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82

第82章 迦陵仙音第九讲(2)

临命终时,他就站在一个高台上,十多万人跟他一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临入涅槃了,最后他每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有一道光明出来,光中有化佛,有阿弥陀佛。然后乌龙少康法师就给大家授记说:“你们刚刚看到我念佛的时候,见到我念一句佛出一道光明,光中有化佛,你见到这个瑞相,将来必定得往生”。给大家授记毕,就放光而逝,放大光明入涅槃,示现生安养、生极乐。

可见这个法门,是大光明法门。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净土法门是九界同遵,十方共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以此法门,劝导他们国土的众生念佛超出生死轮回,求生极乐。所以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能够持戒念佛,我来迎汝。

【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於七日,莲花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

得到初果,即是得到预流,预入圣人之流。然后断了八十八使见惑,再经过七番的生死,就能够成阿罗汉道。

【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在娑婆世界你修行,七番生死就可以成阿罗汉,在极乐世界要经半劫。为什么?其实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极乐世界的修行一百年。为什么?

因为娑婆世界本来就是苦,你在这个苦海之中,能够发无上道心,能够精进修行,能够克服重重障碍去精进用功,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心力是勇猛精进,所以成就快捷。在此土娑婆,成就初果,七番生死成阿罗汉。在极乐世界,因为一切都是非常顺的,一切都是在演说妙法的,所以还是“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上生是久持小乘的戒法,久修小乘的戒法。中品中生就是在修小乘的戒法,乃至于“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一日一夜持具足戒,也就是说,临命终时还要现出家相。

比方说,清朝的顺治皇帝,传说是跑去五台山出家去了。其实不是的,这是民间那么传,野史这么说而已。事实上不是这样的。顺治皇帝的董鄂妃过世了,他确实也觉得世间无常,想出家,玉琳国师就不肯,说:“你做仁王护持佛法更好。”

后面玉琳国师去其他地方教化了,玉琳国师的一个弟子,就给那个顺治皇帝剃度了。国师回来就命令大众积薪,把柴火堆起来,要烧掉给皇帝剃度的木陈忞禅师,后面皇帝就说不出家了。但是他患了天花,临命终时示现了出家相,然后受出家戒。

也就是说,你一日一夜能够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信愿持名都能够中品中生,是名中品中生者。

底下是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

这个就很明显了,你看,中品下生的条件更低了。这个人是一个世间的好人,世间的善人。以前没有听闻过佛法,但是他还是很好,能够孝顺父母,能够行世仁慈。有慈悲心,有仁慈心,看到那些受苦受难的众生,能够去帮助他们,救济他们,是世间的善人。命欲终时才遇善知识,所以善知识很重要。从这个中品下生以下,因为他以前没有怎么闻过佛法,就特别显得临命终时善知识特别重要。

我们说“道之根本依师法”。善友为依,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信愿持名,净土为归,忏悔念佛,这个起码是下辈三品。再加上持戒为本,持戒念佛,就可以是中辈三品往生。中品中生,中品上生,再加一个观心为要,能够观心念佛,能够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来念佛,那么就是上辈三品往生。

这四句话你不要看轻,四句话把九品都包含在其中了。从中品下生开始,底下这四品,善友为依显得特别重要。这是说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开导。

【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广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也为他说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大愿,那么现在已经成佛,愿力圆满了,所以以此愿力摄受众生,接引众生。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听闻了这个法,生起信心来,信愿持名。好像壮士手臂屈伸之间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句经文给我们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往生的瑞相?没有,是不是?

可见平时给人助念的时候,不要以这个瑞相来判断他到底往生了没有。什么意思呢?《观经》讲得非常清晰。中品下生以下,他已经往生了,但是没有什么瑞相,没有说闻到天乐呜空、异香扑鼻,乃至于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住立空中,大家助念都能见到。没有这些,但是都得往生,他非常安祥地走了。所以中品下生没有往生的瑞相。

底下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乃至于下品下生,往生的时候,都还有一些来迎,但没有什么瑞相。他有些来迎是怎么样?那些下辈三品有来迎。你看,下品上生是弥陀请化佛、化观音、化势至来迎接,临命终人自己见到,助念的人见不到。下品中生是尔时“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有化佛菩萨来迎”。下品下生也是“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这些都是命终人见到的。

