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56

第56章 迦陵仙音第二讲(4)

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都遇到很多人诽谤,何况是现在的修行人呢?当然这是一种示现,示现就是为了保护末法时期的弟子,所以我们要逢谤不辩,好像白隐禅师这样。

白隐禅师禅法很高明,弟子很多。有一个男居士对他很有信心,很崇拜他。男居士有个女儿十七八岁,交往一个男朋友就怀孕了,生下个小孩子来。她父亲很生气。不像现在的社会风气很开放,没有登记照样同居,生下小孩就奉子成亲。以前比较注重礼仪,所以她父亲很生气,就一再逼问她。

他的女儿为了保护男朋友,不肯说出来。她父亲一再追问她,小孩子到底是谁的,没有办法了,她就说:“是师父的,是白隐禅师的。”

哎呀,这个信徒就给气死掉了,抱着小孩子,冲到寺院去,扔到禅师的禅床上说:“你这个伪君子,我还看你不出来。”破口大骂。骂了很久,禅师也不说话,最后他骂累了,走了。

禅师说,“哦,是这样吗?”就让他走了。那这个小孩子扔在这里怎么办?禅师就抱着小孩子,天天去找那些妇女,去求一些奶水来养这个小孩子。其他人都嘲笑他,拿石头打他,但是他还是这样子如如不动,抱着小孩子去找人喂奶。天天如此。

过了两三个月,居士女儿的男朋友知道了,很惭愧。就回来发露忏悔。居士知道真相,他找师父忏悔说:“对不起,误会了师父……”

白隐禅师也不说话,等到他说完了,就说:“哦,这样吗,那你把小孩子抱走就好了。”

逢谤不辩,遇到诽谤不要辩,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第三种宿缘是患头痛三日缘。琉璃王攻打迦毗罗卫国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也示现头痛三日。因为往昔无量劫,那个小孩子没有吃鱼,但是在鱼头上敲了三下。

所以我希望大家要知道,如果家里面支持,不反对,能够吃全素是最好了。如果你不能够吃全素,也最好吃三净肉。吃三净肉有一个问题,有的众生虽然死了,它神识很留恋这个躯体,还在。比如说你买一条鱼,这个鱼死了,但是这个鱼的神识很留恋,神识还在鱼身上。所以你去切,还是会痛。

所以这就是《地藏经》上所说的,汤火斩斫伤生罪。那又要吃怎么办?念一下六道金刚咒会比较好。

如果做家庭主妇,你最好就是,第一个是千万不要买活的。第二个就是说,买了这个死的回来加工,也是念七遍“阿阿夏沙玛哈”。闻解脱咒,听闻以后,这个神识万一留在鱼身上,或者这个鸡肉上,你念七遍闻解脱咒,把这个冤仇化解掉了,就比较好。

你看那个小孩子,鱼头上敲三下,现在成佛了,都示现头痛三日。

第四种宿缘是患骨节烦痛缘。

第五种是患背痛缘。这个我们不能详细讲,详细讲每一个都长篇大论,很长的故事。大家看一看佛的本生故事,多看佛经就知道了。

第六种是被木枪刺脚宿缘。

笫七种是被掷石出血宿缘。提婆达多为了做新教主,就处心积虑要害佛。佛陀于舍卫城托钵乞食,也于王舍城托钵乞食。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托钵,回到灵鹫山的时候,提婆达多就守在必经之路上,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底下走过来,就由灵鹫山,推一个大石头下去砸佛。金刚密迹马上就用金刚宝杵一挡,石头就粉碎了。只有一小块伤了佛的脚趾,出佛身血。这是被掷石出血缘。

这是与提婆达多的因缘。这个我们要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宿缘呢?因为刚刚韦提希夫人提了一个问题,“世尊,您为什么会与提婆达多,有这么一个宿缘呢?”

