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700000014

第14章 十六. 小蟊贼

我们乡下的早饭,都是要到上午的八,九点钟。因为天一明人们就要下地干活,干饿了才会回来吃饭。

早饭仍是在院外的空场上,这里是我们附近几家的饭场。今天饭场上议论的话题比较多,但重点仍是解放军来后的变化。比如要准备划成分,准备分地主的财产和土地,当然也少不了这两天一直开的成立农会的情况。

总之,这些被解放了的贫苦农民都表现出了无比的兴奋,感到天真要变了,就要当家做主了。

大家正在吃着饭,议着事。突然听到结实叔说:

“你看,学校的那俩老师又来了。”

大家应声朝南看去,果然看到有两个穿灰兰制服的女干部朝我们这边走过来。

大家都认识她们,她们是新成立的洋学堂的老师。洋学堂成立有近两个月了,地址就在大地主妖道那个院里。妖道的楼虽说被烧掉了,但是,他前院的房还是很多,放个学校还是没问题。有了学校,来了老师,但是学屋里仍是空空的。因为招不来学生!

解放了,贫苦农民都准备分到那一亩三分地,当家做主人。但他们不上学,他们要种好自已的地。上学识字,这不是他们的事。

有了学校,有了老师,招不来学生。于是工作组就和老师一起下来逐户动员,要求把孩子都送到学校去。虽说也招来一些学生,但收效甚微。在这过程中,老师们也发现了一个极其奇怪的现象,招来的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那些富家孩子,有些就是那些将要被划成地主的孩子。这些将被划成地主的老财们,不但把自己的男孩送到学校,把那些己过了上学年龄的女孩也送来了。

于是,工作组的干部和老师们都议论纷纷,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怎么了?解放了,穷人要当家做主人。而主人不上学,不识字。而那些将要被打倒,将要被送上断头台的地主们,倒把自已的孩子送进了学校!这样,我们穷人办起的学校,学生都是地主子弟!我们办学到底是为了谁?

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局面,他们被要求加强动员工作,尽快把穷人家的孩子招到学校里来。

今天,她们又一次来到乡亲们面前。吃饭的乡亲们热情的招呼着老师。老师也热情地招呼老乡:

“大家还在吃饭,我们已吃过了。今天来,还是要动员大家尽快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学校已开学好多天了,新书也已发了下来,老师每天都在给学生上课。再晚了,这学期就跟不上了。”

大家都认识这两位老师。说话的这位姓张,听说是陈集区李区长的夫人。另一位姓王,是县里一位科长的夫人。她们都在新成立的砖桥小学任教,已不是第一次下来招学生,所以大家都认识她们。站在面前的王老师也上来讲道理:

“这都解放了,咱穷人要翻身做主人,不识字可不行!咱穷人多少辈子也没能出过一个能识字的人,出了门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以后咋能过好日子?现在共产党来了,咱解放了,成立学校,派来了老师,就是要让咱的孩子上学。老乡们,快把孩子送学校去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老师在那苦口婆心的讲着,我们都在那端着空碗面带笑容的听着,最后都连声说’中’,’中’。

“现在都新社会了,男女都平等了。咱们不但把男孩子送学校读书,把女孩子同样也要送学校读书。将来男孩子能办的事,女孩子同样也能办。所以现在也要把她们送学校去。”张老师进一歩动员乡亲们。听众照样是笑脸回应’中’,’中’。

说着话,张老师走到我面前:

“你这个小孩,该有十来岁了吧?咋不去学校上学呢?”