我们要知道,如果给人家助念,你闻到异香,听到天乐鸣空,这就不是普通的品位,起码是中品中生以上,乃至于上品往生。这就给我们解决一个非常根本的疑惑。你不要以为,我们助念见到瑞相了,这个人才决定往生。不是这样,“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壮士屈伸臂顷就去到极乐世界了。

【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

他们去到以后,经过七天,见不到阿弥陀佛,但是见到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他说法,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得到初果。

【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这是第十五观,这里面我们要了解两重要义。

一个是从法性的平等上来看最上的平等性。

二个是从法相的差别上来看无量的差别相。

从法性的平等上来说,净土法门是最彻底的平等,最圆满最究竟的平等。圆满到什么程度呢?一生极乐世界的人,他的相好庄严都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平等。虽然说是三辈九品往生,而一生到之后,就是圆生四土。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其他诸佛国土有十法界,四圣六凡十法界,而极乐国土是纯一一真法界,所以我们不要执著于三辈九品的往生,而忘却了最上的平等性。这九品的差别是从哪里说?是你临往生去到,这样来说九品差别。事实上你一去到以后就是平等性。

但是从法相的差别上来说,众生的根机确实千差万别,确实有非常复杂的差别。我们现在说三辈九品往生,这是如来归纳概略来说。如果详细来说,可以分为千辈、万品,都可以说。所以,不要执著于三辈往生的说法,就忘却了无量的差别相。

因此这两重要义,要能够明白。

我们来对比看,善导大师以前的那些大德如何判教,如何判断中辈的三品是什么条件才能往生,而善导大师又是如何去破斥,又如何告诉我们:不仅仅是学小乘法、持小乘戒之人,乃至于他平时没有怎么听闻佛法,就是一个世间的好人,他都能够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生起信乐,能够中品下生。

善导大师以前的大德判教说:中辈三品都是修小乘法的圣人。他们说:中品上生者是三果圣人阿那含。阿那含,不来,不来果,在五净居天就成阿罗汉了,不再来这个欲界了。为什么?因为他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断掉了,所以他没有来欲界受生的因,不来了。我们说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四禅九天中间有五层天,称为五净居天。他就在这个四禅的五净居天之中修行,把色界的三十六品思惑断掉,把无色界的三十六品思惑断掉,最后成阿罗汉。

以前的那些大德为什么判中品上生是三果圣人,是阿那含的圣人,回小向大往生的呢?因为他们看到后面的得益——莲花寻开,自闻妙法,即得阿罗汉。一去到以后,莲花就开了,开了就闻妙法,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所以成就阿罗汉。善导大师以前的大德,他们判中品中生是内凡位的小乘的修行人。

什么是内凡、外凡呢?那是小乘的判位,告诉我们修行的阶位,是所谓的七个方便位。七个方便位之中,前面三个是小乘的三贤位,也叫做外凡;后面的四个称为内凡,就称为加行位。外凡是什么?五停心观、别相念、总相念三个方便位。

第一是五停心观,是让我们的妄心停止下来的五种观修的方法。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贪欲习气很重的众生,教他修不净观,白骨观,观身体很脏。不管你是怎样漂亮的男女,好看的只是外面一层皮,只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所以才需要喷香水,隔几天就要洗澡,就要换衣服,不然就很脏,所以多贪众生不净观。

二、多瞋众生慈悲观。瞋恨心重的就要修慈悲观,

三、多痴众生因缘观。观十二因缘。

四、多业障众生念佛观。这有两种说法,按小乘说就是界分别观。我见多、我见重的众生分别六界,乃至于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

五、散乱众生数息观。很散乱就是数呼吸。

这是五停心观。我们讲了小乘法从安般(安那般那)开始修,《安般守意经》讲到如何观察出入息。从这里开始先修风大,然后渐次修行。这是我们说五停心观。

第二是别相念。别别的相念,五停心观一个一个修。

第三是总相念具足修。这是小乘的三贤位,叫做外凡。

内凡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个方便位。暖法,生起法乐。顶法、忍法,你要成就加行位里面的忍法,于一切法如如不动,一切外境如如不动,你才能够真正做到《地藏经》上所说的永不历三恶道苦。第七个方便位就是世第一法。