世尊就说了一个故事,说往昔无量劫有两兄弟,哥哥叫做须摩提,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修耶舍。父母亲都过世以后,两兄弟要分家产,哥哥须摩提不愿意把家产分给弟弟修耶舍,就诱骗他的弟弟来到灵鹫山,在悬崖边上把弟弟推下去,还扔一块大石头来把他砸死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这是无量劫无量劫的因缘,当年的哥哥就是现在的我,当年的弟弟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所以我有这么一个宿缘,现在还会给提婆达多掷石出血。

第八种宿缘是被旃沙系盂谤缘。

佛陀说法的时候,有一次,又遇到一个女人诽谤,这个女人叫旃沙。

当时的婆罗门教也很兴盛,他们很嫉妒释迦牟尼佛,很多众生,很多国王对佛陀有信心,都皈依三宝。他们故意诽涛佛陀,出了一些钱,收买一个叫做旃沙的女子,来诽谤佛陀。

正在佛陀说法的时候,这个女子就拿一个脸盆,藏在衣服里面拿绳子绑起来,挺着一个大肚子。她去说:“哎呀,你坐在那里说什么法呀,你看,我肚子里面的小孩都是你的,你要负责任呢。”

弟子们当时就愣在那里了。帝释天就很生气,马上用神通变一只小老鼠,爬到这个女人的肚子里面去,把绑那个脸盆的带子咬断,砰的一下,盆子掉出来了。

第九种宿缘是佛食马麦缘。有一次,佛陀和常随众的弟子,受一个人的邀请,去结夏安居。既然是结夏安居,就不能够出去托钵,要人供养了。哪里知道,很奇怪,那个人把佛陀和弟子请去了,他不供养了,忘记掉了,没这回事了。释迦牟尼佛怎么办,吃马麦,马的粮食。这是佛食马麦缘,这是一种宿缘。

第十种宿缘是佛经受六年苦行缘。

这是佛的经典上面,归纳起来,说佛十宿缘。所以经上说,佛是全知的,但不是全能的。佛菩萨加持力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也是不可思议。

佛有三不能:

第一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定业不可转,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你看琉璃王攻打迦毗罗卫国,我们就可以知道定业不可转。五百释迦族去到天上,都还要化为血水,定业不可转,是不是?

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读蒙山施食,又有一个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那地藏菩萨是不是比释迦牟尼佛还厉害了?不是这样的。

定业其实既可转又不可转。定业不可转是什么?因、缘都成熟了,这个不可转。因有恶因,但是这个恶缘没有成熟就还有机会。

你看琉璃王小时候,释迦族的人不那么骄慢,不去侮辱那个小孩子,还是可以转的。琉璃王退兵回来,还有七天寿命,如果他真正地深信佛陀,去向佛求忏悔,还是可以转的。

但是恶因、恶缘都成熟了呢?就不可转了。

那可转是什么?就是说有恶因,但是缘,现在还没有成熟,那么还可以转。打个比方来说,这个杯子,有大半杯子盐,我加水,你说这个水能喝吗?不能喝。太苦了,太咸了。那我拿一个很大的脸盆,装一大盆水,把盐倒进去。这个盐有减少吗?没有。但是这个水能喝吗?能喝。为什么?因为稀释了,对不对。

同样的,如果我们虽然有恶因,就好像这个盐还在这个盆里面一样,但是通过善缘,我们把它稀释了,这就是所谓的重报轻受,定业可转。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最关键的是在缘上下功夫,多忏悔恶业,同时保持正知与正念。我们一直强调说,一定要“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何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保持正知、正念、正见,这样恶缘就不会成熟,就可以转定业,可以重报轻受。

明天讲一讲地藏菩萨的灭定业真言简要的修法,和观世音菩萨灭恶业的灭业障真言及其观想和手印。

这是说佛的三不能,第一不能。

第二不能,是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陀是全知,但是无缘之人,佛无法度,当时有一个城东老母,与佛住在同一个城几十年,但是她与佛无缘,教化不了。

第三不能,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度众生界。

【惟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韦提希夫人受了这个变故,确实觉得很痛苦,所以不愿意待在这个娑婆世界,请世尊说无忧恼的地方。“厌离娑婆,愿生净土。”想要移民去佛的净土。“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惟愿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

