开了。

有的说,小孩子就扒了一块红薯也不能把大人关一夜呀!一块红薯算什么呀?在地里偷庄稼的多着呢!没见关哪个!

也有的说,这不是解放了吗,要当家做主人呢,还能当小偷?

这时,我看到孬孩就站在人后边挤眉弄眼地对我笑。我一时恼了上来,就指着他大叫:

“就怨你!把我们家弄成这样!”

众人听了,不知怎么惹了这孩子?让他这么大叫。都顺着我的手看过去,看到孬孩正在那奸笑。孬孩是袁家的老四,他爹是个木匠,平时大家都叫袁木匠。晚辈们则叫他袁大爷。当时袁木匠就站在那,于是就问他儿孬孩:

“你咋回事?难道说这事怨你?”

“咋能怨我?是他和老得扒人家的红薯被人家逮住了。”袁孬孩进行争辩。

“不是你让我们去扒的吗?你嚷嚷着渴死了,非让我们去扒人家的红薯。我们不去,你不愿意。非叫俺去!你咋又不认账了呢。”

说着我气得哭起来。爹一看这样,忙拉着我的手就走:

“别说了,咱赶紧上学去。”

爹拉住我往学校走去,听到后边人们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也听到了袁木匠在责骂他的儿。

我和爹走到了学校大门前。

这里原来是大地主孙炎亮的家。解放了,把地主赶了出去,就成立了学校。

这一溜并排有好几个高大的门楼,分别是几家大地主的。他们都姓孙,据说还都是一个大家族。这一排大门外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往西就是寨墙上的小便门。出小便门下坡就是惠济河,过了河上岸就是鹿邑县的孙楼村。这个很大的广场是这几家大地主的生活活动场地,平时农俱车辆的出入都要在这集散。还有几个大粪坑,坑周围还有很多拴牛马的木桩。但是这里不是打麦场,地主们的打麦场都在寨东南门里那一片。学校的大门是中间那家地主的大门,这是俺集最大的地主妖道的家。地主妖道被赶到河坡里那两间茅草屋里,那原来是一个小酒作坊,其他的房都塌了,只剩那两间房还在那站着。

学校的大门是一座又高又宽的门楼,双扇木门都用铁皮包裹,开关起来很是灵活,但它又是那么坚实可靠。门下有一高高的木质门坎,就是大人出入也需高抬腿脚才能迈过,像我这样的孩子只能说是爬过去。

进了大门我们来到院内,爹小声告诉我说,这原是妖道家的前院,并说后边还有两重院,最后边原有一座楼,去年八路军来被烧掉了。我看到这个前院就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堂屋,东西屋一应齐全。我们上了几个台阶走进高大的堂屋,这里是老师的办公室。看到宽广的屋内放置了几个乌黑发亮的八仙桌,桌周围都放置了几个太师椅。我知道这原来都是地主家的东西,现在都归了学校。

一个八仙桌边的太师椅上坐着一男老师在那看书,看我们进来就站起打问:

“老乡,你有事?我是校长,我姓徐。”

“徐校长,我们要上学。”我爹对校长说。

“上学,那好哇。上学好。”校长看看爹身后的我,问我爹:

“就是他?几岁了?”

“十岁了。”我爹回答校长。

“没上过私塾吧?”

“没上过。”

“好,那就上一年级吧。”徐校长说:

“老乡,你可以回去了。我送学生去一年级教室。”

我爹连说‘中’,‘中’。

就这样,我们一起走出了老师办公室,爹独自走向了学校大门。而我则跟着徐校长走向了一年级教室。

当时的砖桥集小学共占用了三家地主的房屋,中间是妖道的,西边是孙炎正的,东边则是大肚子老密的。为了办学校,把三家相邻的院墙都推倒了,所以现在学校是一个很大的院。但是三家相邻的不只是那些院墙,而更多的是那些房屋,最后把这些相邻的房屋都保留了下来。所以学校的大院就成了一个很大的迷宫,道路曲曲折折,有些地方就是一个胡同相通,而有些地方则又是从一个小房内穿过。在院内穿行如同走进了一个迷魂阵,不熟悉的很难找到回来的路。

徐校长领着我转了好几圈才来到一年级教室。这也是掌柜家的大堂屋,门外也有几层台阶。

我跟着徐校长也进了屋,看到屋里一排排的长条几后都坐着学生,老师正在前边带着学生念书。我们的进来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念书声都停了下来。全班学生都瞪大了双眼看着我们。