前面的三个就是外凡,后面四个就是内凡,这是从小乘来说。

善导大师以前的判教者认为,中品中生内凡位的才能够得到。内凡位就是加行已经修到了暖、顶、忍、世第一法了,他们才能中品中生。为什么?你成就了世第一法,再往上就是初果了,就是须陀洹果了。所以他们是着眼于后面得益,七日莲花乃开,从佛闻法,得须陀洹。一生到马上就成初果了。因为他前面已经是内凡了,已经成就了暖、顶、忍、世第一法。

他们错误的根源都在于没有真正地深信佛力,没有真正地深信阿弥陀佛愿力的摄持,而是以为只能凭自力。一去到就得须陀洹,所以就判断他前面起码是内凡位了。

小乘的外凡、内凡是这么分的,小乘的暖法,因为小乘是无漏法,你近无漏法,就称为暖法——你相似地体认到无漏法,就称为暖法了。大乘以中道,近中道义,近体悟空性智慧,称为暖法。大乘以十信位为外凡位。初信,乃至于十信都是外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称为内凡。前面我们说小乘法,五停心观就是声闻乘入道的初时法门。

大乘基本上是修观世音菩萨的菩萨五观:“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真观,观察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二惑,也就是空观。

清净观,是断尘沙惑,也就是假观。

广大智慧观,是断无明惑,成就广大智慧,也就是中观。

所以也就是空、假、中三观。

悲观,就是用空假中三观,观六道轮回的众生受苦受难,来拔济众苦。

慈观,观众生受苦受难,所以慈能予乐,称为慈观。故此大乘修行,是修菩萨的五种观。

善导大师以前的那些大德,他们判中品下生是世善凡夫,即修世间善法的凡夫,厌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阿罗汉果,他们是这么判的。他们判下辈的三品为大乘的始学凡夫,随其功过的轻重分为三品。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面驳斥说:“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途永绝,四趣不生。现在虽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报。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

善导大师驳斥说,认为中品上生是三果阿那含才能做到,那你就搞错了。为什么搞错了?因为证得三果了,他三途永绝了。不要说证得三果,就是在内凡位的忍法,你就可以永不历三恶道苦了,就已经是三途永绝了。更何况是往上已经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三果阿那含已经生到四禅九天其中的五净居天,更不生于欲界。这个欲界的九品思惑断尽了,所以他没有在欲界受生的因。在色界、无色界断尽七十二品思惑,就出三界,就成阿罗汉。他哪里还需要韦提希夫人去请法呢?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天妒之道魔情

    天妒之道魔情

    道魔一路,终归殊途,爱恨永难交织。只是这世间为何会有道魔,为何要分正邪。是上天注定还是人心不古。谁能知道呢。就如同这世间,仿佛永远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无奈决择。但有些事必定要有人去做出选择与承载。即使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也要一个人默默的行走下去。一路上的孤独,寂寞。只有靠着一颗不悔的心来独自消受。无法说出的真情爱意只能用一个个无情的阴谋来将其掩盖。漫漫道魔路,纷纷恩怨仇。拨剑欲血幕,只为红颜故。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星河武者

    星河武者

    空间星门,空间跳跃,空间虫洞,是支撑星际时代的三大基石。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纳米工厂,星际移民,是星际时代的四大支柱。星际移民对人体素质要求极高,因此,古老的武术曾风靡一时,但随着基因技术,智能机甲的不断完善,武术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底层人们最无奈的选择。面对动辄几百吨力量输出,甚至能横渡虚空的机甲,面对各种高能武器,面对强悍的基因战士,武者还能崛起吗?一次虫洞穿梭,一个原始而神秘的土著星球,姜炎无意中发现了武者的真谛,于是,身具各种武技神通,融合各种宇宙能量的星河武者诞生了。
  • 英雄联盟之技能全开

    英雄联盟之技能全开

    当“盖伦”的QWE技能出现在现实世界里,一位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思议!我竟然可以拥有游戏里面,各个英雄的技能,还可以放大招!甚至闪现疾跑也能用?”许阳一脸懵逼。参加学校运动会,开着盖伦的Q加上召唤师技能疾跑,跑出世界级职业水平……考试挂科?卡牌大招一开,嚓,每个学霸的答案都不一样,我到底该抄谁啊……约会怕迟到?还是传送到她家附近吧。放个点燃,我其实是个业余魔术师……。”小伙子,请加入我们的异能组织吧……。“”异能组织?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拯救世界的地方!“
  • 无限星空之进化