手拿着吃完饭的空碗,看到老师走到了自已面前,我不由自主的胆怯地后退两步。但是,两眼始终也没离这位老师的脸。我没敢回答老师的问话。

“老师真是好眼力!俺这孩今年正是十岁。前两天就说把他送学校哩,这不是地里的红薯还未收回来吗。等把红薯收回来,地里没事了,就把他送学校去。”我娘笑着对老师说。

“这位大嫂,这样可不行!上学和你种庄稼是一样的,也是分季节的。种庄稼你得赶上季节,过了季节庄稼就种不成了。这,你们比我明白。我告诉你们,上学与你们种庄稼是一样的,也是分季节的。每年是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的开学时间都是一定的。过了时间你就跟不上了!这学期咱已开学好几天了,学生的新书早已发下来了,已开始上课了,再不去就晚了!”

张老师耐心地劝我娘,并紧走两歩到我面前,两眼直视着我的脸:

“你想上学吗?”

我怯生生的摇摇头。

“为什么不想上学?”

“俺没钱。”

“不要钱,你上吗?”

“也不上。”

“那又为啥?”

“怕挨打!”

“不打你。上吗?”

“你们打。俺哥上学罚跪,还挨打!”

张老师马上问我娘:

“他说的,是咋回事?”

我娘马上对张老师说:

“他是说,他有一个哥上私塾,背不会书罚跪,挨打。”

“哦,你说的那是私塾。咱现在是洋学校,与那私塾学屋不一样,不准打学生。老师不打你,你上吗?”

张老师一直看着我的脸,我看出了她的真诚,更看出了她的期待。

此时,我的胆怯迅速转化为一股希望。于是转过脸看着娘和爹。爹看了我一眼,马上对老师说:

“俺这孩子笨。他有一个哥在学屋里念书,原说也叫他去的。因为上那个学要给老师钱,俺一个种地的,哪有那个钱呀!现在上洋学虽说不要钱,但是,俺上那个干啥呀?这不马上就要分地了吗?有了自己的地,种好地才是正事。认字不认字,不碍事!”

爹说这种话好多遍了。自从俺集有了学校,老师几乎是三天两头的到各家找学生,每次爹都是拿这话对付老师。所以我一直没能走进学校的大门。

当时除了办学校外,农会还办识字班。把解放了贫苦农民都弄到识字班学认字,老少都得去。晚上在学校的教室里,点一个大油灯,有学校的老师或工作队的队员教大字认字,一弄就是半夜。当然有时工作队的人也讲一些土攺政策,读一些文件。所以晚上的认识字班里人很多,都是来听一些新事的。

至于我上学的事,还是要等到秋后地里的庄稼都进了场,才能再说。看来又是一次失败!

就这样,我仍是与其他几个小伙伴,直奔大杨庄南地窑厂红薯地,继续执行我看红薯的营生。

在这里,我多次提到看庄稼,把这事还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来说。可能你会问,农村地里长的庄稼,难道还需要专人看管不成?

我告诉你说,算你说对了。在那时,地里的庄稼确实需要有专人看管,并且是不分昼夜!

在当时那个年代,农村的土地是高度集中,由此造成了农村中无地的农户很多。这么多无地的农民住在农村,没有土地,又不可能做什么生意买实,因为他们很穷,不可能有做生意的本钱。那么,他们又是指望什么生活的?

我告诉你,在那时的农村,无地农户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租种地主的土地。

租地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给地主当佃农。所谓的给地主当佃农,就是地主提供土地,耕牛,农具,种子,甚至佃户们的住房。佃户们提供全过程的劳动力和小型的劳动工具,如镰刀,锄头等。收获分配一般是二八或一九。这种租地方式在农村很普通。至于那种把地主的土地租种过来,自己承担一切农具,耕牛,种子,饲料,完全自立门户的租种方式,在当时的农村基本没有。原因是,穷苦的农民没有那个实力来制备那么多的农具和耕牛,更不敢撑起那个独立的门户!

