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69

第69章 迦陵仙音第五讲(3)

这里有几个名相要说一下。“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的十种尊号,大家都知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来”是从佛之色蕴来说,“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化之用。”所以称之为如来。

“应供”是从佛之微妙的受蕴来立名的。能受九法界(六道、声闻、缘觉、菩萨)的供养,而三轮体空。

“正遍知”是从佛之想蕴,来安立的。正知是如所有智,遍知是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是“无不还归此法界”,尽所有智是“无不从此法界流”。如所有智是本体智,尽所有智是能够了知世间一切森罗万象的大智慧。佛经上说,甚至于下一场雨,有多少滴雨,如来都了了分明。这是什么智慧?遍知。如来是全知,但不是全能,如来有三不能,这是讲遍知。正知、遍知,也就是说,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合称为正遍知。

“明行足”,明足和行足,这是从佛之行蕴来安立的。明是智慧,行是福德。所以,“明行足”就是福德、智慧两足尊,智慧足,福德足。

“善逝、世间解”是从佛之识蕴来说的。

“无上士”是崇高义。

“调御丈夫”是善调众生。

“天人师”是作人天师表,人天师范。

“佛”有觉、智义。觉,觉悟是用;智,一切种智,这是本体。

“世尊”即薄伽梵,有六义,六义其中有尊贵义,种种。

“阿罗诃”就是应供。“三藐三佛陀”就是正遍知。

大家翻开资料,有一个“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我们看这里的图片,告诉我们观那个“赫利”字。“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就是往生净土广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拿摩喇得拿得喇牙牙拿摩阿里牙弥打拔牙打他嘎打牙阿拉哈得三藐三布达牙打笛牙他嗡阿弥里得阿弥里多德拔菲阿弥里打三拔菲阿弥里打嘎尔别阿弥里打细迭阿弥里达得杰阿弥里打维割林得阿弥里打维割林打嘎弥涅阿弥里打嘎嘎拿割底嘎列阿弥里打徒姆徒毗娑列洒尔乏尔他洒达涅洒尔乏嘎尔麻割咧夏割啥牙姆嘎列娑哈往生广咒的手印,看这个图片,比较容易明白。首先是交叉,右压左,这么交叉,然后中指弯曲,这样就可以了。然后观想心月轮上红色的赫利字。

可以按照那个程序,先皈依发心;皈依发心之后,就迎请对生本尊;迎请智慧尊灌顶;迎请智慧尊灌顶安住行者的头顶;加持行者也自成本尊;然后行者自成本尊。同样,心中有心月轮,有红色的赫利字。然后就可以念此咒。念咒的时候,也就观想,行者自成本尊,和法界一切众生,所有的业障都根本拔除,都能清净。

如果你觉得这个咒很麻烦。你就念——嗡阿弥爹瓦阿依斯德吽舍或者,嗡阿弥爹瓦舍,这是最短的阿弥陀佛心咒。最后作一个回向,就好了。

在经典上面有说到“观无量寿根本陀罗尼”的功德:

第一个是“才诵一遍,即灭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罪障悉皆消灭。”如法地持诵一遍,身中四重、五无间,乃至于十恶,一切的罪障悉皆消灭。

第二个是“若比丘、比丘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即时还得戒品清净。”这是如来咒力不可思议。经续上面说,持咒兼念佛,功德大如须弥山。单修念佛就他力加持,如来的加持力量,就比较小一点点。

第三个是“诵满一万遍,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如法持诵满一万遍,得到一种三摩地,叫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

第四个是“临命终时,见无量寿佛与无量俱胝菩萨众,围绕来迎行者。”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现在其前,则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

《念佛直指》上面说:“若持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决生净土。”念满三十万遍,决生净土,并且现生阿弥陀佛常住其顶。这是无量寿如来的根本陀罗尼。

持诵的时候,大家要稍微了解一点次第。如果是要念佛,每天修法,静坐观修,如果你要观修阿弥陀佛的三圣像观,或者真身观之前,持诵的话,这种加持就比较好。

首先皈依发心,这个很重要,是前行,再观三昧耶尊,对生本尊,之后迎请智慧尊灌顶。根据我们以前学的仪轨,这样做就好。然后智慧尊就来住行者的头顶上,智慧尊心轮中的赫利字放光加持,帮助我们消除一切无量劫无量劫的恶业。之后智慧尊化为光,人体内就成为甘露,融入自身,自成本尊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然后自成本尊阿弥陀佛心轮之中也有红色的赫利字。然后开始持诵。