    无限星空之进化

    主角余成,在一次废墟遇到怪人赐予神秘蓝色印记,恰逢地球面临空前危机,各种异变突发,人类生存危在旦夕,幸存的人类在战斗之中逐渐明白,想掌握命运生存下去,唯有选择——进化....
  • 腹黑才女冷酷尊主

    腹黑才女冷酷尊主

    他,温柔似水,是许多女子追求的对象,虽有无数优秀女子向他表白,却不曾爱上一个人,直到遇见了她,明知她有爱的人,仍愿意为她做一切事;他,妖魅无比,喜欢流连花草,却不曾碰过一名女子,也不爱女人,但在一次混乱中他看见了她,便爱上了她,但从不在她面前表露,只在暗地里为她付出一切;他,冷酷无情,从不对任何人怜悯,但在认识她后,他心里的那块冰融化了,动了情,但只对她露出笑脸,对别人仍是散发着冷气,不准任何生人进入他一米之内。她从小失去了爱,却不愿向任何人倾诉,只把它藏在心里,让小小年纪的她知道了隐藏。在外人眼里,她腹黑无比,但只有她最要好的朋友理解她、了解她,给了她温暖,在遇见他后,她发现她爱上了他……
  • 传梦的天使

    传梦的天使

    我叫夏雪,今年芳龄18,和许多花样少女一样,本小姐也是自小就怀抱着明星梦想。看着那些自信的人,在艳丽的舞台上,辗转自如,我就忍不住想要大呼:我要做明星!!!!!呵呵,机会说来就来。时下,最受欢迎的组合Empty—Spiral里的一个成员,因为要出国进修,退出了组合,所以经纪公司就要招募一个新成员。哈哈,这下有我的用武之地了。可是,招募中的一个条件却将我难住了:必须得是男性。呜哇哇~~~~这么好的机会就要和我擦肩而过了。我不要,我不要O(>_<)O!!!!没想到,女扮男装的我,居然被选中了!!!!爱死你了,最可爱的上帝爷爷,您对我还真是好得没话说。这下,我的明星道路就顺坦多了。可是,那些看上去绝对天使的成员们,居然一个个都是恶魔,尤其是那个主唱大冰箱——北辰霖,让我看着非常的不爽。呜哇哇~~~~~不好玩,这里一点都不好玩,我要回家!!!!!☆☆☆☆☆☆☆☆☆偶斯可爱滴分隔线,勤劳滴分隔线,啦啦~~☆☆☆☆☆☆☆☆☆此文,献给最最可爱哒雪雪,雪雪要喜欢哦⌒_⌒
  • 贞观小男人

    贞观小男人

    大唐贞观,圣皇李世民带领着一干能臣在奔向世界第一大国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时。斜卧冬阳下,只为混吃等死为终极目标的叶小天打着哈欠懒散道:“陛下,别太累了,大家一起跳个广场舞嗨一嗨呀。我会唱‘小苹果’哒!”
  • 渡劫师之神弃大陆

    渡劫师之神弃大陆

    你可曾听过,密林深处,那一声声凄哀悲惋的鸣叫,其实是一只灵兽,不甘一生为兽的怨吼;你可曾想过,每当天地暗淡,乌云漫天,惊雷遍地。那是神灵因为某只灵兽妄图忤逆天威而震怒;你可曾见过,神兽白虎,鬼魅双头蜥,七彩灵蛇,貔貅,麒麟,这些曾经横行古华夏的神魔异兽。让渡劫师江少伦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华夏古大陆。
  • 梵华烬

    梵华烬

    上一世,他与她同为神,而他却毁她神魂尽灭:这一世,他依旧是神,而她却百经轮回,堕神成魔。前世的血咒,今世相遇,必要加倍来偿。“风御殇,你以为,我会让你如愿吗?”她一袭红衣,笑得惨淡。回眸间,隔世的彼岸已开得正好,却是再无人侧畔轻呢,忘川河畔,惟一抹离殇飘渺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