这个五浊恶世之中,三恶道的众生盈满,地狱、饿鬼、畜生盈满。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中,如果不了解佛法,不用佛法的智慧来修好心,我们起心动念,善念少,恶念多。怎么可以知道?我们看《百法明门论》五十一个心所法,善心所只有十一个,所以往往起的都是自私自利的念头,往往起的都是贪瞋痴的恶念,所以也是我们的心中,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心起瞋恨是地狱,起贪欲是饿鬼,起愚痴是畜生,这是盈满,所以多不善聚。

所以我们要多放生,也为它们忏悔业障。首先我们放生的时候,要注意用很善妙的观想,这很重要。做放生的时候,你不要有居高临下,我对这些被放的鱼、泥鳅、黄鳝,我对它们有恩,你这样想就错了,就不是很圆满了。

要想什么?要有平等心。要观想这些众生,这些鱼、泥鳅、黄鳝,宿世都曾经做过人。就因为它们做人的时候,不善于修心,所以造愚痴的业很重,所以现在才得到这样的形体,所以我要为它们忏悔。

第二个我也要警醒自己。如果我现在不运用佛法的智慧好好修心,“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不好好修心,将来也可能跟它们一样,也是做一条鱼,做一条泥鳅、黄鳝。所以要好好警惕自己,要修心。

第三个也要想着,虽然它们形体上是畜生,但是它们过去无量劫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对我有恩。所以现在我要用一种报恩的心情,来救度它们,来帮助它们。我看到这些被放的众生,它们是在给我说法,说什么法?说无常法。人命无常,一息不来,便同隔世。隔世以后,我会到哪里去呢?说不定也会跟它们一样。所以也是在给我们说法,警醒我们要降伏自心。

“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不闻恶声,不见恶人,怎么样?最关键还是修好自己的心,我们的心圆满了,所见到的一切都圆满了,所听到的一切都圆满了,都好,所以修好自己的心很重要。

如何面对痛苦?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我们一般人认为是违缘,是痛苦的时候,我们如何去面对呢?一切众生都希望能够离苦得乐,不愿意遭受痛苦和不幸,那我们如何去转变念头?如何去选择我们生命发展提升的方向,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地度过这一生呢?人身难得,所以我们要最有价值来运用它,不要浪费光阴,不要去追逐财色名食睡。为什么?你追求财富也好,追求名利地位也好,无量无量生之中,你都曾经得到过。但是得到以后又怎么样呢?得到以后,你现在还是在受生死轮回。

所以现在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在无量的生死轮回之中,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是什么?解脱。这才是我们今生今世,我们的生命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去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解脱!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而且这个解脱一旦得到以后,它永远不会失去的,不像其他的,世间的这些名利地位都是无常的,所以人生一定要运用得最有价值。

而且人命又很无常,所以要有紧迫感,要现在就修,现在就要真正地看破放下,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

面对痛苦,我们有前行、正行和后行三者。

前行,以不执著和无常观,来为面对痛苦打下基础。遇到不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于什么?不要执著于痛苦。痛苦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是无常的。而且我们要知道,我们没有真正解脱,没有成就之前,痛苦是轮回生命的一部分,是苦空无常,是本质,所以在凡夫的一生之中,要想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行,以梦幻观和无我观来面对和处理痛苦。梦幻观,我这个生命本来都是如梦如幻的,痛苦也只是一场噩梦,所以能够以幻变三摩地来面对。无我观,是这时候可以回头,回头是岸,观察现在受痛苦的我在哪里?受痛苦是因为我们有我执。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内心的不自在。我们的心灵不自在,我们的心灵有挂碍,有执著,所以一切痛苦都来自于我,我执。

有一个人去请教一位居士:“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什么?”这位居士回答:“我,我执。”那位居士因为说话不是很标准,那个人听成“握握手”。他说,“哎,我们见面握握手就有这么大的问题了?”(众笑)

所以语言还是有障碍的。

其实一切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我执。

后行是利用痛苦来遣除违缘和促进我们的修行。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报掉就好了。我们越修行,可能有些障碍来得越快,那是好事,提前报掉。同时促进修行,促进我们的慈悲心,促进我们羞恶乐善的心,消除我们的骄慢心。“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你看韦提希夫人,她遇到这样的痛苦,她也应该运用这个方法来观修。诸佛以八苦为八师,遇到违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苦害的功德。痛苦还有功德,苦害也有功德,哪些功德呢?