“徐校长,你有事?”站在前边的老师向校长打招呼。

“张老师,你班又来个学生,他小名叫王正。家里还没给他启大名,先这么叫着。等他家把大名启好了再改。”

徐校长回过头来对我说:

“这是张老师,要听老师的话。张老师,给他找个位置。”

徐校长安排完,就转身出了教室。

张老师把我领到最后一排,指着一个空位说:

“你就坐这里。”

按老师的安排,我就坐在了那张条几后边的长凳上,开始了一生中十七年的学生生涯。

当时的砖桥集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每班的学生都不足30人,我去的一年级连20人都不到。

学生到学校要求上学,老师会问你要上几年级?因为学生上几年级是有学生自巳挑选和决定的。也就是说,你要上几年级都可以,反正就那三个年级。并且上学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时升级。

就拿我为例,我小学的轨迹是这样的:一年级我上了两个月,感到可以了,于是乎就把那两本小书一提,走进了二年级的教室,找个位坐下来,我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了。老师来上课,看多了一个学生,你只需告诉这位老师,我叫什么,是刚从一年级升级过来的就行了。

至于,那些一进学校就上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都是上过私塾的。他们在私塾里学过‘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甚至学过什么‘论语’,识字很多。但对‘算术’是一窍不通,甚至连十个洋字码也不会。所以他们上学主要是学‘算术’。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地主子弟,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上得起私塾。

再说当时的课程只有两门课,各个年级都是一样。一门是‘国语’,另一门是‘算术’。学生来到教室来上课,一般都没有课本。全班也只有少数来早的几个学生有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听老师念,学生跟着学。我来到一年级教室在座位上坐下来,当然也是两手空空。不要说是书,作为学生的必备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样皆无。

无奈,回家让卯哥照老师的课本抄了几课‘国语’,娘用针线钉成几页纸的小本,卯哥又在小本封面书写上‘国语’二字,下边又写上我的大号王清滨,这就是我上学的第一本书。那本‘国语’书,你能想象得是什么样的吗?让我告诉你。它的第一课就是一个字:人。第二课三个字:一个人。第三课七个字:一个人有两只手。第四课八个字:两只手有十个指头。

至于‘算术’那玩意儿更简单,根本用不着要书。说实话,我根本没看过那本‘算术’书,不知道它是啥样的。学的就是十个洋码号,后来虽说又学了加减乘除,那也没啥,用小木棍在地上划也能算对。不一定要写在本子上。那时的主要作业,就是用毛笔写大字和小字。所以后来我就有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正而八经的做起了学生。

原来以为上学是很难的事,没想到上学是如些的容易。所以一年级我上了不足两个月,‘国语’的书就能背能写,‘算术’的书不但能写十个洋字码,就是那加减乘除也已不在说下,(我说的这都是个位数的,至于那十位数的,当时尚没听说过!)你说我还能在一年级学吗?肯定不行!于是乎,提着我那两个小纸本子,升二年级去也!

随着土改的进展,穷人们逐渐看到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学校里穷人的孩子也一天天多起来。到土改的第二年,很多二十多岁的男人都走进了小学教室,甚至于有些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当时学校的政策是来者不拒,上几年级自选,升降级可随时进行。

这就是,解放那年的学校,穷人学校的开始。

再说,我的上学是带着一大块污点进学校的,这块污点几乎陪伴我终生。

背着书包上小学,邻里长辈们看见我,总会笑着问我,是否还记得扒人家红薯的事?

待六年,我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中学,邻里长辈们也会笑着问我,忘了扒人家红薯的事了吗?

再等三年,我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高中,还有邻里长辈问我,忘了扒人家红薯的事了吗?

再等三年,我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还能问我扒人家红薯的邻里长辈们,在那个年月,已剩无几也!

再等五年,我大学毕,参加工作------

再等五十年,我向孙子们讲,爷当年扒人家红薯的事!