持诵的时候,想着放光明。放光明帮助十方法界一切的众生,业障恶业都消除。最后十方无量众生都成为阿弥陀佛,也放光融入到自成本尊阿弥陀佛,自成本尊阿弥陀佛融入到赫利字,赫利字也放光融入到空点,赫利字边上有两个空点,那么融入,融入上面的空点。然后在那种虚空三昧之中入正定。

这是一个比较略的,但是很完整的观修的仪轨。

第八观:三圣像观

底下讲三圣像观,没有观阿弥陀佛的身像之前,为了消业障,为了易于成就真身观,我们先观三圣像。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

先观阿弥陀佛的像。见以后,我们心眼,内心的智慧眼开了。业障烦恼破了,了了分明。

【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这是第一步。底下就是观三圣。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这是第二步了,就是二菩萨。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这是微妙不可思议。你看,西方极乐世界每一棵宝树底下,都有西方三圣在说法,要见佛要闻法是太容易了。所以极乐世界那些众生皆是阿鞞跋致,皆是不退转。为什么他们不退转?原因就是随时得到佛的菩萨的教导。

祖师有十种比较:此土则是大火聚,彼土是清凉池;此土是刀山在后,彼土是宝莲在前……通过比较,就知道娑婆确实苦,我们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第一种,是此土有不常值佛苦。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现在释迦如来已涅槃了,弥勒菩萨要下生成佛,还要过五十七亿六百万年(这是黄念祖居士的计算),才能够下生娑婆世界,龙华三会示现成佛,三会广度众生。彼土受花开见佛、常亲近之乐。花开见佛,每一棵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花,诸莲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萨相。”

第二种,此土有难闻说法之苦;彼土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有情无情皆说妙法。

第三种,此土有恶友牵缠之苦;彼土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娑婆世界恶友牵缠,无论是善缘,还是恶缘,如果你没有觉悟你的心,最终都会障碍你解脱。恶缘,就有会怨憎会苦;善缘就有爱别离苦。不管你怎么样搞,最后还是苦。所以我们一定要欣求极乐,“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与那些大菩萨做同学。

你想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我们的同修去到那个那罗延窟,拼命拜,好像也没有看到文殊菩萨,就种一个很好的缘。我们供供宝剑,供供文殊菩萨,发愿,与文殊菩萨的缘分就很好了。

我们去朝拜普陀山,去到梵音洞,拼命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有些说,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妇女在洞里面飘出来。这样要恭喜你了。但是,你能不能够长时见到?见到说明你的慈悲心显发了。显发你的慈悲心,你时时刻刻见到观世音菩萨,见到一切众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你时时刻刻增长智慧,那见到一切众生都是文殊菩萨化现。

第四种,是此土有群魔扰乱之苦;彼土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有死魔,有烦恼魔,有天魔,有种种的魔来干扰。那彼土呢,诸佛护念。

修净土法门,罗什法师译本的《阿弥陀经》上面说六方诸佛,玄奘法师译本上说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来护念,“称赞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学习诵《阿弥陀经》,得到十方诸佛护念;我们修净土法门,就成为十方诸佛护念的修行人。

你知道什么人才能够得到佛的护念吗?八地菩萨。《华严经》上说:“八地菩萨佛护念”。那我们一修净土法门怎么样?不单单一尊佛护念,十方诸佛都护念,是十方诸佛的心子。

当然了,这个魔,看你会不会理解。大乘的八相成道没有降魔。小乘有,降兜率、入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大乘八相成道,就把降魔这一项去掉了,加了一个住胎,入胎以后就住胎,住胎为那些大菩萨说法。

为什么把降魔去掉了?因为大乘修行人,他的智慧很广大,那些障碍不会成为魔,而会成为善知识。你要体悟无常,你要勇猛精进修行,你要真正知道世间是苦,是那些违缘让你知道,让你觉悟。所以智慧圆满,智慧广大,就可以转违缘为道用。

第五种,此土有轮回不息之苦;彼土受横超生死、永出轮回之乐。在娑婆世界修行,你还没有成就,你可能又要走了。到极乐世界就横超三界,顿出轮回。

第六种,此土有难免三途之苦;彼土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在娑婆世界修行,要永不历三恶道苦都不容易,难免三途。