农村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佃农的,只有那些成了家的男女才能够格。原因是,当佃农是几户农民合伙租种地主的土地,并要求每户必需出两个劳动力。而农村里那些单身男女只能给地主当长工或临时短工。

以上两种情况,是解决农村无地农民生活的主要方式,能佔农村无地农民的95%以上。但是在农村中,还要那么一小部农民,他既无土地,也不给地主当佃户,更不给别人打工出力,更没本钱做买卖。就这样,他还能年复一年的维持生计。

我让你猜一猜,这些人,他能维持生计的妙招是什么?我想,你很难会想到答桉。但是,我会告诉你。因为,这很简单,因为它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偷。

偷什么?什么都偷。但,主要是庄稼。因为在农村遍地都是庄稼,出了门,几乎随时都可以得手。

既然是有一批人要以偷为业,那么,地里的庄稼被偷那就应是必然的了。这就是农村地里的庄稼需要看护的基本原因。

能看得住吗?说实话,很难。

有句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想。

那些无地无业的贫苦农户,他也需要最低的生活维持。睁开眼他也要吃,他也要喝。为了这张嘴,他也要想方设法来填饱全家老少的肚子。为实现他的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实际上他也很辛苦。

首先是时间上,那绝对是全天候的。一天24小时,只要能得手,就会随时下地走一遭,并且是风雨无阻。

二是不设定具体目标,遇到什么就是什么,绝对不挑肥拣瘦。他信奉,剜到篮里才是菜。

三是不怕。这一条也是最主要的,过不了这一关的人,你就休想做贼!

这一条可能让人难以理解。偷东西当贼,怎么还能不怕?

我告诉你说,这种贼偷东西,他不但不怕,还不感到羞耻!

原因是他穷。这一点他知道,别人也明白。既是穷无它路,又不能等着饿死,除了偷还能有其他啥路?这么想,我偷点东西应是很正常的了!道理想通了,把那本该羞以启齿的话,也能理直气壮的与你对阵一番了。

这就是当贼的心理一不怕二不羞。这种贼是无往而不胜的。

虽说大家都明白了这个大道理,但是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还不甘心让贼偷了去。还得把地里的庄稼看护起来。

一般是夜晚有大人下地看庄稼,白天则有半大的孩子来执行。

你会看到,一到太阳落下,男人们就草草地吃点东西,或是干脆就把两个馍揣在怀里。用一根五六尺长白蜡杆,挑着一领破芦席,外加一个旧棉被就下了地。他们要执行夜晚下地看庄稼的任务。

他们会在自己的庄稼地头安营下寨。把破芦席铺在地上,旧棉被放在破芦席上,这就算安排好了今夜的宿营之处。手中那根五尺开外长的白蜡杆,则是他看庄稼的利器。有的还在白蜡杆的顶端装一个铁制枪尖,再配一朿红缨,这就是古代罗成一杆长枪了。有本事的男人,还能用这杆罗成长枪耍几套路数,以壮英雄气色。没本事的,就是用它挑着破芦席和旧棉被下地,当个木棍使而已。

就这样,男人们在自己那块庄稼地里彻夜巡逻,以防贼人偷庄稼。实在太困了,才会躺在那破芦席上眯盹一会。

天明,他们才会挑着破芦席和旧棉被,一身露水的回家。有时干脆就不再回家,在地里接着干早晨的活。

白天,看庄稼的活则有半大的孩子或女人来接管。基本保证无论是夜晚或白天都有专人看管。

你会说,地里的庄稼24小时都有专人看护,这一下地里的庄稼可就安全了,肯定没人敢偷了。

我告诉你说,你又想错了。就这么24小时的专人看护,实际上也是无济于事。

因为遍地都是青纱帐,你无论如何也看不过来。你在北头看,他可在南头下手;你要是去了南头,那北头呢?甚至那中间呢?那你要看村南的地,那你村北的可咋办?所以说,你根本就顾不了!

总之,你在明,他在暗。再说都是老邻居,几十年了,甚至是几辈子了。谁不了解谁呀!谁有几块地?四邻是谁?种的什么庄稼?长的怎么样?贼可能比你主人还清楚!瞒得了人?

就这样,要偷,你能防得住?