同类推荐
  • 呓语成皇

    呓语成皇

    龙一祖,不是一个废材,也不是一名君子,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巧合地穿越了。作为一名来自21世纪的多元化发展的穿越者,来到一个乱世纷争的年代,结局不是注定的,却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 围棋高手

    围棋高手

    江流儿与黒木对决期限已至,这场对决之后,各人又将何去何从?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6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6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解说十大佛语

    解说十大佛语

    对佛门中的十大佛语从个人的视角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 东渡梦

    东渡梦

    东渡送经的佛国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新奇有趣的东方夜谭,寓教于乐的哲理童话,惊险奇妙的海岛探险,光怪陆离的神魔斗法,啼笑皆非的世态万象。
热门推荐
  • 五十三中学的奥特曼

    五十三中学的奥特曼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沉睡于黄浦江底近亿年的地下恐龙柯叽啦被人类的贪欲和邪念唤醒,突然出现在市中心,开始拆迁工作。上海陷入混乱,外商撤资,官员出逃,谣言四起,不明真象的群众聚集闹事,上海房价8年来首次下跌……军队出动最强力量对抗柯叽啦,不料坚船利炮在怪兽面前竟不堪一击……危急时刻,只有一个人能够拯救世界——五十三中学的高三学生罗小明,他在梦中回忆起了被M78星云宇宙超人附体的事实,决心变身为奥特曼,用太阳的能量击败柯叽啦!然而高考迫在眉睫,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要进一本大学还是要拯救世界,这是一个哈姆莱特式的问题……中国首部正真的怪兽小说,上海市井风情加黑色幽默,致敬儿时的经典《奥特曼》。
  • 豪门婚宠契约新娘2

    豪门婚宠契约新娘2

    “你的昨天遗憾错过,今天的你注定与我同行。答应嫁给我,承诺一生相守不相离,我必用命守护你。“男人用严肃的声音宣誓着。邱天见夜如斯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暗骂他伪君子。明明是契约婚姻,干吗要弄得这么正式。四目交错后,自知拗不过他,附声道:“你若相守不相离,我必生死永相依。”
  • 蜗居女

    蜗居女

    路漫漫其修远兮。五年的血泪路走下来,她发现,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涨价的速度,而且距离越来越远。再等下去,也许到入土的那一天,海萍还是住在这10平方米的房子里。如果这幢古老的石库门房子不拆的话,她会一直租下去,一直节衣缩食,一直凑不够房钱,一直跟其他五家共用二楼半的那个小厕所,一直为多摊了几块钱的水费而怄气。也许到最后,就跟二楼的老李家一样,祖孙三代共住一间。放个屁声音大点儿三楼的楼板都震颤。路漫漫其修远兮。五年的血泪路走下来,她发现,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涨价的速度,而且距离越来越远。再等下去,也许到入土的那一天,海萍还是住在这10平方米的房子里。如果这幢古老的石库门房子不拆的话,她会一直租下去,一直节衣缩食,一直凑不够房钱,一
  • 黄昏之瞳

    黄昏之瞳

    拥有黄昏色瞳孔的少女的爆笑人生尽情吐槽吧
  • 友少的安娜

    友少的安娜

    安娜的朋友很少,但安娜的后宫很多!女装姐姐·挚友·初恋·三个完全不同意义的世界,最后安娜会选择哪个世界呢?在自由世界的正中央,双翼爱神于命运的十字路口降临。
  • Gaudissart II

    Gaudissart 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亦有泪

    仙亦有泪

    仙凡有别。凡人百年红尘种种,爱恨情仇转眼成空化黄土。仙人长生路漫漫。血与骨铸就辉煌光耀诸天,谁人知?仙亦有泪故事起始于东阳大陆,青阳宗太上长老外出探秘途中,救下即将丧生蛇腹的小男孩。取名林凡。资质一般的林凡。与世无争。直至红颜陨落,深感修为才是王道的真理。执念崛起踏上绝颠,证道称帝创不朽传说。
  • 我是兵王大护法

    我是兵王大护法

    冥冥之中,超能特战兵王受命开展护法行动。谁是奸邪?谁是恶霸?谁是贪官?谁是小人?通通给我拿下!涤荡乾坤,洗尽污垢,还我都市无限光明!但是,我还没结婚,美女还是要选一个......
  • 网游之王者归来

    网游之王者归来

    这一年,世界遭到病毒感染,末日的灾难卷席整个世界,曾经高高在上的政府被推翻,献血染红了大地,而活下来的人,只能通过杀戮才能生存下去。
  • 司法大明

    司法大明

    穿越到落地秀才身上不说,还被一个超重量级的肥婆霸占。陈凡立志要摆脱苦逼的命运,怎奈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无经商的本钱,只好在政府找一门公务员的工作干干,当捕快。上班的第一天,衙门就失窃了,丢失了官印的县太爷将他列为最高级嫌疑犯,试看他如何三次入狱,三次为自己洗冤,如何智斗奸臣,成为大明第一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