有一位草堂青禅师修行很好。当地曾氏家族的一位夫人,就对他很有信心,经常来供养他。有一天,禅师开玩笑说,我以后为夫人做子。因为这位夫人一直没有怀到小孩子。

而禅师年纪很大了,有一天,打完坐,他看着那个宰相告老还乡,荣华富贵,很隆重,很热闹。心里面起了一念羡慕的心,马上晚上就走了。果然就投生到曾家去做儿子了,生下来就很有智慧,十多岁就中了状元,然后一直做到宰相,这就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曾巩。

“欧王三苏曾韩柳”: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韩愈、柳宗元,唐宋八大家。

这个曾巩前生是禅堂里面的草堂青禅师。你看,一辈子的禅定功夫,换作第二生的富贵。富贵的时候就迷掉了。迷掉了就造恶业,下辈子又要去三恶道了。

所以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如此三世怨,第一辈子修行,第二辈子享福,第三辈子去三恶道受苦。三世怨,难免三途苦。

第七种,此土有尘缘障道之苦;彼土有受用自然之乐。此土我们想修行,但是我要穿衣,要吃饭,为了这些去奔波,尘缘障道。到西方极乐世界受用自然,想衣衣来,想食食至,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食已化去。你看,想什么东西,马上就现前,宝钵盛满,眼睛看看,鼻子闻闻就饱了,不需要吃下去。饱了以后,这个钵就化掉了。化掉了以后,想吃它又来了。没有我们这些麻烦,什么都不需要,“受用自然之乐”。

第八种,此土有寿命短促之苦;彼土有寿与佛齐之乐。娑婆世界这些人,祝贺你“哎呀,万寿无疆。”不管怎么祝贺,你只能够活几十年。不管说你怎么样千岁,万岁,万万岁,你还是就活几十年。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人家那样祝愿你,你自然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因为无量寿,所以可以一生成办阿鞞跋致,到达等觉大菩萨位,候补成佛,所以非常乐。

第九种,此土有修行退失之苦;彼土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容易退失,进三步,退两步,所以很难。一念差错,就已经是千里万里之外。而且我们娑婆的这些众生是不定聚——今天还有信心,明天就没有信心了;今天精进念佛,明天你疲劳就打妄想,这样修行容易退转。到彼土入正定聚,永无退转。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热门推荐
  • 恶人回档

    恶人回档

    他前世罪恶滔天,本该在无间地狱中受折磨,却意外获得了重生。且看这阴差阳错携带了“赎罪系统”的他,怎么样利用系统来重新做人,赎清罪孽,修复命运,体验一路行善的至高乐趣。
  • The Glimpses of the Moon

    The Glimpses of the Mo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龙翔天

    地龙翔天

    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武者的世界何其也不是一场进化论呢!有一个最底层的武者,一步一步走向食物链的最高端,其实也是一种进化。地龙俗称蚯蚓,食物链的最低端,最低端的生物同样有进化最高端的机会。
  • 凌乱的时光

    凌乱的时光

    当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当下之时,用我的真心去筑造最真挚的情感,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天真,会慢慢的在彼此额头上挖深沟浅槽。
  • 光之源

    光之源

    两个地球女孩穿越到赛尔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次离奇的背叛,牵出三千多年前的宿怨。最终她们将何去何从?
  • 战神天冥

    战神天冥

    万古轮回,远古至尊,灭世大劫,真灵永存,至尊归来,血战天下。
  • 血战神州

    血战神州

    一刀一剑江湖行,十步杀人不留命。近在咫尺的情义相随,却成了远隔天涯的魔海怒涛……
  • 异能界猎人

    异能界猎人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居然到了一个四次觉醒失败小子的身上,为了梦想和生活只能再次踏入学校。
  • 炫女人

    炫女人

    为什么总承认自己是弱者?为什么总说自己最终将受伤?曾有位男性文友这样跟我说:为什么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没给女人太多的理性成分,她们的感性不但让男人们望女人兴叹,同时也酿成了太多的爱情悲剧!
  • 重生之一线影后

    重生之一线影后

    一线女星简籽涵因酒驾而死,在粉丝们哀悼的时刻,同一时间醒来的姜暖忘却了所以事情,她是谁?对了她说华夏公司的艺人。迷雾一层层揭开,失去的前世记忆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