你会说,这可是要反了!你偷东西,你贼倒有了理了?我让你偷!待我逮住你,咱再说!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你说,让你逮住了再说。但是,我可不知你要说啥。这样,咱俩就演示一下,我是小偷,偷了你的庒稼并让你逮个现行。看你如何教训我。

我首先声明,你千万不要客气。不要因为咱都是老邻居,就不好意思说狠话。下边咱就开始演示。你先说:

“你偷了我的红薯!”

“不错。我是偷了你的红薯。咋了?”

“你是小偷!”

“不错。我是小偷。又咋了?”

“你是小偷,你是贼,你丢人!”

“你错了。我是小偷,不错,但我不丢人!”

“你是小偷,你是贼,偷别人的东西,怎能还好意思说不丢人?”

“你又错了。我是小偷,就丢人?你以为我愿意做小偷吗?我也想做掌柜的,我也想做老太爷呢!但是,我能吗?我地无一垄,房无一间,指望什么吃呀?不偷能行?所以,我偷,是因为我穷!我穷,我也只好偷!不然我咋活?”

话说到这一步,你还能说什么?他的理比你充分得多。同为,他有最基本的优势,那就是他比你穷!所以,他就应该偷你!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就该养着他!

这种以穷者自居,以穷为荣,以穷为优,甚至以穷为理,以理为势,以势欺人的现象,后来被发挥和放大到不知廉耻的地步!

人们在相处中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采用讲道理的方法来解释。但是,这种办法有时也不灵。因为,不是任何人都是可以用理来说服的。

从日常生活中,我感到以下情况人最有理:死有理,穷有理,孬有理,不要脸更有理。

在这里给大家讲个笑话。首先声明,这不是我写的这部书“解放那年”的事,而是发生在今天,2014年11月某天的事。

一天下午,在天宇大酒店的对面家俱广场路边,不少人围着一辆车正在吵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环卫工骑的环卫三轮车,在上坡时碰到了停在路边的轿车。事情就这么简单,但是,就是这么个简单事情,它的发展过程及其结局,使人感到十分的不可理解。下边我就给回放现场录像:

“唉,扫地的,你别走!你碰着我的车了。”站在轿车旁的年轻人,喊住骑环卫车的老年男环卫工。

老年环卫工听到喊叫,立即停车下来。这时的环卫车已走离轿车约4米远。老年环卫工下车走回到轿车前,两眼直视着轿车另一边的年轻车主:

“干啥?你叫我干啥?”

“你的车碰着我的车了。”年轻人忙指着轿车的尾灯部,那里明显的有块白色的疤痕。

“你胡扯!我没碰你的车。”老年环卫工就直直地站在轿车旁,年轻车主所指的那块伤痕他连瞅一下也没。因为他就站在那,连头都没扭一下。

“你怎能说没碰呢?这不是刚刚的事吗?这不是大家都看着的吗!你骑车从这过,你的车轴头碰到了我的尾灯罩,这一块疤痕还在呢。在这附近的人都看到了,你咋不认账呢?”年轻车主向老年环卫工讲事情的经过。

其他附近观牌和听戏的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两个人就对老年环卫工说:

“刚才,你的车是碰着人家的车了。看来不严重,向人家道个歉就行了。”

没想到,这位老年环卫工竟发起了威,黑着脸对刚才劝他的人大吼:

“咋?我碰他的车你看到了?你是哪个眼看到了?是左眼还是右眼?我看你是瞎眼!”

在场的人谁也没料到他能说出这种话来。这几句话,把那俩劝架的噎的半天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听他俩说:

“这人咋这样说话?真不知好歹!”

说完,转身走了。

“走干啥?有能得别走哇!”就这样,老环卫工还不能放过他们俩。

周围的人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个环卫工。年轻车主实在看不下这个老年环卫工的霸道:

“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理!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霸道。你碰着我的车了,说声对不起就完了。谁能把你怎么着?旁边的这两位大叔,说你两句也是为你好。没想到,你说话是那么难听!”