第一厌离。生起厌离心来,对于娑婆世界,了解它无常苦空的本质,生起厌离心来,不执著。

第二除骄慢。我们一切很顺,认为我修行很好,现在我知道还是不够,所以除掉这个骄傲傲慢的心,以一个谦卑的心来修行,我慢高山不留法水。

第三悲愍生死众。对于在六道轮回之中受苦受难的众生,更加有悲愍心,因为我自己感同身受,有不如意事,所以容易激发菩提心。

第四个是羞恶。现在我遇到这个障碍,是因为宿世的恶业,所以要忏罪。

第五乐行善。要一切如意,要广行六度万行,要修善法。所以要乐行善。

所以要积福,要忏罪,要有出离心,要除骄慢,要有菩提心。

这一切根源都是因为苦害而激发的。所以善于修的话,我们遇到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助缘,转违缘为道用,“罪满情器时,违缘转道用。”要能够苦愿自受,乐愿他取,这样发菩提心,来救度众生。

所以我们面对这些违缘的时候,也要好像珍珠贝一样,用一个很温柔的,很柔和的态度,来包扎它的伤口,然后生出珍珠来。同样,我们遇到人生之中的违缘和痛苦的时候,要能够产生智慧的珍珠,这样来修行。所以我们想“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事实上转变自己的心就好。

大家一起回向,明天继续学习。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热门推荐
  • Keziah Coffin

    Keziah Coff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茉颜倾城

    茉颜倾城

    她,便是上天注定为他而活,为他付出,为整个国家而活,为整个国家付出。。。落花树下,一见钟情,落花树下,结束一切。。。他,是否还记得篝火洞内许下终身的那些誓言。。。甜心小姐化身梦幻王妃,贤淑皇后最终成为无奈之人。她该如何,他才开心;他该如何,她才释怀?
  • 我们也曾颠沛流离

    我们也曾颠沛流离

    时光荏苒,墨色青春里;也许我们经历过创伤,也许我们体味过幸福;但,终究,我们会失去一切;时间是个残酷的东西;不经意之间,我们就那样错过了;我们不曾携手与老,不曾开颜欢笑;但我们,曾一起颠沛流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摄论章

    摄论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星钻之蔷薇绽放

    十二星钻之蔷薇绽放

    男主一:你到底还有多少事实是我不知道的??女主一:除了我的身世…………男主二:你个小调皮!女主二:我怎么了,你不就看上了我的调皮吗?………………男主三:我们什么时候能比试比试啊?女主三:你不怕伤到我就来吧!………………
  • 郡主,超凶的

    郡主,超凶的

    楚家郡主多烦恼,自小倒追的东宫太子竟然会反扑,肿么办??楚家郡主表示很捉急,在线等!!!【欢迎跳坑~哟西~放上QQ群~201937194】
  • 爆笑快穿:萌萌女配升职记

    爆笑快穿:萌萌女配升职记

    优秀的女配,这几点是必须谨记:1.作为恶毒女配,我们要手撕绿茶婊,脚踩白莲花2.作为恶毒女配,我们要掌握随时撕逼,管你是我见犹怜小百花,黑心黑莲花,不服?撕逼吖男主脸上出现魅惑的表情,“苏苏,作为恶毒女配,还要干什么?”白苏苏嘴角一勾“男主是我的!”抱抱男主大腿,调戏傲娇小系统,顺便黑化一下。
  • 九华记

    九华记

    他是上古四大仙族公孙氏族的后人,因为父辈被人陷害,他被父亲的结拜兄弟收养,传承家族的上古仙法,握百世神兵七星龙渊剑,看公孙淳良如何纵横星际宇宙,成为天空之城城主和大宗师的传奇人生。当七星断魂刃锋芒毕露,天机玲珑笔妙笔生花,七星龙渊剑剑逆乾坤,岁月婆娑戒大千幻象,绚丽的修仙世界,开启七星十大门宗四大仙族的恩怨情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五灵之主

    五灵之主

    五行混乱,地府之门大开,阴灵过境,留下满目疮痍,人类被围困在神羽山下,谁能携五行之灵拨乱反正?