“你说我干啥?你凭啥说我?”年轻车主还没说完,老环卫工就不依了,隔着轿车指着年轻车主的脸:

“我没吃你的,也没喝你的!今天也没碰你的车!你说我这么多,我尻你娘!”

到这里,大家才算真懵了!无论怎么想,那几个字也不会从那么个老人嘴里喷出来!他那么老了,他应该是爷爷了吧?他的孙子也该上学了吧?何况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能骂出那种话来!人们相视着,谁也没敢接茬,谁不怕被他咬一口!

半天年轻车主才缓过神来,恼得满脸发黑,话不成语:

“你这么大年纪了,怎能满嘴喷粪!这么出口伤人,枉活几十年!”

老年环卫工更发了疯。在一旁坐在花园台阶上的,同样穿着黄马甲标识的女环卫工,我知道她就是男环卫工的妻子。他夫妻都在这当环卫工,同包这一路段。女环卫工也从地上跳起,骂着娘冲到轿车旁,用女高声来助阵丈夫。就这样,夫妻二人用最高声调,最肮脏的语言,指着轿车另一边的年轻车主,变着花样的漫骂。

那边唱戏的停了,这也打牌的也不干了,都围拢了过来。人们议论着,漫骂着。

年轻车主实在是忍无可忍,便与那两个男女隔车对骂起来。

“你开着汽车咋着?我就是一个扫大街的。我怕你?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就骂你了!我就是要尻你娘!你敢咋着我?你敢动我一手指头?吓死你,你也不敢!”

老环卫工夫妇一直高声大骂,还不停的恶语挑逗。

周围的观众都好言相劝着年轻车主,怕他抱不住火,跳到车那边劈了那两个g男女!

最后,还是那位年轻车主开着他的轿车走了。

这两个老男女,继续扫他们的马路。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铁腕知县

    铁腕知县

    吕廷云借康熙皇帝召见之机告御状,使朝廷三名大臣被斩,从此和苏党结下深仇大恨。为官未满八年,便九次遭人暗算,险些丢了性命,但他到底是铁腕人物,一次次眼看命悬一线,却总能化险为夷。
  • 穿越特工之本行

    穿越特工之本行

    魏忠贤又怎么样,我就是要踩你。采花大盗,东海大盗,都是我兄弟。权财,吾之欲。窈窕,吾之求。亲友,吾之念。我是林琅,我本疯狂,特工重生,谁与争锋。
  • 回味元朝

    回味元朝

    蒙古帝国瓦解后,元朝没有能经受住一个世纪的风霜。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中,在大自然给予的无情灾害中,在帝国内部不断的争权夺利中,在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中,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今天我们来阅读这段历史,就是希望尊敬的读者们,能在茶余饭后的小憩中,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如果能够通过了解历史,了解这些帝王将相的功过成败,得到某些启迪,或者产生某种共鸣,抑或得到一些知识,便使作者心中足感快慰。 回味历史,历史早已消失在了昨天,而在那段历史中的无数个鲜活形象,以及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却久远地记载在春秋史籍中。
  • 极品小厨子

    极品小厨子

    贞观十年,十八岁五星级大厨带着鬼斧神工般的厨艺落户京城赛家,神秘的空间厨房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一夜之间,各式各样的新奇菜品被大唐的才子佳人津津乐道,超越时空的作物被大臣当做治国安邦的神物。无论是土豆、洋葱、番茄、木瓜、生姜、绿豆、辣椒……还是葡萄、草莓、西瓜、菠萝、橄榄、石榴……又或是调味盐、味精、鸡精、老抽、生抽、花生油、芝麻油……空间厨房都有。任何时代都挡不住小厨子大展厨艺。小厨子的菜可让李世民长居宫外,还可让武媚娘不入宫为妃。为此群臣激愤:“这才是真正的太白妖星!恐为祸大唐江山。必除之而后快!”夏商:“各位爷,有话好说,能不能商量。”“可以!给我等再来一次大唐全席。”
热门推荐
  • 陪楼

    陪楼

    《陪楼》揭示了鼓浪屿沦陷时的动荡不安和抗日时的狂风暴雨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以女佣阿秀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情感命运与家国情怀以独特的视角打开了一扇厦门百年历史的窗口,同时也尽情展现出鼓浪屿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小说弥漫着一种不随流水即随风的温婉的鼓浪屿情调长篇小说《陪楼》是一部以闽南地方特色为背景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鼓浪屿,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
  •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简介:一个意外的穿越,她竟然遇到一个酷似她丈夫的男人拼命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却又被当成携宝的逃犯…在被审问的过程中,竟然又被误认为是厉王爷那莫名失踪的王妃如烟…被害受伤,太医诊治之下竟然已有3个月的身孕,结果又引来一场滔天误会…本书分三部:第一部:替身王妃第二部:真假王妃第三部:绝代王妃
  • 独家溺爱:宠妻百分百

    独家溺爱:宠妻百分百

    后妈逼她走上豪门联姻的路。她找上他,传说中的楚家第一掌权人,“楚煜申,你说过会娶我,还是真的吗?”“现在五点,开车二十分钟,十分钟办理手续,快走吧。”婚后他宠她,爱她,将她捧手心,却不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千金归来:毒爱成婚

    千金归来:毒爱成婚

    他们都带着面具。消失十二年的朱二小姐带着谜一样的过去高调回归。当亲情、友情、爱情被真相考验之后,没有信任的他们只能走向散场。然而没有人甘心退场,过客与主角只差一个谎言的距离。谎言,我说你当真。还有一种,我说你假装当真。一句话:执着解密的朱二小姐,解开了所有人的伤疤。然而好像有一个人,并不知道疼。
  • 醉雨江湖

    醉雨江湖

    江湖上突然传出消息,一个被遗忘多年的宝藏又出现了新的线索,据说里面某样东西可以颠覆朝廷,引各路人马齐齐出动。机关算尽,却只是一个少年的复仇,
  • 绝世妖孽腹黑三小姐

    绝世妖孽腹黑三小姐

    她,是全球让人闻风丧胆的女王,她,是古代的一个让人嫌弃的废物,当她变成她,又会创出怎样的一片天地?他,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主神,当她遇上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别人嫌弃她,他并不嫌弃她,反倒宠她。说她是废物,她立马让你见识到谁是废物。她一挥手,身后有百万名灵兽,立刻跪地,恳求她当他们的主人,别人拿一颗丹药当宝贝,她却拿一把丹药去喂狗。男强还是女强?自己看去吧!么么哒!
  •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 苍青之海

    苍青之海

    仍沉湎于昔日的放荡不羁爱自由;仍回忆在蓝天白云下微风中带着青草拂面而来的绿茵场;仍触摸着盛夏时透过香樟树叶洒下的细碎时光。六月的飞歌已悄然唱响,我们恍若后知后觉。站在十字路口前,莫书扬做出了选择。他说他在寻找,寻找一片苍青色的海洋。或许它就在鲜有人行的道路上,那是他的信仰。
  • 年度最爆笑的婚恋读本Ⅱ:疯狂实验报告

    年度最爆笑的婚恋读本Ⅱ:疯狂实验报告

    《年度最爆笑的婚恋读本2:疯狂实验报告》跟一些婚姻生活指南有所不同。那些指南全是这么个主张:你要想使婚姻生活好过一些,就必须将自己的坏毛病统统改掉。而人怎么可能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呢?这本书就不唱这种高调,不摆这种架子。它绝不提你身上的那些毛病,它只是教你如何去应对你面临的问题。这样一来,读的时候心里头就要舒坦很多,不至于因为意识到自己身上有那么多劣根性而难过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